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地理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20
颗粒名称: 第二编 地理环境
分类号: P942.55
页数: 22
页码: 77-98
摘要: 本编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的地理环境,其中包括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自然灾异等。
关键词: 宁波市 海曙区 地理环境

内容

区境地处宁波平原,奉化江和余姚江汇流入甬江处,为滨海、河流冲积相沉积,多滨海湿地和湖沼洼地,水网纵横,海潮出没。经长期的人类活动,如今城区人口高度集中,境内土地已失去原生态,原始自然环境已无处可觅。气候也因“城市效应”而有所改变。
  第一章 地质地貌
  海曙所在的宁波地属中生代后发展起来的太平洋构造域,其基地是华夏古陆。地貌属宁波平原的中心地带,无山无陵,水网纵横。境内仅有的独秀峰、府后山、镇明岭,都是人工用岩石或泥土堆砌而成,并非原生态。
  第一节 地质构造
  地史
  区境地处江南古陆北东端。在漫长地质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三次大阶段地壳下降、上升,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成现代地貌形态。
  距今约2.30亿年前中生代起,地壳运动加剧。距今1.80亿~1.30亿年侏罗纪,发生燕山褶皱运动,伴随大面积强烈火山活动,喷发并堆积起巨厚的火山碎屑覆盖全境。
  距今7000万~100万年,即新生代第三纪至第四纪初,多陆相沉积。以后海进影响逐渐明显,发生数次大海进和海退。距今10万年第四纪一次间冰期,全球气候转暖,海面上升,海曙全境遭海水浸没。距今7万~1.20万年大理冰期,受全球最后一次冰期影响,海面下降,全境地表裸露,受风化剥蚀,为河口三角洲冲积成黄色硬土层所覆盖,海岸线遂离境内。
  大理冰期过后,境内复成汪洋。至距今7500年前,地壳上升海水渐退,形成低平海积平原。受大自然塑造与人类活动改造,几经演变,遂成现今地貌景观。
  地层
  境内区域为宁波盆地、滨海平原所属。地层覆盖新生界第四系滨海、河流冲积相沉积岩系。白垩系分布宁波盆地,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多火山岩夹层。第四系地层发育良好,主要为滨海相沉积。滨海平原区下部,海陆过渡沉积为灰绿、墨绿色亚黏土。中上部为陆相冲积、冲湖积,岩性为二层砂和亚黏土,厚24~52米。滨海相沉积为灰褐、灰黑色富有机质黏土,及亚黏土、泥炭、淤泥质粉质黏土组成,厚3~25米。
  构造
  地壳运动历地槽、地台、陆缘三大阶段。陆缘阶段以大规模火山活动为主,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发育。地层构造表现为断块运动、造盆活动所形成断裂、盆地构造。境区所处宁波盆地系中生代较大盆地之一,位于华东褶皱带北东端,北北东向延展,褶皱构造不明显,可见以贵驷—宁波—宁锋为轴间白垩系盆地向斜。
  第二节 地形地貌
  境内平均海拔高程2.20米。晚更新世初期,暂时性流水携带山区物质由山前向平原堆积,组成洪积平原,后天气转冷,海面下降,洪积平原上形成带状河流。当气候回升转暖,流水作用活跃,河流下切加剧,东侧奉化江河道、北侧古大隐古河道在今城区北部汇合,经镇海入东海。其后海面上升,流水下切减弱,进入以堆积为主阶段,出现河流相堆积地层。晚更新世中期,海面继续上升,河流后缩,宁波平原北部地区演化成湖泊,形成以湖泊为主夹带冲积相物质的灰绿色亚黏土,覆盖于堆积层之上。最后一次海侵中,平原大部分被淹没,形成滨海湿地和湖沼洼地。因海潮内侵,山水出没,呈现水网纵横的地形地貌。
  第二章 水文
  发源于四明山的余姚江和奉化江,流经境域北边和东边,在桃花渡外三江口交汇成甬江水系出镇海口入海。余姚江、奉化江均属潮汐河流,每天定时形成高低潮位。古代天封塔曾作为船只进出航标。两河交汇处河塘纵横,水网密布,有前塘河(南塘河)、中塘河、后塘河及广德湖、月湖、日湖。
  第一节 河道 湖泊
  河道
