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7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初等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29
页码: 1325-13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鸦片战争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传教士先后至甬城传教、办学。此后境内新式学堂开始兴起。民国时期,初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但一般规模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践普及教育。1997年,海曙区被命名为市“两高区”(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教育强区”。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初等教育

内容

鸦片战争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传教士先后至甬城传教、办学。此后境内新式学堂开始兴起。民国时期,初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但一般规模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践普及教育。1997年,海曙区被命名为市“两高区”(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教育强区”。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英国伦敦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会员、基督教女传教士奥尔特绥(MissAldersey)在祝都桥竹丝墙门内(今尚书街东端)创办宁波女塾奥尔特绥女子学校(AlderseyGirpSchool),开甬上女子教育先声,这是浙江第一所洋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学堂。学堂免费招收女生10名,供给伙食。开设国文、算术、圣经等科。咸丰七年(1857)并入崇德女校。咸丰五年(1855),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培生在西大街真神堂侧开设私塾。光绪六年(1880)迁至盐仓门内,定名养正书院。咸丰十年(1860),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罗尔梯创建浸会女校(今解放桥旁永丰路侧原十六中学址),后改为圣模女校,1951年改为永丰路小学。清道光二十四年至民国15年(1844—1926),区内基督教、天主教教会所办小学有斐迪小学(开明街)、仁德小学(双池巷)、毓德小学(法院巷)、四明小学(西大街)、圣模小学(永丰路)、进行小学(药行街)、三一小学(孝闻街)7所。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钦定小学堂章程》,宁波人自办的小学堂开始发展。宁波知府高英在区内创办南城、西城、北城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盛薪翘在新桥头(今解放南路县学街口)开办轫初小学堂,袁钢惠在城南社坛巷创办袁氏崇文小学堂。清末近10年间,辖区内有新建和改办小学堂18所。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颁发《小学校令》,学堂称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初等小学实行男女同校。时区内有一批新办和改办的小学。22—24年(1933—1935),区内有小学41所,其中县立小学20所,区、镇立小学4所,私立小学17所。
  民国30年(1941)4月,日军占领城区,宁波沦陷。城内7所区镇中心学校和各保国民学校被日伪控制,推行奴化教育。抗战胜利后,接管整顿曾被日伪控制的学校,小学教育一度复苏。但随着内战扩大,小学教育事业又趋萎缩。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市军管会对学校采取“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方针。海曙城区当时分为灵塔、海曙、镇明、北郊、长春、西郊6个区,有85所小学、10939名学生、399名教师,其中公立小学6所、私立79所。是月,市军管会接管国民党政府办的区内海曙中心(文昌街小学)、北郊中心、灵塔中心、长春中心(偃月街小学)、镇明中心、妇校(现市一幼址)6所公立小学。9月起,国民党军飞机轰炸,许多小学停课或半停课。年底,学校减至65所,学生减至7540人,教师减至297人。小学生白天疏散到郊区,晚上回城区上课。1950年5月舟山解放,各学校日常的教学秩序得到恢复。1951年,随着经济恢复,学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9月21日,市军管会接收区内受外资津贴的四明、圣模、三一3所教会学校,接管后四明停办,圣模改名为永丰路小学(1969年8月撤销)。1952年,市政府接办31所私立和民办小学,改为公立。翌年2月,所有学校更改校名。
  1956年1月20日,市政府把区内12所私立小学和聋哑学校改为公立,并更改校名。
  1957年7月开始,各街道开办一批民办小学,有江厦街小学、天封塔小学、仓桥小学、县学小学、湖西小学、孝闻小学等。辖区内共有54所小学,分第一、第二、第五、南郊乡、西郊乡5个辅导区。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区内小学迅速增加,至1959年6月,共有71所,441个教学班,23321名学生,584名教职工,分为4个辅导区。1961年,市教育局确定全市18所重点小学,其中区内有永丰路小学(全市住宿制小学教学试点)、偃月街小学(市住宿制小学)、西郊路小学(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苍水街小学(教育性劳动)、天封塔小学(1957年市教改试点)等5所。是年,市教育局对小学布局进行调整,至1962学年度,小学减少到50所,班级数和学生数却略有增加。调整后为462个班,学生23506人。1963年.城镇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镇明中心小学被定为省试点单位。此后,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教育事业得到发展,至1964年10月,辖区内有小学68所,其中公办60所、民办8所,有学生30183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多数小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2月学校复课,以《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著作为教材。“红小兵”取代“少年先锋队”组织。1969年,“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1971年3月,市革命委员会调整小学学区,其中镇明、灵塔学区不变,把原海曙学区划分
  为海曙、西郊两个学区。海曙学区管辖学校7所,西郊学区管辖学校13所,镇明学区管辖学校15所,灵塔学区管辖学校16所。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12月,工宣队撤出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79年开始,小学教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学龄儿童人数减少,小学生人数亦逐年减少。
  1980年5月,市区小学、幼儿园下放城区领导和管理,海曙、镇明区政府建立文教科。1980—1981年,两区共有31所学校、309个教学班、14390名学生、632名教职工。1984年两区合并,区政府设立文化教育局,管理区内所属学校和幼儿园。7月,文化教育局在全区设立5所中心学校:海曙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西郊乡中心小学、段塘学校。1985年9月,全区有小学40所,其中海曙学区11所、广济学区9所、镇明学区8所、西郊乡9所、段塘镇3所,共357个班级、14056名小学生、763名小学教师。1985年9月,高塘小学开办。1986年6月,灵桥路小学并入大沙泥街小学。1987年9月,新芝小学、达敏学校开办。1988年6月,宁波市实验小学与9所市属中学下放为市属区管。1988年12月,尹江岸小学开办。至1988年底,区内有小学43所、班级404个、学生16499人、教职工760名。1988—1989年,扩大办学规模,震丰小学、前丰小学、甬丰小学,相继并入宁波市尹江岸小学、西郊乡中心学校和中原小学,双桥街小学并入庄家巷小学。1990年9月,马园小学开办。1991年9月,翠柏小学开办。1993年7月,解放北路小学、仓桥小学,分别并入海曙中心小学和翰香小学。1994年10月,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创办。同年,棋杆巷小学并入十字井小学。1996年,范桂馥小学、华天小学先后开办。穆家巷小学撤销后并入孝闻街小学,校舍作海曙中心小学分部。1996—1997年,段塘镇丁家小学、吴家小学先后并入段塘学校。1997年7月,咸塘街小学与十字井小学合并,校名定为宁波市十字井小学,校址设在十字井小学,原咸塘街小学作区教研室和局教科室办公用房。1998年8月,南苑小学开办。1998年,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先后合并、撤并8所学校。庄家巷小学撤销后并入孝闻街小学,南郊路小学并入尹江岸小学,大沙泥街小学并入解放南路小学,并在大沙泥街设分部,书院巷小学并入偃月街小学,大梁街小学并入广济中心小学,并在大梁街设分部;粮丰小学并入南苑小学,西郊乡中心小学并入范桂馥小学,西郊乡联丰小学并入华天小学。
  2002年9月,区实验学校创办,开设小学和初中,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当年,望春小学、西成小学先后撤销,并入区实验学校。2003年,广济中心小学在联丰世纪苑创办了实验校区,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2004年9月,镇明中心小学在南都花城也创办实验校区,由中心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经过近几年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一部分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08年9月,全区有21所公立小学、436个教学班、18228名学生、1054名在编教职工。
  1969-2008年,由于旧城改造和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布局调整,共撤并小学43所。
  第二节 教学
  学制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分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者并置一校的为两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学习年限5年,儿童7岁入学(浙江省允许9岁、10岁入学)。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12岁以上初等小学堂毕业者入学。三十三年(1907),《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高等女子小学堂修业年限各4年。
  民国元年(1912)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学堂改称学校,分高等小学与初等小学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儿童6岁入学;高等小学学制3年,儿童11岁入学。11年(1922),小学实行“四二制”分段,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入学年龄定为6岁;后两年为高级。21年(1932)《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规定,小学仍为6年,分三段,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23年(1934),短期小学招9岁以上儿童入学,修业时间1年,要求达到非文盲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小学学制仍沿袭“四二制”,分春秋两季招生。1952年秋,试行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从一年级新生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招7周岁儿童入学。1953年12月暂停试行,恢复“四二制”。次年起停止春季招生。1960年8月,省教育厅下达《浙江省1960—1961学年度五年一贯制教学计划》,重新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工作。根据儿童发育情况和家长要求,入学儿童年龄可为6周岁,也可为6周岁半或7周岁。1962年除重点试点单位外,其他学校中止五年一贯制试行。“文化大革命”开始,缩短学习年限,1971年起一律实行五年制。1983年,小学一年级开始恢复六年制课程。1989年起全部恢复六年制课程。1999年起,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提前到6周岁。2008年9月起,与东恩中学对口的镇明中心小学总部、广济中心小学总部、翰香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一年级开始改为“五年制”试点学校。
