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编 农业 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287
颗粒名称: 第十一编 农业 农村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26
页码: 633-658
摘要: 这篇文字主要介绍了宁波市海曙区境内农村的发展历程。文章提到了境内农村的历史、农业产量、生产关系变革、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管理与服务以及农村城市化等内容。
关键词: 宁波市 农村 农业

内容

境内农村由原宁波市郊区人民政府于1949年11月成立的夏禹、西成、泗港等三乡(后几经变易为西郊乡)和原属鄞县(今鄞州区)塘西乡的段塘、丁家、吴家村,秀水乡的望春村,塘北乡的徐家漕村在1984年建区时划入构成,位于宁波市区西南部,面积17多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6000亩),住户(含居民)5000余户、16000余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2435人)。河流纵横,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农业向以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和饲养畜禽为主,兼渔业、副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解放前,农民多为失土佃农,耕作制度落后,复种指数低下,虽终年劳作不辍,却长期过着艰苦生活。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互助合作,基本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建立,生产力得到解放。1958—1983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度影响农业生产。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20世纪90年代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城郊优势,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畜禽养殖,农民增收较快。后因城市建设需要,土地不断征用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生产规模逐年缩小。2000年,农村实施股份经济合作制,经济发展加速,农民人年均收入增幅7%~8%。至2008年,全区1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总资产达25.50亿元,可用资金收入2亿余元,年人均分红9164元。
  (境内农村土地面积和产量,历来以“亩”计量,为保持历史原貌,本编相关记述从此。)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村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农民对土地占有的关系。解放前,在区属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着土地被少数人占有的现象,绝大多数农民只能靠租种或打工(分短工、长工)来维系生计。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基本实现平均田地,随后进行自愿互助合作,又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这一阶段由于政策得当,农民认可,生产发展较快,随之而来的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化,则走得比较急,并施以“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的实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股份合作制等新政策,效果甚好,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没有真正消除,农村生产关系仍然存在完善或变革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土地改革
  解放前,农村土地沿袭封建私人土地所有制。原市郊区人民政府资料(简称“资料”)载,土地改革前夏禹、西成、泗港3乡地主占耕地面积的20.06%,人均3亩多;贫雇农占耕地面积的2.48%,人均0.05~0.29亩。《古林区塘西乡土改前后各阶层土地占有使用情况》(简称《情况》)载,土地改革前,塘西乡地主(含经营地主、工商业兼地主)占耕地面积的14.10%,人均7.90亩;贫农占耕地面积的1.50%,人均0.29亩;雇农占耕地面积的0.40%,人均0.05亩。塘北和秀水等两乡因无资料记载,不详,故略(下同)。地主则以雇工、出租土地(定租、分租、预租等)、高利贷(青黄不接时借给粮食,至新粮收割时按所借数量的50%~100%利率兑还本息)和勾结官商等手段盘剥农民。解放后,各乡根据上级政府统一部署,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于1950年10月份前后派遣土地改革工作队进驻农村进行土地改革,通过农民代表大会、妇女代表大会和民兵组织,发动群众参与诉苦会、批斗地主大会,分田分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发展农业生产。历时半年,翌年4月份相继结束。其间,“资料”载夏禹、西成、泗港3乡没收、征收162户地主土地2800亩,《情况》载塘西乡没收、征收17户地主土地615亩,同时没收地主粮食、房屋、农具等实物。所得没收、征收土地,除保留一定数量公共耕地,备作复转军人和回乡人员的安置地,其余全部分给贫雇农、渔民和部分贫苦手工业者。土地改革后,夏禹、西成、泗港3乡地主占耕地面积的2.90%,人均2.10亩。贫农占耕地面积的25%,人均2.37亩。雇农占耕地面积的6%,人均2.40亩。塘西乡地主占耕地面积的2.30%,人均2.10亩。贫雇农占耕地面积的10%,人均2.40亩。
