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35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七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135
页码: 1473-1607
摘要: 本编主要介绍了宁波市海曙区的文学艺术、文艺团体、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市场、文物保护、对外文化交往以及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以分类的方式进行组织,每个章节都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文化事业 海曙区

内容

海曙区境历来为宁波市文化中心,人文渊薮,名家辈出,文化遗存丰厚。南宋时期,月湖周边官宦汇聚,文士云集。明代天一阁藏书楼和清代浙东史学派,更彰显了海曙文化底蕴。在这块土地上,历代文学创作兴盛,戏剧曲艺丰富多彩,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久盛不衰。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文艺创作更趋活跃,文化设施日臻完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第一章 文学艺术
  海曙境内文学艺术创作历来兴盛不衰。特别是南宋政治中心南移,史家一门三代主政朝纲,月湖周边成为文人墨客会聚之地。诗人、文学家、剧作家、艺术家代有所出。舒亶、王应麟、屠隆、杨氏兄弟(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随)、张氏叔侄(张邦奇、张时彻)、“东海三司马”(张时彻、范钦、屠大山)、万氏八龙(万家万斯同八兄弟)、一代文宗全祖望等都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晚清和民国期间,四明南词、宁波走书、甬剧、越剧等曲艺和戏剧活跃于宁波文艺舞台。“五四”运动后,《春风》、《大地》、《野战》、《火曜》和“雪花社”等文学刊物和社团,开创了宁波新文化新潮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一代作家诗人频出,小说、诗歌、传记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画等文学艺术创作更趋繁荣,曾获得全国鲁迅文学奖(为宁波文学所取得的最高奖项)一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两次。
  第一节 文学
  作为中心城区的海曙,向为文献之邦,文气沛然。尤其是月湖周边,自唐至宋,文化活动臻于鼎盛,涌现出大批诗人、作家,文学艺术繁荣著称浙东。唐时,胡幽贞有《归四明诗》,释宗亮有诗300余首结集行世。北宋,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曾巩先后主政甬地,留下诗文卓著。庆历“五先生”(杜醇、楼郁、王致、王说、杨适)讲学之余,赋诗作文,有文集传世。长于诗词的舒亶著有《文集》、《嬾堂诗集》。南宋,史浩的大曲朝野闻名,王应麟《三字经》成不朽之作。楼钥著《攻媿集》,杨简著《慈湖遗书》,环湖而居的史氏家族酬酢唱和,有诗文集多种问世。元代,有诗人袁桷、袁士元等名传江南。散曲家张可久有作品844首(套),为元散曲代表作家。明代,作家诗人在各自领域创作更丰。出生在屠园巷的屠隆著诗文《白榆集》、《由拳集》、《采真集》、《南游集》等,尤以传奇《彩毫记》为传世之作。他与女儿瑶琴、儿媳沈氏唱和,编合集《留香草》,传为诗坛佳话。万历年间(1573—1620),周朝俊的《红梅记》塑造了李慧娘的生动形象。杨氏兄弟为官清正,著作甚丰。杨守陈的《银豆谣》可谓讽刺文学之先导。张氏叔侄(张邦奇、张时彻)诗文并著,成就卓然。张时彻与范钦、屠大山主甬上一时文柄,人称“东海三司马”。明末清初,张苍水(煌言)有《采薇吟》、《奇零草》、《冰槎集》行世,其《甲辰八月辞故里》、《绝命诗》等诗篇慷慨激越,催人泪下。讲学白云庄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史学著述丰硕,文学亦富建树,至今天一阁留有《南雷诗历》。清代诗人李邺嗣、万斯同、全祖望、倪象占、袁钧用竹枝词歌咏乡土风情,脍炙人口。李邺嗣著《杲堂文钞》、《杲堂诗钞》等。《杲堂文钞》被黄宗羲誉为“浙东始得古文正路”。他辑的《甬上耆旧诗》,录甬上历代400余文人诗作。浙东史学集大成者全祖望为一代文宗,有《鲒埼亭集》、《鲒埼亭文集外编》、《句余土音》、《续甬上耆旧诗》等存世,《古文观止》选其散文《梅花岭记》。居月湖西岸烟屿洲的徐时栋以“烟屿楼”藏书著称,曾主四明文坛三十载,有《烟屿楼文集》问世,还专心校勘《四明六志》,使六志得以流传后世。
  五四运动后,辖区省立四中(宁波中学前身)成立的“雪花社”,为当时甬城影响最大的青年文学社团。朱自清在省立四中任教期间,不仅留下了《赠AS》、《白水漈》等清丽之作,还不时参加“雪花社”活动,与青年学生探讨人生,指导文学创作。与此同时,爱国人士建立社团,倡导革命文学,创办刊物有《火花》、《天鸣》等。民国12年(1923)12月,王任叔(巴人)第一部散文诗集《情诗》由宁波春风学社出版。次年7月,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创办刊物《我们》,发表散文随笔、新旧诗词、诗剧、评论和书信等。同年秋季,省立四中学生团体“日月文学社”创办《日月旬刊》,10月改名《文学》。《四明日报》副刊同年10月第四期起改由“雪花社”文学组编辑,接受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14年(1925)1月,柔石(赵平复)在境内宁波华升印书局自费出版第一部小说集《疯人》。同年8月,“雪花社”主办半月刊《大风》,以刊登杂文为主,宣传进步思想,抨击封建势力。20年(1931),乌一蝶主编的文艺刊物《出路》创刊,因批评不抵抗主义,出至12期后被迫停刊。24年(1935)11月,宁波作家协会创办文艺刊物《大地》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文艺刊物有《野战》、《正义》、《迅雷》、《复兴旬刊》等,宣传抗日救亡,号召民众奋起抗日。诗人孙钿(郁文源)出版诗集《击退敌人去》、《旗》、《望远镜》,小说集《初生期》、《最初的胜利》。抗战胜利前后,境内有《春风文艺》(后改名《春风》)、《孩子们》、《甬潮》等文学期刊。其间,庄禹梅创作有《甬江潮》、《铁血男儿传》(即《孙中山演义》)。37年(1948)10月,蔡竹屏续办因经费困难而停办的《春风》,内有时事评论、随笔杂感、民歌研究、语文常识及版画等。创刊一周年纪念特刊上有郭沫若、胡风、许广平等名家的贺词和散文随笔等。至1949年4月停刊时,共出3卷36期及《文丛》4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境内仅有少数业余作者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如50年代肖容的中篇小说《在漩涡中》,60年代崔前光的短篇小说集《浙东的孩子》等。8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支新的创作队伍,创作出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如戚天法的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汪卫兴的长篇历史小说《雌雄日月剑》、夏真的报告文学《大潮初起》、周海彦的长篇小说《月亮船》等。其中,孙武军成为中国“朦胧诗”代表性人物之一。至1990年,境内作者出版各类文学作品集18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600余篇,人物传记、报告文学50余篇,诗歌1000余首,散文350余篇。90年代,随着外县(市)区一批作家调入境内和新人新作迭出,文学创作更趋繁荣。1996年,夏真出席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接见。后杨东标、夏真又出席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荣荣出版第一部诗集《风中的花束》,1999年作为有成就的宁波著名诗人,获首届“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同年《中国当代诗歌宁波卷·上升的蔚蓝》出版,收境内诗人诗作250余首。进入新世纪,境内文学创作更加活跃,各门类作品层出不穷,尤其是散文作品后来居上。仅2000—2004年,相继出版散文集21部。艾伟成为宁波长篇小说领跑者,是继夏真、李建树、王毅、杨东标、王耀成、汪卫兴之后浙江省新生代作家,继荣荣之后再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其长篇小说《爱人有罪》在《收获》长篇专号(2006春夏卷)发表。2005年,李浙杭主编的《浙东作家文丛》第一辑出版,收录杨东标散文集《说戏与戏说》、李建树儿童文学集《高一新生》、王耀成散文集《石库门的主人》、夏真中短篇小说集《鱼也疯狂》、谢志强小小说集《会唱歌的果实》等五部。《高一新生》(李建树)、《石库门的主人》(王耀成)、《大写教育》(夏真)、《小卖店》(艾伟)、《会唱歌的果实》(谢志强)五部作品获“浙江省2003—2005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李建树的儿童文学作品集《蓝军越过防线》,入选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权威丛书《百年经典》。2006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策划,区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省著名女作家王旭烽撰写出版反映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事迹的纪实文学《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真实地塑造了一个普通残联干部的鲜活形象,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及市“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由荣荣主编的《宁波当代诗人诗歌选》出版,全书分10辑,收境内诗人诗作多首。同年,与市教育局联办中小学生优秀文学作品征文活动,收到来稿6000多件,筛选900多件编辑出版《宁波中小学生优秀文学作品选》。12月,荣荣诗集《看见》获全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8年,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宁波实行计划单列20周年,分别与《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等媒体开展“看变化诉真情”文学征文和“新宁波人”征文大赛。同年,张坚军的长篇小说《大商无界》、李建树的长篇儿童校园小说《真情少年》、梁旭东主编的文学评论集《时代潮涌中的宁波文学》相继出版。还举办了2008中国儿童文学(宁波)年会,建立了市儿童文学研究基地,为赵柏田、夏真、王耀成等在省内外举办作品研讨会。截至是年底,境内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人(不含在京和外省〔市〕海曙籍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36人、市作家协会会员169人。
  附
  境内部分作家及其作品
  小说
  肖容《在漩涡中》(中篇)、《追求》(长篇)
  袁元龙《黑水党》(长篇,与肖容合作)
  崔前光《浙东的孩子》(短篇集,儿童文学)、《崔前光短篇小说集》
  林芷茵《一只黑手印》(少儿读物,与白小文合作)
  戚天法 《四明传奇》(长篇)、《山乡巨澜》(长篇)
  汪卫兴《雌雄日月剑》(长篇)、《魔商》(长篇)、《唐狮缘》(中篇单行本)、《商城没有夜晚》(长 篇)、《名将张苍水》(长篇历史小说)、《夜幕下的紫禁城》(长篇历史小说)
  李建树 《走向审判庭》(短篇小说集)、《旺堆的世界》(儿童文学、中篇)、《外面的世界》(儿童文学)、《金十字架》(长篇校园小说)、《心理跟踪器》(儿童文学)、《校园明星孙天达》(长篇)、《石沉大海》(长篇)、《快乐的大院》(儿童文学)、《高一新生》(儿童文学集)、《五美图》(儿童文学)、《生命诗篇》(短篇)
  周海彦 《月亮船》(长篇)、《金色蜻蜓》(短篇,与毛履均合作)
  常敏毅 《人生八十最风流》(科普作品)
  周冠宁 《潜艇今天挂满旗》(中篇)
  毛履均 《溪水静静流》(中篇)、《金色蜻蜓》(短篇)
  林俊燕 《情变》(中篇)、《古井边的白菊花》(中篇)、《天伦河深深》(短篇)、《黑痣》(短篇)、《小雨中的回忆》(短篇)
  蔡康 《空屋》(短篇小说集)、《草台龙门》(短篇)
  王廉明 《抢潮头鱼的父子》(短篇)
  杜熔 《月光下的猎物》(短篇)
  许安川 《老倔头的人生哲学》(短篇)
  夏真 《黑冰》(中篇,与王毅合作)、《最后一曲蓝调》(长篇,与王毅合作)、《鱼也疯狂》(中短篇小说集)、《一个女子的征婚启事》(中短篇)、《失去名字》(中篇)
  王毅 《并蒂的矢车菊》(短篇集,与夏真合作)
  何守先 《商·盗·寇》(长篇章回,与谢善实合作)
  徐女 《红尘漫漫》(长篇)、《心灵的战争》(长篇)、《天堂没有钥匙》(长篇)
  刘琼 《女儿行》(长篇)、《大头针》(中短篇小说集)
  张良光 《疯狂人性》(中短篇小说集)
  艾伟 《越野赛跑》(长篇)、《爱人同志》(长篇)、《家园》(中篇)、《小姐们》(短篇小说集)、《水上的声音》(短篇小说集)、《爱人有罪》(长篇)、《小卖店》(中短篇小说集)
  杜锡平 《九爷》(短篇)
  胡章生 《黑夜暗斗》(长篇)
  张坚军 《名利圈》(长篇)、《海地》(中短篇小说集)、《流泉》(短篇)
  谢志强 《会唱歌的果实》(小小说集)、《臭豆腐》(小小说)、《释义》(小小说)、《怀疑对象》(微型小说)、《影子之战》(微型小说集)
  赵柏田 《站在屋顶上吹风》(中短篇小说集)
  陆立明 《走向幸福》(长篇)
  罗冰薇 《旧情》(微型小说)
  王路 《Mao Mao》(短篇)、《我的星中只有你》(长篇)、《我的房东是女生》(儿童文学)
  褚建新 《舒雅,声音好吗》(短篇小说集)
  周为群 《相见时易别亦易》(中短篇小说集)
  散文
  林芷茵 《默默地伫立在窗前的仙人球》(散文)、《离去的日子》(散文集)
  胡菁 《走到阳光下》(散文)
  杨东标 《一线文缘》(散文集)、《说戏与戏说》(散文集)、《看企鹅回家》(散文集)、《浙东二题》(散文)
  乐建中 《哲理消闲》(散文集)、《有风的日子》(散文集)
  徐季子 《徐季子文选》(散文集)
  夏真 《写字台边的黑猫》(散文集)、《亲近伊妹儿》(散文集)
  贾虹 《泪为谁落》(散文集)
  黄港洲 《感悟人名》(散文集)、《荡海集》(散文集)
  荣荣 《粗陶》(散文集)
  韩光智 《钱是我的胆》(散文集)
  朱步兴 《岁月传真》(散文集)
  姜宇清 《品位与体验》(散文集)
  赵柏田 《历史碎影》(散文集)、《岩中花树》(散文集)
  王荣兴 《宁波古城风貌》(散文集)
  李建树 《越说越近》(散文集)、《老屋》(散文)
  王永江 《麦茬地》(散文集)
  梅儿 《梦里梦外》(散文集)
  俞丹桦 《品味》(散文集)
  靳书伦 《艺海一粟》(散文集)
  王耀成 《石库门的主人》(散文集)
  李浙杭 《宁波当代作家散文选》(三卷本,主编)《浙东作家文丛》(1—6辑,主编)
  王毅 《一个人的酒吧》(散文集)
  艾伟 《无限之路》(散文集)
  邱贝贝 《未名湖是个海洋》(散文集)
  郑勇 《灿然一灯》(散文集)
  樵夫 《倒不了的老屋》(散文集)
  孙武军 《恍若生命》(散文集)
  楼伟华 《骨哨》(散文集)
  江晓骏 《记忆中的城市》(散文集)
  常敏毅 《相知四海》(散文集)
  赵淑萍 《自然之声》(散文集)
  胡永在 《秋竹轩文集》(散文集)
  林俊燕 《秋香绿》(散文集)、《老屋的椿芽树》(散文)、《孤山与苏小小》(散文)
  诗歌
  孙武军 《回忆与思考》(组诗)
  荣荣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组诗)、《面对一束鲜花》(组诗)、《风中的花束》(诗集)、《雨夜无眠》(诗集)、《流行传唱》(诗集)、《暖色》(诗集)、《像我的亲人》(诗集)
  毛翼虎 《天涯芳草庐诗稿》(格律诗集)
  远岛 《颠簸的岁月》(诗集)、《错过的目光》(诗集)、《爱的历程》(诗歌)、《无形的房子》(诗歌)
  高堂东容(王大方)《寻找辉煌》(诗集)、《夏天的蚂蚁》(诗集)
  邱闳 《失衡》(诗集)
  邱卫东 《森林鸟语》(诗集)
  陈云其 《复活的草地》(组诗)、《往事深吻》(诗集)、《两朵云的故乡》(诗集)、《低下头并且记住》(诗集)
  李全平 《退潮》(诗歌)、《滂沱》(诗集)
  毕东耀 《走出沼泽》(诗集)、《泉水奔涌》(诗集)、《月光树》(诗集)、《爱与痛》(诗集)
  俞广德 《岁月奔流》(诗集)、《我是海岸风》(组诗)
  林俊燕 《梦是口水塘》(诗歌)、《相思》(诗歌)、《舞雪》(诗歌)
  蔡峥峥 《正午》(诗集)
  陈全章 《岁月深深处》(诗集)
  张沂南 《距离》(诗歌)、《禅寂》(诗歌)、《黯淡的亮眼》(诗歌)
  吴百星 《故乡路》(组诗)、《远古圣火》(组诗)、《黄金海岸的儿子》(长诗)、《我是诗,我是甬江》(长诗)
  郭靖 《我们来跳那最后一曲》(诗集)
  张文斌 《张望》(诗集)
  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人物传记)
  夏真 《大潮初起》、《不沉的陆地》、《生命之歌》、《世界五百分之三的希望》、《红门》、《大写教育》、《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与王毅合作)
  王毅 《明珠不会埋没》、《杨雄里传》
  王耀成 《在迢遥的地中海》、《农民的创世纪》、《赵安中传》、《陈中伟传》
  周冠宁 《世界需要热心肠》
  黄港洲 《张爱萍和海军》
  赵柏田 《社区人》、《涅槃》(与王国安合作)
  樵夫 《我打开了灵魂之门》
  蔡康 《生死兄弟情》、《江亚轮惨案》
  王旭烽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
  汪卫兴 《船王包玉刚》(与倪冽然合作)、《脚印》、《超越自我》
  戴光宗 《赵树理传》、《张济民传》
  王泰栋 《陈布雷外传》、《武陵梦残》(与罗光合作)、《沙文汉与陈修良》、《门槛》
  方凡人 《殷夫传》、《蒋介石和他的母亲》(与张良尧合作)、《海上闻人虞洽卿》
  周静书 《童第周传》
  李建树 《谈家桢传》
  杨东标 《柔石二十章》、《柔石传》
  朱学文 《刘浩天中将》
  张潇 《流星,为自由而陨落》
  文学评论
  梁旭《积蓄起腾飞的力量》、《论夏真的小说创作》、《王安忆的性爱小说:构建女性话语的尝试》
  季学源《〈金瓶梅〉与〈红楼梦〉对读两题》、《红楼脂粉英雄们》
  竹潜民《鲁迅晚年思想的当代读解》(文学评论集)
  谢志强《小小说讲稿》(文学评论集)
  李建树《呼唤新写实》
  第二节 戏剧
  甬剧
  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源于清乾隆末年民间小调。道光年间(1821—1850)出现专业性“串客”班。后“串客”改成“宁波滩簧”,又改称“四明文戏”、“改良甬剧”。1950年始,正式定名为“甬剧”。主要演出剧目有《天打张继宝》、《三县并审》、《两兄弟》、《亮眼哥》、《半把剪刀》、《典妻》等。著名演员有傅彩霞、徐凤仙、贺显民、金玉兰、黄君卿、徐秋霞、曹定英、杨柳汀、王锦文等(详见本节专记“甬剧”)。
  京剧
  京剧系传入宁波的外地剧种之一。清光绪年间(1875—1908),京班大四喜自天津来甬演出,著名武生王桂卿等献艺于城隍庙戏台,引起轰动。此后,大春台、大连升、大吉升、新大吉升等戏班和名演员小达子、于菊纪等先后来甬演出,红遍甬城。民国初年,城区有老大鸿寿、宋翔记、老翔记等京班10余家。民国5年(1916),仅从上海、杭州、嘉兴等地来甬演出的京班就达11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荀慧生、盖叫天、麒麟童、周信芳、金少山等相继来甬登台,名重一时。抗战期间,甬上京班大都自行解散,仅剩下老大鸿寿、合记大连升、韩记大连升3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韩记大连升已名存实亡。1950年3月,老大鸿寿改称同心京剧团,1951年与合记大连升合并,组成市合心京剧团。1956年合心京剧团改名宁波市京剧团,上演传统剧目,排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1957年,由筱毛豹主演的新编历史剧《枪挑小梁王》获市首届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1968年8月,剧团调入浙江京剧团。1970年为演出“样板戏”,成立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招收部分学员组成京剧队,先后演出《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杜鹃山》等,还排演现代京剧《杨开慧》。1974年,京剧队又改名宁波市京剧团,1979年撤销,改为市越剧团。
  地、市合并前,境内另有一京剧表演团体“五九”京剧训练班,于1970年5月成立,曾演出《红灯记》、《龙江颂》、《杜鹃山》、《红色娘子军》和《苗岭风雷》等。1976年京训班学员毕业,改称宁波地区京剧团,排演连台戏《宏碧缘》、现代戏《四明传奇》等。1980年参加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韩燕明获演员一等奖,另一人获演员二等奖。1983年地市合并后,改称宁波京剧团,1987年3月撤销,此后境内无专业京剧表演团体。
  越剧
  前身称“小歌班”,俗称“的笃班”。民国4年(1915),越剧创始人之一马潮水等组建的“的笃班”男班首次进城区演出。16年(1927)以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为首的越剧科班进入城区,在国货商场演出,境内始有女子越剧。21年(1932),群英舞台、新凤舞台等女班在境内甬江大戏院、天然舞台等戏院演出。24年(1935),以名演员赵瑞花为首的瑞云舞台戏班以中南大戏院为固定演出场所,连演4年之久。是年夏,以筱丹桂为首的高升舞台戏班正式打出“越剧”牌子,先后在大光明戏院、天然舞台连续演出《少女出世》、《丁郎认母》、《双山救驾》等连台布景戏,轰动甬城。筱后在上海成为越剧明星。随后,“越剧皇后”姚水娟和施银花、屠杏花等名演员相继率班在境内各戏院献艺。抗战时期,女子越剧戏班编演抗战爱国剧目《梁红玉抗金》、《团结壮丁》等。32年(1943),名演员徐玉兰等首次采用文学剧本演戏,在天然舞台上演《黄金与美人》、《弃官迎亲记》、《女钦差》等,久演不衰。35年(1946)初,毛佩卿在天然舞台组班献艺,接连排演《新董小宛》、《筱丹桂自杀记》、《国破山河在》、《明月重圆夜》、《鹤顶红》等新编剧目,走红甬上。宁波越剧不断得以改革和创新,逐渐由路头戏向有文学剧本方向发展。1949年8月,毛佩卿与搭档汪秀贞合作,成立宁波解放后第一家越剧团——佩卿剧团,上演《鹊桥相会》、《林冲夜奔》。之后又推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戏《白毛女》、《闯王进京》、《信陵公子》等。1950年起,城区民营专业越剧团由佩卿剧团1个发展到“雪芬”、“兰春”、“灵江”、“大喜”、“新艺”等12个,其中大部分剧团均设在境内,并在天然舞台、人民剧院、民光电影院、大世界戏院、仓桥戏院、平桥戏院、新甬戏院等剧院轮流演出。同年,境内成立的还有镇海越剧团和学唱越剧的宁波青年文工团。1952年4月,佩卿剧团与新艺剧团合并,成立佩卿姐妹越剧团。1956年初,佩卿姐妹越剧团改为全民所有制,定名为宁波越剧团。1959年,宁波专区越剧团在辖区内成立。1979年9月,辖区成立市镇明越剧团。
  甬昆
  源于昆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姑苏“正昆”传入宁波.在糅合地方剧种特色和徽戏文武俱全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特色,故又称宁波昆剧。咸丰年间(1851—1861),甬昆戏班发展至10余家,著名的有顾凤卿创办的老宝凤等。光绪年间(1875—1908)增至20余家,其中犹以老凤台、老绪元、老三绣、老景荣、大庆丰5家著称,被并誉为“五公座”。宁波城乡逢时过节,以能请到甬昆“五公座”为光彩。咸丰至光绪年间,城区有昆曲演员100余人,上演剧目分为传统昆曲、调腔、新戏三部分,著名剧目有《龙门阵》、《玉麒麟》、《狮子岭》等。因昆曲的笛子、调腔锣鼓、做工、话音等皆具特色,清丽高雅,学唱昆曲者日众。民国元年(1912)夏,甬昆班“四明文吉祥”赴沪献演《玉簪记·琴挑》、《钗钏记·大审》、《鸣凤记·斩杨》等剧目,连演数月不衰。8年(1919)后,新编排的武戏增多,常演剧目有《割发代首》等10余出。后因重武轻唱,单求场面火爆,布景绮丽,致使原昆曲唱功日益退化,渐失观众。12年(1923)仅存戏班7家。22年(1933)悉数散班,甬昆在甬从此消亡。
  杭剧
  杭州传入宁波的剧种之一,又名武林歌剧。民国24年(1935)春,杭州春秋社在城区新街大光明戏院公演杭剧时装戏《玲玉香消记》、传统戏《双贵图》等。翌年,在杭剧、甬剧、越剧、京剧、话剧等戏班中招募演员,组建杭班浙东歌剧社、善庆歌剧社,宁波始有自己的杭剧班社。因演出时各唱各腔,故又名“歌剧”。1951年,为求自身发展,扩大演出阵容,原杭剧各班社合并改成胜利歌剧团,团部设在英烈街,以兰江剧院、新甬剧场(天妃宫)为主要演出场所,大世界剧场、天然舞台也经常有演出。1956年改称胜利杭剧团,同年易名宁波杭剧团,当时主要演员有叶桂春(兼团长,老生)、俞少泉(老生)、任君玉(老生)、刘悲笑(小花脸)、夏莉峰(小生)、胡秀娥(小旦)、洪姣娣(花旦)、倪月娥(老旦)等。1956年招收一批青年演员,有柯武松(小生)、徐立娣(花旦)、章武春(小生)、徐玲娣(花旦)。剧团以演老生武功戏、武侠连台机关布景戏为特色,主要剧目有《封神榜》、《平阳传》、《果报录》、《十五贯》、《四进士》、《郭子仪》、《狄青平西》、《七侠五义》。1957年《顾鼎臣》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剧本二等奖,2人获演员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1965年由于剧种缺少个性特色,与市越剧团合组市越剧实验剧团。
  木偶剧
  境内短暂存在的一个剧种。1962年12月,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省木偶剧团分出部分演员支援宁波,成立市木偶剧团。团部设于药行街,并以民乐剧场、大世界剧场为主要演出场所。主要剧目有《追鱼》、《白蛇传》、《哪吒闹海》、《柳毅传书》、《盘夫索夫》、《半夜鸡叫》、《南海长城》、《红珊瑚》、《春到草原》等。木偶戏演出时唱腔以越剧、瓯剧为主,擅演神话剧。木偶剧团常赴杭州、金华、嘉兴、湖州及上海等地演出。1967年停演,1970年撤销,演员改行转业,部分调入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专记
  甬剧
  甬剧的发展历史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清乾隆后期(1780年前后),在田头山歌、“唱新闻”基础上,吸收马灯调、四明南词、犁铧文书等民间曲调,并受苏州滩簧影响,逐步形成“串客”。“串客”一词,是当时宁波市民对农村一些业余说唱者的雅称,其最早演唱的活动范围主要是乡镇、农村。“串客”纯属业余“坐唱”形式,常受邀参加春节“马灯班”及庙会等场合演出,后受“甬昆”、“徽戏”、“乱弹”等剧种影响,始有较原始的表演和简单的伴奏,从曲艺逐渐演变为小戏。道光十年(1830)后,少数“串客”脱离“马灯班”,单独组班,农闲时节作营业性演出。其时演唱的节目有《陆瑞林掏疯藤》、《阿增算命》、《还披风》等,同时还学唱一些社会流行的时调小曲如《荡湖船》等。
  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灾荒和战乱使农村百业凋敝,半专业“串客”难以维持生计,开始成立专业性“串客班”。“串客班”登上舞台最早的地方是宁波西乡辛庄藕缆桥。咸丰十年(1860)前后,进入宁波市区的各“串客班”纷纷演出于茶馆、旅馆、饭店、妓院、赌场。剧目也由半专业时期的40余出,增至72出。内容除揭露封建统治者腐朽生活、抨击封建礼教外,尚有贺喜讨吉利的彩头戏、安神的五通戏,以及趣味性较强的娱乐戏等。
  光绪六年(1880),上海茶馆老板马德芳等见宁波“串客”戏受人欢迎,便邀“串客”艺人邬拾(宁波方言读“尺”)来、杜通尧、黄阿元、李阿集等去沪演出。邬拾来率职业的“串客班”在上海南市区法租界“凤凰台”首演走红,其他班子也相继进入上海茶馆、地场,最多时达20余家。当时上海已有“申曲本滩”(即后来沪剧)、“常锡滩簧”(即后来的锡剧)等新形成的“滩簧”戏,大都采用“起平落”的曲式,与宁波的“串客”唱腔结构基本一致。因此,“串客”艺人追随潮流,将“串客”改称“宁波滩簧”。民国12年(1923),“宁波滩簧”改称“四明文戏”。
  20世纪30年代,尽管“四明文戏”影响很大,一些戏班还组织到杭州、汉口、天津等地巡回演出,但因缺少新编剧目,无法与其他剧种竞争,日趋衰微。为挽救危局,艺人们进行探索。民国26年(1937)初,将原为对子戏的《双落发》改编成可演4小时的大戏,尝试初获成功,成为“改良甬剧”的发端。27年(1938),“宁波滩簧”在艺人大会串中,始称“改良甬剧”。翌年,集中上海各班子主要演员组成剧团,正式以“改良甬剧”名义,在“中南饭店”剧场上演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引起轰动。随后又排演分幕时装大戏(即西装旗袍戏)《空谷兰》、《少奶奶的扇子》等,在已配用舞台布景和灯光的同时,扩大乐队,改革唱腔。此后10余年间,上演西装旗袍戏、清装戏《啼笑姻缘》、《姐妹花》、《金生弟》、《三县并审》等四五百出,首至汉口、天津、南京、厦门等地演出。32—38年(1943—1949),宁波彩霞甬剧团在宁波大世界戏院演出,挂头牌傅彩霞,主要演员还有王宝生、张德元、筱白眼、陈凤英、项翠英、张莉莉等。除演“串客”时期的72出小戏外,还演出《二百十天》、《一本万利》、《万里长城》等剧目142出。但终难挽救衰落,观众日减。
  1949年7月,在上海演出的金玉兰回家乡宁波,与沈桂椿、王文斌的“滩簧”戏班合作,组成宁波解放后第一个职业甬剧团“合作甬剧团”,并在郡庙剧场(民乐剧场前身)上演根据同名歌剧移植的《白毛女》。1950年正式定名为甬剧。5月,徐凤仙、贺显民与沈桂椿、王文斌等合作,成立凤仙甬剧团(宁波甬剧团前身)。剧团以徐凤仙、贺显民、金玉兰、黄君卿为核心,主要演员还有徐秋霞、孙荣芳、沈桂椿、王文斌、张德元等。建团不久,即进行甬剧改革,突破了“宁波滩簧”时期只演生活小戏的局限,创作演出了《上海四小姐》、《多情的少爷》、《牌位成亲》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同时挖掘整理甬剧大量原有的优美曲调,丰富唱腔,培养新中国第一批甬剧青年演员,如黄再生、余盛春、汪莉萍、汪莉珍等。1952年11月,凤仙甬剧团改为“宁波甬剧团”,演出《罗汉钱》、《田螺姑娘》。1954年首次上演由胡小孩编剧的现代戏《两兄弟》,并先后参加省戏曲会演和华东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一等奖。《两兄弟》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新甬剧”开始形成第一个创作和演出高峰。演出区域扩大到余姚、上虞、新昌、嵊县、绍兴、杭州、嘉兴、湖州、金华、丽水、象山、三门、天台、临海及上海松江等地。1956—1964年,甬剧团创作和移植改编现代戏60余出,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红岩》、《夺印》、《亮眼哥》、《红珊瑚》、《金沙江畔》、《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培养了郭兴根、全碧水、裘祖荫、俞清根、包赛桃、徐雯霞、陈蔓兮等第二代青年演员,形成宁波“新甬剧”发展第二个高峰。1958年10月,上海数家甬剧团合并为上海堇风甬剧团,上演传统戏《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等,并灌制唱片。1964年4月,市戏曲训练班甬剧班学员毕业,成立甬剧青年队,演出传统戏《双玉蝉》,移植上演现代戏《刘胡兰》、《芦荡火种》、《山乡风云》、《红色娘子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甬剧迅猛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甬剧演员,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甬剧作者和作品,如从写甬剧剧本开始而成为著名剧作家的胡小孩和他创作的《两兄弟》、《亮眼哥》,谢枋的《传家宝》、《姜喜喜》,李捷的《家务事》、《两妯娌》,筱小民(苏立声)的《朝外货》、《心事》,以及宁波“新甬剧”最早的剧作者陈白枫和他的《牌位成亲》、《枪毙袁世伟》等。这些作品使甬剧现代戏创作达到新的高峰。
  “文化大革命”开始,宁波甬剧团和甬剧青年队解散。1972年在市文宣队成立“文工团”,后改为甬剧小分队。主要演员有徐秋霞、全碧水、郭兴根、沈申儿、范亚琴、郎友增等。新招的学员有石松雪、杨佳玲、王坚、沃幸康、陈安俐、张海丽等。先后移植上演了《一副保险带》、《红哨兵》、《鱼水亭》、《海岛女民兵》、《艳阳天》等现代戏。
  1976年,重建“宁波市甬剧团”,金玉兰、陈月琴、王文斌等一批主要演员先后归队。1978年又调回在宁波地区越剧团工作的原甬剧青年队主要演员曹定英等一大批甬剧演员。1977—1981年,先后演出现代戏《何陈庄》、《枫叶红了的时候》、《泪血樱花》、《少奶奶的扇子》、《返魂香》、《茶花女》、《魂断蓝桥》、《魂牵万里月》等,并重新上演《亮眼哥》、《雷雨》、《日出》、《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啼笑姻缘》等甬剧优秀剧目,以及由胡小孩、谢枋、天方3人合作编剧的新编古装剧《三篙恨》。甬剧发展又进入繁荣时期。剧团培养了第三代演员曹定英、杨柳汀、卓胜祖、王利棠、应礼德、钟爱凤、郑顺琴等人,在此同时,第四代演员石松雪、杨佳玲、王坚、沃幸康、陈安俐、张海丽等亦相继成长。曹定英、杨柳汀和石松雪等先后成为甬剧骨干。1980年由曹定英、杨柳汀主演的《泪血樱花》选场参加省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曹定英获一等奖,杨柳汀获二等奖。曹定英还在此前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是年创办甬剧艺术培训班,由袁孝熊、沈瑞龙负责,共招收男女演员30名,除聘请金玉兰、徐秋霞、黄君卿、王文斌担任主教外,还聘请上海著名甬剧演员徐凤仙等授课。1983年上演由天方、杨东标编剧的现代戏《浪子奇缘》,在获省首届戏剧节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之后,又获文化部、中国剧协举办的“1982—1983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创作奖”。1984年,甬剧第五代演员周一庭、王锦文、陈莎莎、贝文琴等在甬剧艺术培训班毕业后进入甬剧团,并开始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1987年剧团带着由天方编剧的《荡妇》、王信厚编剧的《马马虎虎》两个剧目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两剧均获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曹定英获演员一等奖。1989年,王信厚编剧的《秀才的婚事》和天方编剧的《爱情十字架》均获省第四届戏剧节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石松雪、杨柳汀、卓胜祖获演员一等奖。次年,以上两剧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双获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同年,由苏立声、余盛春编剧,王犁导演,陈莎莎主演的3集清装甬剧电视连续剧《田螺姑娘》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市甬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一级剧团。甬剧作为地方戏和小剧种在全国扩大了知名度,为新时期甬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甬剧在创新与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宁波当地剧作者的剧本创作形成高峰,涌现出一大批反映当代生活、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新作,如《罗科长下岗》、《邻舍隔壁》、《宁波人在香港》、《风雨一家人》、《好母亲》和大型音乐剧《桑兰》等。其中创作于1995年的《罗科长下岗》获省第六届戏剧节优秀剧本奖等4个奖项,并获1995年浙江省、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于1997年的《宁波人在香港》参加省第七届戏剧节,获优秀剧本奖等9个奖项;创作于1998年的《风雨一家人》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于1999年的《桑兰》、《好母亲》,在双获市1999—2000年度“优秀文艺作品奖”后,又双获市“五个一工程”奖。为争取更多甬剧观众,剧团既送戏下乡,又勇闯市场,在全省各地农村巡演,还赴上海、香港等地演出《天要落雨娘要嫁》、《风雨一家人》、《人生起跑线》、《桑兰》等。《桑兰》先后演出逾500场,创单剧演出场次纪录。为使甬剧传统优秀剧目发扬光大,剧团录制了首部甬剧卡拉OK带和CD光盘,收录了《半把剪刀》、《亮眼哥》、《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中的优秀唱腔。随后,又将《天要落雨娘要嫁》、《风雨一家人》、《阿寿哥》、《荡妇》等摄制作成VCD并公开发行,推广和保存了甬剧精品。90年代中后期,在甬剧唱响“主旋律”的影响下,群众业余演唱甬剧形成热潮,市戏剧家协会先后举办两届甬剧票友大奖赛,促进甬剧的流传和普及。但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地方戏曲逐渐衰落的局面仍难逆转,与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的繁荣相比,甬剧仍未真正走出低谷。
