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置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1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建置区划
分类号: K928.655
页数: 40
页码: 7-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鄞州区的洞桥镇的建置区划,包括建置沿革、行政区划、人口、行政村和社区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洞桥镇 建置区划

内容

第一节 建置沿革
  洞桥镇地处鄞西平原,距宁波市区约15公里,是宁波市鄞州区西南城镇群中重要城镇,因境域内有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的光溪洞桥而得名,是一个交通便捷、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江南水乡。镇域在北纬29°44'—29°47',东经121°22'—121°25'之间,面积31.27平方公里,东界石碶街道,东南临奉化市江口街道,西连鄞江镇,北接古林镇。34省道穿越南北,甬金高速公路、明州大道横贯东西。镇人民政府驻王家桥村章远路150号。
  洞桥历史悠久,根据上庄山遗址(距洞桥镇政府西南约2公里)考古发掘,发现自东汉、三国、西晋至宋元时期约1300年间的土坑砖结构古墓20座,出土文物有壶、瓶、水盂、耳环、碗等,还发现约6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晚期的陶片和厚达3米左右的文化层。由此表明,上庄山及其周围地区从6000年前开始就有人类活动,一直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组合。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赤堇山或堇山,在今奉化境内的白杜。
  夏、商、周时,洞桥地域先后为越、楚的领地。
  秦时,置鄞县、鄮县、句章县,属会稽郡,洞桥为鄞县辖地。
  汉(前206—220),先后为荆国、吴国、江都国、扬州的领地会稽郡。
  吴(222—280)会稽郡,鄞。
  西晋(265—317)会稽国,鄞。(公元270—280年时尚未平吴,遥封之也。)
  东晋(317—420)会稽郡,鄞。
  南北朝(420—589),先后隶属会稽郡、会稽国。
  隋时,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平陈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灭陈后,句章属吴州辖,此句章县境辖今宁波、舟山两地数县之广,本地属句章县辖下。大业元年(605)属越州,大业三年(607)属扬州会稽郡。
  唐时,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武德四年(621),析故句章县置鄞州;武德八年(625),废鄞州置郧县隶越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分郧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舟山)、鄮四县,隶属明州,本地为郧县辖下。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郧县为鄞县。
  宋时,据《宋史·宁宗纪》记载,自北宋至南宋中叶属明州,南宋后期属庆元府,本地前期为明州府辖下,后期属庆元府鄞县辖区,境内设句章乡。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庆元府为庆元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庆元路为明州府。
  明清时,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明州为宁波府,鄞倚郭。”洞桥仍属鄞县辖下,直至清朝末,明朝时属句章乡夕阳里,清朝属章远乡。
  清宣统三年(1911),废府设道,即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废道,同年2月鄞县县城析出置市。民国20年(1931)1月并市入县。民国35年(1946)初,属四明区。同年9月,为章远乡,隶属鄞西区。直至1949年5月,先后隶属浙江省第五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二专区鄞县辖地。
  1949年11月,第二专区改为宁波专区,隶属鄞县古林区章远乡。
  1950年5月,重划区乡,原章远乡分成仲夏、马湖、百梁3乡,隶属鄞江区。
  1954年2月,从百梁、马湖两乡中划出部分村建立宁锋乡,隶属鄞江区。
  1956年6月撤区并乡,仲夏乡并入建丰乡,马湖乡、百梁乡并入宁锋乡。
  1958年10月,鄞江区改为鄞钢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原宁锋分为火箭、红色、红旗3个大队,撤销建丰乡,其中一部分建立东风大队,均隶属鄞钢公社。
  1958年12月29日,鄞县建置撤销,属宁波市管辖,其地亦属宁波市。
  1959年1月鄞钢公社改称为鄞江公社,其所属的火箭、东风、红色、红旗四个大队分别改为洞桥、仲夏、马湖、百梁管理区。
  1961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以原乡建社,大公社撤销,改为小公社制。洞桥、仲夏管理区合并为洞桥人民公社,马湖、百梁管理区合并为宁锋人民公社,其下属的耕作队改称生产大队。当年12月15日,鄞县恢复建置从宁波市划出,其地复归鄞县,恢复区建制,均隶属鄞江区。1962年,成立洞桥、宁锋公社管委会。1969年成立洞桥、宁锋公社革委会。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原人民公社的“社”的职能由乡镇经济联合社执行(一年后经联社撤销)。洞桥、宁锋两公社分别改建为乡。
  1992年5月,开展撤区扩镇并乡。鄞江区撤销,洞桥乡与宁锋乡合并,建立新洞桥乡,乡政府驻地王家桥。1998年8月,改洞桥乡为洞桥镇。
  2002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洞桥镇隶属宁波市鄞州区。
  第二节 行政区划
  自秦至隋的漫长历史中,由于资料缺乏,镇内行政区域情况不明。
  有系统记载的行政区划自宋开始。宋时,县下辖乡,乡下辖村里。元时,县下辖乡,另别设隅;明时因之。清时,宁波城区及乡村一律设乡,城区的乡下设里,里下辖隅,隅下辖图;乡村的乡政府驻地称里,乡里下设都。民国时期县内设区,区下设乡或镇,乡镇下辖里、村。
  宋时,今境域属句章乡。元延祐七年(1320),全县设11乡55都,句章乡辖镇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明代时,句章乡夕阳里管镇都(三图)、三十三都(五图)、三十四都(二图)。清初,鄞县内政区与明时相同。
  民国19年(1930),洞桥属第二区(区所在地为鄞江桥它山堰段公祠)的章远区,辖芦泾联合村、百梁桥联合村、前元〓里、青阳联合村、仁里村、中兴联合村、马湖联合村、民正联合村、梅园村、镇宁联合村、民益联合村、力义联合村、大众联合村、长青联合村、蜃蛟联合村。
  民国22年(1933),洞桥属第七区(区公所地址为鄞江桥旧自治公所)。民国24年(1935),乡镇直属于县,时洞桥设马湖、民政和镇宁3个乡。
  民国35年(1946)9月为章远乡,隶属鄞西区。
  1949年5月改隶属古林区。
  1950年5月重划区、乡,原章远乡分成仲夏、马湖、百梁三乡,隶属鄞江区。
  1954年2月,从马湖、百梁两乡中划出部分村建立宁锋乡。
  1956年6月并乡,仲夏乡并入建丰乡,马湖乡、百梁乡并入宁锋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境内设有百梁大队(管理区)、马湖大队(管理区)、洞桥大队(管理区)、仲夏大队(管理区),均隶属鄞钢公社(原鄞江公社)。
  1990年,境内有洞桥、宁锋两乡,隶属鄞江区,两乡共辖26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
  1992年5月,宁锋乡、洞桥乡合并,名为洞桥乡。
  1998年7月,洞桥乡更名为洞桥镇。