  第二节 互助合作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分散性的个体农业和单薄的经济能力,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952年,夏禹、西成、泗港3乡人民政府响应中共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道路”号召,遵循“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原则,指导各村组建农忙季节临时换工的互助组,或固定成员常年换工的互助组。据“资料”载,是年,夏禹、西成、泗港3乡即组建235个互助组,1800余农户入组。塘西、塘北、秀水3乡无资料记载,不详。互助组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变,实行个体经营,组内换工互助,部分生产资料同组共用,在抗旱、治水、抢收、抢种等农作中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贫雇农所欢迎。1953年4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提出“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办社原则和“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办社方针,西成乡一村(甬丰村)仇全根互助组率先试办耕地、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统一经营(产权不变),劳动力记工分,年终按一定比例分红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成功。翌年,中共宁波市委农村工作部总结推广,掀起办社热潮。夏禹、西成、泗港3乡建办由2000余农户、7980余人参与的80余个初级社,入社土地13200余亩。塘西、塘北、秀水3乡无资料记载,不详。1956年春,西成乡一村再次引领创建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之后,各村建立不久的初级社亦仓促升建高级社(一般以行政村为社,自然村为生产队或生产组,统一建账,分别核算)。有资料记载,当时夏禹、西成、泗港3乡1699家农户、11187人、14200余亩土地参与高级社,而无所建高级社的具体数据。塘西、塘北、秀水3乡无资料记载,不详。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同年9月中共宁波市委撤销东郊、南郊、西郊、湾头4乡,小社并大社,于9月12日召开5000人大会,成立由10万余亩土地、10万余人组成的甬江人民公社(下称“公社”),西郊乡(前身为夏禹、西成、泗港3乡)为其下属西郊大队。塘西、塘北和秀水3乡分别划入卫星公社和上游公社。建社初期,强调“一大二公”(指公社规模大、公社公有化程度高),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社合一,“生产战斗化、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因此,公社无偿调用生产资料,统一安排生产计划,调配劳动,大搞“丰产田”、“卫星田”,实行生产大兵团作战。选调人员担任下属组织的排长、连长、营长,实施军事化管理。建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洗衣组,实现生活集体化。继后,又违背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掀起“一平二调”(指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物资、劳力)、“共产风”(不承认生产队之间的差别、贫富队拉平,在公社范围内实行平均分配,公共积累过多、义务劳动过多,破坏等价交换原则、无偿调拨生产队和社员个人的某些财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59年贯彻中共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和毛泽东提出的“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方针,整顿和建设公社,清算退赔无偿调用的生产资料。1961年贯彻《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俗称《60条》),次年工作队进驻公社开展工作,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允许社员保留少量自留地,解散公共食堂。1964年,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时期,并队升级,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改为公社、大队“二级所有”,批判“定额管理”、“评工计分”为“工分挂帅”、“物质刺激”,致使农村工作混乱。1976年10月,公社成立西南管理区(其间又一度分南片和北片),西郊大队归属其下。1978年5月,西南管理区改名“西郊人民公社”,属有甬丰、粮丰、震丰、联丰、胜丰、双杨、西成、新星、后孙、姚丰、联合、前丰12个大队(其中联合大队于1982年撤并西门街道)。其间,塘西乡的段塘、吴家、丁家3村,塘北乡的徐家漕村、秀水乡的望春村也分别划入石碶公社、望春公社下属生产队。1983年12月撤销西郊人民公社,恢复乡、村制,成立西郊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望春、徐家漕两村划入西郊乡。1984年建立段塘镇,段塘、吴家、丁家3村划入段塘镇。
  第四节 联产承包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区16个生产大队(141个生产队)相继组建300多个季节性和长年的生产操作组。1980年9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翌年,全区农村在确保粮食定购任务和缴足农业税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承包期限15年的家庭联产承包,以原生产队为单位,按实有男女正(半)劳动力(包括16岁在校生)承包土地,全区分包土地16000多亩,人均6亩。1984年为解决近郊农业劳力不足,继续引进宁海、象山、奉化、台州等地种田农户,代替当地部分农户种田缴售定购粮。1986年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区农村经济委员会成立领导班子,鼓励种田能手扩大承包土地。全区承包10亩以上的300多户,承包30亩以上的20多户,个别承包土地达100多亩。2000年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全区分包土地8000多亩,发放承包权证3022份,签订合同3022份。同时为进一步搞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有序流转,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由村经济合作社返租1505农户2709亩承包地,再倒包给其他农户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了民心,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股份合作制
