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属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21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区属经济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2
页码: 464-4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在历史上由上级政府管理工业、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主要负责民政、福利、文教、卫生和居民会的管理。
关键词: 海曙区 经济发展 区属经济

内容

因历史原因,1958年前辖区内工业、商业及其他经济体基本上由宁波市或鄞县管辖,区主要管理民政、福利、文教、卫生以及居民会等。
  1984年前,境内分海曙区和镇明区,南部和西部属鄞县,1958年开始有区属经济,以后多次起落,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58—1969年区属经济起步阶段。1958年,全民大办工业,街道和居民区创办自愿组合的手工生产加工小组,兴办生产项目29个,安置待业人员1191名,创工业产值66.23万元,获利润9500元。1965年,全区工业企业增加到36家,职工3859人,完成产值1338.90万元,实现利润15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属工业自动归口市属各产业部门。1970—1977年为区属经济发展阶段。1970年,原归口市属部门企业回归到区,受冲击较大企业整顿巩固,有所发展企业稳定提高,发展前途较大企业争取纳入国家计划渠道。燎原食品厂成为区第一出口创汇企业(生产金猴、蝴蝶奶糖)。冷冻机、电热烘箱、医疗器械、铁壳开关、马车螺丝(第二出口创汇企业)等50多种产品列入部、省计划,氯纶毛线、尼龙手套、民用布鞋、印刷纸箱等40多种产品列入省、市地方产品计划。1977年底,全区(包括镇明、海曙两区)有企业44家,独立产品200余种,职工7635人,实现产值6462万元,利润1048万元。1978年5月,海曙、镇明两区40余家区办工业全部上调市各产业部门管理,计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2500多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职工6300多人。区属工业上调市里后,区属经济几近空白,仅留下109个街道及居民区办生产小组,年产值1098.30万元,利润242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区发展集体经济,安置劳动就业,促进社会安定。省财政拨给镇明、海曙两区扶助资金各35万元,市财政拨给两区各22万元,市劳动局在安置经费上进行贷款扶助,财税部门对安置劳动就业企业实行减免照顾。至1983年,区属工业发展到55家,有职工5271人,产值2764万元,实现利润436万元,固定资产达到580万元。原镇明区建立宁波市劳动服务企业规模最大的郡庙市场,商业服务业兴盛。此时期区属经济为以后更快发展打下基础。
  1984年1月,原镇明、海曙两区合并,同时并入鄞县段塘镇和宁波郊区办事处西郊乡,建立新海曙区,区域扩大,有了近郊农业。区属、街道经济、乡镇经济均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区政府提出“发展商品生产”。1986年,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和各种贸易中心、批发市场,为商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至1987年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378万元,比1984年两区合并时增长106.6%,其中工业总产值14761万元,增长125.21%。商业、服务业营业额18656万元,比1984年增长1.33倍。全区利润总额1441万元,比1984年增长54.18%。1988—1995年,区政府提出“商贸兴区”,第三产业在海曙区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1988年,区政府提出“发展商业、街居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原市属208家商店划归区属,全区商业网点达到800个,其中区属商业、服务业达212家。次年,区政府提出“一稳四大”(稳步发展城乡工业、大力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商业、大力发展街居经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海曙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逐步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至1995年,“商贸兴区”的战略思想得到确定。1996—2002年的7年间,第三产业营业额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3.5%。2003—2006年,海曙区提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至2006年底,辖区内9层以上商务楼宇达到77幢,商务楼面总量达到260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