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40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分类号: R954
页数: 3
页码: 864-8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曙区从2006年开始,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海曙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他们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和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网,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协调工作。他们进行了食品安全特别检查,整治假冒伪劣食品,确保食品安全。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方面,他们加强了药品流通监管,整治药品冒充非药品等违法行为。他们还组织人员进行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的培训,进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现场检查和注册申报工作。此外,他们设立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回收家庭过期药品并进行统一销毁。这些举措有助于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保护人民的健康。
关键词: 海曙区 食品安全 药品监督

内容

解放后,境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药品监督管理,一直来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市、区有关部门监督管理。2006年6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曙分局(简称“食药监分局”)成立,下设综合办公室、食品安全协调监察科、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定编7人,依法履行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综合监督和药品监督。
  第一节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
  食药监分局建立后,成立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分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协调食品、保健品安全管理和专项执法监督等日常工作。各街道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街道正、副主任为正、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各街道设置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为监管责任人,形成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网,具体承担宣传教育、综合协调和配合专项整治等工作。2006年制订《海曙区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计划》,鼓楼街道中山社区率先启动,其他街道社区随后以咨询、讲座、知识问答等形式相继开展活动。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举办食品安全法制讲座,4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受训。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开展食用油、食品专项检查,组织60多人次执法人员,检查食用油经营和使用单位(摊、点),排查温岭市繁昌油脂厂生产的食用油。抽检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大中型餐饮企业、中小型快餐店、早点摊(店)和食用油批发经营企业等65批次食用油,快速定性检测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均为合格。组织785人次执法人员排查生猪养殖户和肉制品加工企业,检查256家餐饮企业猪肉食用情况,落实瘦肉精整治工作,保障市售猪肉安全。组织828人次执法人员专项整治城乡接合部食品安全情况,先后查获、销毁各类假冒伪劣食品1002.90千克,收缴罚没款16.07万元。2007年以信函形式向辖区220余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200余名经济、教育、医疗、宗教等系统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介绍区食品药品安全情况,赠送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小册子,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是年7月联手白云街道安监所和联南社区,创办全市首家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教中心,“家门口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博览馆”在联南社区正式开放。编制《海曙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2008年针对区食品安全现状,出台《海曙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程序。城区率先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成员的海曙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创建工作,区财政落实先期专项创建工作经费20万元。抓好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制定《2008年海曙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演练方案》,12月举行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演练。完成婴幼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节 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药品流通监管 2006—2008年开展“药监节日保健康”活动,检查辖区重点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依法查封扣押涉嫌违法、违规药品35批次,抽样送检有关药品9批次。专项整治“药品冒充非药品”,组织283人次执法人员相继检查91家药品经营企业,下架“消字号”、“妆字号”和其他文号的非药品726批次,计5716瓶(盒)。完成辖区药品经营企业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跟踪检查工作。遵循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工作部署,重点检查辖区药品批发企业不规范经营行为,2家违反药品管理法企业当场处以行政处罚。加强药品广告监管,凡发现违法虚假药品广告即签发行政告诫书。配合工商部门查禁和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宣传疗效的药品广告,或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处置。
  药品安全监管
  组织医疗机构有关人员,于2006—2008年接受《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专题培训,参与者计215人次。开展为期15天的中小学、幼儿园医务室药品管理专项整治。制定《海曙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及现场检查项目,完成规范化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检查辖区特殊药品经营、使用和医疗机构制剂配置、使用情况,建立药品经营、使用规范秩序。奥运会期间,召开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与80余家涉药单位签订《海曙区兴奋剂治理工作承诺书》,发放《关于加强兴奋剂类药品监管的公告》等反兴奋剂宣传资料500余份,组织107人次检查人员,督促涉药单位规范含兴奋剂类药品销售、使用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立案7件,结案3件,案值4万余元。抽样送检30个批次药品,查核发回复26件举报投诉事案。
  医疗器械监管
  组织人员于2006—2007年抽样分析辖区市第一医院等4家市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产品的索证、验收记录、包装标志标签合法性等情况,并就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组织完成第一类(牵引钢针、普通手术剪等)、第二类(显微止血夹、骨膜剥离器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现场核查工作。2008年组织有关人员1800多人次,检查298家药品经营企业(含OTC)和11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情况,实施“两网一规范”(药品监管网、药品供应网、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建设,11月份通过省级“两网一规范”考核验收。“药械直通车”网上监管平台进入运行阶段,21家医疗机构安装网上监管系统。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
  食药监分局经调查研究,结合辖区实际,确定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等16家医疗机构、药品零售单位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统一放置回收箱,回收家庭过期药品,依法集中封存,指定地点统一销毁。此举为宁波市海曙、江北、江东3个城区中之首创,人民网等多家网站及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等新闻媒体曾相继报道。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