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11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57
页码:
7-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春秋时期至2012年的大事记。
关键词:
大事记
宁波市
海曙区
内容
春秋
境内属越国。
战国
周赧王九年(前306)
楚灭越国,据越北境。境内为楚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
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境内属会稽郡鄞地。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秦统一六国。境内为会稽郡鄞地。
西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
汉高祖刘邦封刘贾为荆王。境内属汉荆国地。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
刘濞为吴王,境内属吴国地。
王莽新朝(8—23)
改鄞县为谨县,改县为海治。新朝亡,仍复原名。
东汉
阳嘉元年(132)
曾旌聚众海上,杀鄞、、句章三县长。此为境地农民起义最早记录。
熹平元年(172)
许昭(一作许昌)起事于句章,众以万计。孙坚助州郡讨昭,斩之。
三国·吴
黄龙二年(230)
境内属吴国地。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从县下海求夷洲(今台湾)及亶洲(今日本)。(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一)
晋
隆安三年(399)
孙恩起义,会稽等8郡农民响应,攻占会稽,杀内史王凝之。孙恩自号“征东将军”,众数十万。新任会稽内史谢琰、都督吴郡军事刘牢之统兵镇压,孙恩率20万人撤回海岛。
隆安四年(400)
十一月,孙恩败宁朔将军高雅之,破句章。朝廷任命刘牢之为镇北将军,屯上虞,遣部将刘裕守句章。句章为孙恩破,县治迁小溪(今鄞州鄞江桥)。
隆安五年(401)
二月,孙恩围句章,刘裕挫孙恩。刘牢之率军援刘裕,在三江口扎营,垒筑筱墙营。乾道《四明图经》载:“西城外有城基,上生竹筱,俗称筱墙,即古基也。”此为境内有城垣驻军的最早记录。西门外筱墙巷曾有土垒遗址。
南朝
宋孝武帝大明中(457—464)
移山阴县民于余姚、鄞、三县,垦殖湖田。此为海曙境内移民开发之始。
梁大宝元年(550)
城西未名湖由人工围堤,名曰“罂脰湖”。在今海曙区西境。
隋
开皇九年(589)
并句章、鄞、、余姚四县为句章县,隶吴州。境内属句章县。(据《隋书》)
大业元年(605)
废吴州,改名“越州”。句章县属越州,隶会稽郡。
大业三年(607)
越州复改会稽郡,境地隶属。
唐
武德四年(621)
十一月,改会稽郡为越州,析故句章地置姚州、鄞州。鄞州州治设于三江口,州下不设县。此为海曙境内设州治最早记载。
武德八年(625)
废鄞州,改置县,县治设于小溪,隶越州。境内属县。
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6)年间
首建天封塔。是为三江畔最早标志性建筑,先于移治。相传为张姓督建,运砖之民为纪念他,立砖桥庙祀之。“旧传造于唐高宗乾封年间(666—668),落成于武后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因取天封二字名之。”(据黄溥撰《闲中今古录》)
开元中(727年左右)
京兆府三原故县尉陈藏器撰《本草拾遗》。(据《新唐书·艺文志》)
开元二十六年(738)
分越州立明州(因山名州,曰“明州”),明州始与越州分离。
是年,建开元宫道观。
天宝元年(742)
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明州。
天宝十一年(752)
日本国孝谦朝遣唐使舶3艘至明州,使者转道长安。为首次抵明州的日本遣唐使舶。此后,贞元二十年(804)、开成三年(838)又两次在明州登岸入境。日本遣唐使携带贡物主要有银、丝、绵、布等。
宝应元年(762)
台州人袁晁聚20万众陷明州。广德元年(763),李光弼遣张伯仪讨平之。袁晁被俘,次年就义于长安。(据《新唐书》卷六《肃宗本纪》)
大历六年(771)
县县治由小溪迁至三江口,治所设今中山东路、开明街与国医街之间。此为海曙区境建县治之始。
大历八年(773)
县令储仙舟发民浚县治西罂脰湖,改名“广德湖”,绕湖一周约60里,灌溉鄞西七乡之田。
大历十二年(777)
建纯德庙,祠东汉孝子董君(黯)。
贞元十八年(802)
五月十八日,日本使者经县回国。后二年,日本僧人最澄至明州。
长庆元年(821)
明州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县治还迁小溪。
刺史韩察发民筑子城(内城),周长420丈,南端建谯楼(今海曙楼址),北端建州衙(原中山公园,今中山广场址);民居子城外。建大街(今中山路)、车轿大街(今药行街)等干道。自此,明州初具城市格局,成为大唐对日本、新罗和东南亚诸国交通贸易大埠。明州成为浙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曙区境自此成为中心城区,至今近1200年。
长庆三年(823)
刺史应彪于州治东奉化江(约在今江厦桥址)筑东津浮桥,连舟16艘。竣工(施工)时天现彩虹,遂名“灵见桥”,后称“灵桥”;两年后南移至今灵桥址。此为三江口最早跨江浮桥。
太和六年(832)
明州刺史于季友引四明山溪水入清港,经堰引流入城,供居民用水。
