第八编 农电 农机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25
颗粒名称: 第八编 农电 农机 水利
分类号: TM727.1;S22;F426.9
页数: 16
页码: 183-198
摘要: 本编介绍了龙观乡农电、农机和水利三个方面的情况。在农电方面,主要介绍了发电和用电管理。在农机方面,详细介绍了农具、农业机械和管理服务。在水利方面,主要涉及高位蓄水、引水、机电排灌、乡村供水和防汛抗旱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龙观乡 农电 农机 水利

内容

第一章 农电
  本乡电业创于二十世纪60年代,当时各大队用内燃机带动小型发电机供民用照明。70年代中叶,以水库为依托的龙观一级电站投入运行,80年代起外牌楼、龙观二级、里牌楼等一批中小型电站群相继出现,成为本乡发电业的中坚。
  第一节 发电
  一、火力发电
  二十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本地为解决民用照明,始购柴油机发电,一般每个晚上发电2~3小时,遇春节等传统节日延长1小时左右,至70年代中叶新安江水电输送境内,自备发电机相继停用。80年代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乡内用电剧增,计划用电量不能满足正常用电,企业又自备发电机发电。进入新世纪后,又因电力供应不足,用电大户企业又大量购置发电机发电。
  二、水力发电
  本地山区集雨面积大,水力资源可利用发电。1976年6月在古山西湾建成龙观一级发电站,置两台引水式640千瓦发电机,年发电量166.4万千瓦时。之后,建造了龙观二级、外牌楼、里牌楼水力发电站,合计总装机容量1655千瓦,年发电量479万千瓦时,每年有300万千瓦时电输入华东大电网。此期建成的水电站多为水库坝后式电站,流量稳定,发电量较大,同时改建引水式水电站,更新设备,发电、供电得以稳定,并由县供电局统一调度。
  1972年至1973年,本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社队自筹资金32.69万元,投入义务工1.8万工,搬运土石方2300立方米,架设电力网线路100多公里,其中农村低压线路48公里,使全社普遍通了电。1977年,建立县用电管理专事机构,即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办公室,本社建立“三电”管理站,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和统一调度。
  一、计划用电
  二十世纪70年代前,本地电力多用于农业排灌和粮食加工,工业用电尚不普遍,故电力供需相对平衡。到7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队工业生产的发展,用电量骤增,电量日益供不应求。电力部门采取将用电指标分配到户,用电限指标的办法,各条线路组织主要用户成立线管会,协助做好计划用电工作。由于分配指标不能满足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部分用户超计划用电,故电力部门以拉闸限电来调配电力。
  1985年,华东电网对各地实行发电、燃料、用电“三包干”和发、用电“两挂钩”,并分峰、谷时间考核电量,按24小时曲线考核负荷。为此,县电力部门根据当年、当季(月)电网供电及用电负荷、电量缺口等情况,采取“硬指标、活调度”办法,避峰填谷,线管会也在线内供电用户中建立用电量和用电时间分配包干制度,使之“停机不停电、限电不拉闸”,重点用户则实行定量、定时、定负荷供电。1987年11月,实行高峰、低谷用电负荷二种计量电价考核办法,同时要求各小水电站顶峰发电、允许其高峰时收高价,以补充高峰时间的供电缺口。
  春耕和夏收夏种时节,为农业用电高峰期,其时电力部门调整工厂用电班次,部分乡村企业则在此间停业,以保证农用电供应。由于供需矛盾仍突出,拉闸限电之法仍常不得已而为之。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乡镇企业和村民家用电器的不断发展,用电供需矛盾仍非常突出,所以拉闸限电现象较为突出,甚至出现“停四开三”现象,即四天停电,三天供电。至2005年底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得以初步缓解。
