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经济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207
颗粒名称: 第八编 经济综述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16
页码: 461-4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波市海曙区的经济发展历程,从唐宋时期开始发展,历经元代庆元路时期、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最终在解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海曙区的经济发展以商贸为主线,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也展现了无限的风光和荣耀。
关键词: 宁波市 海曙区 经济综述

内容

综观境内千余年来经济发展,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也展现了无限的风光和荣耀。特别是商贸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唐时兴起,南宋兴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以商贸商务为主的城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本编作为经济类开篇,对区域经济概况作摘要记述。
  第一章 经济发展
  境内经济发展与宁波建城同步发展。随着州治迁至三江口,商业和手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晚清开始出现机器工业,成为中国最早创办机器工厂的地区之一。以后一直发展缓慢。直至1958年,区内纷纷创办工厂,以后几经变化,数量时有增减。20世纪90年代提出“商贸兴区”战略,商业经济发展大为加快,海曙成为浙东地区商贸商务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第一节 解放前境内经济
  唐长庆元年(821),州治由小溪(今鄞州鄞江桥)迁至三江口,海曙境域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上贸易崛起,境内临江造船场能建造载重20~50吨海船。商人进入明州城销售产品,市肆出现,经济渐趋繁荣。两宋时期,人口增长,生产技术提高,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造船业成为境内最发达的手工业,海曙成为漕运船只打造中心。随着周边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众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城区中心的大市、后市、甬东市成为货物交易之处。旅店、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瓦子”之类商业性娱乐场所也随之兴起,月湖成为旅游观光胜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海曙境域在两浙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元代庆元路(明州)受战争影响相对较少,特别是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在棋杆巷北建有庆元市舶司,灵桥门内车轿东原南宋市舶务旧址修建了市舶库,与日本、高丽(今朝鲜半岛)贸易频繁。商业也保持繁荣势头,“计之户口,藉贩籴米者半之”(元《至正四明续志》),从商者几近一半。明代境域虽处于农耕文明时代,但工商业色彩渐浓。然因明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受挫,外贸受到影响。至中晚期,随着农耕经济自我积累,商业量增加,商人增多,新兴商人零星出现,城市集市贸易不断扩大。如府城西郭逢八有市,南郭逢三有市,东津桥逢四、九有市。宁波的商人与绍兴的师爷一样,在晚明时期逐渐出名。清代境内社会经济在前代基础上获重大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发生明显变化。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推进了近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纺织业、丝织业、印刷出版业、酿造业、榨油业等获得发展,城区集市贸易进一步繁荣。其时城区主要商街以鼓楼为中心展开,东边东直街(今中山东路),西边西直街(今中山西路),向南前直街。还有江厦街、灵桥门、药行街、半边街等商业区。英国人爱德华在日记中对城区商街描绘说:“我登岸遍游主要大街,这条街是我在中国城市所见的最好的。街上一片繁荣景象……街道以透明的贝壳铺成。”(哲夫《宁波旧影》)钱庄、典当、银行业等金融资本崛起,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应运而生,并开始出现外资企业。民国时期土地兼并加剧,自耕农贫困交织,农业商品化更加明显。随着五金机械、机器制造业等新兴大机器生产涌现,境内传统手工业趋于衰微,民信、百货等主干商业集约式经营,形成较完整的网络体系,而钱庄、新兴银行等金融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促进商业繁荣。日伪占领时期,财政几到崩溃边缘。抗战胜利后,境内工商业开始复苏,涌现较大型门售商店,并伴随投机性增长,出现“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投机”的畸形发展现象。
  第二节 区属经济
  因历史原因,1958年前辖区内工业、商业及其他经济体基本上由宁波市或鄞县管辖,区主要管理民政、福利、文教、卫生以及居民会等。
