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代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2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历代驻军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13
页码: 1245-12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曙地区区境所处三江口,历代为东南沿海军事重镇。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筑明州子城,组成城、郭、池一体防御工事。宋有厢军。元设元帅府。明建明州卫指挥使。清设分巡海道、宁波城守营。民国时建有浙东警备司令部、宁波防守司令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驻有宁波军分区、海曙区人民武装部、武警宁波市支队、武警宁波市消防支队、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等,为宁波的建设、改革开放、社会维稳作出了应有贡献。
关键词: 军事 海曙地区 历代驻军

内容

区境所处三江口,历代为东南沿海军事重镇。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筑明州子城,组成城、郭、池一体防御工事。宋有厢军。元设元帅府。明建明州卫指挥使。清设分巡海道、宁波城守营。民国时建有浙东警备司令部、宁波防守司令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驻有宁波军分区、海曙区人民武装部、武警宁波市支队、武警宁波市消防支队、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等,为宁波的建设、改革开放、社会维稳作出了应有贡献。
  第一节 古代驻军
  汉、晋、唐及五代
  汉代,郡设都尉执掌军队。阳朔元年(前24),会稽东部都尉自章安(今临海)移驻鄞县,旋迁句章,是为宁波驻有较高军事机构之始。后复迁章安。
  东晋隆安五年(401)春,刘牢之抗击孙恩农民军,在三江口附近筑筱墙营垒屯兵,宁波平原腹地驻军始于此。
  唐代驻军据城防守。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筑明州子城(后为内城)。乾宁五年(898),刺史黄晟筑明州罗城(子城、罗城详见第四编“宁波古城”),组成城、郭、池一体的防御工事。其时,有远射兵器弓箭、弩,格斗兵器铁制刀、枪(矛)、棒,防护装具铠甲、盾牌等。天祐元年(904),明州为望海军节度,实行军政一体。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镠升明州为望海军。由望海军节度使领军政。
  宋代
  建隆元年(960)改望海军为奉国军,以节度使统辖军政。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吴越王献其地13州1军及11.5万兵甲归宋。自此,文臣知军州事,奉国军节度兼观察处置等使,遥领明州。宋初,州郡只驻地方部队厢军,明州城有厢军的江桥院、碇手、采造等机构。其时,皇家守备部队禁军只驻京畿或三边重地。庆历年间(1041—1048),禁军设宣毅指挥,共288个指挥(指挥为宋兵基本序列),其中1个指挥驻明州。嘉祐年间(1056—1063),改宣毅为威果指挥,自治平至熙宁(1064—1077),禁军总额虽有裁减,但明州驻军如旧。元丰年间(1078—1085)又升雄节指挥。宝庆二年(1226),驻明州城禁军共有5个指挥,编制总兵力2330人,实驻1490人。
  熙宁年间(1068—1077),宋两浙路厢军初属步军崇节指挥,共51个指挥,其中驻明州有船场、采造、江桥院,时称“崇节三指挥”(宝庆《四明志》)。至宝庆二年(1226),驻明州厢军共9个指挥,其中7个指挥额定编制总兵力2377人,实驻1299人。