  改革开放以后,全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0年统计资料记载,是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亿余元,其中农业收入0.50亿余元,工业收入11亿余元,第三产业收入9.50亿余元,原置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体制,不再适应发展中的农村经济。为此,2001年,区委、区政府学习借鉴广东省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经验,以段塘镇粮丰村和西郊乡震丰村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经总结经验于2002年全区推广实施,2005年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区16个村相继改建1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民11205人,量化总资产9.50亿元,股份总数9亿元,其中人口股3.40亿元,劳动贡献股4.50亿元,其他股1.10亿元,按股分红0.56亿元。改革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名“股份经济合作社”,依法行使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社员转为股民,成立由股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3~5名董事的董事会,选举产生3名监事的监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则分别推举董事长和监事长。董事会负责村集体经济的决策和实施,监事会负责决策监督和财务监督。村集体经济进行折股量化,主要设置以改革时人口数为依据和以务农年数为依据的人口福利股和劳动贡献股,股民享有股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依法自愿转让、继承股权,并于年终按股分红。至2006年,股民12767人,量化总资产11亿元,股份总数8.50亿元,其中人口股3.10亿元,劳动贡献股4.30亿元,其他股1.10亿元,按股分红0.30亿元。
  第二章 农业
  作为城市近郊的农业,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期以粮为纲,粮食作为种植指标是刚性的,农民必须完成国家粮食征购和定购任务,再加上本地农民以大米为主食,因此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直到宁波城市发展扩大时,要求近郊农村提供城市所需副食品,境内农业才逐渐由主种粮食到多种经营,农民也从经济作物中收获颇丰,传统农业渐渐退出境内农村。
  第一节 种植业
  粮食作物
  水稻 种植历史悠久,有早稻和晚稻,解放前因分散经营,种植面积及产量无记载,不详。解放后,全区历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5000亩,总产1万余吨。1993年以后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2008年仅345亩,总产205吨。由于早期水稻品种单一、品质差、抗病虫性差,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一直低下。后经引种早稻良种矮脚南特号、广陆矮四号、青秆黄、浙733、加育293、加育280等和晚稻良种农垦58、农虎6号、8411、宁67、甬粳18、宁波1号、宁波2号等品种,加之推广应用先进栽培技术,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推广麦—稻—稻三熟制时期,粮食亩产量最高。
  水稻主要面对的自然灾害有低温阴雨、台风和干旱,常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等,另有稗草、地毛、革命草、鸭舌草、看麦娘等杂草危害,多以稻脚青、井岗霉素、稻瘟净、克瘟散、叶青双、杀虫双、三唑磷、锐劲特、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病虫,用丁草胺、幼禾保、草甘膦、盖草能等防治杂草。
  旱粮 主要有大麦、小麦、玉米、大豆、蚕豌豆、马铃薯等。解放前,大麦多用作饲料,小麦多作农家自制糕点或作调剂口味的食粮,玉米、大豆等则为农家副食品或蔬菜,故种植面积很小。解放后,旱粮用途拓宽,尤其大麦用作啤酒原料,种植面积随之扩大,其他豆类等上市供应城区居民。据统计资料记载,常年大麦种植面积约1000亩,亩产约200千克;玉米种植面积100多亩,亩产约500千克;大豆和蚕豌豆种植面积约200亩,亩产约350千克;马铃薯种植面积约60亩,亩产1200多千克。为了提高旱粮品质和产量,20世纪80年代后引种早熟3号、舟麦1号、浙农1号、浙农3号、浙农6号等大麦良种,90年代引种苏玉糯、台湾毛豆、中豌6号、日本大白蚕、马铃薯东农303等良种,并推广应用先进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经济作物
