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曙区“宁波帮”人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07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海曙区“宁波帮”人士
分类号: K825.3
页数: 8
页码: 2031-203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海曙籍“宁波帮”人士在国内外各行业都作出了突出的业绩,他们为家乡海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关键词: 海曙区 宁波帮 人物

内容

海曙籍“宁波帮”人士,是“宁波帮”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数众多,既有商界、政界人士,也有科技界、文艺界人士,主要分布在京沪及香港等地。他们在国内外各行业都作出了突出的业绩,而且事业有成后积极帮助家乡,为海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居海外的“宁波帮”人士繁衍生息,产生了第二代、第三代“宁波帮”,他们像上一代一样勤奋上进,开拓进取,而且爱国爱乡,积极回报祖籍。改革开放后,区内一大批青年在国内高校求学,或出国留学,他们学有所成后也不忘反哺故里,成为第二代“宁波帮”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第一代海曙籍“宁波帮”
  宁波自唐宋起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而主要码头就在境内江厦街东面的奉化江边。因此,境内自古就不乏漂洋过海出外谋生者。境内早期出外经商者,有文献记载的,有秦君安等人。以后各个时期,境内都有“宁波帮”人士涌现。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指示后,海曙籍“宁波帮”更是踊跃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其中卢绪章就是发动“宁波帮,帮宁波”的关键人物。除本编外,本志在第四十编“人物”也有他们的事迹介绍。
  海内诲曙籍“宁波帮”
  秦氏家族 秦氏原籍海曙区马衙街。秦氏创业始于秦君安(?—1935)(参见第四十编“人物”),清同治年间(1862—1874)到上海经商,经营染料业。19世纪70年代,在今汉口路和山东路交界处,开设恒丰昌洋杂货号。秦君安在上海商界以诚信闻名,遵守传统的经商之道,又吸收了西方人的经营思想,开始试销进口颜料,不久成为专营颜料的大商号之一。随即大量投资地产和钱庄业。恒丰昌成为秦家的颜料、地产号,此后,秦家在上海公共租界山东路《申报》馆至恒丰昌号一带,杨树浦,南京路长馨里一带,武昌路,宁波路选青里、同和里、吉祥里,汉口路以及宁波原籍拥有大量地产。秦君安善于经营、积累雄厚,先后与人合伙或独资开办起恒兴、恒隆、恒大、恒次、恒巽、永聚、同庆和慎源钱庄八家联号。“恒”字号钱庄名扬上海同业。同时,秦家还把经营的触角拓展到了家乡宁波,秦家以大股东身份在宁波开办晋恒、鼎恒、复恒等钱庄,业务辐射至东南沿海和内陆各地。盛时资产达1000万元。秦氏家族乐善好施,遇到家乡有灾难和需求,总会赈济帮助。家乡教育事业需要钱时,他捐赠了大笔资金。秦君安又将其产业传予其子秦际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染料商,运进一船染料,却无人敢接手,德商急于回国,无奈之中,将整船的染料以大大低于当时市场的价格卖给了他在中国的老朋友秦际瀚。战争期间,染料进口中断,价格顿时暴涨,秦家因此获得巨大财富。秦际瀚随即回原籍宁波,选中月湖附近马眼漕建造秦氏支祠,并请清代状元张謇撰写了《秦氏支祠记》。秦际瀚将资产传予秦伟楚。秦伟楚之子秦康祥自幼回家乡师从著名教育家冯君木。自此爱好诗文书画,并与篆刻家、考古学家褚德彝、书画家赵叔孺交往,对金石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秦康祥治印师法古玺汉印,自成风格,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曾与人合作撰写刻印《西泠印社同人印传》等专著。秦康祥收藏了大量的竹刻器具、古代名琴、铜印、铜镜、汉璧等,20世纪30年代初,有人将褚(遂良)临本兰亭碑拿到秦家钱庄抵押,典期过后,抵押者无力赎回,碑被别人买走。从此秦康祥开始追查这件兰亭碑的去向。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秦康祥才获知信息,购得这本兰亭碑。2001年,秦康祥之子秦秉年,将家中所藏竹刻捐给家乡,经专家鉴定,最终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达23件,二级文物59件,三级文物15件。1996年,秦秉年移居宁波,并成为天一阁终身研究员,秦家所藏文物也由天一阁代为保管,后又捐赠给国家,其中包括甬上文人送别万斯同赴京修史的《鄞江送别图》,这幅图画对研究万斯同与清初浙东学派学术活动情况提供了具象的史料例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李康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于境内濠河头(今灵桥路北端)。李康年自幼从父课读,文章书法皆有成。民国3年(1914)考入宁波大昌纸号当学徒,满师后任该店司账,采用新式记账方法,初露经营才能。10年(1921)进宁波棉业交易所任秘书。不久又到上海任王大吉药号经理。18年(1929)进入爱国实业家方液仙创办的中国化学工业社,任总务科长兼文牍之职,深受方液仙赏识,并结识黄炎培、胡厥文、蒉廷芳、徐永祚等社会名流。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康年受民众爱国抗日、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建议并取得方液仙的支持,联络中国化学工业社、美亚织绸厂、五和织造厂、华生电器厂、鸿兴布厂、华昌钢精厂、中华珐琅厂、亚浦灯泡厂、华福帽厂9家厂商,于21年(1932)“九一八”周年纪念日,借南京路绮华公司举办九厂国货临时联合商场,营业鼎盛。李因此又提议创设中国国货公司,由方液仙、潘仰尧等人集资,于22年(1933)2月在南京路320号(原慈淑大楼)开业。李康年亲笔手书“上海中国国货公司”巨幅店招,并在是年2月9日上海《申报》刊登中国国货公司开业宣言,宣传提倡国货。26年(1937)“八一三”事变后,市上国货高档毛巾脱销。李康年于27年(1938)2月,集资在胶州路273弄开设中国萃众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钟牌”各款毛巾应市。