  进入21世纪,甬剧在艰难的探索中前进。2001年,由市甬剧团国家二级演奏员(主胡)董阳焕历时30余年编著的《甬剧音乐》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对甬剧音乐的渊源、结构旋律及甬剧唱腔的音域、运气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并收录大量甬剧不同时期代表性剧目的优秀唱段,填补了甬剧音乐史研究的空白,对甬剧的传承发展与改革提高具有促进和参考作用。为打造新的甬剧精品,走“都市化”和“现代化”道路,2002年聘请上海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中央戏剧学院著名导演曹其敬等,根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创排了新甬剧《典妻》。该剧在戏剧内容上,强化原作女主角“妻”悲剧性命运的社会因由,赋予当代人的文明意识和审美理念;在表演形式上,一改“滩簧戏”重唱轻做、不讲究身形动作的传统,引进现代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讲究典雅、唯美、规范,“为地方剧种如何在新时期走出一条新路子提供了借鉴之处”(《人民日报》评论语),“全方位的更新使甬剧艺术脱胎换骨,审美上也达到了新高度”(《解放日报》评论语)。《典妻》获省第九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浙江鲁迅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全国戏曲最高学术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主要演员王锦文获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4年4月,《典妻》剧组出访欧洲,甬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甬剧的艺术特色
  以演现代戏见长从“串客”时期的“七十二出小戏”,到上海的“宁波滩簧”、“改良甬剧”,再到解放后宁波的“新甬剧”,甬剧题材主要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情状,以普通民众为主人公,很少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甬剧具有的平民意识,使它只表现普通民众的生活,没有对帝王将相的描写。即使是那些近代戏、清装戏,也应属于“现代剧”的范畴。甬剧向其他剧种、其他艺术学习借鉴,迅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吸收快,创新快。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剧种如擅演历史剧的京剧、豫剧等相比,更趋通俗化、大众化,内容更适应市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水准。甬剧作品的题材大都具有新闻性和趣味性,生活气息、乡土风味浓郁。早期传统剧目对于妇女婚姻生活的不幸遭遇,以及都市商埠的淫风陋俗,形形色色小市民的勾勒,具有独到之处,但亦存在人物程式化、类型化倾向。
  表演“活灵活现” 甬剧表演既有话剧的成分,又有传统戏曲的内涵,因此被人们称作“话剧加唱”。表演来自生活,善于表达人物内在的感情,又十分注重在人物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基础上追求艺术真实。表演风格上,“串客”时期大都具有“插科打诨”的场面,十分夸张和幽默。“改良甬剧”时期大量上演西装、旗袍戏,内容反映城市人民生活,风格渐趋细腻和含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代甬剧艺术家的努力探索实践,逐渐演绎成现代甬剧既夸张又含蓄的表演特色,同时,在形成以话剧表演为主的演剧路子基础上,吸收多种戏曲的表演手段并有机融合,在表演实践中不断和谐统一,建立起了甬剧艺术自身的表演体系。
  角色分工不严格固定 甬剧一般无角色制。早期“串客”角色只分生、旦、丑,演出以“丑角”为主;生、丑有专门的称呼。一般“小生”称“清客”,“丑角”称为“草花”,而“小旦”仍叫“小旦”。“清客”又可分“正清客”与“小清客”。“正清客”一般扮演30岁以上的角色,“小清客”扮演30岁以下的角色。“草花”也分“正草”和“帮草”两类,其中“正草”以演“丑角”为主,“帮草”一般只演次要角色。“旦角”亦有“上旦”和“下旦”两类。扮演已出嫁的妇女为“上旦”,扮演未出嫁的姑娘称“下旦”。“宁波滩簧”时期,角色基本沿用“串客”时期的表演。直到“改良甬剧”时期,上演时装戏和清装戏,甬剧才有大致的角色行当分工,在原生、旦、丑的基础上增设老生、老旦,但常不严格,不固定。解放以后,甬剧的角色基本上向话剧学习,依人物性格而定,每个演员仅有大致戏路。
  舞台美术由简到繁 服装上,早期“草花戏”中一般丑角头戴白帽罩,上穿大襟衫,下围竹布裙;有的则戴毡帽,穿蒲草鞋。在一些“清客戏”中,文人多着长衫,戴红顶子的瓜皮帽,穿“双根梁”鞋。老生戴红缨帽,穿外套;老旦扎包头,梳羊角尖,穿清装上衣,下系长裙。20世纪30年代末,旦角始穿旗袍和“摩登”高跟鞋,有的还穿戴其时的流行服饰如晚礼服等登台演出。演员服装基本上不讲究人物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甬剧”时期,演员才真正开始注意服饰的舞台效果。解放后,始重视服装造型及服装用料,不仅宽窄适当并按体型裁剪。官服裤子、内箭衣、红缨帽的用料更为轻柔考究。女性服装则大都用绫、罗、缎、纱、纹料,多取织锦暗花,并予以高开衩,使之显露女性身段曲线;有的还适当减狭阔边,配以百褶裙。初时演员的化妆和道具十分简单,丑角只用白粉画鼻梁,手拿竹篮或肩挑货担;旦角化妆除戴头面外,一般仅用水粉,而眉毛多用毛笔描画修饰;条件简陋的甚至仅以红纸沾水涂敷脸面,又以镬底灰作煤黑。一般都手拿手帕。老生则以描绘、粘贴来代替髯口,以表示皱纹和胡须,手里的道具仅一把芭蕉扇而已。直至“四明文戏”时期,旦角才始用铅粉打底,以块状胭脂涂唇晕脸。50年代后,甬剧化妆开始用上油彩。因现代戏剧情之需,原本只为起装饰和衬托作用的道具,成为戏剧矛盾展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时甬剧,不设布景。40年代至解放前,出现机关布景,如《田螺姑娘》中的“水缸出人”、“螺壳爆炸”等。其时“最负时誉的民间画师是王云林,所绘景物,追求立体透视,尤其是一些器皿杂物,四米以外,几可乱真”(许滔《甬剧舞台美术》)。解放后,甬剧舞台美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加重视布景灯光和音响效果的综合运用,逐渐形成了虚实相间、以实为主的舞美特点。有较大影响的布景设计作品是1964年李荣根、周东昭设计的甬剧现代戏《老冤家》。此剧采用小型景片局部迁换,通过无缝纱和多层次的色光(当时还没有投影幻灯)来展示天幕远景、近景和中景,部分树枝、花丛、粉墙,用纸扎、堆塑、三合板粘合。这些布景在灯光的配合下效果逼真。其他较有影响的布景作品有周东昭设计的《天要落雨娘要嫁》、《半把剪刀》、《亮眼哥》,张咪康设计的《爱情十字架》,周本义设计的《典妻》等。其中《天要落雨娘要嫁》获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优秀设计奖,《爱情十字架》获省第四届戏剧节舞台美术一等奖,《典妻》获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舞美奖”。
  语言幽默,唱腔丰富 甬剧语言、唱腔极富特色,民间语汇丰富,多用俚语俗语,比喻风趣逗人,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如“荷花开来出莲蓬,吃发螂手柯白刀做厨工,灶堂里厢烧火娭姆是毛毛虫,一日到夜‘扑笃、扑笃’打瞌盹”、“赌场里头莫去张,人家铜钿莫看相”。又如“阿拉屯在城隍庙隔壁,雷雨落了七日,脚梗饿得笔直”。唱腔与语言十分契合,不仅琅琅上口,而且节奏紧、速度快、变化多,尤其是大段无伴奏清板,有的一段竟达一二百句。甬剧虽无大型曲牌和成套锣鼓经,但曲调十分丰富,据徐凤仙《甬剧探源》整理共有92种。其中来自民间的曲调如马灯调、紫竹调、杨柳青、一匹绸、七朵花、九连环、十八摸等计80种,来自传统曲牌类的曲调如傍妆台、将军令、万年欢等计12种。音乐属“滩簧腔”中的“花鼓滩簧”类(或称后滩),是板腔体曲调与曲牌联缀体的混用,其结构主要由基本调、四明南词调、二簧和民歌小调4部分组成。根据板式和速度变化,基本调又可分为“老基本调”、“新基本调”和“流水”三类。“串客”早期中有“老基本调”。至“改良甬剧”时期因上演西装、旗袍戏,剧中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是多愁善感的少爷小姐姨太太之类,原有的快节奏“老调”已无法表现剧中人物较复杂的思想感情,于是便有贺显民等一批甬剧改革的先驱们兼收并蓄而创造的“新基本调”。解放以后,甬剧主要演出现代戏。为更好塑造人物形象,宁波、上海的甬剧团先后重新启用“老基本调”。这样新、老调结合,形成了现代甬剧的音乐风格。一些近代戏、清装戏仍以唱“新基本调”为主,但“四明南词调”、“二簧”和“民歌小调”等,则一直沿用至今。
  乐队体制中西混合 甬剧乐队的体制亦随着甬剧的发展而发展。“串客”时期,乐队伴奏只有一副鼓板、一把板胡和一面小锣。“四明文戏”时期,乐队人数增至5人,添加了琵琶、小三弦。“改良甬剧”时期,曾同时启用民乐、西乐两个乐队。伴奏唱腔的民乐队一般有7人,主要乐器有二胡、反档二胡、箫、琵琶、扬琴、小三弦、鼓板。西乐队则用小提琴、萨克斯管等演奏当时的“流行歌曲和乐曲”作为配乐。解放后,甬剧乐队配备更趋科学合理,乐队演奏员增到8~10人,主要乐器有鼓板、主胡(二胡)、小提琴、反档二胡、扬琴、柳琴、琵琶、小三弦、箫、大胡、笛、唢呐等。现宁波市甬剧团乐队为小型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员增至12~14人。主要乐器增加了西洋乐器长笛、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在一些现代戏的演出中还常会临时增加一些富有时代色彩的新乐器,如双排键、电吉他、电倍司等。
  第三节 曲艺
  四明南词
  宁波地方曲艺的曲种之一,属弹词类,俗称“宁波文书”,由民间唱曲演变而成,主要流传在浙东一带。2001年,市群艺馆集体创作的四明南词《中华旗袍》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戏剧小品曲艺类银奖。进入21世纪后,后继乏人。所幸在四明南词众多曲调已大都为甬剧和宁波走书、蛟川走书所吸收。2006年,四明南词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曲协延请专家老艺人对四明南词的唱腔和存世唱本进行抢救性发掘和整理,先后编辑出版《四明南词》和《四明南词音乐》。(详见本节专记“四明南词”)
  宁波走书
  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是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的地方曲艺的曲种之一。最初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你唱我和的田头山歌发展演变而成。初时只有一副竹板、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简单。至光绪年间(1875—1908),吸收绍兴莲花落、四明南词、宁波滩簧等曲种并加以改造应用,渐趋成熟,出现《四香缘》、《玉连环》、《包公案》、《白鹤图》、《双珠凤》、《合同纸》、《大红袍》、《绿袍》等10余个新书目。常用曲调有四平调、马灯调、赋调等。伴奏乐器主要为四弦胡琴,二胡等辅之。演唱形式由说、唱演变为分口饰演角色。表演的动作幅度较大,因名“走书”。知名艺人有许生传、谢宝初、毛全福等。其后逐渐吸收戏曲表演艺术,加强动作性,增加伴奏乐器。20世纪60年代初,经改革创新,表演发展到男女双档。1958年,应毅执笔、许斌章和朱桂英双档演唱的《四明红霞——李敏》参加省会演获奖。许斌章演唱的《朱德能创造防护罩》还参加了全国会演,陈白枫执笔、朱桂英演唱的《三斗六老虎》赴省会演获奖。1964年,宁波市曲艺队的宁波走书演员有应兰芳、徐筱水、许斌章、朱桂英、范秀英、张剑萍等。“文化大革命”中走书队伍解体,艺人遣散,书目散失或被焚毁。1977年市曲艺队重建后,招收新学员,许斌章、朱桂英等任教传艺,同时恢复演唱。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演唱的走书篇目主要有《于双戈落网记》、《鸭司令奇遇》、《真假市长》、《活钉严嵩》、《双珠球》、《玉连环》等。1986年5月,郭鹏飞创作的《鸭司令奇遇》获浙江省曲艺新曲(书)目比赛创作二等奖。1987年12月宁波电视台开播“电视书场”,由许斌章演唱中篇走书《九龙夺宝》。1988年11月,戚天法创作的《冷酷的心》,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会演创作二等奖。1990年7月“宁波市’90曲艺节目会演”中,海曙区参赛的宁波走书《真假市长》获作品一等奖。至2000年12月底,全市从事走书演唱的职业、半职业艺人尚有100余人。2005年,市曲协为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专家编撰《宁波走书》一书并于2006年正式出版。
  宁波评话
  又称“武书”,以示与“四明文书(南词)”之别。主要流传于城区和集镇的茶楼、书场及浙东沿海各县(市)、区。源起于宋、元,其时在瓦舍(书棚)里“讲史”、“小说”已十分普遍。清道光年间(1821—1850),城区有评话艺人演唱的茶楼数十处,民国时期仍十分盛行。著名艺人有张霭林、闻才章、张蔼策等。张霭林、张一册、张少策祖孙三人讲的《水浒》,历经几代人演绎,内容丰富,与众不同,在江浙一带颇负盛名。传统书目有《水浒》、《三国》、《隋唐》、《岳传》、《包公案》、《施公案》、《西厢记》、《平阳传》、《乾坤印》、《杨家将》、《八窍珠》、《王瑞伯》、《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数十本。因讲的大都为长篇演义和公案书,所以又称“讲大书”,往往一部书可连续讲十天半月乃至数月半载。说书的“单凭一张嘴,要靠真功夫”,需一个人分口饰演几个至10余个角色,把生旦净末丑、三教九流等书中人物的形态、个性、口吻描绘得神态毕现,惟妙惟肖。所用道具仅折扇一把、惊木一块,不配音乐,不带伴奏。手中折扇既可比作刀枪又可拟做笔纸;一块惊木既衬托书中情节气氛又用来静场。每场结束前,说书艺人故意只说到最节骨眼处,就来个“且听下回分解”以制造悬念,吸引听众,俗称“卖关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有张蔼策、张少策、陈尧生、陈玉凤、张碧雨等人的评话演出。四明南词著名老艺人陈莲卿亦说过评话,其中《包公断寿礼》参加评书会演获奖。除传统书目外,新书目有《红岩》、《林海雪原》、《羊城暗哨》、《51号兵站》等。“文化大革命”期间,书场停业,艺人改行,有的转入“地下”谋生。1977年恢复演出。1995年,宁波电视台开辟专栏“三江书场”,连续播送著名老艺人张少策的长篇评话《武十回》、《山东马永贞》等,听众久盛不衰。2005年市曲协在民乐剧场推出宁波评话专场。2008年举办陈金华曲艺专场演唱会,中国曲协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到会。
  四明宣卷
  俗称“讲经”,也称“讲善书”,由唐代变文、俗讲和宋代说经演变而来,是宣扬佛教的产物。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亦叫“吟”,即韵文。散、韵两种文体糅合,作为宣传佛教教义和劝人为善的形式和工具,内容大都为因果报应、劝人为善的佛教故事和民间故事,多在举丧、做周年、做阴寿等哀悼祭奠场合演唱。由于历史悠久,其渊源以及如何流入宁波已难考证。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宣卷》辞条记载:“清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宣卷扩展到以江南的上海、杭州、苏州、绍兴、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虽然仍作布道之用,但已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民国时期这一说唱形式在宁波十分流行。“讲经”时,置一桌子,讲经者一人或两人居中而坐,两旁为和唱者。讲经的大都为小贩和手工业者,但亦有在大街店面上挂着“四明宣卷”招牌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宁波也称“四明”,四明宣卷因此得名。由于讲经者采用固定的本子,即一个故事装订一卷,又为表示虔敬,将有些书目称作“宝卷”,故又名“宝卷”。宝卷的书目有《目莲救母》、《刘香女》、《王氏女》、《丁郎认父》、《韩湘子度叔》、《对菱花》、《花名宝卷》、《妙香宝卷》、《秀女宝卷》、《白蛇传宝卷》、《梁山伯宝卷》等10余种。解放前城区有三宝经房、三余堂书庄刻印宝卷。以宁波话说唱的早期宣卷只有“唱”与“和”,无音乐伴奏。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采用三弦、胡琴、扬琴等丝竹乐器伴奏,后从三档发展至五档、七档、十一档,采用的乐器基本上与四明南词相同。宣卷前往往先用丝竹伴奏,唱几只“开篇”,如《蝴蝶姑娘成亲》等。唱白诙谐,通俗易懂,音乐优雅,悦耳动听,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曲目。民国时著名艺人有曹显民等。解放后渐趋衰落,仅著名老艺人陈莲卿《蝴蝶姑娘成亲》开篇等尚有演唱,今濒临失传。部分作品收入2006年出版的《综合曲艺》、《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等书。
  唱新闻
  流传于浙东地区的一个曲种,在鄞县、镇海、北仑、奉化、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城区也有演唱。由最初的唱“朝报”(官方新闻)演变为后来的唱社会新闻,历史较为悠久,但具体年代已难稽考。从事演唱的都是盲女盲男,内容大者取材于流传民间的古今故事和新近发生的社会新闻。大都为一人演唱,也有两人对唱。常用曲调有词调、哭调、悲调、赋调等,唱词多为俚音俗谚。所用乐器有鼓、锣或竹根、竹板,后发展用二胡、三弦等。演唱形式有唱门头、椤便场、唱航船、唱灯头、唱场子等,尤以在人们坐航船或夏天纳凉时演唱为多。书目可分两类:一种是小书目,也叫开场书,如光棍苦、打养生、劝赌、癞头抬老婆等,也有用小调唱小段社会新闻的。一种是大书目,也叫当家书,主要有《双兰英》、《邬玉林》、《日月琴》、《拆鸳鸯》、《钉鞋记》、《玉扇坠》、《石门县》、《三县并审》、《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新闻艺人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卖唱者又是残疾人,大都过着漂泊乞讨的悲惨生活。解放后至60年代初,在市曲艺工作改进协会组织下,当时城区包括近郊有唱新闻艺人数十人,以周宝富、张明怀为首的男女盲人,在城区公园、车站、航船埠头木船内演唱为生。周宝富曾在60年代初参加全国曲艺会演活动,当时城中城外有大沙泥街口(即濠河头)、西郊路靠铁路桥旁、西门口设船埠头有大量木船通往西乡各村庄。城区的唱新闻人员随木船的往返为乘客演唱,待木船启船唱新闻人开唱,中间收钱再唱至到站。有单人摇木船岸上拉绳,也有机动船在前后拖数只木船,行速较快点。1966年前,比较有名的有顾阿火、严梅芳、程阿林、李游泉、毛东祥、叶云彪等。新编现代书目有《红色娘子军》、《51号兵站》、《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文化大革命”中艺人被迫停唱。90年代初,仍有老艺人顾阿火的少量演出。随着艺人年老停唱或被安排到福利厂工作,从事演唱的艺人寥寥无几,不少传统书目濒临失传。2008年,“唱新闻”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进行系统化发掘和整理,部分作品收入《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综合曲艺》等书。
  小热昏
  流传于市区和农村城镇中的民间小唱曲种。由宋元时期的“说诨话”演变而来,其历史约有四五百年。大都为两人演唱,偶有一人演唱。乐器有竹板、胡琴、小锣(俗称“狗叫锣”)等,曲调多为地方戏曲和小调。唱时在中间插科打诨讲一段笑话,并在演唱中间卖糖、卖棉纱团等商品,替商家做促销广告。由于言语发噱、唱句通俗,很受群众欢迎。演唱没有固定场所,大都在船埠、车站、菜场以及农村中庙会、集市等。艺人大都是从外地来“跑码头”的,本地为数不多,民国时比较有名的有罗定法、柯福元等。解放后,市区及城乡的一些艺人有的改行,有的被编入曲艺队小唱班,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演唱宣传。“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队解散,艺人转入其他单位工作。此曲种今已消失。2008年被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滩簧(串客)
  原俗称串客。初流行于鄞县、奉化一带,后扩大至镇海、慈溪和舟山地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田头山歌、唱新闻基础上逐步发展。最初为坐唱,有的无乐器伴奏,有的仅一把胡琴、一副鼓板和一面小锣,亦无动作表演。内容大都是当地新闻所唱的节目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唱腔与唱新闻十分相似。以后曲调吸收流行的各种时新小曲,并在甬昆、苏滩、乱弹、徽班等戏曲的影响下,始用乐器伴奏和动作表演。初时为业余演出,只在祠堂、晒场演唱。因东村邀、西村请,艺人串游四方,“串客”由此得名。渐在喜庆堂会、庙会中演唱,串客也由最初的不收报酬到收取报酬,出现半职业性的演出班子。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串客进入集镇和城市,出现专业的演唱组织——串客班。但当时演出的大都是情节较为简单的“一生一旦”或“一旦一丑”的“对子戏”,没有女演员,旦角亦由男子饰演。演出时台上仅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化妆均十分简单。常演的节目有《摸蛳螺》、《扒灰佬》、《拔兰花》、《卖草囤》、《还披风》、《双落发》、《秋香送茶》、《庵堂相会》等。因曲调流畅明快,内容又以反映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为多,深受当时小市民的青睐。清光绪六年(1880),奉化串客艺人邬拾(宁波话读“尺”)来邀请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进入上海茶馆演唱,改称“宁波滩簧”。为迎合观众审美需求,又在剧目、音乐、表演、化妆、布景、道具等方面进行重大革新,并向大戏班方向发展。至民国初,出现女演员。民国27年(1938)宁波滩簧演出时装文明大戏时,始称“改良甬剧”,串客班由原来的曲艺形态步入戏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串客”之名演唱渐趋衰落。至1979年,知名的老串客艺人尚有傅彩霞、倪月娥、崔定甫、包炳荣、王宝荣等,并有少量演出。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系统整理和保护,部分作品收入《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综合曲艺》等书。
  独角戏
  原为上海说唱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演出全程由一个脚(角)色独立完成,故民间俗称“独脚戏”。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滑稽剧团常在天然舞台、大世界剧场等地演出,宁波市曲艺队和民间艺人受其影响,开始模仿表演。80年代初中期,区文化馆开始排练演出,业余曲艺爱好者创作脚本,主要作品有《我是一个兵》、《一回头》、《老宁波》、《父母心》、《表哥的烦恼》等,主要作者兼表演者有杨建民、陈震华、缪广才、王震东、蔡国豹等。1988年,杨建民的《我是一个兵》获浙江省首届消防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二等奖,陈震华的《一回头》获浙江省“农行杯”曲艺创作比赛创作奖。1991年7月,杨建民的《表哥的烦恼》获浙江省首届计划生育文艺节目会演创作一等奖。独脚戏短小精悍,滑稽搞笑,又不乏辛辣,常出现在一些文艺活动中,但创作后继乏人。
  小品
  流行于辖区的外地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话剧小戏衍生而成为曲艺中的一个独立曲种。初时翻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等综艺晚会中现成的小品节目,90年代初始有自己创作的脚本。一般先由文化馆创作人员和业余剧作者撰写脚本,然后按脚本进行排练、演出,参加比赛。1991—2005年,区内作者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和乡土韵味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房里屋外》、《刀下留人》、《燃眉之急》、《出国之前》、《要发要发》、《阿牛与阿香》、《如此错位》、《乐极生悲》、《桃花渡》、《送你一支玫瑰花》和《烦恼》等。其中谢丽泓的小品《桃花渡》获1998年全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三等奖,话剧小品《烦恼》获2004年第一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金奖。苏立声的小品《房里屋外》获1992年“宋河杯”全国曲艺小品邀请赛创作三等奖,喜剧小品《乐极生悲》获浙江省第六届戏剧小品邀请赛创作一等奖。主要小品演员有蔡国豹、孙瑞玲、王震东、陈新、张红娅、谢进联等。2000年4月,区文化馆与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宁波逸夫剧院联合举办“笑在宁波,笑在海曙”曹禺奖小品晚会。2007年,区文化馆创作编排的话剧小品《蝴蝶在飞》参加浙江省第十八届戏剧小品邀请赛,获创作、表演双银奖。
  专记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距今已有300多年发展传承史。早在明末清初,一批文人雅士(医生、教师、商人、钱庄职员等)志同道合地组织了类似票房形式的行会组织。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宁波四明南词已相当成熟。道光年间(1821—1850),是四明南词发展鼎盛时期,许多南词文人、名家纷纷组织班社,较有威望的有“崇德社”(又名老同行)、“永裕社”(又称新同行)、“引凤轩”等。这些行会组织长期对四明南词的书目曲调进行设计创作,乐器伴奏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在文人雅士自娱自乐中,逐渐形成一种文静高雅的江南说唱艺术。江南官绅都学唱南词,南词渐成为有闲阶层所有。但由于南词音乐优美,唱腔婉转动听,因此亦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穷人子弟拜师学艺,民间艺人以流动演唱南词为职业。有资料证明清道光十四年(1834),详细记录当时南词从业艺人有280余人(包括伴奏员),可见南词之兴旺繁荣。四明南词俗称“宁波文书”。据老年人传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曾到过宁波,听了“宁波文书”和演奏的文书器乐曲,“龙心”大悦,说:“江南四明竟有这样好的文书,实不简单,此乃是词,不应称书。”由此,宁波文书改称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旧时为士大夫们所欣赏,一般不进入书场、茶坊。而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凡祀享之典、庆会之期,非此不足以敬而尽欢。宁波当时的民谚流传:“南词唱华堂,走书下农庄,评话进茶坊。”有的农村甚至有违背乡规民约,罚南词两台的禁碑,可见南词在民间的影响和在地方曲艺中的地位。最近发现,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第一部电影《红楼梦》(主演周璇)序幕音乐,移植四明南词大起板作前奏曲,文静典雅,悦耳动听。说明四明南词当时在上海的影响和艺术地位。
  四明南词具有江南独特的地域色彩。以宁波方言为主,辅佐其他方言,中州音韵其中,属弹词类。由于其词藻华丽,诗意深厚,行腔舒展,讲究平仄、对仗、韵律,还常夹杂着不少词牌和曲牌,文采飞逸、秀美、细腻。唱词均为七字奇言对偶句,偶尔也有十字句,集说、噱、弹、唱、演为一体,构成了南词独特的综合艺术特色,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和欣赏研究价值,是宁波地方曲艺的杰出代表。
  南词表演形式起始为一人自弹自唱,辅佐1~5档最多13档不等的乐器伴奏。自20世纪40年代起由上海南词泰斗著名艺人周廷发改革创新,逐渐发展为集说、噱、弹、唱、演的二人自弹自唱。演员演唱时,每人各操一种乐器,上档为三弦,下档为琵琶。其后又自单档发展到三人演唱、一人多角,演唱新颖活泼,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听后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受。
  四明南词曲调丰富繁复、优美文静、多达百余种。基本曲调有平湖调、紧平湖调、赋调、紧赋调、慈调。通称“五柱头”。南词的音乐是罕见的支声复调体系,演奏风格独特,民间有“三弦琵琶蝶双飞,二胡弹弓一线牵,扬琴压阵舞在前,凤箫翱翔冲云天”的赞语。其演奏风格有“你高我低、你低我高,你疏我密,你密我疏,你花我简,你简我花,你进我出,你出我进”的艺诀。个个乐手演奏技巧精湛,变化万千,美妙绝伦,素以高雅著称。
  四明南词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玉蜻蜓》、《果报录》、《双珠凤》、《雨雪亭》、《水浒·风雪山神庙》、《包公案·包公断寿礼》、《白鹤图》、《双金锭》、《平阳传》、《何文秀》等。20世纪20年代的代表人物有:虞锡堂、陈金恩、陈梅卿、滕云清(亦作滕咏清)、戴善宝,号称“五公座”,虞锡堂去世后,以何贵章(亦作何桂章)补入。当时名声广传的有滕云清的“滕调”,何贵章的“何调”。50年代又出现一批代表人物,有陈昌浩、陈世卿、柴彬章、陈莲卿、周廷发、俞长寿、邵孝衍等。他们这一代又形成多种流派,有周廷发的“周派”,柴彬章的“柴调”,可谓流派纷呈。
  1959年末,宁波市戏曲学校开办,柴彬章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范利忠、干小英、徐荣华、励成龙、钱元明、陈祥源等。1963年又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由上海周廷发任教,有陈雪芸、丁德伟、忻玉琴等。1959年,南词著名艺人陈莲卿参加省音乐舞蹈曲艺木偶戏会演,参演书目为于应毅整理的《包公断寿礼》,获奖受好评,并于当年在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以上两批青年演员1964年毕业进市曲艺团。当时还有南词艺人金凤仙、金小玉、谢德政、陈佩佩、胡云爬、顾志鸿、毛国华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市曲艺团解散,人员分配,唱本流失焚毁。20世纪70年代末又恢复市曲艺团,南词演员有励成龙、陈雪芸、陈祥源等,又培养了张康儿、曹春芳、钱春丽等一批青年演员,由陈莲卿、俞长寿任教。可惜好景不长,80年代初随着多种文艺形式频呈,南词逐渐失去市场,市曲艺团再次解散,从此四明南词销声匿迹。2002年起,在市、区各级文化部门支持下,为抢救、保护传承四明南词曲种,陈雪芸、励成龙、钱元明、陈祥源4位老人编辑出版了《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四明南词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宁波四明南词》,并参与编辑出版《四明南词音乐》一书。还收集数十本四明南词优秀传统书目文字本、曲调手抄本、油印本,老前辈经典录音演唱带、20张旧时代胶木唱片、老艺人演唱等珍贵照片资料。由陈祥源牵头组织四明南词演出组,组成人员有励成龙、陈雪芸、钱元明、陈祥源、陈祖蕾、丁德伟等,参加市、区展演活动。2006年四明南词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海曙区文化馆。
  第四节 音乐
  唐宋时期,民间音乐活动渐盛,有唢呐曲《骑马调》、《将军令》和丝竹锣鼓《十番》、《万花灯》等在城区流行。民间有婚丧之事,必奏《喜庆》、《丧葬》等曲。逢元宵、端午、重阳诸节或“四月半会”、灯会、龙舟赛等,必以丝竹、吹打乐曲伴之,烘托喜庆气氛。南宋时,文人按曲牌填词赋歌或谱琴被视作雅好。徐天民及后裔徐诜四代习琴,技艺著称甬上。元代袁桷擅操琴,人称“琴家”,一生潜心研习宋代谱系演变,有《琴述》存世。清代以后,有《五更调》、《马灯调》等民歌小调流行于市。民国初期,受外来文化熏陶,甬江女子中学首设音乐课,开女学音乐教育之先河。20世纪30年代,城区出现西乐队迎亲,有上海新型歌舞团来甬公演。民国25年(1936)春,宁波青年会发起成立宁波音乐研究会,建立鄞县民众歌咏团。抗战期间,流行救亡歌曲。27年(1938)4月,抗日自卫委员会战地服务团在天然舞台举行大会,合唱《救亡前进曲》、《中华民族不会亡》等。同年8月,城区各界举行“八一三”纪念大会,借天然舞台演唱《八一三战歌》、《义勇军进行曲》、《保卫大武汉》等抗日歌曲。抗战胜利后,有上海等地歌舞团在大世界剧场演唱西乐伴奏的歌曲或爵士乐等。36年(1947)4月,城区宁波音乐会社开办口琴研习班并传授乐理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区流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一度逢会必互相拉唱。1950年10月30日,在甬江女子中学礼堂举行宁波市纪念冼星海逝世5周年音乐会。同年,李平之(与周大风合编)出版《解放新歌选》。1956年、1959年,辖区两次举行民间音乐会演。1967—1976年,在市人民大会堂、灯光球场、地委党校、天然舞台、红宝书场等地,时有各系统文宣队举行会演,表演和颂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北京颂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歌曲。1978年后,群众歌曲创作热情高涨,通俗唱法流行歌曲(音乐)开始活跃。1979年,陈雪帆作词、金凤浩作曲的《美丽的心灵》获国家文化部、中国音协、《歌曲》杂志社联合评奖的全国群众优秀歌曲奖,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亚太地区歌曲选集》。1985年1月,区内第一家私立艺术培训学校——宁波青年吉他艺术学苑创办。1986—1990年,辖区词曲创作数量激增,新作迭出,5年中获省级以上大奖的主要作品有《盲人住进新大楼》、《北仑港,东方的大港》、《喵》、《期待》、《旋转的风车》、《哦,10分钟》、《晨露》、《宁波小娘》、《甬江琴韵》、《席乡早市》、《走过险滩大路来》、《甜姑娘》、《宁波港,母亲港》、《难忘故乡小村头》等多首。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北仑港,东方的大港》(陈民宪词,范盈庄曲)、《宁波港,母亲港》(陈雪帆词,许岚、王玮曲)、《甜姑娘》(陈雪帆词)、《哦,10分钟》(陈镒康词,范真真曲)等。其中《哦,10分钟》获全国“星海杯”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1991—1993年,辖区内词曲作家主要获奖作品有歌曲《好好对我说》、《宁波纺织工人之歌》、《光辉的航程》、《远方之梦》、《南方好热》、《迎接新世纪的太阳》,以及器乐曲《四明小景》、《甬城的节日》等。其中《宁波纺织工人之歌》(汤明词,赵万福曲)获全国职工“三热爱”(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歌曲评选优秀创作奖,《妈妈对我说》(陈雪帆词)获全国“三热爱”二等奖,《远方之梦》(吴百星词,郭颖权曲)和《南方好热》(汤明词,郭颖权曲),分获省第四届音舞节创作一等奖、二等奖。1993年,吴波作曲的《小竹篮儿》入选小学版教科书《浙江省优秀歌曲大家唱》,范盈庄作曲的《我们的心愿》入选《全国校园歌曲征集获奖作品集》。次年,吴百星作词的《河姆渡之梦》获“爱我中华,爱我浙江”歌曲征评二等奖。1995年7月,境内首家钢琴培训学校——市业余钢琴学校创办。12月,陈雪帆作词、赵万福作曲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全国第五届“群星奖”歌曲类优秀创作奖。1996年,由区文化馆创作、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唱法二等奖获得者马海云演唱,宁波电视台制作的MTV《老爸》获96百家城市电视音乐节目展播一等奖。次年获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4月区文化馆举办“月湖美”创作歌曲演唱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专业和业余作者的应征歌词、曲子250余首,经专家审定,从中选出17首优秀歌曲制成音乐磁带,并结集出版《月湖美》创作歌曲集。同年9月,区内外400名歌手参加宁波电视台歌曲演唱大赛,37名歌手参加决赛,角逐学生组、成人组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一、二、三等奖。11月,赵万福、王永棠合作的笛、筝打击乐《夏夜》获省第四届音舞节器乐创作一等奖。
