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普通中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8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普通中等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20
页码: 1354-13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清光绪年间创办辨志精舍、储才学堂、育德初等工业学堂始,百余年来,境内普通中等教育逐渐兴起。其中甬城西门的效实中学、奉化江畔的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余姚江畔的甬江女子中学(宁波六中)、月湖竹洲的宁波二中等均久负盛名,其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为世人瞩目。至2008年,境内有中学11所、职业技工学校5所,大部分中学多数时间均由市直属管理。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中等教育

内容

自清光绪年间创办辨志精舍、储才学堂、育德初等工业学堂始,百余年来,境内普通中等教育逐渐兴起。其中甬城西门的效实中学、奉化江畔的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余姚江畔的甬江女子中学(宁波六中)、月湖竹洲的宁波二中等均久负盛名,其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为世人瞩目。至2008年,境内有中学11所、职业技工学校5所,大部分中学多数时间均由市直属管理。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境内中等教育始于清代。光绪五年(1879),明州知府宗源瀚在湖西竹洲(今宁波二中址)创办辨志精舍,废除书院制和科举制,开设汉学、史学、算学、舆地等学科,开宁波新学之先声。二十三年(1897),宁波知府程云俶与慈溪旅沪商人严信厚等,仿上海“广方言馆”办学章程,在湖西崇教寺(今偃月街小学址)筹建中西学堂,翌年春开学,定名“储才学堂”(即宁波中学前身),开设中西课程,以培养革新图强人才为宗旨,是为境内开办的宁波第一所官办新式中学堂,后改名宁波府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宁波府中学堂划归省辖,定名为省立第四中学堂。清末,境内除了自办的中学堂外,还有美基督教会办圣模女校(地址在永丰路)、美浸礼会办养正书院(地址在盐仓门)和三一书院(地址在孝闻坊),这些学校均设有中学班级。
  民国元年(1912),学堂、书院改称学校。英圣公会将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校。北京京师大学堂教授何育杰、同盟会会员陈训正、上海通社创始人钱保杭等创办私立效实中学校。宁属六邑人士办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设有中学部(地址在月湖竹洲)。12年(1923)圣模女校中学部和崇德女校(地址在江北槐树路)中学部合并,在战船街100号建新校舍,定名私立甬江女子中学。14年(1925)2月,中共宁波独立支部为掩护革命活动和培训干部,联络地方士绅张葆灵,创办启明女子中学(地址在醋务桥),由杨眉山主持校务。次年8月,改办培英女校。16年(1927)3月与鄞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合并,改办中山公学,杨眉山任校长。中山公学设高中部于月湖竹洲,初中部设于鼎新街,首创男女同校,6月被查封。同年7月,在月湖竹洲改办宁波市立女子中学,20年(1931)改称鄞县县立女子中学。21年(1932)6月,三一中学与仁德女校合并,改名为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翌年7月,省立第四中学改称省立宁波中学。23年(1934)6月,海曙辖区内有普通中等学校5所。
  抗日战争爆发,日机空袭,城区各中学向农村疏散,迁往鄞南、鄞西、奉化、宁海、新昌等地。宁波沦陷后,在日伪控制下,区内曾办过7所学校。民国30年(1941)9月,日伪政权在湖西竹洲原县立女子中学址设公立浙东中学,次年8月迁广仁街,改称鄞县县立中学。地方人士借仓基街翰香小学址,办私立明州中学,后改为私立器贞中学。在贵神庙后佛教孤儿院旧址设私立求实学社。次年8月,北门仁德女校旧址设浙东公立女子中学,后改称省立宁波女子中学。在战船街原钱业会馆开办私立达材学社,天封寺内设私立崇实学社,湖西马衙街秦家祠堂开办私立集思中学等。抗战胜利后,沦陷区上述学校都被接管或停办。34年(1945)8月,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迁回城区,次年1月解散。其普通科改建为鄞县县立中学(宁波二中前身),先借广仁街原三一中学校舍复校,后迁至月湖竹洲。36年(1947),辖区内有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甬江女中、三一中学、鄞县县中等5所。
  1949年5月,宁波解放,宁波市人民政府分批接管原有公、私立中学。首批接管的是两所公立学校:宁波中学和鄞县县立中学(1950年改为市立中学,1954年改名为宁波市第二中学。)。1950年2月接管甬江女子中学,后改名宁波女子中学。1951年接管青年补习学校,改名青年中学,次年并入三一中学,改名为市第三中学。1954年,云石街宁波私立崇实商校改为崇实中学。1956年,市政府接办效实、崇实两所私立中学,并分别改名为宁波第五中学和宁波第二初级中学。原灵塔中心小学、偃月街中心小学和西郊路中心小学分别办戴帽初中,定名为第三、第四、第五初级中学。1957年夏,市中等补习学校改名为解放中学,两个月后改为青年中学,开设高中班,校址在苍水街屠园巷10号。是年,市工商联创办华光中学,地址在碶闸街99号,在泥桥街21号设分校。市第三中学从广仁街(现宁波八中址)迁往江东宁穿路18号。市第四初级中学并入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大跃进”中,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办高中,中学数量大增。宁波女子中学改为市第六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市第二初级中学改为市第八中学,1961年11月迁址广仁街原第三中学址。1959年,市第三初级中学改称镇明初级中学,市第五初级中学改称海曙初级中学。1963年9月,宁波农业职业中学创办,校址在孝闻街203号(原宁波卫生学校),1965年9月迁至西郊路后河巷34号新校舍。1964年8月始,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年底,苍水街屠园巷的民办青年中学迁往镇海三官堂(现宁波师院址),实行半工半读。1966年5月,镇明初级中学改为市第九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中学先后“停课闹革命”,师生参加红卫兵组织,走出校门“大串联”。1967年初,海曙初级中学改名东方红中学。1968年,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学校,中学相继复课。1969年上半年掀起“上山下乡”热潮,仅东方红中学就有700多名学生支边黑龙江,到萝北插队或去生产建设兵团。同年,筹建中的云石半工半读初级职业中学改为市第十一中学,西郊后河巷的宁波农业职业中学改为第十二中学。1969年秋,提出“学校办到家门口,队队办初中,社社办高中”,不少小学、初中分别升级为初中、高中,学校和学生数量急增。学校按班、排、连军队建制编班。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每学期20〜30天。1970年,东方红中学改名为第十五中学。1972年,青年中学改名为第十六中学。由华光、华侨合并的东恩中学改名为第十七中学。
  1980年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裁并、压缩普通中学.恢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十七中、十五中、九中、十一中、十六中等中学先后开办职业高中班。1981年,省政府公布首批18所省重点中学,辖区内效实中学名列其中。同年秋,市十二中学改办宁波市师范学校,原十二中学师生并入十五中学,部分教师留师范学校。1982年,港胞王宽诚投资十七中学,新建东恩中学校舍,办华侨子弟普高班。1986年6月港胞李景芬捐款100万元港币,国家拨款100万元,兴建高塘中学,后改名新芝中学,1988年10月又改为李兴贵中学,校址在高塘四村永丰西路201号。1988年6月,根据市政府改革城区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宁波二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十五中、十六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等9所中学下放为市属区管。至1990年,区内有市属中学2所(宁波中学、效实中学)、市属区管中学9所、区属初中2所。
  1991年,轻工职业中学与宁波六中高中部合并为市第六中学,成为职业高中。宁波六中初中部并入十五中学。1992年,宁波六中与十六中学合并,校名改为甬江职业高中。1993年,东方中学开办,校址在尹江岸甬水桥65号。1994年7月,9所市属区管中学仍划归市管。:1996年,联丰中学、翠柏中学先后开办,校址分别在气象路117号、翠柏路丰柏街21号。2002年7月,宁波中学迁往南高教园区学府路60号。同年,宁波十一中学、宁波二中初中部和东恩中学合并,校名为宁波市东恩中学,校址迁往灵桥路164号原宁波中学址。2006年底,宁波市属八中、十五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东方中学、翠柏中学等6所初级中学及9月新开办的十五中学实验校区等下放给区教育局管辖。2008年7月,宁波八中和李兴贵中学合并,校名沿用宁波市李兴贵中学,继续保留宁波八中校址,实行一校两址。至2008年底,辖区内有市属中学4所、区属中学8所。
  第二节 教育任务和学制
  教育任务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储才学堂的办学宗旨是“革新图强,储备人才”。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中学堂章程》和《学务纲要》,提出各中学堂要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