29年(1940),又与技术人员研制出质地柔软、经洗耐用的“钟牌414”彩条毛巾。经过试销,创成名牌,至今仍受消费者欢迎。李在担任中国国货公司经理、萃众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同时,又先后参与经营其他工商企业,历任国华烟厂董事长、鸿兴袜厂董事长、肇新化学厂董事长、中国钟厂总经理以及永盛薄荷厂、鸿兴染织厂、中国国货联营公司、上海科学化工厂、五和织造厂等工商企业的董事。李康年富有爱国热忱,出于抗日爱国激情曾写下“忍令上国衣冠沦为夷狄,相率中华豪杰还我河山”联语。30年(1941),他义正词严地以“中国国货公司章程中规定只售本国货,不销外国货”为由,断然拒绝日商强行推销日货的要求。36年(1947),他对国民党制造“三区百货工会”[据上海《工运志》,该组织成立于民国35年(1946)“二九惨案”的暴行表示不满,并捐资修复被国民党特务捣毁的工会会场。上海解放前夕,他还掩护和资助国货公司中共地下组织的革命活动。上海解放后,李康年拥护中共的方针政策。1952年,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当选为民建上海市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并担任黄浦区工商界学习委员会主任。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黄浦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区政协委员。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他主动提出申请,经批准,上海中国国货公司于1953年歇业改造,上海萃众制造厂于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同时更名为上海萃众毛巾厂。1957年,他提出对民族资本家实行定息20年的建议,受到批判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4年逝世。1979年4月18日,中共上海市委批复为李康年平反改正,恢复名誉。
  朱元鼎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在境内鼓楼附近一个商人家庭里。民国5年(1916),考入东吴大学生物系。9年(1920)大学毕业,受聘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生物系任教。14年(1925)被学校选中,送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进修昆虫学,15年(1926)获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圣约翰大学任教,并晋升为副教授。21年(1932)被选送至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3年(1934)2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圣约翰大学聘任为教授。24年(1935)他的博士十论文《中国鲤科鱼类之鳞片、咽骨与其牙齿之比较研究》发表,这篇论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国鲤科鱼类鳞片、咽骨和牙齿的构造,探讨了这些构造在系统分类中的价值,以及形态变化和鱼类演化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中国鲤科鱼类分类系统的意见,并发现了7个鲤科鱼类的新属。当时,日本的鱼类学学者用“元鼎骨”指称鲤科鱼类的咽骨。至今该论文仍是国内外研究鲤科鱼类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文献。1952年,中国第一所水产高等院校——上海水产学院成立,朱元鼎担任该院海洋渔业研究室主任。1956年被推荐为中、苏、朝、越四国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1957年,朱元鼎被评为一级教授,随后出任上海水产学院院长。1959年,东海水产研究所在上海成立,他兼任所长和鱼类学研究室主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77—1986年,先后和助手、其他专家合作完成的《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福建海洋经济鱼类》、《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福建鱼类志》等专著和论文25篇。其中与孟庆闻合作完成的《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专著,对软骨鱼类这种高级器官的研究在鱼类进化理论方面是一个超越前人的突破。1986年逝世之前,他把私人珍藏的图书、资料近2000份全部献给了国家。有关单位给予5万元奖金,家属将全部款项捐献给了上海水产大学,建立朱元鼎奖学金基金。朱元鼎所著《中国鱼类索引》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鱼类分类学专著。他长期从事鱼类分类、形态、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一生共发现鱼类新种48个、新属10个、新亚科4个。被誉为中国鱼类分类学主要奠基人。
  卢绪章 清宣统三年(1911)出生在境内小沙泥街一个小商人家庭。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受邓小平委派到宁波帮助工作,对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作出重大贡献(详见第四十编“人物”)。
