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变化中的海曙区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05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变化中的海曙区方言
分类号: H07
页数: 5
页码: 2004-20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曙区方言作为一门方言,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变革、交通、通信和传媒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因是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外因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目前,海曙区方言受到普通话、强势方言、外语和网络语言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普通话的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 方言 变化 海曙区

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语言也不例外。海曙区方言也和其他许多方言一样,一直处在变化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交通、通信、传媒的日趋发达,海曙区方言更是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因,社会发展变化作为外因也影响着语言的变化。近期来看,海曙区方言受外部的影响明显,这些影响包括通语(普通话)和强势方言(主要是上海话)的影响,外语(很大一部分是英语)和网络语言的影响,等等。其中尤以普通话的影响最大。
  第一节 普通话的影响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党和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对各地的方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的“语言统一进程(普通话化)”日益加快,这种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海曙区方言因受普通话影响而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整体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由于从小学到中学受到普通话的教育,普通话水平都相当好,可以自如地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转换语码,在很多场合他们的交际语言是普通话。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的外地人进入宁波市区,海曙区居民使用普通话的意识和频率大大提高,如今在公众场合用普通话交谈已经司空见惯。中小学生在学校里主要用普通话,即使课余时间也很少使用方言;很多学生在校外也是如此,比如同学之间玩耍、讨论作业、打电话等,讲普通话对他们来说似乎显得更加自然和自如。有的由年轻父母和年幼孩子组成的家庭,甚至连家庭日常用语都是以普通话为主。这些现象都说明,普通话正在逐步成为境内居民重要的日常交际语言,而且它的地位和使用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高。
  2.词汇方面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其中词汇变化最快。海曙区有一批方言词汇正在退出人们的日常口语,比如:蓑衣,犁铧,箍桶,箸,偏厦,稗稗草,白殆殆,研研平,戽戽水,鐾把刀鐾鐾,等等。特别是20岁以下的人,普通话词汇取代方言词汇的程度很高,他们要表达某一个概念时,往往使用普通话词汇,而不知道方言该怎么说;有些方言词汇他们已经不懂其意思,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当然,作为词汇系统核心的基本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3.语音方面
  普通话对海曙区方言的音系也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年轻人说惯了普通话,有些口语中不常用的字词往往读不出或读不准方言音,有些字在合成词中没有问题,但念单字音时就念不出或念不准,通常是按照他们自己心目中的语音对应规律把普通话读音“折合”成方言音,比如:约,哀、埃,闰,靴,翁,乍,社,吕、旅、屡、缕,〓,隶,溪,等等。其中有些音变现象可能会导致日后某些音成系统地改变。根据观察,比较明显的有以下这些:
  (1)浊声母清化。比如:寺、氏、巳、祀、侍、穗、绪、寨、坠,治、在,蒲、孵、罢、败,附、吠,乎、浩,拒、距、瞿,但、待、怠、殆、堤、兑,技、妓、期、忌、祈,涝,桅。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2)声母读成零声母。比如:严、宜、谊、毅,银、元、御、愚、虞、娱、禹,傲。
  (3)z读作dz。比如:锄、豺、柴、储、垂、槽。
  (4)入声字舒声化。比如:逸、欲、髻、必、密、剔。
  (5)舒声字误读成人声。比如:唾、乍、暮、慕、措、塑。
  (6)只知道文读音而不知道白读音。比如:庚(年庚)、驾(腾云驾雾)、丫(丫头)、箍(箍桶)、竺(竺麻)、谜(谜子)。
  (7)有些特殊读音正在消失。比如:“阿胶”的“阿”,“薄荷”的“荷”,“会计”的“会”,“亏得”的“亏”,等等,年轻人一般都不会读了。
  第二节 外语和网络语言的影响
  海曙方言受外来语影响明显。很多外来词汇进入日常生活之中,有的则限于某些行业使用。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用语也不断进入日常生活之中。外来语和网络用语对书面语和日常口语都有影响。这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渗透、融合,极少数改变了句式。这种影响都具有时期性或阶段性,随着时间推移,有的融入当地方言,有的逐渐淡出。