太和七年(833)
县令王元发民于县治西筑它山堰(今鄞州鄞江镇),又引它山之水入城,注入日、月两湖,后日湖湮没,月湖尚存。
会昌二年(842)
春,李邻德商船由明州港出发赴日本,此为甬人赴日贸易最早记录。此后到咸通六年(865),宁波商人张支信、李延孝等又六次去日本,从明州运去商品主要有经卷、神像、佛画、文集、诗集、药品、香料、瓷器、彩帛,换回金、锡、水银、棉、砂金等物。
大中五年(851)
子城南(今海曙中心小学址)建国宁寺。宋政和元年(1111),敕改国宁寺为天宁万寿寺,即天宁寺。
咸通四年(863)
天宁寺门左右筑方形五层砖塔。清光绪年间,左塔圮;右塔至今尚存(1995年重修),称“咸通塔”。
咸通十三年(872)
周景遇舍廨宇以建慧灯院,位于子城东南1里。
乾符二年(875)
王郢聚党万人起事,克苏、常两州。四年(877),克望海镇(今镇海),攻下明州,继取台州(今临海)。后转战浙东,在明州甬水桥遭镇遏使刘巨容阻击。激战中,刘巨容以筒箭射杀之。王郢兵败。
中和元年(881)
县人钟季文在明州起事,自立为刺史。
景福元年(892)
钟季文卒,黄晟取代钟季文为明州刺史,保境安民。
乾宁五年(898)
黄晟发民筑罗城(外城),周长18里,版筑夯土,砌以砖石。又重建奉化江东津浮桥。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909)
五月,钱镠巡视明州,升明州为望海军,改县为鄞县,归属吴越国,县治由小溪迁到三江口州治。此为州、县治同设海曙境内之始。此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海曙境域均属鄞县。
黄晟卒,历任明州刺史18年。
后梁·贞明二年(916)
刺史沈承业建城隍庙于子城西南50步(今鼓楼西南侧),后屡遭火毁。
后唐·清泰二年(935)
明州僧子麟赴高丽、百济(今朝鲜、韩国)传佛教天台宗。后高丽遣使李仁旭,送子麟返明州,是为高丽使节首次抵明州。
钱氏赎徐蕴乡园地建东寿昌院,以安高丽使节。
后周·广顺三年(953)
子城南3里建保恩院(延庆寺)。(《四明尊者教行录》作二年)
北宋
建隆元年(960)
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
建隆二年(961)
建水陆莲花院。大中祥符三年(1010),宋真宗赐名“景福”,改称“景福律寺”。元至元十九年(1282),寺毁于火。景福律寺曾是当年中日文化交流基地。
建隆三年(962)
狮子桥北建礼拜寺,旧名“回回堂”,即清真寺。
乾德五年(967)
县南5里(后祖关山)建崇法院,旧号“焚化院”。
开宝中(972年左右)
日华子撰《诸家本草》。
太平兴国三年(978)
“俶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宋史·太祖本纪》)海曙境域纳入宋版图。
淳化三年(992)
杭州两浙路市舶司迁至明州子城东南隅(一说淳化元年),宁波始有市舶司。六年后复迁杭州(一说次年迁回杭州)。
咸平二年(999)
设明州市舶司,与杭州市舶司、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至此,明州成为北宋时5个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后于市舶司西设波斯馆,城北设置盐仓7廒。
天禧二年(1018)
知州李夷庚迁立州学于孔庙(原市体育场,今中山广场址)。
兴筑广德湖堤18里,订定湖界。
天禧五年(1021)
僧蕴臻在月湖筑憧憧东西两桥(今陆殿桥、尚书桥)。
庆历七年(1047)
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
庆历八年(1048)
知州王周置刻漏计时器于南门谯楼(今海曙楼),王安石撰《明州新修刻漏铭》。
县令王安石改孔庙为县学,为境内设县学之始。
嘉祐六年(1061)
知州钱公辅疏浚月湖,堆泥筑偃月堤,于柳汀建众乐亭。
治平年间(1064—1067)
月湖花屿建水陆冥道院,俗称“湖心寺”。熙宁元年(1068),改称“寿圣院”。绍兴三十二年(1162),钦赐“湖心广福寺”额。湖心寺为月湖中有记录的最早景观。
熙宁七年(1074)
高丽使者金良鉴来朝,为远避契丹,要求不走登州,改行明州朝贡。明州从此困于对使团的供应,朝廷令以市舶司收入支付接待和回赠礼品所需。
元丰元年(1078)
朝廷命明州打造万斛船两艘,名为“凌虚致远安济”和“灵飞顺济”,并遣安焘、陈睦自定海(今镇海)出使高丽。船至其国,万民欢呼出迎。
知州曾巩发兵民修子城、罗城,浚月湖。
元丰二年(1079)
朝廷规定,凡商人去高丽,货物值5000缗者,必须在明州登记姓名、籍贯,请人作保,才准放行。自此,明州成为北宋往返高丽主要口岸。次年,朝廷又规定,去日本、高丽船舶,必须由明州签证。元丰八年(1085),把签发过南海船舶的签证权,扩大到明州、杭州、广州三港。其时,明州海外贸易已扩展到阁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真里富(又名“真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波斯(今伊朗)等国。
元祐八年(1093)
明州大旱,知州刘淑(埕)命百姓以工代赈,疏浚河沼,始形成“圆处如满月,曲处似眉月”的月湖,并堆筑“月湖十景”。龙图阁大学士舒亶撰《西湖记》。
元祐中(1089年左右)
议者倡废湖(广德湖)之说,舒亶闻而诘之,并记事于林村资寿院绿云亭壁间,谓其利有四,不可废。乃无敢鼓动。后俞襄复陈废湖之议,走都省献策,被拘送本贯,惧而逃逸。废湖之议方歇。
元祐九年(1094)
县令段藻主持修广德湖堤,上植柳120丈。
政和七年(1117)
明州置高丽司,建高丽使馆(今镇明路宝奎巷口),设波斯馆(今车轿街南端)。