  陈中伟 民国18年(1929)出生在海曙区。中学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1963年主持世界首例断臂再植成功,获卫生部记大功一次。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成功。1982年4月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任骨科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198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后当选为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执仃妾员(1984—1988年胃仕该学会王席)、国际显微外科学会创始变员、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委员会理事、12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的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临床医学)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原上海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组副组长)、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在荷兰召开的第一届显微重建外科联合大会上,大会主席在报告中正式称他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1985年,陈中伟当选为第八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主席;1994年,获首届奖励全国十位杰出科学家的“求是奖";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在美国颁发的奖励全世界最杰出的三位医生的“世纪奖”。2004年不慎坠楼去世。(参见第四十编“人物”)
  刘仲藜 国23年(1934)10月出生在境内孝闻街。36年(1947)至1949年在上海读初中。1952年在黑龙江省商业厅、省计委工作。1973年后历任黑龙江省计委综合处长、省计委副秘书长、省计委副主任。1985年任黑龙江省副省长。1988年任国家财政部副部长。1998年4月至2000年12月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0年11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党组书记。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共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2003年10月被推选为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第四届会长。
  路甬祥 民国31年(1942)出生于境内永寿巷。毕业于宁波市第二中学。1959考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起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助教、讲师。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赴联邦德国任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获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其间,提出“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改变已沿用10。多年的弗利明一琴肯流量控制原理和沿用40年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原理,取得了“二通插装式电液比例流量控制装置”及“电液比例压力控制装置”等5项发明专利,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的稳态和动态控制精度获得显著提高。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机一电一液一体插装技术相结合,推广应用于阀控、泵控和液压马达等,成功地研究开发了新型电液控制器件及工程系统,路甬祥提出的新原理及据此开发的器件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重要进展之一,被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列入教材、手册专著。1981年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校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所长、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1985年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并担任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88年当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并任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常委。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协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再次当选。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2005年当选为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共同主席。为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海外海曙籍“宁波帮”
  范桂馥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在海曙区。境内西门外及大沙泥街有其私宅。范桂馥少年丧父,但他勤奋好学,精于珠算,长于书法。25岁时在上海创办盛和号,专营棉花贸易,历任鼎鑫纱厂董事、宁波旅沪同乡会理事等职。1949年在香港创办福隆贸易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后又于九龙荃湾组建会德丰纺织有限公司,自任经理,并担任西非投资集团公司董事、会德丰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72年退休后任宁波旅港同乡会理事兼任宁波公学校董。范桂馥热心社会公益,早年在上海经商时就捐资在家乡设立私塾公学,后又向旅港台同乡会慷慨捐资。1976年去世。(参见第四十编“人物”)
