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消费支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98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消费支出
分类号: C913.3
页数: 9
页码: 1899-19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商品供应主要依靠凭票供应,居民消费受到一定限制。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大幅上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1998年到2008年,城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了1.64倍,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恩格尔系数为37.3%,显示出居民消费逐渐朝享受型和舒适型方向发展。
关键词: 商品供应 居民消费 生活水平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凭票供应是市场供应的常态,居民消费受到一定限制。20世纪90年代,商品生产迅猛发展,居民收入提高,打开了消费的闸门。解放后城区居民生活实现从贫困到温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呈大幅上扬趋势。居民家庭的综合生活质量不仅体现在量的提高上,更体现出质的飞跃,1998年城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95元,2008年达到16370元,是10年前的1.64倍。2008年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4571元。增幅较大的三类支出是衣着1793元,交通、通信2662元,食品6114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逐步朝享受型和舒适型方向发展。
  第一节 饮食品消费
  自古民以食为天,甬城居民主食以大米为主。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境内居民从吃不饱到基本温饱。进入21世纪后,居民不单要求吃得好,还要求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从“食”的变化中,切切实实反映出城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放初至20世纪70年代:居民从食不充饥到定量供应
  解放初期,人民生活普遍比较贫困,在收入有限、家庭人口众多的情况下,生活贫困窘迫,一日三餐勉强度日。那时食品奇缺,居民能够吃饱已不容易。1952年,居民人均年粮食(成品粮)消费量为165.3千克,人均年食品消费80.52元,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70%。20世纪50年代后实行定量供应,居民每月每人供应粮食随年龄工作有所区别,当时海曙公社各系统16810名职工,月平均用粮标准由15300克降到13955克、猪肉500克、食用油150克,保障基本生活。1959—1961年,粮食减产,食品紧缺,猪肉、食用油、蔬菜、禽、蛋、糖等供应更为紧张,居民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还出现浮肿病。
  20世纪80—90年代:居民温饱得到基本解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恢复。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需凭粮票供应粮食,年底买肉还要排队,食品供应仍相对偏紧,据市统计局调查显示,1980年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为242元。到80年代后期,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吃饱肚子,特别是进入90年代,商品日渐丰富,加之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对消费已不再局限于数量上的满足,而转向质的提高,开始讲究营养。1990年,人均年食品消费支出914.40元,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56%。1999年,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为3055元,比1980年242元增长了近12倍。
  2000—2008年:居民食品消费注重质量和品位
  食品消费注重膳食结构,追求营养的均衡。进入21世纪,居民食品支出结构快速变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膳食结构向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及动植物蛋白并重方向发展。2008年人均食品支出6114元,其中肉、禽、蛋、水产品类消费支出1859元,占食品消费的30.1%,蔬菜类消费支出488元,占7.98%,干鲜瓜果类支出420元,占6.87%,糕点、奶及奶制品支出535元,占8.75%,粮油类支出695元,仅占11.37%。