政和八年(1118)
知州楼异毁堤闸泄湖水,废广德湖为田,以稻谷供军饷及接待高丽使者。自此,湖水尽泄,广德湖湮没,岁有水旱之患。对楼异此举,褒贬不一。
靖康元年(1126)
高丽遣使至明州,贺宋钦宗赵桓即位。廷议高丽前曾臣服契丹,恐其效劳金国,遣吏部员外郎卫肤敏以太常少卿衔至明州接待,拒其入朝。来使居留多时,日费万钱。次年,厚备金帛,遣促其回国。
南宋
建炎元年(1127)
高宗赵构即位,令沿海市舶勿以无用之物花费国用,自今凡有博买香环、玛瑙、猫儿眼等物者,皆置于法。
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0)
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自临安(今杭州)出逃至明州。十二月十五日,赵构出东渡门登楼船,过定海(今镇海),十九日至昌国(今舟山)。二十九日,金阿里蒲卢浑率3000铁骑追至明州城西高桥,张俊统兵迎战。统制官杨沂中、田师中和统领官赵密皆殊死战,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质以舟师助。裨将党用、邱横力战死。乡民助战,以草席覆路,金骑足滑而扑。金兵受挫暂退。次年正月初二,金兵复攻明州城,张俊与知州刘洪道率兵抗击,金兵被击退。七日,金兵再扑明州。八日,张俊撤逃台州。十六日,金兵陷明州。二月初三日,金兵大掠后退出明州城,以降人修职郎蒋安义知明州,且授“两浙转运司”印。十一日,慈溪县令林叔宝引兵入明州,执安义,杖杀之。金占明州17天,“焚其城,惟东南角数佛寺与僻巷居民偶有存者”。此为历史上海曙境内最大浩劫。二月十三日,刘洪道自台州还明州,入城挖掘民家窖藏,得4万缗,以备进献邀功,补失城罪,民再次遭劫,怨益沸。四月初三日,赵构还至明州,因城毁未入。后罢刘洪道,以向子忞知明州。
绍兴元年(1131)
郡人林首捐资兴学。
绍兴九年(1139)
中国商船4批327人从明州出海去高丽。
绍兴十一年(1141)
明州僧人王法恩谋起事,事发被杀。
绍兴十四年(1144)
知州莫将于月湖柳汀建逸老堂(今贺秘监祠)。
绍兴二十年(1150)
纲首刘文仲等起碇明州港,往日本贸易。
绍兴三十一年(1161)
知州韩仲通请吴人祝岷制造刻漏计时管,重置于子城谯楼(今鼓楼)。
隆兴二年(1164)
最后一批高丽使臣转道明州去临安入贡。此后南宋与高丽使节往来中断,仅剩民间贸易。
乾道元年(1165)
真里富(今柬埔寨)富商死于明州城,吏请没收巨万遗资,知州不许,嘱其徒护丧归。次年,真里富遣人谢:“今中国仁政,不胜感慕”,尽捐所归之资,建塔3座。
乾道二年(1166)
罢两浙路市舶司,明州市舶司归属转运使提督。
乾道五年(1169)
沿海制置使、知州张津修成乾道《四明图经》12卷,为宁波现存最早地方志。
绍熙五年(1194)
宁宗赵扩即位。扩幼时曾遥领明州观察使,升明州奉国军为庆元府,仍领6县。
庆元元年(1195)
朝廷准庆元府市舶务为对日本、高丽等国唯一贸易口岸。
嘉泰二年(1202)
傅行简中壬戌科状元。
嘉定三年(1210)
楼钥东楼藏书楼在月湖竹洲建成。
嘉定七年(1214)
袁甫中进士第一。
嘉定十三年(1220)
府城大火,官舍、民居、寺观被焚甚众,市舶司亦被焚。通判王琎重建。
宝庆二年(1226)
沿海制置使、庆元府知府胡榘修府城,重建城东门、西门。望京、灵桥、东渡三门更新。
建常平仓。
宝庆三年(1227)
置官药局,下设灵桥等零售药铺14家,日卖药800~1000贯。
知府胡榘彻新“市舶务”,重修子城西北教场。更新逸老堂。
宝祐四年(1256)
沿海制置使、庆元府知府吴潜大修府城,新城垣周长3527丈,建和义、永丰、朝京三门楼。开庆元年(1259)于城南四明桥(平桥)立“平”字水则碑。清道光三年(1823)重修水则碑,后又淹没。
1999年修复。
咸淳六年(1270)
庆元府知府洪涛修府学,王应麟撰《庆元府学记》。
元
至元十三年(1276)
正月,元军逼临安,南宋恭帝降。检校少保张世杰率部撤至浙东。抵庆元府,索走宋廷所寄金银纲300箧,劫江厦,焚浮桥,征船往定海(今镇海),磔杀元劝降使者卞彪。
三月,元军东进,庆元知府赵孟传献城降,市舶监督潘方投水死,进士袁镛不屈殉难。改庆元府为庆元宣慰司。
八月,宗正寺簿赵孟垒率部图复庆元府,战败被磔杀。
至元十四年(1277)
十一月,诏令沿海官司,允日本国人通市舶。
是年,改庆元宣慰司为庆元路总管府,隶江淮行省。设庆元市舶提举司,地址在城东北隅姚家巷。又设市舶务于东南隅车桥,依宋例抽解。
至元十六年(1279)
日本商船2批、各4艘至庆元路贸易。
至元十八年(1281)
庆元市舶司奉令实行单抽、双抽新税制,土货细色十抽一,粗色十五抽一;番货加倍。
至元二十年(1283)
十月,禁舶商以金银换取番货香木。
至元二十一年(1284)
四月,朝廷遣参知政事王积翁由庆元港东渡出使日本。八月泊日本对马岛,为舟人所害。
至元二十八年(1291)
肃政廉访副使陈祥创建庆元路医学于城区贯桥南。
至元二十九年(1292)
六月,日本4艘商舶来庆元互市,3艘风毁,1艘到达。
九月,元军远征爪哇,其辎重船由庆元启碇。
十月,设都元帅府于庆元路。
大德元年(1297)
庆元商舶访占城(今越南)、真腊(今柬埔寨),元使周达观同往,归国后撰《真腊风土记》。
大德二年(1298)
上海市舶司、澉浦市舶司并入庆元市舶司。庆元市舶司直属中书省。
赵寿在西门外大卿桥西建山书院。
大德三年(1299)
复置官药局。
大德六年(1302)
浙东宣慰司改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府,治所自婺州路(今金华)迁至庆元。
大德十年(1306)
庆元路置蒙古学。学址在西南隅仓桥侧。
至正八年(1348)