  2004年4月,洞桥部分村行政区划调整,把原来的26个村和1个良种场(新河村)改为20个行政村;分别是沙港村、塘堰村合并为沙港村,李家村、新河村合并为李家村,树桥村、宝丰村合并为树桥村,鱼山村、双桂村合并为鱼山头村,三联村、李家〓村合并为三李村,宣家村、裴岙村合并为宣裴村,百梁村、梁桥村合并为百梁桥村。洞桥镇辖20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即王家桥村、沙港村、上水碶村、洞桥村、石臼庙村、程家村、李家村、孙王村、上凌村、周公宅村、树桥村、张家垫村、前王村、鱼山头村、三李村、宣裴村、惠江村、百梁桥村、罗家漕村、潘家〓村和洞桥居委会。
  2012年,洞桥镇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为王家桥村、沙港村、上水碶村、洞桥村、石臼庙村、程家村、李家村、孙王村、上凌村、周公宅村、树桥村、张家垫村、前王村、鱼山头村、三李村、宣裴村、惠江村、百梁桥村、罗家漕村、潘家〓村和明苑社区居委会。
  第三节 人口
  人口总量
  历代统计户口编造黄册,以征收赋税或分派徭役为目的,民不堪其苦,常有隐匿逃亡。且黄册计户不计口,统计方法和项目设置各有差异,官敷衍,故虽有5年一小造,10年一大造,而其数据难以准确。
  本地人口统计始于晋,其数失考。宋代分主、客户,记男不记女;明代以男为丁,以女为口;男16岁丁成而役,60岁免役;清初循明制,雍正七年(1729)全国摊丁入亩,长幼均要入册,方才有比较准确的人口统计。光绪年间,为推行宪政调查户口,民间则误认为加税,故隐匿少报。民国前期,有为争宪额而虚报,亦有逃丁、税而匿报,更有掌管者厌烦琐而攒造户册,浮滥隐漏甚多。民国中后期,为抽壮丁而严格人口统计,入册项目也较前增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先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6次开展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项目日臻完善。
  2012年底,全镇有住户9387户(其中居民户1499户),人口总数21806人(其中居民人口2535人)。其中,男性10763人,占人口总数的49.36%;女性11043人,占人口总数的50.64%。5岁及以下的有2833人,占人口总数的13%;6—14岁的有4996人,占人口总数的22.9%;15—64岁的有9749人,占人口总数的44.7%;65岁及以上的有4228人,占人口总数的19.4%。
  人口变动
  2012年,洞桥镇有外来人口14481人,其中男性8020人、女性6461人。2002—2012年户籍人口增加2381人。
  人口密度
  洞桥镇撤扩并前后的部分年份人口密度统计。
  户籍
  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分为两类,农业户籍和居民户籍。1998年,洞桥镇农业人口比例占96.7%,居民人口比例占3.3%。2012年,农业人口比例占88.3%,居民人口比例占11.7%。
  姓氏
  2012年,洞桥镇有姓氏251个,其中复姓5个,其余为单姓。单姓中,人口超过2000人的姓氏2个:王姓,2395人;陈姓,2312人。人口超过1000人的姓氏2个:张、李。人口超过500人的姓氏4个:周、吴、徐、杨。人口超过300人的姓氏7个。人口超过100人的姓氏37个。51—100人的姓氏,22个。11—50人的姓氏48个。2—10人的姓氏78个,独姓46个。
  年龄
  民国时期,天灾、战乱、各种疾病流行,百姓生存条件较差,导致人口平均寿命较短,境内农民平均寿命不到40岁,60岁以上的老人稀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洞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洞桥人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2012年,寿命超过90岁的老人有69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43人。洞桥镇2012年人均寿命75.1岁。
  文化程度
  民国时期,洞桥境内除沙港、洞桥、张家垫、前王和蕙江有小学外,个别村有私塾学堂。一般人家则因生活贫困,十多岁男孩就下地干活,女孩不读书,在家做家务、看弟妹,成人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大力开展成人扫盲识字教育活动,50%左右村民脱盲。20世纪60年代,政府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在各村开设耕读班,给未上学的适龄儿童(绝大多数是女孩)提供学习文化的机会,杜绝新文盲出现。70年代中期起,初中普及;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起,青壮年职工干部进入各级各类中、高等院校培训、函授和脱产学习,获得各类大中专文凭。2000年开始,大部分洞桥籍大专院校毕业生返回原籍,洞桥文化程度显著提高。2012年,全镇已扫除文盲,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进入普高、职高的比例越来越高。是年,初中毕业生中31.3%进入普高,66.7%进入职高。2012年末,全镇有大专及以上毕业生1659人。
  职业
  洞桥历来从事农渔生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以农业为主。70年代初,社队办工业逐渐兴起,从业状况随之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职业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2012年,在总人口中,从事农渔业的人数比例占10.2%左右。从事工业、建筑业的人数比例占28%以上,从事其他产业的人数比例占6.5%左右。
  民族
  洞桥历来是汉族聚居之所,新中国成立前无少数民族居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洞桥的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企业用工剧增,域外人员不断流入洞桥(或企业到外地进行用工招聘),少数民族居住在洞桥的人数也逐年增加。至2012年,在洞桥常住人口中有土家族63人、瑶族12人、布依族9人、回族6人、壮族6人、白族4人、畲族4人、土族2人、彝族2人、满族1人。
  第四节 行政村和社区
  王家桥村
  位于北纬29°46′,东经121°24′。镇政府所在地。村委会驻王家桥村,故名。辖王家桥、穆家、杨家3个自然村,总户数577户,人口1541人。王家桥村是洞桥镇建成区的组成部分,是镇政府所在地。村区内,超市、银行、学校、公园、卫生院、邮电局、敬老院等一系列生活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沙溪华庭等众多居民小区,经济发达,商业、文化事业繁荣。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业合作社初期曾建立合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为合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繁荣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繁荣生产大队;1968年改名为东升大队,并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王家桥村,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257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蔺草等。是年,粮食总产5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633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243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
  王家桥 王家桥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东南侧,聚落呈带状。有住户465户1230人。村民主姓王,以姓氏和桥得名。
  穆家 位于镇政府北约1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1户148人。村民主姓穆,以姓得名。