  宋在明州置路分都监,管辖本路禁、厢军屯戍、边防和训练等事项,下设8个部门12名军官,分别为驻泊兵马都监、添差兵马监押、兵马监押、押队、准备差使各1员,指使5员,均由禁军和厢军军官担任。
  宋室南渡后,明州成为京城临安的海防藩篱,绍兴二年(1132)置明州水军于定海(今镇海)以扼海道,至十一年(1141)撤销。三十一年(1161)金人寇边,宋廷在明州城下复驻殿司水军2000名。隆兴元年(1163),海盗朱百五犯事,户部侍郎赵子浦带沿海制置司知明州,领殿司水军以进剿。次年事平,明州驻军陆续调防,赵子浦以“明州密迩行都,以水陆控扼事体非轻”奏请留水军,并新招水军1000名,自此明州驻水军3000名。乾道七年(1171),林文调任明州水军统制,自福建带来水军1000名。至此,驻明州水军共4000名,时称军义兵或吐浑兵。
  明州水军军官设统制、统领各1名,下辖正将、副将、准备将各3名。水军分22队,分别隶属3将。
  元代
  至元十二年(1275),元兵攻占临安后东下,南宋沿海制置使赵孟传等带庆元(明州)全部守军在车厩投降元兵,元兵遂进驻庆元。初,浙东只在越州建立总裁七郡的军政合一机构宣慰司。十四年(1277),任命擅长水战的哈喇䚟为沿海经略使兼左副都元帅,与刘万户一起在庆元城设立元帅府,屯戍海口,镇守沿海,管辖范围南至福建、北至许浦,并督造海船千艘准备征伐日本。征伐失败后,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罢都元帅府,改为沿海万户府。大德六年(1302),温州宣慰使升为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次年,因“明(州)据沿海要害,扼制日本诸番”(况逵《都元帅题名记》),由温州移驻庆元,“七郡兵民之政,悉隶总裁”,都元帅均由朝廷命官担任。
  庆元原驻有沿海翼万户府军。至大二年(1309),浙江行省向枢密院请示,拟将庆元、台州沿海万户府新附军往陆路镇守,请示蕲县和宿州两个翼的万户府汉军移驻沿海。枢密院以为祖制置兵皆相地制宜,水陆兵不可轻动,不如从沿海万户府抽1/3与蕲县万户府上汉军配合镇守。至大四年(1311),调蕲县翼万户府军由绍兴移驻庆元,总兵力在7000名以上。其后,原驻庆元的沿海翼万户府于皇庆二年(1313)移驻婺州。
  元代又在鄞县设海运千户所,配达鲁花赤1员、千户所2员、副千户所3员。
  至正十一年(1351)六月,为征讨方国珍军,江浙左丞孛罗帖木儿带兵驻庆元。次年,都元帅纳麟哈喇为防备方国珍,重筑元初被毁城池,周18里,高1丈8尺,置东渡、灵桥、长春、望京、永丰、和义6门。冷兵器、火器并用,以标枪、强弓长箭、火炮、铜火铳等为主。十四年(1354)设浙江元帅府于庆元。方军逼城,纳麟哈喇不能敌,开城纳,庆元遂为方国珍军割据。十六年(1356)三月,方国珍降元,封海道运粮万户,驻军于鄞,拥兵自如,元廷无法约束。十八年(1358),元廷授方国珍为江浙左丞,方军设军政于鄞(子城内),割据庆元、台、温三郡。廿七年(1367)十一月,朱元璋派汤和率军越曹娥,入车厩,直逼庆元,方国珍使部属迎战汤和。初九,方国珍军溃退下海,汤和军进驻庆元。
  明代
  洪武元年(1368),全国边海防推行卫、所制,设明州卫指挥使于明州城,命驸马王恭为指挥使镇守,下辖5个千户所。次年,指挥陆龄收集方国珍军散兵并金、衢等处官兵,扩编为10个千户所。十四年(1381)改明州卫为宁波卫,设宁波卫指挥使司。至二十年(1387),宁波府内共设宁波、定海、观海、昌国4个卫。宁波卫在中所、后所基础上纠民丁补建左、右、前3个所。同时,从上年汤和遣往内地的秀、兰、岱、剑、金塘五岛居民中征集水军5个所。二十五年(1392),调水军于直隶龙江右卫,宁波卫仍以5个千户所编制,每所辖10个百户。
  宁波卫初期共有旗军5600名,每10旗军另设什长(又称小旗)1名,50人另设总旗1名。以此编伍,共有总旗100名、什长500名、军人5000名,散驻于城四隅共47处,有营房6300间。此夕卜,有运粮军3178名.达旗军98名,屯军100名,屯田12顷。其后因无战事,兵员缺额日益增多。至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犯境时,仅存原编制1/5左右。