  古时境内河道网结,今中山东路、中山西路、县学街、孝闻街、开明街、药行街、横河街、西河街、大沙泥街等街路昔均傍河或前街后河。入城有南关、西关两水系。南系引它山小溪之水经前塘河(南塘河)入城,接平桥河为城内纵向河道。西系中塘河引大雷草湾岗之水,后塘河引大雷山诸溪之水,两条塘河在望春桥西侧汇合经西塘河入望京水门,东接县前河为城内横向河道,纵横河道均与月湖相通。民国18年(1929)后,城厢内除月湖、北斗河、护城河外,其余相继填没。此年始填东门口至羊府庙800米护城河及岳庙西河、药行街河、天封塔东河等。22年(1933)制订《整治城河计划》,决定相继填没淤塞河道,其中填平东门口至萧家桥河,拓宽中山东路。填塞镇明路后河拓宽镇明路,填平开明桥至三角地河道,拓宽开明街等。1952年7月填平解放南路三角地至永宁桥段小河拓路。1958年填塞仓桥头河、太阳河。次年10月,3万人(次)参加填平天宁寺西河,拓宽孝闻街,长2300米。同年填没的尚有解放南路的河道。1960年续填采莲河和西河一段。1983年填没濠河头至三市的濠河,建商业房和拓宽灵桥路。1987年,除西面北斗河、护城河、月湖及支河等少数河道外,原有内河均已填没。
  2006年实施内河截污工程,先后完成了启文河、王南河、西塘河(局部)、卖鱼河(局部)、文台河、王家桥河、护城河7条河道的截污工程。合计截流沿河有排污现象的雨水出口66处,新建各类截污管道6500余米,出水口闸门井及提升井24座,疏浚河道清淤77000余立方米,并恢复沿岸绿化,建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2008年8月中心城区内河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内河疏浚工程包括8条河道,工程共完成清淤30550立方米,其中人工冲淤26047立方米、机械疏浚4503立方米,提高了内河保洁效率,改善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至2008年,尚存内河47条,总长47376.33米。最长南塘河(前塘河),其次庙前河,再次西塘河。
  奉化江 民国以前称鄞江。上游剡江发源于四明山的秀尖山东南麓(一说乌山撞天岗南麓),过奉化、鄞州境,水流平缓,江道曲折蛇行,经十八湾至城区。西侧依境内流经段塘街道、南门街道、江厦街道,至辖区东北端与余姚江汇合为甬江。
  余姚江 又名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南岸依境内北郊路、永丰路、战船街,经解放桥,出新江桥至辖区东北端与奉化江汇合为甬江。姚江原系潮汐江,1959年兴建姚江大闸,由大闸节制水位,挡潮阻咸蓄淡。大闸上游遂无潮汐,成淡水内江。
  南塘河 清代前称甬水,又称前塘河。上接樟溪,源出四明山,经它山堰、横涨、栎社,与奉化江平行并间接相通,在段塘街道流入境内,自南水门进入三市。1977年,南门三市段填塞,河道西头移至南门三市。是河为引樟溪水至城区月湖的主要河渠,为行洪、排涝、灌溉、航运的骨干河道。后因汽车运输发展,航运功能衰退。
  中塘河 为区别于东乡中塘河,又称西中塘河。源出草湾岗山麓,流经大雷,汇芝溪岙水、武陵溪。东流至双瑞桥分南、北两支。北支汇入后塘河,南支经林村隐仙桥后称中塘河,流于境内经望春桥与后塘河相接。早期曾为提供境内自来水源主要河道之一。
  后塘河 为区别于东乡后塘河,又称西塘河。源出大雷山诸溪,到双瑞桥分流。北支过碶桥即为后塘河,经由山下庄、石塘,经望春与中塘河汇合后入城区西门口(旧有西水门),系境内沟通鄞州区西部的主要航运通道,也是鄞西引流、灌溉的主河道。
  湖泊
  境内有广德湖、月湖、日湖。广德湖在北宋时已辟湖为田。日湖也已消失。唯月湖尚存。
  广德湖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磵……西十二里有广德湖”。宋曾巩《广德湖记》说:“湖之滨有地曰林村砂末,曰高桥腊台,而其中有山曰白鹤、曰望春。”湖址在区内望春街道西。广德湖主要功能为灌溉农田,宋时灌田2000顷。湖广50里,形如罂腹(腹大颈细口小的盛酒器,故名罂脰湖)。唐大历八年(773),县令储仙舟发民修浚,此为大德,故更名为广德湖,为海迹潟湖入口围堤而成。北宋天禧二年(1018)兴建广德湖堤18里,订定湖界。其后历代时有浚治,为灌溉西乡农田重要水源。政和七年(1117),楼异知明州,辟湖为田,广德湖遂废,自此西乡岁有水旱之患。 对此历史褒贬不一,民间一方面“却恨宣和楼太守,屡教西土失丰年”(万斯同《部西竹枝词》),另一方面又在湖址多处建“楼太师庙”纪念楼异,改湖为田。
  月湖 早在宁波城建立之前,三江口南隅有一小湖,其开拓始于唐代,具体时间史无确载。 唐贞观四年(630),县令王君照导四明之水引流入城,率众对小湖进行疏理。太和年间(827—835)县令王元在修建它山堰时,又对小湖进行修浚。后因湖的地形地貌变化,湖中逐渐淤塞,形成二湖雏形。到北宋时出现“南湖”、“西湖”之名。“西湖”即月湖。据宝庆《四明志》记载,宝庆间测得湖西纵350丈,横40丈,周长730丈余,承南塘河、西塘河之水通过三喉入甬江,形成以月湖为核心的城市水网体系,是鄞西封闭水系的组成部分。经历代疏浚,月湖水质纯清,也是城区居民重要饮用水源。(详见第二十九编“月湖 日湖”)