  1998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第八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海曙籍歌手叶巧红获业余组美声唱法二等奖。这是继马海云(通俗唱法)、李巧梅(民族唱法)之后,海曙区歌手获得的又一全国声乐高奖。10月,区文化馆选送的女声独唱《月湖雨》在市第五届音舞节上获表演金奖。11月,俞广德作词、刘建宽曲的《东方大港》获省第五届音舞节歌曲创作一等奖,宫成胜获歌曲演唱一等奖。何建永、刘建宽合作的《醉花阴》和葛梅君的《枫桥夜泊》分获乐曲创作一等奖。12月,俞广德出版词作集《又见海鸥》。1999年2月,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音乐教师叶巧红在宁波逸夫剧院举办“叶巧红独唱音乐会”。4月30日,区各界青年在中山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歌咏大会,1500余人演唱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20多首革命歌曲。2000年9月,《吆喝一声开渔啰》(俞广德词、严再望曲)在“天安杯”华夏渔歌征集大赛中获金奖。12月,在浙江省职工歌手比赛中,市邮电局职工、海曙籍业余歌手吕海港获大赛金奖。
  进入21世纪后,辖区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在探索和发展的同时,具有时代特征的佳作不断涌现。2001年,吴军的《寻梦的日子在中华》在全国旅游之歌征歌大奖赛中获作曲二等奖,市越剧团专业演奏员王芳获2001年中国琵琶大赛总决赛优秀演奏奖。同年9月,陈云其出版词作集《手捧黄玫瑰》。2002年8月,陈雪帆出版词作自选集《美丽的心灵》。2003年,《杨梅红了》(陈云其词,桑越曲)和《蔺乡女》(王建英、吴百星词,徐晓静曲)分获省第四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创作奖铜奖,陈尔、陈凌秋等分获演唱组银奖、铜奖。10月,林俊燕诗、郭颖权配乐的大型音画诗《天一书韵》,在全国首届老年人文艺调演评选活动中获创作类银奖。12月,陈雪帆作词、马文川作曲《港城明月》获浙江省社区之歌创作演唱大赛创作类银奖。2004年1月,陈民宪作词、徐沛东作曲《吉祥的港湾》获2003年度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6月,市歌舞团演奏员、被称为“甬上第一筝人”的葛梅君,在宁波音乐厅举办“葛梅君古筝独奏音乐会”。9月,谢博声作词、赵万福作曲、市群艺馆输送的男声表演唱《阿拉村里的巧匠郎》,夺得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为全区再次赢得中国群众文化最高奖。11月,区代表队组织节目参加市第八届音舞节,获得六金四银和一个新秀奖。2005年,杨东标作词,里冉、张选作曲的《老墙门》获省首届组唱类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创作类金奖。陈云其作词、罗晓峰作曲的《水声中的河姆渡》,俞广德作词、范翱鹰作曲的《白鹭飞回来了》,分获省“绿色浙江”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金奖。在浙江省第六届音舞节上,屠靖南的《雁南飞》、葛梅君的古筝独奏《越窑》,分获器乐类一等奖、三等奖。吴军的《十里红妆》和罗晓峰的《阿拉宁波人》,分获舞蹈音乐类创作奖、声乐类作曲创作三等奖。严肖平《我爱这片土地》获声乐类美声组演唱三等奖。2006年11月,《阿拉村里的巧匠郎》入选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最佳金曲30强。2007年,《老墙门》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创作奖。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境内词曲作者在短时间内创作歌词作品50首。稍后举办“奥运在我心中”创作歌曲比赛。同年,代表海曙的女声表演唱《云霞出海曙》、童声合唱《梦飞》等5件作品获市第九届音舞节群星大奖。之后,《云霞出海曙》又获省和长三角地区音乐大赛创作、表演双金奖。12月,俞广德出版词作集《渔舟唱晚》。至同年底,境内有全国音协会员12人、省音协会员35人。
  第五节 舞蹈
  城区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古代祭孔、祀神、祭祖活动,多伴以舞蹈和雅乐。据民国《鄞县通志》载,祭孔雅乐有“初献宣平之舞,亚献秩平之舞,终献叙平之舞”,民间也有边奏乐边舞蹈的风俗。唐宋后,民间庙会盛行,伴以锣鼓乐、唢呐曲《划船锣鼓》、《舞龙锣鼓》、《喜庆》、《将军得胜令》等吹打乐,人们边吹奏敲打边承乐而舞。后借布龙、绒狮、花灯等道具为载体,龙舞、狮子舞、马灯舞、跳大头和尚等民间传统舞蹈在城乡间流传。民国初,城区“四月半会”等大型庙会名闻遐迩。每逢元宵、中秋、重阳等节,以“船鼓”、“纱船”、“踩高跷”、“车子灯”等形式为主的具有浓郁乡风和民族风情的舞蹈盛极一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风东渐,又出现华尔兹、探戈等外来舞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区风行腰鼓舞、秧歌舞,常以团队形式演出。同时出现的还有交谊舞、集体舞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辖区内各类群众性会演不断,在剧场、礼堂甚至街头演唱革命歌曲、“样板戏”的同时,亦演出以肢体语言为主的《洗衣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等舞蹈节目。1979年后,迪斯科等现代舞风靡,原创性的艺术舞蹈开始发展。戴亚萍、王萍创作的《马灯舞》获1979年省文艺调演演出奖,王萍的《草帽舞》、《田螺姑娘》分别获1982年省文艺调演二、三等奖。1984年,市舞蹈家协会成立。1986年,黄祖培的《乡恋》获省第一届音乐舞蹈节创作二等奖,王慧芳的《牛背上的小姑娘》获全国聋哑人表演艺术录像比赛荣誉奖。1987年赵丹中的《精忠报国》获海军航空兵文艺调演创作奖,桂迎的《向往》获省第四届大学生文艺演出一等奖。1988年,施娟娟的《小河淌水》获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创作一等奖,1989年又获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纪念奖。1989年9月,市歌舞团在右营巷10号天然舞台旧址成立,为市第一个国办专业歌舞团体,先后排演《海燕》、《黄河颂》、《孔雀舞》等,并创作演出《春江花月夜》、《风景这边独好》、《秋水夕照》等舞蹈。1990年,施娟娟的《宁波小娘》、王慧芳的《鸭丫》分别获省第三届音舞节创作一等奖、少儿舞蹈创作一等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区传统民间舞蹈基本消失,仅有龙舞、跑马灯等少量形式偶在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露面,而汲取民族舞蹈元素的艺术舞蹈创作却更趋成熟。1991年,施娟娟编舞的《水田与少女》获华东六省一市社会舞蹈调演优秀作品奖,后又获’92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优秀作品奖。1993年11月,黄祖培的《拥抱太阳》、朱宁的《大家都来玩》分别获浙江省第四届音舞节创作二等奖。1995年,朱宁、张杰的《小雨伞》获全国中小学生集体舞比赛创作三等奖。同年11月,市歌舞团的独幕舞剧《路魂》在浙江省艺术节小型舞剧展演中,获得优秀作曲、创作等4项大奖,舞蹈演员赵巍获表演一等奖。1996—2000年,全区的舞蹈创作迎来丰收,先后问鼎全国群众文化、全国少儿文艺和全国专业舞蹈最高奖:群舞《出河头》(黄祖培、施娟娟编舞)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金奖,《小巷记忆》(朱宁、柴亚萍编舞)获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大赛创作表演金奖,舞剧《满江红》(王乃兴编舞)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同一时期获省级和全国奖的作品还有赵丹中的《马灯跑起来》,范晓阳、陈泽慧的《闹马灯》,王乃兴、孙大西的《山花》、《四明忠魂》等。大型舞剧《满江红》参加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角逐,获国家级大奖,演员赵巍获优秀配角奖。2001年7月,市歌舞团沙日娜创作表演的作品《喊》获省青年演员舞蹈大赛表演金奖,沙日娜并获省“十佳”舞蹈演员称号。2003年,孔燕、施丹玉的《快乐A、B、C》获浙江省少儿舞蹈大赛创作奖一等奖。同年,孔燕的专业论文《出人才,出精品,共创我市少儿艺术新格局》获全国第三届“蒲公英奖”少儿论文专著类铜奖。2004年,谢培亮的舞蹈《裁缝走天涯》获省群众舞蹈大赛创作银奖。2005年,罗轶、刘蔚的《惊蛰》获省第六届音舞节舞蹈编导创作三等奖。2006年,沙日娜被授予市“十大文艺之星”称号。2007年,区文化馆选送的《扇韵雅风》参加省“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决赛,获创作表演双银奖。
  第六节 摄影
  城区摄影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照相馆有“容华阁”、“明星”等。40年代初,照相馆增至10余家,尤以“天胜”、“绿宝”及上海王开照相馆宁波分店“王开”等最为著名,但仍限于拍摄普通人像。40年代中期始有艺术摄影,创作《唱新闻》、《书斋清香》、《香草美人》、《菊韵》等摄影作品多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70年代初,除普通人像摄影或为新闻宣传、展览等提供图片资料外,艺术摄影甚少。1969年成立宁波市新闻立体摄影研究小组,有成员6人,改装立体照片放大设备,摄制的第一批彩色立体照片在杭州和北京展出,标志境内始有彩色摄影。1972年拍摄彩色反转片300幅,市出版《美术摄影征文作品选》,有近60%作品为辖区作者所摄。其后,《渔汛季节》、《渔村广积粮》、《教材新编》收入1975年《全国影展作品汇编》,并在当年《中国摄影》上刊登。1983年,王新辉的《千家万户传佳音》入选全国职工摄影展览。1984年,陈冠榕、潘行正、王雄鸣、水贵仙、沈一鸣等人的摄影作品获市年度文艺作品优秀创作奖。同年,市摄影家协会成立。1985年,市举办“山情”、“农情”、“海情”摄影活动和“新中国成立35周年宁波摄影作品展览”,辖区作者深入山村、海岛拍摄,有多幅作品入展获奖。其后水贵仙的《卫士》入选全国第五届人像摄影作品展,钟建强的《云雾山中》获国际住房年摄影艺术展入选奖,沈一鸣的《白衣神》入选匈牙利第六届卫生摄影展,《海鲜》获全国农村摄影大奖赛入选奖,叶炜的《灵桥雨夜》获“今日浙江”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郑春亮的《喜在心头》获第四届中国尼康摄影大奖赛鼓励奖。
  进入20世纪90年代,辖区摄影作者王新辉、潘行正、王雄鸣、李岩宏、徐加文、郭一清等立足本地,拍摄了大量以都市风貌和浙东地域风情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在国内国际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王新辉、潘行正的《柜台之花》,王雄鸣、李岩宏的《建筑工人的骄傲》,徐加文、郭一清的《洁白的厨师帽》获省优秀共产党员风采摄影展三等奖,王争的《婚礼》获国际尼康摄影比赛综合类三等奖,沈一鸣的《渔汛前奏曲》、《走向世界》,分别获浙江省第五届(黑白)摄影艺术作品展入选奖和省首届青年艺术摄影比赛二等奖,龚国荣的《渔港之夜》获省首届青年艺术摄影比赛优秀奖。1992年后,辖区部分作者赴皖南、甘南、包头、坝上采风,同时,继续以北仑港、宁海西店渔村和象山石浦渔港为创作基地,拍摄了众多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作品。郑春亮的《少年体操集训班》,龚国荣的《海港夜色》、《大港之晨》、《水上跳台》,沈一鸣的《情在渔网中》、《龙舟竞渡》、《托起明天的太阳》,郭一清的《苦练》,张柯的黑白作品《新的竞争——人才市场》,张波的《旁观者急》、顾巍翔的《流动的诗》等作品多次在省和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顺应时代潮流,商业摄影趋向繁荣。“维纳斯婚纱”、“春天婚纱”等影楼在城隍庙和镇明路一带相继开张,镇明路形成婚纱摄影一条街。1994年海曙区摄影家协会成立,有会员126人。协会组织会员赴西塘、四明山、黄山、金湖等地采风和创作。至1998年,先后举办了“风情月湖”、“郡庙新貌”、“海曙区摄影艺术展”、“曙色天香”等10余次大型主题摄影创作比赛和展览。1999年,市摄影家协会对郭一清、王新辉、顾榕塘、郑定光、鲍生甫、邬国权、陈玉麟、潘行正、汪一熙9位对宁波摄影事业作出贡献的老摄影工作者授予“资深会员”称号,其中6人为境内摄影家。6月,《宁波摄影报》创刊。12月,辖区作者参加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世纪曙光”千人摄影大赛,并在境内举办展览。2000年,市摄影家协会参与《院士风采》大型画册拍摄采访活动,5名辖区作者历时3个月,奔赴北京、上海、沈阳等地,采访了60余位宁波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拍摄了2000余张院士工作照、生活照,使《院士风采》顺利出版。同年,陈元的《风菊》获第十三届中国“尼康杯”数码摄影金奖,《残荷与老莲》获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并当选第二届“宁波摄影十佳”。2001年,《宁波优秀摄影作品集》102幅作品中,辖区作者和作品均超半数。2003年4月,天一广场举办“春天之约”宁波市摄影作品展,展出400余幅作品,其中近300幅为境内作者所摄。同年,沈一鸣被评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2005年2月,中山广场举办宁波市首届青年摄影艺术展,展出市青年摄影学会30多名会员的100幅摄影作品,其中境内作者周建平的《霓裳缤纷》、王勇的《夜幕下的琴童》、胡龙召的《清风送闲》、徐佳伟的《化妆间一隅》、贾亚炜的《盼佳音》、史久阳的《夏日海边》、潘前波的《山乡即景》、郑敏的《喜在明天》等,被前来宁波参评的国内摄影名家誉为“是一批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7月,贾亚炜《倚门盼信》获《大众摄影》全国摄影月赛优秀奖。同年,市摄影家协会先后承办和联合主办“时尚中国”全国摄影大赛、“溪口杯·美丽的中国”全国风光旅游摄影艺术大展,并出版《广博杯时尚中国全国摄影大赛作品集》、《溪口杯·美丽的中国》全国风光旅游艺术摄影大展作品集。12月,在中国第十一届国际艺术摄影展览中,宁波摄影家有11幅作品入选获奖,其中获铜奖2幅,海曙占1幅。2006年,在第五届国际奥地利超级摄影专题巡回展中,沈一鸣、俞丹桦、戚颢、龚爱茹与境外作者8人,获反转片数码最佳俱乐部奖。贾亚炜的《胡同秀》获2006年全国“中华百姓衣锦”摄影大展入选奖,《回家》获首届“和谐之美·奥林匹克花园杯”全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沈一鸣的《诵经》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上海第八届国际影展中获金奖,这是宁波摄影家在国内顶级赛事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亦是境内摄影家获得的最高奖项。2008年在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评选中,辖区摄影家作品有1幅获银奖、2幅获铜奖、1幅获优秀奖。截至2008年底,境内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9人、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78人,有婚纱摄影、儿童艺术摄影和普通人像摄影等各类影楼、照相店30余家。
  境内部分摄影作者获奖作品
  王新辉 《千家万户传佳音》(获1983年全国职工摄影展览入选奖)
  水贵仙 《卫士》(获1986年全国第五届人像摄影作品展览入选奖)
  《练》(获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体育艺术摄影展览优秀作品奖)
  钟建强 《云雾山中》(获1987年国际住房年摄影艺术展入选奖)
  沈一鸣 《白衣神》(获1988年匈牙利第六届卫生摄影展览入选奖)
  《海鲜》(获1988年全国农村摄影大奖赛入选奖)
  《衡木新图》(获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体育艺术摄影展览优秀作品奖)
  《各领风骚》(获1992年全国“公元杯”摄影大赛入选奖、1993年中国历史名城摄影展优秀奖)
  《诵经》(获2006年上海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金奖)
  崔运富 《玉龙的召唤》(获2008年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幻灯片铜奖)《心有灵犀》(获2005年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
  王争 《婚礼》(获1991年国际尼康摄影比赛综合类三等奖)
  郑春亮 《少年体操集训班》(获1992年全国“公元杯”摄影大赛优秀奖)《对垒》(获1992年全国“公元杯”摄影大赛入选奖)
  顾巍翔 《流动的诗》(获1997年全国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入选奖)
  张柯 《新的竞争》(获1995年全国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入选奖)
  张波 《旁观者急》(获1995年东亚运动会“柯达杯”摄影大赛特别奖)
  陈元 《风菊》(获2000年第十三届“尼康杯”数码摄影金奖)《残荷与老莲》(获2000年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贾亚炜 《倚门盼信》(获《大众摄影》2005年第二期全国摄影月赛优秀奖)《胡国秀》(获2006年全国“中华百姓衣锦”摄影大展入选奖)《回家》(获2006年首届“和谐之美·奥林匹克花园杯”全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
  戚颢 (无名)(获2006年第五届国际奥地利超级摄影专题巡回展最佳俱乐部奖)
  俞丹桦 (无名)(获2006年第五届国际奥地利超级摄影专题巡回展最佳俱乐部奖)
  龚爱茹 (无名)(获2006年第五届国际奥地利超级摄影专题巡回展最佳俱乐部奖)
  第七节 电影电视
  20世纪70年代末,辖区始有电影剧本创作。1981年,军旅作家李云良创作的《爱情与遗产》、《青春》先后由西安、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电影。90年代,电影《神秘失踪的船》(戚天法与人合作)、《义剑奇侠》(戚天法)拍摄成功。
  1985—1990年,宁波剧作家编导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有夏真、王毅编剧的《第七个是逃兵》,陈立春、王月曦、王泰栋合作的《营救少帅行动》,苏立声编剧的《吃蹄髈》、《代理检察长》、《昨天刚刚过去》、《MBD》等;在各地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影视片有《滴血残梦》、《历险鲨鱼岛》、《黄金水道》、《喋血三江口》、《白玫瑰在行动》、《虎口夺丁》、《马经理外传》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境内电视剧创作进入高峰期,有《飘香的风荷》(戴亚萍)、《藏书人家》(程蔚东、翟小菲)、《铁血刑警》(应锦帆、梁山)、《车道卫士》(潘志鹏、梁山)、《碧海情未了》(张坚军、应锦帆、陆绍阳等)、《山乡风流》(裘君谟、倪东海等)、《漫记人间》(刘珉)、《泣血流年》(徐女、梁山)、《修竹湖的故事》(戚天法)等。汪卫兴根据自己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商城没有夜晚》、《天缘地归》、《超越恋情》投入拍摄。2003年,宁波广播影视艺术中心拍摄《不弃今生》、《至高利益》。2005年,宁波广播影视艺术中心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天地粮人》获第25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为宁波拍摄的电视剧最高奖。2006年,宁波广播影视艺术中心摄制的20集电视连续集《利益与代价》搬上银幕。2008年,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与东阳普通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36集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在全国公映。
  境内影视另一成果是戏曲电视剧。1981年摄制越剧《花烛泪》,1985年摄制《桃花梦》。1989年,苏立声等人合作的电视戏曲片《田螺姑娘》分别获第二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二等奖和第十届全国电视“飞天奖”戏曲片三等奖。1990—1992年改编和拍摄的戏曲电视剧有《皇后易嫁》、《飘香的风荷》、《琥珀泪》、《三刺女皇》、《玉堂春》、《花轿错》等。殷志凡、华菊仙拍摄的电视系列剧《中国越剧》(一、二、三、四集),采访了袁雪芬、徐玉兰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保留了中国越剧史的许多珍贵资料。2000年,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参与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除宝、黛外,其他主要角色均由该团演员饰演。2001年,精品甬剧《荡妇》、《阿寿哥》被摄制成VCD影碟。1986—1995年,乐建中、王满国、王国安、周明力等人的影视评论多次获中国影评学会、浙江影评学会主办的各类影评征文奖。
  广播剧是声音的戏剧。宁波人民广播电台1983年首次尝试广播剧创作,录制单本剧《今夜月儿圆》。1996年后,坚持自编、自导、自演、自己配音拟音、自己录音制作的“五自”精神,每年打造1至2部广播剧,至2008年共生产27部70多集,锻炼了广播剧编、导、演和制作队伍,满足了日常广播剧播出需要,繁荣了广播剧收听市场。其中,1988年制作的单本剧《心债》(导演钟一通、徐明鸣,主演雪莉、建军、凌丽),第一次获全国优秀广播剧三等奖。1996年制作的《灯塔在闪光》(编导徐明鸣,主演建军、雪莉、凌丽),获中国广播连续剧二等奖、最佳音响奖。1997年制作的连续剧《涅槃》(编导徐明鸣,主演建军、凌丽、雪莉),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制作的儿童剧《淘气包马小跳》(主创雪莉、郭英杰、徐明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制作的单本剧《包玉刚的婚床》(编剧孙仰芳、导演徐明鸣,主演修宗迪、雪莉等),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随着影视事业的发展,境内影视机构相继成立,影视活动不断发展。1985年,宁波电视台影视剧制作中心成立,2003年重新组建,改名为宁波广播影视艺术中心。2001年10月,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宁波举行,主体活动四大影展、中国电影论坛、国内外新片交易会、大型雕塑“宁波与电影”揭幕等均在辖区进行。2005年,宁波首家动画制作公司600集动画系列片《多吉宝贝》制作启动。同年,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和宁波电影95周年,辖区内举行了经典电影展映、百年电影知识大赛、大学生电影节等,还出版了《宁波电影纪事》。2008年举办了以“快乐新农村,电影你我他”为主题的首届农民电影节、第四届“潮起东海岸”专题片大赛。影视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起伏发展的轨迹,但影视剧本创作向为软肋,地产影视脚本尤显单薄,总体成就不如文学和戏剧。
  第八节美术
  绘画
  境内历史上画家辈出,尤以国画家为最。民国24年(1935)12月,境内鄞县民众俱乐部发起新年民族英雄画像征稿活动,选岳飞、戚继光画像五彩门画.印1.2万张,寓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之深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术创作门类渐趋齐全,作品日益繁荣,涌现了一批富有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情的绘画作品。2001年11月,海曙区文广局、文化馆、社区文化联谊会承办中国美院美术精品联展,展岀10位中国美院师生兼艺友的作品100余幅。2005年1月为帮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市美术家协会、慈善总会、区慈善总会在境内联合举办慈善赈灾中国画义卖活动,区内外39位画家、70余件作品参加义卖,所得款项转赠灾区。现境内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6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48人、市美术家协会会员104人。
  国画山水花鸟画为境内传统画种。宋代楼璹作《耕织图》进呈朝廷,后由宫廷画师临摹传世。明代吕纪擅工笔花鸟,有《桂菊山禽图》、《雪景翎毛图》、《松鹤》等流传至今。金湜工勾勒法画竹,传有《双钩风竹》。清代画家姚燮工梅,有《神虬卧峡》等。民国时期画家陈秋草早年创作以西洋画为主,后改绘国画,有《秋草画集》、《陈秋草花卉小品》等。罗梦石画宗海派,擅画猴,有《百猴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活跃在宁波画坛的画家有刘文选、单克伦、何业琦、何月桂等。1986年,刘文选《牡丹图》、单克伦《墨竹》、何月桂《仕女图》送日本展出,收入日中友协《现代中国画家作品选集》。何业琦国画、漫画、年画等皆精,尤善画虎,有“江南虎王”之美誉。1988年,其国画《虎图》入选中国东部名家扇面册页,并在香港等地展出,还应邀在日本、美国办过个人画展。1992年陈承豹的《碧翠染人家》入选全国第二届工笔画大展,《英武图》获1993年国际美术比赛铜奖,《一路春风》入选199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金彩杯”书画展并获银奖。2004年,王大平的中国画《风云》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浙江省推荐作品展银奖,《新疆风情散记》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写意画大展,并获优秀奖。2008年,市美协举办市中国画作品大展,其中20余幅作品参加了中国人物画宁波、绍兴、台州、嘉兴四市联展。
  年画 1984年,陈继武的年画《江山如此多娇》、《春暖梅坞》、《春讯息》入选全国第六届美术展览,分获全国第三届年画展一、二、三等奖,其中《春暖梅坞》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陈继武的年画《面向未来》(与何业琦合作)、《春风桃李》再获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全国第四届年画展一、二等奖。毛国富的年画《海底世界》入选1988年全国第四届年画展,《人间仙境》入选1989年全国第七届美展。1989年,陈继武的年画《欣逢盛世》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牌奖。1992年,陈继武、何业琦、毛国富合作的年画《中国之春》获全国第五届年画展一等奖。1994年,陈继武的年画《四季如春》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金奖,此为辖区内画家在国家级权威画展和赛事中首获最高级别奖项。
  油画 晚清至民国时期,西洋画(油画)传入。1981年,曹辉的油画《草原》入选浙江油画大展。1988年,韩培生的油画《收获》入选杭州油画邀请展并送国外展出。1991年,骆建钧的油画《梭子蟹》获中国油画艺术展优秀作品奖,曹辉、张剑的油画《新居》、《父辈留下的东西》获庆祝建党70周年省美术作品展铜牌奖。1994年,张剑的油画《郊外和风》获浙江省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铜奖。张剑、高鸿、骆建钧等的油画《透过管道的阳光》、《阳光里的歌》、《潮涨潮落》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1997年,陈继武的油画《世纪祝愿》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05年省油画大展中,韩培生的《暖冬》获金奖,张剑的《古城遗韵》获铜奖,陈峰的《神奇的自然之旅》、曹辉的《永恒依然》、来国强的《静则生灵》获优秀作品奖。也有一些从事国画的画家汲取西画技法,融汇于国画,原画油画为主的改绘国画。
  水彩、水粉画 境内画家林绍灵善画水彩、水粉画。1988年,他的水粉画《水清港深》和门建成的水粉画《江上》入选浙江历年优秀水彩水粉画展,并送美国展出。1989年,林绍灵的水彩画《纷繁的世界》获中国水彩画大展银牌奖,其后,水粉画《黄金鸟》获1990年中国水彩画大展金马奖,《永恒的主题》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画展览优秀作品奖。1996年,林绍灵的水彩画《走向光明》又获第三届全国水彩画水粉画展览金奖,这是宁波画家在水彩水粉画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2003年,胡文明的水彩画《街》获中国水粉画写生精品展银牌,骆建钧的水彩画《金色渔曲》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其他 境内画家绘画门类还有版画、漫画、漆画、宣传画、连环画和木刻等。1986年,王华云的宣传画《威尼斯的梦》在华东六省一市电影宣传画创作联展获奖。1989年,孙佩梁的宣传画《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获第三届全国卫生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谢君度的漫画《爱的时针》入选1988年中国漫画展,何业琦的漫画《迎春图》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展览,蔡国华的漫画《承受力》入选省首届漫画展。王延钧的版画《殷夫》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木刻《一九三六的悼念》获1986年省首届耕耘者画展优秀作品奖;版画《同志的葬礼》获1989年全国第十届版画展银牌奖,《“大东亚共荣”状》入选1994年全国美展。朱启仁的漆画《红果·秋熟》获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2003年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入选2004年全国第十届美展。此外儿童美术也有收获。1989年,叶乃飞的少儿连环画《小红果树》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1994年,儿童美术《有绿荫的房子》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2005年,由区文广局、文化馆策划,何业琦、陈亚飞创作编绘的连环画《好人王延勤》出版。2006年9月,“印象宁波”中国当代油画名家风景作品展在天一阁书画馆展出。2007年,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庆六一·少儿书画大展”,收到参赛作品2485件,近180件获奖作品在宁波美术馆展出并出作品集。同年,与温州市联合举办宁波·温州小幅作品展,展出宁波、温州两地当代画家精品300幅,并于同年12月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宁波市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2008年,市美协编印出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宁波优秀美术作品集》、《宁波优秀版画作品集》、《宁波优秀美术论文集》。同年,出版《新农村速写集》,收录新农村速写138幅。
  城市雕塑
  境内城市雕塑表现了城市文化内涵和艺术景观,也体现了人居生态环境。近年结合三江六岸景观改造和月湖景区、天一广场等大型项目建设,先后建成52件较优秀的现代城市雕塑作品,占全市城市雕塑近四分之一。
  月湖雕塑群 设立地点共青路,水泥浇铸,内镶嵌仿紫铜玻璃钢浮雕。雕塑分“序”、“三江一湖哺甬城”、“海上丝路达五洲”、“浙东学术源流长”、“名楼古阁传书香”、“四明风雅聚才俊”、“宁波商帮走天下”、“节义英烈垂千龄”、“云蒸霞蔚前程美”8组,散布于共青路左侧,成为迎接从火车南站进入月湖景区各方友人的首道风景线。
  全祖望像 设立地点共青路,铜质。背景有沙孟海书全祖望诗“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石刻。全祖望是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雕塑还原了一个从桂井巷(全祖望出生地)口独步沉思的睿智老人的形象。老人背握书卷,长衫临风,面对月湖,或在思考南明遗事,或在推敲“湖语”诗文,反映了他的治学风格和文学造诣。
  日月龙凤雕塑 设立地点长春路,石质。日、月、龙、凤雕塑石柱分立月湖南广场圆形月坛四周。雕塑运用传统手法,与月湖的文化和环境相融合,雕塑的静与湖水的动相互映衬,成为永恒乐章。
  天一广场音乐系列组雕设立地点天一广场,铜质。位于甬城商业中心的这组雕塑,通过对演奏者神态姿势等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出艺术家们陶醉在音乐中的美好画面,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钢琴 设立地点天一广场,铜质。作品运用写意抽象化元素,采用变形手法,呈现出非古非今的视觉风格,以简洁的未来主义风格达到意境的升华。激情式的表现手法更容易将欣赏者带入现代审美意识中。
