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5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
分类号: R197
页数: 7
页码: 1721-1727
摘要: 本章记述了解放后,海曙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开始设立,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作为市属医疗机构的补充。随着城市发展,这些机构逐渐扩大,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专科医疗机构。
关键词: 海曙区 医疗卫生机构 发展

内容

解放后,区属医疗卫生机构陆续设立,规模普遍较小,只作为市属医疗机构的补充。随着城市发展,区属医疗机构亦逐渐扩大,成为各具特色的专科医疗机构。
  第一节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海曙区卫生防疫站
  1984年两区并建,两区原设卫生防疫站随即合并,定名为海曙区卫生防疫站,定址原江厦卫生院内。1986年搬迁至原甬江卫生院内,设有办公室、防疫科、慢性病防治消杀科、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卫生科、健康教育科、检验科、财务科、门诊部10个科室和卫生稽查队。1993年搬至三市路59弄17号新建办公大楼(投资200万元,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1997年检验检测项目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评审,1998年成为市首批县级一等防疫站。1999年再次迁至南苑街299弄8号新办公大楼(占地13亩,建筑面积4893.2平方米)。2002年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拆建为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曙区卫生监督所
  2002年3月18日成立,所址在南苑街299弄8号,设有法制办公室、办证审批科、监督一科、监督二科、监督三科、稽查科等1室5科。其中稽查科下设4个稽查中队。2004年7月,4个稽查中队改名为4个监督分所。2006年1月,原有科室调整为办公室、综合业务科、稽查科、医疗卫生监督科、办证审批科。原有4个监督分所撤并为3个监督分所,行使卫生监督执法职能。
  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18日,由原区防疫站基础上经体制改革组建而成,主要承担疾病预防和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等体现政府工作职能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工作。设有办公室、财务科、疾病防制科、卫生监测科、慢病防制与健康教育科、检验科和预防医学门诊部6个科(室)部。2003年初获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3年成立(时称鼓楼联合诊所),地址在呼童街108号,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4科。1957年与第三联合诊所合并,在公园路169号开诊,定名为孝闻联合诊所。1959年区妇幼保健所并入,设妇科门诊和产科住院部,负责辖区平产分娩和妇幼保健。1962年6月划归市局直管。1967年,西郊联合诊所并入孝闻。1972年12月改名为孝闻卫生所。1981年11月改名为孝闻卫生院。1988年3月与全民性质的区中心卫生院合并,定名为海曙区中心卫生院,总院设在公园路孝闻卫生院,解放南路的原中心卫生院为分院。1990年,原孝闻卫生院人员编制转为全民所有制。1993年因街道行政区划变动,更名为鼓楼医院。2001年更名为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今。
  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81年成立,地址在西巷8号,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儿科、牙科、中西药房、检验科、放射科、防保科、注射室等科室,其人员由孝闻、苍水两家卫生所抽调组成,承担疾病防治服务。1992年6月迁址新芝路95弄6号,改名为高塘卫生院,新增推拿科、五官科、激光科、理疗科、肿瘤科、手术室等科室,另设拥有50张床位的住院部。1993年高塘、西门两街道合并易名为西门街道,高塘卫生院随即更名为西门医院。2001年更名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4月兼并原海曙区老年病医院,改建文化卫生站,设有86张床位的老年医疗康复史心。
  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0年成立,为美国FNT宝通基金会(华人陈绍华先生任主席)捐赠400万元人民币所建,冠名金珊莲骨科医院,地址在尹江路58号,是一家骨科康复特色鲜明的社区综合性医疗机构。1993年更名为海曙区南门医院。2001年更名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全科、骨科、康复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中医伤科、妇科、家庭病床科及疾病控制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等科室,核定床位50张,配有CR、C臂X光机、螺旋CT、双能X线骨密度仪、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医疗仪器设备。下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服务站辐射服务2~3个社区居委会。