  民国元年(1912),境内公立中学贯彻国民政府《中学校令》规定的“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是年创办的效实中学办学宗旨为“以私立之经营,施实用之教育,为民治导先路”。5年(1916),省立四中把孙中山先生来校演讲时提出的“教育为救国之本”,要培养学生有“天下为公”的品德和“世界大同”的胸怀作为办学宗旨。20年(1931),国民党中央颁发《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对中等教育提出的任务是,确定青年三民主义之信仰,并切实陶冶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注意青年个性及其身心发育状态,而予适当的指导及训练;对于青年,应予以职业指导,并养成其从事职业所必具之知识。抗日战争时期,中学进行抗日救国教育。27年(1938),贯彻执行国民参政会制定的《各级教育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中学教育应为继续小学施行国民基础教育,以造就社会一般事业之中级中坚分子,及准备进修专门学术为二大目的”,“其教学除一般规定外,应特别注重公民常识之灌输,生产劳动之训练,以及本县乡土教材之讲授,使其爱国而同时爱乡”的教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中学贯彻中央提出的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自觉的积极的成员。”1952年,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以便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1954年,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供应高等学校足够的合格新生,并且还要给国家生产建设供应具有一定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1957年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63年,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1966—1976年的十年间,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学教育的任务无法完成。1978年恢复执行1963年中学教育的任务。1981年贯彻执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3年,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讨论稿)》指出:各中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完成普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当前还要着重注意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1993年,各中学贯彻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01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具有开拓能力、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2004年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制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学制为5年。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校学制为4年。11年(1922),教育部颁布新学制,中学分初级和高级两部分,修业年限初中、高中各3年。12年(1923)秋,效实中学实行“三三制”(初中、高中各3年),次年秋改为“四二制”(初中4年,高中2年),19年(1930)又恢复“三三制”。13年(1924)秋,省立四中实行学制改革,将初、高中“三三制”改为“二二二制”(初中2年,公共高中2年,分科高中2年)。15年(1926),恢复“三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学制仍沿用“三三制”。1960年秋,进行学制改革试验,宁波一中和宁波五中均被列为浙江省试点单位。宁波一中进行十二年一贯制试验,宁波五中进行十年一贯制试验。1963年秋,宁波一中停止试验。宁波五中被省定为继续试验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多数中学改为“二二制”(初中、高中各2年)。1977年秋,宁波五中初中改为3年。1978年遵循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学学制定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1980年,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等重点中学,恢复高中3年制,至1987年,各完全中学均完成改制任务。此后,中学学制定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2008年秋起,段塘学校、海曙区实验学校、东恩中学及镇明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翰香小学被区教育局确定为“五四制”改革试点学校。
  第三节 教学
  课程设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储才学堂,开设经学、史学、文学、舆地、算学和英语等学科。三十一年(1905),宁波府中学堂参照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开设国文、舆地、英文、理化、史地、算学、经学、修身、体操、图画等10门课程。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废止经学,将手工、音乐列入正课。是年创办的效实中学设修身、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法制经济等课程,后又增设德文、法文、日文等第二外国语。民国初期,甬江女子中学首设音乐课,开女学音乐教育之先声。12年(1923),效实中学和省立四中等校根据新学制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初中按全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开设科目,初三增设伦理、心理、社会常识、簿记、打字、珠算等课程。高中分文科、理科。16年(1927)试行《浙江大学区初级中学科目学分暂行标准》,初中设必修课,实行学分制,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设选修课。26年(1937),实施《浙江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暂行办法》,宁波中学增设特种科目:国际政治、时事讲话、普通工程学、无线电讯、防空防毒、侦查谍报、救护、游击战术、特种劳作。37年(1948),宁波中学初中开设科目有:公民、体育、童军、国文、英语、算学、自然科学(博物、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高中科目比初中少博物、生理卫生、童军,增加军事训练、生物学、伦理(文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公民、童军、军事训练课,开设政治课。1951年,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中国史、外国史)、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生物、化学、物理、历史(中国史、外国史)、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1953年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学计划》,宁波中学、效实中学高中英语改授俄语。1954年秋,初中停开外语。1957年,初中恢复外语。1958年开展勤工俭学,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各中学加强农业生产知识教学和劳动锻炼。1959年执行浙江省颁计划,中学科目分政治思想教育(19%)、文化科学知识教学(55%)、生产劳动和体育(26%)三大类。1963年执行教育部新教学计划。政治课按年级分别设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时事政策教育。初三设生产知识课,高三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选修课。生物课,初一设植物课,初二(上)设动物课,初二(下)设生理卫生课,高中设生物学。地理课,初一设中国地理,高一设世界地理。历史课,初二、初三设中国历史,高三设世界历史。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把毛泽东著作作为必修课,有单独开设的,也有与语文合课开的。1973年初中开设毛泽东思想、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军体、音美课。1982—1987年,完成改制的完全中学参照执行1981年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7年,重点中学各年级,其他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开设劳动技术课。1990年省重点中学和宁波二中、六中等试点学校新开人口教育课。1992年前(第一轮课改前),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1992—2002年,初中课程设置为公民、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班会活动、体育兴趣活动。初三增加职业指导课。1993年,初一开设劳技课。1994年开设信息技术课。2002年下半年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设一、二、三和三B四个等级,初中学生一般要求通过二级考试。1997年,各校开设三防课。1998年将原公民、政治课改为思想政治课,并在语文课中增设写字课。2000年,公民课改为社会课。