  蔬菜 种植蔬菜历史虽属悠久,但解放前多为农家自食,品种单一,面积不大,产量不多。解放后,随着蔬菜上市增加,人们口味的更新,几经农业结构调整,蔬菜品种增多,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解放前,蔬菜品种以自育自留为主,解放后品种逐步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引种杭茄1号、引茄2号、番茄合作903、浙粉202、弄口早椒、中椒4号、黄瓜津优2号、日本南瓜、无锡茭白、西洋芹、绿花菜、木耳菜等,品质改善、产量提高。1990年,西郊乡甬丰村带头建立大棚蔬菜基地,四季新鲜蔬菜上市,继后各村普遍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全区共有300多亩大棚蔬菜。蔬菜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和霜冻等,常见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以及蚜虫、小菜蛾、红蜘蛛、菜青虫等,早期以“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防治,后期则以多菌灵、速克灵、百菌清、杀虫双、吡虫啉、毒死蜱等农药防治。2000年以后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杜绝使用剧毒农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席(蔺) 草解放前,农民种植席草多为制作自用或集市交易草席、草帽等生活用品,解放后国家每年按耕地面积的一定比率下达种植任务,席草除供销社收购外,农民也自织草帽供自己需用和上市出售。改种蔺草后,极大部分用来制作主要出口日本的草席和工艺品,需求量增加,种植面积从1962年的577亩扩大到1995年的1870亩,产量不断上升。
  席(蔺)草种植集中在徐家漕、望春桥、胜丰、联丰、姚丰等村,尤以徐家漕村为最,被称为“蔺草村”。品种有广岛6号、冈山3号、濑户1号等。其病虫害有纹枯病、席草螟、蔺草麦蛾。常以稻脚青、井岗霉素、三唑磷等农药防治。由于蔺草制品常受日本市场的制约,加之国内种植面积的无计划性,种植效益年度之间差异很大,到2004年种植面积已经很小。
  油菜 解放前,农民种植油菜主要采集菜籽榨油食用,解放后国家每年按耕地面积的一定比率下达种植和收购任务,菜籽由国家统一收购,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长。
  境内一直种植白菜型土油菜,解放后不断改善品种,相继引种胜利油菜、甘蓝型九二5—8系油菜、双低油菜(低芥酸、低葡萄甙)。其主要自然灾害是低温冻害和倒伏,常见病虫害是菌核病和蚜虫,常以多菌灵和乐果等农药防治。
  果瓜 境内农民向来种植脆瓜,供自己食用,少量上市出售。20世纪70年代,脆瓜几乎淘汰,而西瓜走势趋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90年代达到400多亩,总产量600多吨。
  西瓜品种有新农宝、8424等,且从按季节栽培走向反季节大棚栽培,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其主要自然灾害是冻害、旱涝,常见病害为疫病和炭疽病,分别用霜疫灵和甲基托布津等农药防治。
  第二节 畜牧业
  畜
  主要养猪、牛,兼养兔。
  猪 境内农民素有养猪积肥传统。解放前多为户养本地黑种猪,饲养管理粗放,生猪饲养量甚微。解放后,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激发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同时推广优良杂交猪种,品种改善,生猪饲养量较大幅度提高。资料记载,全区饲养量从1967年的8551头,上升到2002年的52440头,创饲养量历史最高纪录。之后由于农村城市化,饲养量下降,2006年后全区畜牧业外迁。
  牛 解放前,农民饲养水牛和黄牛,主要用作农业灌溉和耕作畜力,饲养量甚微,直至解放初期,据记载全区饲养400多头。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牛饲养由农民户养改为集体饲养,全区饲养量提高至500多头。实行联产承包以后又恢复户养,饲养量再次上升至600多头。后随耕作机械化和奶牛饲养的兴起,水牛和黄牛饲养量减少,奶牛饲养量上升。西郊乡(今望春街道)尤为突出,专业饲养10多户,饲养良种荷兰乳牛270多头,年产牛奶1500余吨。
  兔 解放前养兔极少,解放后农户以养兔为副业而兴起,先养肉用兔,继养长毛兔,但时值分散饲养,无统计数据,仅记有20世纪60年代甬江牧场养长毛兔2000多只。70年代后,受兔毛收购价偏低等诸多因素,肉兔和长毛兔饲养量锐减。1997年段塘镇引进饲养6000余只东茂獭兔,兔皮供外商或自制皮衣和围巾等服饰。
  禽
  解放前,农户主要饲养鸡鸭,兼养少量鹅,以供家人自用,饲养量较少。解放后,城区居民生活改善,家禽、禽蛋市场需求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1958年甬江孵坊引进良种鸡和良种鸭各2000只,农户也着力家禽饲养,全区年饲养量尤其是鸡的饲养量上升。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胜丰村黄德祥率先创办首家年饲养2万多只的个体养鸡场,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加之市场经济的推动,农户饲养家禽积极性有所调动,个体家禽饲养量明显增多,全区家禽饲养量达到17万多只,禽蛋200多吨。1993年饲养16万多只,禽蛋431吨。2001年以后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禽饲养量和禽蛋产量逐步减少,至2006年家禽饲养仅1.28万只,禽蛋20吨。
  第三节 渔业
  养殖
  境内农村河塘面积1547亩。解放前,内河野生鲫鱼、鲢鱼、鳊鱼、草鱼、鳗鱼、虾、蟹、蛳螺等多为落户西门和南门一带的绍兴籍渔民捕捉,当地专业渔民极少,直至解放初期。1953年,绍兴籍渔民和本地渔民联手成立西郊渔业合作组和南郊渔业合作组,3年后升建西郊渔业大队(简称“西渔”)和南郊渔业大队(简称“南渔”),但渔业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两个渔业队捕捞量仅75吨,年产值10万余元,渔民年人均收入仅120元。为发展渔业,西渔、南渔实施以工养鱼、以副促渔举措,发展淡水养殖业,创办水貂养殖场、兴办企业的同时,先后购置内河机动渔船5艘和淡水非机动渔船57艘,增强内河捕捞力。另外,西渔、南渔分别购置两对和一对外海作业机帆船,开拓外海捕捞,渔业经济有所发展,1979年西渔人均收入440元,南渔人均收入900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淡水渔业萎缩停歇,水貂养殖亦为土地征用而闭歇,三对外海作业机帆船随着渔业队的机制改革而转为外包或租赁经营,渔业经济效益不稳定。
  育珠
  20世纪80年代,西郊渔业大队兴起河蚌育珠,珍珠加工项链和珍珠粉,经济效益较好,企业红火一时,后随河水污染和市场形势变化等原因而逐步衰退,终于90年代初。
  
