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5
页码: 69-7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洞桥镇的耕作制度变革,包括种植制度、育秧模式、良种引进和肥料应用等方面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新中国成立后,种植制度和育秧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良种引进也不断进步,同时化肥应用也经历了从有机肥料到化肥的转变。农业机械化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水稻田耕作方式落后,改革开放后开始使用大型拖拉机和手扶式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耕田和耙田,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洞桥镇 农业经济 农业现代化

内容

耕作制度变革
  种植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当地是灌溉方便的田种间作稻,灌溉不方便的田种单季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单季稻逐步改作间作稻,亩产提高100千克左右,间作稻种植面积约占80%。1955年,推广连作稻,比间作稻亩产增收约85千克。1965年洞桥公社年均产440千克,达到《农业纲要》指标。1971年全面种植连作稻,产量大面积增高。1976年,宁锋公社亩产471千克。
  1961年开始,政府提出三熟制——春粮(以大小麦为主)、早稻、晚稻,而且具有指令性指标。后因肥力和劳力不足、水稻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等因素,1985年后,春粮种植逐年减少。此后,洞桥镇基本上是“二熟制”,种植大小麦、高产单季稻(亩产800—1000千克),或蔺草套种高产单季稻,早稻与晚稻连作种植面积减少。
  育秧模式 传统育秧苗,遇冷空气烂秧多,不能保证适时插秧,影响水稻产量。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秧田(也称作尼龙秧),插秧时间有保障。90年代初,运用抛秧法、谷种直播法代替插种法。2006年左右引进水稻机械插秧,使用机插专用,秧盘育秧。
  良种引进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早稻种植品种早熟类有“连塘早”,中熟类有“早籼503”和二九青,迟熟类有“陆才号”等,这些长秆或半长秆稻种遇大风易倒伏,增产没保证。1959年后,引进早稻“矮脚南特号”,亩产提高50多千克。1962年开始,早稻全面推广“矮脚南特号”。1973年,引进“广陆矮四号”,每亩均产超过400千克。晚稻品种众多,较早的有“淮白”、“田基度”、“霜打青”和“红须梗”,后又有“三夜齐”、“光灿”、“乌金珠”、“荔子红”、“新太湖青”、“红壳糯”、“矮粳”和“双糯四号”等。1960年,引进“农垦58”。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稻“农垦58”大面积连作,故有“两个矮子”挑大梁之说。1977年开始,公社建立良种场,各大队均有试验田,故可选择更好良种。1979年,引进杂交稻后又推而广之。
  2008年,洞桥镇种粮大户许跃进引进“甬优12号”单季稻良种,其承包的568亩水田亩产达到836.69千克,摘取全省单季晚稻单产冠军,并获得省农业吉尼斯纪录;2011年,扬麦12号小麦攻关田最高单产511千克,百亩方平均506.8千克,创省小麦单产和百亩方亩产吉尼斯纪录;单季晚稻“甬优12号”以单产943.1千克、百亩方912.7千克再次夺得省粮食高产第一名;连作晚稻“甬优538号”以亩产695.8千克创造连作晚稻单产省吉尼斯纪录;同时,百亩方全年平均亩产达到1419.5千克,折桂全省最高纪录。2012年,“甬优12号”单季晚稻以1014.0千克单产再次折桂全省吉尼斯纪录;示范方以平均亩产963.65千克刷新全国超级稻纪录。
  肥料应用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没有化肥供应,农村农民土地用肥主要来源是:未种春花作物的稻田上年秋天种植紫云英(排水不畅的地块,俗称烂田畈是不能种植的),来年春耕时作基肥,其他肥料是人粪尿、牛泥(牛粪尿)、猪泥(猪粪尿)。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虽有化肥供应,但数量有限,生产队办牧场,家庭户户盖猪舍,大量养猪积肥。每年春夏之季,男女社员均有割野草任务,倒进养猪场铺垫或堆入万斤潭(坑)作沤。春夏稻田养绿萍为基肥,夏天稻草还田,秋天草灰焦泥灰作钾肥,冬捻河泥,生产队也有从宁波市区用船装来人粪尿,作为肥料不足的补充(见附文二“原农村农民家庭的‘三缸’”)。1975年,在化肥紧缺的情况下,洞桥公社每亩均产达到1210斤,单产、亩产、总产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提供商品粮51938担。80年代开始,化肥增多,出苦力广积肥的农活渐渐淡出。
