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照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9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照明
分类号: TU113.6
页数: 4
页码: 261-2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波市家庭照明和路灯照明的历史和发展,以及新型照明技术的运用和景观照明工程。
关键词: 海曙区 公用事业 照明

内容

家庭照明
  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建立之前,区内家庭多以蜡烛、菜油灯、煤油灯照明。民国3年(1914)始,境内先后办起小型火力发电厂,供部分城区商店、居民照明用电。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照明多使用日光灯、白炽灯。80年代末,冷光灯、吊灯、射灯、节能灯等新型照明设施开始使用,人们的居室从一室一灯到一室多灯,从一个灯泡到多叉灯饰,从简单照亮到根据环境选择不同灯具照明。90年代后,随着紧凑型光源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采用,镇流器等灯用电器配件小型化,家庭照明灯具向小型、实用、多功能方向发展。各种小型灯具设计更加精巧合理。如微型聚光灯,每根光织的引出端均装有各种光学附件,包括棱镜,透镜、光栅等,用以控制射束,功能独特,体积小巧。多功能组合型灯具应运而生。如吊扇灯,采用集照明调光和电扇调速功能于一体的控制系统,既能对光源实行全范围调光,也能对电扇实行三档调速控制,方便实用。灯具设计与制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古典造型与时代感相结合,体现现代照明技术的成果。如欧式装修风格一般选配水晶系列灯具,突出其豪华气派。复合式照明灯具大都配有各种系列的成套配件选择,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既强调个性,又强调与背景环境协调。
  路灯照明
  境内用电灯作路灯始于民国4年(1915),由宁波永耀电力公司承办。民国17年,市政府工务局设路灯管理处。1949年初复由电力公司经办。1951年1月,市建设局设路灯股。1956年,市政工程队设路灯组。是年8月成立区路灯管理所。1981年8月,市政工程处设路灯管理所。2007年4月3日,望春街道姚丰村路灯改造工程启动,共涉及路灯796盏,投入资金190万元。2008年,境内路灯线总长400余千米,其中地埋线380余千米、架空线路20余千米,总功率2969千瓦,年耗电2021万度。是年,境内共有路灯约1.60万盏。
  灯具 自使用白炽灯始,照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随后荧光灯、汞灯、高低压钠灯等新型电光源的出现丰富了城市照明多样性。功能照明灯主要有道路路灯、庭院灯、吸顶灯、草坪灯4种。灯罩多采用DD-18、奥高、倒四角灯罩。
  灯型 早期为壁灯,后装电线杆上,悬挑长度1~3米。20世纪50年代安装吊灯,因有碍交通,1963年全部改圆弧形钢管悬挑灯架,长6~7米。1985年,中山西路拓宽,由架空电线改地下电缆,首次用“Y”形双挑灯架。次年在药行街、灵桥路采用,并在兴宁桥立交段采用半球形金属灯罩。1988年,江厦、铁路立交桥、西郊路等处装双挑手臂球形金属灯,东门口安装2盏三挑臂球形钠灯。1994年基本淘汰白炽灯。1995年,小区、道路路灯灯罩采用40型或83型,后采用GE型。1997年起使用金卤灯。2000年,中山路路灯改建,采用金卤灯,镇明路首次采用高显色高压钠灯,月湖景区率先使用可倾倒式路灯。2008年1月,南站广场试用3盏新型的200瓦矩形无极荧光灯;5月,和义大道采用飞利浦暖白光道路照明系统。
  安装 民国4年(1915),以竹梯登高安装灯具,夜间检查,扛梯步行。后检查骑自行车,上高用登高板“铁脚”等。1954年在人力三轮车上装升高梯装灯,研制加长摘灯泡器用来调换灯泡。1959年在三轮卡车上装消防升降梯。1985年配备液压升降车。1987年,和义路开始用光控开关。1990年设光控箱85只,手控路灯开关全部改自动光控。2006年,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对部分路灯实施节能改造,采用高发光效率灯具,配置功率由110瓦降到100瓦,亮灯4小时后,变功率至55瓦。2007年,在京华苑安装7柱LED路灯。2008年在市区公共区域逐步采用先进的无线遥控技术,7月,为解决路口中杆灯照度不足及眩光问题,在长丰桥连接线首次采用20米中杆灯。2008年底,境内有光控箱20只,其余均使用无线智能遥控,数量约为400个。