  嘉靖年间,倭寇患起,浙江巡视海道设宁绍海道标营驻城内。其时先设东君子营,兵额500名,由中军守备1名总率,百总5名分领,守县城六门及出汛大嵩所。万历年间(1573-1619),又设西君子营,兵额400名,由中军把总、百总4名分领,出汛穿山所。
  从洪武六年(1373)明州卫指挥冯林修府城,几经修葺,至嘉靖间,府城墙高2.5丈,址广2.2丈,面1.5丈,周2216丈,延袤18里,辟东灵桥、东渡门、南长春门、西望京门、北永丰门、东北和义门6门,设吊桥于西南门。建敌楼46座、雉垛3564个、警铺65个。城壕自北至南2487丈。城内置军器局、火药局、军储库、粮仓、演武场。武器装备主要有枪、炮、地雷、水雷爆炸器;弓、刀、箭、铳箭、盔甲、铜牌等冷兵器,八桨、十桨海船。
  请代(至鸦片减争)
  顺治三年(1646),郵地士绅起兵抗清,“凡原设营兵防军俱隶之”(孙静庵《明遗臣录》),其后随南明鲁王部军撤走。6月,清兵占领宁波城,设总兵于定海,以1名副将率部镇守鄭县,照明制仍设分巡海道标营。其时,南明余军常活动于浙东沿海。
  顺治十六年(1659)冬,浙江提督大臣(从一品)移镇宁波府,分巡海道的西君子营撤销。康熙元年(1662),东君子营撤销。次年,设水师提督驻府城,原提督改陆师移驻绍兴。七年(1668),因海氛渐宁,撤销水师提督,水师提标后营改为陆路营驻防宁波府,称宁波城守营。
  驻军官兵原额。宁波城守营设游击(从三品)1名、中军守备(正五品)1名、千总(正六品)2名、把总(正七品)4名,兵丁730名,其中马战兵80名、步战兵139名、守兵511名。至康熙年间(1662—1722),宁波城守营兵丁减为641名。雍正年间(1723—1735),宁波城守营增外委千总1名、外委把总3名、兵丁634名。府城谯楼前设急递总铺,分东西南三路达城外诸铺。
  城内分兵驻防。顺治十五年(1658),提督田雄重修雉堞、城门、敌楼,拓高增厚。康熙十三年(1674),提督李显祖重建窝铺、敌楼,沿城外壕边筑垒。城内设军器局、火药局。配置红衣炮、西洋炮、行营炮、百子炮等火炮近1000门,马枪、排枪、刀、斧、叉、矛等冷兵器及哨船。
  附:清代外国军队入境与驻扎
  乾隆二十五年(1760),1艘英船到宁波港,装备红衣铁炮6门、鸟枪8支。同年6月,英船“荷达奈斯”号抵宁波港,装备大炮20门、鸟枪40支、刀30把、火药4担、铁弹200发。
  道光十二年(1832),英侦察船“阿美士德”号(theshipLordAmherst)到达甬江口,船长林赛乘小船到城区,要求贸易。
  道光二十年(1840)7月10日,英海陆联军封锁甬江口,联军司令乔•懿律乘小艇到县城。
  道光二十一年(1841)10月,英国东印度舰队进攻镇海,镇海前线调集狼山镇、衢州镇等部标兵3600余人,宁波知府邓廷彩率城防守军驻梅墟。10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英国东印度舰队所属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复枪联队及孟加拉工兵等海、步炮、工兵共2475人分坐11艘船舰,攻陷镇海。镇海失守后,宁波城内两个提标营溃散。13日,700名士兵分坐7艘船注:道光二十四年(1844)左营改水师后,其水兵数因无考,仍加在步兵内。舰进入宁波城区,英军占领宁波。
  次年5月7日,英军2100人分乘11艘船舰撤出宁波去乍浦。清兵复回。
  道光二十三年(1843)12月19日,英驻宁波领事罗伯聃率兵舰到宁波,开设领事馆。
  同治元年(1862)5月,为进攻太平军,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派乐德克率部驻宁波港,其时参战的英军有军舰“战斗”号、“斑鸠”号、“强健”号、“红鹰”号4艘,水兵300余人,由“战斗”号舰长嗟乐德克统领;法舰有“明星”号、“孔夫子”号2艘,由“明星”号舰长耿尼统领。
  第二节近代驻军
  清咸丰十一年(1861)12月9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辖下黄呈忠部、范汝增部分别自余姚和奉化进入鄞县,清兵溃退出境。