  杨家 位于镇政府东约0.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61户163人。村民主姓杨,几百年前从西杨迁此,以姓得名。
  沙港村
  又名沙港口。位于镇政府西约0.2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4'。村委会驻沙港,故名。辖沙港、塘堰、龚家3个自然村,总户数693户,人口1715人。村落极具江南水乡风味,是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全祖望的故乡。全氏家族始祖全权宋时定居沙港村,此后延续至今。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百梁乡;在农业合作社初期曾建胜丰、塘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胜丰、塘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沙港、塘堰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沙港、塘堰生产大队;1968年分别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分别建立村委会,隶属洞桥乡;2004年4月,塘堰与沙港合并,新建沙港村。
  2012年底,有耕地1465亩,均为水田,另有林地19亩(在卖柴岙水库)。主要种植水稻、西瓜、甘蔗。是年,粮食总产37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48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385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市鄞州柯尼汽车软轴厂、宁波市鄞州区洞桥方达机械厂、宁波市鄞州洞桥腾正机械五金厂、宁波市鄞州区洞桥华美塑料五金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
  沙港 沙港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约0.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474户1145人。村民主姓全,宋时从钱塘迁来,明末有董姓从茅山董家跳迁此;陆姓,原主要聚居在沙港村中间小地名陆家,从奉化江口陆家迁入,已定居12—13代,350年左右;刘姓,主要聚居在沙港的小地名江河岸刘家(南塘河与夜猫洞江交汇处),从姜山镇斗门桥刘家迁入,已定居六七代,200年左右。村位于南塘河上游,宋人魏岘在他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中称这条水流为大溪或沙港,这或是沙港村名的由来。村内有史学家全祖望故居。
  塘堰位于镇政府西南约1.5公里,聚落成点状。有住户129户310人。村民主姓王,宋时从镇海迁来,以唐堰得名。
  龚家位于镇政府西约0.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90户260人。村名主姓龚,明初从吴龚村龚家迁此,以姓得名。
  上水碶村
  位于镇政府东约1.5公里,北纬29°47′,东经121°24′。村委会驻上水碶,故名。辖上水碶、荷花池头、桥头王3个自然村。总户数299户,人口736人。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业合作社初期曾建立联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联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繁荣耕作队(与王家桥合并),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繁荣生产大队;1968年改名为红峰大队并建立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村委会,改名为上水碶村,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213亩,其中水田203亩、旱地10亩,主要种植水稻、蔺草。是年,粮食总产6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71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6939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宁波青锋工具有限公司、宁波罗琦服饰有限公司、宁波米氏实业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8万元。
  上水碶 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东约1.5公里,聚落成带状。有住户153户370人。村民主姓夏,宋时从崎山下迁来,后以碶得名。
  荷花池头 位于镇政府东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00户223人。村民主姓王,宋时从塘堰迁来,村内有一个荷池,故名。
  桥头王 位于镇政府东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46户143人。村民主姓王,宋时从塘堰迁来,村处桥头旁,故名。20世纪60年代初,曾与荷花池头为一个大队,“文化大革命”初并入上水碶大队。
  洞桥村
  位于镇政府西约2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2'。村委会驻洞桥头,故名。辖洞桥头、前王畈、吴家庄3个自然村。总户数576户,人口1364人,其中居民3人。洞桥村历史悠久,曾发现新时期时代文物。村内惠明桥,为浙江省现存最早双孔高拱桥;建于北宋初年的洞桥横跨南塘河,为浙东地区幸存的一座石墩双孔木梁廊桥。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百梁乡;在农业合作社初期曾建立洞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洞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洞桥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洞桥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1630亩,其中水田1370亩、旱地260亩,另有林地45亩,主要种植水稻、葡萄。是年,粮食总产128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51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8780万元。主要企业有3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9万元。
  洞桥头洞桥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约2公里,聚落呈带状。有住户411户853人。村民主姓朱、楼、赵。村附近有座洞桥,故名洞桥头。
  前王畈位于镇政府西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94户295人。村民主姓周,宋时从虎啸周迁来。门前稻谷成熟时一片金黄,故名前王(黄)畈。
  吴家庄位于镇政府西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71户216人。村民主姓吴,明时从蜃蛟吴家庄迁来,以姓得名。