  2003年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海曙区成为省级课改示范区。从9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课程教学。2005年,中考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从选拔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筛选考试,转变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达标测试,并增加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升学的必备条件,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综合素质测评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分审美与艺术类、运动与健康类、探究与实践类、劳动与技术类等四大类。新一轮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为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体育兴趣活动。地方课程为学在宁波、心理健康、三防教育、家庭生活、职业指导。校本课程为学科类:趣味数学、生活中的科学、校园英语口语、各学科整合课程、文学社等。艺术类:书画、摄影、舞蹈、声乐、集体舞、美术、铜管乐、木刻、京剧脸谱、剪纸、电脑板报制作等。体育类:球类(三大球)、田径等。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类:地方人文历史、社区调查、班会课设计等。
  2007年9月起,全区总体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作了调整。
  课堂教学
  清末,学校引进西方“班级教学制”和考试、升降级制度。光绪三十年(1904),宁波府中学堂英文、算学分班上课,国文、经学、修身不分班级,在总讲堂上课。
  民国初期,各中学课堂教学有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也有引进欧美、日本的“教师讲学生练”和启发、辅导等教法。民国12年(1923),省立四中校长经亨颐认为“教授作用须兼传达法与发展法之二者而言,授予以真理毋宁授予以真理之探究法,授以知能何如授以研究法”。主张师生民主,教学相长,课内外结合。在他的倡导下,四中各科教学生动活泼,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语文教师朱自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搞创作,师生课外共同编进步刊物《火曜》、《甬江枪声》、《嗷声》、《飞蛾》、《大风》等多种,并向社会发行。18年(1929),省立四中实施自学辅导,提倡课外研究。效实中学数学教师蔡箴五认为教师要弄懂教材、了解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他在教学中就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分成三个层次,因材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中学贯彻《共同纲领》提出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讲课、分组讨论、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952年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推广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实行5级记分法。1956年,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推广宁波女中化学教师孙佩兰和宁波五中物理教师裘谒稼的课堂教学经验。1958年一度统考频繁,教学工作混乱。20世纪60年代初期,各中学重视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双基”训练,提倡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核),贯彻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1962年,各中学执行《浙江省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提出出的理论与实际统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语文课要求处理好文与道、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数学课要求讲清概念,锻炼思维,加强练习,把住“关口”(难点);各课教学都注重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导致教学无要求,课堂无纪律。1978年,各校根据因材施教、各得其所的原则,提倡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1984年,各校提倡教师引路、学生探索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由加强“双基”进入到智力、能力的培养。1986年,宁波六中采取“四抓”方法,即抓差生,提高合格率;抓尖子,提高优秀率;抓分化,争取大面积丰收;抓课堂,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有所提高。1987年以《宁波市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讨论稿)》为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东恩中学的合格率高达100%。2004年制订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确定课堂教学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指出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为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只注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探索实验“三阶段八步骤”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三个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八步骤:教学情境创设、学习目标出示、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效果检测、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教学小结提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目标15分,教学内容15分,教学方法30分,师生交往20分,教学效果20分。等级评定分优、良、中、差四档。
  课外活动
  民国12年(1923)8月,经亨颐任省立四中校长后,经常邀请杨贤江、陈望道、郑振铎等学者名家来校为师生演讲。进步学生加入雪花社、社会科学研究会等进步社团,师生们共同创办《校友会》、《明日(四明日报附刊)》、《春风周报》、《月湖之光》等报刊,宣传进步思想,抨击封建势力。20年(1931)9月,省立四中等学校举行国难演讲会。“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前后,一些学校开展演讲、演剧等宣传活动。24年(1935)12月,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有的学生秘密参加校外读书会。25年(1936),浙东中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作业比赛、游艺活动、出版报刊、劳动服务、郊游等。28年(1939),宁波中学组织合唱队、话剧团演出抗日节目,出版《艺峰》刊物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宁波中学普遍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主要活动项目有作文比赛、翻译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背诵比赛、算术比赛、灯谜式常识测验比赛。三一中学的课外活动项目有文艺研究、英文会话、英文圣经、标本制作、绘画、诗歌、戏剧、时事研究、数学研究等9组。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选择一组参加,活动成绩记入相关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内各中学开展多种课外学科活动。宁波中学、三一中学跳秧歌舞、演活报剧、唱革命歌曲等文艺活动搞得十分活跃,宁波中学的歌剧《刘胡兰》在全市公演。1952年,各中学组织学生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等书籍,举办文艺讲座。1959年后,中学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宁波一中制成无线电阻等产品。宁波二中有6个课外兴趣小组,举行各种讲座、比赛和文艺晚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建立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中学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发展。十一中学开展读书读报奖章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收到著名作家高士其、吴运铎、冰心、叶永烈、刘心武、刘绍棠、魏巍等的来信、照片和赠书。十五中学职高部因材施教,开设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写作、日语、英语等选修课;初中部组织空模、海模、车模、花卉等兴趣小组,成立“希望”文学社。宁波一中有空模、海模、车模、摄影、生物、天文、书法、乐器等兴趣小组。效实中学成立效实艺术团(铜管乐队、轻音乐队、声乐队、舞蹈队)、学科学爱好者协会、北斗河文学社、诗社、效实书画社,每年举行艺术节和科学月活动。宁波二中开设“三模课”(空模、海模、车模)。宁波六中开展小发明创造活动。2000年后,在三级课程带动下,各中学课外活动有各类知识讲座(科普、环保、探月工程等)、艺术培训(文艺队、舞蹈队、声乐、乐器、戏剧、陶艺、木刻等)、学科类辅导(文学社团、阅读指导、各科竞赛辅导、读书征文、社会调查、班会课设计等)科技类活动等。2005年,全区推广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6年,海曙区和市直属学校作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进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审美与艺术、健康被列入综合素质测评项目。