  课程设置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课程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8科。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9科,手工、农业、商业等科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占突出地位,不能随意更动。
  民国元年(1912),初等小学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科,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三年级起兼设珠算)、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10科,另加农业或商业,也可设英语,女子加缝纫。各校所设课程略有差异。5年(1916),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提倡体育、智育、情育、志育并重,并自第三学年起,修身兼授公民须知。8年(1919)改修身科为公民、卫生科,国文改为国语科,手工、图画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科。初级小学增加社会、自然科。11年(1922),教育部《小学课程纲要》对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四二分段制”,课程相应修改,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后4科初等小学合为社会科)、自然、体
  育、音乐、手工和图画(后分别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此后,又于民国17年、21年、25年和34年四次调整课程设置,主要调整对象为政治类课程。
  解放初,小学沿袭“四二制”,课程设政治、语文、算术、自然(高小)、历史(高小)、地理(高小)、体育、美工、音乐等科。初小语文包括常识,算术从四年级起加珠算,美工包括图画和劳作。初、高小一律取消公民训练和童子军训练科。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修业年限改为5年。次年秋,城区小学一年级试行五年一贯制,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工(含图画、劳作)、音乐等8门课程。其中语文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算术包括珠算,自然包括卫生常识。1953年秋,恢复“四二制”,中低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等科,高年级加历史、地理和自然。1955年9月执行教学部新颁《小学教学计划》,四年级体育课从每周1节增加到2节。1958年,各年级增加生产劳动课,一、二年级进行手工劳动,三、四年级进行校内生产劳动和手工劳动,五、六年级参加生产劳动。1959年镇明中心小学学生还参加小高炉炼铁、填河劳动等。1960年根据省教育厅制订的教学计划,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课)、文化知识教育(包括语文、算术、自然、农业常识、手工劳动、地理、历史、唱歌、图画、体育)、生产劳动。课外活动、自修课都列入教学计划。1964年,各小学开设周会课(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语文(包括阅读、作文和习字)、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生产常识、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课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区内小学开设课程较乱,有的学校把语文、政治合并为政语课,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教材,图画、音乐合并为革命文艺课,体育改称军体课。1971年,学校按照毛泽东“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安排教学计划。一至三年级每学年学习文化课时间为40周,四、五年级为38周。增加学工、学农、学军时间,一至三年级为2周,四、五年级为4周。暑假6周,寒假2周。1978年根据省颁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四、五年级增设政治、自然常识,每周各2课时。1981年3月,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有条件的学校四、五年级设外语课,每周3课时。课外活动7课时。各年级每周总课时25~27节。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周控制在31~34课时。1983年7月,区内小学全部改为六年制,一至六年级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四至六年级开设自然课,五年级开设地理课,六年级开设历史课。1992年秋起,区内小学五至六年级,每周开设3节外语课。2001年,区教委对各小学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作部分调整:每节课授课时间由40分钟调整为35分钟。设置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必修课除开设省规定的课目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增设3节外语课,一至四年级开设1节生活与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学年开设2周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四至六年级每周增设1节信息技术课。活动课增加每周20分钟健康教育内容。2002年遵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要求,区教育局开发和设置了地方课程。从秋季起,将“小学法制教育”列入三至六年级课程,把“我爱月湖”列入全区四至六年级课程。此外,各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安排半天劳动实践课,内容为陶艺、烹饪、精工木工、手工制作等。
  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 清末,境内私塾和学堂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学生年龄、教材、学习年限均无统一规定。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制定小学堂章程后,城区学堂开始制订统一课程、统一时刻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由个别教学向班级教学制过渡。
  民国时期,城区规模较大的小学实行单式教学,一般规模学校单式教学与复式单班教学兼设,规模较小的学校实行复式教学,农村学校多为复式单班教学。
  解放初期,教学形式基本与前类同。1956年,城乡接合部及境内农村小学推行过二部制教学,第一部、第二部每天上课各4节,课外活动1节。1965年起,境内小学实行单式教学。
  教学方法 清末,《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重要,讲解明则领悟易。”学校教学多为老师讲、学生听。民国时期,境内小学引进欧美和日本教学方法。山小学试验“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和运用五个步骤。民国9年(1920),蔡氏私立两等小学校低年级试行自学辅导法和设计教学法,高年级则采用教室讨论、自由阅读、早晚自修、校外教授、旅行考察等五种教学方法。21年(1932)后,实施部颁《小学课程标准总纲》,学校教学注重“做”,要儿童手脑并用,身体力行。县立山小学高年级国语科采用“概览全文,检查生字难词—质问应答—练习读讲—深究(形式研究和实质研究)—整理(表解或其他)—应用(辞句练习、表演和其他)—批评订正”的教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继承原有教法的同时,强调教学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倡教学民主,学习老解放区的教学经验。1952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授法。课堂教学提倡五环节教学,即组织教学、复习旧作、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并实施五级记分法。镇明中心小学被列为苏联教学经验改革试点单位。1958年,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教学联系政治时事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师生参加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对纠正当时存在的教学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和脱离实际问题起了推动作用。但由于活动、竞赛和统考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1961年贯彻《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1963年起,贯彻《浙江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镇明中心小学被市教育局定为贯彻条例试点单位。1964年,各学校学习毛泽东十大教授法,课堂教学要求教得生动、学得活泼,提倡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9月中旬起学校“停课闹革命”,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原课本停止使用,语文、政治合并为政语课,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方法改革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整顿教学秩序,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课堂教学倡导“精讲多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散难点”十六字教学方法。高年级还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程度分快慢班,使各班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学校自觉开展教改实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途径。1981年,海曙中心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楼盈菲的课堂教学经验在全省推广。次年,浙江省教育厅调查组在海曙中心小学蹲点,肯定该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1987年出台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标准,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直观性。新芝小学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四个改变:变“学会”为“会学”,变“讲堂”为“学堂”,变“小课堂”为“大课堂”,变单调的语言信息为现代教具输入信息。1990年以后,区内小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市实验小学语文课试行异步识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海曙中心小学各科实施激励教学法,新芝小学语文课试行五步导读法、快速作文教学法,解放南路小学、孙文英小学进行乐学教育实验,区教研室开展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镇明中心小学进行弹性教学实验。一些学校进行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自主教学、创新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教改实验