  第四节 加工业
  粮食
  解放前,境内农民以手工加工稻谷脱壳、年糕、汤团粉、裹粽子、米酒等,体力繁重,方法简陋。解放后,手工加工逐步废弃,至20世纪60年代各村始建碾米厂,以机械脱壳。继后,磨粉和制作年糕也先后实现机械化,唯有酿酒和裹粽子仍为手工操作。
  席草
  席草加工一直为境内农村传统手艺,尤其在蔺草种植兴起之后,曾一度见好,徐家漕、望春桥、姚丰等村加工的草席(榻榻米)、沙筋席、提花席、坐垫等出口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后因日本市场多变,加之草席收成和价格波动较大,经济效益不定,加工量锐减。
  畜产品
  区农艺实验场于20世纪80年代加工家禽,设摊月湖陆殿桥出售(俗称“白斩”)。1994年在原甬江牧场的基础上成立生猪统一屠宰场,每日屠宰生猪500~600头,2001年以后新星天佑农业养殖场用手工加工微波风干鸡,猪肉香肠,产品质高味美,销路畅旺。
  第五节 副业
  花卉苗木
  段塘镇等地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五针松经营。继后,新星、胜丰、前丰等村创建花卉苗木基地,培育本地花卉苗木的同时,引进广东等外地花卉苗木,主要有五针松、茶花、月季、棕竹、广玉兰、仙人掌等。据统计,其时全区用于培育花卉苗木土地600余亩,后因城市拓展,缩减用地,至2006年全区花卉苗木用地减至400余亩。
  蜜蜂
  联丰村有农户于20世纪90年代养蜂,取蜜食用或出售,但因销路和效益不佳,终未能形成规模。
  蝎子
  新星和望春桥两村中的两农户于2002年引进2万多只蝎子种试养蝎子,终因养殖条件高难和产出周期缓慢而停养。
  制冰
  段塘村于20世纪70年代利用奉化江边沿100多亩土地,冬季灌水制冰,时为海洋渔业用冰重要来源之一,年收入高达10万余元,后随现代制冰产业兴起而消止。
  编(钩)织
  境内农妇历来以编织、针钩手艺作为家庭副业,直至20世纪70年代,部分农妇仍操旧业编织金丝草帽、凉帽、草扇,针钩服饰等,增加家庭副业收入。
  运输
  境内农民素有利用农闲季节或工余时间从事短途运输习惯,解放后有村民从事专业运输,20世纪60年代据统计全区农村有手拉车100多辆,后因不敌动力机械运输而退出市场。
  第三章 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境内多为水网地带,农业灌溉历来无大忧,属旱涝保收地区。海曙以城区为主,区内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农村均为平坦田地,浇灌方便。区政府为保障郊区供应城市农产品,逐年提高扶农补助标准,近郊农田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现水库、河道、机房(埠)和沟渠配套灌溉。
  第一节 建设
  河渠整治
  境内农村系水网平原,河流纵横,但因年久失治,河床淤泥沉积抬高,蓄水量减少,排灌受阻。1960年以后,遵循上级水利部门部署,每年冬季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农民挖河清淤。1991年购置机械挖泥船1只进行河道疏浚,清除淤泥,共疏浚大小河道46条,长约21.90千米,清淤泥19.27万立方米,投入资金116万余元。结合新农村建设,砌石加固村庄周边河岸,美化村容。1987—1999年投资250万余元,将历代沿用的易漏水、易阻塞、易倒塌的泥石混砌输水渠,改造成U字形水泥预制件砌成的表面光滑、糙率小、流速快、不渗漏、不长草的输水渠道(时称“三面光”渠道),计长69.40余千米,全区农田灌溉网络基本畅通。
  水库建设
  鄞县(今鄞州区)于20世纪70年代建造皎口水库,因境内农村灌溉同属鄞西水系,各生产大队亦于1971—1975年相继派出600多个劳动力参加皎口水库建设,直至竣工。皎口水库建成提高了全区农业抗旱能力。
  “三江六岸”防洪工程建设
  区位于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常受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夏、秋两季热带风暴常带来大潮,造成旱、涝、台风相互交错的自然灾害。2001年“韦帕”台风侵袭,内河水位猛涨,外江泄洪受阻,奉化江和余姚江潮水倒灌,4000多亩农田遭淹,损失严重。1999年9月,市人民政府成立“三江六岸”(奉化江两岸、余姚江两岸、甬江两岸)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翌年4月区成立“三江六岸”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甬政发〔1999〕188号《关于实施宁波市城市“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区负担1/3的堤防总建设资金(实际投入11533万余元),负责奉化江西岸(澄浪小区至白纸板厂岸段)和余姚江南岸(江北大桥至西外环路段)工程(总长7.60千米),历时6年,2006年6月全面完成,农田排涝得到保障。
  第二节 灌溉
  机电灌溉
  境内农田历来以人力、畜动力水车抽水灌溉为主,如遇大旱、河水干涸,或地处偏僻河水不达,则以人力挑水浇灌。1955年始以柴油抽水机灌溉,水车逐步废弃,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全区农村尚有水车30余台。1965年农村通电,建立公社电管站,随即各大队相继建立抽水机机房(埠),配以柴油抽水机流动机船抽水灌溉,水车逐步淘汰。80年代全区配置机动水泵170多台,机电排灌总装机容量100多台/900多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万多亩。
  配套灌溉
  抽水机房(埠)和皎口水库的建成,河道整治和沟渠改造,至20世纪90年代全区农田实现水库、河道、机房(埠)和沟渠配套灌溉。
  第四章 服务与管理
  宁波近郊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自古耕读并重,农商并举,农业生产技术一直受重视。解放以后,区政府积极推广新兴农业技术,开展农技培训,推广优良品种,重视农业机械研制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对农村的管理与服务,区内农村经济发达,农民富足,村容村貌整洁,成为省首批实现小康目标的县(区)。
  第一节 农技与农机服务
  农技服务