  1984年前,境内分海曙区和镇明区,南部和西部属鄞县,1958年开始有区属经济,以后多次起落,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58—1969年区属经济起步阶段。1958年,全民大办工业,街道和居民区创办自愿组合的手工生产加工小组,兴办生产项目29个,安置待业人员1191名,创工业产值66.23万元,获利润9500元。1965年,全区工业企业增加到36家,职工3859人,完成产值1338.90万元,实现利润15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属工业自动归口市属各产业部门。1970—1977年为区属经济发展阶段。1970年,原归口市属部门企业回归到区,受冲击较大企业整顿巩固,有所发展企业稳定提高,发展前途较大企业争取纳入国家计划渠道。燎原食品厂成为区第一出口创汇企业(生产金猴、蝴蝶奶糖)。冷冻机、电热烘箱、医疗器械、铁壳开关、马车螺丝(第二出口创汇企业)等50多种产品列入部、省计划,氯纶毛线、尼龙手套、民用布鞋、印刷纸箱等40多种产品列入省、市地方产品计划。1977年底,全区(包括镇明、海曙两区)有企业44家,独立产品200余种,职工7635人,实现产值6462万元,利润1048万元。1978年5月,海曙、镇明两区40余家区办工业全部上调市各产业部门管理,计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2500多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职工6300多人。区属工业上调市里后,区属经济几近空白,仅留下109个街道及居民区办生产小组,年产值1098.30万元,利润242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区发展集体经济,安置劳动就业,促进社会安定。省财政拨给镇明、海曙两区扶助资金各35万元,市财政拨给两区各22万元,市劳动局在安置经费上进行贷款扶助,财税部门对安置劳动就业企业实行减免照顾。至1983年,区属工业发展到55家,有职工5271人,产值2764万元,实现利润436万元,固定资产达到580万元。原镇明区建立宁波市劳动服务企业规模最大的郡庙市场,商业服务业兴盛。此时期区属经济为以后更快发展打下基础。
  1984年1月,原镇明、海曙两区合并,同时并入鄞县段塘镇和宁波郊区办事处西郊乡,建立新海曙区,区域扩大,有了近郊农业。区属、街道经济、乡镇经济均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区政府提出“发展商品生产”。1986年,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和各种贸易中心、批发市场,为商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至1987年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378万元,比1984年两区合并时增长106.6%,其中工业总产值14761万元,增长125.21%。商业、服务业营业额18656万元,比1984年增长1.33倍。全区利润总额1441万元,比1984年增长54.18%。1988—1995年,区政府提出“商贸兴区”,第三产业在海曙区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1988年,区政府提出“发展商业、街居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原市属208家商店划归区属,全区商业网点达到800个,其中区属商业、服务业达212家。次年,区政府提出“一稳四大”(稳步发展城乡工业、大力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商业、大力发展街居经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海曙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逐步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至1995年,“商贸兴区”的战略思想得到确定。1996—2002年的7年间,第三产业营业额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3.5%。2003—2006年,海曙区提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至2006年底,辖区内9层以上商务楼宇达到77幢,商务楼面总量达到260万平方米。
  第三节 国民经济指标
  199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1215万元,占4.18%;第二产业10565万元,占36.35%;第三产业17286万元,占59.47%。1991—2001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略有增加,但比重逐年缩小,2002年后生产总值和比重都显著下降。第二产业1991年后生产总值虽不断增加,但比重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2.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2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3.37%;第二产业占16.6%;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第一次为统计部门忽略不计。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47.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29.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49亿元。
  第二章 经济结构
  合并前的两区都属城区,没有农业,经济以商业为主。1958年起,两区区属工业起步,并获得很快发展。在经济结构中比重增加。1984年,两区合并,同时划入段塘镇和西郊乡,区经济结构始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存的结构。三者比重,呈阶段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始终较小;第二产业自身变化呈驼峰形,从小到大,其比重一度占据首位,进入21世纪趋递减,退居第二位;第三产业自身变化呈马鞍形,从大到小又趋于大,其比重从首位退居第二位,以后又重居首位。
  第一节 产业结构
  1958年“大跃进”中,区内办起29个生产组(社、厂),区办工业诞生,区属经济开始有了第二产业。1978年下半年,各街道居民区因陋就简办起商业和生活服务点,其中有餐饮、烟酒杂货、理发、洗衣、钟表修理、照相等行业,为区属第三产业起步阶段。1984年1月海曙区成立,并入西郊乡和段塘镇农村,区属经济有了第一产业。是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89万元,工业总产值6554万元,第三产业营业额5578万元。产业结构为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小。1988年,原市属的208家商店划归区管理,第三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商业网点达800个,营业额达54089万元,超过工业产值17214万元的2.14倍,利润1484万元,与工业利润1514万元基本持平。至此,三个产业规模顺序发生根本变化:第三产业最大,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小。至2000年,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农业萎缩,工业发展受制约,第三产业成为海曙经济的支柱。是年,第一、二、三产业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6%、28.98%和69.36%。据2004年国家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至2004年底,区域内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第一产业2436万元,占0.12%;第二产业43.90亿元,占22.39%;第三产业151.95亿元,占77.49%。至2008年底,第三产业占83.37%。