  二、节约用电
  本地节约用电的主要措施是减少线路损漏。70年代时,境内用电尚未普及,故注重普及用电,线路自由搭配较多,常迂回延伸,布局极不合理;加之导线线径上下股规格不一,线路损耗率很高。1978年县供电局通过对用电户普查后,采取措施,将高能耗配变改为低能耗配变;调整不合理电网布局,减少迂回供电,并改造三类线路,改善供电条件,又增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供电效率;同时加强表计管理,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此外,经常开展营业普查和营业目标管理竞赛,以加强节电工作。至今线损率降低到7%左右。
  三、安全管理
  本地用电之初,安全用电知识尚未普及,电工队伍素质较低,触电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县供电局与县“三电办”组织力量,开展用电宣传,张贴宣传图片,分发常识读本,放映科教影片,下乡演讲、示范操作、经常检查等,同时取缔三类线路,改正不合格的低压线路,推广安装触电保安器。乡村管电队伍和企业专职电工进行定期培训,凭证上岗,并将安全用电工作与经济挂钩,安全用电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农村电管
  二十世纪70年代前,农村抽水碾米及加工农副产品主要靠柴油机为动力,此后,随着新安江水电的输送入境,遂将抽水机站陆续改为机电站,1973年起,社队陆续输送了60余名农村电工、机电手参加县级培训,使亦工亦农的农村电管队伍逐步形成。1977年,农村电网扩大,电工由电力部门管理,经考核,公社配备一名专职电工,每月发给30元补助费,各大队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电工,给以工分补助。由于技术力量分散,无力承担农村线路架设及维修等较大工程,1981年5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各区、乡分别配备一名专职电管员,工资及经费由电力部门发给。1983年3月,乡建立农电管理站,统一领导各级农电组织。此后,乡内较大工程均由电管站组织电工自行完成。进入新世纪后,乡电管站由县供电局委托兼有电费收取工作。
  第二章 农机
  根据蜃蛟芦家桥、宁锋墩头山、洞桥等毗邻乡镇出土文物佐证,新石器时期,先民已经使用石器农具。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15~221),已使用青铜农具。据1932年调查,旧式铁木农具可分为耕种、灌溉、施肥、收获、加工等5类30余种,
  土改后,为争农时,全乡大规模改良农具,人力打稻机、华东水田犁、人力喷雾器等改良取得成功,双铧犁、大镰刀、人畜绳索牵引绞盘深耕犁等因不适应生产而被淘汰。1972年,根据“农业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国家拨款支援发展农业机械,本社利用下拨资金,创办公社机电修理站;之后,由于工业和农副业发展,购置手扶拖拉机、电动打稻机、治虫机、收割机、农用运输汽车等农业机械,为农业服务的农机供应、修理、管理、培训等网络逐步形成和发展。
  1982年起,全社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机所有制和经营从以集体为主,逐步转为集体、个体并重机制。90年代后,农机机制全部转为个体经营,并实行了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运输等机械化。
  第一节 农具
  据新编《鄞县志》载,农具分古代农具、传统农具、改良农具三种。然古代农具又有石器、青铜器之分;传统农具分为整地、戽水、中耕除草、种植、积肥、收获和加工6种。
  一、古代农具
  石器农具:
  石犁翻地农具。分有柄石犁和石犁两种。呈三角形,边长200~660毫米,两等边磨削犁刃宽15毫米。犁面有小孔,有平肩、凹肩、凸肩三类,磨制光滑。
  石斧 松土、碎土农具。分带肩和直形两种。刃长75~185毫米,高145~195毫米。
  石刀(石镰) 收割农具。分有孔石刀和无孔石刀两种,刃宽15~25毫米,刃长295~360毫米。
  青铜器农具:
  铜锄 翻地、松土、除草农具。分无孔、有孔两种,侧视成楔形,内空。顶宽21~11毫米,高82~73毫米,刃长74~103毫米。
  铜斧 割禾、伐薪农具。高82毫米,刃宽44毫米。楔顶宽19毫米,内空。
  铜耜 翻地、松土农具。高47~61毫米,刃宽112~137毫米,楔顶宽12~9毫米,内空。
  二、传统农具
  整地农具:
  老木犁 宋淳化五年(994)已采用。犁身木制,犁冲成弓形,犁柄可灵活调节,下置铁制犁壁、犁头。由牛牵引耕作,日耕地3~4亩。
  牛耙 南朝·宋时(420~479)已有使用。铁木制,用于犁耕后碎土。
  耖 铁木制,用于耙后碎土、平整。
  耥耙 竹木制。分带齿和条板两种。带齿用于碎土,条板用于平整。
  锄 铁木(竹)制。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7)已应用。宋、辽、金、元时期称镢头。分平锄、板锄、阔板锄,用于整地、松土、除草等。
  钉齿耙 又称“四齿耙”,宋、辽、金、元时期称“铁搭”。铁竹制。用于碎土、翻土、平土、覆土等。
  横刀 铁竹制,长柄。用于割紫云英肥田,割时横斜,故名。
  戽水农具:
  拗棚 竹木石组成,井边栽木桩,上扎竹杆,杆一端为木桶,另一端系石,以扛杆原理提水。人力引桶入井,及汲满,在石块自重下,手稍加力于杆,水桶即轻松提出井外,妇老皆能。
  戽斗用于汲水灌田。形状略像斗,两边系绳,两人引绳汲水。
  龙骨水车 亦称翻车。东汉末年毕岚首创,以人、畜、风作动力汲水灌溉。人力车水分手摇、脚踏两种;牛力车水则配以牛车盘牵动;风力车水配以风车。
  中耕除草农具:
  耥 又称落田耙。竹木制,耥耘稻间泥草,使之溷溺。
  草耙 竹制,用于松土除草。
  茅刀 除草割草农具。铁木制,形似弯月。
  豆撬 铁木制。用于播种蚕豆、种植菜秧。
  麦司孔 取天然树叉削制,丫字形。用以播种蚕豆、麦子和种植菜秧等。
  积肥农具:
  铣盘 木制,用于掏河泥壅田。
  罱篰 篰以竹丝编织,入泥一端固有铁皮,以竹杆提引。用于罱河泥肥田。
  扁担 竹和木制。两端固有竹制栏钉。用于担水、挑肥等。
  肥桶 以狭长木板箍制。用于贮运人粪肥。
  肥勺 又称“料勺”,木制。掏肥、施肥用具。
  铡刀 铁木制。铡草用具。
  绞刀 铁木制。用于绞切紫云英。
  收获农具:
  镰刀、沙尖 形似新月,刃无刺称镰刀;有刺称沙尖。宋时称艾,铁身木柄。手工割稻用具。
  稻桶组合用具 有稻桶、稻桶床、竹围、接斗等组成,竹木制造。用于人工脱粒。
  风箱 净谷器具,木制。高1.35米,长1.17米,宽40厘米。手摇鼓风使谷净。
  扬谷筛 竹制净谷器。操作时吊在三足竹架上,用手摇动,净谷从筛孔下,草留筛上。
  晒谷簟 源于新石器时代。竹篾编织,晒谷用。
  冲扛 竹木制,两头尖形。有的包铁皮于两头,用于挑草、柴等。
  稻叉 铁木制,用于扎草堆、草蓬。
  晒谷耙在又称摊谷耙,丁字形,竹木制。翻晒稻谷用。
  晒谷推耙 木制,伞形,耙板上钉橡胶皮一条。晒、收稻谷用。
  簸箕 竹篾编制。扬糠麦、簸谷物用。
  加工农具:
  木砻 破谷取米器具。木制,由上臼、下臼、砻担、支座等组成。臼直径60厘米,高15~16厘米。上臼中间有喂谷器,上下臼接触面镶有齿槽硬木,下臼固定不动。操作时人力通过砻担推动上臼旋转,借臼齿搓擦,使稻谷壳、米分离。
  石臼 舂米器具。石制。臼口外径68厘米,内径51厘米,深30厘米,高46厘米。《说文·臼部》载:“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
  石郎头 木石制成。粗15厘米,长30厘米,手柄长74厘米。系与石臼配对的舂米器具。
  米筛、糠筛 竹丝织编网格。筛孔过糠秕,以净白米。
  石磨 磨粉器具。石制,石盘直径37厘米,高24厘米。由上磨盘、下磨盘、磨担、支座等组成,上下磨盘面凿有渐开线磨槽。操作时一人推拉磨担牵动上磨盘,另一人右手扶磨担辅助牵盘,左手将盛于上磨盘中米、麦、豆之类喂入磨沿小口,通过上下磨盘研磨成粉排出磨沿。
  碾子 粮食加工器具。石制,由碾台、碾槽、碾架等组成,用以碾去谷壳及碾米、精米等。
  谷箩 盛谷用具。用竹篾编制。
  米箩 盛米器具。用双层细竹篾编成。
  白篮 盛米粉用具。细薄竹篾编成。
  团匾 竹篾编织。晒豆物、蕃薯丝等用。
  其他农具:
  土箕(土筛) 竹制,运盛泥土、厩肥等。
  秧凳 小木凳,拨秧时坐人用。
  桗柱 木制,用于挑担时支撑。
  柴刀 铁身木柄,用于除草伐薪。
  柴斧 铁木制,砍劈木头、柴枝用。