  陈绍华 民国18年(1929)出生在境内董孝子庙附近,曾就读于翰香小学。因日本在宁波发动细菌战,去上海避难。后因战火蔓延至上海,14岁时辍学学做丝绸生意。17岁时当跑街(跑供销)。1962年赴香港发展,1964年创办宝通华行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纺织品进出口及转口贸易。20世纪70年代起在香港设厂生产,并在美国纽约、宾夕法尼亚设立分支机构,80年代初将经营范围扩展至制衣,90年代起在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兴办实业。陈绍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83年在美国纽约发起创办宝通基金会,并任首届主席。该基金会旨在赈灾扶贫,捐助社会公益事业。1997年后相继捐赠900万元人民币用于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的改扩建工程和新建海曙区南门医院金珊莲骨科医院,至1997年捐资达1120万元。1999年获“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2003年获浙江省“爱乡楷模”称号。
  第二节 第二代“宁波帮”
  第一代“宁波帮”人士旅居各地,艰苦创业,有些事业有成,有些创业未半,到20世纪后期,他们的下一代逐渐继承父业,或继承家产,或继续创业。新一代同样继承了上一辈艰苦创业和爱国爱乡的精神。此外,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内又不断有青年出国求学,根据2008年统计资料:境内计有出国留学生460名,其中博士和博士后142名,硕士118名,遍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后,随着对外交流日益扩大,留学途径日宽,各种自费出国留学者数量猛增,途径和范围日广,除公派出国留学外,各类留学中介也应运而生,留学范围也从攻读大学到就读小学。他们学有所成,身居他国,不忘回报故乡。上述两者构成了第二代“宁波帮”。
  叶德明 民国20年(1931)1月出生在海曙区。1949年随父母由上海移居香港,进入英资会德丰集团所属丰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1999年投资叶氏工艺(内蒙古)有限公司。2000年在宁波筹建枫叶工艺品有限公司。现任香港顺隆证券行有限公司经理。
  范思舜 祖籍宁波海曙区,范桂馥之子。民国20年(1931)出生在上海,跟随父辈一起从事纺织业,现任香港南丰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思舜热心社会工作,系宁波旅港同乡会副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常务理事。长期来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动员范氏家庭于1996年捐资在海曙区助建了“范桂馥小学”。1999年又分别捐赠助建宁波大学“范桂馥教工活动中心”及宁波大学“思禹建筑工程楼”,该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2000年,范氏家庭又一次捐资助建宁波市实验小学“范思禹教学楼”。1998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范思舜先生“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范思禹 祖籍宁波海曙区,范思舜之弟。民国25年(1936)出生在上海。少年随范桂馥移居香港,毕业于拔萃男书院。后就读于美国奥立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继而进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在纽约开办“范思禹建筑事务所”。1998年去世。宁波大学范思禹建筑工程楼,为其亲属变卖其遗产所捐建。其兄范思舜为纪念胞弟建立了“范思禹基金会”,2000年范氏家族又一次捐资200万元助建宁波市实验小学“范思禹教学楼”。
  叶德成 民国35年(1936)6月出生在海曙区。1949年随父母由上海移居香港。1969年创办香港第一家玩具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开办震锵行,代理欧美各国机械及原料。1992年在杭州合资创办神达工艺玩具有限公司。1994年在余姚市合资创办捷利五金电器有限公司。1999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创办叶氏工艺(内蒙古)有限公司。2000年创办枫叶工艺品有限公司。
  范鸿龄 籍贯宁波海曙,民国37年(1948)出生于上海。1951年随母去香港定居。196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经济及工商管理荣誉学位,后获英国林肯法律学院颁发的大律师资格,并持有北京大学法律学士学位。曾在香港执业为大律师。1987年加盟中信香港公司,1990年参与创立中信泰富。现任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亦为国泰航空副主席,大昌贸易行、港龙航空、中电控股及香港兴业之董事。此外,兼任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之非执行董事,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服务业推广策略小组及香港大学校董会之成员,并于1998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继承其母倪爱贞遗志,连同其他范氏家族成员先后捐资1000多万元助建宁波惠贞书院。获“宁波市荣誉市民”、浙江省“爱乡楷模”称号。