  第二节 行业结构
  第一产业行业
  农业 作物有水稻、旱粮、经济作物。水稻历年种植面积1000公顷,总产量1万余吨。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至2006年仅40公顷,总产量359吨。旱粮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大豆、蚕豆、马铃薯等,其中以大麦较多,面积约66.70公顷。经济作物有蔬菜、席(蔺)草、油菜、瓜果等。席(蔺)草为西郊乡特产,种植面积从1962年的38.47公顷扩大到1995年的124.67公顷。徐家漕村被称为“蔺草村”。
  畜牧业 主要有养猪、养牛、养兔。养猪为传统副业。2002年存栏数达5万头。2006年全区畜牧业外迁。养牛以养水牛和黄牛为主,用作灌溉和耕作畜力。耕作机械化后改养奶牛。西郊乡有奶牛饲养专业户10多家,饲养荷兰奶牛270多头,年产牛奶1500余吨。
  渔业 主要有捕捞和育珠。境内有河塘面积103.13公顷。解放前多捕捞野生鲫鱼、鲢鱼、草鱼、虾蟹、螺蛳等,专业渔民很少。1953年,西郊、南郊两乡成立渔业合作组。1960年建西郊、南郊两个渔业队。60年代渔民年收入近120元。1979年增加到440元~900元。2003年,全区渔业收入20万元。此后仅有少量渔业。80年代渔民兴起河蚌育珠,到90年代初结束。
  加工业 郊区有粮食、席(蔺)草、畜产品加工。解放前,农民有手工加工年糕、汤团粉、粽子、米酒、稻谷脱壳等。20世纪60年代始建碾米厂。草编加工为传统手艺,品种有蔺草加工的草席(榻榻米)和金丝草加工的草帽等,远销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
  第二产业行业
  制造业 1958年大办工业,先后办起的工厂可归为29个生产项目,主要是服装、小五金加工等,创工业产值66.23万元。1977年,企业发展到44家,产值达6462万元。燎原食品厂成为区内第一个出口创汇企业。1978年,镇明、海曙两区区办工业全部上调划归市属各部门领导,区属工业经济几成空白,仅留下街道、居民生产组小集体经济。1984年加大发展乡镇企业步伐。至2006年,全区有工业企业77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2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拥有中国名牌称号企业5家。形成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电子信息、通用设备制造四大重点优势企业。纺织服装为主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2家,有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司、宁波维科精华床单有限公司、宁波太平鸟有限公司和宁波东方宏业制衣有限公司等。电气机械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有宁波新乐电器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通用设备制造业有宁波德威机械有限公司、宁波海曙富茂机械有限公司等。电子与信息业有宁波新容电气有限公司、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等。
  建筑业 境内建筑历史悠久。从始建于唐代的海曙楼、明清时期的庭院民宅到晚清民国的西式洋房,代表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水平。1996年建成中农信大厦,当时为浙江第一高楼。建筑行业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装饰等。至2008年,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22家,其中,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企业、建设部科技成果先进单位,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次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质量优秀企业”、“全国市级工程优秀企业”。建筑装饰企业48家,其中浙江森晟建设有限公司曾获浙江省“钱江杯”等奖项。宁波恒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曾被评为全国室内装饰优秀施工企业、优秀设计企业。
  第三产业行业
  主要有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文化娱乐业等。据2004年国家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三产业各行业完成增加值151.95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40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7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28.15亿元,住宿和餐饮业4.33亿元,金融业27.10亿元,房地产业27.25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52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94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98亿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48亿元,教育5.03亿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5.14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69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8.18亿元。