  境内学校教改实验最早开始于民国21年(1932)。当时,山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前身)被鄞县教育局定为中心训练、科学表演、儿童自治、复式教学等教改试验学校。20世纪70年代开始,区内小学教学改革风气渐浓。1972年春季,海曙中心小学教师楼盈菲所教的一乙班52名学生进行首次三算(即口算、心算、笔算)教学实验,至1978年毕业时,全班学生平均成绩打破全市纪录,28名学生考入省一级重点中学效实中学。1982年起,宁波师范附小开展多项单项性和整体性教改实验,有“数控法”量化评估学生思想品德、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与发展、三算教学、整体综合实验等。其中“数控法”评估学生思想品德实验,1986年在全省实验小学校长会上介绍推广。1984年9月起,镇明中心小学开展低幼衔接、电化教育、自然常识、英语口语及体育课高段男女分班、低段增设唱游课等多项教改实验。其间,宁波师范附小、海曙中心小学等先后开展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后在区内各小学推广。1986年1月,宁波师范附小被命名为宁波市实验小学后,学校开展了整体教育改革等多项实验。1990年,区文教局、市实验小学、新芝幼儿园、达敏学校分别开展“城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德育整体综合实验”、“审美教育”、“幼儿园隐蔽课程”等课题研究,并被列为市规划课题。其中“审美教育”、“幼儿园隐蔽课程”、“德育整体综合实验”课题成果,分别获浙江省和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991年,海曙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兼教科室筹备小组成立,全区有省市级研究课题36项,其中“弱智儿童的三算教学实验”列入省级规划课题,“后进生的成因”及“激励教育研究”等4项列入市规划课题。1991—1996年期间,区教育学会“有效活动的研究”、区文教局“探索以街道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工作新格局”、市实验小学“审美教育的研究”、李兴贵中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实验”、达敏学校“运用舞蹈训练提高弱智儿童智力”、东方中学“民间私人办学研究”等项课题,分别在全国、学会系统、省获科研成果二、三等奖。1996年由区教科室牵头,市实验小学、海曙中心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和段塘学校参加浙江省“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并分别承担“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关心教育”等子课题研究任务。1997年5月,全省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审美教育现场会在海曙中心小学及市实验小学召开。课题成果在省市获奖。1996年以后,爱菊艺术学校的“艺术教育”、镇明中心小学的“弹性教育”、翠柏小学的“法制教育”、高塘小学的“环境教育”、中原小学的“国防教育”、孝闻街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海曙中心小学的“课堂教学现代化”等项实验课题成果先后在省市获奖,学校在教改实验中形成各自的教育特色。2001年、2002年,宁波市实验小学、区实验学校等先后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和探索。2004年,海曙区加入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承担“基于学校、社区、家庭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被课题组评为一等奖。
  课外学科活动
  民国时期,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学科活动。课外阅读:塔水桥小学将图书分到班级保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由阅读活动。学生自三年级起,每人自备读书笔记一本,记载读过图书的书名、篇目、页数、佳句、疑字、难句、全书大意和读后感,每周由级任教师查阅一次,优秀者给予奖励,并利用自修课在班内交流,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周会时间向全校学生演讲。狮子桥初级小学还编辑《指导阅读办法》,采用中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教师指导中年级,优等生参加儿童读书会等形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演讲竞胜会内容有如何救济灾区儿童、时事知识等。西河沿小学定期组织演讲比赛、开辩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明辨是非,增长知识。翰香小学、星荫小学经常举行演讲竞胜会。民国21年(1932),鄞县《小学国音时事演讲竞胜会办法》规定,小学国音时事演讲竞胜会分中级、高级两组,用国音演讲,材料以时事为限。评判标准分言语、姿态、取材3条。优胜者给予奖状或奖品,奖状由县政府发给,奖品由主持者向各界征集。其他比赛:星荫小学举办作文、书法、健康、读法、球类和棋类比赛。翰香小学有作文、日记、书法、球类、棋类和踢毽子比赛。《鄞县小学作文比赛办法》规定的评判标准为思想占40%,辞藻占30%,结构占30%。县优胜者除发给奖品外,还将成绩刊登在《儿童周报》上。25年(1936)6月,鄞县举行小学六年级算术抽考,75所学校、1319名学生参加,私立星荫小学总成绩全县最优,平均分达86.25分。时事报告会、校刊:西河沿小学朝会时报告时事,高级部学生每日午后阅读报纸半小时,学校编印校刊,学生向校刊投稿。狮子桥初级小学中年级学生每日记课外日记,定期出版校刊,交流学生优秀习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广泛开展课外学科活动,结合政治运动组织故事会、作文比赛、演讲竞赛、手工制作和体育竞赛等。1953年,区内小学开展制订“小五年计划”活动,有农作物和花卉栽培、动物饲养,少数学校组织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1955年开展种植、养殖课外活动。1956年10月,市区举行第一次航空模型比赛,市第二中心小学(现镇明中心小学)得小学组第一名,学生周康信得个人弹射类第一名,成绩为5.9秒。1959年,学校参加市区各种会考统考,经常白天学习不够,晚上复习备考,还搞“技术革命”,制作超声波发生器。学生既要参加生产劳动,又忙于应付统考,课外学科活动变成劳动或复习辅导活动。1980年12月,宁波市举行首届中小学无线电收音机制作比赛,仓基街小学朱美芬获小学女子组第一名。1982年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学科兴趣小组。1983年后,镇明中心小学建立班校两级兴趣小组,有写作、故事、书法、数学、绘画、气象、养殖、田径等,还建造了宁波市第一个儿童乐园、宁波市第一个校游泳池,成立了鼓号队、游泳队等,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率达100%。1984年,该校学生董晶晶的作文《我送老师上北京》和李海的图画作品获省三等奖,陈华获全国国际和平年电子琴比赛二等奖;王俊获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1983年,翰香小学按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开设了书法、绘画、武术、小足球等兴趣小组。其中书法组培养了许多书画尖子,有47人分别在区、市、省、全国比赛中获奖,《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有关新闻照片。1988年,海曙中心小学科技小组制作的作品“保国寺展新容”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一等奖。市青少年宫为广济中心小学学生石磊举办了个人油画展,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新闻。1991年起,解放南路小学开展了以“小设计、小创作、小发明、小考察”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活动,有学生100多人次在区、市、省及全国各类科技活动中获奖,学校被命名为宁波市科技示范学校、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实验基地。1994年后,爱菊艺术学校学生有560人次在市各类文艺比赛中获奖,460人次在省及全国文艺演出和比赛中得奖。其中舞蹈《小巷记忆》获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创作、表演两个金奖。2007年,爱菊艺校被宁波市体育局、教育局定为宁波市艺术体操训练基地。
  第三节 德育
  学校教育
  清末,小学堂均按学部规定的教育宗旨,对学生进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教育,开设修身课、读经课,课堂、礼堂悬挂《圣谕广训》,教育学生尊孔读经、忠君报国,灌输封建礼教、孔孟之道。民国时期,学校实行训育制,德育由训育处主管,级任教师负责实施。民国元年(1912),废除读经课,仍设修身课,内容包括“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等,旨在“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对于社会、国家之责任,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高等小学修身课注重卫生、立身、处世、待人之道,培养学生思想情操,具有国民品德。学校通过修身课、公民课、党义课、公民训练课,对小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当时私立星荫小学,经浙江省党部审查配备了训育主任、训育员和党义课教师。据校史记载,学校设三民主义一科,目的是使儿童明白自身对各方的地位和世界各方的大势。8年(1919)五四运动前后,一些小学向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年,境内的甘溪小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前身)师生参加全市中学生反帝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11年(1922),废除修身课,增设公民、卫生课。20年(1931)开始,多数小学对学生进行三民主义教育。27年(1938)9月,各校一律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共同校训,或写标语于校门两旁,或自制匾额悬挂公共场所。28年(1939)9月,教育部颁发《训育纲要》,“养成礼义廉耻的观念,对总裁必须竭尽忠诚”列入小学公民训练标准。但不少学校把抗日救亡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集会、阅读进步报刊、讲革命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