  白云街道社区区卫生服务中心
  1996年成立(时称白云卫生院),地址在白云街111号,设有内科、外科、皮肤科、妇产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口腔科、眼科、妇保门诊、儿保门诊、防保科、放射科、B超室、中西药房、化验科等科室。2001年更名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诊疗与护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2002年4月1日江厦卫生院并入。2006年2月委托上海润达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实施产权、经营权分开,为市第一家实施委托管理的公立医疗机构。
  江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2年9月成立(时称“劳工保健站”,受市卫生局委托).地址在大沙泥街43号,设有西医内科、外科、眼科、妇产科等科室。1953年改名为市卫生局“第一卫生所”(受市卫生局委托),并将产科分出另置市第三妇幼保健站。1958年第三妇幼保健站返并,租借大沙泥街45号房宅,改名“天封联合诊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易名为“天封卫生所”和“天封卫生院”。1993年2月与原江厦卫生院并为“宁波市海曙区肿瘤防治院”,8月更名为“海曙区灵塔医院”(保留“肿瘤防治院”名称),原天封卫生院改名为“灵塔医院一分院”,原江厦卫生院改名为“灵塔医院二分院”。1999年两院分置,一院为“灵塔医院”,二院因院址在建“白云卫生院”,故并入“白云卫生院”。2001年更名为江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月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7年8月成立(时称湖西联合诊所),地址在共青路83号,设有内科、外科、化验科、小儿科、注射室等科室。1958年增设妇科、针灸科、推拿科。20世纪70年代始,医院逐渐接收大中院校毕业生,新设牙科、防疫科。80年代开设儿保科。1998年8月迁址中山西路青石巷9号。2001年更名为月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诊疗与护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3年11月由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段塘卫生院并建而成,地址在粮丰街128号,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防疫、X光科、化验科和药房等科室,承担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诊疗与护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
  海曙区中医医院
  1957年成立(前身为苍水联合诊所),院址在开明街415号,设有牙科、伤科、外科、瘰疠科、蛇科、草药内科和小儿科等科室。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苍水卫生所。70年代改名为苍水卫生院。1992年更名为区红十字医院。1994年,医院与香港环球诊疗所联办“宁波海曙中医乳腺病专科医院”。1997年改名为区中医医院,儿科于1998年被区卫生局列为区重点专科。至2008年,设有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儿科、小儿脑瘫专科、针灸推拿科、中医妇科、西医妇科(人流专科)、外科、骨伤科、草药肝科、口腔科、皮肤科、前列腺泌尿科、肛肠科、五官科(矫正舌系带)等临床科室和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冷冻激光等辅助科室。
  海曙口腔医院
  1957年成立(前身为苍水联合诊所牙科),院址在开明街413号。1986年9月,苍水卫生院牙科搬至解放南路284号,成立海曙口腔病防治院,设有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修复科、儿童牙科、正畸科、放射科、住院部。1986年9月,海曙口腔病防治院在解放南路284号对外门诊。1989年7月更名为海曙口腔医院。1993年11月,海曙口腔医院与香港统一牙科器材公司合办宁波口腔医院,在开明街413号对外门诊。2000年6月8日,海曙口腔医院、马园卫生院、南门卫生院共同投资在柬埔寨金边开设上海牙科医院。2006年,宁波口腔医院改成民办医疗机构。
  海曙中医乳腺病专科医院
  1994年12月8日成立,院址在大梁街100号,设有乳腺疾病防治、治疗和术后康复等科室。1998年迁址国医街26号新建大楼门诊。2007年改为民办医疗机构。
  海曙区马园卫生院
  1986年9月成立,院址在咏归路67号,设有内科、外科、牙科、中医科、妇儿及防保科、中西药房、化验室等科室。1992年6月挂牌“海曙区性疾病专科门诊部”,1993年9月挂牌“海曙区性疾病临床研究所”。2000年12月迁入咏归路145弄12号新址,更新和添置相应的检查和医疗设备,新增妇科、女性科、男性科、泌尿外科、针灸推拿科、肛肠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HIV实验室等科室和生殖医学门诊。2003年7月定为全国规范化性病门诊试点医院。2005年8月,HIV初筛实验室通过市级考核及鉴定,翌年4月HIV初筛实验室通过省级考核,成为区HIV定点检测单位。
  第二节 民办医疗机构
  1997年创办第一家民办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专科门诊部以来,至2008年,全区有民办医院10家、门诊部16家、卫生所4家,床位230张、职工约400人,其中注册备案执业医师(助理)285名,执业护士119名。