  20世纪80年代前,普通居民平常在家吃饭,难得上一次馆子,连喜庆婚宴也往往在家自己动手,借桌椅板凳,碗盏盆瓢,忙上好几天。偶尔来了贵客,上一次东福园、梅龙镇,那算是大大破费了。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下馆子、吃风味,日渐成为平常事。餐饮业的发展成为居民生活品质的风向标。进入21世纪,餐饮业呈多元发展态势,各地特色餐饮落户甬城,异国风情美食抢滩宁波,洋快餐、中式快餐纷纷抢占地盘,还形成专业化、集约化、大型化、连锁化的多个餐饮集团。餐饮业的迅速崛起,丰富了居民对饮食的选择,居民更多地走出家门吃“现成饭”。特别是“年夜饭”,过年家人团聚,过去都在家吃团圆饭,家庭主妇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很多人家喜欢到宾馆饭店吃“年夜饭”。一到下半年,不少饭店“年夜饭”就早早订罄。2008年,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1389元,比1999年人均316元增长3.40倍,年均增幅达17.9%。人均在外用餐占食品总支出比重由1999年的10.3%上升到22.7%。
  第二节 衣着消费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人们不会忘记生活清贫困苦,只求御寒、耐穿,满街“蓝蚂蚁”的年代,即便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逢年过节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服仍算是最大的礼物。
  20世纪50—70年代:衣物贫乏,式样单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质贫乏,穿衣是按人头供应布票,每人一年配给两三米布,有的即使有票也买不起。许多家庭都找不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过年穿新衣服成了许多孩子的梦想,有的孩子连过年也穿不上新衣服。
  20世纪70年代,城区除了几家百货商场,卖成衣的地方很少,并且式样单调,男装几乎只有中山装和草绿色军大衣,冬天一件呢制中山装是最体面的男装。还流行假领,看上去穿着整件衣服,实际只有一条假领头。女装款式更少。当时解放北路口有一家妇女用品商店,成为爱美女子经常光顾的去处。一般老百姓都是自己买布做衣服。“蓝蚂蚁”是当时服装的主色调。一些居民家庭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说好听“以艰苦奋斗为荣”,实质是社会物资缺乏,居民经济拮据。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注重衣着质量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区内居民的着装从基本穿暖开始注重质量和品质,服装色彩、款式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很大的变化。1981年市区居民人均购买服装2.40件、鞋1.40双,衣着支出不到72元。至1990年,市区居民人均购买服装已达7.70件,鞋2.30双,衣着支出达162元。街头出现“喇叭裤”,后又流行“蝙蝠衫”,打破了服装款式的单调。当时称留大鬓角、戴不揭商标的“蛤蟆镜”、穿花格子上衣和喇叭裤、手提双卡收录机的小伙子叫“业余华侨”,有讥刺其为流氓阿飞的意味。到后来才认识头发长短、裤脚大小和人的思想好坏并没有必然联系。
  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出现大量名牌专卖店,虽然商品价格较高,但购买的人也不少。衣着支出也日益提高。1999年,市区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560元,较1981年的72元增长了7.78倍。
  2000—2008年:衣着时装化、品牌化倾向明显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衣着已由过去的“清一色”向多样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衣着消费流行期缩短,各种新型面料不断问世,各式服装琳琅满目,不同消费层次各有所属,服装品位也越来越高。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人均购买服装8.20件,购买鞋2.40双,服装和鞋的单价上涨近百元。与此同时,购买布料自做衣服的数量和支出明显减少,人均只有8.70元。2008年,市区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为1793元,比1999年的人均560元增长2.11倍,年均增长幅度为12.3%。此外,购买衣着材料支出更为减少,居民更多地购买“成衣”。居民衣着消费中时装化、品牌化倾向日益明显,中高档服装逐渐成为居民的普通消费品,体现个性的服装设计越来越受到居民青睐。服装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御寒,而是展现个性魅力。追逐时尚,追求个性成为潮流。内衣外穿,吊带装,露脐装,哈韩服.铅笔裤,五颜六色“花蝴蝶”满街飞,“我的地盘我做主”。春天未到,春装已经上身。夏天未到,夏装早满街头。服装审美也不再和意识形态直接挂钩。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带动了服装产业繁荣,衬托出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有的说从前衣服难买,是因为衣服太少,现在难买衣服,是因为衣服太多。