  竖琴设 立地点濠河公园,铜质。以抽象和具象的手法相结合,用概括的符号、醒目的色彩、流动的线条综合表现音乐的韵律。
  凿 设立地点天一阁,铜质辅以石材。雕塑生动地再现了石刻艺人匠心独运、专心致志、精心雕琢的劳作场景。
  卖油翁系列雕塑 设立地点月湖公园北段,铜质。由“卖油翁”、“货郎老汉”、“磨刀老头”组成。雕塑以典型的动作和表情,刻画人物特征,以细节概括丰厚的精神内涵,展现宁波地方文化特色和乡土风貌。
  田螺姑娘 设立地点永丰公园保丰闸(原属海曙,后划归江北区),铜质。“田螺姑娘”是境内的民间传说,曾拍摄成同名越剧电视剧。根据民间传说制作的雕塑“田螺姑娘”,表现了一名美丽的少女倒立在江边田螺上的形象。作品线条流畅,形式夸张。
  奔腾 设立地点中山广场,底座大理石嵌镶,周边100米水景环绕,喷泉点缀。主体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三张迎风展开的巨帆,与宽广的中山广场相互映衬,成为醒目一景。
  第九节 书法篆刻
  历史上,境内书家辈出。北宋,丰稷善书,代表作有《慈溪永明寺碑记》。南宋张即之名重一时,存世书迹有《重建逸老堂记》、《汪氏报本庵记》、《书社诗卷》等。文学家、藏书家楼钥擅大字,著有《论书》,书迹有《梅天雨晴帖》。元代,袁裒著《书学纂要》,阐述书学要点。袁桷行世书迹有《旧岁北归帖》、《同日分涂帖》。明代,丰坊堪称一代大家,名闻朝野,他五体并能,功力深厚,运笔严谨,传世墨宝颇多,且精于书法理论,著有《书诀》。屠隆擅草书,书法追求意趣,作品气势磅礴,存有《草书诗轴》等。金篆隶行草皆工,善摹印,书画印多为自治。清代,全祖望精通书艺,尤工楷体。万经隶书有《分隶偶存》2卷存世。陈梓与北方李皆齐名,称“南陈北李”,著有《四书质疑》等。王曰升行楷精妙。陈允升擅草隶,印工整有法。
  民国时,冯开、高振霄、赵时棡、钱罕等均名闻四明。钱罕尤擅正书,有书迹“明州碑林”题额等多件作品遗世。张琴善隶书。周小佑精篆刻,以“翰墨林”刻印为业。沙孟海在甬期间留《总理遗嘱碑记》书迹于中山公园。民国26年(1937),丁乙卯在沪创办丁氏书法馆,订润鬻书,设馆授徒,其间曾办个人书展。36年(1947)由上海春明书店出版字帖《星华小楷》,一时蜚声沪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活跃在海曙境内的书法篆刻家有张星亮、郑玉浦、丁乙卯(1961年返乡)、凌近仁、周节之、周律之、蒋思豫、沈元魁、沈元发、陈启元等多人。他们的作品或入选全国全省书法篆刻展,或在海外展出,或选入书法篆刻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书家勤奋耕耘,新书家秀作迭出。丁乙卯书法馆在三支街招生授艺,成为宁波书艺播种人。周氏兄弟(周节之、周律之)成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光、胡茂伟、毛燕萍、胡朝霞、包根满、蔡毅、邹大鸣、周宗毅、余捷等进入书坛。1993年杨光书法社创办,1995年他被市文化局评为“社会艺术教育优秀工作者”。1996年11月,市文化局主办,区文化局、文化馆承办的“迎香港回归宁波市书画名家精品展”在大方岳第举行。1997年5月.胡茂伟应日本书道院、日本硬笔书法研究会之邀,出访日本。7月,胡朝霞隶书对联《好花经雨香犹在,奇石留人意自闲》获第三届全浙书法大展金奖。陈兴蕊获全国少儿书法大赛最佳导师奖,次年又获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美术书法评级辅导奖。1998年,市女书法家协会在境内成立。2000年10月,毛燕萍、胡朝霞、周宗毅、包根满、蔡毅的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2001年7月,海曙、镇海、北仑三区书画联展“墨韵飘香”在大方岳第开展,海曙、江东、江北三区100多位书画名家的作品参加展出。10月,区文化馆、宁波名人书画馆在张苍水故居举办“宁波名人书画展”,展出清代以来甬上书画家作品200余幅,其中有全祖望、梅调鼎、沙孟海等的作品。为促书法艺术后继有人,2003年7月,区文化馆与市书法家协会合办“宁波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2004年1月,“金猴闹春”小小书法家作品展在张苍水纪念馆展出。2005年,《宁波市女书法家作品集》出版,收境内女书法家毛燕萍、胡朝霞、王爱兰、邹云萍、陈兴蕊等作品多幅。2007年6月,高丽使馆文化交流厅举行“日新•七大甬上书法展”。7月,市书协在大方岳第举办“清风•和韵”防腐倡廉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展,展出区、市书家作品69幅。2008年5月,胡茂伟、胡朝霞的隶书条幅《绿色奥运•和谐世界》等2幅参加中国书法界2008北京奥运标志性活动后,被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永久收藏。7月,市硬笔书法协会在大方岳第举办“迎奥运宁波市硬笔书法精品展”。同月,周节之“岳武穆满江红•鲁迅笔名篆刻”暨线装书首发式在群星厅举行。10月,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市书法大赛,收到书法篆刻作品300余件,评出获奖作品35件、入展作品100余件。是年底,辖区共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63人、宁波市书法家协会会员165人。
  第二章 文艺团体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境内出现专业的演唱组织串客班,以后渐有京班、“的笃班”、彩霞甬剧团等在城区演出。1949年,金玉兰回家乡组建了宁波解放后第一个职业性的“合作甬剧团”,1950年成立宁波青年文工团。随后,宁波市甬剧团、宁波地区越剧团、宁波市越剧团(小百花越剧团)、镇明越剧团等相继成立。小百花越剧团曾名闻遐迩,获得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和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大奖。宁波市甬剧团进行传统戏剧的改革探索,其创作演出的《典妻》为地方剧种在新时期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提供了借鉴之处,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五个一工程”等多个大奖。戏曲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各类艺术培训班、训练班、文艺培训学校以及戏剧界的前辈徐凤仙、金玉兰、毛佩卿、徐秋霞等为培养文艺后备力量作出的贡献,著名学员曹定英、杨柳汀、王锦文等就毕业于这些培训团体而挑起了大梁。镇明越剧团和海曙曲艺队是区内集体和民间文艺团体,长期在小区居民中演出,票价低廉,适合中老年观众的欣赏习惯,受到老越剧戏迷和曲艺爱好者的青睐,后撤销或解散。
  第一节 专业文艺团体
  宁波青年文工团
  1950年2月,由共青团宁波地方工作委员会创建,团部地址柳庄巷,全团51人。同年,在天然舞台公演话剧《思想问题》,7月参加全省文艺工作团大会演,为省政协专场演出。其后学演越剧。9月,去鄞县姜山乡、慈溪云山乡进行土改宣传,演出男女合演越剧《许连根》。1951年7月,在大世界剧场公演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越剧《刘胡兰》。1952年1月赴四明山革命老区梁弄等地慰问演出,5月撤销。
  宁波地区越剧团
  1959年10月,以原新昌县越剧团为基础,抽调专区各县专业越剧团中青年演员组成宁波专区越剧团,团部设药行街,先后演出《杨门女将》、《潘杨讼》、《江姐》、《琼花》、《杨乃武与小白菜》等。1969年5月,与宁波市部分剧团组成宁波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改名宁波地区越剧团,吸收部分男演员,实行男女合演,组建越剧改革《沙家浜》剧组,先后移植上演《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杜鹃山》、《沙家浜》等“样板戏”。此后创作、改编或移植几十出现代、传统剧目。原创剧目《齐王斩后》参加1980年浙江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2人分别获演员二、三等奖。
  1983年9月改称市越剧一团。1985年1月与宁波市越剧二团合并为市越剧团。
  宁波越剧二团
  前身为五一越剧团,成立于1951年,系民营性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成员50余人。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曾演出传统、现代剧目《倪凤扇茶》、《送花楼会》、《陈三五娘》、《玉堂春》、《女驸马》等。1957年,《倪凤扇茶》参加市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要演员筱佩卿、潘瑞莲、潘少楼、梁天红、徐慧芳分获演员三等奖。1958年10月改称宁波越剧二团,由筱佩卿任团长。1959年为将宁波越剧之花移植到新疆,集体支援边疆建设,改为新疆建设兵团政治部艺术剧院越剧团,曾向边疆人民献演《红楼梦》、《孔雀东南飞》、《三看御妹》以及根据维吾尔族民间传说改编的越剧《王子与公主》等。
  宁波市越剧团(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
  1952年4月由佩卿、新艺两个民营剧团合组而成,初名佩卿姐妹越剧团。1956年,剧团改为地方国营,定名为宁波越剧团,仍由毛佩卿任团长。初演《巾帼英雄》、《明天更美丽》、《文姬归汉》、《秦香莲》、《玉堂春》等,经常到工厂、农村、连队、林场巡回演出。1958年10月,改称宁波越剧一团。1963年复称宁波越剧团,先后编演和移植新戏《党的女儿》、《文成公主》、《谢瑶环》、《李双双》、《江姐》等。《文成公主》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大师好评。1965年,市杭剧团并入,实行男女合演,改称市越剧实验剧团。1969年1月与宁波专区越剧团等合并,组建宁波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改称宁波地区越剧团。1970年,市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4年改称市京剧团,1979年改为市越剧团。次年参加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姚建平、洪芬飞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83年9月,地区越剧团改称市越剧一团,原市越剧团改称市越剧二团。1985年1月,两团合并为市越剧团,排演新戏《康王告状》,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节,获剧本、导演三等奖,2人获演员二等奖,1人获青年演员一等奖。洪芬飞获全国中青年戏曲演员广播演唱奖。1987年,排演原创剧目《桃花梦》、《琼浆玉露》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均获剧本二等奖;洪芬飞、陈丽炯分获演员一等奖,5人获演员二等奖。同年11月,晋京演出。《桃花梦》由江苏电视台、市文化局联合摄制3集同名电视舞台戏曲片,获1988年全国第三届戏曲电视剧三等奖。1989年晋升为省一级剧团。同年12月,编剧天方、主要演员洪芬飞获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的“1988年度市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1990年4月,应香港总商会等社会团体之邀,赴港访问演出,为市首家出境演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月,新排创作剧目《归长安》参加省新剧目调演,获剧本二等奖、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1人获演员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青年演员一等奖。1992年7月在原班底基础上重组,改名为市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平均年龄22岁。先后排练《秦香莲》、《孟丽君》、《三看御妹》、《五女拜寿》等剧目。1993年,白银飞获华东地区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1994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又获金奖。1996年获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同年10月第三次赴天津演出。1997年5—6月,先后赴武汉、成都演出。同年,越剧《孟姜女》参加省第七届戏剧节,获优秀新剧目奖、优秀剧作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创作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以及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金艺奖、优秀表演奖等10个奖项。1998年11月第三次晋京,在长安大剧院公演新编经典越剧《红楼梦》、《梁祝》等,中国剧协举行“宁波‘小百花’晋京演出座谈会”。1999年获江、浙、沪地区“双优”(优秀作品、优质演出)演出单位第一名。
  越剧《江南女巡按》参加省第八届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谢进联、洪芬飞、张小君获演员优秀表演奖。2000年5月参与由浙江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除宝、黛二角外,其他主要演员均由该团演员饰演。同年9月,在省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张小君、赵海英获“浙江省十佳青年演员”称号。12月,大型都市越剧《国色天香》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越剧《孟姜女》获1999年度省“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1月,新编传统越剧《吕布与貂蝉》赴杭州首演,为剧团走向市场的又一部好剧目。9月,宁波演艺集团成立,与市甬剧团、市歌舞团共组市艺术剧院,改名市艺术剧院越剧团。11月,越剧《社区来了“小百花”》获中央文明办、国家文化部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金奖。2003年1月,“小百花”正式登台亮相。同年2月,新编越剧《百花江》参加省第九届戏剧节,获优秀新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唱腔设计奖,杨巍文、张小君获优秀表演奖。3月赴南京演出《红楼梦》、《吕布与貂蝉》等,《红楼梦》被当地媒体赞誉为“经典戏曲节目的创新之作”。10月,赵海英获全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宁波戏剧界获此殊荣第一人。2004年11月,在中国剧协举办的“20041良渚文化杯”全国越剧演唱大赛中,“小小百花”演员金梦超获专业组金奖、“越剧新星奖”,徐晓飞获专业组银奖。是年剧团演出95场,观众32.6万人次,收入88.9万元。2005年6月,张小君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宁波市甬剧团
  1952年在原凤仙甬剧团基础上重组,改称市甬剧团,汇集了金玉兰、徐秋霞、王文斌、沈桂椿、黄君卿、史少岩、夏月仙等名角以及黄再生、余盛春等青年演员。初演民间故事剧《田螺姑娘》,观众携铺盖连夜排队购票。至1966年,剧团共创作、改编、移植现代戏《亮眼哥》、《朝外货》、《红松站》、《山乡风云》、《芦荡火种》、《一千零一夜》等60余出。1969年,剧团及成立于1964年的甬剧青年队解散,演员调宁波地区越剧团。1976年,市甬剧团重建。1977年起演出《三篙恨》、《泪血樱花》、《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魂牵万里月》、《魂断蓝桥》、《雷雨》、《日出》、《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啼笑姻缘》等。主要演员有曹定英、杨柳汀等。1979年10月,曹定英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4年5月,出席全国第四次戏剧家代表大会。1990年10月被省文化厅评为省一级剧团。1998年6月,剧团从宝善路临时用房迁入白云新团部。造型古朴的新团部和白云剧院占地面积6299.8平方米,建筑面积4820平方米,其中新团部1620平方米,白云剧院及娱乐楼3200平方米。由于奉行排演普通话话剧、送传统剧目下乡、磨砺甬剧精品“三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年演出达368场次,创建团30多年来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2000年5月下旬,成立市儿童艺术剧团,《桑兰》在全国体育大会期间为体育健儿和各地代表作专场演出,桑兰本人亲临演出现场与观众见面,场面热烈感人。2002年,根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都市新甬剧《典妻》,参加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沪上掀起甬剧热潮,被誉为“小剧种,大转型,一次性完成了地方剧种由乡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型的质的飞跃”。2003年5月,《典妻》被正式选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浙江省参评候选剧目之一。《典妻》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等多项大奖,成为宁波市舞台艺术的重大突破。《典妻》经历市场考验,并走出国门。至2008年底,已在宁波、上海、杭州、西安、香港、台北,以及欧洲等地演出1500余场,观众14.2万人次。
  第二节 艺术教育团体
  民国18年(1929)10月,民众教育馆在郡庙建立,是境内艺术教育学校的雏形。馆内分讲演、娱乐、民众乐园三部分,教授音乐、美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教育传统得以延续,越剧培训班、戏曲培训班、甬剧艺术培训班等相继开立。1987年,中国民主促进会宁波市委员会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宁波分校,报名学生达数百人,为改革开放后境内最早的艺术培训学校。其后,孙文英艺术学校、爱菊业余艺术学校等公立艺术培训学校相继挂牌,主要面向青少年艺术培训,成为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镇明少年文艺班
  1950年初开办,地址在县学街钱公祠,后迁至中山公园内。学员30余人,均为十二三岁失学少年。经费由社会集资、国家补助,以演出歌舞、小戏及秧歌、腰鼓、快板等民间文艺节目为主,配合宣传活动,深入工厂、农村、居民区和部队演出。1952年9月,“星火”文艺班并入,改称市少年文艺班。1953年停办,学员转入就近学校学习。
  宁波市越剧培训班
  1957年11月由市越剧团等4个越剧团联合举办。招收40人,其中演员33人,乐队7人,抽调各专业剧团人员任教。1958年8月撤销。
  宁波市戏曲训练班
  1960年初开办,初称市戏曲学校,地址在中营巷5号。设越剧、甬剧、京剧、曲艺、木偶等5个班,学员200人左右,教师40余人。任教老师多为市属剧团主要演员,同时邀请上海市戏曲界人士担任部分课程教师。专业分艺术表演、音乐伴奏,开设唱腔、念白、乐理、形体训练及政治、文化等课程。1960年底,木偶班结业。1962年1月改称宁波市戏曲训练班。1962年,新建的市民间歌舞团并入,增设歌舞班。1963年上半年,越剧班、曲艺班毕业。1964年3月,甬剧班毕业,学员进入市甬剧青年队。1967年5月京剧班毕业后,训练班解散。毕业的青年演员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各剧团后相继担任主要演员,如毕业于甬剧班的曹定英、杨柳汀、卓胜祖等后来成为甬剧第三代著名演员。
  宁波甬剧艺术培训班
  1980年9月,市文化局创办,招收男女学员30名,年龄最大17岁,最小12岁,负责人袁孝熊、沈瑞龙。地址延庆寺,学员除学习唱、做、念、打等戏曲基本功外,还学习政治、语文等文化课。艺训班主教老师除老一辈甬剧演员金玉兰、徐秋霞、黄君卿、王文斌及中年演员李发敏、沈永华、余玲玲等外,还聘请上海著名甬剧老演员徐凤仙等授课。基础教材以甬剧传统小戏为主,传授剧目有《庵堂相会》、《杨淑英告状》等,后排演《借妻》等大型甬剧。1982年9月,折子戏《搀桥》参加省戏曲小百花汇演,杨军获优秀小百花奖,其他6人获小百花奖。1984年8月,毕业学员进入市甬剧团,王锦文、陈莎莎、贝文琴等开始在一些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1981年10月至1983年初,代培市越剧学员。次年参加省戏曲小百花汇演,陈淑英获优秀小百花奖,其他2人获小百花奖。
  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
  地址在解放南路观宗讲寺。前身为宁波地区京剧团。1987年5月京剧团解散后改办为培养文艺人才的专业学校。1989年9月开办中专戏曲班(越剧),招收宁波、舟山、绍兴等地学员22名。1990年续招15名。分表演、音乐2个专业,边教学边排练越剧折子戏20余出,多次为来甬访问的海外宁波籍人士演唱。部分折子戏被宁波电视台摄制后播出。至1991年底,共举办艺术培训班24期,学员1250余人次,组织演出395场,为外事活动演唱近百次。有教职员工42人。1992年初迁至江东区新址,后更名为宁波市文艺学校。
  其他民办艺术培训学校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相继出台,区民办艺术教育蓬勃兴起。八六拍艺术培训学校、博大国艺艺术培训学校等一些民办民营艺术培训学校先后创办壮大。面向成人的艺术培训学校亦活跃起来,艺术教育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至2008年2月,在区注册招生的艺术培训机构11家,年招生人数逾千人。
  第三章 群众文化活动
  境内传统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旧时每逢佳节庆典,常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抬阁、玩龙舟、举办灯会等。随着现代文化的普及,此类传统文化样式渐趋衰落。1984年两区合并后,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跃,1999年被评为省广场文化先进单位。社区文化活动多次受到市、省和全国文化部门表彰。特别是大型文化活动,营造了独树一帜的商贸文化氛围,打造了为商贸服务的品牌,曾获全国“十大节庆活动”单项奖。
  第一节 传统文化活动
  抬阁
  由数名儿童或大人扮演古装戏剧人物角色,立在四方形木阁子上,由大人抬着行走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扮演者各饰某一传统戏曲中人物,根据剧情组成造型,固定在抬阁支架上。抬阁由2到8人扛着游动。解放后木阁逐渐变为手推车,现多由汽车代替。抬阁上街表演是现代大巡游的前身。
  舞龙
  舞龙习俗,原有祈年的意思,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在海曙地域盛于唐宋,流行“百叶龙”。绘制一个雄壮威武的龙头,朵朵荷花紧紧相扣组成龙身,花瓣变成鳞甲,蝴蝶成抖摆的龙尾,片片荷叶则成朵朵白云。舞龙者十数人或数十人,时跃时奔,神形毕露。解放后,境内民间也有舞龙队,但活动不多。1999年1月,段塘街道成立女子舞龙队,队员32名,由街道各社区居民组成。女子舞龙队组建后,先后参加各种庆典、表演和比赛活动达70多次,树立了自己品牌,赢得赞誉。1999年6月参加省首届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演出。2000年2月参加市广场文化活动歌、龙、鼓、舞擂台赛,获优秀表演奖。2000年5月参加市委宣传部、市计生协举办的“祖国·大地·母亲”大型广场文艺演出。2003年9月参加省科普宣传节开幕式演出,以及江北洪塘镇庆国庆农村文化大巡游活动。女子舞龙队现有队员40多名,被区委宣传部评为精品团队。
  舞狮
  舞狮表演者在锣鼓音乐声中,装扮成狮子模样,做出狮子各种形态动作。民俗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境内每逢元宵佳节、迎春赛会、开张庆典等喜庆节日和活动,都喜敲锣打鼓,舞狮助兴。解放后,海曙区舞狮活动不多,逢大型活动,主要请宁海等地民间舞狮队表演。
  跑马灯
  亦叫“走马灯”、“调马灯”。马灯是仿照马的形状由篾扎纸糊而成,也叫“竹马灯”。马灯分马头与马身两段,捆缚在舞者腹前和背后,人居中间,走起来像骑马一样,俗称“马头军”。一般为8匹,其中白马6匹、胭脂马(红马)2匹。元宵节前后,在城区大都由10~13岁的男孩组成,每人胸前纸扎马头,下挂小铃,背后纸扎马尾,用带系住,跑起来上下左右摆动,马铃叮当作响,小孩手中拿一根竹竿当马鞭。晚上,马头、马尾中部点上蜡烛。表演时,由一个或两个孩子扮演马童,呼引马队。孩子们边跑边唱,走成“三角”、“连环”、“剪刀”等各种队形,加上舞蹈动作,鼓乐齐奏,曲调欢乐明快。旧时跑马灯大都在宅前空地或中堂表演。演完后由主人赏给柑橘、炒米、蜡烛等,也有给钱、赏银牌的。清郭钟岳有诗记叙此事:“歌唱新年乐意腾,满城争演上元灯。滚龙走马喧通夕,火树银花烧不尽。”解放后,海曙民间仍有跑马灯表演。海曙区文化馆曾将跑马灯精品化,创作编排舞蹈《马灯跑起来》,获全国群星奖。
  灯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有观赏花灯习俗。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一些街旁茶馆在元宵节时悬挂花灯售卖,后渐成气候,形成灯市。解放前,海曙民间自发而规模大小不一的“行灯会”,年年皆有。解放后区文化馆数次组织大型灯饰展览活动,以“月湖灯会”最为知名,并常附带一些民俗活动及文艺表演,极具传统地方特色。
  龙舟
  即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已流传2000余年。史书记载,赛龙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旧时月湖也赛龙舟。解放后,龙舟赛事在海曙湮失。
  踩高跷
  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海曙民间喜庆节日盛行的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广受群众喜爱。踩高跷者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表演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情节。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木脚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虾兵蟹将因要翻滚扑打,木脚只高1.5尺。解放后,踩高跷在中心城区日趋消失。
  大头娃娃
  亦称大头和尚、大头舞、跳罗汉、罗汉舞,旧时流行各地,海曙也盛行。多在节日或喜庆活动时表演。表演形式各地大同小异,一般都由两人扮演。一人饰和尚(男),头戴纸质大头面具,手持蒲扇或拂尘;另一人饰柳翠(女),手执巾帕。两人相互追逐戏舞,表演时有扭、摆、追、拉等即兴动作,夸张诙谐。也有多人表演的。解放后,形式有新的发展。每逢年节或喜庆日子,境内新秧歌队中经常出现扮演大头和尚的。专业歌舞团体还把它改编为具有新思想内容的独舞或群舞,如《大头娃娃舞》、《鞭炮舞》、《丰收舞》等。
  第二节 群体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市灯光球场、城隍庙商业区、海曙公园、中山公园等地的文艺演出、群众歌咏会和游园活动。1996年,“火红的海曙”、“长征路·中华魂”等广场文艺表演在市体育场相继推出,标志着广场文化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先后建起阳光广场、中山广场、亚细亚广场、天一广场、月湖菊花洲和一批街道、社区中小型广场。规模较大的广场活动此起彼伏,形成布局合理、点线结合的广场文化活动点50余个,每年有各类活动100多项。其中,中山广场、天一广场举行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每年多达二三十项,营造了“文化大区”氛围,创立了都市文化品牌,彰显了区域文化特色,成为都市文化的窗口和辐射点。1999年7月,海曙区被评为省广场文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2002—2003年度宁波广场文化先进集体。2005年,区中老年新春艺术大荟萃、“宁波市公民道德十件新事”揭晓暨漫画展开幕式、市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广场文艺活动先后获省广场文化(文艺)活动金奖。2006年,区文化馆王燕芬、张大健的论文《试论城市广场文化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获全国广场文化论坛征文一等奖。2007年,在举行全区第十七届大型公益性广场文化展演活动同时,结合建党86周年和香港回归10周年,在中山广场举办了“和谐之歌”大型广场歌咏比赛。
  社区文化
  区文化馆以街道文化站为突破口,构建以政府办文化为主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文化网络,开展富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社区文化活动,其中街道有文艺月、文艺周和“月月文化日”,社区有“家门口文化”系列活动和“社区文化博览会”。建有横向文化网络的都市文化联谊会,是省第一个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为团体会员的群众文化社团,有会员单位近200家。自199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社区之光”(初名“文明之光”)文艺汇演,发现和培养基层文艺骨干。1998—2008年,全区先后组织了“书画名家进社区”、“阳光·大地”明星大篷车进社区、“爱科学·反邪教”文艺大篷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纳凉文艺宣传巡回演出、“城乡金鸡鸣、田野百花香”电影大巡映、“欧陆风情”外国艺术家进社区,“和谐家园”大家唱和以宣传“十七大”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博览会等20余项、180余场文艺进社区活动,在鼓楼步行街、中山广场等举办了“社区之歌”大赛、家庭文艺大赛,展示社区文化风采。2008年,文化馆还举办“百姓文化课堂”系列免费培训活动,内容有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摄影等,深受辖区居民的欢迎。成立于1997年的区社区群众文化学会,是研究社区群众文化的学术性社团,有会员50余名,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群文理论研讨会,先后受国家文化部、中国群文学会表彰。
  校园文化
  20世纪90年代初,区文教局与区文化馆、区青少年宫、区少儿工作协调委员会、区团委、区关工委等部门一起,对活跃校园文化进行了探索。1992—2002年,先后举办“知家乡、颂家乡、爱家乡”江厦纳凉十天乐,“二百杯”少儿综艺大会串,“六一”杯新儿歌、新童谣、新故事征文暨少儿声乐比赛,“六一”手牵手大地绘画展,“海发杯”少儿艺术大汇赛,“奥力孚杯”迎春少儿大地画比赛,’98暑期“十个一”文化活动,“KK啤酒杯”区校园声乐、器乐、舞蹈、曲艺大赛,“小绵羊杯”市大中专院校优秀美术作品展等30余次。2003年成立“东方宝贝”少儿艺术团,并作为海曙文化艺术学校的文艺教育基地,对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艺术尖子进行重点跟踪培养。2004年,以终身接受艺术教育为指导思想,率先在全市倡导“校园艺术教育接力棒工程”,按声乐、器乐、舞蹈、曲艺、书画、摄影等不同门类和幼儿、少年、青年等不同年龄段,分别举办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专院校的青少年艺术系列大赛,将发现的青少年艺术人才推荐参加全国、省、市各门类艺术赛事,其中声乐、舞蹈作品先后获宁波市群众声乐大赛通俗唱法二等奖、省首届排舞大赛少儿组一等奖。至2008年,“校园艺术接力棒工程”已先后举办5届共80余场次赛事,成为区校园文化和青少年艺术再教育持续工程的知名品牌。
  企业文化
  1992年,区文化馆牵头成立海曙区社区文化联谊会,有商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辖区企事业成员单位78家,后发展到106家。1993年先后举办“荣华杯”广告文艺展演、区大中型商场普通话一月赛、区企业家庆“七一”演唱比赛。1994年至2008年,先后与成员单位合办“通达理杯·海曙之夜”大型游园会、“达俊杯”中秋灯会、“中行杯”百家企业卡拉OK大赛、“夏日的问候——高路华之夜”广场文艺晚会、“中房杯·走进十月”系列广场活动、“微笑天使竞风流”宾馆饭店文艺汇演、“海恒房产之夜”冰上芭蕾舞“天鹅湖”大型文艺晚会、’04中国名牌授牌暨“闪光的品牌”质量月文艺晚会、“彩虹杯·动感地带”海曙区夜总会、歌舞厅文艺展演、维科集团成立6周年庆典暨“腾飞的维科”大型文艺晚会、辖区卫生系统“春的使者,爱的奉献”大型广场文艺专场、2007宁波“浪琴海之夜”超级明星大型演唱会、2008“怀念过去的时光”老字号商家叙旧会等企业文化活动30多次。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文化活动也逐年发展,从每年二三次发展到五六次,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共同形成群众文化的繁荣格局。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每年举办1~2次,研讨范围包括CI形象策划、企业文化内涵与外延、新时期企业文化的作用、怎样创新活动载体和积极寻找群众文化如何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新途径等等。2001年,沈瑞龙、王燕芬、黄霞芬的论文《推进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获全国“群星奖”群文论文金奖。2007年,区社区文化联谊会获市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
   军营文化
  区文化馆除对境内驻军进行“拥军优属”、“拥军爱民”慰问演出外,还派声乐、舞蹈、曲艺、摄影、书法等创作干部深入军营,帮助辅导战士进行文艺创作和学习表演等,多次举办声乐常识和摄影、书法等各种讲座,丰富辖区驻军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部队文艺骨干。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区文化馆会同区民政局、区人武部、区拥军办和区社区文化联谊会成员单位,先后承办“长城长”拥军文艺晚会、海曙区政法干警文艺晚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情深谊长”文艺晚会、庆“八一”“长城颂”军民大联欢、“弘扬长征精神,共筑钢铁长城”区2006年国防教育日暨军旅歌曲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20多场,先后将“真情永远伴着你”、“祝您幸福”等30余台文艺节目送进宁波军分区各部队、市消防支队、市武警二支队、海军高塘干休所和37901部队等。多数活动邀请部队官兵参加和演出,使军营文化更趋生动活跃。境内驻军经常在新年、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与驻地单位、企业举办军警民联欢活动,演出自己编排的文艺节目,增强国防教育辐射力,增进军地双方的友谊,扩大影响。1998年,全区举办有一定规模的军民联欢文艺晚会6场,4300多人次参加。2002年,在段塘街道举办“军旗飘飘庆‘八一’”大型文艺晚会,军民150多名文艺骨干参加,观众达2500余人。2005年“八一”前后,武警宁波支队与社区共建单位进行文化互动,举办八一男篮友谊赛、中秋晚会等活动。2007年9月,辖区武警宁波支队与区文化馆、望春街道等单位联袂推出“光大银行”杯区2007年第三届“家门口文化”系列活动——“军民一家亲,携手创和谐”文艺晚会。
  第三节 大型文化活动
  区级大型文化活动
