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种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9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种子
分类号: S789.7
页数: 5
页码: 131-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观乡水稻品种演变分为早稻、晚稻和中籼稻,其中早稻引入矮脚南特号后,面积逐年扩大;晚稻品种繁多,无当家品种;中籼稻引入汕优6号后,成为当家品种。大小麦及杂粮在本地已有种植,大麦引进品种后,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种植多为地方品种。
关键词: 龙观乡 粮食作物 种子

内容

一、品种演变
  1、水稻
  本地水稻种植历史已有七千余年,所种品种,宋始有记载,但无详述,据历朝鄞县志书载,列表如下:
  至民国以后记载较详,各品种有早稻、晚稻、中稻和籼、粳、糯之分。
  早稻 民国时期,间作早稻以早尖、早火稻、罗江尖居多。1948年县农业推广所从黄岩引入早籼503,是年种植,平均亩产比早尖等农家品种高出20公斤左右。建国后逐年扩大,1954年占早稻面积40%,1957年成为当家品种。其后因混杂退化而减少。1959年后,遂为南特号、陆财号、莲塘早替代。为防止水稻倒伏,1960年宁波市良种繁育场引种矮脚南特号,经两年试种证明,该品种秆矮抗倒伏、抗病、适应性强,亩产比陆财号等高秆品种增产50公斤以上,1964年扩种。品种矮秆化的栽种成功,是继间作改连作后,粮食生产上又一重大突破。同矮脚南特号相搭配的良种有矮南早一号、青小金早等。1969年,宁波地区农场引入广陆矮四号,该品种具有耐肥、抗倒伏、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青秆黄熟,稳产高产,成熟期比矮脚南特号早2~3天。亩产在480~550公斤之间,即被推广种植。与广陆矮四号搭配的良种有二九青、庆莲16、青秆黄等。1983年县良种场引进二九丰(305),表现熟期适中、米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宜作春花早稻,1986年起即在本乡推广种植。建国后先后种过的早稻品种还有早黄岩、黑壳早稻、黄叶大秆、有芒早粳,九箩矮、团粒早、朝阳一号、先锋一号、中秆早、原丰早、二辐早、早籼141等70余种。九十年代后,推广“甬优”系列品种。目前推广“甬优”系列杂交品种,此品种抗倒伏性强,且耐病耐寒,产量高于常规稻10~15%,米质比常规稻高一个等级,达到国家优质米指标,米饭松软清香。
  晚稻 民国时期和建国初,间作晚稻以细秆晚青为主,辅以红米晚青。单季晚稻则以稔糯、梁湖糯居多。1953年从松江引入晚粳老来青,1954年试种,平均亩产达350公斤。至1957年,占连作单季晚稻面积的80%。连作晚稻试种红须粳,占70%,主要搭配品种为“10509”。1959年试种农垦58,有矮秆、穗多、耐迟栽、产量高等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1965年,占连作晚稻面积的50%。同期搭配品种有新太湖青、荔枝红、红壳糯。1969年后的连续四年,中粳、糯(南粳7号、东方红、京引15等)、早籼(矮脚南特号),种植面积占50%以上,其时品种繁多,无当家品种。1970年县种子公司从嘉兴引进晚粳农虎6号,经县良种场和各区重点队(本乡后隆红旗畈)试种,其熟期与农垦58相似,株型紧凑、结实率高、耐肥耐寒、抗倒伏、稳产高产,故大面积扩种,1971年至1979年占晚稻面积60%,成为当家品种。与农虎6号搭配的良种主要是杂交水稻汕优6号,还有沪选19、东选4号、嘉湖4号。1980年引进秀水48,试种后比农虎6号增产13%,即也推广。1982年至1990年成为当家品种,占晚稻面积85%。同时搭配品种有秀水27、祥湖84(糯)等。建国后先后种植的晚稻良种有:光头粘晚、猪毛簇、台中育、矮红稻、双糯4号、祥湖47、祥湖25等80余种。
  中汛稻 民国时期有鹅黄白、淮白、虾公稻、天化稻、红秆广籼、白秆广籼、落霜青、杭州白等。建国初期仍沿用淮白、广籼等。1954年引入田基度。1960年引种珍珠矮,表现耐旱、耐瘠、产量高,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的当家品种。1977年杂交水稻汕优6号作中汛稻试种,1979年汕优6号中汛稻亩产高达500多公斤,比珍珠矮品种每亩增140多公斤,1982年后大面积推广,几乎全部种植该品种。
  2、大小麦及杂粮
  大小麦在北宋时本地已有种植,据宋·庄绰《鸡肋编》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偏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明·万历《桃源乡志》载:“宋淳熙三年(1176)丙申麦一穗二岐。”至南宋时,鄞县已普遍种麦。
