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9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5
页码: 144-14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龙观乡经济作物则包括油菜、棉花、浙贝和瓜菜等。
关键词: 龙观乡 种植业 经济作物

内容

本地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浙贝、瓜菜等。建国后,在较长时间内,经济作物受计划经济控制和粮食生产升降的影响,发展比较缓慢。1985年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当增加经济作物面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渐趋合理。同时对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作了调整。调减了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西瓜、贝母和油菜的种植面积比例。提高经济作物的商品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 油菜
  油菜是本地主要油料作物。明·成化《四明郡志》载:“宁波油共五品,麻、菜、豆、桐、柏”。说明鄞人早已食菜油。清·光绪《鄞县志》载:“芸苔菜(一名油菜)开花黄如金,摘心为菜茹。春食其心,曰菜忝。取子捣油,名菜油”。
  建国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油菜面积调减,1953年面积占总田地面积10%左右,亩产约53公斤。1957年占13%左右,亩产57公斤。1959年为解决城乡居民食油不足,提倡多种油菜,是年面积占15%,亩产54公斤。1961年起,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吃紧,油菜种植实行计划控制,面积锐减。1963年仅占8%左右,是年因油菜蚜虫大发成灾,故亩产仅16公斤,为建国后亩产最低年份。1964年至1977年间,面积、亩产起伏不大,年平均种植面积控制在10~15%之间,亩产在62公斤左右。1978年后菜籽收购价提高,其经济效益高于种麦,故面积剧增,亩产上升。1981年面积占40%,亩产达104公斤,为建国后面积最多、总产最高的年份。1983年后,政府对油料生产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面积渐趋下降,亩产有所突破。九十年代后,农民对油菜种植因其经济效益低而逐年减少种植,至今除了少数农户有种植外,几乎没有批量种植。
  1955年前种植的油菜均为白菜型。是年冬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1960年全乡普及。1971年引入九二油菜,获成功后全面推广。1978年引入九二——13系新品种,表现早熟、抗病、亩产比九二油菜增18%左右。翌年种植面积占面积55%,1981年占91%,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油菜种植方式多采用育苗移栽,直播甚少。株行排列近正方形。1970年学习上海南汇宽窄行栽种方法,此法便于除草、施肥,并有增产效果,1974年后在全乡推广普及。1980年推广“三合一”(10箩焦泥灰加25公斤过磷酸钙加3~4公斤尿素)塞根肥技术,效果显著。此后大量推广。
  油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菌核病。白菜型油菜易感染病毒病,甘兰型油菜易患菌核病。1983年菌核病大发,发病率占90%以上。
  第二节 棉花
  本地种棉约始于南宋。棉古称吉贝,光绪《鄞县志》称:“宋已有之”。1920年本地有农户种植约百余亩,亩产棉皮16公斤左右。三十年代后有所增加。抗战时销路受阻,面积锐减。建国后,有所回升,1956年因受“8·1”强台风侵袭,是年亩产皮棉仅9.5公斤。1963年因纺织工业发展之需,种植面积大幅度回升,亩产为29公斤。1965年面积再次扩大,达300余亩,亩产为60公斤,亩产第一年超过《纲要》。1970年至1979年间,棉花种植面积稳定,产量也较
  为稳定,为建国后面积最多、总产量最高的年份。之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目前种植面积只有零星农户有几分地田。
  民国初期以大苞棉、南阳棉等中棉品种为主。1934年引种德字棉,以后逐年减少。建国后又重新推广德字棉。至1952年已基本普及。1955年引入岱字棉15号,表现适应性广、衣分高、品质好,推广迅速。1966年引入鄂光棉,至1968年成为当家品种。1973年引入沪棉204,表现株型紧凑,结铃性好,铃壳薄,吐絮畅,遂于1976年替代鄂光棉。1980年引入抗病棉86-1,1984年抗病棉复盖率达90%以上。