  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等职能部门合办,区文化馆执行承办的区级大型主题文化活动,主要有首办于1989年的海曙文化艺术节,体现立足海曙、面向宁波的创意特征。20多个融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系列活动,有100多家单位参加、近4000人参演、室内外观众达12万人次,被列为年度市群众文化“十佳大活动”之首,其后每年举办一次,2000年改为区商贸文化艺术节。商贸文化艺术节以构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高地,高品位的商贸文化高地”为目标,打造商贸版多品牌,营造独树一帜的商贸文化氛围,2006年10月获第二届全国“十大特色节庆活动”单项奖。2007年改为海曙购物节。2008年改为宁波购物节。此外,还举办了“重温历史,兴我中华”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型群众歌咏会、“时代钟声”反腐倡廉大型文艺晚会、“百年之梦”庆祝香港回归广场文艺晚会、’98城隍庙新春庙会开幕式暨“龙腾虎跃闹元宵”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1周年“这一片热土”电视文艺晚会、宁波81890社区服务中心“情系百姓”电视文艺晚会、“不朽的乐章”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歌会、“和谐大家庭,同唱一首歌”区2006年新老居民庆祝建党85周年大型歌会、市首届未成年人文化艺术节“宁波童谣儿童画”大赛、区排舞大赛、2008区新春文艺大拜年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180多场。2008年借助全祖望墓园落成契机,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全祖望与浙东学术文化国际研讨会,10多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本次研讨会是境内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举办的高级别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
  市级大型文化活动
  1986—2008年,境内由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主办,区宣传文化部门合办,区文化馆承办或联办的市级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主要有“’86迎春文艺大会串”、“7·30”特大洪灾·抗洪救灾募捐义演、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暨“京剧之友社”成立5周年文艺晚会、宁波市“乡音寄情”甬剧演唱大赛、’95“爱珂杯”宁波市十大青年歌手大赛、’96迎春钢琴交流演奏会、“月湖美”全国征词征曲演唱大赛、浙江省越剧卡拉OK大赛、“星光灿烂”暨慰问全国劳模文艺晚会、“扬起爱的风帆”宁波慈善电视文艺晚会、“共创健康生活新世纪”市爱国卫生大型文艺演出、“新世纪阳光爱心”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宁波,信用与你同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市公民道德建设漫画展、中国少年儿童卡拉OK大赛浙江赛区宁波选拔赛、市“祥猴送福”广场千人书画展演、2004年中国名牌授牌暨“闪光的品牌”质量月大型文艺晚会、宁波第九届国际服装节系列活动“百姓时尚”服饰展演、市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广场文艺活动、“中华经典歌曲春满园”新年广场影视歌曲演唱会、市纪念越剧诞辰100周年“锦绣梨园”戏曲票友大赛、2006年度“我身边的文明之星”电视颁奖晚会、市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暨“和谐家园万人唱”大型广场歌会、2007年市税法宣传大型广场活动、“我们都是一家亲”市迎国庆新宁波人演唱大赛、2008全国春天送你一首诗“清风和韵”大型廉政诗歌朗诵晚会、“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奥运火炬传递宁波站群众文化互动、2008宁波旅游节闭幕式暨“开元名都杯”宁波市导游风采大赛总决赛、市统一战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展示成果情系民生共创和谐”大型广场活动等200多场。1997年,海曙区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第四节 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区文化馆
  1984年8月,由原镇明文化馆、海曙文化站合并建成海曙区文化馆,属全民事业体制。建馆之初,实际在编人员10名。总部在横河街3号,设有电大辅导班、文艺培训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咖啡厅、艺术画廊。分部在镇明路原月岛公园,设有电视录像室、台球房、书刊出租亭、凤凰美术社、露天娱乐场。现馆址在灵桥路219号。1993年,文化馆走文化经济一体化改革之路,确立人事、财务分配、管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经营自主权。员工增加到60余人,场所设施成倍扩增,56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集培训、展览、会议、阅览、娱乐于一体。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1993年12月被评为省以文补文先进集体。1994年12月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1996年3月被评为省特级文化馆,1997年11月被评为省群文先进集体。2001年5月组织参加第二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儿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成果展,获集体组织荣誉奖。是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馆长王燕芬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全国一级文化馆。是年被列为市、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实行事企分离,企业脱离事业,成立“宁波和美文化艺术发展中心”。2006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主题通讯《文化之舟出海曙——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文化馆改革发展纪实》。至2008年底,有资产4189万元,专业人员11名。
  街道文化站
  海曙区下辖鼓楼、月湖、南门、西门、江厦、段塘、望春、白云8个街道都设有文化站,多是一站1人,兼管站内各项工作。街道文化站业务上由区文化馆指导,工作上受街道办事处领导,组织开展街道一级文体活动,并对社区文化工作及活动进行指导。部分文化站站长兼任街道社会事业科副科长。各街道文化站特色各异,活动多样。
  社区文化站
  全区73个社区,新建小区中有23个社区文化宫达到市级示范标准。老小区受场地限制,大多没有社区文化宫。
  海曙区少年宫位于紫金街38号,是区教育局直属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前身是镇明区少年宫,1979年9月由原开明街小学改建,占地面积仅500平方米。1984年海曙、镇明两区合并后,改名海曙区少年宫。2000年9月迁现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教育、培训用房50余间,并辟有少儿艺术剧场、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舞蹈室和科技中心等,并建有宫外培训基地6个。少年宫每年接纳参加公益性科技教育活动的青少年,开设各类培训班。2001年创建市第一个雅马哈电子琴教室。2002年组建有400余人规模的区青少年艺术总团.下设二胡演奏团、键盘演奏团、舞蹈团、合唱队、航模队等。其中二胡演奏团曾获省少儿民乐比赛二等奖、市一等奖,舞蹈团获省少儿舞蹈汇演二等奖.航模队获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团体第二名、单项金牌。多次承办市民乐考级、舞蹈考级、市少儿油画展和区教师节文艺晚会等。少年宫已成为培养青少年个性特长的劳动培训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活动中心,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校外教育先进单位”、“省一级青少年宫”、“全国先进青少年宫”。
  宁波市青少年宫 位于柳汀街191号,是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前身为市少年之家,始建于1953年,为全国最早创建的12个少年之家之一。1987年完成新宫一期工程,1998年完成二期工程,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有多功能剧场、展览厅、乒乓球馆、跆拳道和歌厅等专门场馆,计算机房、天文观察室等一批现代教学设备,科技、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等各类培训班,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劳动技术及社会实践能力培训。宫下设有宁波市学生艺术团、天文爱好者协会、小记者团等学生社团,以及“好妈咪”早教园、儿童智慧潜能开发中心等幼教机构。青少年宫年均接受一定数量的外宾和港、澳、台同胞前来参观,艺术团成员曾出访日本、香港等地。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类青少年宫”,2001年和2003年两次被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团中央等单位命名为“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青少年宫”。
  宁波市工人文化宫 位于药行街6号,前身为市工人俱乐部,始建于1956年,隶属市总工会,是职工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内设剧场除供单位会演外,兼放电影。因所处地段繁华,名重一时。“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设施遭毁。1979年重建,更名为市工人文化宫。1995年扩建。新建大楼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九层,地下室一层,设有中央空调和双座电梯。图书馆藏书免费供工会会员借阅。娱乐设施有保龄球馆、司诺克台球城、乒乓球馆、轮滑溜冰场、歌舞厅、棋牌室等,开办有全市规模最大的“时代2000健身健美俱乐部”,常年开设女子健美操、男子健美训练班,曾参加天一广场、中山广场等处的大型演出,被誉为“职工的乐园和学校”。1998年被评为省级先进文化宫。
  专记
  海曙区文化馆体制改革
  海曙区文化馆创建于1984年8月,由海曙区文化站和镇明区文化站合并而成,地址位于横河街。区文化馆的体制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1993年2月搬入灵桥路219号,开始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了人事自主权、分配自主权、管理自主权、活动自主权、经营自主权。第二步,2005年被列为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由政府办文化向政府主导管理、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转变,构建了社会办文化新格局。
  改革前一区一馆、一街道(镇、乡)一站,办好办糟照样生存,先进落后同等待遇,没有风险,没有压力,更没有竞争。这种利益平均分配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奖勤罚懒措施的实施,造成普遍怠惰。1984年建馆到1992年,区文化馆虽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力图改变面貌,走出困境,但都未达预期目的,文化馆、站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日益萎缩。作为群众文化倡导者、组织者、示范者的文化馆,改革势在必行。
  1993年开始进行以综合配套为特色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人事制度,强化竞争机制。按照因事设岗、量才录用、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全体员工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发挥潜在聪明才智。二是改革分配制度,强化利益机制。打破“平均主义”,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三是推行责任制度,强化管理机制。实行馆长(总经理)负责制,在集体研究、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重大问题由馆长决策拍板并全权实施指挥,做到政令畅通。上级主管部门对文化馆实施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文化馆在人事、分配、管理、活动、经营等方面有充分自主权,体现政府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人事权上,改变以往在人员调动上文化馆仅有建议权没有调动权的状况。1993年,在核定编制内,自主引进不同所有制身份职工24名。业务上,由文化馆自主安排开展群文活动。经济上,文化馆自收自支,自定分配方案,自行决定发展再生产计划,体现政企分开、走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四是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约束机制。按工作性质与功能重新设置机构,划分专业、行政、经营三大块。各部(室)机构职责明确。结合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制订会议、学习、考勤、假期、福利、财务、财产、档案、文书等20多个可操作的制度,使文化馆在管理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五是实行开门办馆,强化决策咨询机制。聘请各界有识之士近20人,形成文化馆智囊团,对文化馆发展中的重大事项、改革举措、发展趋势进行研讨分析,对大型文艺活动出谋划策,提供信息,对文化馆长远发展目标作出战略定位。六是走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之路,改革单一运行机制。走出馆门求发展,不拘一格拓市场。文化馆拥有70多个项目的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如开办宁波市第一家保龄球馆、第一家钓鱼馆、第一家形象设计中心,与段塘文化站联办舒乐阁舞厅,与太平鸟集团公司联办南洋俱乐部,与日资合办中日阿里阿多电子游艺室等。还开设了南洋俱乐部溜冰场、钓鱼俱乐部、金歌王整体形象设计室、百姓录音棚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沿袭多年的僵化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管理模式。
  2005年,海曙区文化馆被列为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改革进一步深入。从改革完善管理体制、调整内部运作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为切入口,围绕抓好“两条主线”(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扶植“两支队伍”(群文专业队伍和文化经营队伍)、占领“两个阵地”(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和文化市场阵地)、主导“两个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施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事企分离、政策配套等措施,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解放文化生产力。
  在改革中,坚持文化馆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不变,确保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单位依法运行。坚持政府对文化馆实行“动态投入,定向采购”,确保文化馆人事、分配、业务、经营等管理自主权及“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运作机制。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力度,确保文化馆职能与任务得到有效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制定相应政策,在企业注册资本、税收等方面重点扶植,促使文化产业做强做大。调动文化专业人员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融感情、实惠与原则于一体。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和兴办文化的积极性。
  改革使区属的小文化向区域的大文化转变,拓宽了工作视野和服务领域,社会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事机制上,在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范围内,文化馆享有人才引进、聘用、辞退等自主权,完善“双向选岗”、“竞争上岗”等制度。分配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人员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投入机制上,按“定向采购”基本原则,实行政府采购和财政保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必要设备给予一定经费投入,按实际核定当年经费额度,列入政府定向采购。主要项目有文艺创作、群文理论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文艺团队建设、基层文化辅导服务、专业人员培训等。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省、市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指令性任务,重大节庆公益性文化活动和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宣传活动等所需,统一由政府实行专项定向采购。管理机制上,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由文化主管部门委派任命,成立由主要业务骨干和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群众文化策划咨询委员会”,为文化馆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产业机制上,原“海曙区文化娱乐总公司”改名为国有独资的“宁波和美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公司所有国有资产按《公司法》相关规定实行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实行分离,日常经营管理由文化馆负责。公司从实际出发,建立起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规范化经营机制。公司下设若干子公司,形成八大文化系列产业。即以“东方演艺公司”为龙头,形成集艺术生产、销售、舞美技术服务、礼仪庆典服务、文化中介等为一体的艺术经营系列。以“东方典雅广告企划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集广告媒体制作、文化商务印刷、美术品生产销售、室内环境设计装饰等为一体的经营系列。以“海文艺校”为龙头,形成能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艺术培训系列。以歌舞厅、茶酒吧、网吧、游艺、健身等为主,形成休闲服务系列。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形成文化旅游服务系列。以国内、国际文化产品代理、展示等为主,形成会展产业。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图书音像批发、连锁经营为主,形成出版物服务系列。同时招商引资,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群众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至2008年底,区文化馆成为拥有资产4189万元、专业人员11名的文化实体,每年举行的大活动在省内外具有影响。
  第四章 文化设施
  19世纪末,戏班多在庙宇、祠堂、会馆、酒肆等场所演出,称为“庙戏”。辖区庙戏以府城隍庙、天后宫等为主,县城隍庙、药王殿、关帝殿、财神殿、滨江庙、延庆寺等也时为演出场所。进入20世纪,辖区戏院、舞台渐增,主要有幻仙戏院、新民鼓舞台、天胜舞台、鼓舞台等。20年代后,新辟战船街华商凤舞台(后改名大舞台),开明坊甬江大戏院(一度改映电影),右营巷天然舞台(延续至1984年),灵桥菜场楼上大世界戏院(1952年重建,易名世界剧场),新街大光明戏院,公园路中南大戏院(1954年拆除并在原址建市人民大会堂)。此外尚有开明街民光电影院、中山公园内市公共图书馆、郡庙市立民众教育馆等。1950年新建民乐剧场,同年稍后,红宝书场迁入境内。至1952年,辖区有剧场、电影院、图书馆等主要文化设施7个。1954年后,新建江厦街人民电影院(后移址江左街重建,后易名宁波影都)、解放南路宁波剧院(后易名宁波逸夫剧院)、蓝天路白云影剧院、灵桥路宁波音乐厅、环城西路海曙区图书馆。至2008年,区内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16个,其中剧场、影院6个,市、区公共图书馆2个,市、区群艺馆(文化馆)2个,市、区工人文化宫各1个,市、区青少年宫各1个,市、区档案馆2个,另有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等非公共图书馆4个。
  第一节 茶坊书场
  传统演出场所以演唱地方曲艺为主,分为临时性与固定性两种。临时性演出场所有集市、庙会、喜庆堂会、船埠、车站、祠堂、墙门、晒场等。固定性演出场所有茶坊(楼)、专业书场和后来发展起来的广播书场、电视书场等。
  宋元时期,境内已有“瓦舍”(书棚),供“说书人”演唱。明末清初出现曲艺茶坊,至清末民初,有旭日东升楼、天下第一楼、来商得意楼、南同春楼、七星茶楼、西门口第一楼等20余个,往往此衰彼兴,无专业书场。1950年,江北岸旧海关附近建红宝书场,次年迁至境内和义路,后又移至后市巷,以演唱评弹为主。1956年,郡庙内开办红旗书场,演唱走书、评话、四明南词等,成为境内第二家专业书场。后中山公园书场、大世界书场相继问世。1966年前,境内有书场(茶坊)21家,“文化大革命”中均停业。1977年,红宝书场恢复,次年红旗书场恢复。1979—1989年,辖区有红宝、红旗、公园、天封、来安、大卿、平桥、惠政、寺后、西门、文昌、月岛等专业书场12个,大都专业表演走书、评话,惠政书场、月岛书场等兼演越剧、甬剧。随着人们欣赏习惯的转变、电视机的普及和旧城改造的加快,书场随地方曲艺衰落逐渐消失。2005年3月,为让地方曲艺薪火相传,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民乐剧场开辟曲艺专场。今专业书场仅存民乐剧场和新红宝书场(民营)2个。
  广播书场又称“空中书场”,是繁荣地方曲艺的重要阵地。1952年,境内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始创,每天播出曲艺节目少则30分钟,多则1个半小时,还专题向听众介绍四明南词和宁波走书等曲艺知识。1953—1966年,先后播出《水浒传》、《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红岩》等长篇评话50多部。1978—1986年,录制、播出的宁波曲艺书(曲)目有《严惩伪乡长》、《西厢记》、《英台抗婚》、《珍珠塔》等22部。1987年12月,宁波电视台开播“电视书场”,播出中篇走书《九龙夺宝》。1995年5月,宁波电视台二套(18频道)专设“三江书场”栏目,首播长篇评话《水浒》,收视率达10%。嗣后又录制播放长篇评话《王瑞伯》等多部。2002年,“三江书场”栏目撤销。
  红宝书场旧址后市巷,为宁波著名专业曲艺演唱场所。内设座位300余个,以演唱评弹为主,并演唱评话、走书等。1958年5月,许斌章演出宁波走书《朱德能创造防护罩》,曾参加北京全国首届曲艺会演。50年代至60年代初,宁波著名曲艺人大都在此献艺。其间演唱的新书目有《雷锋》、《夺印》、《李双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业,1977年恢复营业。1980年6月,市曲艺协会在此举办中老年艺人交流演出,参演的曲目选段有《双珠凤》、《白鹤图》、《啼笑因缘》、《双珠球》等13个。1988年6月投资16.5万元全面整修场所,并于次年5月底重新开业。开业后举办“宁波地方曲艺会串”,登台献演的有张少策评话、张雅琴蛟川走书、朱桂英宁波走书等。1990年1月举行宁波地方曲艺专场演出,参演节目有走书《真假市长》、评话《赵匡胤》(片段)、独角戏《宁波人》等。同年4月,宁波市红宝书场业余评弹联谊会成立。6月举行海峡两岸评弹联谊演唱会,宁波籍台湾实业家徐一发演唱“蒋调”选段《贵升临终》、《杜十娘》。红宝评弹联谊会多名成员演唱不同流派的弹词开篇和选曲。7月举行“宁波市’90曲艺节目会演”,11个代表队,近百名专业、业余艺人参加比赛。参赛曲目有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弹词开篇、唱新闻、莲花落、评弹等22个,其中走书《真假市长》获作品一等奖,有6人获曲艺明星奖。1991年后,书场衰落。1992年在中山东路改造时拆迁待建。2001年迁往公园路步行街,书场转为民营。2004年再迁于府桥街,并更名“新红宝书场”。
  红旗书场 旧址位于县学街郡庙内,为宁波专业曲艺演唱场所,建于1956年。因设在城隍庙内,初名郡庙书场,后定名红旗书场,内有座位250余个,以演唱评话、南词、走书、评弹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业。1978年恢复,曾演唱评话《山东马永贞》、《三看御妹》,四明南词《珍珠塔》、《玉蜻蜓》,蛟川走书《包公案》、《封神榜》等。1984年6—10月,在此举行“宁波市走书调演”,由各县专业曲艺队和持有演出许可证的城乡民间艺人70余人参演。共演4场,演唱节目有《智送情报》、《金殿除奸》、《上门女婿》等13个。1985年关闭。
  第二节 影剧院 音乐厅
  华商凤舞台(大舞台) 旧址在战船街,为20世纪20年代宁波有影响的戏曲演出场所,建于民国13年(1924)。初名华商凤舞台。16年(1927)改名大舞台,有座位800个,以演出京剧为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盖叫天曾在此演出。18年(1929)关闭。
  甬江大戏院 旧址在开明街开明坊(今海曙中医院对面),为旧时宁波著名戏曲演出场所,建于民国16年(1927)。观众席分楼上楼下,有座位600余个,主要演出越剧,也演杭剧、话剧等。一代越剧名伶赵瑞花、屠杏花、施银花和姚水娟(时人称“三花一娟”)曾在此演出。19年(1930),传统戏剧受到有声电影冲击,戏院一度改放电影。21年(1932)越剧名演员竺素娥、孙妙凤在此成立“素凤舞台”,越剧表演艺术家毛佩卿(时名毛秀娟),曾参加该戏班并在此演出。22年(1933),宁波著名戏院经营者朱仁富担任戏院经理,延请上海越剧红伶李艳芳、商芳臣等来甬献演新编《凄夜艳影》、《情海沧桑》等轰动一时。26年(1937)抗战爆发,素凤舞台解散,戏院关闭。
  天然舞台 旧址在开明街右营巷(今天一广场内西北侧)。民国17年(1928)由甬人何志庚创建于和义路,22年(1933)迁至右营巷。观众席分楼上楼下,共有座位1320个,以视角佳、设备优著称,为宁波当时最大的剧场和专业演出场所。初时专演京剧,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表演艺术家如周信芳、童芷苓、金少山等曾先后在此登台演出。27年(1938),上海越剧明星筱丹桂在此献艺,蜚声甬城,遂改演越剧。40年代初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长期在此担任头牌小生,献演新戏《黄金和美人》、《弃官迎亲记》等,红遍甬城。35年(1946),戏商朱仁富重修天然舞台,邀毛佩卿来甬组班,担任舞台头牌小生,成立胜利剧团。后毛佩卿与名演员姚素贞、吴梅珍、史翠贞、白玉琴、林黛英、金香琴等先后搭档,长期在此演出。其中新戏《新董小宛》、《雪里小梅香》、《筱丹桂自杀记》等轰动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场团合一,后台组成“佩卿剧团”,前台由职工自行管理,前、后台以拆账方式联合经营。1951年配合抗美援朝,佩卿剧团上演新编历史剧《信陵公子》等,《信陵公子》连演连满82场,观众达10万人次,创造了20世纪宁波演出场所上座率最高纪录。1952年4月,佩卿剧团与新艺剧团合并,成立佩卿姐妹越剧团。1954年转为地方国营。同年由毛佩卿与温州市越剧团黄湘娟合演的折子戏《秦香莲·闯宫》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6—1965年,京剧、昆曲、越剧、沪剧等戏曲名家先后来此献艺。“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红星剧院,除供开会、演出外,兼映电影。1979年恢复原名。1977年甬剧恢复演出后,先后在此上演《三篙恨》、《泪血樱花》、《半把剪刀》、《雷雨》、《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啼笑因缘》、《魂断蓝桥》等。间有外地戏剧、歌舞等表演团体演出。1984年因舞台和观众席陈旧而停业。1990年,市歌舞团在此设团部,作为过渡用房至1999年。2001年在建设天一广场时拆除。
  大世界戏院 旧址在灵桥西堍(原灵桥菜场楼上,灵桥路南端,今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门南侧),始建于民国20年(1931)。1949年9月在国民党军飞机轰炸宁波灵桥时遭毁。1952年重建,改名世界剧场,约500个座位,以演京剧、杭剧为主,兼演甬剧、越剧等,在宁波颇具知名度。1966年因危房关闭。
  大光明戏院 旧址在新街(今开明街新街服装市场后),建于民国22年(1933),为旧时宁波著名戏剧演出和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观众席分楼上楼下,内设座位800余个,主要演出京剧、杭剧、沪剧,兼演越剧、绍剧并放映电影。23年(1934)放映电影《三岔路口》、《渔光曲》等。24年(1935)上演京剧武打戏《金雁桥》、《盘肠大战》等,引起轰动。36年(1947),越剧名演员毛佩卿、竺喜娟等在此献艺,演出新戏《明月重圆夜》、《豆蔻女郎》、《梦中姻缘》等,誉满甬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人民剧院。1950年5月,市戏剧界为救济失业工人,在此举行越剧大会串义演,由佩卿、雪芬、灵江、兰春、升明、定凤、芙蓉、大喜7个剧团联袂演出。同年8月起专放电影。1951年4月因戏院年久失修,暂迁县学街郡庙内临时放映。1954年迁至江厦街新址,正式定名为人民电影院。
  中南大戏院 旧址公园路步行街北口东侧(今中山广场旁),旧时宁波著名戏院之一,民国24年(1935)由在上海甬籍戏商朱仁富开设。观众席分上下两层,内设座位800余个,主要演出越剧。名伶赵瑞花、魏素云为首的瑞云舞台戏班以此为演出场所,连演4年之久。26年(1937),上海越剧名旦林黛英演出新编现代剧《乡村艳女》、《爱国刺仇》轰动一时。28年(1939)夏因战火蔓延而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度开放,除供会议使用外,曾上演配合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宣传新婚姻法等多项政治运动的新戏《国仇家恨》、《增产捐献》、《仇深如海》、《钗头凤》等。1954年因房屋濒危拆除,在原址改建为宁波市人民大会堂。
  民光电影院(民光影城) 位于开明街331号,为甬城历史上最早的电影院,建筑的钢筋水泥砖木混合结构,观众厅分正厅与月楼。宁波商人李济民投资,民国15年(1926)开始建造,20年(1931)农历正月初一开业。初演戏剧,故称民光大戏院。与天胜照相馆老板裘珊合股,并与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合作组建联民公司,兼映电影。22年(1933)起以放映电影为主,曾上映《秋海棠》、《新女性》、《家》等新片多部,时在城区堪称一流影院。30年(1941)被日军陆军报道部侵占,改作“军人影院”,次年由上海伪中华电影公司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中宣部电影服务处接收经营,改名民光电影院。36年(1947)返还给原主,由原民光大戏院房东与股东组建宁波影剧公司经营,至1949年宁波解放,有股东17人。1954年改为公私合营,1956年改为国有。1968—1978年改称东风电影院,1979年恢复原名。次年建造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休息厅及办公楼房1幢。1981年后,年观众100余万人次。1990年,有职工23人、座位968个,年观众173.6万人次。1992年旧城改造,原地拆除重建,1996年9月竣工开业,更名为民光影城。影城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10平方米,主楼高40米。内设6个专业放映厅、1个电影吧,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DTS、SRD数码还音设备和先进放映设备,低视点、宽视角银幕,声画并茂、逼真、效果佳。配套设施有歌舞厅、快餐厅、电子游艺厅等。歌舞厅内设有以经典影片《罗马假日》、《细雨梦回》、《金色池塘》等命名的风格迥异的包厢12个,供观众观看影片前后娱乐或小憩。影城引入首家多厅模式,观众可在任何一个角落随时获得最新电影咨询及影片放映计划等。时年放映电影1449场次,观众86847人次,放映收入81.1万元。1999年上映中外大片《泰坦尼克号》、《我是谁》、《小鬼当家》、《红色恋人》等,票房达500多万元,为甬城同业之冠。2000年后电影市场不景气,观众人数和票房收入下跌。2002年、2003年相继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改造,安装3D立体电影装置,推出家庭影院、温馨家庭专场、情侣专场等特色服务,以人文关怀凝聚人气,票房收入有所回升。2005年起采用全自动滚动放映,依托全国最大的上海联合院线,每隔20分钟放映一场电影。现为宁波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影城。