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境内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与全国同步。农村改革始于1949年土地改革,以后实行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联产承包制等改革。进入21世纪后进行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有序流转等几个方面的改革,以后又进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工商企业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完成私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企业改革全面推进,不断深化,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全面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产权改革等几个重要阶段,至2008年底还在继续深化。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据郊区人民政府资料载,土地改革前夏禹、西成、泗港三乡(西郊乡前身),少数地主占耕地的20.06%,多数贫雇农占耕地的2.48%。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上述三乡没收(征收)162户地主土地2800亩,土地重新分配后,地主占耕地的2.9%,贫雇农占耕地的31%。“土地还家”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1952年开始实行互助合作,遵循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道路”。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
  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搞“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拨),刮“共产风”,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1966年“文化大革命”并队升级,打乱了生产关系,极大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1980年,郊区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期限15年的家庭联产承包。1986年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鼓励种田能手承包土地,郊区承包30亩以上土地的有20多户,个别有承包100亩以上的。2000年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30年),以后又实行土地有序流转。联产承包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001年,段塘镇粮丰村和西郊乡震丰村进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2005年,全区农村完成股份制合作改革。至2006年有股民12767人,股份总数8.50亿元,量化总资产11亿元。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转为居民,农业经济逐渐淡出。
  第二节 企业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原区属企业是由一家一户个私手工业主通过联合,建立制鞋、服装、草席、刀具、胶木、竹器、车辆修配、印刷纸品、衣箱等合作社(或生产小组)后发展形成的。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是年底,通过合作社各社员提供最初的企业资金和资产,以及先期创办的合作社(小组)积累再投入,社(民)办企业发展到44家,职工发展到1627人。随着国家形势发展和企业不断壮大,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形成319家以区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其中10家国有企业)的经济骨干力量。19782001年,全区对这些企业施行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经历了改革探索、产权突破、改革攻坚三个阶段,并实现了企业上市。
  改革探索
  从1978年至1991年为企业改革探索阶段。1978—1982年,以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为重点,着重调整国家及主管部门与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内容是扩权、减税、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具体办法是试行“利润包干、按利提奖、超收分成”,以及定包奖赔责任制、浮动(计件)工资承包责任制等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首先在工业企业试行,接着推广到区商业系统等行业。1983—1986年,实行两步利改税以及城区集体商业管理体制改革。1983年6月实行以税利并存为特点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年9月实施以税代利为特点的第二步利改税。城区集体商业主要在1984年7月市政府批转市供销社《关于改革城区集体商业管理体制的意见》后,实行企业在市场上拥有独立进行购销活动自主权,以及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职工入股、民主管理、自主经营、按劳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企业提出“放权松绑”,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打破“大锅饭”。1987—1991年,完善工业和商业等企业的经营机制,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产权突破