  课外活动还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原则,组建专(兼)职校外辅导员队伍,发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功能。除开展校内活动外,中小学生还走出校门,去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各种科学、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第四节 德育
  学校教育
  课堂教育 清末,各学堂均“以忠孝敷衍之本”,灌输“人伦道德之要旨”,进行忠君教育。宁波府中学堂开设修身、经学等课程,教学《养正遗规》、《周礼》及宣扬封建礼教之古诗歌。
  民国初年,各校贯彻教育部制订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辅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和美感教育,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公民、党义等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一些学校仍以人伦道德教育学生,提倡尊孔读经,入学先拜孔祭孟。一些教会学校通过圣经课向学生灌输教义。16年(1927),根据《浙江省实施党化教育大纲》,中学实施党化教育,学科教育与国民党党义、政策相联系。20年(1931),国民政府颁发《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中学教育要以三民主义感化“误入歧途之青年”。23年(1934)开展“新生活运动”,学校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教育内容。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各中学贯彻《浙江省中等以上学校实施战时教育暂行办法》,加强抗日救亡教育内容,每日升旗降旗时报告战区情况、战时消息,课堂讲授国际政治、时事形势,激发学生抗敌报国热情。抗战胜利后,各中学按国民党政府教育宗旨,继续实行三民主义教育,增加所谓“戡乱救国”的教育内容。但各中学进步师生通过读书会和集会游行活动,揭露国民党政府内战罪行,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教总任务,对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提倡为人民服务。以后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对学生进行阶级斗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维护集体利益、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秩序。1958年进行“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1959年执行教育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发展史等为教材,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1979年,各校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983年,各校普遍进行国旗、国歌、国徽的教育,建立升国旗制度。1988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德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学校把德育课程(社会与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班队课、社会实践课)建设为德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增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从侧重思想政治教育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更具多元化、个性化、针对性。1998年,区教科室在段塘学校举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此后,各中学相继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特殊学生心理个案库,开通心理咨询热线。2001年,李兴贵中学和段塘学校分别列入全国和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项目试点学校。2004年,段塘学校出版《少年心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读本》、《解读少年心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教学参考》两书。东恩中学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明理养德》,2006年,东恩中学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学校。
  准则教育 民国时期效实中学印发《学生须知》,人手一册。内有“操行成绩考查暂行标准”,分勤勉、整洁、节俭、服务、公德、秩序、举止、态度、康乐、思想10项,分项记分。以甲、乙、丙、丁等第鉴定,丁等为不及格。浙东中学制订“学生规约”10条,如“不旷课缺课”,“努力身心修养”等。
  1955年5月,学校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18条。1963年、1979年、1981年贯彻执行重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1987年9月实施《宁波市中学生品行规范(试用稿)》。1994年,教育部颁发《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此后几年中,区各中学落实日常行为规范,深化勤学、守纪、文明的养成教育,做到学生每人一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严格的值周值日制度,创办法制学校、家长学校和团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培训,开展创建优良班集体和开展评选文明班级活动。2001年,各校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翠柏中学进行初中学生礼仪教育尝试,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运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003年,东恩中学进行《初中学生礼仪教育实施与研究》课题研究,把礼仪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常规管理、学科教育、班队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初中学生礼仪教育实施与研究》科研论文获2005年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
  2004年,教育部发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各校根据这两个新的文件,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法纪教育。