十一月,黄岩方国珍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聚众数千,起事海上,俘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胁其奏请求官,授为定海尉。方国珍屡败元军,屡降屡反。
至正十一年(1351)
江浙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到庆元讨方国珍,全军覆没。大司农达识帖木儿招降方国珍,授为万户。
至正十二年(1352)
方国珍复反,官兵进讨失利。新任浙东都元帅纳麟哈剌主持重筑元初被毁的庆元城,以防方国珍。先是,元初隳天下城池,垂60余年,明州城池渐侵为坦途,虽有东、西两门,实为通衢。
至正十五年(1355)
方国珍占庆元路。
至正十八年(1358)
授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兼海道运粮万户,设治于庆元城中(治所地址在今中山广场)。
至正十九年(1359)
正月初一,地震。
是年,方国珍遣使向朱元璋进奉金、银、文绮通好。朱元璋遣员回访。后方国珍以庆元、台、温三路地附朱元璋,并遣其子为质。朱元璋受书却人质,并授福建行省平章。方国珍托病不受。
至正二十年(1360)
方国珍重修东津浮桥,刘仁本撰《平章方公重修灵桥记》。朱元璋招谕方国珍,方国珍持两端,出舶5次,海运漕粮48万石至元都。
至正二十七年(1367)
四月,朱元璋恶方国珍反复,下书责罪。
五月,方国珍急修庆元城。
七月,朱元璋令方国珍纳粮30万石。
十月,命汤和讨方国珍,逼庆元。方国珍使部属出城迎,自逃入海。
十一月,汤和进庆元。
十二月,方国珍乞降。朱元璋改庆元路为明州府,命驸马都尉王恭督守。
明
洪武元年(1368)
方国珍自明州府至京师应天府(今南京),明廷授官赐第。
首任知府张琪,府治设城西北隅,旧子城四明驿站址。
建明州卫,下置5个千户所,后增至10个。
洪武二年(1369)
倭寇掠明州,劫去众多财物人口。明廷下令沿海各地实行海禁,明州港只接待日本“贡船”。
洪武三年(1370)
复置明州、广州、泉州三市舶司。
洪武四至五年(1371—1372)
日本国遣僧祖来至明州,送回倭寇从明州、台州掳去的男女70余人。
知府张琪重建城隍庙于握兰坊帝师殿故址(原景福律寺址,今县学街)。
洪武六年(1373)
五月,明廷遣天宁寺僧祖阐偕应天府瓦罐寺僧无逸自明州启程,奉使日本。
明州卫指挥冯林修府城,增高城墙,挖深城濠。
洪武七年(1374)
因倭患,严海禁,罢明州、泉州、广州三市舶司。
洪武十四年(1381)
二月二十四日(3月20日),鄞人单仲友奏明州与国号同,乞改名。朱元璋以海定则波宁,明州改为宁波府,明州卫改为宁波卫。宁波名称自此沿用至今。
洪武十五年(1382)
宁波府拨赐府学学粮1000石。
洪武三十年(1397)
四月,禁止沿海居民私出海与外国互市。
永乐元年(1403)
复置宁波市舶司。
日本国遣使通好于明朝,船至宁波。
永乐二年(1404)
日本国第一期首次勘合贸易船至宁波港。至永乐八年(1410),日贸易船连续6次计38艘抵宁波。
永乐三年(1405)
宁波市舶司设安远驿,后建迎宾馆、嘉宾堂,以安顿贡使和外商。
日本国遣使押解倭寇20名献明廷,并贡方物。明廷还倭寇,令其自行处置。使者押倭寇至宁波,置大甑,尽予蒸杀。
永乐五年(1407)
正月,雷击天封塔,顶部3层被烧。
宣德八年(1433)
六月,日本国第二期首次勘合贸易船5艘抵宁波港。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日贸易船11次计50艘抵宁波港。
明廷重申海禁令,海外商旅不通。
正统九年(1444)
冬,城中瘟疫大作。
正统十年(1445)
三月,宁波久旱,民疫。
景泰四年(1453)
四月,日本正使东洋允澎等人驾船10艘到宁波,九月至北京。
成化四年(1468)
日僧、画家雪舟等至宁波。
弘治十一年(1498)
张和于署西筑独秀山,聚石为之,高2仞、周6丈,下有清凉洞。刘洪撰《独秀山记》。
日使至宁波府城,以伪券、假币贸易。通判沈希达召倭人,谕以善恶征应,书“天理人心,万里海面”八字悬之。日人气慑,吐露实情,以实值赎假币。
弘治十八年(1505)
九月十三日,地震,鸡响鸣。
正德三年(1508)
六月至十二月,不雨,禾无收。
冬,大雪,冻饿死者甚众。
正德十五年(1520)
地震。
嘉靖二年(1523)
日本西海道大内氏使者宗设谦道率勘合贸易船3艘先抵港。南海道细川氏使者瑞佐、宋素卿数日后到达。宋素卿是宁波人,原名朱杲,偷逃至日本,改姓名宋素卿,时随瑞佐以贺即位入贡。宋素卿厚贿市舶司太监赖恩,得先检货卸货,宴时坐宗设之上。宗设大怒,杀瑞佐,焚嘉宾馆,劫市舶仓库,追宋素卿至绍兴城下。宋素卿还窜宁波,夺船出海。史称“争贡”事件。明廷遂罢宁波、泉州、广州市舶司。嗣后不通勘合贸易达17年。
嘉靖十六年(1537)
七月,海潮涨入灵桥门。
嘉靖三十年(1551)
提学副使薛应旂、知府孙宏轼于镇明岭(今镇明路)建正学祠,祀宋淳熙四先生(杨简、袁燮、沈焕、舒璘),以其师宗陆象山,悬匾“象山正脉”。
嘉靖三十四年(1555)
七月,倭寇屡犯。宁波生员蒋洲、陈可愿充任市舶提举正、副使,往日本宣谕。十一月至五岛,说动王直,又同至淞浦宣谕。
九月,戚继光任浙江都司、参将抗倭,宁波曾为其戍所。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兵部侍郎、浙江总制胡宗宪督军抗倭。
二月,蒋洲继续在日本各岛宣谕,王直派义子滶与明副使陈可愿回宁波,转达互市要求。胡宗宪得王滶密报后,一举歼灭徐海、陈东、麻叶等股倭寇。
八月,宁波知府张正和督修府城。
嘉靖三十六年(1557)
出使日本的正使蒋洲与日本贡使到达定海(今镇海),王直所乘船被台风吹至朝鲜。蒋洲受嫌含屈下狱。
嘉靖三十七年(1558)
胡宗宪督师宁波,召集总兵俞大猷、参将戚继光、张四维进剿王滶。王滶自毁岑港巢穴遁。
是年,四明驿改为浙东道分司。
嘉靖三十九年(1560)
复置宁波、泉州、广州市舶司。