  解放初,各学校普遍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教育。下半年,小学开设政治课。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三大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明中心小学师生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贯彻毛泽东“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各小学以培养学生“三好”为目标,开展争三好和读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把一切献给党》、《我要读书》等)活动,举行以学英雄为主题的班队活动。1954年,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通知》,各学校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自觉遵守纪律教育。1957年,小学增设一节“周会课”,六年级增设“时事政策课”。是年,毛泽东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各中小学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开展“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镇明中心小学实行开门办学,组织师生参加小高炉炼铁、填河等劳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各中小学以雷锋事迹、雷锋日记教育学生,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下半年,贯彻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阶级教育的意见(初稿)》,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忆苦思甜”、“访三老”、“讲三史”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思想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的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教育,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搞阶级斗争、大批判。1971年,学校开展学军活动。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各中小学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恢复。1977年,中断10年的学习雷锋活动恢复,各中小学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教育活动。1979年,学校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1年,小学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各年级每周一课时,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思想品德课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教材中思想教育的要求和学科自身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是年秋,学校开展以“五讲”(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卫生)、“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1983年,全区进行国旗、国歌、国徽教育,中小学都建立升降国旗制度。199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学校严格实行每周一次升降国旗制度。1990年,孝闻街小学率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区教育局先后向全区推广。1991年8月,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的通知》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读爱国主义书,看爱国主义电影,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1993年3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全区各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开展,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1996年结合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各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年,宁波市首家“红领巾法制学校”在翠柏小学创办,学校自编《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材》,各年级开设法制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该教材在全区和宁波市各小学推广。海曙中心小学、市实验小学和解放南路小学分别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并在全省审美教育课题现场交流会上作专题介绍。1997年、1999年,各校以庆祝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2000年,全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2002年,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全区学生中开展“美德在身边”读书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实践公民道德规范。2003年,全区低段和高段思想品德课分别改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全区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体系的建设,形成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合力。2008年各校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建设“和谐校园”活动。
  学生自治组织 民国时期的学生自治会以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法治精神,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群育之发展为目的,以校内为限。如翰香小学的学生自治会名为“翰香市政府”,下设公安、卫生、教育、社会四局。又有法院、纠察团、小医院、邮务局、阅览室、储蓄处、合作社、图书流通处等,办理自治中的各项事务,组织开展诸如秩序比赛、整洁比赛、灭蝇比赛等项竞赛活动。
  儿童接受军事化训练的一种组织是童子军。中小学生训育管理以童子军训练为中心,并作为必修课。民国6年(1917),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首先建立童子军,称鄞县第一童子军团。27年(1938)5月,城区小学成立童子军团,普及童军训练,推进国防教育,并限期送报,对落实不力的校长予以撤职。29年(1940),中小学童子军团参加省童子军课程训练总考验,举行童子军大会,内容有检阅、营火、露营、战时后方服务、技能表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童子军,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为现名)。1950年6月,宁波市第一个少年儿童队组织在湖东中心小学(现镇明中心小学)建立。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读好书、学好样、做好事”活动,围绕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和三大运动,捐献飞机、大炮,收集废铜烂铁。1951年,镇明中心小学师生募捐10万余元(旧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运动。1963年3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2日,区内16所小学联合召开“红小兵代表大会”,以“红小兵”取代少先队组织。
  1978年,各校重建少先队。1981年开始,少先队开展“人人争戴小红花”、“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全国万名创造杯”活动。当年,海曙中心小学获宁波市和浙江省少先队“小红花”活动先进集体。1985年,海曙中心小学获全国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1987年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1988年,各小学少先队开展“快乐中队”活动。1989年10月起开展“学赖宁、见行动,人人争做好孩子”系列活动。1991年开始,各校少先队响应全国少工委号召,广泛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解放南路小学少先队获全国“雏鹰红旗大队”。2005年6月,海曙中心小学大队委员钟亦龙代表浙江省出席全国少先队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当选浙江省唯一的一名全国少工委少年委员,在大会期间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行为规范教育民国时期,私立星荫小学采取常规训练、中心训练、仪式训练、朝会或晚会训练、团体比赛、养性训练、好学生选举及家庭访问和施以适当惩罚或奖励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准则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设立学生反省室,揭示自省语,建立学生功过册、训育记载表、清洁比赛评判表等10种训育表册。私立三一小学依照公民训练标准,制订秩序、礼貌、勤劳、服务、整齐5项训育目标,分团体训练、个别训练、特殊训练3种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1955年2月,各小学贯彻执行教育部先后颁发的《小学生守则》(1955年20条,1963年8条,1979年10条,1981年10条)。1988年9月起执行国家教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各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分段组织实施。宁波市实验小学制订了《宁波市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实施细则》。1991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95年6月,区教委制订了《海曙区中小学行为规范达标情况评估标准》,指导各学校开展人人争做规范生、校校争创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活动。至1996年,经考核评估,全区近40所中小学中,18所学校获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海曙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等学校还被评为市级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校训、校歌、校风教育 民国时期有的小学制订了校训、校歌。翰香小学以“恒勤”为校训,星荫小学以“致知力行”为校训,鄮西小学以“勤、敬、信、勇”为校训。星荫小学等学校还创作了校歌,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歌词详见第四十一编“丛录”第二章第二节“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学校注重校风、校歌教育。镇明中心小学在1962年创作了校歌,歌词和曲分别由王振珊、叶兵创作。歌词内容是:“在那湖西之滨镇明之岗。那里峻宇长廊百花芬芳。整齐明净的校园,有着悠久的荣光,这里是我们可爱的学校。啊,祖国!哺育我们成长,啊,亲爱的党!教导我们有理想,我们成长茁壮……”2006年是海曙中心小学和镇明中心小学的百年华诞,两所学校分别创作了校歌《海小之歌》和《芬芳校园》。1987年,宁波市实验小学的校风主题词是:“勤奋、文明、求实、创新。”90年代海曙中心小学提出的校风主题词是:“奋发、好学、诚实、健美。”
  班主任工作 1962年3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组织教师学习焦慧珠教育孩子优秀事迹》的通知。表扬海曙区咸塘街小学班主任焦慧珠,把一个“不可救药”的“双差生”(品德差、学习成绩差)教育成一个三好少先队员的优秀事迹,并号召全省教师向她学习。20世纪70年代,镇明中心小学《细致观察挖掘后进生闪光点》一文,在省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后选入教育部编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经验》一书。1992年,区文教局制订《小学优良班集体建设考核评估标准》,各学校根据标准,开展争创优良班集体活动,广济中心小学还制订了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标准。同年,宁波二中、海曙中心、镇明中心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优良班集体建设先进集体。在班主任工作中,历年来涌现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焦慧珠(咸塘街小学),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翁志行(段塘学校),全国优秀班主任倪慧增(海曙中心小学),省优秀班主任袁幸福(广济中心小学),市优秀班主任陈亦华(镇明中心小学)、曹惠芬(海曙中心小学)、项瑛(西郊乡中心小学)、李爱娣(马园小学),市首批中小学模范班主任茆苑(海曙中心小学)等一大批教师。