  班主任工作 民国时期,学校推行级任导师管训制。宁波中学实行级任导师管训,指导学生个人之思想、言论、行动、生活及健康。工作有批阅日记、个别谈话、检查整洁等;监察并指导团体之行动及纪律秩序,有轮流值周、督导集队、监督膳厅、指导级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负有对本班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和管理的责任,通过各项活动和个别谈话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1963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咸塘街小学教师焦慧珠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循循善诱,正面教育,耐心启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20世纪80年代,宁波二中班主任工作从发挥差生的闪光点入手,进行情感投资,学校制订《控制流生的十项规定》、《转化差生的奖励办法》、《转化差生优秀园丁奖》,对转变好的差生发“品学突出进步奖”。90年代后,各学校建立以政教处(德育处)、团队、年级组、班主任相互衔接的校德育工作体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坚持“近”、“小”、“实”、“亲”四条原则。“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90年代后期,年轻班主任数量增多,学校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形式帮助新班主任提高素质。2004年,翠柏中学年轻的班主任徐谨转变学生的事迹在中央教育电视台以专题片形式播出。十五中学教师於长春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严之有情,严之有爱,严之有理,严之有度”,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以信赖的朋友,浙江卫视“亚妮访谈”栏目中播出《支教老师於长春》。200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李兴贵中学年轻班主任冯燕、东方中学班主任王燕越坚持以爱心感化后进生,被评为宁波市教育局局级优秀教师。
  团队活动 民国时期,学校有军训管理和童子军训练。各中学设教官负责高中军训,设童子军教练训练初中童子军。宁波中学军训教官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与教官不和者常挨打受骂。浙东中学、效实中学、甬江女中、宁波中学、三一中学等有三青团组织、出版“团务讲话”,举办入团训练,搜集情报,监视共产党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校共青团(青年团)、少先队组织成立后,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教育活动。20世纪50年代有“小五年计划”,60年代有“我和爷爷比童年”、“学雷锋、创三好”等团队活动。80年代,各校举办少年团校。宁波二中少年团校,向将要离队的少先队员讲授团的基础知识。90年代,中学团委上“90年代青年应该怎么样学雷锋”、“雷锋精神在哪里”为内容的团课。在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节庆日、纪念日及入队、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学生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参观、瞻仰和考察,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2000年,各校团委引导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东恩中学团委、宁波八中团委多次获宁波市直属学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十五中学、东恩中学、八中、翠柏中学、东方中学、李兴贵中学的团队多次被评为宁波市直属学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各校聘请离退休干部、老教师担任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辅导员,配合学校团队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等教育。2004年,区政府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少先队建设纳入共青团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2006年,各校团委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向学生进行读法指导,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劳动教育 解放初,各校开展工读运动,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等校去栎社、莫枝堰等地垦荒劳动。1957年,宁波二中学生每月去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一次。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各校普遍去农村垦荒,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并与工厂挂钩参加车间劳动。9月起中学师生参加大办钢铁劳动。20世纪60年代,一批普通中学改制为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其他中学也增加了劳动教育时间。70年代开始,宁波一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校办农场劳动。劳动作为学期鉴定和评三好生的一个重要内容。1990年,二中、八中、李兴贵中学分别与宁波线厂、宁波制药厂等工厂建立校厂挂钩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劳动。李兴贵中学聘请6位老工人为劳动教育辅导员。1994年,由十五中学承办的“海曙区中学劳技教育中心”成立。劳技教育中心聘任专职教师,使用省编教材,承担全区初中学生上劳技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2003年新课程实施后,劳技课纳入中学课程计划,为中学生必修基础课。各校逐年完善开设劳技课的硬件建设(如场地、师资、经费、设备),让学生通过实践,独立探索,全面动手、动口、动脑,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教育
  参加政治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11月5日,革命党人卢成章组织育德农工学堂学生100多人,臂缠白布,手举“保商安民”旗帜,上街支持革命军,沿途高喊“革命军来了”,迫使宁波各界倒向革命。宁波城兵不血刃,胜利光复。
  民国7年(1918)5月,留日返甬学生叶桂宣在母校效实中学发表演说,揭露段祺瑞政府私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真相。26日,效实中学、省立四中等校的学生代表在后乐园开会,成立“宁波学生团”,致电总统冯国璋,坚决反对中日军事协定,开展拒约反日斗争。次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爱国运动,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宁波学生积极响应。13年(1924),在省立四中礼堂,校长经亨颐主持召开列宁追悼会并致悼词,宣传列宁的功勋。14年(1925)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6月2日,“学联”召集各校学生代表开会,开展声援上海人民斗争。各中等学校学生开始罢课,上百个宣传队上街宣传,揭露帝国主义罪行。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省立四中、效实中学、甬江女中等校学生相继组织抗日救国会在校内外进行演讲、演剧等宣传活动。四中、效实等校成立青年义勇军和女生救护队,进行射击、救护等军事训练。接着许多学校开展慰劳抗日军队的募捐活动。24年(1935)冬,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2月中旬,省立宁波中学等校学生自治会发出声援通电。12月23日,各中等学校学生冲破当局的阻挠,举行罢课和大规模示威游行。宁波中学、效实中学、鄞县商校、鄞县女中、甬江女中、浙东中学等学校3000余名学生,汇集公共体育场开会。沿途高呼“誓死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收复失地”等口号。1949年9月起,老市区各中学学生投入反轰炸、救灾扶伤斗争。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各校都组织文艺宣传队上街宣传,既教育群众,也提高自己。1952年,300余名老市区中学生深入居民区宣传“三反”“五反”运动①。1959年参加除四害、讲卫生和大办钢铁等活动。1964年,学校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组织野营训练 1971年,各中学组织野营训练,行程500华里,途经宁波7个县,参观慈溪县五洞闸公社和木家湾大队,凭吊李敏烈士壮烈牺牲的遗迹,组织“沿着游击队员脚印走”的军事活动,使学生们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创办少年军校 1988年,东海少年军校建立。军校针对初中少先队员的特点进行训练,科目有人民军队宗旨和作风、人民海军发展史、国防海防形势、海军兵器常识等等,还举行打靶、出海参观等活动。从1994年起,海曙区各中学每两年一期组织学生到军校接受培训,进行国防教育和全面素质锻炼。1994年,十五中学学生陈思思参加了由海军政治部电视制作中心、37591部队、市关工委、市教委、团市委等七家单位联合摄制的以东海少年军校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嘿!小海军》的拍摄。
  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1992年,市政府公布首批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各中学利用春游、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2002年,市教育局确定江北青少年绿色学校和奉化滕头村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海曙区初中毕业生从2003年开始到两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并将社会实践考核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开展社区教育1992年后,各校建立暑期学生社区活动报到制度,每年参加形式多样的社区暑期主题活动。2006年,市教育局印发《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考察(实践、参观)推荐目录》,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区各中学利用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及各类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素质磨炼等活动。
