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玉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2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玉石
分类号: K876.8
页数: 1
页码: 168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天一阁博物馆藏玉器,有东汉玉豚、南宋释迦佛像等,年代最早为东汉,最晚为清乾隆年间,造型精美,珍贵稀有。
关键词: 海曙区 天一阁 玉石

内容

天一阁博物馆所藏玉器数量不多,但比较珍贵,制作年代最早出自东汉匠人之手,其中琥珀炉,虽然制作年代较晚,造型精巧,是一件孤品。
  青玉豚 东汉(25—220),长11.8厘米,宽2.5厘米,高2.8厘米。卧形,斜刀浅刻眼、鼻、足及尾,青色带黑褐斑,系随葬之握玉。
  释迦佛及阿难、伽叶玉像 南宋(1127—1279),通高5.9-10.3厘米,宽1.4—9.2厘米。1982年,宁波市天封塔地宫出土。该组造像3尊。主尊作说法状,雕刻精湛,神态慈祥,冠、项颈、衣裙褶线及手印刻制细腻,帽、胸衣、腹部花朵及衣褶线均描绘金线,十分匀称。左右两尊是阿难、伽叶像,雕琢精细,用金绘制袈裟,线条、花纹流畅自然。据同出土的绍兴十四年(1144)函盖上题记,天封塔重修时,供释迦佛及阿难、伽叶,3尊均是玉像。
  僧伽玉像 南宋(1127-1279),高4.3厘米。1982年,宁波市天封塔地宫出土。头戴僧帽,身穿袈裟,笼袖趺坐,双目微闭,全身描金。据《延祐四明志•天封院》载,天封塔传为僧伽塔。僧伽是中亚人,唐龙朔元年(661)来中国,在临淮(今江苏泗洪)建普光王寺,受唐中宗礼遇,请至长安,终于荐福寺,归葬临淮(见唐李邕《大唐泗洲临淮县普光王寺碑》)o此玉像的出土为天封塔的传说增添了实证。
  翠绿色琉璃瓶 南宋(1127-1279),通高6.7厘米,口径2.7厘米,腹径5.2厘米。1982年,宁波市天封塔地宫出土。敛口,溜肩,扁圆腹,平底,盖呈圆钮状,由上下两个圆珠相连,下珠中间镶有圆环,恰好盖住瓶口。全器色呈翠绿。瓶内装有香料,出土时启盖,尚能闻到香气。
  黄玉雕子母兽 清(1616-1911),通高4.3厘米,长10.7厘米,宽4厘米。色乳浊,白闪淡黄,雕一大兽、四小兽,小兽围着母兽,或昂首或回头,活泼可爱,生动传神,雕工精细,线条流畅,似文房书镇。
  琥珀炉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10.5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7.5厘米。棕红色,质轻透明,内外有修削痕。小口束颈,浅圆腹,两侧一对蛟首衔灵芝环耳,三兽蹄足,盖呈钟式,透雕兽形钮,旁饰三螭环,属孤品。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