嘉靖四十年(1561)
总兵卢镗、参将牛天锡击溃入犯宁波的倭寇。
嘉靖四十一年(1562)
六月初三日下午至傍晚,晴空忽降白物,大如雪片,晶光映日,手扑即灭。
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
兵部右侍郎、鄞县人范钦建天一阁藏书楼。天一阁保存至今,为全国现存最古的私人藏书楼。
嘉靖四十四年(1565)
复罢宁波、泉州市舶司。
隆庆二年(1568)
始设浙海钞关于宁波,征收船舶钞税。
万历三年(1575)
府城海潮涌数丈,淹没战船、房屋、人畜不计其数。
万历十年(1582)
蔡贵易(台湾人)任宁波知府。时东津浮梁(灵桥)上势家多设廛以规市利,道益隘,行人多挤于水。翌年,舟梁坏,溺死无算。贵易尽毁其侵越者,更新浮梁,以铁缆联络,人庆坦途。
万历十三年(1585)
宁波知府蔡贵易重修鼓楼,改“四明伟观”为海曙楼。此为首次出现“海曙”之名。
万历十五年(1587)
七月大水,舟行府城。
万历十六年(1588)
大饥,瘟疫继作,沿道尸横。
万历二十四年(1596)
重设市舶提举司。
万历二十六年(1598)
大水,政府准免六成赋税。
万历三十七年(1609)
灵桥门外咸塘汇落陨石,大如盘。
天启三年(1623)
夏,大旱。
十二月,地震。
崇祯元年(1628)
葡萄牙人费乐德至宁波传天主教。
崇祯六年(1633)
意大利人李类思至宁波传天主教。
建迎宾馆于海道司大门东侧。
崇祯十三年(1640)
大旱,饥民食观音粉充饥。
崇祯十四年(1641)
海道副使王应华于城西南隅建庆云楼,3层,俗称“八角楼”。城中以此为钟楼(已圮),海曙楼为鼓楼。
清
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
清兵入杭州,宁波同知朱之葵、通判孔闻语遥向投降。宁波府诸生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毛聚奎(时称“六狂生”)拥奉明故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聚众府城隍庙,起兵抗清。钱肃乐遣举人张苍水奉表赴台州,与会稽起义诸臣迎奉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
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
六月,清师破宁波,纵兵掠夺。宁波诸生娄文焕、赵景麟死难。
清设定海镇总兵,以参将守府城。
顺治四年,南明永历元年(1647)
董志宁、王家勤等约舟山黄斌卿水师攻宁波府城。事泄,王家勤等被捕。黄斌卿水师入甬江,抵三江口,因失内应,旋退。
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
钱肃乐忧愤国事,咯血死。
是年,意大利人卫济泰来宁波传教,建教堂。
顺治八年(1651)
海道副使王尔禄于月湖西广盈仓基建义田书院。
顺治十三年至十八年(1656—1661)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廷为阻遏郑成功,沿袭明做法,两次实行海禁:江、浙、闽滨海“片板不许下海,粒货不允越疆”。明州与海外贸易锐减。
顺治十五年(1658)
清提督田雄兴修府城,增高加厚。翌年,清廷移浙江提督驻节宁波。
宁绍台道治所迁驻境内。
康熙二年(1663)
宁波加设水师提督,原提督改为陆师提督,迁驻绍兴。
康熙三年(1664)
张苍水在南田悬岙(一说在舟山元山岛)被捕,押经宁波,就义于杭州。
康熙七年(1668)
万泰延请黄宗羲讲学甬上,后于管江岸万氏墓庄设馆,称“甬上证人书院(白云庄)”。
清廷罢水师提督,并入陆师,宁波设浙江提督公署。
康熙十八年(1679)
黄宗羲弟子万斯同携藏书10万卷赴京,以布衣参史局修撰《明史》。
康熙二十年(1681)
六月至冬十月不雨,郡中井泉皆枯,月湖、日湖尽涸,居民于湖中穿穴取水。
鄞西乡白鹤山、望春山(今海曙西境),多虎患。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开海禁。翌年,府地设浙海关行署(今鼓楼东侧)。
康熙二十四年(1685)
知府李煦修府城。
是年,建浙海关,海关公署设定海(今镇海区),海关行署在府治南。
康熙二十六年(1687)
知府李煦重修奉化江浮桥(灵桥),上铺厚板排方,旁围粗木护栏。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应在华传教士南怀仁请,遴选教士白明远等5人来华,由宁波中转入京,量才录用。法国耶稣会士洪若翰到宁波传教。
康熙三十八年(1699)
迁建回教清真寺于月湖西虹桥西畔(今址)。
康熙四十一年(1702)
法国传教士郭中传建天主教堂于药行街。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太守陈一夔、药商曹天锡、屠考澄建药皇殿于府城(今天一广场咸塘街)。乾隆九年(1744)重建。此后,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上海童涵春与蔡同德长年驻药皇殿坐庄理货。
雍正八年(1730)
重修府治西北隅宁绍台道公署(原中山公园今中山广场址)。
是年,四明驿馆从月湖东侧迁至桃花渡南岸甬东巡检司遗址(今南昌巷址)。
乾隆二十年(1755)
英国总商喀剌生乘船抵宁波,请求贸易,允在定海验税,运货至宁波销售。次年,英商船泊峙头洋,要求至宁波贸易。清政府拒绝其要求,后严禁洋船入浙海。
英船“荷达奈斯”号驶抵宁波港外,装有大炮20门、鸟枪40杆、火药4担等武器。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停止宁波港(包括定海)对外交往,废定海红毛馆。次年,乾隆下令完全关闭浙海关,中止一切对外交往。