  大麦 建国前种植的品种有四棱大麦、六棱大麦、裸麦。五十年代先后引进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二棱大麦、立夏黄。1963年由宁波地区农科所引种矮白洋,亩产208公斤,比立夏黄增产16%左右,1971年本地引种面积占大麦总面积50%左右。之后,引种早熟三号,具有早熟、抗病、耐湿、高产、耐迟栽等特点,本地大面积扩种,约占76%。80年代后引种舟麦一号,其千粒重高过40克,宜作啤酒原料,当时全乡几乎全部种植该品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麦随之不种植。
  小麦 建国前多为地方品种,主要有紫皮小麦、黄皮小麦、光头小麦。1952年引入南大2419,经逐年扩种,1959年占93%左右。1972年引种“908”和麦场一号。“908”成熟早、耐湿性好,1977年种植占70%左右。此后七年中为当家品种。1985年起被扬麦四号替代。之后,本乡田地多种经济作物。
  玉米(俗称六谷) 据明·万历元年(1573)田艺衡《留青日札》载:“御麦(玉米)出于西番,旧名番麦……吾乡(杭州)传得此种,多有种者之”,推定鄞县在此前后亦有种植。建国前种植的大部分为农家品种,为早稻六谷、红须六谷、糯米六谷。1952年~1980年先后引种的有半黄种、白玉米、金皇后、满蒲金、丹玉6号、旅曲和苏玉米1号等。
  甘薯(俗称蕃薯) 据《金薯传习录》陈世元追述,“康熙初年(1662)元先大人客于鄞县,鄞多旷土,先大人阴栽种,凡地迩斥卤诸硗,确教其土人如法布种,初,犹疑与土宜不协,经秋收卵,大逾闽地。”种植品种建国初期以红皮白心为主,其他有白皮蕃薯,红皮黄心。1955年引种胜利百号,表现藤短、耐肥、耐湿、薯质好,面积逐年扩大,1963年占甘薯总面积85%左右。此后,陆续引进的还有华北284、超胜4号等。
  马铃薯(俗称洋芋艿) 本地种植约一百年历史,所种品种以土种居多。其余有甘肃种、荷兰种、里外黄等。
  豆类 蚕豆以“牛踏扁”为主。豌豆有白豌豆和红豌豆两种。黄豆,在建国后种植的主要有“六月黄”、“七月黄”等品种,八十年代初推广“矮脚早”,因成熟早、产量高,深受农户欢迎。
  二、选种与繁种
  建国前农户种植品种,多系自留或互换,政府供种甚微。1952年县、区、乡分别建立良种普及和选种委员会,举办良种田间展览会和良种评选会,提倡“家家都选种、户户多留种”。1953年起推行种子田选种制度。1959年后,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先后兴办公社良种场和生产大队种子队,进行选种繁种。1978年各大队建立了种子队,种子田占总面积3.5%。1982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公社良种场和大队种子队先后解体。1983年建立种子专业户,后因品种更换期缩短,所推广新品种纯度较高,种子专业户逐年减少,直至取消。
  第三节 肥料
  一、有机肥
  紫云英 素为早稻的当家肥料。其“梢间开紫花、结弯角、中有子、黍米大,状如腰子”(《群芳谱》)。本地在清末已广为种植。《鄞县通志》载:“紫云英即四乡所种草子也,深秋撒之,三月开花……割后淹水之,用以肥田。”解放前农户偶有种之,建国后,政府重视积肥,面积扩大,至1957年,占总面积的87%以上。后因多种春粮、油菜,面积逐年减少。1962年调减春粮、油菜,面积有所上升,至1970年后又因多种春粮、油菜,面积又逐年减少,至1974年占总面积60%左右。1977年后,逐步推广“绿肥搬家”,沤制草浆泥,一亩绿肥二亩用。1982年后,面积稳定在50%左右。由于务农劳力减少,农民无心种大草子,产量锐减,至今几乎没有种草子农户了。
  绿萍 1962年从温州引入,能增肥、改土、灭草、增产。试种后,于1966年推广,是年养萍20%,至1971年达到50%以上。由于农民没有掌握养萍、倒萍技术,使早稻田后期贪青减产,1973年减至几十亩。1974年全面改进养萍技术,改自然倒萍为人工倒萍,早稻田放养荐口由绿肥田改养于春花田,同时在县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建立绿萍越冬基地,萍种自给,是年养萍有所发展。1978年又引入西德的细绿萍品种,因该品种繁殖快,逐步取代了本地绿萍,1979年在早稻田和晚稻田养了30%左右。其后化肥供应增加,花工较大的稻田养萍面积遂逐年减少,至1982年,人工养萍绝迹。
  水花生(俗称革命草) 农民素有捞草肥田习惯,1951年本地河塘就有野生革命草繁衍。1955年起,有留草种放养河漕的做法。由于肥料不足,1965年起,大面积人工养殖革命草,几乎将河塘覆盖,至1977年,基本实现了“大河两边青,河塘满天星”。后因与绿萍同样原因,水花生放养面积减少,至1982年基本绝迹。
  人粪尿 素为农田优质肥料,除农村自给自用外,宁波市环卫处每年有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