  民乐剧场 位于县学街24号(郡庙西侧),前身为郡庙书场,建于1949年7月。1950年5月由甬上著名演员和艺人出资改建为小型剧场,更名民乐剧场,辟座位350个,以演出甬剧、曲艺为主。同年以名旦徐凤仙、名小生贺显民为首的凤仙甬剧团从上海来甬,在此演出《上海四小姐》、《多情的少爷》、《金生与四姑》等时装戏和重新改编的传统戏轰动一时。1954年扩建,观众席分楼上楼下,座位增至700余个,为宁波市甬剧团演出基本场所,渐具知名度。1966—1975年以放映电影为主,曾放映国产和阿尔巴尼亚影片《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侦察兵》和《宁死不屈》、《海岸风雷》、《伏击战》、《第八个是铜像》等,改名为解放剧场。1980年恢复原名,仍以放映电影为主,间有曲艺演出。1984年改为舞厅、录像放映室。1995年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大修,1996年1月竣工开业,经营场地扩至1300平方米,有职工20人,经营项目有室内高尔夫球场、书刊批发部、音像批发部等。1998年调整经营项目,开辟音乐茶座,推出“歌星的摇篮”卡拉OK比赛等新颖服务项目,一度静寂的剧场再度火爆。2005年3月,为让地方曲艺薪火相传,在音乐茶座基础上,开辟曲艺专场,演出宁波评话、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唱新闻等。5元一张的低价门票和原汁原味的乡音,深受老曲艺爱好者青睐。全年接待观众1.6万人次。
  宁波影都 位于江左街22号(和义路东端),前身为人民电影院,1981年12月安装宁波第一家宽银幕立体电影。1988年从江厦街移址重建,1991年9月建成,10月开业,定名宁波影都。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内辟百花影都、友谊宫小剧场、都乐舞厅、新世界卡拉OK厅、镭射录像厅、电子游艺厅等。百花影都设座位900个,按70毫米六声道专业立体声电影院标准设计。友谊宫有座位300个。曾先后上映中外大片《真实的谎言》、《小鬼当家》、《泰坦尼克号》、《我是谁》、《大决战》、《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宝莲灯》等。1998年观众达23万人次,票房收入460万元。其中《泰坦尼克号》票房收入250余万元,创宁波单片放映收入最高纪录。2000年迎接举办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投资近千万元改造影都,引进数码立体声系统,实现音响数字化,带来电影视觉和听觉上的巨大变革。工程于次年8月竣工,共有6个风格迥异的具有现代科技水准的电影厅,座位1263个。影厅内安装JBL音响、施耐特高保真放映镜头、QSC数字功放、6.1声道杜比数码立体声系统,数字影厅引领时代潮流。百花厅是宁波最大的电影厅,有763个座位,超高空间无接缝大屏幕,视听效果堪称一流。同年10月承办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02年9月举办澳大利亚电影节。2005年起成为全国最大院线——上海联合院线旗下的影院,采用滚动放映形式,每隔20分钟放映一场电影。影都先后10多次被省、市文化主管部门评为优良服务、优质放映、票房优异的先进单位,接待过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谢晋、张艺谋、赵本山、杨紫琼、巩俐、王祖贤等著名导演、影星。累计接待观众近千万人次。现为宁波市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影城。
  宁波市人民大会堂 位于公园路186号,原为中南大戏院,1954年7月在原址重建,同年12月竣工,改名市人民大会堂。占地面积5385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227平方米,砖混结构,造型为民族宫殿式,平面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前厅、会厅、后台三部分构成。前厅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有两层,底层为门厅,二楼面积66平方米。会厅面积576平方米,净高10.5米。座厅分上下两层,有座位1256个;上层座厅前部两侧有净宽2.5米的休息廊。后台为舞台和服装室、化妆室。舞台面积341平方米,台宽18米,两侧设有宾客休息室。1954年12月31日,首次放映电影《考验》。大会堂是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下辖会场,历届市人代会、党代会、政协会议及各机关团体大型重要会议多在此举行,也是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和市民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供会议使用,兼放电影。1975年7月起,专业放映电影。1990年,有职工15人,放映电影200场,观众14万人次。1992年,市政府投入400万元全面装修,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安装中央空调,增设宾馆、歌舞厅、镭射录像厅、俱乐部等新服务项目。同时更新电影放映设备,增添立体声电影放映系统,成为宁波少数几家可以放映立体声电影影院之一,曾放映美国进口大片《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小鬼当家》等。2001年后电影市场不景气,改为专供市内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会议租用。2003年8月被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宁波逸夫剧院 位于解放南路187号,是宁波市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会议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心剧院,始建于1976年。初名宁波剧院,1996年装修改造时得香港著名人士邵逸夫的部分捐助,更名为宁波逸夫剧院。剧院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休息大厅宽敞明亮,设施俱全,观众厅分一、二楼,设豪华软席964座,其中250座具翻板书写功能,并配备3种语言系统同步翻译器。主舞台台口宽15米,深20.5米,高8.5米,配有平衡吊杆36道和约50平方米的升降乐池,置有恒温式冷暖中央空调及先进的电脑数字控制调光台192路,灯位250路,侧光固定灯具150余只,采用进口全环绕立体声音响设备。两侧有副台。后台有可供100位演员住宿的房间和多功能排练厅,配有化妆室、服装室、卸装室等。配备12.2平方米大屏幕电子屏和电脑订票、售票、查询系统,成为省首家实现宣传、售票电脑化的剧院。剧院外观造型气派,气势恢宏,为市区一座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标志性文化建筑。近年剧院引进一大批国内外艺术表演团体在此演出。国外的比利时管弦乐团、德国现代芭蕾舞团、俄罗斯普希金芭蕾舞团、库克艺术团、奥地利下奥州交响乐团等表演团体,国内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华夏室内乐团、香港芭蕾舞团、广州芭蕾舞团等表演团体都曾在此演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钢琴演奏家孔祥东、歌唱家宋祖英等曾在此演出。剧院还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剧目演出,并作为“宁波市第七届艺术节”、“宁波市第九届戏剧节”主剧场,承办甬剧《典妻》等获奖剧目演出。承接原生态舞蹈诗《云南映象》、京剧交响诗《梅兰芳》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京剧《宰相刘罗锅》、越剧《陆游与唐琬》、昆剧《班昭》、豫剧《程婴救孤》、吕剧《补天》和话剧《凌河影人》等演出。2005年,剧院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集体。剧院坚持高雅艺术低票价市场运作,据2008年统计,其中20元的低票价占全年售票额的40%。
  白云影剧院(白云儿童艺术剧院) 位于蓝天路121号,1996年12月落成。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内设软座470个,除放映电影外,兼供市甬剧团彩排、演出和外来剧团公演。1999年、2001年先后举办第一、第二届“白云艺术周”,曾上演大型音乐剧《桑兰》、现代甬剧《好母亲》和传统经典剧目《天要落雨娘要嫁》等。2006年7月辟为宁波市唯一专业儿童剧场,并更名为白云儿童艺术剧院,专供国内市级以下专业艺术团体演出和市内中小学师生观看使用。12月正式启用,推出首场社会主义荣辱观专场文艺演出《做人要做这样的人》。2008年9月,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文华大奖”的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原创儿童剧《红领巾》在此公演。
  宁波音乐厅 位于灵桥路768号,2003年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楼一起投入使用。音乐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四壁黄色木质内厅面积8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有座位605个。舞台呈扇形。扩音采用先进声学特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灯光采用ETC专业成响灯、效果灯、凸镜灯、电脑灯四大类,灯光控制中枢采用设有ETC48—96数字式调光台及RGB大型数字硅柜,确保音乐厅不黑场。有48轨全数字录音缩混,后期非编系统录制设备,专门配置与演出同步摄录的视频摄像编辑系统。音乐厅主要适用于交响乐演奏、室内乐演奏、独唱(奏)、重唱(奏)及中等规模乐团的音乐演奏会,并可供时装表演、文艺演出等使用。2005年9月,作为宁波市第九届国际声乐比赛主赛场,代表宁波承办国际上具有影响的大型赛事。曾先后接待国内和德国、法国、韩国等中外音乐表演团体,如孔祥东钢琴独奏音乐会、李光祖琵琶独奏音乐会、胡晓光小提琴独奏专场、吴碧霞独唱音乐会、戴玉强独唱音乐会、王宏伟独唱音乐会、德国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法国比卡底国家管乐团音乐会、中韩青少年交流音乐会、钢琴公主琳达·珍蒂钢琴音乐会以及由澳大利亚布莱克敦钢管乐团献演的《2008·音乐之魅》等。
  第三节 藏书楼 图书馆
  藏书楼
  境内文士学者和官宦人家向有藏书传统。最著名的明代范钦藏书楼天一阁,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清代内阁中书徐时栋烟屿楼藏书处水北阁,诸生卢址藏书处抱经楼,民国李氏藏书处萱荫楼,蔡鸿鉴藏书处墨海楼,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藏书楼伏跗室。(详见第四编“宁波古城”、第二十九编“月湖 日湖”、第三十编“天一阁”)
  图书馆
  宁波市图书馆 位于永丰路32号,系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清光绪十年(1884),宁绍台兵备道薛福成辟“后乐园”于公廨西面(今中山广场西侧),作为课士之所。内设藏书楼揽秀堂,用鸦片税款购置古籍经典,供士子研习。此为宁波最早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场所。二十年(1894)改为崇实书院,继续采集藏书。三十一年(1905),崇实书院改为宁波府教育会,副会长陈训正增购新书2400余册。民国2年(1913),宁属六邑公会在后乐园北建造西式楼房3楹,宁波府教育会藏书悉数庋藏其中,为纪念薛福成,命名为“薛楼”。16年(1927)改为宁波市立图书馆,馆长是张汝钊,有藏书1.54万册。19年(1930),馆长杨铁夫编纂书目,计有藏书3933部、1.86万册,杂志51种,日报5种。次年废市,改称鄞县县立图书馆。21年(1932)冬,迁址于园东南隅商品陈列处(今军分区大院内)。25年(1936),馆长凌仁榆再次编印目录,计8531种、1.3万部、2.7万册,另有儿童图书8880册、漏刊图书4000余册。抗战后图书散失过半。解放后,宁波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组织专人清理古籍,移藏于古物陈列所(1957年移回市图书馆)。1953年市图书馆复馆,并于次年元旦开放,设外借处、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藏书8946册,同年底增到1.89万册。1957年设科技图书资料室和古籍处。1959年增设农村流通书库。1962年9月迁址于药行街,馆舍面积1400平方米,藏书12万册、期刊报纸230余种。1967—1969年闭馆。1970年2月与市文管会合并为图书文物馆,7月开放。1972年增设少儿阅览室。1978年9月恢复市图书馆建制,藏书20余万册。1985年在馆旁新建面积4300平方米阅览楼,1987年竣工使用,馆舍面积共计6288平方米。1987年初,包玉刚先生捐资500万元港币,在永丰路兴建组合型图书馆大楼,同年10月动工,翌年10月落成,定名包玉刚图书馆。馆舍占地面积8328平方米,建筑面积7061平方米,其中阅览楼4层1600平方米,设座位360个;书库楼5层,1508平方米,可藏书70万册;多功能楼3层,1100平方米;中门厅2层,516平方米,总造价650万元。1988年12月,市图书馆由药行街迁入新址。截至2000年,累计藏书70余万册,其中古籍9.28万册。最具代表性的古籍有明钱士升《南宋书》68卷、明万历二十三年刻本《新唐书》、清初刻《后西游记》(海内孤本)等。中文图书形成以艺术、经济、医学等几大块为馆藏重点藏书体系,尤以艺术类文献为重中之重,收有《世界传世名画》、《故宫博物院藏画》、《中国艺术展作品集》、《中国墨迹经典大全》等珍藏本,艺术类图书种类达13500余种。1997年建立地方文献书库,文献资料内容涉及宁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收藏甬籍文人、院士等著名人士著述,以及近代和现代宁波地方报刊、地方志等。地方文献收藏为一大特色。1998年建成共有书目数据库,有中文、外文、报刊、古籍四大书目数据22万条。电子阅览室拥有高配置多媒体电脑50台,并通过128KDDN(DDN,即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专线与Internet互联,收藏多媒体光盘近3000张。馆内设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部等服务窗口,每周开放60小时。设有采编部、辅导部、办公室等业务行政部门,全馆有职工48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人,大专以上学历34人,占总人数的70.8%。2005年有持证读者1.3万人,年借阅读者约24万人次,年流通图书资料约57万册次。2001年、2002年先后获省“群众文化、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市图书馆成为国内首批实行“零门槛”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全年办借阅卡3.77万人次,服务馆内读者104.2万人次。6月,盲人阅览室成立,收藏盲人图书172种、266册,有声读物2000种、3000盒。7月开通宁波网络图书馆。11月推出“天一展览”和“天一讲堂”,不定期推出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和各种文化讲座。
  海曙区图书馆 位于环城西路南段32号,区社区学院内。2004年11月筹建,2005年7月开馆。馆舍面积1710平方米,其中书库500平方米。有员工7人。内设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4个服务窗口。2005年有藏书6.9万册、报刊216种。馆内采用计算机管理,发放磁性图书借阅卡,实行全开架服务,全年365天开放。同年9月,被列为省三级公共图书馆。2007年为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范围,对全区74个社区阅览室设备进行更新、扩充图书,并在万安、柳锦等8个示范社区阅览室建立首批图书流动站。2008年为扩大流动图书馆建设,开展流动图书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四进入”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优势。全年读者达30.5万人次,流通图书79.8万册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位于联丰立交桥南,系辖区内现代化高校图书馆之一,前身为宁波商业学校图书馆,建于1965年5月。2002年11月从南站西路18号随学院迁至今址。新馆面积13170余平方米,设有融藏、借、阅为一体的4个跃层书库,2个大型阅览室,以及教师资料室、专家研修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可供师生使用的阅览室座位1634个。现有馆藏图书74万册,其中纸质中外文图书46万册、电子中外文图书28万册、报纸80余种、现刊1200余种。图书以商业经济、财会、电子计算机为主。馆藏检索、图书编目、现刊登记、借还图书、读者管理等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周开放时间96小时,年读者22.9万人次,借阅图书14.9万册次。图书馆设有馆长室、教材采购招标中心、采编部、流通部、技术部等。
  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 分别位于后河巷20号、启运路298号,系辖区内现代化高校图书馆之一。前身为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始建于1983年9月,2004年随学校改称宁波工程学院而改现名。图书馆由藏书楼、逸夫信息楼和启运分部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近1.24万平方米(其中落成于2002年10月的逸夫信息楼面积为7500平方米),藏书楼面积为4837平方米。设有大型阅览室、大型电子阅览室和语言实验室,有阅览座位1500余个。图书馆下设办公室、资源建设部、流通部、期刊部、技术部、咨询部、网络中心和启运分部。截至2005年底,馆藏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中外文现刊1500余种、过刊3万多册,并建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外文期刊数据库、重要报纸数据库等11个数据库。馆藏图书、期刊实行全开架、全天候借阅,并在分类检索、图书编目、现刊登记、图书借阅等方面采用计算机管理。2008年读者17.65万人次,借阅图书12.85万册次。
  宁波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 位于药行街6号。前身为市工人俱乐部图书馆,建于195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被毁。1979年10月重建后对外开放。1995年随工人文化宫改建新楼,馆舍由原80平方米扩建至250平方米。其中阅览室150平方米、座位110个。现有藏书4.25万册、中文期刊256种、报纸97种,采用计算机借阅和管理。2008年,读者7550人次,借阅图书1.97万册次。
  效实中学图书馆 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15年(1926)筹款购书1400余册,其中古籍有《十三经注疏》、《四部备要》、《二十四史》、《九通》及其他史部、子部、集部书籍。抗战时期幸存图书仅原来的1/3。解放后藏书日增,至1966年达10万册,其中古籍6000余册、报纸29种、杂志212种,珍本有《古今图书集成》、《四明六志》、《元曲》、《东方杂志》等。1987年,侨胞陈廷骅捐建1800平方米图书馆楼,学校又购入《四库全书》一套。1999年夏,随学校迁址白杨街178号。现有藏书11万余册,报纸、杂志320余种。实行全天候全开架服务,馆内各项流程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四节 博物馆 陈列馆
  20世纪90年代,天一阁博物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宁波钱币博物馆等相继建成开放,初步形成具有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起了重要作用。至2006年10月,辖区内已拥有藏书文化、服装文化、钱币文化、茶文化等各类历史博物馆11座,历史纪念馆1座。
  宁波服装博物馆
  位于月湖景区北侧,是中国首家服装专题博物馆。始建于1998年10月,2003年从石碶迁至今址并于同年10月开馆。新馆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共设36个展室,陈列图片607张,实物1079件,包括4个蜡像馆、5个历史环境窗做衣展示区及雕像、创作画等,以展示宁波红帮服装史为重点。陈列内容分为华夏源远流长服装史、宁波早期的织绣缝纫业、红帮裁缝创业史、宁波红帮裁缝杰出代表和传统场景复原五部分。
  华夏源远流长服装史 浓缩从7000年前河姆渡至近代的服饰文化,展现历代服装演变。其中史料和实物有河姆渡出土的纺轮和骨针、慈湖木屐、清代盔甲官服、民国婚礼服、旗袍、喇叭袖袄裙、长衫马褂、三寸金莲鞋、棕鞋、雨靴、绣花鞋等。
  宁波早期的织绣缝纫业 介绍早期纺织、绣花及缝纫业。其中实物有全套清末养蚕缫丝工具、织布机、蓝印花布、纺纱车、踹石、清代考试作弊衣片等。
  宁波红帮裁缝创业史 重点展示19世纪以来红帮裁缝创业之路,从日本学艺至回国,在上海、北京、天津、东三省等地开拓发展,反映红帮裁缝吸收外来文化、传播先进技术、培养红帮传人、编写理论著作等方面的贡献。照片和实物有中国红帮起源地史料和红帮裁缝制作的西服、礼服,及其使用过的剪刀、皮尺、缝纫机、木炭熨斗等。
  红帮裁缝杰出代表 着重介绍近、现代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服装业代表人物。如早年在上海南京路开设“荣昌祥呢绒西服店”的爱国绅士、“模范商人”王才运,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者顾天云,20世纪50年代为中央首长和外国友人制装的红帮裁缝王庭淼、余元芳、楼景康、陈志康等,香港红帮裁缝、港九洋服公会理事长车志明,曾为美国总统福特、美军高级将领、韩国财阀、日本大臣、日本影视明星制装的日本红帮裁缝戴祖贻等。实物有中央首长的西服、中山装及其他珍贵物品,美国总统福特等赠送的珍贵礼品。
  传统场景复原 精心布置了清代洞房花烛夜以及帽店、鞋店、养蚕、纺纱织布、印染等传统场景,包袱裁缝、本帮裁缝和红帮裁缝作坊的仿古演示。珍藏有为孙中山制作第一件中山装的有关史料和为毛泽东制作的“毛装”、为周恩来制作的西服样件。
  宁波钱币博物馆
  位于战船街10号宁波钱业会馆内,1994年9月建立。宁波钱庄业始于明代中叶,鸦片战争前百余年是其鼎盛时期。当时江厦街是金融中心,“滨江列屋皆钱肆”,实力之雄厚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也无以比肩。钱庄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商埠,京、津、汉钱铺多为甬人经营。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宁波钱庄首创“过账制”,即各行各业的资金收支从使用现金改为借助钱庄进行划转,实行统一清算,意味着中国开创现代金融业票据交换办法与1833年英国伦敦成立的票据交换所时间上大致相同,而比纽约、巴黎、大阪、柏林等城市要早得多。为纪念宁波人在金融业的开拓之功,见证宁波乃至中国金融业发展历史,保护金融业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搜集大量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建成钱币博物馆。展品共分五大部分,依次为货币的起源、秦汉铢两钱、通宝钱、港城通用的邻国货币、浙东抗币。其中“历史货币专题”共陈列钱币1999枚及与钱币发展有关的实物资料,如原始社会的石器、刀具、贝壳、纺轮、钱范(铸钱的模子)等。博物馆从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视角,反映了古老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银台第宁波官宅博物馆
  位于迎凤街133号(今月湖景区北岸),是20世纪月湖景区改造中完整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宅主人童槐,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至山东江西按察使、通政司副使。通政司别称银台,故童宅有“银台第”之称。童槐之子童华官至礼部右侍郎,当过光绪皇帝的老师,故童宅又称为“帝师故居”。官宅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整体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加东西厢房,建筑布局规整、合理,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宁波清代中晚期典型的传统官宅建筑。2000年10月,宅按原貌修复,辟为宁波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馆内展厅设有省武堂、祭厅、书房、议事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室、绣房、卧室、佛堂等,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了清中晚期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场景,为后人了解该阶层的生活、思想、心态,以及民俗、艺术、宗教、建筑等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提供了实物资料。2001年,在全国博物馆陈列十佳评选中,获最佳陈列创意奖。
  白云庄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馆
  位于前丰村管江岸,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之父万邦孚墓庄,因万泰之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卒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明末清初“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曾讲学于此。全祖望名之为“甬上证人书院”,故又称证人书院。清末逐渐荒废。民国23年(1934)里人杨贻诚筹资重建。2002年12月,天一阁博物馆在庄内开辟以“浙东学术文化”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陈列分为万氏世传与家学、证人一瓣遗香在——甬上证人书院、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三部分,详尽介绍浙东学派的渊源、传承和代表人物,以及甬上望族“万氏家族”。陈列馆免费开放。
  月湖史迹陈列馆
  位于镇明路465弄6号大方岳第内。2001年12月开馆。大方岳第是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东岸现存唯一一座明代建筑,系明代贵州布政使张渊故居。陈列馆布展分“三江二湖孕明州”、“十州三岛育邹鲁”、“水色依然续文采”和“喜看春风绿湖岸”四个部分,介绍月湖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名人史迹以及月湖在宁波城市发展中的作用。2003年12月,陈列馆布展格局重新调整,新增50多个图片版面,不少为首次露面的月湖老照片,透出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在名为“月湖人家”的第二展厅内,新添从民间征集来的40余件生活器物,构成月湖人家生活场景。
  冯孟颛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伏跗室)
  位于孝闻街91号,为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藏书楼。伏跗室汇集明、清以来赵氏种芸仙馆、董氏六一山房、柯氏近圣居、徐氏烟屿楼、赵氏贻谷堂、陈氏文则楼等辗转流散书籍,储书至10万余卷,碑刻拓片400余品。楼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坐西向东,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占地面积884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平方米。1962年4月冯病逝前留下遗嘱“庋藏十万卷,化私复为公”,房、书皆捐给国家。今储书109746卷。1984年10月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晋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楼内设有“冯孟颛先生生平事迹陈列”,用大量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冯氏藏书业绩和著述成果,对冯的一生作了翔实介绍。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
  位于天一街10号天一阁博物馆内陈氏宗祠,为麻将发明人陈鱼门宗祠。(详见第三十编“天一阁”)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
  位于天一街10号(天一阁博物馆南园)。(详见第三十编“天一阁”)
  张苍水纪念馆
  位于原苍水街194号(今中山广场内)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张苍水故居内。现辟为张苍水纪念馆,陈列张苍水生平事迹,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第五章 文化市场
  区内文化市场包括演出、音像、书报刊、娱乐、电子游戏、网吧、邮票、艺术培训等多个门类,基本形成国营、私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所有制交织的市场格局。
  第一节 演出市场
  区内演出场所有宁波逸夫剧院、宁波音乐厅、白云影剧院、民乐剧场、人民大会堂、新红宝书场等。宁波逸夫剧院位于解放南路187号,原称宁波剧院,1996年更名为宁波逸夫剧院。先后有一大批著名的国内外艺术表演团体来剧院演出。宁波音乐厅位于灵桥路768号,为一座中型的专业音乐厅,主要用于室内乐演奏、独唱(奏)、重唱(奏)及中等规模乐团的音乐演奏会等,并供小型文艺演出使用。白云影剧院位于蓝天路121号,2006年更名为白云儿童艺术剧院,为市唯一的专业儿童剧场。民乐剧场位于县学街24号,辟有曲艺专场,演出宁波评话、宁波走书等。人民大会堂位于公园路186号,演出兼放映电影,并供会议使用。新红宝书场位于府桥街,主要演出曲艺节目(详见本编第一章第三节“曲艺”)。
  区内演出团体有宁波市甬剧团(详见第五章“文艺团体”)等12家。
  第二节 音像市场
  区内有各类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店65家,分布于商贸中心、大型社区内。经营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录像带、音乐盒带转变为CD、VCD及高品质的DVD。代表性企业宁波星动力音像制品有限公司,在海曙区有鼓楼、好又多、天一乐购、翠柏欧尚超市等多家连锁零售门店。
  第三节书报刊市场
  清代书坊是书籍出版和流通的主要场所。民国时期私人开设书店,经营图书发行,盛时有二三十家,多集中在日新街一带。历史较久的有汲绠斋书局、大酋山房、新学会社、竞新书社、文明学社、明星书局等。1949年7月设立国营新华书店。1953年起,大多私营书店转为文具业,仅存开明、振新、文献3家书店。1982年后实行多渠道发行,出现大量集体和个体书店、书摊、书亭、报刊亭。
  解放前书庭
  汲绠斋书局 清道光元年至五年(1821—1825)由一些文化人合资开设,地址在日新街4号,负责人鲍永年。以出版、经营古籍为主。
  大酋山房 清道光元年(1821)开设,地址在又新街,负责人林集虚。以经营木版印刷古籍为主。
  新学会社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孙锵、江起鲲合办,地址在日新街。经营一般图书,编印经售西学图书和农桑、园艺书籍。
  三宝经房 民国11年(1922)开设,地址在日新街。经营佛经、宝卷,兼营僧衣、法器。
  明星书局 民国12年(1923)开办,地址在日新街,负责人张耐馨。经售革命刊物《新青年》、《向导》等,后经售教科书。
  宁波书店 民国14年(1925)由共产党人周今悟开办,地址在百岁坊。经售社会科学小册子,秘密发行《向导》、《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
  振新书局 民国17年(1928)开办,地址在中山东路215号,负责人钱均培。1956年与开明书店合并。
  青春书店 民国23年(1934)由冬毕青开设,地址在公园路。经售进步社会科学书刊《大众哲学》、《萍踪寄语》、《思想方法论》、《读书生活》、《中国农村》、《妇女生活》等,传播爱国民主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25年(1936)冬被封闭。
  开明书店 民国25年(1936)由沈露光开设,地址在开明街。经销新文艺小说、翻译小说及其他进步书刊。1956年与振新书局合并为科学技术书店,后归属新华书店。
  新生书报社 民国27年(1938)由共产党人唐华等筹建开设,地址在和义路口。经销中共《新华日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运用读书会组织进步青年参加抗日救国活动。28年(1939)被迫闭歇。
  此外尚有文献书店(中山西路)、竞新书店(日新街)、新民书店(公园路)、大众杂志公司(方井街)、文明书店(日新街)、通雅书店(中山东路)、生生书店(西郊路)、中国图书杂志公司(日新街)、文星书局(开明街)、兴泰书局(开明街)、三余堂(中山东路)、四明书店(日新街)、林庚记书店(日新街)等13家。
  解放后书店
  新华书店 1949年7月,新华书店宁波支店在中山公园开业,次年迁至中山东路(方紫金银楼旧址)、日新街(状元楼旧址)。1952年日新街门市部迁至中山东路,扩展为综合门市部,营业场所面积200余平方米。60年代起改称省新华书店宁波中心店。1966年底中山东路门市部迁至开明街口。1973年新华书店迁至中山东路7号新址。东门门市部营业面积400平方米,设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中外文学、艺术画册、少儿读物、图片6个柜组。后又迁至中山东路99号。
  其他书店 境内除新华书店外,还有各类书店46家,经营零售业务,有的兼营批发。较大的有新世界图书公司、民光书店、有一家书店等。特色书店有古籍书店、外文书店、建筑书店、教育书店、考试书店等。
  出版物经营单位
  境内有出版物(书籍报刊)发行经营单位近370家,包括报刊亭、经营图书企业、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等。
  报刊亭 境内有报刊亭42家。宁波新文书报刊经营有限公司规模最大,旗下有报刊亭37家,散布于街头巷尾。此外还有文友报刊经营部、文甬报刊经营部、爱民书报亭、静静书刊亭、邮政局报刊零售公司等5家。
  经营图书企业 包括饭店、宾馆、超市、商场、便利店、文化用品店等102家。大型超市如欧尚、新一佳、农工商、联华、新华联、乐购、好又多等,经营图书成为其营业的一部分。嘉士多贸易有限公司有7家分公司经营图书,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5家经营图书。此外,一些文化企业如和美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繁荣文艺创作中心、明镜文化经营服务中心、一行文化经营有限公司、地一文化传播公司、知书文化传播公司等名正言顺经营图书业务。有的烟杂店也经营图书业务。
  电子出版物发行经营单位 境内有海曙连邦软件专卖店、海曙奇峰电脑商行、海曙华云电玩店、永乐电子玩具店、海曙华峰电脑商行、海曙普星软件服务部、海曙探路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海曙马里奥电玩商店8家。
  第四节 娱乐市场
  歌舞娱乐
  境内主流娱乐场所几经变迁,20世纪80年代初大众舞厅开始发展。90年代大众舞厅进入鼎盛时期,音像制品放映场所录像厅和电子游戏厅始具规模。2000年后,KTV和网吧崛起,大众舞厅进入衰退时期。2006年底,录像厅等音像制品放映场所全部关闭。现阶段海曙区内娱乐场所以KTV和大众舞厅为主,共53家,以新彩虹欢唱音乐城为代表。“新彩虹”于2002年12月在天一广场亮相,营业面积7000余平方米,是宁波市首家量贩式KTV,拥有大小包间44间,能同时容纳300名消费者,服务项目设计针对都市白领、商务人士、时尚青年。2007年底,境内有歌舞娱乐场所47家。
  电子游戏网吧