  农技推广 解放初期,境内农技推广工作启动迟缓。1970年成立甬江公社农科站,负责农技推广,但经费和人员缺少,工作成效甚微。1984年两区并建后,随即成立配有农技、畜牧、水产(渔业)等专职人员的区农村经济委员会(简称“农经委”)和区农林水利局等机构组织,开展农技推广工作。1993年根据国家农业部和人事部《关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和省市贯彻意见,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建立定员6人的“西郊乡农技推广服务站”和定员4人的“段塘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区财政给予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各村配置农技员1人,形成农技推广网络,负责农技推广。农技人员深入地头传授水稻育秧、抛秧、直播、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和稻田养鱼等农技。区农经委、区农科学会等组织借助乡镇广播站、黑板报,编发简报,创办丰产坊示范田等传播农技信息,指导农民掌握操作技能。1990年,引进江苏钢架大棚100多只,建立3个种植面积为200多亩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推广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推广蔬菜营养钵育苗、电加温线育苗、2—4D点花,防止茄果类蔬菜落花落果。推广二氧化碳气肥、喷滴灌溉等农技。
  良种推广 解放前,农村农作物种子历来以自育自留为主,品种杂、品质差、产量低。解放后重视良种引进和推广,依靠农业科研院(所)和种子公司,建立协作关系,相继引进水稻良种40多个,累计种植40多万亩。各村建立水稻和麦子种子田,提纯复壮种子,其中联丰村每年进行良种引进、试种、繁育的筛选推广工作,被称为“种子村”。1990年区农经委和西郊乡建造种子仓库,贮藏水稻种子。1999年后,全区水稻种子由市种子公司统一供应(常年供种2万多千克),区农业发展基金会为鼓励农民引种良种,提高水稻良种覆盖率,实施每千克0.60元的良种补助。1990年以来引进蔬菜良种40多个,累计种植5万多亩。引进嘉兴市、江苏省等地长白与苏梅两系杂交、多元杂交仔猪和荷兰奶牛400多头。引进上海浦东红毛鸡种(俗称“红立克鸡”)500多只。1993年,全区晚稻单产超历史纪录,获市政府农业丰收四等奖。1996年,“浙733推广”获市政府农业丰收4等奖。2001年,“甬粳18推广”获省农业丰收一等奖。2002年,“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推广”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农技培训 解放初期,农村主要帮助农民识字,摘除文盲帽子,提高文化水平。后随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技术培训工作逐步开展,根据境内农业生产实际,不时选择相应农技培训项目,培训有关人员和农民。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结构、农业产品、农业应用技术不断变化,农民学习农技兴趣日益浓厚,心愿日趋迫切,区农经委、西郊乡、段塘镇和联丰村、新星村等相继设立培训点,配置固定教室,聘请有关专业人员讲课,举办有关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题讲座,帮助农民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开发新产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采用课堂教学与田头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水稻、大麦、蔬菜、西瓜、蔺草等作物的栽培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和运用新的栽培技能。1997—200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2号)《“绿色证书”制度管理办法》和省关于“绿色证书”培训岗位规范和教学计划(试行)、“绿色证书”培训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组织农民参加“绿色证书”培训,102名农民经培训考核获得从事种植业岗位绿色证书。2003年选送3名农民分赴市农科院、浙江万里学院学习。另外,历时多年进行10多个有关粮食高产综合技术、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等课题研究,其中《水稻氮磷钾肥用量配比研究》、《温室内白粉病防治药剂试验》等10多篇论文相继在《上海农业科技》、《宁波农业科技》等专业期刊上发表。
  农机服务
  农机推广 解放前,境内农业生产全靠历代使用的人(畜)为动力的陈陋农具。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农业机械研制推广应用,1953年推广船式柴油机为动力的抽水机,限于当时农村经济条件而未曾普及,多数农民仍以人(畜)力水车抽水灌溉、排涝。20世纪60年代农村电网建立,电动抽水机、轧米机、年糕加工机相继进乡入村,陈陋人力风箱、石臼等农具逐步淘汰,农田灌溉和农副产品加工逐渐进入机电化。1967年推广东方红20型拖拉机,20世纪70年代初推广手扶拖拉机(后改为船型拖拉机),逐步淘汰畜力木犁。同时推广电动打稻机、手摇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水稻脱粒和植保机械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联合收割机,2000年水稻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农村原有手拉车和手摇农用船,也因拖拉机和农用汽车的推广应用,手拉车被淘汰,手摇农用船改为机动船。区农业发展基金会为加速农机推广,对购买或更新抽水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打稻机等农机农民,按所购农机价格的1/3~1/2不等比率给予补助。
  农机管理 随着农机量的增多,1964年成立甬江机电站,负责全公社农田排灌机械和电器线路安装、维修和管理。1973年成立甬江拖拉机站,管理和调度拖拉机运作。1978年底,西郊公社拖拉机站、农机站、电管站合并建成西郊农机服务站(1986年更名为“西郊农机服务公司”)。1988年成立海曙农机监理分站,加强农机安全运行和农机员培训等工作。委托江北区农机监理站对农机手进行操作前培训考核和发放驾驶证。乡镇配备专职农机员,各村负责农机购置、农机手安排、农机维修、柴机油配备、机耕费收取等。为便于使用和管理,1990年后,联丰、后孙等村将拖拉机作价归机手个人,由其为农户代耕,所收代耕费(30~40元/亩)归机手个人所有。继后,各村抽水机机房陆续由农户个人管理使用,村出资补贴机手日常劳务费。联合收割机由农户个人出资购买,区农业发展基金会按机器价值的1/3比率给予补助。