  外来语的影响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被列为“五口通商”之一,外国人到宁波经商、办企业,境内有人或与外国人做生意,或在外国人设立的码头、工厂做工,他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中学会了外语,并带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目前广泛使用的词汇:
  推板:差、糟糕的意思,英语too bad的音译。例:“该个人真推板。”
  打的:“打的”源自粤方言。它是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打”是动词,"的”是名词。“打”这个词,以前境内多用作“讨”,比如“讨一只脚划船去乡下”,意思就是雇佣一只脚划船去乡下。“的”就是出租车,它的出处比较复杂。1907年,纽约一名富家子弟为报复马车夫,请了一个修理钟表的朋友设计了一个计程仪表,并且给出租车起名“Taxi-car”。出租车在香港和广东地区出现较早,于是粤方言中也就相应地有了“搭的士”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出租车在境内出现,“打的”一词也逐渐流行,现在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并由此引申出“的哥”(男出租车司机)、“的姐”(女出租车司机)等词汇。
  席梦思:境内将软弹簧式床垫统称为席梦思。英语Simmons的译音。不过,Simmons的直译并不是床垫,Mattress才是床垫的意思。Simmons(企业)是美国Simmons(人名)于1870年创建的床垫生产企业,它生产的床垫品牌就叫Simmons,现在成了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顶级床垫品牌。只是因为它太出名,以至我们把装弹簧的床垫都称作席梦思。例:“新房子装修好了,去买一张新的席梦思。”
  沙发: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英语Sofa的译音。例:“你家的沙发坐坐真舒服。”
  马赛克:可拼花的小瓷块。英语mask的音译。本义为面具或隐藏。例:“卫生间要用马赛克来贴。”
  嗲: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英语dear的译音。例:“这人说话嗲声嗲气的。”此外也有优异的意思,例:“味道真嗲。”
  轧:结交的意思,例:“轧朋友”,也有挤的意思,例:“轧闹猛”。英语get的译音,英语中本义为得到。
  瘪三:指的是生存状态很不好的人。例:“这人炒股输了,成了瘪三。”英语begsay的译音。begsay的直译是求、说,在宁波话中转义为乞讨、没有钱的人。这个“瘪”容易使人联想到钱袋瘪,与瘪三的词义有相通之处,使用时间长了,一般人也就忘了它本来是英语。
  讲白拕:空口白话拿好处的人。英语Compradore译音,本义为卖办。拕:拿,搬运。例:“你这个人只会做做讲白拕。”
  司必灵:门锁。英语spring译音。本义为春天。例:“你走辰光,司必林要别落(关上)。”
  司带脱:日光灯起辉器。英语starter译音。例:“换一只司带脱日光灯就会亮了。”
  插扑:插头,英语plug的译音。例:“家中的插扑要换了。”
  引擎:发动机,英语engine译音。例:“引擎盖掀起看看开。”这个词在汽车司机或汽车维修人员中使用比较普遍。
  目前仍在少量使用的词汇:
  麦克风:话筒。英语microphone译音。例:“明天开会,麦克风早点装装好。”
  勒司克:最后。英语lastcard的译音,本义为最后一张牌。例:“今天跑步我勒司克。”
  培铃:轴承,英语bearing的译音。培铃车:滚珠轴承作轮子的自制玩具车。在一块木板下安装4只废弃的轴承,就成了一辆培铃车,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境内大多数居民以煤球、煤饼(蜂窝煤)作为燃料,不少家庭使用培铃车将煤球或煤饼从燃料商店运至家中。例:“借你家培铃车用用,我去买煤饼。”随着液化气逐渐取代煤球、煤饼,这一词汇逐渐淡出。
  那摩温:工头,领班。英语number—one译音。本义为第一号,因工头在排队点名时排在第一号的缘故。现在背后指责管理者多用此语。例:“阿拉领导像个那摩温”。
  司的克:拐杖,文明棍。英语stick译音。例:“电影中这个老板手里拿着司的克。”
  司卫铁:针织绒衣。英语sweater译音,又称“卫生衫”。例:“天冷要穿司卫铁了。”现在冷天以穿羊毛衫为主,这一词汇已逐渐淡出。
  水磨汀:水泥浇筑的地面。又称“水门汀”,英语cement译音。例:“你家里水磨汀铮亮。”
  屙尔曼:老头。英语oldman译音,本义为老人。屙,又有固执的含义,又称为“屙尔曼老头”。
  例:“你这厨尔曼也会到歌厅来唱歌。”
  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仍在使用的词汇:
  老虎窗:阁楼的突出的边窗,英语roof的译音,roof在英语中是屋顶的意思。这种边窗在境内的建于民国时期的住宅中较为多见,现在的建筑已经不用这种形式的边窗了。
  麦克麦克:很多的意思,英语much的译音。例:“张老板的钞票麦克麦克的。”
  味之素:味精。日语“味素”直译。例:“菜羹里弹点味之素。”
  马达卡:摩托车。英语motorcar的译音。例:“现在市区路上不能开马达卡了。”
  梵华玲:小提琴。英语violin的译音。例:“新来的老师会拉梵华玲。”
  拉卫生:鸣汽笛。动宾复合词。拉,鸣笛时开动装置的动作;卫生,英语whistle的译音,即“汽笛”。例:“厂里拉卫生,好下班了。”
  杜勒克:扑克。俄语flypak的译音,本义为“傻子",扑克的一种玩法,输家做“Hypak”。例:“饭吃落吠告(没有)事体,打打杜勒克。”
  维他命:维生素。英语vitamin的译音。例:“营养勿好,买眼(点)维他命吃吃。”
  逐渐淡出的词汇:
  康白度:葡萄牙语comprador的译音。即买办。鲁迅《准风月谈•爬和撞》:“爬是自古有之。例如从童生到状元,从小瘪三到康白度。”