  家庭教育
  民国时期,各中学规定,训育处和导师应经常与家庭联络,进行家庭访问,寄发家属意见征询表,招待来校学生亲属,以收共同督促之效。宁波中学、浙东中学用书面报告和家长联系,统一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要求。36年(1947),三一中学学生寒假生活进修表有每天读报纸杂志、帮助家庭工作、适当运动、办理社会教育等10条,请家长监督执行。
  1985年,市教育局推广象山石浦镇家长学校经验,编印《家长学校教材》,要求各校初中阶段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授课8~10节。宁波二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班主任每学期家访至少1次。1986年,宁波二中家长学校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1991年,十五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一次碰头会,通报学校的主要工作,听取家长委员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等。此后几年,各校相继开办家长学校。1995年1月,东恩中学利用寒假,以“孝敬教育”为主题,使德育走近学生,走近家庭。孝敬活动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宁波日报》、《浙江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先后作了报道,被市教育系统评为1999年度“教书育人十佳新事”。2007年,李兴贵中学家长学校被评为第二批市级示范性学校。
  第五节 学校管理
  管理体制
  晚清时,宁波储才学堂设监堂(后改称监督)1人,主持堂务。除教习(教员)外,尚有学监、庶务、会计等职。
  民国初期,改监督为校长。各中学设校长1人,综理校务,下设监学(或称学监)、舍监、庶务、会计、书记等职,教习改称教员。11年(1922)实施新学制,校长之下设教务主任、科主任、级主任及部主任等。22年(1933),依据《浙江省中等学校行政组织暂行规程》规定,中学设校长1人,综理校务并负责教务。6个班级以上的学校设教务主任、训育主任及事务主任各1人。5个班以下者,只设教导主任1人,协助校长处理教务、训育事宜。下设学级(班)主任及事务员、管理员、会计、书记、校务等。行政组织各校不尽相同。私立中学普遍建董事会,任务为提出任免校长人选报经政府批准聘任或解职,研定办学方向,筹集资金,审核预决算,监督财务等。
  解放初,贯彻集体领导、民主管理原则,实行校务委员会制。校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主任、副主任由政府任命。1955年,改校委会主任委员制为校长制,区内中学先后建立中共学校党支部,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63年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学校工作。下设教导、总务两处,规模小的中学一般设教导主任和事务员,协助校长工作。学校重要事务通过校务会议或全体教职工会议讨论解决。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由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育工会主席、共青团书记、少先队员总辅导员及教师代表等组成。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保证和监督之责。“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初由“校文革小组”和市、区委派驻各校的工作组替代原学校领导。工作组撤出后,学校呈瘫痪状态。1967年起,工(军)宣队进驻各校。1969年,革命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下设政工、教育革命、后勤等组。1978年后,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体制。1983年后,学校组织机构渐趋完善。1986年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校长在人事、经济、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扩大,初步改变沿袭了40年的学校管理体制。
  学籍管理
  清末,学堂初设,科举未停,只废八股文改试策论,宁波储才学堂及其后的府中学堂仍有不少学生参加县、府、道考试。学生修业期满,由省提学司批准,派员莅堂考试,各项课程教授完足,平均分数及格,照章分等第报部,奖给出身顶戴。时府中学堂毕业奖“贡生”称号,成绩80分以上为最优等,奖以拔贡;70分以上为优等,奖以优贡;60分以上为中等,奖以“岁贡”。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发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对入学、转学、升留级、毕业及退学均作出规定。此为境内学校最早执行的学籍管理制度。21年(1932),教育部颁《中学法》。学生成绩考查分日常考查、临时试验、学期考试、毕业考试或毕业会考4种。日常考查分口头问答、演习练习、实验实习、读书报告、作文、测验、调查采集报告、其他工作报告和劳动作业。临时试验由各科教员随时在教学时间内举行,每学期每科至少举行两次以上。学期考试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毕业考试在3学年修满后进行,参加毕业会考学生可免除毕业考试。20—24年(1931—1935)间,教育部及浙江省教育厅分别就抽考、毕业会考、招生、奖惩、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制订有关教育、教学管理文件。自22年(1933)起对毕业生实行会考。初级中学会考科目有公民、国文、算学、自然、史地、外国语。高级中学会考科目有公民、国文、算学、史地、理化、生物、外国语。抗日战争爆发暂停,直至解放后又开始举行此类考试。省立宁波中学制订《学则》10章65条。其中第五、六、八章,分别对成绩及考查,奖励及惩治,入学、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及毕业作出规定。
  1950年10月,省教育厅颁《浙江省中等学校学生成绩考查暂行规定》。1956年,省教育厅党组为切实掌握学生情况,提出《关于在中等学校建立学生档案制度的意见》,境内各校先在高一新生中建立档案。1961年,省教育厅颁《浙江省普通中学学业成绩考查评定试行办法暨升级、留级毕业标准(修正草案)》。1963年,教育部颁《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强调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教育工作,建立和健全教学秩序。1964年,中学根据“条例(草案)”精神,对学习成绩考查评定试行办法再作修改,提出加强平时考查,控制考试次数,操行只写评语,不评等第。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规章制度被视为是对学生的“管、卡、压”而被批判,造成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1978年底起,中学试行省教育厅制定的《浙江省中小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设置学生学籍卡片,将学生的成绩考核、品德评语、奖励或处分记入学籍卡。1982年起,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规定除了招生、毕业考试外,不得搞统考统测,学校只举行期中、期末考试。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不得砍课程、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不得搞大量复习题。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1989年1月,区内中学执行宁波市教委制定的《宁波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初中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制订的《关于试行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和学前儿童入园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六节 中学选介