  石臼庙村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3公里,北纬29°47',东经121°23'。村委会驻石臼庙(无居住户),故名,辖里龙江、陈家山头、葛家湾、川堂、庄家5个自然村。总户数315户,人口760人,其中居民1人。旧有石臼庙,最早建于宋。老庙“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新庙位于老庙的东面,为近年新建。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光同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仲夏乡;在农业合作社初期曾建立芝龙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芝龙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建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向阳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向阳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956亩,其中水田676亩、旱地280亩,另有林地243亩(见第二章第一节地貌)。主要种植水稻、葡萄。是年,粮食总产37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29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9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
  里龙江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37户100人。村民主姓黄,明末清初从西门迁来。村旁有条河,名里龙江,故名。
  陈家山头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31户75人,村民主姓陈,以山得名。
  葛家湾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76户205人。村民主姓葛,明末从丽水迁来。村附近河道弯弯曲曲,以姓及地形得名。
  川堂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90户190人。村民主姓李,村东是庄家,村西是葛家湾,该自然村在中间,像大屋中间穿(川)堂,故名。
  庄家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81户190人村民主姓庄,以姓得名。
  程家村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北纬29°47′,东经121°23′。村委会驻程家,故名。辖程家、郁家、上漕头3个自然村。总户数295户,人口773人。村内风景秀丽,田园风光宜人,是被誉为浙江省十大优质名瓜的“八戒”西瓜的种植基地。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光同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仲夏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胜利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建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建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胜丰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程家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641亩,其中水田634亩、旱地7亩,另有林地11亩,主要种植水稻、蔺草、蔬果。是年,粮食总产58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015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136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培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主营汽车配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72万元。
  程家 程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带状。有住户158户375人。村民主姓程,宋时已有程姓居住,以姓得名。
  郁家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点状。有住户65户205人。村民主姓郁,清时已居住该地,以姓得名。
  上漕头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点状。有住户72户193人。村民主姓李,宋时从李家迁来,村前有条小河,在上水岸有个漕头,故名。
  李家村
  位于镇政府西约1.5公里,北纬29°47',东经121°24'。村委会驻李家,故名。辖李家、王家、吴家斗、新河4个自然村。总户数263户,人口697人。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光同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仲夏乡;在农业合作社初期曾建立建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战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建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战胜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李家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洞桥乡;2004年4月与新河村(1985年赤水天雷坑发生火灾,集体移民于此)合并,新建李家村。
  2012年,有耕地852亩,其中水田807亩、旱地45亩。是年,粮食总产量36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31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944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万元。辖区内主要企业有2家。宁波市广汇装饰制品有限公司主营户外广告装饰、景观设计施工;宁波鄞州柯翔汽车部件厂主营汽车零部件。
  李家 又名仲夏李家,李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56户441人。村民主姓李,宋时有李秉义迁此居住,以姓得名。
  王家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64户170人。村民主姓王,宋时从邻村分居至此,以姓得名。
  吴家斗 位于镇政府西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9户30人,村民主姓吴,据传地下有金斗,故名。
  新河 位于镇政府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4户56人。村民主姓崔、应,1985年从赤水天雷坑集体移民于此,以河得名。
  孙王村
  位于镇政府北约1.5公里,北纬29°47′,东经121°24′。村委会驻孙家,下辖孙家、王家、后田屋、邵家、虞家5个自然村。总户数275户,人口661人。以孙、王两姓得名。村里有座石板桥,名曰成仁桥,建于清朝中期,为区级文保点。属革命老区村,是鄞西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光同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属仲夏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金星、光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合并升级为战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建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东风大队(仲夏管理区)孙王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孙王生产大队;1968年改名为红心大队,并建立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孙王村,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944亩,均为水田,另有水面养殖30亩。主要种植水稻、蔺草。是年,粮食总产71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57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78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万元。