  同治元年(1862)5月10日,提督陈世章、道台张景渠率提标兵和广济军水军,在团练和英法舰队配合下由定海攻入城区,太平军范汝增部、黄呈忠部退走。为巩固城防,进剿太平军,清政府在宁波就地建立中外混合洋枪队3支,调入1支。同年10月,清政府正式委任勒伯勒东署浙江总兵,率常捷军1000余名驻鄆,受浙江巡抚与宁绍台道节制。11月后,浙江无太平军驻兵,洋枪队或调离,或解散。
  同治八年(1869),驻守宁波的有宁波城守营、浙江提督标营。宁波城守营兵力348人,其中马战兵14人、步战兵104人、步守兵230人。浙江提督标营兵力2107人,其中马战兵60人、步兵1186人、水兵861人,至清末仍设在宁波,兵力编伍有变化。
  光绪十年(1884)春,中法战争迫于眉睫,浙江提督率标兵1000名,禁军水师2500名驻甬江南鄞、镇一带,淮军2500名驻甬北岸,衢州、处州标兵与练军1000名及淮军2500名驻城区到梅墟、育王岭一线。镇海战役结束后逐步调回各营。
  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宁波城守营有都司1名、守备1名、千总2名、把总4名、外委千总1名、外委把总3名、额外外委2名,兵丁348名,其中马兵14名、战兵104名、守兵230名。
  光绪二十四年(1898),意大利军窥伺三门湾,日、英军舰也游弋浙东海面,为此两浙新军于6月进驻宁波,驻防浙东。
  新军中营由总兵李福统领驻城区大校场。光绪二十六年(1900),陆军标统张载阳统兵两营,计1080人,分驻镇海江南卢家村与西门外。
  第三节民国时期驻军
  清宣统三年(1911)11月6日,宁波光复。宁波军政分府成立,由原第四十二协防军统领刘洵任军政部都督,统率新军,原巡防营统领常荣清任副都督,统率巡防营。次日,浙江军政府成立后,悉归省防军。
  民国元年(1912)撤销军政部都督。10月,旅长顾乃斌率陆军独立第四十九旅进驻县城。下辖两个团,共4000余人,第九十七团驻城区和镇海,九十八团驻余姚、绍兴。2年(1913)设宁台镇守使,先驻海门(今台州市椒江区),后移驻宁波,由顾乃斌任镇守使,设参谋、军需、军法、书记等处。7月,二次革命爆发,浙江朱瑞支持袁世凯,四十九旅不满朱瑞缩编,在宁独立,不反袁也不反朱,朱派周凤岐调停后取消独立,顾被撤职。3年(1914)7月周凤岐接任独立第四十九旅旅长后,改番号为浙军第二师第三旅,辖第五、第六两个团,旅部和第五团驻城区。5年(1916)5月6日,浙江“护国军政府”成立,第三旅扩编为浙江护国军第三师,随浙军独立,加入“护国军”。护国运动结束后取消独立,复为北洋军。6年(1917)1月,杨善德任浙江省都督,第三旅遂成皖系力量。7月,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周凤岐受孙中山派遣来鄞,运动第三旅与宁台镇守使反杨。同年11月,第三旅在“浙人治浙”运动中脱离皖系,改为浙军司令部。浙一师师长童保暄以讨三旅为名率部来甬,原拟到甬与第三旅联合反杨,杨派四师尾随监视,童遂在曹娥反水护杨,独立失败,第三旅军官被清洗,部队复归属皖系。浙一师进入宁波并分兵打温州。其时,直系陆军第十师十九旅也进驻宁波,辖下的第三十七团和第三十八团分驻城区和镇海。7年(1918)初,浙军第一师受杨派遣赴闽督李厚基攻打广东护法军。次年,浙军第一师先头部队第一团倒戈,师长潘国纲率一师余部从厦门退守鄞县,师部和第一旅驻城区。13年(1924)10月,浙军第一师和第三旅在宁波参加第二次“浙人治浙”运动,脱离皖系宣布独立,因内部矛盾,独立失败,直系孙传芳部第三师师长周凤岐乘机率军进驻宁波抚降,宁波驻军遂为直系力量。14年(1925)2月,浙军第一师调离鄞县,次月,团长韩光裕率直系陆军第十师混成旅第一团进驻宁波和镇海,下辖3个营,韩同时兼任沿海警备司令。后第一团调驻南京,直系浙军第二、第六团由团长段承泽率领进驻宁波。15年(1926)冬,因周凤岐所率直系第二十六军在衢州向北伐军倒戈,孙传芳逐怀疑陈仪所率第十九军亦有异心,令第三方面军司令孟照月消灭之。第十九军余宪文师和石铎师遂退守宁波,不久,移驻绍兴。12月中旬,段承泽率第二师第五团离开鄞县。