  宁波中学 前身为储才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宁波知府程云俶等创建,校址在湖西崇教寺(今偃月街小学址),聘请杨敏曾为监堂(校长)兼总教习,开设经学、史学、文学、算学、舆地、译学(英语)等课程。首批招生经知府程云俶亲自录取,申送宁波关道吴观察复试。三十年(1904)改名为宁波府中学堂。三十三年(1907),宁绍台道喻兆藩拨南郊旧船厂(宁绍台道船厂)基地40亩,费银6万余元建校舍110余间,次年迁入新校。宣统三年(1911)划归省辖,定名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堂。次年改称省立第四中学校。民国5年(1916)8月22日,孙中山先生应校长励建侯邀请来甬,在四中召开宁波各界人士座谈会,并作演讲。8年(1919)5月7日,学生组织殖群社,出版《甬江枪声》,又与效实学生共同发起组织宁波学生联合会,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2年(1923)7月,经亨颐任校长聘夏丏尊、朱自清、许杰、方杰焘等任教,邀恽代英、陈望道、沈雁冰、戴季陶等人来校讲演。13—15年(1924—1926)试行“二二二”新学制,分中学6年为3段,前2年初中,中2年公共科高中,末2年分科高中。分科高中设师范、普通两科。普通科分文理两组。13年(1924)5月4日,青年学生500余人举行列宁追悼会,开宁波纪念十月革命先河。次年,建中共省立第四中学支部,举行宁波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并成立“卫社”、“火曜社”等组织,出版《大风》、《火曜》、《宁波评论》等进步刊物。16年(1927)3月,校友刘祖征任校长,聘丰子恺、夏承焘、王任叔(巴人)等执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生中一批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被逮捕,遭迫害。14—16年(1925—1927),学校三次遭当局封闭。22年(1933)改称省立宁波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四次内迁,坚持办学,同时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49年6月,市军管会接管宁波中学,征田40亩,建造新校舍。1953年列为华东区重点中学。次年,改称“浙江省宁波第一中学”,倡导“严谨、求实、创新、全面发展”的校风。1955年秋起撤初中部,每年招高中10班。1961年秋恢复初中部。1972年改学制4年,初、高中各2年。1981年复为省重点中学。1987年与联邦德国亚琛市英达中学结为姐妹学校。1988年8月恢复“浙江省宁波中学”校名。1995年9月获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称号。校园占地面积106亩,建筑面积14393平方米,有图书行政楼(藏书10万余册)、实验楼、计算机房、电化教室、语音教室、美术馆、音乐馆、游戏池、标准田径场和各类专用球场。
  宁波中学解放前有毕(肄)业生6195人,1949—2004年累计毕(肄)业生32394人,其中高中17465人,初中14929人。校友中有卓兰芳、卓恺泽、裘古怀、陈鸿等28位革命先烈,有童第周、冯定、严恺、任美锷、石钟慈、王阳元、贺贤土、余松烈、庄辉等9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还有沙孟海、王任叔(巴人)、张其昀、俞国华、周尧、王仲殊、张和琪、傅璇琮、竺苗龙等一批学者名流及沙文汉、沈祖伦、倪天增等一批领导干部。
  2002年7月,校址迁往南高教园区学府路60号。
  宁波市效实中学 前身为私立效实中学,民国元年(1912)2月由何育杰、陈训正、钱保杭、李镜弟等创办,地址借西门盘诘坊育德农工小学堂。6年(1917)起,与上海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订约,凡效实毕业生可免试保送入学。抗战爆发,迁鄞西高桥。次年,设分校于上海牛庄路。宁波沦陷,学校本部停办。34年(1945)10月复校。课程重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教材多用英文原版,增授德、法、日语。毕业生以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为目标。1956年1月改为公办,更名“宁波市第五中学”。1958年和1978年两次列为省重点中学。1980年1月恢复“效实中学”原名。次年,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1991年秋建宁波外国语学校,1995年被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1999年被批准为“浙江省创新教育理科实验班”全省两所试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27次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浙江赛区团体优胜奖。学生中有2人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3人获“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10人分别获全省初中数学竞赛第一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第一名、全国NOI青少年计算机竞赛省第一名,1996年起连续三年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省第一名,1999年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省第一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第一名。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浙江赛区团体第一名或团体优胜奖16次。学校课外活动丰富,文学社、艺术团、书画社、学科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群团活动活跃。曾获全国中小学文艺会演一等奖。外语组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学校曾获浙江大学“竺可桢教书育人奖”,多次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后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师生的来访交流,与美国霍普金斯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等建立友好关系。
  建校90年,培养近3万名毕业生,其中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中科院院士纪育沣、翁文波、戴传曾、李庆逵、朱祖祥、鲍文奎、陈中伟、徐祖耀,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毛用泽、陈中伟、周光耀、陈肇元,以及沙文求等13名各个革命时期为国牺牲的烈士。李政道博士曾函赞效实中学“桃李满天下,成果布四海”。
  1999年迁入现址中山西路白杨街178号,占地126亩,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有8765平方米设施一流的宽诚体艺馆,400米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网球场及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馆。2008年有58个班级、2000名学生、200名教职员工。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各1名,省功勋教师1名,在职省特级教师9名,宁波市名师8名,中学高级教师68名,全国部委级先进15名,省教坛新秀9名,市教坛中坚4名。
  宁波市第二中学 前身为建于民国元年(1912)的“旧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设初中部),校址在月湖竹洲。16年(1927)北伐军光复宁波,3月,“女师”与培英女校合并为中山公学,高中部设在竹洲。同年6月,中山公学遭封闭。7月,改办宁波市市立女子中学。20年(1931)撤市,改名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抗战爆发,迁鄞西黄古林,30年(1941)9月,与鄞县商校、鄞县简易师范共建鄞县临时联合中学。34年(1945)10月,“联中”迁回宁波,其普通科改建鄞县县立中学。1949年5月宁波解放,7月,学校由市军管会接管;翌年2月,改名宁波市市立中学。1952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54年改名为宁波市第二中学。2001年,学校制定“十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确立创“省一流、有特色”的省级重点中学办学目标,2006年通过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
  大革命时期,中山公学由中共宁波地委书记杨眉山任校长。竹洲“师竹楼”是中共宁波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恽代英、罗亦农、张秋人、宣中华等先后到校指导革命活动。学生中涌现了陈修良、朱贻荫(朱枫烈士)、美籍华人作家於梨华等一批杰出人才。90多年中,学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原建设部部长叶如棠,黑龙江省副省长戴漠安,发明女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获得者、有杰出贡献科学家徐锦航,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励名强,原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司司长罗精奋,卫生部中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沈自尹,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仲殊等。现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曾获省首批文明学校等省、市荣誉共80多项。2008年有28个教学班、1352名学生、教职工119人。其中有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39人、市首批名教师2人,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1人。