  德律风:电话。英语telephone译音。例:“你打个德律风问问。”
  盖士林:汽油。英语gasoline译音。例:“汽车停过地方,盖士林气味交关重。”
  计算机网络用语的影响
  20世纪末,电脑在境内兴起,一些计算机术语开始渗入日常用语,有些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日益广泛,一些术语也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则是在网络中使用的语言汇入到了生活之中。
  硬件、软件:硬件是电子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体部件和设备的统称,台湾称硬体;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台湾称软体。后来这两者的引申义都广泛出现在日常用语中,如硬件被用来指称某一地方的基础设施,软件也泛指社会结构中的管理系统、思想意识、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法规,等等。例:“我们这个企业硬件是比较先进的”,“你们这个地区,软件该抓一下了”。
  PS:软件PHOTOSHOP的简称,这是种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软件,现在专业图片处理大多使用这种软件,“PS”这一词进入了生活之中,一般多用作动词,就是用这种软件处理照片,例:“这幅照片是PS过的。”
  猫:就是调制解调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境内兴起。1996年11月,宁波Internet节点开通,境内使用网络人数迅速增加,网络与电脑的接入口需要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间的转换,这个装置就是调制解调器。调制器英语称Modulator,解调器称Demodulator,简称Modem,它的第一个读音与汉语“猫”相近,因此网络上就广泛称调制解调器为“猫”。后来网络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用“猫”来指称调制解调器。
  防火墙:英文Firewall,是一项协助确保信息安全的设备,会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随之蔓延,为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部门或个人的电脑,就在电脑上安装“防火墙”。这个词本来是从常规词语中借用的,在网络技术中普遍应用后,又回到常规词语中,如,“构筑反腐防火墙”。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的渗透
  1996年宁波Internet节点开通,宁波公用信息网NPNET(现改称“东方热线”)开始试运营。随即在网站上设置“聊天室”和论坛(网络论坛是一个和网络技术有关的网上交流场所。也就是BBS),境内最早上网的人群开始在网站的论坛或聊天室交流信息。在这两种虚拟场所网民们的语言运用不受传统语言规范约束,不断创造新的词汇,有的随生随灭,有的存在时间较长,有的则传入日常生活之中。
  以下列出传入日常生活之中的词汇,这些词汇在目前较为流行。
  886:再见的意思。为了快捷回复,网站聊天室中网友之间告别多打出“886”三个数字,“88”是英文Bye-bye的谐音,后来日常生活中相识的人分别时也多说一句“拜拜”,以代替“再见”。
  晕:看不懂、不可理解的意思。如:“晕,竟然有这种事情哦?”
  粉丝:英语“Fans”的音译,英语原意为狂热、热爱,后引申为影迷、追星等意思。在现代西方国家,fans一词还扩展出了“同志恋”、“同性恋”的引申意思。这个词从网络传到日常生活后,一般多表示“崇拜者、支持者”。如:“你字写噶好,粉丝一定很多哟。”
  我倒:用于表示佩服,或出其意料之外。例:“听王先生唱歌,我倒。”
  我闪:用于表示惹不起,躲得起。例:“你这么厉害,那我闪。”
  顶:支持的意思。例:“你只管在会上发言,你会顶你的。”
  养眼:指称美的形容词,例:“李四长得漂亮,看了养眼。”
  恐龙:指称丑女。例:“张三是个恐龙。”
  菜鸟:网上用来指称刚入门的人,传入日常生活后,低手不叫低手,叫菜鸟,也指某一方面的新手。例:“小王打扑克是个菜鸟。”
  扁:在网络语言中,“扁”是打人、揍人的意思,也指训斥人。如:“王小二真坏,我恨不得扁他一顿。”
  酷: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本来是冷的意思,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初期是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具有帅气的、时髦的、令人羡慕的意思。现在使用比较普遍,例:“小李长得真酷。”
  美眉:指漂亮的姑娘。例:“张小英是个美眉。”
  驴友:是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现在更多的是指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旅游、宿营的户外爱好者。境内使用这词,一般指经常参加自助游的人。如:“赵大哥是个驴友。”
  呼呼:睡觉的意思。如:“现在分别吧,我要呼呼去了。”
  打酱油:关于打酱油一语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广的是: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很黄很暴力“艳照门”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现在喻指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就用此话回帖而已。有人叫你谈点看法,如果你不想回答,就说“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木有:网络上将“没有”写作“木有”,一些时髦女子也喜欢将“没有”读作“木有”。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