  20世纪80年代末,电子游戏厅在区内出现,90年代初逐渐发展,至2001年形成高峰,有电子游戏厅123家,遍布主要街道。随着电脑游戏的普及、网吧的发展,电子游戏厅逐渐衰退,只有18家继续存在。网吧发展到76家,其中规模上200台的网吧8家,主要位于鼓楼、天一商贸区一带。位于鼓楼步行街的宁波市海曙区鑫际网吧是区内规模最大的上网营业场所,面积1700平方米,上网电脑397台。营业场所分为聊天区、游戏区、战队区、VIP区。网吧环境整洁优美,电脑配置高,主要消费群体为游戏玩家与都市网络休闲一族。至2007年底,区内有网吧75家,电子游戏、第五节 邮票市场
  现代邮政机构在境内建立较早,为集邮活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20世纪30年代,邮商在中山东路、开明街一带开设“邮社”,从事邮票经营活动。1956年,宁波邮电局在中山东路开明街报刊门市部开设集邮专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首个集邮活动中心,以出售新中国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邮票及盖销票为主。之后数年,集邮爱好者以此为主要活动场所购买和交换邮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市逐趋凋敝,邮电局集邮业务相继停办,境内集邮活动一度消失。1980年,国家恢复邮政集邮业务,民间集邮活动也纷纷恢复,当年市邮电局成立鼓楼集邮门市部。而后市职工集邮协会(市集邮协会前身)在海曙成立,有会员56人,多次举办集邮讲座和各类邮展。1988年,原市邮电局成立邮票公司在海曙先后成立东门、西门、大庆3个集邮门市部。此后几年,邮市发展迅速。90年代初,境内有基层集邮协会27个、会员632人,集邮爱好者逾万人。1992年,市邮票交易市场在市二轻会场开业,成为市第一个固定的邮票交易场所。江厦公园一带民间自发小型邮票早市也一度活跃。1993年,市集邮协会和鼓楼集邮门市部迁至中山西路91号二楼,邮票公司迁至芝兰大厦六楼。两年后,第一家民营邮行“聚雅斋”在公园路104号鼓楼步行街开业,城隍庙商城也陆续开设邮票、钱币及其他收藏品摊位。1997年,市规模最大的南门三市邮票服务中心开业,成为境内主要邮票交易场所,有包房21间、摊位100个及其他相关服务设施。次年,中山西路集邮门市部迁至天宁大厦,更名为鼓楼集邮门市部。
  第六章 文物保护
  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境内文物丰厚,历史遗存众多。随着旧城改造,城市升格,文物管理和保护诸问题凸显。为有效保护不可移动的地面文物,1994年成立区文物管理所,配备两名专职文物工作人员,建有一支以社区干部和社会各界热心文保人士为骨干的业余文保员队伍。区文管会除日常管理工作外,对辖区内的文物资源进行调查,择优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县(市)区级文物保护点,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立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字记录档案,并向上一级文物部门推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订详尽的保护规划。对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及周边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监管。经文化和文物工作者多年探索,海曙区已经形成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收藏、博物馆陈列馆建设和文物古迹利用等方面的管理机制。
  第一节 考古发掘
  宁波考古发掘、调查分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前,考古发掘以清理古墓为主;第二阶段为70年代,步入遗址发掘时期;第三阶段为80年代,在对地下遗存进行以考古调查为主体的文物大普查同时,配合基建开展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科学发掘,使研究工作有较快进展;第四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以城市考古为重点,兼顾重要基础建设工程的抢救性发掘,获得一批全国有影响的考古成果。四个阶段考古发掘、调查,大都在海曙区域内进行或以海曙区为重点。
  月湖考古发掘
  1999年5—7月,配合境内月湖景区改造,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月湖历史文化景区进行历时两个月的考古发掘。出土始建于南宋、明清时期重修的“平”字水则碑(亭)遗址,反映了我国古代水位测量技术的水平,在全国类似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后在月湖景区建设中辟为重要景观。高丽使馆遗址的发掘,证实了北宋王朝批准建立的高丽使馆遗址的确切位置、建筑风格及规模等。月湖菊花洲东北部宋都酒务遗址现场出土上万件韩瓶(盛酒器)堆积,其中完整的400余件,说明当时明州制酒业的兴盛。
  开明街考古发掘
  2004年3月,在天一广场西边临近开明街建筑工地2米深土层中,挖出清代早期宁波地方特有的民居大宅门基石。基石宽1米、高0.73米、厚0.30米,重500多千克,正面刻石榴、蝴蝶、寿桃等图案,中间为三国志人物故事。右侧有一高鼻深眼、蓄卷曲胡须、裹阿拉伯式帽兜儿的“回回人”,其旁立一小狮子。考古专家认为,此造型独特的墙基石,为汉式雕刻融入外来人物形象的罕见实例,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证物。史料记载,宋代咸平年间(998—1003),古明州已有阿拉伯人聚居于波斯巷(今天一广场内),并建清真寺于罗城东南(狮子街)。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清真寺迁至冲虚观前(今天一广场药皇殿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又迁至湖西(今后营巷18号)。因冲虚观前“回回人”民宅火灾,石雕倒入观前河中。历300年沧桑,中西合璧的石雕重见天日。
  祖关山考古发掘
  1996年7—9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南郊公园二期工程,对祖关山古墓葬进行调查和发掘,清理古墓14座,其中唐代墓3座、宋代墓5座,其余为明代墓。出土有价值的文物20余件,有木俑、瓷器、铜镜、漆器、墓志铭等,为宁波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充实了研究唐明州政治、经济的实物资料。祖关山在宋代建有崇法寺,前身叫焚化院。据考古调查,地面尚存宋、元、明时期塔座、牌坊、墓碑、墓砖等构件,如月江印、南洲宏、文溪然、陆江昂等法师的墓碑和天宁坟砖、延庆坟砖,证明考古处所为名僧高师和附近寺院僧人圆寂后的安葬之地。经过2000余平方米勘探,发掘2座较重要的唐代船形砖室墓,其中M11全长3.70米,最宽1.60米,残高1.10米。墓壁两侧和后壁有壶门式壁龛和直棂窗,侧壁分设左右耳室,墓底铺地砖,上置整块木板棺床,略呈梯形,厚7厘米。墓中出土“开元通宝”、“乾元通宝”铜钱,瓷器、铜镜、漆器和一方记有唐大中四年(850)墓志铭。M12型制基本相同,体量略小,无耳室。同时出土的还有12件形态各异、衣着不同的木质人俑。船形砖室墓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形制,并有从产生、发展到消失的演变过程。M11、M12的形制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木俑的出土,为研究唐代明州的丧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墓志记述的内容,除反映徐氏夫人及夫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富裕的经济外,同时为唐代州、县、乡里的行政编制单位和地名提供了考古依据。徐氏夫人葬于明州县唐昌乡沿江里地区,《乾道四明图经》没有记载,起到证史、补史作用。
  天一广场商务区(CBD)地块建设前考古发掘
  2001年6—7月,CBD地块考古发掘中有两项新发现。在原应家弄地块的唐代地层中清理出一件脉枕残片,上有灵芝纹图案。脉枕是中医诊脉时垫在患者手腕下的小枕头,为陶质上釉器物。此前宁波地区仅发现宋代脉枕,陶制唐代脉枕较为罕见。唐代地层以下20厘米处,发现表面呈椭圆形的砖砌物,中间青砖为侧砌,外沿较不规整,初步判定为唐代地窖。发掘中还出土一片元代青花瓷碗残片,其口部内外均有文字。经专家鉴定,其内侧书写较规整的是古印度“兰札文”拼音文字,可用来拼写八思巴文或藏文等文句,在今西藏寺院中常可见到。正面字母右上角带有一点,为藏文与八思巴文混杂体。碗上文字所表达的都是经咒,惜文字不全。元代青花瓷片在宁波尚属首次发现,佐证元代在江南广泛推行藏传佛教的历史。
  和义路考古发掘
  1998年5—6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和义路邮电大楼工程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获取千余件唐代越窑青瓷瓷片和大量宁波作为著名对外贸易港口的实证。表层土下4米左右为唐文化层,约20平方米,出土4担瓷片,主要器物为碗、罐、盏托、灯盏、粉盒、执壶、器盖等。器物釉色滋润,为唐上林湖越窑青瓷,质量较高。千余件出土文物中,造型基本完整且能复原的达上百件。这一土层还发现有带彩长沙窑罐。考古人员分析,唐时宁波就是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各地货物有可能从这里出口。在距表层土2米左右,发现一处宋元文化层,出土越窑、龙泉窑、德清窑、建德窑以及少量景德镇窑等瓷器,为宁波作为港口城市输出瓷器的佐证。根据文献记载,清时这里建有较大规模战船厂,“战船街”由此得名。1973年,附近曾出土一条唐代独木舟。此次考古除寻找造船厂遗址位置外,同时寻找船的遗物,考察余姚江江堤变迁及码头遗迹。考古现场还发现护城河遗迹。初步认定为明代修建城墙时所建。现场出土的一块城砖上发现有“明州卫洪武五年造”字样。
  孔庙(府学)遗址考古发掘
  1998年初建设中山广场,对境内原解放北路体育场开展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揭示出宁波孔庙大成殿、月台、泮池等遗址。孔庙(府学)是宁波古代最高学府。据《四明谈助》记载:孔庙“在府治北,鉴桥西”,宋天禧二年(1018),知州李夷庚造明伦堂,前浚泮池,合庙、学为一。崇宁年间(1102—1106)诏号大成殿,建炎年间(1127—1130)毁于兵火。大成殿地基在地表以下25厘米,为朝南偏西30度五开间建筑,长约24米,宽约9米。基土由黏土和瓦砾夯筑而成,掺有大量石灰,基座由北向南微斜,并铺设成网络的暗沟排水系统。殿门前为月台,月台前为长10米、宽12米的泮池。大成殿和月台遗迹中出土一批宋代瓷片。泮池西侧发现一处规模更大的泮池,池中有3组二墩三孔桥,结构敦实,桥板已断裂,一侧有围栏。从建筑风格看,建筑年代在明清之间。在中山广场建设中,对孔庙(府学)遗址采取回填式保护标志说明和部分敞开式保护展示。后又发现孔庙门前石鼓。
  高丽使馆遗址考古发掘
  遗址位于镇明路宝奎巷1号(月湖景区菊花洲北端)。使馆建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系江南唯一一所高丽使馆,主要用来安顿高丽使者的食宿和储藏贸易货物。南宋建炎四年(1130)被攻陷明州的金兵焚毁,后在其原址建“宝奎精舍”(宝奎庙)。1999年5月配合月湖历史文化景区改造工程,对高丽使馆遗址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勘探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使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5间,通面宽24.50米,进深3间,通进深9.70米,一层232平方米。天井平坦完整,略低于主体建筑。天井中间山墙处置有下水道,长达20余米。天井前建有8柱建筑,整齐有序,推断为台门。柱网构筑方法与《宋营造法式》之制相符。遗址中除出土铸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的“政和通宝”钱币,越窑青瓷碗、盘等外,还出土高丽青瓷片和韩瓶等酒器。考古发掘为确定使馆的准确遗址和具体规模提供了佐证,也为研究古代明州与高丽在政治、外交、商贸、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史提供了实物例证。
  永丰库遗址考古发掘
  永丰库遗址在子城遗址的东南部,即鼓楼东南角。2001年9—11月,在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基建工程范围内,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为搞清遗址全貌,2003年3月又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扩大发掘面积2500多平方米。揭露出以两处单体建筑基址为核心,以及砖砌甬道、庭院、排水设施、水井、河道等与之相互联系、布局相对完整的宋元明时期大型衙署仓储区遗址,并发现了汇集全国大多数宋元明时期著名窑系的陶瓷器产品等大量遗物,其中出土完整或可复原文物800余件。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第二节 文物维修
  民国21年(1932),鄞县设县文献委员会及古物陈列所,整理修葺文物古迹。1957年3月,宁波市人民委员会公布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2月,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1963年3月,白云庄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天一阁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钱业会馆、林宅、天宁寺塔(咸通塔)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全祖望墓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永丰库遗址、水则碑遗址、灵桥、伏跗室、张苍水故居、翁文灏故居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和区曾先后公布一批市级和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永丰库遗址、天宁寺遗址、钱业会馆、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全祖望墓等)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16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6处、市级6处、县(市)区级20处,有市级文物保护点121处、区级文物保护点23处。
  文物保护性维修一般分三种情况:国家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出于使用需要;列入政府大型市政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文物维修始于1951年。至2008年底,维修过的有天一阁、白云庄、贺秘监祠、郡庙、清真寺、天宁寺塔(咸通塔)、范宅、鼓楼、张苍水故居、药皇殿、全祖望墓等。水北阁、董孝子庙等则易地迁建保护。
  天一阁维修 1949年人民解放军将渡江南下时,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指名要求保护好宁波天一阁。1951年,市文教局拨款400万元(旧币)对天一阁藏书楼进行维修。其后,对天一阁进行多次修缮、改建、扩建。(详见第三十编“天一阁”)
  秦氏支祠维修 秦氏支祠在宁波沦陷时曾被日寇强行占据作为驻军营地。解放前夕曾一度被国民党军队用以关押壮丁。1951年移作针织厂用房。1958年改作药材仓库,至20世纪80年代末。1990年,国家文物局与市政府共同出资维修。维修以“修旧如旧,恢复原貌”为原则,凸现建筑中木、砖、石三雕工艺的地方特色。祠堂大殿、两侧配殿、看楼配置门窗,作陈列室之用。整个维修分为屋面工程、室内外工程和地面工程三部分。屋面工程达到瓦流正直。屋顶装饰如“四线屋脊”砌筑,有大型框线与砖刻制作。雕塑工艺由艺匠手工精雕细镂,矗立于屋顶上的人物、动物、花卉达到逼真、生动的艺术效果。室内外工程主要是屋架、梁枋及门窗的维修,如花板制作,为“显山露水”之处,与大殿上的褶锦绣、堂门一样,展示宁波“朱金木雕”的工艺水平。除在门上采用图板雕饰外,刻意采用宁波小木作绝技“一根藤”栲头工艺。建筑木构件,一律采用中国大漆髹刷,凡梁枋、门窗、花板、栏杆的显要雕刻部位,皆加贴金箔。金箔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金碧辉煌。地面工程主要是重铺石板和修补柱础,恢复原有明堂和台阶风格。
  白云庄维修 白云庄位于环城西路东侧白云公园内,为盛极一时的浙东学派发祥地,清代末年已废弃。民国23年(1934),甬人杨贻诚等一些热心乡帮文献人士,在一片菜田中寻找到庄园层基,其西有万泰父万邦孚和子斯选、斯昌墓等及石牌坊,遂发动社会贤达集资重建白云庄。重建中将原西门外白鹤庙正殿迁到庄屋原址,作为白云庄正屋,即今白云庄内坐西朝东三开间单檐硬山顶厅堂建筑。牌楼式大门上有沙孟海所书“白云庄”三字。又建造三开间后屋和坐北朝南偏房。当地人习惯将朝东正屋称为“白云庄”,朝南偏房称为“万家庄”,统称白云庄。“文化大革命”期间,白云庄被生产队当作牛棚,建筑毁损严重,部分房屋倒塌。20世纪80年代着手维修,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始于1980年,维修主体建筑“白云庄”和万氏三座墓葬。第二期始于1983年,修复已倒塌的南侧“万家庄”,风格体量与主体建筑白云庄相统一的原佑圣观一座五开间迁建至原“万家庄”遗址上,即今坐北朝南、紧靠“白云庄”的单檐硬山顶建筑。位于白云庄西侧的万邦孚墓,早年墓圈条石被搬去建造姚江大闸,维修时将西门外万安桥西南明代丁继嗣墓墓圈条石移至万邦孚墓圈墙上,两者均系明代墓,条石石质同类,规格一致,十分契合。二期工程耗资2.5万元,由浙江省文管会下拨。1986年为“国际黄宗羲学术研讨会”召开,增建附属设施,开辟陈列室修筑围墙200米,迁建台门一座作为白云庄朝北入口处的正大门。1988年9月,白云庄改由宁波市文化局直管,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经管。1989年春,万邦孚十二世孙、旅港万春先生偕同十三世孙旅印尼万三源先生、旅美万三权先生来乡探亲,出资委托在甬族孙万慎煦先生重修祖墓。修复万邦孚墓墓圈墙,墓前增设石护栏,铺设祭台、神道、石板地面等。同年11月,征用白云庄西侧万邦孚墓地周围土地4.95亩,为绿化用地。1990年制定《白云庄总体规则》。1991年从带河巷迁建约175平方米的五开间清代厅堂一座。1995年后,陆续将文保所收集的古碑集中至白云庄保护。2002年12月,天一阁博物馆在庄内辟“白云庄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馆”。
  张苍水故居整修 张苍水故居系其父张奎章所建,距今400余年。原规模东至市体育场,南至苍水街。今存故居为三合院,坐北朝南,由正厅五间重楼和两侧厢房组成。占地面积1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建筑群以大门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对称,大门前有旗杆、台门、仪门,颇具规模。1998年因建造中山广场,动迁故居内居民20余户,下拨文物专项经费150万元。原拟将原存建筑迁建至市第一幼儿园后面,因市民反应强烈,“两会”议案、提案呼声极高,决定调整中山广场建设方案,将原定中山广场中轴线、下沉音乐广场东移,保留主雕“奔腾”,取消副雕,张苍水故居得以原地保护。维修工程于1998年8月开工。因故居历多次整修,部分楼板、柱子早已掉换,很多构件改动,仅屋檐“滴水”就有四五种纹饰,门窗纹饰图案更杂,牌楼台门上方部分砖雕脱落遗失。施工单位秉着“修旧如旧,保留原状”宗旨,参照原有纹饰,仿制修复。需增添的围墙采用同样材料和工艺。整修工程于1999年1月竣工。
  清真寺维修 1956年特大台风,清真寺(见第三十八编“宗教”)门上方两层望月楼被毁。“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遭严重毁坏,寺内重要文物古迹悉数被毁,寺院被工厂占用。1979年清真寺修缮,恢复大门上阿拉伯经文及“清真寺”字样。1987年6月至1988年8月,再次维修,寺内布置展览,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利用,遭回族穆斯林群众反对,改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1995年8月,市政府拨款20万元维修,扶正大殿倾斜面,重新翻修屋顶,南北厢房升高0.8米。辟出小净室,扩大大净沐浴室,寺院粉饰一新。1996年3月开始筹建修复大门望月楼。原规划道路避开清真寺向对面推移3米多,望月楼在原位重建。1997年2月,工程竣工。
  关帝庙维修庙 初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修。晚清及民国时期,由百姓集资多次修葺。百姓每年抬关老爷(关羽塑像)出游,在庙内搞祭祀活动。解放后改作粮站、商场。2001年8月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由佛教居士林接收经管。2003年11月投资150万元,修缮主大殿、后殿、原古戏台、前院左右厢房及后院厢房,翻新屋面,修缮被损梁柱,全面粉刷油漆,铺设地面红石板。整个工程于2005年1月竣工。
  居士林维修 居士林维修前破败不堪,原大殿破败,西侧和殿后砖墙倒塌,栋梁断裂,成为堆放煤饼、停放自行车场所。1989年,宁波佛教居士林筹建组首先在东边厢房建立“居士林筹建办公室”和小佛堂,然后着手修复大雄宝殿、三圣殿、念佛堂、藏经楼、佛教图书室及接待室,最后修复斋厅、放生池及原月湖湖心亭(水云亭)。修复工程历时10年,全部由居士自愿捐助费用和义务助工。至1999年,经精心设计、装潢的韦驮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三进殿宇及两边厢房完全修复。
  月湖景区部分古建筑迁建和维修 1999年扩建月湖景区,拆迁月湖东岸、南岸大批传统建筑,对部分建筑进行维修和迁建。维修或迁建的古建筑有银台第、大方岳第、蒋宅、卢宅、杨宅、袁宅、月湖庵、花果园庙、吴氏支祠、宝奎庙和宝奎故里(具体维修、迁建为整个月湖景区工程一部分)。
  天宁寺塔(咸通塔)维修 天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原名国宁寺,北宋崇宁二年(1103)改称崇宁万寿寺,政和二年(1112)改称天宁万寿寺,绍兴七年(1137)改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又改称报恩光孝寺、宁国报恩寺,成为追崇徽宗道场。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称天宁禅寺。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其东西双塔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故又名咸通塔、唐塔。两塔在寺门中轴线左右并列,东塔崩塌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寺院毁于解放初期,仅存西塔。1995年3月加固西塔,用标准青砖、低标号砂浆在塔底层内外壁砌筑高2.20米围墙,既增强塔身抗压、抗剪强度,又便于拆除,不给今后正式维修留下后遗症。同年7月,制订天宁寺塔维修初步方案,8月初,正式进入维修设计。10月下旬,由清华大学郭黛恒教授指导、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蒋大忠高级工程师协助、浙江考古研究所张书恒工程师基本完成维修设计。11月1日开挖塔基两边,发现西塔基与东塔基结构明显不同,其承载力较东塔基薄弱,且底层塔壁残损风化严重。为确保千年古塔安全,决定塔基四边加宽0.80米,砌筑大方脚,增大基础底面,减少基底压力,增强塔的稳定性。同时在高出地面部分的大方脚(约60厘米高)砌筑成须弥座,使塔底残损得到有效修补。塔南侧开挖防震沟,减少大吨位车辆通过时对古塔的震动。11月26日,西塔维修工程正式开始,12月30日竣工。
  董孝子庙迁建 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重修。“文化大革命”时期,遭破坏。1990年前后,成种粮大户住所。1996年7月,区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对区重点文物董孝子庙保护管理的通知》。1998年萧甬铁路复线建设工程动工,庙需迁建。省铁路建设办事处出资150万元,民间集资20余万元,作为迁建资金,在距原庙址东南百米之内的农田中重建董孝子庙。新址东邻尹江岸小区,南与南郊公园(今盆景园)毗邻,北为规划中的24米宽道路。1998年6月,区人民政府向省文物局递交“关于董孝子庙迁建修缮工程的报告”,办理正式迁建手续。同年7月,迁建工程动工,1999年4月竣工。
  药皇殿维修 殿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供祀神农氏,为当时汇集南北药材及名医坐堂、同业聚会的场所。雍正年间(1723—1735)重修,道光五年(1825)再次扩建,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破败不堪。1984年10月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建设天一广场,原拟拆迁,后决定在建设区域内原地保护药皇殿,建成宁波医药业博物馆,并在殿四周留出近2000平方米空间,使其与附近环境相协调。按“修旧如旧”原则,将原牌楼式大门、单檐硬山式五开间前殿、正殿和厢房修缮一新,恢复昔日原貌。天一广场开发时,药皇殿东侧工地出土两块宁波迄今发现的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元碑座赑屃。传说龙生九子,赑屃是九子之一。赑屃碑座各长2米余,宽1.50米,高近1米,重约3吨。维修时在药皇殿西侧建仿宋风格六角碑亭,赑屃碑座置于其内。碑座后立一“巨灵碑”。正面刻郑玉浦书“海宇靖平”,背面刻郑玉浦撰、曹厚德书并篆额“巨灵碑记”。
  郡庙维修 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重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文化大革命”初期,毁损严重,后被工厂占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一民间访华团访问宁波,团长是位建筑专家,熟知宁波城隍庙,向市领导进言:“城隍庙是典型明清建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不予珍重,实在可惜!”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作出搬迁工厂,修复郡庙的决定。修复工程始于1983年,重点为前、中、后三殿。修复中加固大殿西厢房,新建砖混结构东厢房(后为娱乐场所),前天井与民乐剧场对应位置新建一座与老庙风格统一的古色古香两层楼房(后为城隍庙酒楼)。经加固的西厢房因是危房,拆掉重建为木结构全新两层楼房。修复中,拆除一切附加物,铺设各种管线和下水道。恢复中天井与东西厢房原来的高差,重新铺设红石板和青石板。“天一阁”提供部分原古建筑拆迁时保留的石材。工程另一重点是翻修屋面。老庙大殿净高15米,屋面脊高坡陡,上复特型筒瓦,具有不凡气势。原有筒瓦长近一尺,重逾10斤,具各种形状,然多半破碎,须揭顶重盖。后请宁峰砖瓦厂仿照原物设模特制。筒瓦内部填充壳灰,以确保屋面质量。大殿屋脊按原样修复,前题“国泰民安”,后写“风调雨顺”,中置宝瓶,两边则各踞两条卷尾龙。画龙点睛的“点睛”则采用针灸用玻璃拔火罐,使整座大殿神采奕奕。庙内原有精美的木雕、砖雕及石雕和部分壁画,历尽沧桑,毁损严重。整修中予以清理、修复和增色。重葺时,从“天一阁”找回书有“宁波府城隍庙”正门匾额,字为慈城人钱罕(1882—1950)所书,弥足珍贵。庙内碑刻,除大门东侧的明正统十一年(1446)所勒“宁波府城隍庙碑记”外,其余大都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所立,碑文内容多为地方政府的布告、禁令之类,亦有部分记载乡规民约,是研究宁波近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宝贵史料。
  贺秘监祠维修 祠始成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详见本编第三章)。民国初建造马路,祠前进拆去一半左右并后移,前天井缩成带状。因风雨侵袭,年久失修,除主体建筑用材粗大基本完好外,附属建筑毁损严重。1992年4月,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来甬举办“敬乡画展”,将5幅作品捐赠给市政府,以义卖所得为修复贺秘监祠资金。其中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出资4万元认购题为《老夫老妻》的花鸟画,宁波白纸板厂也出资3万元认购一幅,由此进入维修筹备阶段。祠内居民和托儿所由区政府负责动迁安置,搬迁所需17套房源由宁波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提供,市财政拨款40万元,市文物经费中拨出10万元,市文联拆迁补偿经费中列出30万元作为维修经费。1995年2月15日,维修工程开工,至同年9月18日告竣。重修后的贺秘监祠向前拓展2米左右,前宽18.50米,后宽18.20米,进深31.90米,总建筑面积为596.93平方米。正面为水磨青砖实叠墙,正门为半边石砖牌楼式台门。所用砖材从城区拆迁旧宅门楼中物色,十分般配。祠额采用元代《重修贺秘监祠堂记》石碑上著名书法家周伯琦篆额拓片放大后砖雕而成。前进卷棚廊屋加装花格长门,利于放置石碑和陈列贺秘监祠史迹。天井扩大成长方形,面积增至66.60平方米,基本恢复原有建筑格局。大殿马头墙升高至8.60米,屋脊与东侧佛教居士林、关帝庙主体建筑屋脊持平。为充分利用大殿宽敞的空间,在不改变基本结构前提下,东、西梢间回转楼梯做成假两层,外墙开窗。后殿及厢房梁架归正,按清代祠堂规制重建。祠内地坪全部采用石板铺设。原有霉损、断裂的建材全部更换,装饰性木结构残缺的逐一补全,窗格花形统一选用龟背式和海棠花式两种,屋面用小青瓦。祠与居士林之间通道出口改用传统民居式石框墙门和廊檐。第二期工程拨款50万元,由市文联续建二层仿古建筑1幢,高平屋3间,与祠主体建筑相配套。
  范宅维修 宅为范仲淹第十七代后裔范亿于明万历、天启年间所建。历400余年,据记载未经大修。然聚居者日众,致瓦裂渗漏、椽子朽残、墙垣坍毁,整幢建筑岌岌可危。此宅是修是拆,争议十载,1996年6月始对范宅进行全面整修。范宅八字台门已全部毁弃。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挖出台门墙脚,并查到1962年测绘图,又派人去绍兴、天台等地考察明代台门风格,在此基础上复原。仪门剩下两根已下沉的梅园石方形石柱,维修时用原木将已损坏的石柱紧紧夹住,用起重机慢慢起吊,再按照石柱基础,参考白云庄明式台门样式修复。中进留有大量苇编泥壁,为明代民居隔离墙特色,具有比模板墙更好的隔音、防火、防白蚁效果,维修时保留了这一明代建筑特色。被白蚁蛀空的柱子,采用现代技术“偷梁换柱”的方法,用同质本料替换。一些柱木的蝴蝶、雀替照原样雕刻。照壁墙砖大部已毁,采用经打磨的旧砖制作模子,然后再到瓦窑烧制补全。原来的门窗都已破损,采用磨、补、换的办法按原貌安装格扇、门窗,连吊钩都按原样仿制。修复后的范宅具有明代风貌。范宅后进廊柱正好在人行道红线,下檐连同廊柱在改造中山路时已全部拆除。如去掉檐廊就不算整体保留。经各方努力,将檐廊补建。中山路改造时将路基填高,人行道彩砖路面高出范宅内地坪18.9厘米,既有碍北立面观感,更不利于排水。维修时将范宅前人行道彩砖下沉,以平坦坡面过渡,既保留彩砖拼放线条不变,使其有整体观感,又保证范宅排水顺畅。整修工程历时年余,费工3万余,投入经费1600万元,于1997年7月竣工。
  超然阁迁建 阁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在鄞县县令程璋倡导下,由徐桂林(徐时栋之父、吴章址、陈良琨等捐资兴办柳汀义学时所建。历经百余年风雨侵袭和人为损害,至20世纪80年代已破败不堪。1992年柳汀街道路实施拓改工程,决定将超然阁迁建到月湖马衙街口湖面最开阔之处。1994年正式动工迁建。迁建后的超然阁占地225平方米,建筑面积164.06平方米,1/3利用水面。正面朝东,底层卷棚外加装门窗,上悬“超然阁”匾额(集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行书而成)。两旁配柱对“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采自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诗作《咏众乐亭》。正门前有平台,凸入湖中,临湖处围有栏杆,两侧与月湖公园相通。北面紧贴偃月街建筑红线(处于马衙街口),加装槛窗,地面高出原地0.45米,设三级台阶。二、三层将原四面各三扇移窗改为四面各四扇外开花格窗。第三层仍为圆形藻井承歇山顶。屋檐长短统一,檐角翘起,屋脊增设吻兽。该阁迁建4年后,宁波市政府为保护月湖,在1998年月湖景区改造时,从马衙街西端天一阁博物馆(秦氏支祠)前的马眼漕向东开挖一条河道,从南、北两侧绕过该阁,与月湖接通,阁由原来的一面临水变成四面环水,南侧架圆木小桥可供出入,小桥边立《迁建超然阁碑记》一方。
  天封塔重修 天封塔始建于唐武后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年间(695—696),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两次犯明州时被毁,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元至顺元年(1330)又重建。后历经天灾、兵火,多次毁损重葺。1956年遭台风袭击,塔身向东北倾斜加剧。1957年,宁波市政府拨专款抢修,以“不倒、牢固、省钱”为原则,未能加固塔基。维修后塔身倾斜度仍在增加,1984年塔顶向东北偏离塔基竟达1.25米。经省文化厅正式批复,决定对天封塔进行落架大修。是年7月,首先进行落架拆卸考古,弄清全塔共七级,分七明七暗,连地宫共14层。塔身内发现梁、枋和固木等构件残存,壶门顶上砌有放置佛像的穹窿和龛。地宫出土镌有绍兴十四年(1144)铭文的混银塔模型和元代天封塔外貌等文献记载,成为恢复天封塔南宋原貌的依据。8月,召开天封塔设计工作座谈会。次年6月,邀请专家学者举行天封塔设计方案研讨会,确定现存天封塔系南宋绍兴年间遗物,历经八百年沧桑依然屹立于宁波城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决定依照南宋古塔原貌落架重修。重修工程总投资160万元,1987年9月正式动工,1989年11月竣工。整个工程依据考古发掘遗迹、遗物和实测科学数据,采用现代技术复原,增建了塔院附属设施和台门、围墙等,并立《重修天封塔记》石碑。
  钱业会馆维修 宁波钱业会馆落成于民国15年(1926),由宁波63家钱庄共同出资9万余银圆建造,是当时宁波钱庄业议事、银圆交易、聚会和活动的场所。1952年,钱庄退出宁波历史舞台,会馆由宁波市商业幼儿园使用。1988年1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支行出资120万元,将钱业会馆收回并全面维修。修葺工程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以恢复会馆原貌为主旨,突出建筑地方特色,同时兼顾修复后的使用功能,定位在金融博物馆。后因金融题材范围太广、实物史料不足而搁浅。1992年将工作重点放在筹办一个钱币博物馆上。1994年9月,宁波钱币博物馆对外开放,是为全国第一家由金融系统自办的钱币博物馆。2001年,钱币博物馆处境困难,停止接待参观者。2004年2月再次对钱业会馆全面维修,批准正式把钱业会馆建成钱币博物馆。2006年4月开始全面筹办宁波金融史迹陈列,同年底,关闭数年的宁波钱币博物馆再次对外开放。
  桂花厅维修 桂花厅位于中山广场北面,始建于明代,为甬上望族倪氏介石园内花厅。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单檐五间两弄。清代至民国时期,多次修葺。20世纪末,历经风雨沧桑的桂花厅已呈破败之象,部分梁柱断裂,椽子霉烂,分隔墙倒塌,属于危房。1999年9月被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2005年,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其进行整修,对东边倒塌的一弄按“修旧如旧”的精神修复,调换部分霉烂的檩、椽、柱。维修后的桂花厅依然形制古拙,呈现明代建筑风貌。
