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野生动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野生动物
分类号: Q95
页数: 5
页码: 035-039
摘要: 本文介绍了龙观乡地区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和保护情况。该地区历史上动物资源丰富,但因森林资源破坏和人为乱捕滥杀,动物资源逐渐减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和本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动物繁衍势头有所好转。该地区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水产类,其中有些是国家保护动物,如白鹳、松鸦、环颈雉、虎纹蛙等。
关键词: 龙观乡 野生动物 生态

内容

本地野生动物在地理分布上属东洋界区系,历史上动物资源丰富。芦家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即有野生动物骨骼,可能自此捕猎即成一种副业;西晋时有“冬季之月,……林鸟祭而蔚罗设,因民所欲,顺时游猎,……弓弩乱发”(《答车茂安书》)的围猎场面记载。元代虎皮和貉皮作为赋征,说明这些珍贵动物当时在本地也有一定蕴藏量。直至民国,“东西两乡傍山居民,于每年农樵之余,成群结队围猎山谷”(《鄞县通志》),50年代,本地曾猎获虎、豹等动物。
  由于森林资源破坏,山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场所和活动范围缩小,加之人为的乱捕滥杀,动物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在50年代常见的野生动物已濒临绝灭。近几年,由于国家重视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地也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野生动物繁衍势头有所好转。动物有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分,这里主要记载脊椎动物。
  哺乳类 多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历代地方志常有华南虎记载,1950年蜃蛟乡闻江岸村射死一只后,再无发现。今境内偶有发现毛冠鹿和金钱豹,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獐为二类保护动物。80年代后由于封山育林,各种动物又见增加,本地常见的有14科19种。
  鸟类 本地常见鸟类有21科32种,栖息、活动于山林及水边。山林鸟类活动范围的垂直分布大多在6~18米之间(约57%),即以树冠生活鸟类为主,此外,下层木生活鸟类分布于3~10.5米之间。灌木层生活鸟类在0.6~6米之间,竹鸡、黑背燕尾等则分布于地面。鸟类栖位以<lcm的树枝上分布频率最大,占41.7%
  ,其次为1~2.5cm,占30.8%,水库、溪流、沼泽边也是鸟类的主要栖息与活动处。1988年调查发现境内常见鸟类基本为食虫类鸟类,常见的食肉类鸟类如鹰科的莺等在70年代初基本绝迹。鸟类中白鹳为国家一类保护 动物;松鸦和环颈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爬行类 本地常见的爬行类动物7科13种。50年代起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改变了平原及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故近年所见爬行类动物数量大为减少。
  两栖类 以蛙为主,分布于水稻及其它田地,山溪湿地也常见。虎纹蛙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日本林蛙、花臭蛙、华南湍蛙、大树蛙、沼蛙、中华 大蟾蜍(俗名:蛤蟆、格霸)、泽蛙、金线蛙、虎纹蛙(俗名:石孔)、黑斑蛙(俗名:青蛙)和饰纹蛙(俗名:田鸡)等。
  另据民国《鄞县通志》1933年记载:
  哺乳动物:野猪、野羊、麂、鼬、豺狗、香狸、上树狸、田狗、鼠、山鼠、白米老鼠、豪猪、野兔、剌猬、蝙蝠、穿山甲、獾、猞狸等。
  鸟类:鸬鹚、鹈鹕、苍鹭、白鹭、鸳鸯、野鸭、雁、鹄(天鹅)、鹰、秧鸡、鹬(稻鸡)、斑鸠(鹁鸪)、杜鹃、八个汤果、猫头鹰、啄木鸟、燕、黄鹂、乌鸦、红嘴山鹊、麻雀等。
  昆虫:二化螟、三化瞑、大螟虫、稻螟蛉、稻包虫、桑螟、蚱蜢、瓢虫、白蚁、蚊、蝇、虱、臭虫、蚯蚓、蜻蜓、蜘蛛、胡蜂、螳螂等
  爬虫类:五步蛇、狗屙扑(蝮蛇)、寸白蛇、火赤练、犁鋔头(眼睛蛇)、縞尾蛇、水蛇、水赤练、雉鸡朴、青蛇、乌梢蛇、水龟(乌龟)、鳖、守宫(壁虎)、蛇田舅(四脚蛇)、美丽石龙子等。
  两栖类:蝾螈、蟾赊、青蛙、上树田鸡。
  水产类:鳗、草鱼、鲤、鲫、白鲢、黑鲢、泥鳅、黄鳝、乌鲢、念佛婆婆、蟹、毛蟹、沙蟹、田螺、蛳螺等。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