  第三节 耐用品消费
  “四大件”的升级换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使整个社会和生产充满了激情,但“公社化”、“大跃进”及三年困难时期使生产和消费严重萎缩,票证经济成了这一时期的典型特点,生存成了人们的最大问题,对于年收入不足200元的人们来说,手表、自行车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70年代以来,大件耐用的消费品开始进入普通居民百姓家,并且呈现出阶梯性跃进。
  20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加“三十六条腿”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收入稍有提高,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三转一响”开始进入更多居民家庭。因当时存在巨大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买“一大件”要省吃俭用几个月甚至几年。上海牌手表分全钢和半钢,全钢每只120元,半钢每只100元。有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辛苦一年积攒下来的钱才能够买一只上海牌半钢手表。同时兴起的还有大衣柜、写字台、五斗橱、双人床、沙发等“三十六条腿”。虽然,“四大件”和“三十六条腿”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的物品,当时拥有一种大件相当不易,值得自豪。
  20世纪80年代:“四大件”电器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百元级”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老四大件”,很快升级成“千元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的“新四大件”。进而黑白电视机向彩色电视机过渡,洗衣机由单缸、双缸趋向全自动,录音机由袖珍随身听向组合音响演变。同时,排油烟机、热水器、录像机等家用电器也进入了居民家庭,个别家庭开始购置摩托车。至1989年,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黑白电视机71台、彩色电视机43台、洗衣机76台、电冰箱81台、立体声收录机42台、摩托车1.5辆。
  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现代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先是彩色电视机取代黑白电视机,接着影碟机代替录像机。空调器从无到有,电话基本普及,摩托车、助动车得到快速发展,PC机(微型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大屏幕彩电、空调、电话、电脑称为现代的“四大件”。至1998年,市区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空调器44台、电冰箱101台、淋浴热水器72台,家用电脑和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2%和94.50%。
  2000—2008年:“四大件”高档化
  进入21世纪,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家电产品为龙头的各种耐用消费品层出不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不仅大大丰富居民的生活内容,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悄悄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至2008年,市区居民每百户家庭已拥有彩电171台、空调器171台、电冰箱96台、淋浴热水器95台。每年市区居民人均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27元,比1999年增长4.40倍,年均增长率为9.30%。
  第四节 交通通信消费
  1981年,市区居民家庭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仅3.90元,其中交通支出3.50元,通信支出(包括邮政费用)0.40元。到1991年,邮电费从通信支出中分离出来,交通支出、通信支出、邮政费分别增加到35元、30.80元、4.20元,1981—1991年10年分别增长了8倍、7.8倍和9.5倍。1992—2001年,交通通信消费有了迅猛的增长,2001年市区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为749.70元,比1992年的91.90元增加657.80元,增长了7.16倍,9年间年均增速达到26.3%。2008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达到2662元,比2002年增加1749元,增长1.90倍。