乾隆二十五年(1760)
同考举人王、孙两姓在今中山东路(苍水街口)开设寿全斋国药行。
乾隆三十年(1765)
西乡吴家山民吴正祥聚众数千人谋攻县城。浙江巡抚闻报捕诛。县城谣谓余党将屠城报复,城内男女星夜逃难,一时溺死城河者甚众。
乾隆三十四年(1769)
大梁街建县城隍庙。
乾隆三十八年(1773)
范钦后裔范懋柱为清廷修《四库全书》,进呈藏书641种(5262卷),诏赏《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后又赐意大利郎世宁绘《平定回部得胜图》一套16幅(铜版)。
乾隆五十三年(1788)
宁波港开往日本贸易商船10艘。
乾隆年间(1736—1795)
卢址于境内石板巷建抱经楼(藏书楼)。
嘉庆三年(1798)
大旱,设厂捐赈。
嘉庆四年(1799)
地震,其声如雷。
嘉庆二十二年(1817)
知府姚俞受贿不公,民情不协,监生、童生等数千人闹府试场。
嘉庆二十五年(1820)
九月,宁波府提标右营火药局(今碶闸街附近)因舂配火药迸出火花,火发轰毁房屋,兵民轰毙31名、受伤者48名。
道光十年(1830)
清廷规定对日贸易仅限宁波港,每年赴日商船仍为10艘。
道光十二年(1832)
英船“阿美士德”号闯入甬江口。东印度公司代表林赛乘小船入府城,窥察防务,搜集情报。
道光十三年(1833)
民饥,饿殍相望,免征钱粮。次年设慈善机构体仁局。
道光二十年(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7月,英舰封锁镇海口及长江口,宁波府城戒严。浙江巡抚乌尔恭额赴宁波,调标兵守镇海,调湖、绍、金、衢、严都府数千兵至宁波。鄞县知县舒恭绶招募乡勇协守。
是年,定海失守,难民聚集宁波郡城达8000余人,刘韵珂等捐廉银1万两暂为接济。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四月二十一日巳刻,林则徐至宁波府城,申刻即到镇海。
10月10日,英舰侵镇海,浙江提督余步云带2000人退往府城。镇海失守。钦差大臣裕谦投镇海学宫泮池被救,经府城送至余姚气绝。13日,英舰船8艘、兵700人至三江口,于北、东、灵桥门犯府城,灵桥门被破。宁波知府邓廷彩跳西门河中被救,与宁绍台道道台鹿泽长和余步云等弃城,退守上虞。宁波陷落。英军立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为宁波“知事”,踞府学大成殿。11月1日,侵占府城英军发布告示,限店铺4天内开市,禁藏兵器,禁居民他徙。城中衙署及祠庙寺院被拆毁殆尽。
道光二十二年(1842)
2月10日,扬威将军、道光帝侄奕经在杭州关帝庙求签,得“虎头人”句,竟悟此作为用兵之道,订定“五虎扑羊”策(生肖属虎的将军安义镇总兵段永福统戴虎皮帽虎头兵,定期寅年寅月戊寅日寅刻三路进师),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三城。奕经轻信英间谍陆心兰,泄进师期。3月10日,清军分三路冒雨出发攻宁波,失利,收复三城之战皆败。5月7日,英军集中兵力犯乍浦,退出宁波。
英军侵占宁波期间,掠去府库白银17万元,勒索“犒军费”120万元及丝绸、粮食无数,掠去天一阁藏书《一统志》和其他舆地类书籍,掳去不少青年女子。
八月二十九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宁波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是年,英国人罗伯聃·汤姆(Robert,Thomm)翻译《红楼梦》第六回片段,刊于宁波出版的英文书《官话》(The Chinese Speaker)上。此为宁波《红楼梦》最早外译。
道光二十三年(1843)
11月11日,美国浸礼会派遣传教士玛高温至宁波施医传教,西医开始传入。道光二十七年(1847)成立大美浸会医院,民国4年(1915)改名“华美医院”(今市第二医院前身)。
玛高温曾对宁波作过社会学之调查,曰:“在293个家庭中,存活的儿童为660个,其中357个是男孩,303个是女孩;369个人,拥有637个兄弟,427个姐妹。在300个20岁以上的男子中,36人未婚,真正多妻的只有2人。这些调查主要是在穷人中进行的。一般家庭的孩子不会超过4个,最多的5个或6个。与英国及美国相比,儿童的死亡率要低得多。”(龚缨晏《浙江早期基督教史》)
道光二十四年(1844)
1月1日,宁波正式开埠通商,英国派驻领事,取得领事裁判权。开埠第一年贸易额达50万西班牙元(4.615元合1英镑)。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港兴起,宁波港贸易额下降至5万元。输入商品主要为鸦片和棉布。咸丰八年(1858),鸦片贸易被合法化。光绪元年(1875),鸦片输入量占洋货进口总额的55%。
6月,美国传教士麦嘉缔在佑圣观施医传教。
是年,英国女传教士奥德绥在宁波创建宁波女塾,此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咸丰七年(1857)改为崇德女校。民国12年(1923)定名“甬江女子中学”(市第六中学前身,后为甬江高等职业学校,今地改沿江绿化带,遗址仍保留)。
道光二十五年(1845)
2月,美国长老会在城区开设华花圣经书房(美国名为“美国长老会书馆”)。咸丰十年(1860)迁沪,改名“美华书馆”,此为外国人在中国经营印刷业之始。
是年,美国传教士麦嘉缔在城区创办崇信义塾,为浙江最早男子小学堂(后迁杭州,为浙江大学之前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城区赌风炽,花会(一种民间赌彩形式)盛行。官府严禁,派兵拿捕。
