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学塾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2
页码: 1317-1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学塾是古代用于儿童启蒙教育的地方,包括私塾和义塾两种形式。私塾通常是一名师傅教授一群学生,而义塾则是由地方官员或宗族设立,为贫困子弟提供教育机会。学塾在宁波的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学塾

内容

学塾为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主要场所,大多采取个别传授的教学方式,其类型有私塾、族塾、里塾、义塾、义学、义庄等。
  私塾
  私塾多为一塾一师。家庭富裕者聘请教师在家教读自家子弟或亲戚子弟,称“家塾”。一族一村延师择馆教其子弟,称“族塾”或“村塾”。塾师坐馆教授,在家或借祠堂庙宇招收生徒,称“门馆”、“坐馆”或“教馆”。私塾一般规模较小,无专门塾舍。收取学童,年龄不限,以五六岁至十二三岁为多,少则四五人,多则几十人,程度参差不齐,相似于后来的乡村复式班。教学多以启蒙识字为主,大致包括识字、读书、写字、作对、作文。教材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幼学琼林》等,亦有教《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的。至民国16年(1927),城区登记的私塾有54家。
  义塾(义学)
  义塾多为地方官员或宗族所办,供贫寒子弟入学,族内学子可免费。塾舍一般设在宗祠或家庙,也有特意建造的。经费由宗族、寺庙或私人捐献学田,以田租收入作为塾师工钿和义塾经常开支及奖学之用。义塾不但识字启蒙,兼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之类,在一定程度上补县学之不足。清咸丰、同治间,鄞县潘火桥人、江苏候补道台蔡筠在家乡办敦本义学,在城区办星荫义学、日湖义学(合办),还为育莪义塾(学)助田。清代境内义塾有:育莪义塾(学),雍正七年(1729)创办,地址在永丰街右,原是巡道胡承祖生祠,后由知县杨懿改建成义学,道光间圮。咸丰三年(1853)巡道段光清重建,由蔡筠、梁曙助田。同治元年(1862)兵毁,移塾于西河营文昌殿(今文昌街)。同仁义塾,亦称东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张景豪、励锺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君子营西(今同仁巷),置田百余亩。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办公立同仁初等小学堂。黄岳义学,即西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江丙、江衡、江家进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火筒巷(今呼童街)星聚堂内。年经费由盐商款内抽给。民国时改为黄岳初小。柳汀义学,即南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鄞县人徐桂林、吴章址、陈良琨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月湖众乐亭(今柳汀街)。置田119亩。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办为柳汀二等小学堂。椿荫义学,即北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由鄞县人林祥烈、林祥杰建造。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西河营南,置田百亩。屠氏义塾,同治五年(1866)由屠继烈父子创办,地址在竹林巷(今解放北路)。有屋44间、田1000亩,属屠氏乔荫堂义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兢进初小(原解放北路小学前身)。星荫义学,同治九年(1870),鄞县潘火桥人江苏候补道台蔡筠创办,地址在渡母桥北蔡家巷14号(原海曙中心小学址)。置田167亩,房屋8间,供贫寒子弟入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初级国民小学堂(今海曙中心小学前身)。日湖义学,同治九年(1870)由蔡筠、陈愈守等捐建,在采莲桥(今莲桥街一带),置田百余亩。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日湖小学堂。翰香学塾,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陈愈守创办,地址在仓基街陈氏宗祠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翰香小学堂(今翰香小学前身),取“文翰振其书香”义而命名。
  民国后,义塾(学)渐为新兴学校替代。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