  毛涧桦 1955年出生在海曙区。1982年获浙江理工学院纺织化学工程学士,1982年获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化学工程硕士,并留校任助理研究员,讲授和研究纺织化学和化学工艺,1986年受聘担任美国奥本大学化学部助教,并于1991年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1年9月后,任职于一家全球特殊化学品公司——科宁化工有限公司,后任该公司亚太地区技术总监,管理和执行产品和工艺的研发,包括在纺织化学、涂料油墨、农用化学、个人化学防护、营养与健康产品、矿物化学、农用化学和油脂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产品研发。研发30多种新产品并使之商业化,拥有12项以上专利。在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做出贡献,尤其在表面活性剂化学和应用方面做出的贡献,更是为广大农产品使用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徐承伟 1956年11月出生在海曙区。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工自动化专业。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主动要求去边远地区,被分配到昆明工学院,发表《自组织模糊调节器用于液位调节的仿真研究》等多篇模糊数学方面的论文,被美国数学杂志聘为特约评论员。之后继续深造并于1987年获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运筹管理博士学位。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模糊系统的串联补偿解耦》等若干篇论文,其中“荧光灯低温低压起辉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录。之后先后任加拿大道明银行集团(TDBank)电子产品部分析师、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个人银行业务部客户信息分析经理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北美营销部分析经理。曾获ClO奖(首席信息官奖)。现就职于美国信息资源公司(InformationResources,Inc),任客户分析主管。
  骆进之 1957年4月出生在海曙区。曾在江北区慈东公社毛力大队插队落户。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宁波日报》任记者、副刊部编辑。1990年初赴澳大利亚留学,充当油漆工,油漆墙面时,因其诚恳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受到雇主澳洲著名股票技术分析家戴维·凯诺克(DavidKinoch)的赏识。由其提携,经过3年刻苦学习,成为澳大利亚哈德森证券公司著名经纪人。1994年,当地华人对澳洲股市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时,他已经开始设立技术分析讲座,为华人培训炒股技术,并最早将股票软件介绍给华人社区。1994年起,及时将自己的心得写成通俗易懂的股市分析文章,发表在澳洲各大中文媒体上,深受欢迎。1997年出版炒股工具书《决战股海》,当年澳洲中文书店评该书为最畅销书之首。此后他率先开出收费讲座,参加者十分踊跃。由于他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如何控制风险及时止损,当1997年科技股险情发生时,他的听众避免了一次巨大的股灾损失。由他提议组成的股票基金,即使在股市一片看淡的情势下,在公布出来的亮相基金业中仅4个月就创利36%,故有“跑赢索罗斯”之誉。
  徐丹峰 1958年出生在海曙区。1993年留学美国,1997年获纽约市立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起,先后在中信嘉华纽约分行、台北富邦金控纽约分行,从事信贷分析、中小企业和银团信贷及信贷管理工作。其间曾去纽约州财税厅从事拖欠税款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2005年后,进入中国交通银行纽约分行,主要从事美国企业的银团贷款(集中于地产商、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大酒店等产业),以及大型中资海外企业的融资工作。
  俞黎红(女) 1962年6月出生在海曙区。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外经贸医保化工部门工作。1989年,受公司派遣赴美国中化洛杉矶分公司工作。1992年因故辞职回国。1993年,她受美国ANIMO股份有限公司的聘请,担任该公司推销经理。1994年,和朋友一起在美国北卡夏市注册创办PHT化工产品贸易公司,并担任总裁。俞黎红在国内外各拥有一家公司。经过其不懈努力,目前公司运行良好。1996年,她在经济较为拮据的情况下,出资1万美元,帮助镇明中心小学建起了电脑室。1998年,长江中下游遭受严重水灾,她为灾区捐资1万美元。
  李竹君(女)1962年12月出生于海曙区。1979年考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1986年9月去香港定居,后赴澳大利亚梅铎大学留学,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任职多年。后任中银集团侨光置业有限公司地产部高级主任。
  施兰波(女) 1962年出生于海曙区境内。1979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后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84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起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从事心血管及肾脏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199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继续从事肾脏水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同年获美国医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床医生合格证书。1996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医学院担任病理科医生,从事解剖病理和临床病理工作。2002年加入美国最大的病理诊断实验室QuestDiagnostics公司,担任皮肤病理医生。曾在美国权威杂志上发表30多篇基础科研论文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张大伟 1964年9月出生在海曙区,1982—1987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7—1992年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后在美国硅谷致力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曾任UT斯达康有限公司无线宽带研发部门总经理、基站研发部门总监等职务。2006年,张大伟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美国研究中心无线技术总监,负责中国移动下一代无线技术研究及TD-LTE产品策略与需求,同时作为全球移动运营商组织“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NGMN)”测试工作组主席,负责全球移动运营商的LTE测试需求及评估工作。2009年4月,在德国举行的NGMNTrial工作组正副主席选举中当选主席。
