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竹
分类号: F762.7
页数: 2
页码: 162-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鄞县竹林资源丰富,竹笋两用山开发迅速,竹材加工以竹编为主,竹笋加工有罐头笋和深加工产品。
关键词: 龙观乡 特产 竹资源

内容

一、品种分布
  本地竹种资源丰富。据元至正《四明续志》、明万历《桃源乡志》、清康熙《宁波府志》载,鄞县境内有慈孝竹、算竹、紫竹、早归竹、箭竹、苦竹、斑竹、紫筋竹、凤尾竹、石竹、佛面竹、观音竹、方竹、莜竹、笙竹、筋竹、四季竹、公孙竹等品种。又据民国《东钱湖志》载:“猫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干大而厚,异于众竹,人取以为舟缆。”1982年4月,普查乡境内竹种资源,有近20个品种,历代所记可能多为同竹异名,有待考证。本地竹类中,笋竹两用的有毛竹、淡竹、龙须竹、花坑竹、花壳竹、花壳淡竹、乌竹、早竹、六月乌、青竹、雷竹、黄皮毛竹等,其他还有金竹、水竹、大头管竹等。
  本地竹林分布较广。几乎每村都有竹山,达16000余亩,其中毛竹占总竹林面积80%、杂竹占20%。杂竹面积为鄞县之最。然因历来管理粗放,且在改溪造田和公路、水库、村镇建设中砍伐甚多;一些混生于树林灌木中的龙须竹因林木砍伐后,枝叶缺乏依托,常被大雪压折枯死,更有因开花生竹米而枯亡的,故杂竹面积日减。
  二、种竹育笋
  竹、笋虽为本地大宗出产,然历代几无文字记载,仅民国《鄞县通志》载:
  1928年,全县产竹材917953株,产笋12633担。50年代,因建筑材料不足,遂以竹代木和钢材,竹子被列为主要发展林种,竹林面积遂得扩大。1950年至1956年,全乡营造竹林近500余亩。1956年起,根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发展竹林的通知》,加快发展速度,三年中,新增竹林千余亩。1958年,学习奉化县培育大毛竹经验,要求一年后,每亩毛竹山原有102株基础上,达到280株,力争320株,并新发展毛竹山17000亩。县财政为此拨款6万元,在爱中、龙观等11个乡建立大毛竹生产基地。是年冬,改革传统的母竹移栽、鞭根诱导等方法,采用竹株倒栽法,然成林率低,后未推广。1955年至1961年,7年间采取大种大伐方针,过量砍伐使毛竹资源骤减。1964年至1966年,县人委3次通知留笋养竹,规定要求大年只许掏死笋、并株笋、挡路笋;小年凡能成竹的笋概不起掏,禁止擅入产地收购毛笋,社员带笋下山不得超过10公斤。“文革”期间,竹林遭到乱砍滥伐,1971年,竹林面积锐减。1972年,县革委会发文要求留笋养竹,引进毛竹新品种,并以鞭根诱导繁殖等措施扩大竹林面积,至1974年竹林面积有所回升。1975年和1976年,为造“大寨田”和兴修水利,有少量竹林被毁,并有千余亩竹林荒芜。1979年,县政府要求迅速垦复荒芜竹山,建立毛竹丰产基地,并推广竹笋两用山。至1982年竹山到户,竹笋两用山大幅度开发。
  三、加工
  本地竹材加工经销以竹编为主。旧时多生产传统竹器,如竹篮、竹箩、竹簟、竹筛、竹篾、竹土箕、竹匾、竹椅、竹床、竹扫帚等,在本地销给商贩,但经济效益均低。八十年代起,本地开始兴办竹编厂,加工竹编工艺品运销中外。产品有篮、盘、罐、盆、瓶和各类动物模型、摆设、挂件等饰物,通过广州口岸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苏联、法国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10万美元。
  竹笋加工先是生产罐头笋。1987年,本乡兴办食品罐头厂,产品均由县粮油土畜产品对外贸易公司经销,每年销售量达500吨,创汇200万元以上。进入新世纪后,竹笋加工量突飞猛进,年创汇超过千万元。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