  企业产权突破从1992年至1996年。1992年7月,苍水街道(现鼓楼街道)下属的灵桥建材物资公司经营部(区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区首家由职工个人参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改革进入最敏感、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企业产权领域,揭开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真正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艰难改革历程。苍水街道所属灵桥建材经营部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行股份合作制试点。9月,区政府同意海曙区灵桥建材经营部实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试点,要求苍水街道加强指导、服务,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试点操作灵桥建材经营部当时有职工11人,公司资产12万元。实行股份制试点之前,做了两项工作。其一,资产界定。企业资产总额界定为两大块:原苍水街道1986年重建该企业时拨付的资产,为街道集体资产,所有权归街道集体所有;企业总资产扣除重建时拨付的资产,剩余部分作为企业集体资产。其二,在明确产权、界定资产基础上,确定股份构成:街道集体经济股,即苍水街道1986年重建企业时拨付的资金为街道经济股,所有权归街道集体所有,计6.48万元,以每股50元计算,折合1296股,占股份总额的39.20%;职工按份共有股,即企业现有资产扣除重建该企业时拨付的资产后剩余部分,共计8.45万元,以每股50元计算,折合股权1690股,占股权总额的51.12%,此股不能继承和转让,股权归企业集体所有,但职工可以享受分红;职工个人股,广泛吸收职工集资入股,为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投入资金,职工个人认购自愿,并按职工、中层干部、主要负责人的1∶1.5∶3的系数进行认购,所有权归职工个人,共集资1.60万元,计320股,占股份总额的9.68%。
  试点运行 灵桥建材物资公司(前身为灵桥建材经营部)实行股份合作制后,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法人代表责任心和危机感增强,避免了法人代表在企业的短期行为,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并扩大了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度。后因经营场地遇到拆迁等问题停止经营,但产权改革突破效应已产生深远影响,人们对如何搞好搞活集体(国有)企业、如何让企业拥有真正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明确了方向。此后股份合作制企业试点,由街道下属集体企业延伸到工业局和商业局等主管部门下属企业,从贸易经营型企业延伸到生产制造型企业。区工业局、区协作办等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和所属企业,也要求进行产权改革。同时,产权改革又从企业单位向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延伸。1994年,马园卫生院实行由职工参股的股份合作制,是当时宁波五大城区中首家成立的股份合作制卫生院。企业职工参与投资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生产关系,激发了广大经营者和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随着产权改革的发展,改制企业不断涌现,至1997年6月底,全区共有52家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大多数实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的企业中,集体(国有)股份占总股份的50%以上。
  改革攻坚
  1997年下半年,区委、区政府部署全区企业改革攻坚战。1998年1月,区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探索和采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所有制形式、资产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上全面放开搞活区集体(国有)企业。要求两年内基本完成全区城镇和乡镇未转制的集体(国有)企业(包括已转制但不完善的企业)的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主体。
  2000年企业体制改革着重从产权置换、理顺劳动关系、理清债权债务、建立资本运作和社会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展开。产权置换:公有资产有所进,有所退,以退为主,原集体(国有)企业改制为以原经营者和职工控股或持股为主的民营企业。全区319家原乡镇以上集体和国有企业,313家转为经营者群体持大股、部分职工自愿入股的民营企业,改制面达98%。理顺劳动关系:按“转变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续接社保”的原则,建立市场就业机制。全区6204名在册职工,5648名理顺劳动关系,占职工总数的91%,其中城区完成98%,乡镇完成90%。理清债权债务:按“规范、合理、彻底”的企业改制总要求,涉及公有资产置换,做好债权债务承接;对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做好经济补偿;职工社会保障,退休人员非统筹费用计提;非经营性资产、不良资产剥离等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原则,不留后遗症。盘活存量资产,建立资本运行机制:按“引进、调整、发展”思路,建立新型融资机制。新芝科器研究所、GQY电子实业公司、荣安房地产公司、华福继电器有限公司、太平鸟服饰有限公司5家公司争取进入资本市场。35家小型企业利用企业存量土地、房产、设备等资产出让、出售,引进周边县(市、区)及外省(市)企业资金9600万元。医疗保障制度:按照《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对5个系统所属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大病统筹、门诊医疗费个人账户建立等纳入全市统筹。至是年底,全区城镇以上国有(集体)企业,313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其他6家尚未完成改制的特别困难企业,经过几年努力,都进行了改制。
