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桑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1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桑蚕
分类号: F762.7
页数: 4
页码: 166-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观乡桑园种植和蚕业养殖的历史和现状被详细地描述。
关键词: 龙观乡 特产 桑蚕

内容

一、桑
  本地桑园种植于建国前,当时农户以蚕桑为副业。建国后,经历年拓展,至1960年桑园面积达200余亩。此后逢三年自然灾害,桑园多毁而种粮。1963年后,后隆等开始发展桑园,当年植桑万余株,至1969年,累计栽桑10余万株,约300亩。1982年后,蚕桑承包到户,由于分散经营不利蚕事,养蚕数量骤减。加之桑园套种贝母,1985年后,贝母价格看涨,是年贝母每100斤超过800元,而蚕茧每100斤仅228元,故农民大批毁桑种贝。至1990年,本乡几无桑园。
  种植 清光绪《鄞县志·物产》有“浙间植桑,斩其叶而植之,谓之稼桑,二年即盛”当为桑苗杆插栽培法。海桑为本地品种。农民习惯用桑籽播种实生苗,移植三、五年后,离地一尺许作“人”字形嫁接,称“抱娘接”,成活后逐年凿断砧木,使母株死亡,接穗长成新株,但此法多影响嫁接口愈合,造成桑种退化。1952年从外地调入嫁接桑苗,效果显著,品种有桐乡青、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湖桑等。
  旧时民间多植桑于“四旁”,有贝桑套种的间作桑,每亩植桑50~100株,采取中高干养成,产叶约1吨,树势高,树龄长,单株产量可观。桑树的养成是从乔木到剪桑,从高干到中干、到低干、到无干,种植株数从200多株到2000多株,从间作桑园到专用桑园,主要是速成早产,最高单产可提高一倍。1952年推广每亩产200~300株的中干拳式专用桑园,1958年,推广速成桑园,亩栽1000株以上。1969年推广无干密植桑,亩栽2000株,离地5~6寸定拳,后因株密干底,通风和光照不足,多泥叶、黄叶,遂提高主干,采取中低干养成,亩栽减至1000~1200株。
  二、蚕
  蚕业 《唐书·地理志》载,明州土贡有吴绫、交梭绫、绢、丝、绸等。据河姆渡出土文物有蚕纹蚕饰,其地与本地紧邻,故本地蚕事发端亦甚早。然宋宝庆《四明志》称“俗不甚事蚕桑纺织,故布帛皆贵于他郡”,当时本地蚕业并未见发达。清·万斯同《西竹枝词》注有“明时蚕利大兴,今唯林村不废”,可见清初本地蚕业又衰。清·光绪《鄞县志》称“养蚕缫丝,向惟小溪鄞江桥一带为盛”;民国《鄞县通志》称“樟村一带农民,多有以育蚕为业者”。至30年代初,蚕业生产“只以墨守旧法,不知改良,更受外资压迫,遂至逐年衰落,势将绝灭”(《鄞县建设》)。解放初至1980年,蚕业又兴又衰。1982年,政府投入大量财力鼓励养蚕业,这一年全县蚕茧产量达3016担,其中本乡达到555.6担,为历年产茧量之最。1983年后,蚕业分户经营,养者减少,且经济效益不佳,产量连年滑坡,1988年后,全乡蚕桑业几无消失。
  蚕种 1952年,县蚕业指导组推广改良蚕种,两年淘汰土蚕种和自留蚕种。1952年至1989年,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早期10多年一换,嗣后二三年就更换品种。
  附: 主要蚕种引进表
  蚕期 传统养殖多为春蚕。1933年省建设厅提出“应提倡秋蚕,禁止夏蚕”,1934年始饲养秋蚕。至1959年后,提倡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5期饲养。1979年,试养“两秋”,其后6年为“三秋”和“两秋”并存,1985年改养“两秋”,全年四期。历年产量中春茧产量占全年总产量一半以上。春、夏、秋蚕茧比例为:1955年,春83%、秋17%;1965年分别为65%、2%、33%;1975年为54%、5%、41%;1985年为53%、7%和40%。
  蚕事催青(暖种)为蚕事之始。本地有“小满不上山,斩斩喂老鸭”之谚,故建国初多在3月底至4月初催青,使之小满前上簇结茧。旧时用桑收法或羽扫法收蚁(幼虫)。50年代中期推行打落法。60年代后,推行纸引法和网收法。本地原以圆形蚕匾育蚕,以三脚蚕架分层支撑,后部分村改为长方形蚕匾和梯形蚕架。1957年,推广防干纸育,1965年推广炕床、炕房育,1967年推广室外塑料棚养蚕,1988年,推行片叶立体育。
  蚕为变温动物,蚕室温度适当,生长良好,旧时采用小火缸“顶头火”加温。建国后组织共育室集体养蚕,用火缸、地火龙、天火龙加温,后推广炕房、炕床加温,至70年代有用电加温。旧时蚕簇多用湖州把、筅帚簇,也有用麦杆、竹梢、油菜杆作簇具。1953年推广蜈蚣簇、伞形簇。1971年,推广竹簇(广东花簇),1972年,试用稻草折簇,1977年,改用茅草制簇。
  桑产量应与蚕食量基本持平或略有余,但本地习惯上常多发蚕种,致使缺叶闹荒倒蚕事件时有发生。
  茧·丝 本乡向有采茧自缫自织传统。清光绪《鄞县志》有绫、绢、丝、纱、绸、绵为贡品的记载。1934年,“未统制收买,由蚕户自行缫制土丝”(《鄞县建设》第1集)。民国《鄞县通志》载,1926年至1931年,茧、丝绸输出数量甚大,虽系宁波港总出口量,但本地也有相应产出。50年代,产茧为樟水区为最多,大多年份占全县总产的80%以上。1982年产出量约占全县20%。之后逐渐衰落,正如新编《鄞县志》所述:樟水老蚕区的衰落,即可见鄞县蚕业凋蔽之一斑。
  建国初,本地农民自养自缫自织,自用有余,少量外销。1952年,部分丝绸由供销社代购或代销,部分自销至宁波、上海等地。其时,每张蚕种可产丝8~9斤,织绸3匹,绸价每尺2000元(现币2角)。1955年在樟村设蚕茧收购站,本地鲜茧全部销往该站。后在本乡后隆设站收购蚕茧,将全乡蚕茧全部卖于后隆蚕茧收购站。1957年5月,国家规定蚕茧委托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不得自由买卖。1962年,出售蚕茧国家奖售化肥等物,每担蚕茧奖化肥200斤,棉布10尺,煤油4斤。1963年,按蚕茧的质量改为以金额计奖。1964年规定蚕农可自行留茧。1965年,蚕茧出售实行重奖,全额收购。1985年,蚕茧出售以换购化肥取代化肥奖售。1988年,又改称奖售,每担蚕茧奖售化肥100斤。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