  民国16年(1927)1月,旅长段承泽率浙军第二师第三旅进驻宁波,下辖第五、第六团及机枪队、迫击炮队,分驻鄞、象、奉、镇。2月,北伐军在富阳获胜,北洋军兵心大乱,段承泽知大势已去,率第三旅退定海转上海,宁波遂无北洋守军。是年2月19日,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到甬,3月,北伐东路军指挥部在宁波成立宁、台、温防守司令部,王俊任司令,管辖宁、台、温三属管区警备队、炮台、水陆警察和驻防部队。4月9日发动“清党”事变,6月9日,改为浙东警备司令部,辖补充第五、六、七、八团。10月17日,“清党”基本结束,警备司令裁撤。17年(1928)1月16日,宁波成立“宁、绍、台、温四属剿匪指挥部”。王文翰任指挥,设参谋、副官、军法等4个处,下辖市、县警察部队,外海水警察部队和保安部队第四、五、六团。21年(1932)6月成立宁波防守司令部,司令兼任镇海要塞司令,统步兵2个营。8月废要塞司令改为要塞炮台总台部。9月增工兵1个连,22年(1933)6月增设步兵1个营,合为1个团。次年6月,宁波防守司令又兼乍浦、澉浦防守司令,军政部调独立炮兵第四团由嘉兴移驻乍浦,归宁波防守司令部节制指挥。司令部设参谋、副官、秘书、军需、军械、军法、军医7个处。
  民国24年(1935)10月,旅长陈德法率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独立第三十七旅由厦门调防宁波,下辖七〇九团、七一〇团、七一一团。26年(1937)8月,第十集团军新三十四师由师长顾家齐率领进驻宁波接防,下辖3个团,分驻象山、奉化、镇海。月底,独立第三十七旅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11月7日,新三十四师调离鄞县。27年(1938)春,独立三十旅在昆山补充后,复回宁波,改编为第十集团军第一九四师,编制7000余人,实际兵力4000余人,师部驻城区宁波中学,辖一一二五团、一一二六团、一一二七团,3个团分驻鄞、象、慈等地。29年(1940)7月中旬,为反击日军登陆,由团长罗鹏瀛率陆军十六师四十八团进入戚家山阵地参战,随后,师长杜道周率十六师师部及四十六团、四十七团由上虞入鄞参战。战胜后,分驻邦江桥、黄古林、凤岙一带。是年冬调往诸暨,并扩编为八十六军。
  民国30年(1941)4月17日,日军冲破甬江防线,20日,一九四师撤出鄞县到奉化,鄞县沦陷(沦陷后日伪军驻军见本节附录)。1945年8月,新四军浙东纵队攻克鄞县日伪据点,进驻鄞县。国民党军6个团狙击新四军受降,浙纵遂撤出鄞西平原。9月,第三十二集团军前进指挥部在总指挥、陆军七十军军长陈沛带领下进城接受日军第二十六旅团投降。同时,收编(伪)和平救国军暂编第十师为宁波先遣军。10月,七十军由美国军舰运送台湾接防。38年(1949)1月,蒋介石下野到溪口,驻鄞县国民党军日益增多。3月5日,陆军第八十七军(长江部队)军部驻鄞县,其所部分驻鄞县、新昌、天台。
  附:日伪驻军
  民国30年(1941)日军入侵宁波后,驻境内日军及其军事机关常有变动,日伪警保部队花样繁多。
  日本侵略军民国30年(1941)4月20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九旅团长寿其(少将)统领日军侵驻城区,随后渗驻乡间,旅团部设在县城江北岸,下辖第十一、四十一两联队,共计兵力7400余人。10月,独立混成第二十旅团接防,下辖4个大队。旅团部与一〇五大队驻城区效实中学。旅团长为池田,旅团总兵力4000余人,甬江中停泊小型炮舰2艘、装甲汽艇数艘。城区四周设铁丝网,构筑碉堡掩体,设关卡于灵桥、镇安桥、南门、西门等处。次年5月,独立混成第二十旅团扩编为新编第七十师团,所属第六十二旅团驻城区,旅团长为山崎。33年(1944)3月,收调第八十九旅团2400余人驻城区与奉化一线。次年春,独立第八十九旅团、第九十一独立混成旅团败退县城。34年(1945)9月,第九十一独立混成旅团8530余人在旅团长宇野节率领下缴械投降。
  汪伪军民国30年(1941)10月,师长谢文达率(伪)和平救国军暂编陆军第十师2000余人入驻宁波。初设司令部于奉化栖凤,11月迁至横溪镇。下辖第三十八、三十九两个团。次年4月,第三战区四明山游击总队第三支队霍中柱部变节后并入伪十师,新建为第三十七团。同年8月,师部移驻城区效实中学。34年(1945)8月被第三战区三十二集团军前进指挥部收编为宁波先遣军。
  第四节 当代驻军
  宁波军分区