  草鞋耙 木制,编制草鞋用具。
  三、改良农具
  封闭式水车 灌水农具。木制。以二牛合拉作动力汲水。
  双轮双铧犁铁制。两铧、双轮,犁底平整。耕作时由二牛牵引,深浅可调,日耕田5亩。1954年底试范,后因犁体笨重,功效不佳于1958年废弃。
  华东水田犁 改良犁。改老木犁木质犁冲为铁制。1959年县铁工厂生产,不久遂废。
  五一犁 改良犁。畜力农具,铁制,犁形似直犁辕别于老木犁。耕作时一牛牵引,深浅可调,犁后沟清,底面平整,翻土盖草效果好。1962年试制,1965年后逐步取代老木犁,沿用至农业机械化实行。
  平耙 改良耙。畜力农具,铁木制。长190厘米,宽100厘米,耙齿长22厘米,齿高3厘米。齿数前排12只,后排11只。用于犁耕后碎土、耖平。
  手拉车 木竹铁制,橡胶轮胎。1958年改成滚珠轴承,省力成倍。为农村常用运输农具。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969年起,本地开始引进、试制、试验和推广插秧、耕作、收割、运输等机械,重点发展排灌、脱粒、粮饲加工等半机械化农具。1970年国产手扶拖拉机引进后,耕作、植保、收获、农业运输等机械全面发展;同时,拆迁坟滩,平整土地,修路筑渠,以适应农机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一、拖拉机与耕作机械
  1970年县拖拉机站撤消,拖拉机下拨农村社队,其后拖拉机发展迅猛。主要有手扶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两种,其中手扶拖拉机有工农系列、东风12型、宁波10型、HZ-12A等几种,1976年,国家统一机型,保留东风12型和工农12型2种手扶拖拉机,其余相继淘汰。与手扶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旋耕机、犁、耙等;与轮式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悬挂铧式犁、水田耙、旋耕机等。1982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集体、个体兴办农业机械,户营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猛增。
  二、排灌机械
  主要有抽水机和喷灌机械两种。其中抽水机60年代采用柴油机抽水翻水灌溉,至70年代中期实行电力灌溉。由于山涧溪水提升到坡上浇地,山高坡陡,采用分级抽水灌溉(高扬程翻水站)。喷雾机械,即模拟降雨。具有节水、省时、高效等特点,多用于喷灌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90年代起本乡多用于茶叶和蔬菜。
  三、植保机械
  本乡主要有人力喷雾(粉)器和机动喷雾(粉)机两种。人力喷雾(粉)器是水、旱田地防治粮、棉、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的植保器械,主要有直筒552丙型和工农16型等手动喷雾(粉)器,功效每小时2~3亩。人力药械喷雾器,可用0.5%可湿性六六六(80年代后农业上禁用)加水搅拌后用药械喷洒,蝗虫死亡率在90%以上。机动喷雾(粉)机主要有工农36型高压机动喷雾机,5人操作,功效每小时5~10亩;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粉)机,1人操作,用高浓度油剂药液,不需加水,喷雾量少粒细,功效每小时5~10亩。1980年全社植保机械普及,1982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工农36型高压机动喷雾机不适用于一家一户的小片土地,数量逐年减少,人力喷雾(粉)器则继续增加。
  四、收获机械
  主要有打稻机和收割机两种。打稻机分人力和机电两种,其中人力打稻机(即脚踏打稻机)于1966年引进,它与稻桶甩脱相比每架年可省工时30天,每亩减少落粒损失5公斤。1974年后渐被机电动打稻机取代。至1985年,人力和机动打稻机均被电动打稻机取代,它的功效与人力打稻机相比提高了10倍,比机动打稻机提高5倍以上。收割机于1986年随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机化配套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主要有湖州100-12、100-12A、120-12型、镇江产120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等。
