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主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06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天主教
分类号: B976.1
页数: 2
页码: 2021-20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天主教的历史概况、教堂、修道院、天主教团体教会学校等情况。
关键词: 宁波市 天主教 历史

内容

天主教初始传入宁波,是16世纪以后,传教士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地方立足传教,宁波首当其冲,但天主教主要教务一直未能在境内开展,因为历任宁波地方官员拒绝该教主教进城。随着雍正、乾隆两朝教禁和“闭关”,天主教传教活动受挫离甬。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被迫取消教禁,中国的门户打开,从此天主教在宁波城区发展较快。改革开放后,外籍人士来甬增多,天主教堂重建,宗教活动增多,信徒也呈增加趋势。
  第一节 历史概况
  天主教在明朝末年传入宁波地区,先乡间后城区,受洗教徒多为仕宦学者。清康熙四十年(1701),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郭中传(又名高尚德)和利圣学自江西来甬,不久在药行街购地建造住宅和小教堂(现天主堂址),至康熙六十年(1721)离甬。雍正元年(1723),清廷下令禁止天主教传播。乾隆年间(1736—1795)采取“闭关”政策,天主教在华传教活动严重受挫。药行街教堂改作民房,教衰。
  道光二十二年(1842),法国味增爵会传教士顾芳济来甬传教,并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于药行街建楼房5间,楼上为临时教堂,楼下为住宅。道光三十年(1850),顾任浙江省代牧主教,遂以此教堂作为主教座堂。咸丰二年(1852)六月二十一日,法国仁爱会首批修女(名无考)10人至甬,在南门办仁慈堂。咸丰四年(1854),顾芳济建药行街教堂,一年后圮坍。咸丰十年(1860)重建药行街天主堂,名圣母升天堂,同时建神父住宅楼,同治七年(1868)增建钟楼。光绪二年(1876)后,天主教主教常驻堂改为江北岸天主堂,天主教教务重心也移至江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教区和市天主教爱国会设在药行街天主堂。“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宗教活动,教堂移作他用。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教堂归还教会使用。1995年因药行街拓宽马路,天主堂北移重建。2008年,有教堂1座,神父2人,教徒1500人。天主教人士中,有市、区人民代表各1人,区政协委员1人。
  第二节 教堂 修道院
  天主堂 堂址药行街116号。清康熙四十年(1701)始建,时由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郭中传在灵桥门内(当时尚无药行街名)置地建圣堂。雍正二年(1724)被禁废。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
  建,宁波教区本堂。咸丰三年(1853)扩建,两年后倒坍。咸丰十年(1860)重建,名圣母升天堂,堂高50米,宽21米,东侧建主教和神父住宅楼。同治七年(1868)增建钟楼,楼高41米,顶冠4米多高的铁十字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教区和市天主教爱国会设于此。“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宗教活动,教堂移作他用。1978年钟楼倒坍,后被拆除。1985年主教和神父住宅楼归还教会使用,1992年2月毁于火,教堂存。1995年药行街道路拓宽,天主堂原地北移40米重建,历时5年建成(见卷首彩页)。新建教堂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具罗马式、哥特式建筑风貌,双钟楼教堂,5层神父楼及地下车库。钟楼高66米,顶冠是高6米的不锈钢十字架,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有座位1000只。现有神父2人,教徒1500人。
  仁慈堂 咸丰二年(1852)六月,法国籍主教顾芳济创办于宁波,由仁爱会修女管理,堂址南门外(今市妇儿医院附近),咸丰六年(1856)移至药行街。同治九年(1870)后专收女孤儿,男孤儿入江北岸小教堂。1943年1月至1950年3月,共收容孤儿3246人,其中死亡1826人,占57.4%。
  1951年5月有婴儿234人,院长法国籍修女史满德。同年9月由政府接管。
  第三节 天主教团体教会学校
  市天主教爱国会 1958年6月成立,历6届。第一届代表会议于1958年6月30日召开。第六届于2006年召开,选举委员会成员16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
  教会学校 咸丰十年(1860),药行街天主堂办进行小学,地址药行街(现药行街小学址),1952年停办。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