  1978年以来,特别是2000年后,城市道路建设迅速发展,城市骨干道路和城区外道路得到迅速改造,公交线路通达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居民的出行工具打破了自行车一统天下的局面,摩托车、助动车进入居民家庭,出门“打的”人数大为增加,出行速度提高。
  长途线路 20世纪80年代,城区外公路最宽是7米,坐汽车去慈溪要2个多小时,去杭州要6个多小时。21世纪初,宁波市实现“213”交通圈,境内到上海、杭州、温州、金华等地不超过2小时,市域内1小时,市区30分钟。2004年,36米宽双向6车道沥青路面甬余线(宁波至余姚)开通,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出行也更加方便(详见第十二编“交通 邮电 信息”),交通消费自然增加。
  出租车 20世纪70年代末,城区街头穿行的都是黄鱼车(三轮车)、小三卡,供居民近距离乘坐。1982年,市区成立第一家出租车公司,居民出行才有出租车(叫“打的”)。最早车型是“快乐”面包车,其后是“菲亚特”、“夏利”、“天津大发”等轿车,起步价为8元。1999年,“桑塔纳”轿车成为主力车型。2003年后,“现代”、“毕加索”、“帕萨特”和多种高档商务车也加入出租车行业,起步价一般是10元。居民“打的”更舒适、快捷。
  城市交通 1978年,宁波汽运公司客车队只有36辆公交车,17条运行线路(市区9条),票价1站2分,全程最贵2角。当时公交车发动机马力小,行驶速度慢,没有方向灯,以车窗内指示针指向。汽车转弯由售票员辅助,伸手窗外敲打车壳向路人示意。公交车驶近,常听见售票员敲打车壳的“嘭嘭”声。1998年出现第一辆空调公交车。2008年开通两条通宵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公交运行线路增加到114条,大部分经过区境。过去居民走好几里才能找到公交车站,现在出小区门口就可乘车。随着空调车普及,夏天居民乘车再不会挤得满头大汗了。
  自行车(摩托车) 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为居民家庭主要交通工具,“三大件”之一。当时拥有一辆“永久”、“凤凰”、“飞鸽”等名牌自行车令人羡慕。80年代,摩托车成为人们新宠,家庭富裕象征。国产品牌有“轻骑”、“嘉陵”、“大白鲨”,进口品牌有“铃木”等。90年代,摩托车在城区禁行,电动自行车代替脚踏自行车和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省力、环保,逐渐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一般居民上下班主要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普及,引发的交通事故也频呈。
  私家车 20世纪90年代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一些家庭开始购买轿车,相对于单位用公车,俗称“私家车”。先是“桑塔纳”,到了一车难求的地步。2000年后,“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别克”等品牌都建立了4S店,标致、皇冠、福特等也有一定市场占有率。随着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居民购车欲望有效释放,私家车走进居民家庭的步伐加快,并且向中高档发展。“奔驰”、“宝马”、“雷克萨斯”、“奥迪”等高档车销售渐增,“保时捷”、“林肯”、“英菲尼迪”、“兰博基尼”等高级豪车也出现在富裕家庭。2002年1月,区内有9座以下私家车4705辆,到2006年底发展到25325辆。2008年,据社会抽样调查,城区私家车普及率达到每百户17.6辆。随着汽车拥有量上升,成品油价格上涨,居民家庭用车费用总支出也相应猛增。2008年,人均交通费用支出达到1658元,其中购车费用支出718元,燃油费(包括养路费)、保险费、保养费、年检费支出473元。
  随着机动车、电动车大量增加,马路修建跟不上形势,车辆拥挤,车祸频发,也给居民带来出行难。2008年,甬城(包括江东、江北两区)因车祸死亡人数达到600余人,平均每天1人以上。机动车尾气带来空气污染,城区雾霾天气频现,成为一些疾病发生的诱因。
  第五节 住房消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居住条件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区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在人均住房面积大幅增加的同时,居住环境也发生质的飞跃。居住条件的改善首先表现在住房面积大幅度增加。1983年,区市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为12.60平方米,2008年达到28.90平方米,增长129.37%。1998年,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居住支出费用为658元,2008年达到1248元,10年中增长89.67%。