  五、加工机械
  加工机械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加工两大类,主要有砻谷机、碾米机、磨粉机、年糕机、饲料粉碎机、揉捻机、炒干机、贝母擦皮机等10余种。
  粮、饲加工机械于1958年引进,主要有粮食加工碾米机、饲料粉碎机、脚踏蕃薯刨丝机、万能轧粉机、打浆机等。1983年后引进联合碾米机、磨粉机、淀粉加工机、饲料加工机等。
  茶叶加工机械于1968年引进,主要有工农64型珠茶炒干机。1976年后引进全套茶机、滚筒二青机、揉捻机等。
  六、运输机械
  1980年引进与拖拉机配套的农用拖车和农用小拖车,后随轮式拖拉机发展配套拖拉机拖斗,即车厢。80年代后,引进宁波130、浙江130、北京130、南京130、解放、跃进、武汉、井冈山、东风140、南京495及日本五十铃、罗马车等农用汽车。
  第三节 管理服务
  一、管理
  农机引进初期,由供销社负责销售和技术指导。1969年,公社建立机电修理站,加强农机管理。1975年公社建立农机管理站,配备农机管理员。1983年后,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机作业服务由村农机队、机耕队和个体农机手承包,全乡农机采用机手与承包户合同契约管理。1988年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农机安全作业管理,公安部门委托县农机监理站具体实施拖拉机及驾驶员年度检审验、考核和签发全国统一的驾驶证、行驶证及农机事故处理等。乡农机站积极做好协助管理工作。
  二、维修
  建国前,本地农具维修均由农村个体铁、木、竹匠承担。冬、春两季,常有永康、天台等地流动铁匠来本地维修服务。1952年后,本乡建立手工业社,承担农具修理、更新、改革、试验。1956年后,零星农具多由合作社(生产大队副业队)修理。1969年后,公社建立机电修理站,承担农机修理。七十年代初,形成县、区、社三级农机修理网后,农机修理进入正常化管理。1975年后,公社机电站转向工业品生产,农机维修逐渐由公社农机管理站接管。1980年后,区、社农机化服务站开始承担部分农机维修任务,村配备专(兼)职农机修理工。1982年后,农村个体农机维修点开始发展,形成乡、村、个体三级农机维修网。1986年起,县农机部门对农机维修实行行业管理,全乡农机修理基本由个体维修点经营。
  三、农用油料
  建国后,农用油料由商业部门计划分配,基层供销社供应。1978年公社农机管理站开始配合商业部门参与农用柴油分配工作。翌年后,农机用油制订计划责任制,实行“节约归己、超支自负”政策。1982年,农用油料均归属农机部门分配、管理,由县农机部门编制计划、拟定分配方案和用油定量标准,实行发卡供油。1983年起使用柴油票,至1998年后,油料供应放开。
  第三章 水利
  本地早期垦拓,水利功占其半。田赋所出,衣食所赖,使为官为民不倦于水利而代代相袭成风。故地方官员留政声于历史者,多卓著于江河水工。水利实系鄞地百利之根基。唐句章乡(辖本地)它山堰古水利工程就是一例。
  五十年代的合作化运动,揭开了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序幕,使大规模的治水成为现实。在改造和完善溪流水利工程体系的同时,高位蓄水工程成为主要进取目标,拦涧成坝,在近30年间,全乡建造中小水库、山塘30余座,蓄水量增加500余万立方米,数千余亩田地得以机电排灌,全乡抗旱能力达到二个月之久,数千年来旱涝无虞的愿望功成一旦。
  农业的耕作制度改革和七十年代兴起的工业化运动,使生产用水与日俱增,人化的干旱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人们务必树立科学的用水意识,自然界的惠施是有限的,珍视它,将有深远意义。
  第一节 高位蓄、引水
  本地山崇涧深,诸溪控制50多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旧时每年约有3000万立方米水资源泄入东海。1958年率先在观顶、大庄修筑山涧水库,其后,小型的高位蓄、引水工程兴起,改善了本地区域内的灌溉用水。据1970年至1980年统计,全社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47余万元,投入工时270余万工,搬动土石方397余万立方米。解放后主要水利工程建设有:
  一、外牌楼水库
  位于龙峰村境内,距乡政府驻地西2公里。集雨面积16.9平方公里,正常水位14.6米,最高水位16米,正常蓄水量122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175万立方米。大坝为黄泥内体斜面石砌坝,坝长198米,坝顶宽11米,坝底宽115米。始建于1958年,1973年重修。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和水力发电。灌溉面积达3000余亩。
  二、观顶水库
  位于龙峰村境内,距乡政府驻地西北18公里。集雨面积3.2平方公里,正常水位10米,最高水位15.15米,正常蓄水量109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126万立方米,大坝为黄泥内体斜面石砌坝,坝长126米,坝顶宽12米,坝底宽95米。始建于1958年,1960年建成,1977年重修,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和农田灌溉。
  三、章圣寺水库
  位于龙溪村境内,距乡政府驻地西6公里。始建于1983年,1986年竣工。主要用于下游水库集雨蓄水和水力发电。大坝坐落于玄坛殿自然村宅后,坝长127米,高17米,坝顶宽4米,坝底宽60米,集雨面积5.3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107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122万立方米。
  四、石鼓门水库
  位于雪岙村境内,距乡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25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28万立方米,大坝用水泥浆砌石坝,主坝长30米,副坝长60米,坝顶宽1米,坝底宽20米,坝高20.5米,始建于1966年,1968年建成,主要用于灌溉农田和生活用水。
  第二节 机电排灌
  机电排灌常由排灌水利系统与输配电、泵站系统组成。后者已记入《农业机械》,本节仅记排灌水利系统。
  一、机电排灌
  本地农田灌溉向以畜力龙骨水车为主要工具,山区除少数土地以堰坝引水外,多以人力水车、碰桶、拗棚等;并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灌溉。60年代开始安装柴油机抽水灌溉,至70年代全乡通电后,开始使用电动机抽水灌溉,灌溉面积达6000亩以上。
  二、翻水、排涝
  为使高山区土地得以灌溉,1979年起,本地陆续建立高扬程翻水站,将山涧溪水提升到坡上浇地。本地因山高坡陡,常需分级提水方能溉注农地,建造的十几座翻水站大多直接引水入地田。排涝主要用于沿河几村地势较低的田地,通过用电动抽水泵将涌入内河多余的水翻到外河,以确保农田不受淹,但在台风季节,由于洪水迅猛涌入内河和田地,用电动抽水机翻水有时往往也难以解决。
  第三节 乡村供水
  本地居民用水,历来多取自江河湖溪,少数半山区及沿山地带也汲用井水。二十世纪80年代初,农村进行“水改”,桓村、古山等村开始铺设自来水管道,建造水泵房,实行管道供水。水源取自水井或在河溪旁挖深井抽水,并经净化和消毒。2005年8月,乡投资485万元兴建自来水厂落成竣工,桓村、金溪、后隆、大路、龙溪、龙峰等村和企事业单位用上自来水,供水人口达1万人,日用水量达到500吨,年用水量18万吨。
  第四节 防汛 抗旱
  根据本地降水特点,4月15日~10月15日为汛期。建国前本地未有防汛组织和领导机构。1953年县成立防汛防旱指挥部,乡设立临时机构。60年代起,每当汛期,公社均设立临时机构,由社长负责全面工作。80年代后,每当台风季节,根据气象、水文情报和县防汛防旱指挥部指示,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如资金、物资、人力等准备。并对水毁工程进行及时抢修。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