  通过股份制改制、兼并、拍卖等一系列改革,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局面,企业投资由单一公有制投资主体变为多元股份化投资主体,企业体制由工厂制变为公司制,领导体制由厂长负责制变为“三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活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一些困难企业焕发生机,为全区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企业上市
  1992年,宁波郡庙企业总公司率先在城区开展企业上市工作。该公司创建于1982年。1992年9月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净资产及其他发起人投资折为3003万股发起人法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345.60万股,内部职工股451.40万股,设立宁波城隍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发行社会公众股1270万股,总股份达5070万股。1994年2月24日,宁波城隍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甬城隍庙”(A股)。2002年6月,宁波城隍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宁波大红鹰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大红鹰”。
  2004年,市属企业下放,银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银泰股份”)、哈工大首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工大首创”)、宁波维科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维科精华”)3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总部在区境或注册于海曙区,全区共有4家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
  第三节 经济管理体制沿革
  1958年前,区政府没有管理经济工作的机构。1958年起,区级政权中开始有分管经济和计划的领导和人员,但经济工作主要由街道办事处管理,设有专门管理街办企业的工业股。
  1963年,区政府设立宁波市手工业联社海曙办事处,名义上为市手工业局派出机构,实际上是区政府管理区属经济的机构。1966年下半年,宁波市手工业联社海曙办事处撤销。“文化大革命”中,管理经济和计划的职能由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的生产指挥组织承担。1969年,海曙和镇明两区革委会分别设有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和人民保卫组,其中生产指挥组人数占一半以上。各街道设有企业管理站,管理街道企业。1978年11月,海曙和镇明两个区政府分别设立分管工业生产的工业办公室(简称“工办”)。当时区属经济主要是工业,工办实际上就是区政府主管经济和计划的部门。区工办主要职能是管理、审批和报批区办企业(全民和大集体以上企业需由市计委审批),主要任务是争取区办工业的产品列入国家计划,同时参加国家和省、市的产品订货会,既可拿到工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也能使产品由国家订货包销。1980年底,海曙和镇明两区分别撤销各街道企业管理站和社会劳动力管理站,组建海曙(镇明)区工业公司、海曙(镇明)区商业综合公司和海曙(镇明)区劳动服务公司。公司性质为区属大集体企业。各公司业务分工是:区工业公司经营管理全区的区属工厂、独立核算的街道工厂和街道办的生产组等生产业务;区商业公司经营管理区商业经理部和各街道居民区办的饮食、服务、代购代销、理发、茶水等行业;区劳动服务公司负责经营各街道办的劳动服务队、房屋修建队、运输队、费用工、临时工介绍、招工和待业人员的组织教育及各居民区的生产生活服务社。
  1984年两区并建,取消区工办。区政府管理经济的部门主要有区计划经济委员会(简称“区计经委”)、区商业局、区农业委员会(区农林水利局)。区计经委是区政府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进行综合管理的职能部门,亦是区属工业的主管部门。区商业局是区属商业企业的主管部门。区农业委员会(区农林水利局)是区属农、林、牧、渔业生产及农机、水利的主管部门。1986年2月区属城区工业企业从区计经委划出,建立区工业局。是年8月,区政府设立专门管理乡镇企业的乡镇企业管理局。1987年9月撤销区工业局,原区工业局所属企业均归区计经委领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及管理部门不断发生变化。1988年3月建立区对外贸易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90年7月撤销,建立区外贸局。1990年8月,城区工业企业再次从区计经委划出单列,重建区工业局。1990年8月,区农业委员会改为农村经济委员会。1992年11月,区计经委与区外贸局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994年5月,撤销区乡镇企业局。1996年7月,区工业局与区商业局同时转制为经济实体,分别成立区工业集团公司与区商业集团公司。1996年5月,建立贸易局,主管内贸和街道企业。10月,区计经委更名为“区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外经贸局)”,职能基本相同。2002年,区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与区统计局同时撤销,设置区发展计划局(统计局)。2002年4月,区农村经济委员会行使管理区属工业的职能,更名为“区经济发展局”。2005年4月,区发展计划局(统计局)改组为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2005年7月5日,将区政府办公室承担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职能划入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2005年7月,区统计局又从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中划出,单独设置。至2008年底,区主管经济的部门有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经济发展局、区贸易局(区外贸局、区旅游局)和区统计局。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