  社会教育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前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甘溪小学的师生参加全市学生反帝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21年(1932),省立四中附小学生会举行抗日阵亡将士追悼会,所有挽联均系学生自撰自书,有一联曰:“流、流、流,流出热血;杀、杀、杀,杀尽倭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教育主要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为烈军属做好事,请解放军给学生讲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革命战斗英雄故事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先后开展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大办钢铁等运动。70年代初,高年级学生搞野营拉练,接受社会教育和军事化训练。海曙中心小学300余名师生参加了为期20天的野营拉练。1989年段塘镇成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领导小组,共同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同年,区文教局教育科在宁波八中和孝闻街道成立街道、学校、家庭三结合领导小组,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途径。1991年,区文教局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在高塘街道进行社区教育实验,建立由街道,部队干休所,李兴贵中学,高塘、新芝小学和新芝幼儿园负责人共同参加的高塘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进一步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形式。1992年3月在原高塘、孝闻、县学、湖西街道和辖区18所中小学,开展全区社区教育工作试点。12月,市第五次德育工作会议在海曙区现场召开,会后市教委发文向全市推广区社区教育经验。1993年1月,社区教育工作在全区十个街道(后合并为五个)、一乡一镇,48所中小学全面开展。同年7月,区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此后,区社教委发动社会各方,指导街道、居委会、学校社区教育组织,针对辖区青少年的特点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1992年3月,由区文教局、海曙交警中队、团区委三家单位联合发起组建的区少年警察大队在解放南路小学成立。从1992年至1998年6月,全区在25所小学建立少警中队25支,受训少警队员1500余人。他们通过上岗值勤、慰问联欢、交通知识竞赛、夏令营集训、少警大检阅、文明知识宣传、卫生督查等一系列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法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1999年,少警队员曾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首届少年军校大比武,获得全国3项金奖,受到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接见。
  家庭教育
  1984年9月,苍水街小学创办区内第一所家长学校,给家长传授怎样指导子女学好语文课、数学课,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开发孩子智力等知识,还邀请市妇儿医院保健医生给家长讲授如何做好儿童保健的知识。1986年,苍水街小学家长学校的经验在全市交流,次年该校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1992年,部分街道办起家长学校。1993年成立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指导区内48所中小学全部办起家长学校。学校利用家访、召开座谈会、组织家委会、创办家长报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辅导。1997年,区教委教科室编写了小学生家长学校课本——《教子有方》,供全区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使用。2001年,区教委成立由专家、教师、医生、老干部等10人组成的全区家长学校讲师团。2002年后,学校建立向家长开放日制度,安排家长来访日、接待日、听课日,发放家校联系卡等。苍水街小学、镇明中心小学等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家长学校,邵莉等被评为教子有方优秀家长,戚芷琴、包梅英曾被评为省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
  第四节 特殊教育
  境内有区教育局管辖的智力残疾儿童学校——达敏学校和市教育局管辖的市聋哑学校各1所。学制、招生对象等,根据各校特殊情况制定。
  宁波市聋哑学校 前身为鄞县私立济喑聋哑学校,由杭州籍聋哑人章春坡于民国36年(1947)创办并担任首任校长,原址在孝闻街131号林氏宗祠(今孝闻街48号)内。1949年9月,董事会改由市工商联领导,改名市私立济喑聋哑学校。1956年1月市政府接管,改为现名。学校先后迁址孝闻街北端和横河街35号,2002年8月迁往现址粮丰街165号。校园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1956年前为六年制,后改为十年制。聋哑学生年龄一般偏大(12周岁以上)。“文化大革命”后,参照国内多数聋哑学校学制,改成八年制。1994年起改为九年制。教学大纲同普通小学,采用教育部编写的专门教材,并试行口语教学。1984年起,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美术、教育(低段为律动课)、手工劳作7门课程。高年级增设职业劳动教育课(有缝纫、木工、美工3组),程度与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相近。1995年秋,率先在省内开办职业高中班,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99年增设服装设计和制作专业,职业高中改称职业中专。2003年开设烹饪与面点专业。至2004年,有职业中专毕业生100余人,其中60名学生进入各类大专院校继续深造。
  学校以“重视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积极探索“夯实基础,发展个性,学会创新”的教学模式,1999年,舞蹈《童趣》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三等奖。2004年,校舞蹈队演出的《那一场雨》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二等奖;舞蹈《春的律动》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二等奖;舞蹈《大地骄子》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二胡《赛马》获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三等奖。2002年在全省聋人单项体育比赛中,校羽毛球队获男女单打第一名,乒乓球队获单打第二、三名,门球队在全省比赛中分别获男、女团体第三名。2003年,在绿星国际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金奖,3名学生获银奖,6名学生获铜奖。在全国首届残疾学生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有4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2004年9月,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该校成立。10月,足球队代表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足球锦标赛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1月,在省首届聋人运动会中,共获得10枚金牌。
  学校集小学、初中与职业中专于一体,并附设盲人教育部,有19个班级(盲班3个)、283名学生(其中盲生31人)、51名教职工,专任教师4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名,中级职称教师24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教坛新秀及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者7名,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5人。教师中有7名获中国福利基金会颁发的“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荣誉,2名获省“春蚕奖”,多名获市“红烛奖”、市“十佳师德楷模”、市“十佳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学校曾被评为省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
  宁波市达敏学校 是宁波市第一所智力残疾儿童学校,创办于1987年7月,校址在英烈街8号,首批招收两个班级,28名学生。1989年9月迁址双桥街3号。1993年11月,香港顾国和基金、孙志新先生捐资100万元在双桥街19号建造达敏学校新校舍。2003年9月迁往现址孝闻街48号。
  学校招生对象为智力残疾儿童(智商在70以下),以中度和重度智障伴有自闭症、多动症、脑瘫等多种问题的学生为主。招收范围以境内智障儿童为主。学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打破年级编班制,根据学生的适应性行为和智商程度分班。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制,实施单元教育分层法。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制,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成立按区域划分街道协作教育点。采用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单元教育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法、生态情景教学法、社区生活体验教学法、功能代替法、个别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1990年以来,多项课题在省市级立项并获奖。其中省级课题4个,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弱智儿童三算结合教学的实验研究》与《弱智儿童广播操》分别获市二等奖。《弱智儿童教育与实践》一书在中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评为“浙江省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主编省《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撰写的8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和获奖。在省特殊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2000—2007年连续5届获得数学、语文、综合课一等奖,有多名教师在省及全国教学课件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首任校长史金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劳动模范。现任校长刘佳芬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省特级教师、市名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生文艺节目“飞翔的梦”,获省特殊学校文艺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辅导奖。美术作品“月夜花开”,获全国首届特殊学生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赶海”获“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窗外”获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迷你海塘”获省特殊学生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学生在参加浙江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了30枚奖牌。毕业学生有的进了工厂、公司、医院上班。学校连续10年被评为市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省科研工作200强、省巾帼示范岗、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恒爱’送教”被评为宁波十大优秀品牌之一。