  第二节 动植物防疫检疫
  动物防疫检疫
  防疫 境内农村动物防疫一直由所在地的兽医站负责实施。1984年两区并建后,即成立由6名人员组成区家畜家禽防疫检疫服务站,负责全区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监管。2004年7月,区编委同意成立海曙区动物防疫监督所,与海曙区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2006年8月,区编委同意海曙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单设,核定全民事业编制3名,负责全区动物及其产品防疫、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其后,遵循国家规定,对猪5号病(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实施强制防疫,防疫生猪1.20万头、牛0.04万头、家禽5万多羽。2006年全区畜牧禁养后,防疫主要对象为鸽子等鸟类的禽流感和狗狂犬病,防疫鸽子7340羽、宠物狗500余只。成立区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与各成员单位签订《海曙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书》,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动物卫生执法监督。2008年10月,区编委同意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更名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检疫 1985年开始,检疫员天亮前深入全区各菜市场畜禽产品摊位,进行售前检疫,凡患畜禽传染病或寄生虫的畜禽产品均作无害化处理。1991年始对甬江屠宰场的猪肉实行定点检疫。2003年,30多头肺结核病牛扑杀深埋处理。继后加强畜禽交易市场、冷库、超市等场所的动物及其产品监管,一经发现及时处理。2005—2006年禽流感威胁期间,派员于境内高速公路段塘出口处设卡查检,谨防禽流感家禽流入。
  灭鼠 老鼠危害农作物,糟蹋粮食和传播人体出血热疾病,一直来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区农业部门每年春、秋两季在田间仓库,以鼠夹或诱敌隆、大隆等鼠药拌大米制成毒饵灭鼠,现改用溴鼠灵颗粒剂灭鼠。
  美洲斑潜叶蝇 初见于20世纪90年代甬丰村蔬菜田,时为防疫对象,现因繁衍面积扩大而作为防治对象。
  福寿螺 原作为食用引进,后因无食用价值而淘汰,但田间、沟旁仍大量繁生,危害农作物,列入防控对象。
  植物防疫检疫
  水葫芦 河道内所生水葫芦,20世纪60年代多被农民捞取用作饲料或肥料,90年代始不再作为肥料和饲料而积聚阻塞河道,故为清除对象。
  加拿大一枝黄花 境内征而未用地块,农田、公路两旁和绿化带于2004年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至2006年发生面积达1000多亩,为此区重大植物疫情指挥部确定区经济发展局、区城管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和望春街道、段塘街道为防控责任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签订防控责任状,经责任单位多次防控,已防控3000多亩。
  第三节 村务财务公开
  解放后,境内农村一直有通报村务财务的做法,但无规范,更不作为制度实施,各村通报情况不一,随意性较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村务事项不断添加,财务活动日趋频繁,村民参与管理意识增强,尤其对村非生产性开支和投资融资财务项目的决策,要求提高透明度,实施民主管理,维护村民知情权和监督权,保障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1998年根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1998〕9号《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通知》和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委办〔1998〕24号《关于在全市农村统一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日制度的通知》精神,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农村统一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日制度,区委办公室印发海委办〔1998〕55号《关于在全区农村统一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日制度的通知》,1998年5月区农经委等部门以双杨村为村务财务公开试点,总结经验后全区推广,各村召开相应会议,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在村民集聚中心建置村务财务公布栏(全区共设40多个).按规定要求,每年1月20日和7月20日定期在村务财务公布栏上公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年度工作目标和完成情况、人口、计划生育、兵役、婚姻、入学、村民建房宅基地审批面积、治安、殡葬等村务,公布由民主理财小组监督、村主要负责人签名、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审核的土地征用补偿费、房产租赁费、上级拨款、农业发展基金、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村级接待费用等村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负债表、应收款和应付款明细表、村干部报酬、村各业承包款上缴情况,接受村民监督审查。