  日湖 “南湖”即日湖,又称“细湖”、“竞渡湖”。日湖与月湖曾有一水相连,其位置南起莲桥街,北至塔前街,东靠郭衙巷,西贴解放南路,南北长,东西宽,呈鸭蛋形。日湖虽小,却是一湖碧水。湖北端有两条支流,一条经塔前街,向北穿行至天封塔旁;另一条穿过三角地石板桥向西北,在云石街与向水河相交。民国年间湖面日湮,今废。(详见第二十九编“月湖日湖”)
  第二节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主要为冲积、海积孔隙潜水和冲积、洪积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淤泥质黏土、亚黏土、五砂土、粉土等,埋藏浅,易污染。旧时,城区居民多用井水(地下水)为饮用水,后因污染,现都用自来水。因地下水开采量过大,1986年形成以西门为中心的地面沉降漏斗,地面年沉降速度18.80毫米。后采取有计划开采地下水,增加回灌等措施,深层地下水位区域性逐年回升,地面沉降速度递减。1988年,地面沉降速度为10.50毫米。次年沉降速度减至5毫米。
  第三节 潮汐
  流经境区的余姚江、奉化江属潮汐河流。1958年前,余姚江潮区界在通明堰,姚江大闸兴建后下移至闸下。奉化江潮区在奉化市境内大埠头附近。甬江为弱潮河,潮差小,沿程潮波变形缓慢。姚江大闸建成后,通过甬江进入余姚江的潮波,高潮位抬高,低潮位降低,潮差增大,进潮量减少,潮速相应减小,使过水断面淤积。奉化江多年平均一次涨潮量为1796万立方米(境内澄浪堰站断面),余姚江为1221.70万立方米(境内新江桥断面)。
  第三章 气候
  区境位于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区,属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冬季受西风带冷空气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和西南气流影响,多异常天气。季风交替明显,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第一节 四季
  春季 从3月初至5月中旬,平均历时7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0.5%,为冬夏季风转换时期。初春平均气温7℃~13℃。仲春平均气温13℃~18℃,季春平均气温18℃~20℃。冷暖气流交替频繁,雨量因此增加。
  夏季 从5月下旬至9月下旬,平均历时12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5.4%。初夏平均气温20℃~25℃,常阴雨绵绵,俗称“梅雨期”。仲夏平均气温25℃~29℃,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高温少雨。7月下旬多台风活动,易成风、洪、涝灾。季夏8月下旬,平均气温递减,稳定在29℃~22℃。
  秋季 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平均历时5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5.3%。初秋平均气温19℃~22℃,仍会受台风影响,南北冷暖气流对峙,常秋雨绵绵。9月为全年雨量最多月份。中秋后天高气爽,气温稳定,常出现明朗回暖天气,称“十月小阳春”。
  冬季 从11月下旬初至3月上旬,平均历时10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28.8%。受北方干冷极地气团影响,西北风盛行。天气以晴冷干燥为主,为全年降水最少季节,低温寒冷,强冷空气南下,常伴有雨雪。
  第二节 日照和气温
  日照
  海曙地处北纬29°49'~29°54'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小时。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为最多,2月最少,两者相差约145小时。自20世纪70年代起,阴雨天数增加,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加,日照时数呈递减趋势。
