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陆路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陆路交通
分类号: F542.855
页数: 6
页码: 160-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洞桥地区的公路交通发展比较完善,主要包括荷晓公路、张鄞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等。荷晓公路是在民国时期建成的一条县级公路,连接了洞桥境内的多个村庄和镇区。张鄞公路是一条三级公路,全长约7.94公里。甬金高速公路是一条重要的高速公路,穿越洞桥境内,方便了陆路交通。此外,洞桥地区还有多座桥梁,包括高速公路桥梁、等级公路桥梁和农村桥梁。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洞桥地区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 洞桥镇 运输经济 陆路交通

内容

公路
  荷晓公路 民国24年(1935),鄞奉公路鄞江支线公路建成通车,长约5公里。1959年6月,筑成荷晓公路,即开通从上水碶村的荷花池头自然村(东接34省道—原鄞奉公路)至晓云的公路,鄞江支线公路改称荷晓公路(定为县级公路),后又开通至余姚梁弄的公路,称荷梁公路,境内途经荷花池头、王家桥、沙港、石臼庙、洞桥村等。1987年,荷花池头至鄞江的石子路改建为块石路面,路基宽13米,路面宽7米;1990年改成混凝土路面;2005年按一级公路标准改建成沥青砼路面,路基宽44米,绿化隔离带宽各2.5米,中央绿化分隔带5米,两边的人行道各宽4米,拓成双向均四车道各8.5米,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属于一二级公路。约有2.5公里长的荷蛟公路(荷花池头到蜃蛟)北通蜃蛟古林等地。
  张鄞公路 编号为X003。为三级公路,起自洞桥镇张家垫村,与34省道平面相交,经三李村、百梁桥村到鄞江镇的鲍家墈、悬慈村,终于它山堰村,与县道荷花池至梁弄公路交会,全长7.94公里。该公路按平原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建成于2003年,其中张家垫至百梁段全长4.88公里,公路于1988年4月后动工,12月竣工交付,路基宽9.5米,路面宽7米(百梁桥村至鄞江段全长3.06公里,于2002年7月5日开工,次年4月30日竣工交付。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线内有桥梁2座,涵洞20道,桥涵设计荷载为汽—15,挂—80。
  甬金高速公路 2005年12月28日建成,洞桥境内的高速公路从孙王村至百梁桥村斜穿而过,全长约3公里,在荷晓西路南面的石臼庙村川堂自然村附近设立收费站(进出口处)。甬金高速洞桥段公路,按平原微丘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时速100千米,路基宽26米,设中央分隔带,双向八车道。有大桥四座。
  镇内道路 1992—2012年,城镇内先后兴建和改建16条街、路,总长18138米;农村道路15800米;总计投资1亿元的荷晓线至张鄞线公路新建工程开工建设。公路四通八达,镇村相接,村村相连,与区、市、省四面相通,交通纵横凭车驰。
  桥梁
  境内有高速公路桥梁1座(沙港口立交桥),等级公路桥梁12座,农村桥梁98座,其中初建于唐朝的惠民桥、初建于宋元丰元年的百梁桥被评为宁波市“十佳”古桥(桥梁详见第十五章“名桥风韵”)。
  甬金高速洞桥收费管理所
  位于洞桥境内荷晓西路向东约5公里,与34省道交叉,距宁波市区约16公里,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约10公里。设立于2005年12月29日,隶属于宁波市高速公路管理处,共设双向各4个车道。收费站旁设有管理所办公楼、食堂、配电间等设施,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下设四个班,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实行电脑录像监控,计算机收取车辆通行费。2006年,该站进出口车流量98225辆。2007年,车流量135113辆,比上年增37.6%。2012年,车流量733040辆,比2007年增442.5%。
  陆路运输
  轿子 一般分民轿与官轿两种。民轿一般作为接送新娘之用。家境不富人家用眠轿,眠轿制作简单,四根柱子,上有木板轿顶,下有木板轿底,二人一前一后抬行,也作接送客人之用;家境富裕人家用花轿,花轿制造精美,前后左右有花窗,花窗里面装窗帘,四周雕刻花草鸟兽,轿顶上雕有龙凤呈祥图,少则四人抬轿,多则八人抬轿。官轿比花轿宽大、精致,根据官职大小,区别官轿造型和装饰。三李村陈家祠堂、宣家祠堂和蕙江村荣田里的张家祠堂(俗称花祠堂)前有石制旗杆夹。这三处祠堂分别是陈璧、宣向荣、张广(三位进士——二至三品官员)宗氏所在祠堂,祠堂前曾有刻石:“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文化大革命”期间,民轿或官轿作为“四旧”全部被毁灭。
  手拉车 20世纪70年代,农村建起机耕路,逐步出现手拉车,单车能载500公斤左右重量。该车以人力为动力,北方人称手拉车为板车。
  自行车 又称脚踏车。20世纪50年代较为稀奇,70年代逐渐增多,80年代普及,90年代后,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自行车越来越少。最早使用的为上海产“凤凰牌”、“永久牌”,后来有武汉产的“飞鸽牌”、南昌产的“箭牌”、绍兴产的“飞花牌”、杭州产的“杭州牌”。宁锋乡1984年有自行车880辆,1989年有2343辆;洞桥乡1983年有自行车2560辆,每户1.77辆。
  拖拉机 1968年,洞桥公社首批引进4台大型拖拉机(机手在第三章农业经济第三节农业现代化中已有说明),至2011年,全镇大型拖拉机增到15台。1969年,孙王村引进洞桥公社第一台手扶式拖拉机,至2011年,全镇有手扶式拖拉机85台。农用拖拉机农忙时耕田耙田,农闲时运货。手扶拖拉机每辆一次能运1吨左右重量的货物,大型拖拉机每辆一次能运3吨左右重量的货物。20世纪80年代后,宁波市禁止拖拉机白天进城,拖拉机运输受到影响,后汽车运输兴起,拖拉机运输逐步减少。
  摩托车 20世纪80年代,农村始有摩托车,90年代递增。摩托车分二轮和侧三轮,均以汽油作燃料。三轮摩托车一般由单位配置使用,用于工作需要。后因电动自行车和汽车增多而数量减少。至2011年,全镇有摩托车175辆。
  电动自行车 21世纪初,农村开始使用电动自行车,时速在20公里左右,作为简便的交通工具,价低实用,广受欢迎。至2012年,全镇有电动自行车8873辆,最多的是明苑小区,共有2398辆,全镇人均0.4辆。
  汽车 进入21世纪,私家汽车逐渐增多,至2012年,全镇有汽车2581辆,每百人11.8辆。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