  孙家 孙王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27户246人。村民主姓孙,宋时从苏州迁来,以姓得名。
  王家位于镇政府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63户195人。村民主姓王,200年前从舟山迁来,以姓得名。
  后田屋 位于镇政府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0户23人。村民主姓王,200年前从舟山迁来。村前有个池塘,村后是稻田,故名。
  邵家 位于镇政府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5户141人。村民主姓邵,300年前从樟村邵家迁来,以姓得名。
  虞家 位于镇政府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0户56人。村民主姓虞,200年前从前虞迁来,以姓得名。
  上凌村
  位于镇政府东北约1.5公里,北纬29°47',东经121°24'。村委会驻上凌,故名,辖上凌、下凌2个自然村,总户数229户,人口602人。
  唐时形成聚落,至清宣统三年(1911)属章远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建村,1950年5月属仲夏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红卫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红卫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建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火箭大队(洞桥管理区)红卫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洞桥公社后改称红卫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上凌村,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372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年,粮食总产27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08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500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市鄞州洞桥忠义电器配件厂、宁波鄞州长城卫生材料厂、宁波市鄞州中旗工艺品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金纺纺织材料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万元。
  上凌 上凌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东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63户404人。村民主姓凌,唐时最早居住的为应姓,后衰落,凌姓从黄岩迁来,以姓及方位得名。
  下凌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66户198人。村民姓凌,唐时从黄岩迁来到上凌,后分居到下凌,以姓及方位得名。
  周公宅村
  周公宅原名“酒瓮宅”也曾称之为“甃瓮峡”,因此地山峡形似酒瓮,由此谐音而来。(见附文一:周公宅陈氏由来)也曾名周丰村。位于镇政府西北约0.5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4′。村委会驻周公宅,辖周公宅1个自然村。总户数271户,人口633人。以原驻地得名。这个因建造周公宅水库移民的新村,如今已是区级和美家园。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通远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大皎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9月属赤水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联丰、联兴、联盟3个农业初级合作社,1954年10月合并升级为周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四明山(章水)公社赤水大队(管理区)周丰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杖锡山公社后改称周丰生产大队,隶属鄞江区,1963年6月为赤水公社周丰生产大队,隶属章水区;1969年成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周公宅村,隶属赤水乡,1992年隶属章水镇;2003年2月至5月,因建造周公宅水库,全村移民至洞桥镇沙港村龚家自然村旁,仍称周公宅村(移民前该村有村民400余户,900人,部分人员安置到其他乡镇)。
  2012年底,有耕地34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山林6740亩(山名为万中山、黄家山等)。是年,粮食总产13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2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5万元。主要企业有辉旺冲件五金厂、新开胶木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万元。
  周公宅周公宅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北约0.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71户633人。村民主姓陈,宋时从龙观乡后隆迁来。2003年因建造周公宅水库迁到洞桥镇后仍以原村名命名。
  树桥村
  位于镇政府东南约2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5'。村委会驻树桥,故名,辖树桥、元贞桥、舒家滩、宝丰4个自然村。总户数501户,人口1184人。地处奉化江与鄞江交汇处,扼守平原排涝要冲。2012年,成为全市首个“智慧农村”建设试点村。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树桥、宝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树桥、宝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色大队(马湖管理区)树桥、宝丰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树桥、宝丰生产大队;1968年分别建立树桥、宝丰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分别建立村委会,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2004年4月两村合并,新建树桥村,隶属洞桥镇。