  农业机械化
  稻田耕作 新中国成立初,水稻田耕作方式仍较落后。春插前耕田称“起畈”,先用横刀(使用竹或木的长柄,铁打的两边有刀刃的农具)横断草子(紫云英),用牛力木犁耕畈田,人力用锄头碎田(把大块坭头碎小),再用牛力耙田,称勒白头。第二遍耕田叫作耕滩,第二遍耙田叫作耙平田(见附文三“牛耙田”)。1963年,洞桥乡年报记录农具:木犁272张、木耙253张。1966年试行双轮双铧犁,铁制农具,两个铁轮子、两张犁铧,用两只牛拉行耕田,水牛耕得动,黄牛很吃力。由于双轮双铧犁耕作笨重效力低,又由于当地黄牛多水牛少,不适应畜力耕作,试而不行,不再推行使用。1968年,洞桥公社首批引进4部大型拖拉机,分别分配给沙港大队(机手吕海龙、龚信多)、上水碶大队(机手杨其宏、胡阿能)、程家大队(机手蔡桂才、程定国)、李家大队(机手王其方、周福定),这种大型拖拉机,农忙耕田,农闲运输,一机二用。1969年,孙王大队引进洞桥公社第一辆手扶式拖拉机,只用来耙田,拖拉机手是下放青年徐维能。1975年,全社又引进手扶式拖拉机7辆,24型拖拉机2辆,无偿贷款。同年,公社成立农机管理站。1978年,手扶拖拉机的功能多起来,代替人力,可以横草子,也可以弹泥巴代耕作。手扶拖拉机多功能操作法全面推广,一直沿用到现在。洞桥公社1977年机耕(耙)面积8785.42亩,1979年机耕(耙)面积9745亩,1991年9652亩;宁锋公社1977年早稻机耕(耙)面积9986亩,1979年早稻机耕(耙)12335亩,1986年晚稻机耕(耙)面积11437亩,1990年晚稻机耕(耙)面积13182亩。随着机械耕作现代化进程发展,耕牛数量逐年减少:洞桥公社1975年耕牛260头,1976年耕牛235头,1979年耕牛229头,1980年耕牛204头,1984年耕牛11头;宁锋公社的情况也相似,1974年耕牛464头,1986年农业年报中就没有耕牛统计表,1991年农业年报只统计奶牛不统计耕牛。
  根据2011年农机化管理统计年报,洞桥镇拥有农业机械柴油机255台,计2967千瓦,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14.7千瓦以上)15台,计615千瓦,机引配套农具——旋耕机22台;小型拖拉机(2.2—14.7千瓦):手扶拖拉机85台,计701千瓦,机引配套农具——旋耕机85台;农用机耕船16艘,计144千瓦等。
  水稻种植 当地水稻种植一直以来靠手工插秧,1958年开始使用人工插秧机,后因排秧难、效率低,未能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抛秧技术;2006年开始,大面积使用机械式插秧机,第一批购进8台,第二批购进20多台;2010年,除抛秧和直播外,全面使用机械插秧机。2011年,全镇拥有水稻插秧机35台计315千瓦。
  稻田松土除草 本地稻田的松土除草(俗称耘田),历来大多数人采用双膝跪田(少数人也有不跪田而弯腰)双手耘田,早稻、晚稻基本上要各耘3遍。1976年,开始用五氯酚钠治草剂试治秧田杂草,治草效果好。1980年,使用丁草胺,进行水稻大面积治草。1983年至今,水稻全面使用治草剂。
  稻田灌溉 洞桥从土地私有制至1954年3月,水稻灌溉水源是水田近河的靠河,远河的只能在几丘田附近挖池塘蓄水。灌溉农具有水车(分牵车和牛车)、戽斗(也有小部分稻田靠天下雨,俗称靠天田)。1954年4月,在沙港建立国营鄞江抽水机总站(下设洞桥、仲夏等分站),共有职工16人,安装25马力(1马力为0.735千瓦)柴爿机4台、12马力1台,配12英寸离心水泵5台,灌田5642亩。是年4月8日,举行抽水机出水典礼,并拍成电影纪录片。同时,设洞桥大队和沙港大队各一个机埠,渠道全长10余里。1955年,灌区扩展到宁锋、洞桥和鄞江3个乡。1959年,水稻田灌溉基本普及内燃机抽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全面使用电动抽水机。2011年,洞桥镇排灌机械动力有电动机290台,功率为9800余千瓦。
  稻谷收割脱粒 1949—1962年,农民均用手工割稻,用稻桶人工甩稻。1963年洞桥公社有脚踏人工打稻机48部、人工甩稻的稻桶576只、稻桶遮粮(用竹篾编成,簟型)583爿、箩2678担、簟2352爿。1963—1973年,用人工割稻,稻桶甩稻结合铁木结构脚踏打稻机脱粒。以后逐步使用电动脱粒机,1974年,洞桥公社电动脱粒田亩数6239亩,宁锋公社早稻电动脱粒12896亩。到1978年基本上运用人工割稻,电动打稻机脱粒。1978年,洞桥乡引进38部割晒机(只割稻不脱粒),宁锋乡引进32部割晒机。1997年,全镇普及链带式联合收割机。2011年,全镇有电动打稻机18台计51千瓦;收获机械动力柴油机122台,其中,联合收割机72台计2123千瓦。彻底解决农民“三弯腰”(种田、耘田、割稻三种的弯腰劳动)。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人物

许跃进
相关人物
吕海龙
相关人物
龚信多
相关人物
杨其宏
相关人物
胡阿能
相关人物
蔡桂才
相关人物
程定国
相关人物
王其方
相关人物
周福定
相关人物
徐维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