  气温
  境内属平原地区,据宁波气象台提供的1953—2009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6.7℃,年际变动一般在15.5℃~18.7℃。常年最热月为7—8月,平均最高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41.3℃(2009年7月20日)。年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天数平均16.5天,酷暑日数不多。常年最冷月12—2月,74%年份最冷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8.8℃(1955年1月12日)。
  第三节 降水和风向
  降水
  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404.1毫米。最大降水量1856.6毫米(1998年),最小降水量861.1毫米(2003年)。3—7月为第一个雨期,其中3—5月为春雨期,占全年降水量的27%。67月为梅雨期,占全年降水量的18%;8—9月为第二个雨期,即秋雨和台风期,多狂风暴雨,占全年降水量的25%。11月至翌年3月为降雪期,其中1—2月降雪日最多。境内年均出现积雪4—5天,最多出现在1976年,为14天,最大积雪为1977年1月30日,深度达20厘米。
  风向
  境内风向具有典型季风特征,夏季盛偏东南风,冬季多偏西北风。正常年份,9月至次年3月偏西北风居多,4—6月偏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6米/秒,各月平均风力为2级,4月稍大,3月与7月次之。
  每年5—10月为台风影响期,其中8月和9月为台风影响盛期。一般年平均受台风影响1.8次,其中1962年达5次。1956年8月1日,强台风在象山港登陆,造成境内严重灾害,为1949年后受台风影响力最大一次。
  第四章 自然灾异
  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台风、潮汐灾、旱灾等,历代志书都有记载。水灾集中在夏秋两季,旱灾以伏旱为主。历代政府和群众修碶闸、筑堤堰、疏河道、立水则碑,和自然灾害作斗争,至今一些古迹尚存。1949年后,党和政府带领群众兴修水利,以减少灾害发生次数或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水灾
  境内水灾(包括台风、洪、涝、潮灾)有比较显著的季节特征,集中在夏、秋两季。成灾类型有暴雨型、淫雨型、浪潮型。灾害之间相互关系有连年型、尾随交替型(一年内大水、大旱连续发生)。一般水灾对城区影响不大,但往往因暴雨或淫雨时间过长,低洼地段积水成灾(历史记录见下表)。
  1956年12号台风(八一台风),其间宁波雨量121毫米,最大风速90米/秒,甬江出现4.67米潮位。平原一片汪洋,不少房屋倒塌,街上行道树拔起。
  1956年14号台风,内河水位上涨,民房进水深达1米。
  1963年12号台风,平原积水1米以上。
  1987年12号台风,总雨量150毫米,甬江、奉化江潮汐顶托,最高潮位4.29米,高于内河水位12~20厘米,灵桥下奉化江只能通过1030立方米/秒流量,无法排泄,江水内溢。
  旱灾
  1953年大旱,7月1日至9月2日旱期64天,其间总雨量106毫米,甬江、奉化江、余姚江泛咸。
  1958年大旱,5月19日至8月23日旱期97天,其间总雨量226毫米,河网断流。
  1967年大旱,6月7日至9月9日旱期94天,其间总雨量仅66.20毫米,为历史罕见。咸潮上溯,余姚江水尽,城区控制用水,农民入城抢抽水机。
  1971年大旱,6月2日至8月30日,旱期83天,其间总雨量58.90毫米,河水断流,咸潮内泛,余姚江水尽,河网枯水,水质污染,境内西郊等内河养殖失收。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境内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震影响。根据历史记载,海曙境内属少震弱震地区。由于古代没有科学仪器,震中、震级只能根据文献记载推测。自唐咸通十三年(872)至2008年,地震影响30次,其中受3.5级以上地震影响10次,占33.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