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体育场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9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体育场馆
分类号: G818.1
页数: 2
页码: 1797-1084
摘要: 这段资料主要描述了宁波的体育设施发展历程。从最早的夫子庙内的射圃到现代的公共体育场所,体育设施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市西郊体育场和市体育俱乐部等公共体育场所,但在旧城改造中部分场所被拆除或重建。宁波市体育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场所,经过多次改建和扩建,至1990年代初已拥有各种设施和场地。此外,社区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也有所发展,其中海曙区体育俱乐部曾在1990年代中期存在,但后来被拆除。
关键词: 海曙区 体育场馆 体育

内容

宋天禧二年(1018年),宁波府判府魏王恺在明州学府(当时的夫子庙,今中山广场北侧)内筑射圃一处,是为境内最早的体育专用场地。庆历八年(1048),县令王安石创办县学(原孔庙,今县学街第一医院址),并建射圃一处。清时法院巷建有小校场一处。清末民初,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传入,中学和较大工厂先后开辟简易体育场地。民国18年(1929)改建明州学府之射圃为市立运动场,是为首所现代概念之公共运动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体委建市西郊体育场和市体育俱乐部(下辖战船、大桥、儿童3个游泳池)等公共体育场所,后因旧城改造相继拆除或拆建他处。
  宁波市体育场 地址解放北路153号。原明州学府和夫子庙故址。民国19年(1930)将明州学府旧址全部划充,并将市立运动场易名市立体育场,占地26680平方米。1931年4月撤市后更名邦县县立体育场,时有400米跑道、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双杠、单杠、儿童运动部各1个,篮球场、网球场各2座,1938年复市后复称市立体育场。
  1950年8—10月,市人民政府以工代赈,填平体育场内河道和坑洼之地。翌年5月筑围墙、大门。1953年建400米篮曲式跑道,修建足球、篮球、排球场。1955年建司令台,重修田径场。1964年建灯光球场。1970年改建司令台、筑游泳池。1985年改篮曲式跑道为半圆式。至1990年,宁波市体育场总面积为50697.51平方米。主要设施有400米半圆式标准田径场1个,内有64X100米草皮足球场1个,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看台座位1775个。辟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铅球、铁饼等区。6000平方米旱冰场1座,露天灯光篮排球场2座(看台1250座),网球场2座(总面积40X50米、看台400座),灯光球场1座(看台2092座),举重房、棋类房各1座。
  1999年改建为中山广场,内建圆顶式体育馆1座、室外灯光篮球场2座及健身场地1处。
  宁波市西郊体育场 建成于1959年5月,地址西郊路文化巷11号。属市第一少体校(后为体育运动学校)管理。至1987年建有篮排球训练房1座,体操房1座,体操海绵坑房1座,健身房1座.室内游泳池25X11米1座,砖石水泥结构室外游泳池50X25米1座。
  2001年8月,市体育运动学校搬迁至江东新校区,所有场地划拨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后易名宁波工程学院)。
  宁波市体育俱乐部 成立于1986年,地址镇明路640号。前身为市国防体育俱乐部,辖战船、大桥、儿童3个游泳池。
  战船街游泳池建于1956年,地址战船街36号,为砖石水泥结构室外池。197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磨石子结构,50×25米,深水区1.80米,浅水区1.40米。1985年增建更衣室和管理用房。
  大桥室内游泳池始建于1966年,地址解放北路体育场西侧大桥街14号,为露天小池。1985年重建为室内温水池,钢筋水泥铺马赛克,25×10米,深水区1.70米,浅水区1.40米,全年对外开放,为境内学生游泳之主要场所。
  儿童游泳池,地址城隍庙西侧握篮巷7号,建于1957年。1965年起改为轮滑和夏季儿童游泳两用场地,面积6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磨石子铺面。附属建筑(棋室和办公用房)200平方米。
  海曙区体育俱乐部 1995年,区财政投入装修费50万元、由区文教局无偿调拨原戒珠巷22号市第二幼儿园后幢两层4间木结构瓦房改建,翌年8月开业。楼上设棋牌室、办公室,楼下设台球房、钓鱼池。1998年底拆除停办。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天禧
相关人物
魏王恺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