  始称浙江第二军分区,前身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1949年5月17日,以浙东第二游击纵队机关、直属3个大队、第五支队及南下干部纵队第七大队部分干部为基础在绍兴县城组建成立。1951年8月,第二军分区改称宁波军分区。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经过多次精简整编。1982年12月、1985年10月精简机关,压缩定员,体制编制趋向稳定。11个县(市)、区(象山、宁海、奉化、余姚、慈溪、郵县、镇海、北仑、海曙、江东、江北)人武部归军分区领导。军分区历任司令员:谢福林、余龙贵、王义富、康萍、方明胜、张国斌、汪国璋、季凌、祝金友、温海洲、孙志炎、陈长明、武晋宁。军分区除设专职政治委员外,还设兼职第一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在地市合并前由中共宁波地委书记兼任,地市合并后由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兼任。
  武警宁波市支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大队成立。1952年6月,公安武装进行整编,宁波成立专区公安大队。1953年,专区公安大队归宁波军分区代管。1955年7月,宁波专区公安大队移交政府公安部门,改为宁波地区专员公署公安民警大队。1958年12月,大队有干部、战士952人。1961年11月恢复军队建制,干部战士集体转服现役,实行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双重领导。1962年1月,宁波成立专区大队。1963年2月,宁波专区支队改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宁波地区公安支队。1966年7月,撤销宁波地区公安支队,划归宁波军分区建制。1975年12月,县(市)中队改编为武装民警,划归地区公安部门建制。1976年5月,宁波市中队改称宁波市人民武装警察中队,归市公安局领导。1976年10月,宁波地区成立公安民警科。1980年5月,宁波地区成立公安局边防保卫分局,对外称“宁波地区人民武装警察支队”。同年组建人民边防武装警察部队宁波地区支队。1983年1月,地区、边防、消防三警及解放军内卫执勤部队合并组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宁波地区支队”。1983年8月,宁波地区支队与市武警大队、市消防大队,合并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宁波支队。1985年10月,支队下属的边防分局、消防处划归市公安局建制领导。1998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宁波市警备指挥部,负责领导辖区武警各部队的警备工作。
  武警宁波市消防支队
  1949年6月,市军管会公安部接管鄞县救火联合会及其所属的18个民间救火会。1953年,宁波市救火联合会改称宁波市人民消防委员会,整顿改编民间救火会。此后多次改编合并,1983年1月消防大队(中队)纳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1985年10月,消防部队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又列为公安序列。
  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
  1988年6月在宁波组建,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一师炮兵团。采取“大范围布局、分散型组建、高一层次领导”的方法,海曙区建有炮兵营。领导关系实行“双重领导、条块结合”。1998年改称“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历任团长:王国松、钱关福、李叶发、张建荣、赵建根;政治委员:张启楣(兼)、章猛进(兼)、邵占维(兼)、朱守文(兼)、祝宪丁、徐福宁(兼第一政委)、朱建华、郁义康(兼第一政委)、邬建南。