  为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规范监督执业行为,区政府于2004年2月,出台实施《关于大力发展社会医疗机构优化卫生服务环境若干意见》。
  第三节 其他医疗机构
  1999年,经区卫生局审核批准的其他医疗机构共43家,2000年新增17家,2001年新增8家,2002年新增18家,2003年新增3家,2004年新增6家。至2008年,其他医疗机构计有93家,分别为学校医务室12家,幼儿园医务室15家,厂矿医务室51家,非营利性门诊部、卫生所、职工医院8家,村卫生室7家。
  第四节 驻区医疗卫生机构
  宁波市第一医院
  民国2年(1913)6月成立(时称鄞县公立医院),院址在县学街念书巷,之后相继改名为市立医院、县立中心医院。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接管,随即改名为省立宁波医院。1954年10月更名为市第一医院至今。医院承担全市疾病管理和质控工作,设有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市骨科研究所、市人工关节治疗研究中心、市医学影像研究所、市男性生殖健康临床培训中心。另有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市病理质控中心、市放射质控中心、市急诊管理质控中心、市护理质控中心、市临床检验中心等挂靠市级质控中心。医院先后获“省文明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省优秀教学医院”等称号。
  宁波市第二医院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成立(时称大美浸礼会医院),院址在北门外江边。始建男病室,设病床20张。后又建女病室。民国4年(1915)改名为华美医院,并设立手术室。民国32年(1943)3月为应付日伪政权,又改名为华华医院。民国34年(1945)8月复称华美医院。解放后,市军管会接管,更名为市第二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核定床位900张,共设30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医院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医院”和“省平安医院”等称号。
  宁波市中医院
  1977年9月成立(时称市中医门诊所),院址在孝闻巷64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临床一级科室17个,医技科室10个,专病专科32个,核定床位350张。2001年4月成为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院复评。2005年4月,宁波市政府立项迁建市中医院。2006年6月,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动工。医院于1986年获卫生部授予的“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称号,1987年获省卫生厅授予的“省文明中医院”称号。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市红十字医院)
  1980年8月成立(时称宁波地区医院),院址在柳汀街339号。1983年改名为市明州医院。1985年6月1日改名为市妇女儿童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3万平方米,核定床位900张,开设床位952张,设有妇科、产科、儿内科、儿外科、乳腺外科、内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妇保科、儿保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生殖内分泌科、计划生育科等34个临床科室。
  宁波市华慈医院
  2001年12月8日成立,院址在永丰路216号(前身为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部),由市慈善总会和市红十字会主办,市医师协会和市第二医院协办,是一家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的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民办医院。2006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改制为由市慈善总会主办,并统一纳入市卫生局管理的市级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设有14个医技科室,医疗力量主要依靠650多位热心慈善事业的医学界退休专家志愿者。凡持有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市慈善总会发放的慈善医疗卡、低保卡、甲乙类医疗救助卡、特困证、残疾证、外来务工人员身份证、兴业志愿者服务卡7大类人员,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药费优惠10%,检查检验费优惠30%左右,人们称为“惠民医院”。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
  1992年5月成立,地址在西北街42号,使用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戒毒病房24间,病床48张,主要以杨氏戒毒法和戒毒药开展诊疗。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