  经费 较长时间路灯经费从电费附加费列支。1956年列支路灯经费0.10万元,用作设施维护、新置。1978年,区路灯经费10万元,1990年82万元,2006年169.50万元。
  景观照明(霓虹灯)
  1995年,灵桥、江厦桥实施形象工程,开始景观照明。1996年,柳汀立交桥安装320只乳白色球形柱头灯。1998年建设中山广场灯光工程。1999年建设月湖灯光工程。2000年,中山路实施楼宇亮灯工程和三江口景观灯光工程。2007年底实施照明灯光升级工程,在月湖景区古建筑、三江口栏杆、新兴大酒店、文昌大酒店、石油大厦、文华大厦和亚细亚大厦等,共安装柔性霓虹灯1100米、投光灯142套、洗墙灯268套、LED灯1304米、河岸灯106套、地埋灯27套、冷光杯小水灯4245套、桥下水下灯44套、日光灯1349套、吸顶灯18套、美耐灯960米、节能灯58套、庭院灯206套、无线监控16套、配电箱6套。灯光升级工程的实施,使城区夜景照明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完整,满足了市民及游客欣赏需求。
  灯具灯型 有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投光灯、壁灯、霓虹灯、三防日光灯、冷光灯等。部分高科技灯具有电脑灯、光导纤维、激光灯、LED灯。
  霓虹灯是一种冷阴极辉光放电灯,由于其外形变化多端、加工灵活、色彩丰富,在广告业、商业、交通、建筑、室内外装饰、舞台布景、家用电器、城市美化等领域能发挥独特作用,具有极高观赏性。1967年,宁波一家校办工厂首次研制出“毛主席万岁”霓虹灯。1979年5月,宁波“天然舞台”影剧院安装霓虹灯。1990年后,在让宁波城市“亮起来”、“美起来”背景下,霓虹灯遍布城市大街小巷,一批霓虹灯工厂也随之兴办。2006年,天一广场、月湖景区、灵桥广场、联丰红楼、都市丰华、香榭丽舍、龙湾新村、城隍庙商场等先后安装各式各样霓虹灯,成为城市夜晚靓丽风景。
  安装与养护 景观照明工程由宁波市路灯管理所承担安装。2003年之前,绿地景观灯光养护由园林部门负责,之后公园、绿地景观灯移交市路灯管理所养护。大楼、内河、桥梁上的城市公共景观照明设施养护工作一直由市路灯所负责,海曙分所主要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照明设施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
  照明工程选介
  中山广场灯光安装工程 1998年竣工,是区内较大规模的景观照明灯光工程,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工程首次采用大功率地灯、间接照明庭院灯和光导纤维、激光灯。在光源上首次采用水银灯。
  月湖灯光工程 是区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园绿地景观照明工程。在古建筑上,安装可塑霓虹灯,公园内安装仿古庭院灯、草坪灯、树木地灯,首次采用彩色金卤灯。
  天一广场灯光工程 2002年建成,总投资1100余万元,采用多种高科技照明产品,如电脑灯、激光灯、点光纤、LED光带等,将天一广场的夜景营造出现代时尚氛围。水晶街边水景配上灯光,增添了浪漫色彩。地面有变色光纤点构成的图形,LED组成墙体上变化图形,成为游客驻足观赏的景色。泛光照明和霓虹灯勾勒出建筑物的立体形象。
  宁波市商检大楼 屋顶采用多种不同功率的投光灯泛光照明,强调建筑结构的层次感。中间圆环作为标志性亮点,采用霓虹灯和泛光的结合形式。主楼部分在每个窗户里安装日光灯管,增加大楼灯光整体性。
  城隍庙商场照明 城隍庙建筑顶部采用LED灯泡勾勒出古典建筑顶部线条曲线美。建筑沿口采用洗墙灯,整个建筑在夜晚有立体感。商场道路应用仿古路灯,与整个建筑风格相配。
  中山路整体照明 2000年对中山路进行灯光改造,整条路采用间接照明和直接照明配合的路灯,灯光通过反光板照射到路面,光线充分柔和。
  “两线一点”灯光升级工程 “两线一点”指中山路、药行街两条线路和月湖这一景点。2008年4月竣工,工程总投资300万元。此项工程总体定位摆脱了以往传统的“灯光夜市”、“星星点点”,着眼于高点,与宁波总体灯光协调一致。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