  链接
  特殊教育社区化的调查与研究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完成各自不同的缺陷补偿,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海曙区作为宁波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文化氛围浓厚,人文环境优越,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先进区,独特的社区教育资源和优越的区域地理人文环境为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区内唯一一所以智障儿童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学校——达敏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实践。
  一、特殊教育社区化问题的提出
  智障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对达敏学校毕业的30名学生调查发现,就业的仅6人,靠父母抚养、无独立生活能力的24人。多数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事做,长期待在家里,很少与外界联系,变得更加抑郁、孤独、胆小。调查表明,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就业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这种特殊教育,局限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特殊教育工作者只关注特殊教育需求者部分生活或阶段性需求,这种教育存在很大弊端,无法实现残障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教育目标。学校和教育者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来适应已经设计好的教育、现有的教师和办学条件,而很少根据特定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育教学,配套相关教师和相应教学设施。因此,建立在这种机制中的特殊教育也只能为特殊教育需求者提供相对孤立的教育,缺乏服务的传递性、开放性和教育的公平性。
  特殊教育社区化,就是跨出学校这个小圈子,面向社会大环境,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以政府搭台、学校唱戏、社区协助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特殊教育的办学过程,实现学校和社会、智障学生之间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二、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实践
  (一)创新办学模式
  达敏学校通过整合社区、家庭、学校资源,在政府大力支持、社区大力协助下,形成了社区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学校教育为社区开放的办学模式。
  政府支持。政府满足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社区化研究必需的专项经费要求,包括办公经费(含师生在社区教学中的经费)和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科研经费。智障学生实施全免费读书。重视达敏学校的发展,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并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社区协助。在政府协调下,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参与特殊教育,成立由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仁人志士、家长参加的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协调解决学校在运用社区教学资源中碰到的问题。教育协作理事会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活动互动,社区协助学校教学活动,协助智障学生在社区完成学习、生活任务的协作组织。
  协作理事会领导由理事会成员选举产生,其中理事长1名(由达敏学校校长担任),副理事长2名(由社区人士担任),理事成员多名。理事成员均参与学校必需的教育教学支援、管理,学校在社区教育中有重大活动先提交协作理事会研究、讨论,真正为智障学生在社区生活、学习搭建平台。
  协作理事会成立后,构建了一套理事会的运作程序,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育活动。先由教师与家长共同诊断孩子在社区的学习需求,制订出学习方案,经协作理事会同意后,教师带学生进入社区学习;在社区学习时,由教师辅助,协作单位联系学习地点,志愿者帮助,家长配合,共同完成社区的学习活动;社区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向学校反馈学生在社区学习时的成绩和困难,学校将学生在社区学习的情况反馈给协作理事会。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作理事会随时了解教师带学生在社区学习的情况。
  (二)创新教学模式
  达敏学校提出“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从生活教育(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生存教育(培养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生命教育(培养分享高质量生活能力)的一系列研究,为特殊教育社区化奠定基础。
  特殊教育是一种开放式、和谐、协作的教育。根据社区的发展、智障学生所处社区的生活环境,对校内的课程设置、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学习和训练。教与学在动态中不断发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特殊教育社区化将学生课堂进社区与课堂模拟成社区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将课堂模拟成超市、农贸市场、快餐店、休闲场所、体育活动区、社区医院、娱乐处、交通道路、公交车,让学生在模拟现场完成各种动作;另一方面,将学生直接带到超市、农贸市场、公交车上等场合进行实地训练,对学生适应社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深化、社会和谐稳定都产生了明显的作用。
  学校内部开展课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学思想的领会到制度化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学活动,从全员参与生态课程的编制到全面开展生态课程的实施,每个月进行教育叙事,每学年召开科研研讨会,研究和探索特殊教育社区化的课题。
  (三)创新评价模式
  特殊教育社区化的评价包括对学校教与学的评价,对政府的评价和对社区人员的评价。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在社区的实践,将评价归纳成动态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社区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社区生活技能、语数成绩等评价。从不同角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师生的课堂教学在社区的地位。对政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特殊教育与对特殊学生的支持程度上。对社区人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特殊教育进行协助的表现过程中。
  三、特殊教育社区化的成效
  (一)促进智障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课堂和社区课堂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社区生活、活动的次数,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据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观察记录显示,学生语言表达、计算、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动手操作能力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2005年,首届初级职业班毕业生中,轻度智障学生100%实现就业,创造了达敏学校教育的历史。家长们反映,“孩子变了,以前孩子很少外出,一到陌生环境就害怕,现在居然能独自一人去社区活动了”。有些高段学生竟然还会独立买菜,独立去游乐场所。学生的这些变化验证了有效的教育是有成果的教育理论,达到了特殊教育的理想效果。
  (二)获得学校教育和社会建设双赢成果
  具有发展性。特殊教育社区化将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和教育改革与本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结合,促进学校和社会同步发展,为政府实施均衡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和谐社会探索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新的办学途径。达敏学校从“学科课程”改革到校本课程的系列建设,即从“功能课程”的开发到“发展课程”的研究,再到“支持性课程”的形成,完善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形成。
  具有创新性。形成了“学校课堂与社区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建了“知能整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构建了达敏学校教育支持平台。实践证明,整合家庭、学校、社区资源,为特殊教育服务的“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既完善了本地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又为全国其他同类学校的持续发展探索了有效的办学路子。
  具有突破性。基本上实现了达敏学校自己提出的和谐教育理想,即“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我们追求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幸福教育;特殊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我们追求一种和谐的、协作的、快乐的全社会的特殊教育;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在合作中完成的,合作使我们更和谐、更有效、更进步”。这在教育学和社会学上是一个突破。