其间,段塘镇和西郊乡为保证财务账目的准确真实,分别聘用会计10名(段塘镇2名,西郊乡8名)成立乡镇会计服务站,实行村账乡镇代理制,统一受理所属各村财务账目。2001—2004年,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发文浙农经〔2001〕1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甬党办发〔2003〕100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中办发〔2004〕17号《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做好村务财务公开工作。2005年,市农业局下达甬农发〔2005〕27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工作的通知》,调整财务公开时间,由原来的1年两次改为1年4次,每逢季度首月20日为财务公开日。同时进一步规范公开范围,要求逐月逐笔公开现金日记账。之后各村按文件规定,按时逐月逐笔列表公布资产负债情况、年度财务预算和收支执行情况、各业承包租赁合同兑现情况、各项应收款和应付款情况、重大工程项目及预决算情况、货币资金盘点情况、土地征用及土地征用费收支情况、土地征用补偿到户情况以及村接待费、村干部报酬、捐赠、补贴、补助、奖励情况等和现金日记账。胜丰股份经济合作社还定于每月9日下午为财务监督日,无条件服从股民查看合作社账册,以及有关原始记账凭证和银行存款凭证,并在股东代表大会上征求股东对投资融资、股权流转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村民审查和监督。
  第五章 农村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的初衷是农村集镇化,也就是小城镇建设。而海曙农村城市化则是城市扩大化,把近郊农村城市化了。区内农村除原郊区一部分外,其余是1984年两区合并时划入的,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这片17平方千米的农村就被城市化了,乡镇改为街道,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农民变为居民,农田被征用于建造房屋和工厂,原住农民获得大笔补偿费,短时间内很多原本贫困的农民成了有钱人,但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很严重,村干部贪腐,村民再就业难,农民改变身份后融入城市生活难等,但不管怎么说,近郊城市化终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第一节 乡镇改街道
  2000年以来,宁波城市建设加快,城区不断向周边拓展,境内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原设段塘镇、西郊乡建制不再适应时势。由此,2001年10月,区委、区政府就撤乡镇建街道和调整部分街道区划问题进行专项调查研究,调研表明全区农村耕地仅有8094亩,农牧业年总收入5125万元,占全区农村总收入的2.41%。乡镇主要经济来自二产和三产,大部分农民已转移到非农业生产,城乡“二元结构”日趋消失,9个村成为“城中村”。为此,区政府向市政府递呈海政〔2001〕58号《关于要求调整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请示》,经市政府请示省政府同意,2002年市政府下达甬政发〔2002〕32号《关于海曙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同意撤销段塘镇、西郊乡,设立段塘街道办事处和望春(西郊乡更名)街道办事处,调整白云街道区划范围。之后,区政府发文海政〔2002〕15号《关于建立段塘、望春街道办事处的通知》,撤销段塘镇、西郊乡建制,改建段塘街道办事处和望春街道办事处。段塘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由段塘、粮丰、吴家3村,丁家村居民委员会和洞桥、小漕、雄镇、南苑、南塘、新典、华兴7个社区组成。望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由西成、双杨、后孙、新星、胜丰、望春桥、徐家漕、震丰8个村和泰安、城西、城南、望春、天乐5个社区组成。白云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为白云庄、云乐、联南、牡丹、云丰、联北、宝善、安泰、南雅、安丰10个社区和甬丰、前丰、姚丰、联丰4个村。街道建立后,一定时间内保留其原行政职能、财政体制和行政村的隶属关系。原来由乡镇、村负责建设管理的道路、绿化、供水、供电等市政设施,则划归市、区两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第二节 行政村改社区居民委员会
  建街道前,1991年原段塘镇丁家村土地被宁波白纸板厂征用,随即成立丁家村居民委员会(2004年分别并入小漕和雄镇社区)。建街道后,区政府陆续批文撤村建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年撤段塘村,分别并入雄镇和洞桥社区。撤甬丰村,分别并入南门街道马园、车站社区和白云街道云乐、宝善、联北社区。撤徐家漕村,建信谊社区。2005年撤震丰村,分别并入南门街道尹江岸、周江岸社区。撤前丰村,分别并入白云街道牡丹、白云庄社区(少量并入联北社区)。撤西成村,并入西成社区。撤望春桥村,并入春城社区。撤粮丰村,并入新典社区。撤新星村,建新星社区。撤联丰村,建联丰社区。撤姚丰村,建姚丰社区。撤后孙村,建后孙社区。撤双杨村,建双杨社区。撤胜丰村,建胜丰社区。撤吴家村,建丽园社区。村改建社区居委会后,社会事务由居民委员会负责,绿化、道路、公厕等公共设施由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第三节 农民转为居民
  撤村建居后,全区共有3465户、11618名农民的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简称“农转非”),占总人数的88.50%,另有1516名农民因未落实居地等原因,暂未农转非。农转非后,居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则按宁波市人民政府甬政〔1998〕2号《关于调整和完善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有关规定办理,14户农村低保户转为城市低保户,7户农转非居民经申请享受城市低保。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