  住房面积增大,住房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过去居民住房绝大部分属于低标准住房,以低矮、潮湿、阴暗、拥挤的大杂院为主,多为木结构或旧式砖混结构,不仅设施不全,而且通风和光照方面严重欠缺,给日常生活起居带来诸多不便,也严重危害着身体健康。现在的住房不仅讲究宽敞,更注重其格局和结构,推崇“大客厅小房间”。居民住房中包括客厅、卧室、厨房、书房、卫生间、更衣室等。此外,海曙区的保障性住房逐年增加。一些困难群众通过申请廉租房住上了小区成套房。
  在住房条件改善的同时,居民对居室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住房装修热随之不断升温。“八五”(第八个五年计划)初,装修成为一大消费热点,费用达到“万元级”。到“八五”末,再次掀起住房装修材料、设施的升级换代热,住房装修动辄好几万元,在居民家庭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居住条件改善,也带来了厨房“革命”。20世纪80年代前,不少街坊邻居还同住一个老墙门,有的共用厨房离卧室远达十几米,下雨天去做饭得打伞穿胶鞋。厨房面积小的仅几平方米,几户人家共用,木碗柜、小方桌、竹椅子,挤得转不了身。井水天落水煮饭,煤球炉烧火,地面潮湿,墙壁漆黑,木结构房子更怕火,一家一个炉子,晚上睡觉前要检查好几遍。文昌街有一个机关造了单位房,有单用厨房卫生间,安装了抽水马桶,结果因为经费超标,被通报批评。80年代旧城改造,居民搬了新房,厨房面貌也大变样,开始使用煤气灶(液化气灶)和自来水。进入21世纪,高压锅、电饭煲、微波炉、排油烟机早已普及,电冰箱从单门到双门、三门,有的用上了对开门。一些家庭用上了消毒柜、电磁炉。餐具变得更加精美,写着“人民公社好”之类或单位纪念名称的搪瓷碗(多为单位作福利赠发)早已销声匿迹,精致的小碗代替了粗边大碗。以前用大碗还觉得吃不饱,现在用小碗还嫌饭多,少吃为了“减肥”。一些家庭用榨汁机、豆浆机自制饮料,另有一番情趣。来客人或逢节假日,干脆到宾馆饭店就餐,为的是追求品位。
  随着房价不断提高,住房消费成为居民一笔重大开支,房价贵成为一些居民巨大压力。21世纪90年代初,甬城一般居民住房每平方米一二千元,一套80平方米左右房子,约一二十万元。2008年,每平方米上涨到1.2万元左右。一套80平方米左右房子价格在100万元左右。一些青年男女或求职困难,或工资较低,一到结婚买房,只能依靠父母资助,由父母出资,或代为首付,社会上俗称“啃老族”。如果父母缺少支持能力,不得不“蜗居”“裸婚”。为解决这一问题,区政府采取了限价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措施,使这一问题有所缓解(详见第五编“城区建设”)。
  第六节 教育消费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都期盼子女成才成器,往往倾全家所能,在所不惜。从孩子进幼儿园到上大学,乃至出国留学,教育投入成为许多家庭一笔不菲开支。据测算,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幼儿园3年和高中3年,一般各在2万元左右。大学4年,一般本科生在6万元左右,总计在10万元以上。如读艺术院校,费用更高。出国留学,经费更是惊人。一些家长为让孩子能读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也要付出一大笔资金。择校借读,需缴借读费8000元。如进海曙中心小学、爱菊艺校等,每生每学期要缴费3500元,6年下来需4.20万元。不少家长课外还给孩子“吃小灶”,买名目繁多的参考资料,参加培训班、补习班、艺术班,等等,每小时四五十元到七八十元不等。如送孩子学钢琴,每小时授课费需200多元。送孩子参加美式英语迪士尼培训班,每小时120元,一年下来需1.2万~1.5万元。孩子进民办幼儿园,每月1000~1500元,一年下来也需1万多元。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外地民工大量涌入,民工子女入学也成为一大难题。区教育局采取大量措施,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基本解决(详见第二十五编“教育”),但作为低收入的民工家庭,子女教育经费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第七节 人情消费
  人情消费指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馈赠、资助的费用,包括红白喜事、春节压岁钱、伤病慰问等。
  送人情
  海曙居民重人情往来,人情支出也就成为不小开支,有“人情大如债”之说。最常见的结婚贺礼,少则600元、800元,多则上千元,至亲挚友有意资助,数目更大。近年来有的家庭成员职务、职称晋升,孩子考上大学也办酒庆贺,亲朋好友送礼祝贺。送人情对居民来说虽是不小开支,但往往有来有往,基本平衡。
  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农历年时长辈给小孩的钱,其档次也水涨船高。20世纪80年代,大多10元左右,一般不超过100元。进入21世纪,没有100元、200元出不了手,有的上千元、几千元。随着人们就业率增加,子女参加工作有了收入,春节“常回家看看”,也给大人一些钱,也叫“压岁钱”。一是以示小辈给长辈的孝顺,二是给长辈补充生活费。这类压岁钱数目较大,一般上千元,也有上万元的。长辈拿了这些钱,往往反过来给孩子发压岁钱。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