  特殊教育社会化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区、政府多元协调的互动机制。提高了社区对智障学生的支持力度。学校经常带智障学生去社区学习,让单位工作人员逐渐了解这批特殊需要人群。在学习中,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力度加大了。中央花园物业管理处、社区快餐店、高塘农贸市场、社区公园等进行的10周对学生协助情况记录显示,社区人员对智障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从部分支持到完全支持。提高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家庭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特殊教育社区化,提高了学生生存能力,减轻了家长的身心负担,为整个家庭带去了快乐。以前家长总是要求教师教写字、算术等文化知识,自从学校多次带领学生到社区教学、教师多次与家长沟通、学校经常召开家长会以后,家长对现代智障教育理念开始慢慢理解。有的家长主动提出自己孩子某一方面能力不足,要求老师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培养孩子的社区实践能力。有的家长主动要求来校做义工协助老师教育,并利用工作之余带孩子外出,训练孩子在校学习的内容。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强化,学生在社区中的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促进了社会和谐。学校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了有利于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智障儿童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在社区里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前提是能否被社会所接受。一个排斥智障儿童的社会环境不可能使智障儿童健康成长、有尊严地生活。特殊教育社区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主动深入社区,促使社会转变观念,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支持系统。特殊教育社区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获得社会的支持,而社会的支持又不断增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最终形成了社会文明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四、特殊教育社区化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构建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逐步构建与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协调发展的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规划布局,健全特殊教育办学体系。高标准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按照教育部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满足中重度智障少年儿童教育的需求。积极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推进轻度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点,建好资源教室,并配备专、兼职特教人员。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体艺工作,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重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打造海曙区特殊教育品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按照特殊教育要求逐步配齐医疗、康复(含心理、言语、自闭症、脑瘫等)特教工程技术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重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将特殊教育内容列入菜单,供普通中小学教师选择。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工资、福利,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生活条件,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特殊学校班主任津贴为同区域内普通学校班主任的1.6—2倍,以此稳定特教教师队伍,调动广大特教教师的积极性,保证特殊教育教师编制。
  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补助特殊教育专用设备配备、资源教育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等,做到专项经费每年按比例增加。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必需的办学经费,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经费。
  加强领导,创设特殊教育发展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实行特殊教育督导工作,将特殊教育列入政府教育实绩考核内容。加大特殊教育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教教师和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海曙区副区长叶正波《海曙区特殊教育社区化研究》)
  第五节 小学选介
  宁波市海曙区海曙中心小学 前身是清同治九年(1870)蔡筠创办的星荫义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改建成初级国民小学堂,校址在蔡家巷14号,校董蔡鸿仪,校长王炜。民国元年(1912),蔡琴荪捐资建造两层楼房一幢,平房5间。学校增设高级段,改称蔡氏私立两等小学校。16年(1927)更名为宁波市私立星荫小学。20年(1931)改称鄞县私立星荫小学。1949年又改为宁波市私立星荫小学。1956年1月改为公立,更名为宁波市府桥街小学。7月,改为宁波市第一中心小学。1959年改为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1984年8月改为现名。1993年,解放北路小学并入。1996年,学校易地重建,又名吴剑鸣外国语学校。
  学校坚持“致知力行”的校训,形成“高质量、严要求、有特长”办学特色。1981年,数学特级教师楼盈菲课堂教学实况《整理数据》在全省推广。1983年,校长谢慕兰作为中国教育考察团成员赴澳大利亚考察。是年,校女子篮球队获全省冠军。1985年获全国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1987年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1988年,校科技小组制作的“保国古寺展新容”,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一等奖。199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1997—2002年,《教育探索》和《以小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两书分别由学林出版社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性研究》等三项科研成果获省一等奖和三等奖,《推进小学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实验研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验研究》等八项课题成果分别获宁波市教委、市政府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学生习作结集《童年笔记》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2005年,五年级学生钟亦龙出席全国第五次少代会,并当选少工委委员。2003年5月,学校列入中国名校600家。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学校、省实验工作先进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教师,有张雪门、王任叔(巴人)、沙文威、严式轮、楼盈菲、姚丽飞、许金娥等。毕业的学生著名的有曾任外贸部常务副部长、党组书记的卢绪章,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香山,中科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农业化学家李庆逵,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地理科学专家任美锷,工程院院士、电子信息系统工程专家童志鹏,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所长王建宇等。
  校址在孝闻街8号,有36个教学班、1801名学生、85名教职工,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9名、小学高级教师58名。有省市区级教坛新秀58名、市区学科带头人5名、市区级名师4名、宁波市名校长1名。
  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鄮山书院改建的鄞县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址在云石街52号,首任校长冯丙然。民国2年(1913)改为鄞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6年(1927)改称市立第一小学校。18年(1929)改为市立鄮山小学。20年(1931)改称鄞县县立鄮山小学,附设幼儿园。后又改为湖东中心小学、市镇明中心小学、市第二中心小学。1984年7月改为现名。2004年,在南都花城创办实验校区,校址在云霞路226号,由中心小学实行统一管理。
  1953年,学校被列为市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试点单位。1962年列为市重点小学。1963年被定为贯彻《浙江省全日制小学暂行条例》省重点试行单位。1977年该校少先队大队部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982年,教师孙曾佑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优秀教师,于1984年上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83年,学校建造了全市第一个儿童乐园。1984年提出“品德良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体质健壮”的培养目标,建立校、班两级兴趣小组,开展“低幼衔接”、“电化教育”、“自然常识”课等教育实验。1985年,学校列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田径、游泳)学校。1987年4月,学校建造了游泳池,先后向市、省及国家游泳队输送运动员20多名。198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体育教师张自康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裁判。9岁学生陈华在全国国际和平年电子琴比赛中获二等奖,六年级学生王俊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在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连续9年获第一名。学校开展教学实验,有多项课题成果在省、市获奖。学校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等。
  学校有46个教学班、2105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6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5名、小学高级教师43名、市级名师1名、省教坛新秀3名、市教坛新秀13名。
  宁波市翰香小学 前身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鄞县举人陈愈守创办的翰香家塾,“翰香”之名取“文翰振其书香”之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翰香初等小学堂,校址在仓基街55号。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陈氏翰香初等小学校。13年(1924)毁于火,暂并入附近日湖小学。15年(1926),陈圣佐(蓉馆)捐资10.4万元重建校舍,定名鄞县私立陈氏翰香小学。抗战初期,丙庆女校并入,部分校具设备搬至鄞西樟村办学,城内缩小规模。宁波沦陷后,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复校,名为翰香代用中心国民学校。1956年改为公办,定名为仓基街小学。1972年,白水巷小学并入。1988年复名翰香小学。1993年,仓桥小学并入。