  2012年底,有耕地1872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蔺草、柑橘、西瓜。是年,粮食总产89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834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5862万元。主要企业有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产品自动焊接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万元。
  树桥 树桥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东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79户597人。村民主姓陈,明时从姜山迁此。定居初,村中芦泾河上以古树为桥,故名。
  元贞桥 曾名桥头,位于镇政府东南约2.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61户150人。村民主姓周,清时入居,以桥得名。
  舒家滩 位于镇政府东南约2.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38户116人。村民主姓舒,清时从奉化迁此定居,该地旧时有个滩,故以姓和滩得名。
  宝丰 位于镇政府东南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23户321人。村民主姓屠、郑、周、褚,宋时村内建有官坟,名为保坟庄后谐化为宝丰庄。
  张家垫村
  位于洞桥镇政府东南约3公里,北纬29°45′,东经121°25′。村委会驻地张家垫,故名。辖张家垫1个自然村。总户数475户,人口1111人。该村是洞桥镇宁锋片的中心村,34省道、鄞张线经过村域,交通便捷。张家垫村景观公园于2010年12月底完工,为洞桥镇最大的村级景观公园。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村合作化初期曾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色大队(马湖管理区)张家垫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张家垫生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1521亩,其中水田1508亩、旱地13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蔺草。是年,粮食总产95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309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0472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市鄞州宏佳铜业有限公司、农博宁锋晓宇针织有限公司、鄞州宁锋电镀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万元。
  张家垫 张家垫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东南约3公里,有住户475户1111人。村民主姓张,按凤山张氏宗谱记载(略见第十六章文献辑录)始迁祖诚廉,明代自鄞县杜村迁居本邑张家垫村。因地势较低,人们称其为淀(湖)谐音称张家垫。
  前王村
  位于镇政府东南约3公里,北纬29°45',东经121°25'。村委会驻前王,故名。辖前王、后周2个自然村。总户数294户,人口709人。前王村和奉化方桥仅一江之隔。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农业合作化时期曾建立前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为前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色大队(马湖管理区)前王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前王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913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蔺草。是年,粮食总产42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00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0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万元。工业主要有前王针织厂、前王塑料五金厂、双联电器厂等企业。
  前王 前王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东南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09户565人。村民主姓朱、王,明时朱姓从移山大堰迁此定居,有朱姓只生女儿,后入赘王姓为婿,生下3个儿子,此地为大儿子居住,故名前王。
  后周 位于镇政府约3.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85户144人。村民主姓周,明时从洞桥栏蒲堰迁来,以姓得名。
  鱼山头村
  位于镇政府南约5公里,北纬29°44′,东经121°24′。村委会驻鱼山头,故名。辖鱼山、双桂、毛家3个自然村。总户数470户,人口1193人,其中居民2人。位于34省道边上的鱼山头村,地处鄞州南端,是鄞州区与奉化市的交界村,当地村民称之为“鄞州的南大门”。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鱼山、兴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鱼山、兴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色大队(马湖管理区)鱼山、兴丰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鱼山、兴丰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鱼山村、双桂村,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2004年4月两村合并,新建鱼山头村。
  2012年底,有耕地1311亩,均为水田,另有山地40亩,林地565亩(山有:上庄山、枫尖弯、六角坪等)。主要种植水稻、蔺草、花木。是年,粮食总产75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174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0850万元。主要企业有桑泰制衣有限公司、鄞州金属拉轧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万元。
  鱼山 又名鱼山头,鱼山头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南约5公里,聚落成块状。有住户309户730人,其中居民2人。村民主姓王,据传2000多年前就在此居住。据说原来该地河里有鱼,河又近山,故名。
  双桂 曾名岙里,位于镇政府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05户295人。村民主姓王,宋时就有王姓居住。村内一祠堂前有两株桂花树,故名。
  毛家 位于镇政府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6户168人。村民主姓毛,以姓得名。
  后马 位于镇政府南偏西约2.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66户160人。村民主姓马,汉末从越州迁来。以姓及地形得名。
  李家〓 位于镇政府南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10户247人。村民主姓李,宋时从奉化江口迁来,以姓及地形(水边高地)得名。