  棉地耕作制度,1967年前多以粮草(苜蓿)间作,棉粮套种一年二熟三作。粮食以蚕豆为主,绿肥以黄花苜蓿居多。1976年后套种大麦,故棉花种植逐年下降。
  第三节 浙贝
  浙贝母是中药“浙八味”之一。本地是浙贝主要产区之一。浙贝在清初由野生转入家种,始由象山农民种植,故称“象贝”。康熙时传入本县樟村和龙观种植。是时本地有农户以种植粮食、养蚕为业,种植贝母仅作副业,后因收益甚高,面积扩大。清初,万斯同《〓西竹枝词》有“种谷无如种药材(指贝母),南村沙土尽堪栽”之句,说明此时本地浙贝已相当普遍。民国初期,丝绸业因战祸而萧条,种植贝母成了本地农民一大副业。1940年因旱灾粮食歉收,县政府禁植贝母,以广粮田。翌年又因县境沦陷,销路受阻,贝母生产一度中断。抗战胜利后,虽稍有回升,但起势甚微。建国初,贝母生产得以发展,1951年本地贝母种植达百余亩。1960年后,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为扩大粮食作物面积,贝母面积大减。1978年政府采取减少征粮和对老区增加返销粮的办法,鼓励贝母生产,1979年贝母种植面积回升。1985年贝母市场开放后,在各家收销单位的竞争中,价格猛增五、六倍,故新老产区竞相扩种,是年面积达600余亩。2003年,贝母价格每公斤达200余元,贝母种植面积猛增到2000余亩,2005年因贝母价格下跌,贝母面积种植有所回落。
  浙贝性喜温凉湿润,要求肥沃的砂质壤土。品种以细叶种为主,常年栽种占总面积85%以上。另有轮叶种、大叶种和“三只头”品种,至今还有“一子多头”贝母品种繁育,多时可与洋芋艿相匹配。轮叶种高产且抗病性强,但鳞片小,质量差。大叶种高产优质,但抗病性差。“三只头”一株产三茎,繁殖系数高,但产量不稳定,因此栽种均少。“一子多头”一株产3~6个茎,繁殖力极强,产量也高,目前大多数农户都种植此品种。
  商品贝母与种子分别种植。种前翻耕作畦,畦宽1.5~2米,沟深20厘米左右。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下种,以早为宜。常见行株距为23×20、20×13、17×13(厘米)等,入土深度7~8厘米。不施种肥,12月下旬重施土杂肥,次年出苗后薄施苗肥二次。顶端有1~2朵花欲开时,摘花打顶,并施追肥。5月下旬茎叶枯萎即可起土收获。唯种子地除去杂草套种瓜菜、花生,遮阴越夏,待9月下旬挖起鳞茎,按大小分为四档,将第二档原地留作种子,其余种入商品贝母地。
  浙贝主要病害是灰霉病,1979年鄞县浙贝研究所经四年试验研究,采用烧毁病秆、轮作、喷施多菌灵等方法防治,效果显著。还有黑斑病、炭疽病、病毒病、干腐病、软腐病等。虫害以蛴螬(金龟子幼虫)为主,还有豆芫青、沟金针虫、线虫、葱螨等。
  商品贝母分元宝贝和珠贝两种。鳞茎起土后,去芯,大者一剖为二,做成元宝贝,小者做珠贝。洗净后装入船形抄箱来回推动,至表皮脱净,浆液渗出时加蛎壳灰,每50公斤鲜贝母加2.5公斤,使表面完全上灰后,盛箩阴置过夜,翌日起薄摊暴晒5~7天后,阴凉1~2天,再晒至表里均干。1978年推广浙贝两用擦皮机,3~5分钟即可加工100公斤鲜贝。
  第四节 瓜菜
  本地瓜菜品种有西瓜、脆瓜、香瓜、梨头瓜、黄金瓜、青皮瓜等。建国初期以脆瓜和香瓜为主。1956年起西瓜面积扩大,1957年占瓜类总面积的80%。1960年后因粮食紧张,西瓜限制种植,面积缩减。1964年后粮食形势转好,西瓜面积又增。1971~1980年间,每年瓜类种植面积占水稻面积3%左右。1981年起,市场销路畅旺,西瓜面积激增,至1985年猛增到6%左右。1988年因扩大粮食作物面积,西瓜面积调减为4%左右。
  西瓜品种,1980年前以小白西瓜和解放瓜为主,后陆续引进华东24、中育1号、浙密1号、新澄1号等。1986年引种新红宝和金钟冠龙,因产量高、品质好,面积逐年扩大,至1990年,二品种占西瓜总面积80%。
  本地蔬菜,据历代志书记载,品类繁多,建国后又增加一些新的品种。主要有11类50余种。
  根菜类:萝卜、胡萝卜、大头菜。
  叶菜类:大白菜、青菜、胶菜、黄芽菜、菠菜、芹菜、天菜、软菜、蒿菜、苋菜、莴苣。
  芥菜类:大叶芥菜、雪里蕻菜。
  鳞茎类:洋葱、大葱、小葱、大蒜、韭菜、荞头。
  茄果类:蕃茄、茄子、辣椒。
  薯芋类:芋艿、马铃薯、生姜。
  豆类:带豆、刀豆、黄豆、扁豆、绿豆、豇豆、赤豆、豌豆、蚕豆、花生。
  瓜类:冬瓜、南瓜、丝瓜、黄瓜、夜开花。
  水生蔬菜类:茭白、藕、荸荠。
  多年生蔬菜类:黄花菜、芦笋、竹笋。
  食用菌类:蘑菇、平菇、香菇、草菇、凤尾菇、金针菇。
  本地蔬菜比较有名的有:
  雪里蕻 经腌制而成咸菜。因其香味浓郁,咸中带鲜而闻名。
  羊尾笋 由竹笋烤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它制作工艺讲究,要经过采、剥、洗、切、煮、烤、晾、干、包装等10多道工序。有怡心、明目、开胃、减肥的功效。
  烤洋芋艿 选长腰型大小适中马铃薯,用铁锅烤制。香味浓郁,逗人胃口。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