  民国19年(1930),学校有藏书楼一幢,藏古今书籍5000余卷,内有珍本《四库全书》、《万有文库》,校外人士也登楼阅览。旁设仪器标本储藏室。校训“恒勤”,要求学生“恒勤于学”,要求教师“业精于勤”。注重国文、英文、算术等学科的教学。另加开商业专修班,加强珠算、尺牍教学,学生毕业因书算流利,为商行器重。蔡元培、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来校演讲。素有“中学效实,小学翰香”之美誉。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走“科研兴校”之路,先后承担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小语学法指导”等五个省级以上课题。有百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或发表。学校曾先后被评为省图书馆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被中央教科所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校小足球队参加全国、省及中日少年足球赛,获冠军12次、亚军9次;培养了一大批书法、运动尖子学生。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陈中伟、教育家陈效中、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林家宁、原《文汇报》文艺部副主编徐开垒、原宁波市副市长朱尔梅、香港著名企业家袁勃、上海市市长韩正、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前经济顾问陈效仁等。
  学校有12个教学班、518名学生,专任教师29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4名,区名教师1名,市、区教坛新秀6名。
  宁波市实验小学前身为鄞县私立西小学,民国11年(1922)由原西郊文昌阁内单班小学改办。16年(1927)改为市私立西小学。20年(1931)改名鄞县私立西小学。1952年由市政府接管,更名为海曙区第三中心小学。1956年改名为市西郊路小学。1978年秋,学校迁入万安桥1号新建教学楼。1981年改名为宁波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86年1月命名为市实验小学。2001年,市政府出资1500万元,港胞范思舜先生捐资200万元,原地重建新校舍。
  1960年,校少先队辅导员曹素珍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1984—1988年,学校附设浙江社会艺校宁波分校文艺班,1985年获省“班班有歌声”一等奖,市器乐合奏特等奖。1985—1987年,先后与日本长冈京市和德国亚琛市学校缔结友好关系,进行教育交流。1986年起承担“整体教育改革”、“审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数学建模”等全国或省市级立项课题,其中“审美教育研究”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省首届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进行小班化教学和建立网上学校实验。学校曾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优秀家长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科研兴校200强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创办80余年,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其中有核探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乌家培,航空工业部教授、高级工程师、曾任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的陈及恒,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勋伟,浙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董儒宾,原子核物理和核武器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思得,北京钢铁学院教授陈于恒等著名人士。
  校址在万安路1号,有30个教学班、1102名学生,专职教师75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32名,市名校长1名,省、市、区级“教坛新秀”及“教改之星”31人。
  宁波市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 原名市广济街小学,创办于1964年。1972年,柳汀街小学、灵塔中心小学及县学小学部分学生并入。1984年改为现名。1976年,学校试办“少体班”,组建“广济小红花艺术团”。1978年,定为宁波地区首批重点小学。1980年定为宁波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先后接待来自欧、亚、美、澳洲各国及港澳地区的友好代表团,有7名师生出访日本。1990年附设市红领巾艺术学校。1994年10月,市红领巾艺术学校另建校舍,改名为市爱菊艺术学校,与广济中心小学脱离附属关系。
  1998年由美籍华人陈绍华提议,FNT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万元,市、区两级政府拨款300万元扩建校舍,同时,大梁街小学并入,并设分部。1999年新校舍建成,办学规模扩至31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附设哲英书画学校。2003年在联丰世纪苑新开办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班集体建设实验基地等。
  广济校区校址在广济街47号,实验校区校址在丽园北路75弄138号,共有49个教学班、2212名学生、111名教师。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60名、省市级教坛新秀14名。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 创建于1994年10月,原址紫金街38号,前身为市红领巾艺术学校,附属广济中心小学。1999年3月转为国有民办。
  学校坚持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为宗旨,除开设规定课程外,还开设器乐、舞蹈、美术、书法、声乐等特色课。在艺术教育方面,有450人次学生在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60人次学生在省级竞赛中获奖,120人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有40多名学生考入了高一级的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其中舞蹈“小巷记忆”获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大赛创作、表演双金奖,李辰、周诗瑶、余昕露等同学参加全国少儿声乐、器乐比赛获特等奖、金奖。有10名学生分别荣获全国手拉手好少年、全国第五届千名好少年、全国好儿童百花奖等。奚宜峰同学曾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少代会,包闻韵同学获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学校被评为全国雏鹰假日大队、全国红旗大队、省文明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校址在后河小区西巷66号,有18个教学班、623名学生、42名教职工。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20名、区级以上教坛新秀20名。
  宁波市海曙区实验学校 创办于2002年9月,是区九年一贯制实验性、示范性窗口学校。学校分中学、小学两个教学区及体育中心。教学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体育中心占地57亩。设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各1个,集温水游泳池和运动场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体育馆1座,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配有学生科技广场、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和航模码头。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招收24~30名学生。除开设规定课程外,还开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开展艺术、体育(足球)、英语、计算机等特色教育。有25位教师被评为省、市、区级各类先进。学生在全国、省、市、区获奖人数达253人次。学校被评为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
  校址在望春路82弄86号,有33个教学班、1199名学生、64名教职工。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8名,小学高级教师49名,省级教坛新秀3名,市、区级教坛新秀18名。
  宁波市解放南路小学 前身是民办的市灵湖小学,创办于1951年。1952年更名为市延庆巷小学,1964年改为现名。
  70年代末,学校以“红领巾气象台”为代表,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成立“红领巾气象台”,气象观察小组,模型制作以及种植、养殖小组。曾获得全国“我们爱科学”活动优秀活动奖,学生制作的科技作品“太阳灶”参加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1991—1995年,以“启明星科学院”为标志,广泛开展小设计、小创作、小发明、小考察等“四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技争章活动。少先队获得“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称号。1996年起,承担《浙江省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实施策略研究》的子课题,进行以《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为标志的科技教育模式的探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法。至1999年,有148人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课题研究成果获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被命名为宁波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01年以来,科技教育进入以课题《小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培养研究》为标志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探索时期,获省级以上科技活动集体奖9项,其中《行动起来,阻止废电池带来的危害》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环境与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学生小发明、小制作、金点子等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50多项。其中用废旧牙膏雕刻成56个具有民族特色头像的手工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并参加国际交流。“方便抓鱼手套”获省青少年发明大奖赛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1项(专利号03229163—9)。学校被定为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实验基地,获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优秀集体奖。教师中有浙江省“春蚕”奖、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科技英才奖、教育科研青年标兵及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校址在解放南路10号,有10个教学班、411名学生、26名教师。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2名、教坛新秀16名。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