  附:部队干休所
  宁波军分区干休所 建于1979年,地址在苍松路219号,占地面积约30亩,其中营房面积约2.2万余平方米,编制为正团级单位。现干休所安置老干部134户(所内127户,所外分散安置7户),其中享受正师职待遇10名、副师职待遇85名、正团职待遇33名、副团职待遇6名。2006年底,健在老干部73名,其中正师职5名、副师职42名、正团职22名、副团职4名。健在老干部最大年龄91岁,最小年龄73岁,平均年龄83岁。全所共有老干部遗孀41人、双亡户20户。宁波军分区干休所有1个党委、5个党支部。
  舟山警备区宁波第二干休所 始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14494.8平方米,地址在西河街(分两个点:西河街98号、西河街113号)。规划安置离休干部69人,已安置68户,双军人1户,其中军职2户、师职40名、团职11名、技(5)4名、技(6)9名、技(7)2名、技(8)1名。现有离休干部45名,其中正军职1名、师职22名、团职7名、技(5)4名、技(6)8名、技(7)2名、技(8)1名,遗属38户,双亡户5户。干休所共有3个党支部。
  海军东海舰队宁波高塘墩干休所
  1980年开始筹建,1983年建成,共安置离休老干部103户。海军东海舰队宁波高塘墩干休所,隶属于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为行政正处级单位。下设综合、政工、财务办公室及卫生所、勤务汽车分队。地处新芝路27号,占地面积约30亩。内有所部机关行政办公楼、工作人员生活楼、卫生所门诊楼、老干部生活住房12幢110套和俱乐部、门球场及其他附属设施。自组建以来,先后多次被东海舰队航空兵、东海舰队、海军表彰为“文明干休所”、“生产经营先进单位”、“全军营院管理先进单位”等,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军区表彰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第五节 区人民武装部
  1960年6月,海曙、镇明两区合并建立海曙人民公社。9月,市委决定建立海曙人民公社人民武装部。1963年6月,海曙人民公社分建为海曙、镇明两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人民武装部随之划分,成立海曙公社人民武装部和镇明公社人民武装部。1970年1月,市区人民公社改称为区,海曙、镇明两区人民武装部恢复建制。1983年11月成立首次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的海曙区人民武装部和镇明区人民武装部,为团级单位。1983年11月和1984年1月,镇明、海曙两区人民武装部编配现役军人。1984年1月,海曙、镇明两区合并。11月,两区人民武装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曙区人民武装部(简称“区人武部”),为团级单位。1986年7月1日,区人武部移交地方建制和领导,免冠“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下设办公室、军事科、政工科,科室为正科(局)级。1996年4月1日,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复冠“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武装部”,为团级单位,下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科为正营级。区人武部党委在区人武部归属军队建制时,区委书记兼任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在区人武部改归地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