  宣裴村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北纬29°45',东经121°23'。村委会驻石观音堂旁(无居住户),辖墙角头、宣家、横山岙、豹山沿、笆弄、周门、裴岙7个自然村。总户数517户,人口1258人。村域历史悠久,内有6000年历史的上庄山遗址、三国两晋时期的汉古墓遗址,还有雷竹观光园、金鱼山庄、玉佛寺、头陀寺等景点。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百梁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象众、裴岙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象众、裴岙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旗大队(百梁管理区)胜耀、裴岙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胜耀、裴岙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宣家村、裴岙村,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2004年4月,两村合并,各取原村名头一个字,为宣裴村。
  2012年底,有耕地1845亩,均为水田,另有林地2936亩(山有:岐山、老虎山、上庄山等)。主要种植水稻、蔺草、雷笋。是年,粮食总产106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289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56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万元。
  墙角头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5户157人。村民主姓吕,约在500年前从新昌迁此定居,当时西边有座山形似象头,名象头山,后谐化为墙头山。
  宣家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34户263人。村民主姓宣,汉时从曹娥百官迁来(与马湖宣氏宗谱有异,待考,略见第十六章文献辑录),以姓得名。
  横山岙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4户60人。村民主姓钱,约在500年前从莫枝迁来。村在岙里,村前一座山呈横行,故名。
  豹山沿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85户164人。村民主姓吕,约在300年前从鄞江芸峰迁来。据传村前小山有豹出入,故名。
  笆弄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9户173人。村民主姓戴、张,约在350年前戴姓从古林戴家迁来,张姓从余姚迁来。旧时村前有道篱笆,故名笆弄。
  周门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4.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2户65人。村民主姓周、闻,约在500年前周姓从余姚迁来,闻姓从古林闻江岸迁来。以周、闻两姓得名,谐音为周门。
  裴岙 又名裴葛岙。位于镇政府西南约6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38户376人。村民主姓裴、葛,宋时就有人居住,村旁是山岙,故名裴葛岙,后因葛姓减少,改称裴岙。
  蕙江村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3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3′。村委会驻百梁桥(马家),辖百梁桥(马家)、社田、车沟、后山下、后河弄、半山墩6个自然村。总户数368户,人口908人,其中居民2人。蕙江(鄞江)穿村而过,故名。闻名遐迩的百梁桥位于蕙江村,南北横跨鄞江。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为石墩木梁廊桥,是浙东现存最长的木廊桥。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百梁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友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友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旗大队(百梁管理区)友谊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友谊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惠江村,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1189亩,均为水田,另有山地402亩(有山:夹山、猫头桥山、前门山、陈家山等)。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是年,粮食总产71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62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142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罗琦服饰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腾峰弹簧厂、鄞州中科涂装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万元。
  百梁桥(马家) 蕙江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南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31户519人,村民主姓马。
  社田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9户77人。村民主姓张、钱,元时有张姓居住,后又有钱姓从龙观乡雷岙迁来。据传该地水蛇较多,故名蛇田,后谐化为社田。
  车沟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7户50人。村民主姓陈,宋时从姜山走马塘迁来。村旁有一条河,河旁设有两个车头,人们将水用一条大沟引导村东稻田,故名车沟。
  后山下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7户77人。村民主姓陈,宋时从姜山走马塘迁此。村后有一座小山,故名。
  后河弄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32户101人。村民主姓陈,宋时从姜山走马塘迁此。旧时屋弄相连,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故名。
  半山墩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32户84人。村民王姓约在50年前从龙观桓村迁此。村处半山墩,故名。
  百梁桥村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3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2′。村委会驻百梁,辖百梁、梁桥2个自然村。以桥得名。总户数579户,人口1374人,其中居民24人。该村种粮大户许跃进在2012年百亩方“甬优12”高产超级稻,平均亩产达到963.65千克,创中国超级稻亩产新纪录。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建村,1950年5月属百梁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梁桥5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升级为第一、二、三、四、梁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旗大队(百梁管理区)百梁、梁桥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百梁、梁桥生产大队;1969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百梁村、梁桥村,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2004年4月两村合并新建立百梁桥村。
