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40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分类号: F203
页数: 2
页码: 862-8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曙区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他们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他们开展建筑安装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并对安全隐患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改。他们还针对特种设备如电梯、起重机等进行突击检查和监管,查处违规行为并落实定检和持证上岗要求。他们制定了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建立了动态监察数据库和网络监管体系,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同时,他们进行了特种设备普查,掌握了特种设备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设备隐患进行查处和整改。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特种设备的安全水平,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 海曙区 安全生产 突击检查

内容

2001年7月,原由区劳动部门承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移交质监分局,翌年8月分局内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具体负责安全监察工作。
  安全监察
  质监分局会同区相关部门于1996年7次开展建筑安装企业安全生产检查,57家企业受检,其中1家安全隐患严重企业处以停工限期整改。1997年邀请区人大、区总工会、区农经委等单位成员开展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使用无证伪劣锅炉等专项检查,60余家企业受检,其中2家处以限期整改安全隐患。2003年根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甬锅〔2003〕61号《关于开展锅容管特设备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精神,突击检查50家企事业单位的电梯、起重机和简易升降机的使用情况,查处违规事案31件,其中立案15件,现场处罚16件。重点查处隐患锅炉和压力容器等,查处非法制造、安装和使用特种设备,落实定检和持证上岗等举措。检查4家企业冷库特种设备和段塘、望春两街道企业的2台无证锅炉,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2005年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立重点监管机制,制定《海曙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确定特种设备用量集中的天一广场、大饭店(宾馆)、商场、学校等为监管重点,现场监察183家,行政处罚11家,责令整改52家,落实整改事项452项。专项检查整治码头吊车、学校锅炉、冷库特种设备。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察数据库,实行动态网络监管,落实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员和操作人员。据市特检中心通报,是年上半年区电梯和起重机定检率100%,电梯持证操作率98.16%,锅炉持证操作率95.15%。2006—2008年,检查765家企业特种设备,现场监察率20%,定检率、注册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隐患消除率等均达100%。
  设备普查
  质监分局成立后,普查境内各类特种设备3次。2001年12月19日,市“锅容管特”设备普查整顿工作会议之后,区政府成立普查整顿领导小组,制定《“锅容管特”设备普查整顿工作步骤》和《“锅容管特”设备普查整顿工作实施意见》,翌年3月全面普查整顿“锅容管特”设备,相继走访西郊乡、段塘镇和6个街道的752家单位,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64份,签发整顿通知书152份。下达监察意见书9份,12家企业处以经济处罚,“锅容管特”设备普查率和设备隐患查处率100%,并查明全区共有各类特种设备2361台,其中锅炉275台、压力容器354台。2003年3月以街道登记情况为基础,再次组织人员普查全区8个街道619家企业特种设备数量、运作和分布情况,均一一登记归档。2004年再行普查,全区有特种设备2800余台,其中电梯1511台、起重机392台、压力容器616台、锅炉315台,另有压力管道7.29千米。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