  翰香小学原教学楼维修 翰香小学原名翰香学塾,南门仓基举人陈愈守始创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为宁波市最早的小学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翰香小学堂。民国15年(1926)于原址新建校园,定名为鄞县私立陈氏翰香小学。2005年4月原北侧教学楼、南侧花园及西侧外墙等历史旧迹被列为宁波市第四批文物保护点。因周围建房打桩,原教学楼地基沉降,四周墙体出现裂缝,屋顶漏水。同年7月对这幢五开间两层的近代建筑进行全面维修。竣工后的原教学楼仍为四坡顶,人字梁架,明间设楼梯,较好地保持了历史原貌,还开辟了校史陈列室。
  灵桥维修 灵桥(详见第四编“宁波古城”)历经千年,屡坏屡修,仅明以前就大修重修20余次。民国23年(1934)重建灵桥。抗日战争间,灵桥遭受日军飞机轰炸,仍屹立不动。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国民党飞机轰炸宁波,灵桥又成轰炸目标,但仅在桥面炸出几个窟窿,整座桥梁并无大碍。1949年5月至1977年7月,是桥一直由人民解放军守护。1951年、1958年全面大修,以后每隔5~7年油漆保养一次。2005年5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进行油漆和桥面养护。
  湖心寺(月湖庵)保护维修 湖心寺位于月湖花屿东南,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是宋代《宝庆四明志》所列明州六大律院中唯一现存古刹。宋神宗赐名“寿圣院”,宋高宗题额“湖心广福寿”。司马光曾有诗“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华宇”即指湖心寺。王安石、曾巩、刘珵、舒亶等都留下过赞美诗篇。湖心寺为当时明州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成化四年(1468)日本画僧雪舟创作的《宁波府图》,就有湖心寺远眺风貌。嘉靖年间(1522—1566),兵部尚书张时彻利用湖心寺部分建筑为母建“月湖庵”,其名沿用至今。湖心寺走过近千年风雨岁月,依然透露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美感。庵内花篮斗拱,大殿柱拱象鼻造型,屋顶天花彩绘,踏脚石云龙雕刻,荷花石板铺路,至今仍保存明、清时代建筑和石刻构件,精美传神,殊显珍贵。1981年,湖心寺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月湖桥保护范围。1993年,湖心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登记名称为“月湖庵”。后筹备为宁波佛教老年修养院用房,一部分由市房地产管理部门包租给市政工程管理处。同年11月,市政工程管理处决定拆除月湖庵原来的大门,在雕有云龙、荷花的石板上浇上水泥,改为停车场。筹备组心急如焚,几次与管理处交涉得以推迟。1994年9月,市政管理处又一次把大批木材运入庵内,准备对月湖庵进行装修,改作他用,并切断庵内水电。庵内居士只得白天从别处抬水生活,晚上秉烛照明。经多方努力,月湖庵才收回被占的430平方米房屋使用权。1998年10月,月湖景区改造启动,月湖庵列入拆迁范围,引发新的争议。有人认为宁波类似月湖庵古建筑太多,如果“见古即保”,旧城改造将举步维艰,难以为之。杨古城、王介堂等一批热心文化保护人士则联名呼吁,要求“抢救保护宁波月湖千年文化古迹湖心寺”,指出月湖是宁波历史文化精华之一,古湖心寺、放生池与周边古桥、花果园庙是月湖幸存的一组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观,一旦拆毁,其损失无法弥补。天童禅寺、阿育王寺、雪窦资圣禅寺、七塔寺等僧人也先后呼吁,要求保留月湖庵。是年12月,市房屋拆迁办向月湖庵发出拆迁通知,又一次切断水电。1999年2月,宁波市“两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陈春玲、水存谷提交三份提案,要求妥善保护千年古刹湖心寺。3—4月,《之江晨报》、《民主与法制》、《人民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支持保护湖心寺。《人民日报》编者按说:“宁波之大,何以没有月湖庵容身之地?”3月9日,日本雪舟画宣扬会副理事长西尾真里女士踏访日本画僧雪舟行踪抵达月湖庵,写信给当时宁波市市长张蔚文,请求妥善保护湖心寺这一日中人民文化交流的见证。4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文物专家毛昭晰借参加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会议之际慷慨陈词,呼吁保护湖心寺。17日,月湖建设指挥部拆迁工程队进驻月湖庵动手拆房。21日,月湖庵大殿屋顶瓦片几乎全部揭光,热心人士全力阻止未果。毛昭晰闻讯十分生气,当即联系有关部门阐明己见。几经周折,拆房之举终于得以制止。然原来古朴的月湖庵已面目全非,所幸主体建筑结构尚未拆毁。6月21日,市城乡建委颁布月湖景区建设改造方案:“保留月湖庵,作为文化遗产供游人观赏。”9月,月湖庵被正式列为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正式保护下来。其后,经古建筑队精心修缮,湖心寺(月湖庵)终于重光,千年古刹与古桥、古池、古街融为一体,成为月湖景区一道怡人胜景。
  望春桥维修 横跨望春街道西塘河上,为单孔石拱桥,系西塘河与后塘河(原广德湖)间的界桥。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是宁波城区仅存古桥之一,2004年8月31日被列为市文保点。两侧桥栏竖刻“乾隆庚申年初修,光绪丁酉年重修”“董事捐资安竣”等字。2005年4月,生于斯、长于斯而业成于异乡之港胞钟宝昌老先生,效仿先贤,慷慨解囊捐资人民币23万余元,邀宁波环宇古建园林有限公司承建维修,使文物古桥得以妥善保护。
  鼓楼维修 位于中山东路公园路口。原为唐子城南城门.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咸丰五年(1855)重建。民国时在上层加设大时钟和铜钟。1981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市文保所委托海曙区古建园林工程队用孝闻街拆迁的民房材料修建鼓楼城墙上的建筑。
  延庆寺维修 位于灵桥路203弄8号。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详见第三十八编“宗教”)。1961年5月5日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成为粮油库房。1997年,因居民灶间起火,烧掉方丈殿西边两间半,由市粮食部门出资修复。后宁波佛教协会进驻后再次进行装修。2002年对天王殿又进行维修加固。
  观宗讲寺维修 位于解放南路18弄6号。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原称“十六观堂”,民国元年(1912)由天台宗缔闲主持,扩建殿宇,正式命名为观宗讲寺。:1961年5月5日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详见第三十八编“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为市委党校等单位和居民使用。1993年9月,宁波市佛教协会聘请曾在国清寺代理方丈的益行法师为观宗讲寺修 复委员会主任。当时的观宗讲寺破旧不堪,大殿天王殿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法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10万元全数投入,用以殿宇维修和购置僧众日常生活用品。经两年多的努力,大雄宝殿、天王殿及部分寮房焕然一新。自此,梵音重响,香火日盛。后随着寺内居民的不断外迁,原僧房多次进行全面整修。
  第三节 历史街区保护
  2005年7月,对境内历史街区划定紫线予以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街区有月湖历史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郡庙天封塔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南塘河历史街区7处。保护重点为建筑物本身及其原有院落,建筑物内部设施更新不得破坏外观等。(详见第四编“宁波古城”)
  第四节 碑刻保护
  唐会昌四年(844)“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并序”碑,距今已有1l00多年历史。中山东路开明街口的“开明街鼠疫场遗址纪念碑”立于2005年,提醒人们毋忘国耻。这些碑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称为“石头书”和“活化石”,富有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价值
  经济 海曙境域地处三江(甬江、余姚江、奉化江)口,自唐宋始,商业和海外交通贸易发达。立于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福建会馆碑”碑文中有:“自朱买臣为会稽守,航海抵泉山闽越,舟楫通,盍移闽之商于宁者,有八闽会馆”、“吾乡滨海,贾航到处皆盛”、“惟商于宁者,好义最多,乡之创立义举者,皆宁商是赖,故发逆扰,江浙苏杭诸台会馆皆烬,独宁三馆得全……”。“奉宪勒石”告示碑曰:“……经商遵在案,兹据前情,合行示禁。为此示仰该地居民人等知悉,尔等当思会馆基址,契据虽焚,但捐资照旧起造,古址犹存……毋再仍蹈前辙,希图越占,诈累滋事。”碑文记录了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共同扶植商业的手段,是宁波商业、海外交通贸易自唐宋以来繁荣发展的必要保障。“重修福建会馆碑”碑文中还记载了宁波与台湾岛的贸易往来。
  水利 《浚河复喉碑记》曰:“予始至明州,揽其地大海环也。而口吸民生,口害之所系,莫要于水利。”详细记载自唐宋始,人们已十分注重水利建设。碑文中记录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可归纳为疏浚河道,以利其行;辨明主流支流,并引水入库;造桥修闸,防患于未然;修筑防海堤坝,增江海塘堤等,真实地反映当时人们防洪、防海的主要方面,为后人研究宁波水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慈善 “重建育婴堂碑”1990年搬入东园。碑文称:“宁波育婴堂在郡城永口门内。国朝乾隆丙辰,吾郡人创建也。”育婴堂创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道光四年(1824)重葺,后“而有粤之扰,垣口皆毁……”“重建育婴堂碑”于同治十年(1871)再次修葺时建造。“自京师以达省府县皆有养婴之所,此王政之首务也。康诰曰:如保赤子以求诚之心,行所复之德。此之谓民之父母而况其真为赤子也。”此为清政府所实行的惠民政策,也是皇帝安抚民心,以示国运昌盛的一种手段。
  宗教 一般立碑多由官方出面,唯“佑圣观重修碑记”为私人所立,因道观也系私人出面修葺。碑文说:“……思为人在世百年哪有三万六千日东,况财乃身外之物,岂可视诸神灵所在殿守,而不思新之乐?于是节省家用,取得英洋壹千九百万口……披星戴月,沐雨栉风,不惮其劳,而能告厥成功……”详细介绍道观的结构及其修葺状况,反映宗教对人们的思想影响。
  人物传记 《迁建宋王荆公安石祠记》立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为纪念王安石等人而造的实圣庙内。碑文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王安石任鄞县令时的主要政务活动。王安石在鄞任职期间,修水利,办教育,行新法,做了变法的早期尝试,神宗年间(1068—1085)升任宰相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变法。后人为了纪念他,纷纷修建庙宇以示追念。此碑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可贵史料。
  政府政策 碑文中有多方清代官府的“奉宪勒石”告示碑,为政府颁布的政策、措施或民间纠纷、官府断案的经过及结果。记载官方为疏浚河道而强拆民宅、为保证税收而禁止织染工以铺面、物抵押等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清政府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历史事实。
  艺术价值
  明州碑林中,有法帖图像17通,约占10%。普通碑碣重在事实,其文案与书法虽请名人为之,但非其主要目的,其字体大致以楷、隶为主,偶有篆行八分。法帖注重文章与书法,全为摩效鉴赏之需,字体则篆隶八分正楷行草莫不具备,事实则无关轻重。图像则属绘画雕刻,亦重观赏艺术价值。明州碑林除法帖图像外,其书艺之擅者也不少,足可拓之以为临池楷模。
  法帖7通,即宋《众乐亭诗刻》,明沈恺《千字文》、《题水月桥诗》,明丰坊临《兰亭序》、《祝殇子盘生净土序论》、《大悲咒大慧礼拜观音文》,清摹本《秦封泰山碑》。其内容多为地方胜迹诗文,书者多为地方官员或书法大家。众乐亭原在子城西南,屹立湖中(即今柳汀),东西有桥以通往来,为宋嘉祐间郡守钱公辅所建。钱治明州时,“民和年丰,与众共乐”,故名众乐。《众乐亭诗刻》刻钱公辅等15人诗作,其中钱公辅七律二首,王安石七古一首,司马光五律一首,郑獬七古一首,邵必七律二首,吴中复七律一首,吴充七古一首,冯浩五古一首,王益柔七古一首,陈汝羲七律一首,张伯玉七律一首,陈舜俞七律一首,章望之五言长律一首,胡宗愈七律二首,周锷七律二首。碑的价值在“为诗以记真景之万一”,重在诗文,向来被视为帖。沈恺《千字文》原在鄞县县学(鄞县山小学)之壁。沈恺,字舜臣,号凤峰,华亭人,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嘉靖十九年以刑部事出知宁波府事。《题水月桥诗》原在延庆寺关帝殿,今与《千字文》帖均在天一阁千晋斋前。两碑文字临怀素上人,有龙蛇飞动之势。丰坊临《兰亭序》,行书,有印三,石一方,题嘉靖五年八月十日临。丰坊,嘉靖二年(1523)进士,精书法。丰坊原藏书楼帖石,有不少为丰坊自书,后归范钦天一阁。《大慧咒大慧礼拜观音文》,正书,咒文各有印一,石一方。《祝殇子盘生净土序论》,古文,有印五,本有范钦行书跋“万历壬午年阳月望东明范题”,有三印,石一方。董幕《秦封泰山碑》29字,清张燕昌据阁藏拓本钩摩上石,钱大昕行书跋,末有“乾隆丁未”字样,石一方,已漫漶。
  图像有《耕织图诗》、《周友胜梅花图碑》及8通石雕作品。《耕织图诗》为南宋嘉定三年(1210)之物,楼于壽撰,楼钥书,楼洪楼深刻石,存两段,民国17年(1928)宁波拆除城墙时出土。楼氏系南宋甬上四大姓之一,《耕织图诗》为楼璹任於潜县令时所作。耕自浸种以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每事一图,题以五言诗一首,共八句,为研究宋朝农业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及日本、朝鲜有极大影响。《周友胜画梅花并题七绝一首》石刻,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之物,原在大沙泥街江西会馆内。此碑价值在于图文结合。古代碑刻一般以文字为主,图文结合较为少见。图文结合这一形式,源于中国画,把纸上的画移到石上来,这是保存中国文化的尝试。最早为宋苏轼梅花画石刻。《周》碑能流传,与采用图文结合这一形式分不开。由于形式独特,保存完好,堪称宁波一绝。宋《天马行空图》石刻,造型简洁夸张,唯求神似,又不乏精致,依据代代承传的工艺程式而不为其所囿,参照自然对象不流于机械死板的自然主义模仿,创作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形体结构上简繁得体,其扬鬃奋蹄、腾空飞跃神态和流畅线条,均予人以力的美感。其余7通为明代花板飞禽异兽石刻,以浮雕、透雕等手法刻成怪异、灵瑞等图像,反映当时丧葬风气和社会意识。此类花板较为罕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为研究明代雕刻史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碑刻成为保护文物的重要方面。20世纪30年代,社会贤达把散布于境内的碑刻集中于天一阁,在尊经阁北面建明州碑林,其后又多有迁入。据不完全统计,现境内保护完好的300余方碑刻中,天一阁有170余方,其余散见于药皇殿、白云庄等处。
  第七章 对外文化交往
  宁波在古代和近代对外文化贸易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乃至中东、非洲等地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
  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可分为启蒙期、开通期、发展期、鼎盛期、禁滞期、萎缩期六个时期。发展期、鼎盛期和禁滞期的港口所在地都在海曙境内。在发展期,大唐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诸国影响深远,为遣唐使派遣、商舶活动、佛教文化传播架起了桥梁。鼎盛期随着佛教东传,周边国家的天台宗尊境内延庆寺为祖庭之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制瓷工艺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到周边诸国。明廷“海禁”,境内对外文化交流进入禁滞期,但佛教文化的交往延续不断。鸦片战争前,对外交往萎缩。“五口通商”后,宁波港对外交往有所拓展。日本侵华时期,对外交往活动处于停顿,至解放前夕,宁波港口设备面临崩溃,对外文化交往也几近中断。
  第一节 古代和近代对外文化交往
  与日本交往
  春秋时期,境内属吴、越。越王勾践灭吴,楚威王熊商灭越,吴越人驾船东渡,成为日本弥生时代最早的大陆移民。秦汉时,避乱的移民接踵而去,使日本列岛文明进程出现飞跃。其后,佛教盛极一时,和与佛教有关的建筑雕画工艺也从中国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建寺造像,促使日本产生飞鸟文化,汉字在日本普遍流行。唐天宝三年(744)冬,鉴真第四次东渡,从明州经宁海到天台国清寺,带去天台宗《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佛经典籍。日本遣唐使横渡东海,从长江口或宁波一带登陆,是为吸取中国文化最显著时期。唐显庆四年(659),日本第四次遣唐使从北路来唐,漂流到越州鄮县(即今宁波)。贞元二十年(804),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来华,在明州登岸。唐开成三年(838),日本遣唐使270人到达明州港,这是日本最后一次遣唐使。其后,民间商船经明州往返日本更趋频繁。会昌元年(841),明州李邻德商船规模甚大,称为“唐商”。商团自明州起航,以日本九州港为目的地,往来不断。五代吴越商人与日本贸易文化交往少于唐代。北宋时日本采取锁国政策,往来于中日之间的均是中国商船。宋熙宁六年(1073),明州商人孙忠船自明州港赴日,日本入宋僧成寻和弟子赖缘等5人及宋僧悟本搭此船去日,带去在宋求得的新译经及宋帝赠给日本政府的泥金《法华经》。南宋时,明州港与日本之间商船往来不断。元代,中日关系日趋恶化,但商船往来依然不绝。庆元(宁波)港是中国对日交往最重要的港口。明初日本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与明修好,中日开始“勘合贸易”。明嘉靖二年(1523)发生“争贡事件”,中日间官方贸易中止。后实行“海禁”,时间长达200年,私人贸易被禁绝,对日贸易的宁波港地位丧失,文化交往也被窒息。隆庆元年(1567)虽开“海禁”,但对日贸易仍在禁止之列,终明一代未能恢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禁”,但正值日本锁国,仅中国商船来往于中日间。康熙二十七年(1688),宁波港去日商船达37艘。清代前期,宁波港为中日交往重要港口。鸦片战争后,宁波港对外交往力度虽有拓展,但已无昔日地位。
  与朝鲜交往
  唐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高句丽有一定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大唐时代,海上交通发展,交往更趋频繁。新罗商团中最为著称的是张保皋商团。商团从新罗清海镇出发,经黑山岛横渡东海到明州,停泊在东渡门外江厦码头。东渡门内是当时主要商贸区,商团居住地大多在镇明岭一带。新罗商人带来绸缎、麻布、金银、人参药材、马匹、毛皮和工艺品,带走陶瓷。张保皋将明(越)州青瓷窑工带回朝鲜,烧制出“新罗青瓷”。北宋熙宁七年(1074)以后,明州成为通往高丽的重要港口。明州港与高丽礼成江之间,商船和使团往来不绝。元祐二年(1087),高丽僧义天至明州,“遍历丛林,传法授道”,除学习佛教教义外,还收集佛经章疏3000多卷,回国时带去雕版刊印。义天根据带去的佛经资料,编《新编诸宗教藏总录》,收书1000部计4700多卷,按目录镂版刊刻。宣和五年(1123),宋廷在明州建造两艘巨型海舶,“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两船行驶到高丽时,高丽“倾国耸观”,“欢呼嘉叹”。宋使徐竞回国后写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40卷,记载高丽建国立政之体和风俗习惯。政和七年(1117)明州城内建高丽使行馆,接待高丽使者。高丽国都开城设有清州、忠州、回店、利宾四馆,接待中国商旅。南宋朝廷通过明州舶商与高丽传递文牒,《宝庆四明志》载庆元府(宁波)“与其(指高丽)礼宾省以文牒相酬酢,皆贾舶通之”。元代,庆元港与高丽仍保持海上往来,“中国人所喜欢的高丽镶嵌的青瓷、铜器、纸张和蒙古人喜欢吃的新罗参、高丽松子、鹞鹄肉等高丽食物大量运来。中国的茶、瓷器、丝织、书籍也增加对高丽的输出数字”(张政烺《五千年来的中朝友好关系》)。1976年,韩国西南木浦海出土的元代沉船上装载的青瓷中,有一件镌铭“庆元路”字样可以佐证。明代起,宁波港与朝鲜交往渐稀。
  与亚、非诸国交往
  中唐以后,越瓷从明州港运往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马来西亚、伊拉克、埃及等国。五代时,大食(今伊朗、阿拉伯一带)商人来明州贸易,用香料、象牙、犀角换取绵绮、瓷器。北宋时,明州港与东南亚、西亚诸国互通贸易和贡使往来。西亚的波斯、阿拉伯人来明州经商者尤甚,多居住狮子桥北和市舶务一带。南宋时,来明州贸易的南洋国家有阉婆(爪哇)、真里富(柬埔寨)、暹罗(泰国)、勃泥(加里曼丹北部)、波斯(伊朗)等国,有的商人长期留居明州直至终老。元代,庆元港仍与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有往来,《真腊风土记》(周达观撰)提到“明州之席”。明代实行海禁,宁波港与亚、非诸国往来甚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禁,宁波港与暹罗、菲律宾、安南(今越南)、柬埔寨等国贸易频繁。清政府在宁波府设有榷关,“置吏以范之”。在18世纪,宁波商人“往来东洋者十之一,往来南洋者十之九”。一些宁波商人在南洋诸国开洋廛肆,“且有娶媳长子孙者”。至光绪年间(1875—1908),宁波港地位为上海港取代。
  与欧美诸国交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葡萄牙人在宁波设立商会。清代宁波设立海关后,“外洋红毛馆诸国番船”至宁波者甚多。乾隆元年(1736),英国诺曼顿(Nomaton)号商船来宁波通商,终未能入。后英人几度上京要求开港均遭拒绝。鸦片战争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此后英、美、德、法、丹麦、暹罗(泰国)、俄、挪威、瑞典、荷兰、比利时、日本、葡萄牙、西班牙14国商船进入宁波港。抗日战争爆发,宁波港遭破坏,至1949年,境内对外文化交流几乎停止。
  第二节 现代对外文化交往
  区文化馆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扩大对外文化交往,开创群众文化与国际接轨的先河。之后,群众开拓了眼界,团队得到了锻炼,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使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请进来
  随着群众文化的红火,以及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国外文艺团体的表演日益企盼。文化馆多方权衡,量力而行,引进国外文艺团体。引进的基本原则是:一要优秀;二要群众欢迎,能拓展群众的文艺欣赏视野;三要不亏本,有的按市场运作,有的不收费,在广场演出。2000—2008年,宁波先后引进美国白老虎兄弟魔术团、俄罗斯冰上芭蕾舞团、西班牙弦乐团、澳大利亚布莱克敦钢管乐团等20多个国外优秀文化团体,让区内外观众能欣赏到国际优秀的文艺表演。
  走出去
  走出去的基本原则:一是受到邀请;二是富有意义;三是经组织审批,程序规范。2004年受法国第21届国际音乐节组委会邀请,文化馆带领宁波市首家少儿民乐团“东方宝贝”赴法,5天演出8场,迈出“走出去”第一步。2007年,中澳建交35周年,应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邀请,区文化馆馆属团队“宁波乡音艺术团”赴澳,参加中澳建交35周年庆典,为国内第一个出访澳大利亚的群众文化艺术团体。“走出去”丰富了文艺团体的演出经验,锻炼了艺术水准,在激发海外华人爱国爱乡热情的同时,也使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宁波群众文化艺术的魅力,扩大了宁波群众文艺在国际上的影响。
  第八章 文化管理
  1978年以前,境内文化管理由市负责。1978年9月,镇明、海曙两区各自成立文卫办公室,承担两区内文化发展管理工作。两区合并后,成立区文化教育局,除市级文化单位仍由市级机构负责管理外,区文化教育局负责区属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市场、群众文化活动管理。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78年以前,当时镇明、海曙两区无专门的文化机构,文化管理由市文化局负责。1978年9月,镇明、海曙两区为市辖区一级政权建制,成立文卫办公室,承担两区内文化发展管理工作。1983年2月,两区文化站改为区文化站,街道办事处建立街道文化站。
  1984年两区并建,同年5月1日成立区文化教育局,地址位于大梁街57号区人民政府大院内,负责管理全区的文化、教育和体育工作。后相继成立区文化馆、区文化市场管理站。1988年9月迁址至镇明路紫薇巷12号。1991年3月增设区文物保护管理所。1996年4月在原文化市场管理站的基础上成立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同年7月,区文化教育局改组为区文化广播局,迁址至灵桥路229号区委、区政府大院内,与区委宣传部合署办公,原文教局文化科归属区文广局,改称宣传文化科。12月,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建立区文化市场稽查队。1998年1月成立区文化中心,隶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与区文化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2002年5月,区文化广播局改组为区文化局,主管全区文化工作,与区委宣传部合署办公,文化局下设区文物管理所、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2005年2月,区委、区政府拟定《宁波市海曙区文化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同年4月,成立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5月,区文化局改组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区委宣传部合署办公,列入区政府工作部门序列,承担管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职能。10月,在区文化市场办公室(区文化市场稽查队)的基础上,组建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挂“海曙区文化市场办公室”、“海曙区文物监察大队”牌子。12月,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区文化馆经费来源由自收自支改为财政差额补助。2008年,局文化科增挂行政审批科牌子,从执法大队抽调2名干部进驻区审批服务中心,确保62%以上文化审批项目在服务窗口“一站式”办结,提高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截至2008年底,局及下属单位共有在编人员2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1人。多次被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区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于1996年4月建立,编制4名,属区文化教育局下属全民事业单位。同年12月,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挂“海曙区文化市场稽查队”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编制4名。2005年10月,在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基础上,正式组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挂区文化市场办公室、区文物监察大队两块牌子,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全民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0名。
  净化文化市场
  开展“扫黄打非”、“网吧专项整治”及“歌舞娱乐场所清理整顿”三大整治行动。1996—2008年,组织大小行动近500次,出动检查人员6000余人次、车辆660辆次,清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94550家次,没收并销毁淫秽光碟6170张、非法光碟17.5万张、非法书刊1.6万册,行政处罚违规经营网吧260余家,责令停业整改14家,吊销营业执照2家,查获非法电子游戏厅195家,抽样取证非法电子游戏电路板1600余块,立案处罚经营场所700余家,对其罚款106.1万元,结案率100%。
  强化法律意识
  1996—2008年,配合各类整治行动,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较大规模的文化市场法规学习培训班35次,召开音像、娱乐、网吧等专题、动员大会,参加人员1.2万人次。制发各类法规标语牌,印发文化法规资料,宣传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及《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法规。为经营业主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引导他们自觉合法经营,并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服务。
  规范经营行为
  整治、规范网吧营业场所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等问题屡禁不止,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在辖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采取“三抓”(抓思想、抓重点、抓关键)方案,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规范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秩序。多次召开营业性网吧专项整治大会,重申相关法律,要求网吧业主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到守法、诚信经营。发挥网吧等文化经营管理协会的行业监督作用,动员网吧业主联名签字,不以牺牲青少年身心健康吸引未成年人上网。重点治理薄弱环节,对网吧实行专项整治,整治其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营业时间以外营业、营业期间封堵或锁闭门窗和安全出口等行为。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专门召开网吧专项整治专题会议,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每月开展一次文化、公安、工商的联合执法行动,及时遏制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及超时营业等“回潮”现象,巩固整治成果。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在公开举报投诉监督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同时,聘请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教育工作者担任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加强电子游戏市场监管 采取“严格审批,控制总量;联合监管,打击违规;城乡结合,重点整治”的举措,加强对电子游戏市场的监管力度,对违规经营户实行重点整治,把电游经营户纳入正规化管理,杜绝管理死角。协同市公安局禁赌行动,取缔利用电子游戏机赌博的电子游戏室。文化部门与学校、家长联合监管,有效控制中小学生节假日外上机游戏现象。
  规范音像市场管理秩序 结合“扫黄打非”,打击黄色、非法音像制品经营活动,发现一张收缴一张,发现一次处罚一次,屡次违规者取消经营资格。实行合法经营责任状制度,建立长期有效机制,领导深入市场检查、监督和调研。
  有序管理歌舞娱乐场所 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以文化、公安、工商、消防、安监等部门为主力军的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小组,全面整治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资质和涉黄贩毒、噪声扰民、火险隐患等问题。至2008年,先后组织大小行动380余次,警告90余家次,责令停业整改250余家。规范歌舞娱乐场所资格准入审批程序,凡申报者,必须经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现场勘查,各项指标符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及《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标准,方核发许可证。
  加大演出活动管理力度 严厉查处色情表演,采取露头就打、坚决重罚的措施,使此类演出活动销声匿迹。严格各类营业性演出、有偿性商业演出活动的登记、备案制度,规范演出经营行为。扶持、培育社区和公益性演出,提倡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演出活动。
  加强内部管理
  强化“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工作原则,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编到10人。执法人员每周半天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全面提高素质,做到人人都能独立、准确无误地办案结案。指派专人负责行政处罚案件的文书制作、指导、监督办案程序,保证每一办结案件准确无误。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分工,细化工作,实行奖勤罚懒、奖优汰劣。慵懒者、办案有误者调离岗位,勤优者予以重奖。严格实行错案、人情案责任追究制度,赏廉罚私。对徇私枉法者,予以行政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保证执法队伍机动灵活。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