  2012年底,有耕地1558亩,均为水田,另有山地255亩(有山:夜猫岙山、蜈蚣岭、庙准山、后山下等)。主要种植水稻、蔺草、雷笋、西瓜、茶叶。是年,粮食总产为139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100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7310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市鄞州梁桥米业有限公司、宁波宁明服饰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9万元。
  百梁 百梁桥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南约3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353户829人。村民主姓杨、朱、周,宋时从外地迁此,以桥得名。
  梁桥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2.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226户545人。村民主姓许,宋时从杭州迁此。村里有一座梁桥,故名。
  罗家漕村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2.5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3'。村委会驻地罗家漕,故名。辖罗家漕1个自然村。总户数191户,人口451人。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建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蕙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蕙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旗大队(百梁管理区)梁桥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罗家漕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并改名为反修大队;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并改名为罗家漕村,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651亩,均为水田,另有林地11亩(东头山等)。主要种植水稻、蔺草。是年,粮食总产397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63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682万元。主要企业有宁波大众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洞桥恒博工艺品厂、洞桥晶莹匙链有限公司、洞桥金鑫包装厂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8万元。
  罗家漕 罗家漕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南约2.5公里,聚落呈带状。有住户191户451人。村民主姓罗,唐时从慈溪罗家迁此,村里原有一个漕嘴,故名。
  潘家〓村
  位于镇政府南约1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5'。村委会驻地前潘,辖前潘、傅家、后江沿、上屋、东头山5个自然村。总户数340户,人口843人。村以姓及地形(水边高地)得名。潘沙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农产品丰富,有“八戒”西瓜、葡萄等经济作物。
  南宋时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属句章乡。民国35年(1946)9月属章远乡,1949年5月后建立村,1950年5月属马湖乡;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曾建立惠龙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升级为惠龙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隶属宁锋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鄞钢(鄞江)公社红色大队(马湖管理区)卫星耕作队,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立宁锋公社后改称潘家〓生产大队;1968年建立大队革委会;1983年改为村,建立村委会,隶属宁锋乡,1992年5月隶属洞桥乡。
  2012年底,有耕地1041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蔺草、西瓜。是年,粮食总产80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68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8196万元。主要企业有嘉和制衣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2万元。
  前潘 潘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南约1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100户173人。村民主姓潘,宋南渡时节度使潘迪至鄞居于此(下潘同)。以姓得名。
  傅家 位于镇政府南约1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6户155人。村民主姓傅,以姓得名。
  后江沿 位于镇政府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5户141人。村民主姓潘,村后有一条外江河,村处江后沿,故名。
  上屋 位于镇政府南约1.5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71户199人。村民主姓潘,该村是进入潘家〓最前面的自然村,故名上屋。
  东头山 位于镇政府南约2公里,聚落呈块状。有住户58户175人村民主姓陈,村后有座东头山,故名。
  洞桥明苑社区居委会
  位于镇政府南约0.5公里,北纬29°46′,东经121。24′。1998年成立洞桥居委会,驻地王家桥中街;2008年更名为明苑社区居委会,驻地迁至明苑(A区)小区,管辖范围东至洞欣路,西到潘沙路,南起明江东路,北讫王家桥村,及散居在洞桥镇各村的居民户。总户数1499户,人口2535人,约有50%的居民居住在镇建成区内,其余分居各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6万元。
  附:废止乡一览
  章远乡 曾于清初建立。民国24年(1935)划分为马湖乡、民政乡、镇宁乡。
  仲夏乡 1950年建立,1956年6月并入建丰乡。1958年成立仲夏管理区,1961年并入洞桥公社。
  百梁乡 位于镇政府西南约3.5公里,1950年5月设。1956年6月并入宁锋乡。
  马湖乡 位于镇政府南约2公里。民国22年(1933)设马湖乡,1956年6月并入宁锋乡。
  宁锋乡 位于镇政府东南约2.5公里。1952年2月从百梁、马湖两乡中划出部分村建立。1956年6月,马湖、百梁两乡并入宁锋乡。1992年5月与洞桥乡合并,新建洞桥乡。
  洞桥乡 现镇政府所在地。1959年由火箭大队改为洞桥管理区,1961年洞桥、仲夏两管理区合并建立洞桥公社,1983年6月改为洞桥乡,1992年5月与宁锋乡合并新建洞桥乡。1998年7月改为洞桥镇。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