是年,美国浸礼会教士玛高温与罗尔梯夫妇在宁波建立浸礼会教会,施医与传教合一。
咸丰二年(1852)
3月,鄞县南乡周祥千等要求减平粮赋,聚众入城,烧毁衙署。知县以结伙抗粮为由逮捕。周等后被捕杀。
咸丰三年(1853)
1月,城区出现天地会会党张贴的“行军提督谭”告白,揭露清政府屈膝媚外,痛斥外国侵略者罪恶。
3月,城区放赈,挤踏领米饥民,致死7人、伤多人。
地震,城中屋瓦鸣。
朱姓在灵桥门开设大有南货号。
咸丰四年(1854)
英船“茵格伍德”号从宁波拐运女孩44人,最大的8岁,运往美洲贩卖,多死于途中。
咸丰八年(1858)
7月,东钱湖渔民史致芬率渔民数百人入城请愿,求平定米价,殴知府,焚毁大校场演武厅。
12月19日,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在城区创办《中外新报》,为宁波中文报刊之始,也是浙江第一份近代报刊。一说该报创办于1854年5月。
咸丰十年(1860)
英法联军三四千人入城操练,分段巡查,勒索巡费月400两。
是年,美国浸礼教会开办圣模女校。
药行街建立天主教堂。
咸丰十一年(1861)
5月,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统军入浙。华尔率洋枪队助清政府防御太平军。
12月9日,南、北两路太平军范汝增部、黄呈忠部攻克宁波府城,宁绍台道张景渠、宁波知府林均等逃往定海。宁波府改为宁波郡。次日,英领事夏福利会见范、黄,要求保护外侨。英法暂时“中立”。
同治元年(1862)
春,太平军在府城北门外沿江筑炮台数座,城上排列大炮。4月22日,和义门外鸣礼炮欢迎晋封首王的范汝增返城,流弹波及江北岸。5月8日,英水师要挟太平军拆除城上炮台。英、法舰长函胁黄呈忠、范汝增退出宁波。太平军严词拒绝。5月10日,清兵汇合英、法军反扑宁波府城。黄、范率部击毙法舰长耿尼。太平军伤亡150多人,撤出府城。太平军复自奉化经栎社攻宁波南门、西门,不利,退走。
是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宁波建趸船式码头。“孔子”号轮首航沪甬线,经营客运。
英人建余姚江新浮桥于盐仓门关帝殿道头。翌年,移至桃花渡口,称“新江桥”。过桥者每人收过桥钱4文。
同治四年(1865)
宁波开设代办信馆。
同治八年(1869)
5月24日,城区举行迎赛都神会。过新江桥者拥挤,英人照索过桥钱,桥断,落水溺死400余人。
同治九年(1870)
宁波市第一家西药房——屈臣氏药房开业。
外国传教士福特莱创办《宁波日报》;光绪七年(1881),英国传教士阚斐迪创办《甬报》,内容为宣传基督教教义及报道中外商务。
同治十三年(1874)
1月,英商在城区设宝隆旗昌洋行分行,经营轮船业。
是年,鄞县、慈溪、镇海大疫,宁波港实施港口检疫。
庄启霖、王先祖、庄州泉合资在东门开办二妙春钟表店。光绪初在双街开亨得利钟表店。
人力车传入城区。
宁波开设印刷厂。
光绪元年(1875)
猛虎入西门颜家桥,咬死1人、伤2人,虎被打死。
光绪二年(1876)
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教士霍约瑟至,改同治七年(1868)所办义塾为三一书院,后又改名“三一中学”。此为宁波最早的中学。
光绪三年(1877)
6月,邑绅陈政钥等集洋药商(鸦片行)银1.6万元,从英人手中赎回新江桥主权,取消行人过桥费。
光绪四年(1878)
九月,西郊发生霍乱,疫情蔓延整个城区,后又传染到奉化、宁海、余姚。疫病猖獗时,日死三四十人。
城区设海关书信馆,收寄华洋公众邮件。此为浙江近代邮政业之始。
光绪六年(1880)
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在城区设养正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名“浸会中学”。
是年,宁波鸦片行达32家。
光绪七年(1881)
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创办教会学校崇信中学,是为中国第一批按近代教育模式创办的学校之一。
光绪八年(1882)
浙江提督欧阳利见至宁波接印视事。
光绪九年(1883)
7月,商办上海电报总局宁波电报分局成立,为宁波有电报之始。
是年,美浸礼会女传教士于北门外创办妇女短期学校,为宁波最早的成年妇女学校。
宁波制造火药,设火药局。
光绪十年(1884)
宁绍台道道台薛福成建揽秀堂藏书楼。此为浙江第一所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
8月25日,薛福成照会英国领事固威林,住城内法国商民、教士即迁江北岸,于9月1日悉迁完毕。薛福成派兵监护。
十月,城内煤油价每斤32文,植物油84~88文。部分居民改用煤油照明。
是年,一辆外国救火车置于警察所内,配20名工役,遇火警则协助警察救火。
光绪十一年(1885)
2月20日,宁波至镇海的军用电报铺设完工开通。
是年,薛福成在后乐园创设崇实书院。翌年,撰《浙东筹防录》付刻。
光绪十三年(1887)
海关记录鄞县雨量,是为浙江最早的降雨记录。
光绪二十年(1894)
城内宁绍台道署内创设德律风(电话),接镇海大营。此为宁波电话之始。
光绪二十一年(1895)
9月,宁波府加重征收铺捐、土药捐,乡民聚众入城,冲击县、府、道署及土药税捐局。
11月,英领事照会宁绍台道道台,宣称英教堂购买中国内地房地产,无须报请中国地方官员。
光绪二十二年(1896)
宁波设立邮政局。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宁波知府程稻村与士绅严信厚、汤远奎在湖西崇教寺创立储才学堂,为宁波人创办新式学堂之始。
光绪二十七年(1901)