  蔡克文(女) 1967年3月出生在海曙区。198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植物研究所读研究生,1991年获硕士学位,留所进行研究工作。1992年9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附属波士顿生物研究所工作。1994—1999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基因工程的创始人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戈宾德·科拉纳(GobindKhorana),并在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从事眼睛生物信号传导研究。1999年获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世界领先的波士顿生物技术公司,从事蛋白质新药研发,任该项目课题负责人。2001—200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世界著名的美国诺华生物制药公司(Novartis)美国研究所工作,任对外策略联盟总监。2005年初被选中作为诺华对中国新药研发总投资的首席谈判官和投资项目整体负责总监,后任该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商务运行和企业发展总监。2005年初,成为诺华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项目领导人,并领导了诺华在中国购买土地使用权和建设新研发中心的谈判。后任诺华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运营与企业发展总监,负责诺华在上海新的研发中心的运营以及商务拓展。蔡克文参与研究的“鼻内窥镜外科学基础与临床的综合性研究及全国的推广”项目获得200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她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过10余篇科研论文。
  章勇敏 1967年出生于海曙区日新街。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获法国UAP数学奖。1990年获香港王宽诚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学习。1997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获得第十一届应用数学年会杰出论文奖。攻读博士期间兼任该校数学系研究教授。1997年任纽约研究基金会研究科学家。2000年,海曙区政府聘他为区科技顾问。2001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应用数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高能物理等领域,在国际专业杂志发表30多篇论文,曾领导美国能源部数个百万美元以上的研究项目,多次应邀到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讲学交流,在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2007年在美国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的资本市场研究部任首席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固定收益及房屋贷款分析。
  刘志衡 1972年出生于海曙区境内。1991年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96年大学毕业后保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考取全额奖学金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并获博士学位。2003年成为明尼达苏大学的博士后,并在范德比尔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激光技术能促进硅材料在低温下生长》一文在世界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并获美国两项专利。在从事纳米研究时间分辨光谱的量子点(QD)课题中,成功设计了一个超高分辨率聚焦扫描显微镜,解决了长期阻碍此项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受到业界的高度肯定。因此,多次受邀参加美国物理学会会议、美国化学学会会议、国际材料研究会议,并在会上作专题学术报告。
  余展 1977年出生在海曙区。1995年暑期,作为宁波市唯一一名学生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1996年保送到浙江大学,同年底获得全额奖学金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电子工程专业。2000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习期间,在世界顶尖通信工程IEEE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十多篇关于最新通信技术研究的论文。毕业后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新加坡研究所工作,从事最新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现为课题研究组技术主管。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