  宁波市第九中学 前身为灵塔中心小学戴帽初中——市第三初中,创建于1956年。校址在开明街89号。1959年冬,改名镇明初中。1960年定为市重点初中。1966年5月改为宁波市第九中学。1972年,全校有39个班,学生2000名学生,为全市学生数最多学校。同年始招高中4个班,成为完全中学。1984年秋,高中部向职高转变。先与宁波市医药局联办制药职高班,后逐年增办西药、中药、医器、中英文打字、舞蹈、工商经营、财会等职高班。1987年普高脱钩,学校成为初中职高并存的完全中学。1992年停招初中,扩充职高,新开商营、内外贸易、财会与电脑等班。1994年秋,初中生毕业,完成向纯职业高中继而向职业中专的过渡。1997年兼称宁波经贸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提出“崇德、尚能、求知、敬业”八字校训和“道德高尚、技能精良、知识扎实、体魄健壮”的培养目标,强调文化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以专业技能教学为主。1998年,市劳动局在学校设立宁波市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000年9月起,坚持“能力目标”为导向,走就业升学“立交”的办学策略,与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成立宁波市药学专业职教集团,设置两大门类(药学、经贸)17个专业,订立大红鹰药业奖学金条例,开辟塘溪中药种植采集实训基地,加盟四明大药房,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以能力为导向”的职教模式课题获浙江省首届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学校药学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
  2006年9月,校址迁往宁波高教园区南区。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原名宁波第五初级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址在布政巷19号,首次招生两个班。1959年改名为海曙初级中学,1967年初改名为东方红中学,1970年底改名为宁波市第十五中学。1982年8月,原十二中学学生和大部分教师并入。1983年8月,在全市率先与企业联合办学,试办卷烟、玻璃、啤酒3个职业班,招生147名。1985年3月定名为宁波市轻工职业中学,并列为市重点,与十五中学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同年5月,校长丁悌忠作为全省职业中学代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06年9月,位于蓝天路358号的实验校区建成,实行一校两址、统一管理。
  学校面向全体,使中考优秀率、合格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学生鲍旭东在中央电视台与《语文报》联合举办的语文知识场外赛中获一等奖。叶雨的宣传画在第二届宁波市中小学科技节节徽、宣传画设计中被录用。胡弘、汪阳获省中小学书画比赛一等奖。马赫、陈宇骏分别获2004年市直属学校电脑制作、劳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学校曾获省田径通讯赛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市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市文明学校、市首批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学校总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有54个班级、2785名学生、175名教职工,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3名、中学一级教师63名、宁波市名教师1名、市学科骨干教师3名。
  宁波市东恩中学 前身是宁波民办华光中学,1957年8月由宁波工商联主任俞佐宸以工商联名义创办,校址在泥桥街21号和碶闸街99号。招生对象为未能升学的部分工商界子女,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1958年,市委统战部创办宁波民办华侨中学,校址在江北岸伯达利教堂,招生对象为原宁波地区的华侨子女,首期招收两个班级。1963年,华光中学与华侨中学合并,挂两块牌子,校址在泥桥街21号。1964年,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著名爱国人士王宽诚捐资100万元,在鄞县横街建造一所能容纳18个班级、占地21亩的新校舍,取名“宁波市东恩中学”。1967年初,华光中学和华侨中学改名为宁波市东恩中学。横街新校舍仅作学校学农基地使用。1972年,东恩中学改为公立,改名宁波市第十七中学。1980年秋,在全市第一批试办职业高中,先后开设了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工商财会、商业管理、五金家电等近20个职高班。1983年,泥桥街重建东恩中学新校舍。1985年6月,宽诚教学楼落成,王宽诚担任名誉校长,为学校题写校名,并对校名作了解释,即为纪念我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并出资设立“王宽诚奖学金”。1985年8月恢复在宁波各县市区招收华侨子弟普高班。1989年,王宽诚之子王明远捐资为东恩中学建造宽诚图书楼。1994—1996年,王宽诚亲属再次捐款,为学校建造语言实验室和计算机房,使东恩中学的教学设施处于同类学校之首。1998年改为纯初中。2002年6月,市十一中学及宁波二中初中部与东恩中学合并,校名保留宁波市东恩中学,校址迁至灵桥路164号原宁波中学址。
  1988年、1989年在省580所学校参加的高中毕业证书会考中,合格率达100%。张力鸣老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初高中分离后,学校抓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尝试。科研论文《弘扬传统美德,实施孝敬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新世纪青年教师培养2+3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青年教师研究会活动方案》分别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和最佳创新奖。校办工厂曾为国家教委定点企业,产品销往美国、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各国。
  从1957年建校至2008年,学校培养毕业生1万多人,其中有侨居海外、任美国纽约三江公所主席和大东贸易行董事长等职的企业家陈志飞,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的张富强博士,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服务员张剑隼等人。
  学校占地面积6.67公顷、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40个教学班、1872名学生、181名教职工。
  宁波市海曙区段塘学校 前身为公养小学,创办于民国11年(1922)8月,校址段塘康将军庙,有2个教学班、60名学生,首任校长冯杏管。1952年转为公立学校,更名为鄞县塘西乡校,1954年更名段塘小学。1958年秋,迁址到段塘南塘河旁鄞奉路738号。1968年,鄞县古林中学在段塘小学内开设初中班,1976年起,正式开办初中段,改名段塘学校。1978—1980年曾开高中班,后停办。1984年,段塘学校划归海曙区,成立段塘学区,下辖段塘镇粮丰小学、吴家小学和丁家小学三个村校。1996年和1997年,丁家小学和吴家小学相继并入,2002年秋季开始,段塘学区撤销,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986年和1994年度,校长李德芳、任均棠分别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88年和1989年,班主任翁志行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开始,学校以课题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2004年编纂出版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读本《少年心事》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参考《解读少年心事》两书。近10多年来,有160多名毕业生考入市重点中学。他们中有10余名已成为全国、省、市及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各类先进,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学校先后获得省读书读报活动先进单位,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区一级文明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体育训练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420名学生、35名教职工,有市区级教坛新秀12名。
  宁波市海曙区西郊中心学校 前身为创办于1972年的胜丰小学和胜丰附中,地处城乡接合部西郊胜丰村周家边,有初中部1个班级、53名学生、2名教师。1979年改名为宁波市西郊公社中心学校,有小学、初中各6个班级,500余名学生,20名教师,承担下属10所村校的教育教学辅导任务。1984年,学校更名为西郊乡中心学校,人事、财务、业务划归海曙区文教局管理。1986年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由西郊乡人民政府筹资(包括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在环城西路南段32号新建中心学校教育大楼。1998年,学校小学部撤销,初中部扩大,成为单独的义务段初级中学。2002年因撤乡建街道,学校更名为西郊中心学校。学校有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青年教师、市优秀党员各1名,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20多名。杨平安老师连续几年向贫困地区学生捐款助学达数万元,成为宁波市慈善明星。学校向效实中学、宁波一中等输送的优秀毕业生中,有考入清华大学的韩林俊、成为浙江大学博士生的黄小燕等。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现有11个教育班、555名学生、19名教职工。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