铜匠徐荣贵在宁波创办顺记机器厂。此为浙江较早的民办机器工厂。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创办东城、南城、西城和北城小学堂。
是年,海关采用标准时间,交通单位也相继采用。
光绪三十年(1904)
三月三日,屠景山源康布店在新街口开业。民国9年(1920)迁至中山东路(今中农信大厦址)。民国25年(1936)扩建钢筋水泥营业楼,成为宁波早期最著名的绸布店。
是年,储才学堂迁至虹桥头,改名“宁波府中学堂”,为宁波中学前身。三年后迁永宁桥(今东恩中学址)。
绅商、江苏候补同知卢洪昶向清廷请求削除“堕民”丐籍,建学收教其子弟,获准。次年在西门盘诘坊(今伴吉巷)创办育德初等农工学堂,为省内第一所“堕民”子弟学校。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徐炳贵在城区创办汇昌机器厂。
5月23日,城区民众乘船去镇海观看迎神赛会,小轮船超载倾覆,溺死400余人。
7月,知府喻兆藩召请张美翊、陈训正,在孝廉堂成立宁波府教育会。会员90余人。
8月,宁波学界举行抵制美货大会。鼎崇兴、谦泰、仁安、同仁、新茂德、成章和成兴等商号响应支持。
湖西月湖书院旧址创办宁波师范学堂,次年建成开学。
英国英美烟草公司在宁波设分公司。
王月亭、汤嗣新等发起成立宁波商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
2月,改建山书院为鄞县县立高等小学堂。
12月,宁波政法学堂在孝廉堂址建立,民国元年(1912)改为四明专门学校。
是年,宁波府女学堂在西门口长庚庵旧址创设。此为宁波人自办女校之始。
袁荷龄创办《宁波新报》。严信厚、汤仰高创办通利源榨油厂。蔡鸿仪创办禾盛碾米厂。
宁波工商业者参加反对清政府向英国出卖苏杭甬铁路路权的斗争。
范清笙等发起成立鄞邑自治会,订立禁赌、防淫、戒烟、正俗、弭盗、劝学6条章程。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宁波江厦成立自治组织公约会,提出兴利除弊、崇实黜华。
葵鸿仪创办禾盛烟草公司。
光绪三十四年(1908)
5月,宁波店户罢市,反对征收清道捐。
宣统元年(1909)
7月,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宁波分行成立。
宣统二年(1910)
6月,蔡琴荪创办《四明日报》。
是年,宁波至曹娥江段铁路开工。浙江铁路公司总理汤寿潜因护路被革职,城区数万人涌至道署,要求留汤。
城内鼎新街文明影戏馆放映电影。
宣统三年(1911)
2月,大清银行宁波分行成立,后改名“宁波中国银行”。
8月,上海尚武会宁波分会成立,邵憩棠任会长,发起人有陈训正、范贤方等60人。成立后组织“国民体操团”。9月25日创办出刊《武风鼓歙》。
是月,同盟会宁波支部成立,赵家艺任会长。
10月17日,范贤方等在城北报德观筹建成立宁波民团,魏炯任民团总长。巡防军统领常荣清发给民团枪支弹药。宁绍台道台文溥弃印携眷逃沪。
11月1日,宁波保安会成立,宁波军政分府成立后取消。
11月5日,宁波同盟会会员卢成章率育德农工学堂学生进入东渡门举义。范贤方、魏炯、卢成章率领尚武会、商团、民团等人员占领道署、警察局、电报局、大清银行,宣布宁波光复,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光复的城市。光复后成立宁波军政分府,推举新军协统刘洵为都督。
是年,四明银行宁波分行在鼓楼前成立,为宁波市第一家商办商业银行。至民国22年(1933)拥有存款100万元,为甬上银行之首。后迁址江北外马路,设灵桥办事处、鼓楼办事处。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1月13—15日,城区各界举行盛大提灯会,庆祝中华民国成立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是月,宁波府改为鄞县,境内属鄞县。鄞县县政机关由民政署改为知事公署,行政主官由民事长改为县知事。
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创办,12月14日补行开学典礼。
宁波女子中学(又名“宁高女子师范学堂”)建立,民国3年(1914)改名“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今月湖竹洲,宁波二中址)。
2月2日,奉中央临时政府令,民间一律剪辫,限农历年底止。
是月,私立效实中学创办。
6月,宁波设海关监督署。
民国2年(1913)
3月,宁波电话公司成立,民国9年(1920)改为四明电话公司。
6月12日,沪杭甬铁路收归国有。
是月,鄞县公立医院成立,后改为县立中心医院(今市第一医院)。
是年,为纪念宁绍台道台薛福成,于后乐园北建造薛楼,将曾任宁绍台道道台薛福成、吴引孙和宁波教育会的藏书集中庋藏,共计1.2万册。此为宁波近代最早的公共藏书楼。后坍毁。
民国3年(1914)
1月,甬曹铁路建成通车。
4月,商办宁波永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次年供电。
6月8日,宁属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在原四明专门学校校址建立。
天一阁藏书被窃,上海来青阁、六艺书局购入1300余册。范氏家族告官追究。
民国4年(1915)
3月,改县学街大成殿文庙为孔子庙。
5月,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日本占领青岛。宁波城区工商士农学各界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8月,宁波利捷人力车行开办,城内始行人力车(黄包车)。至民国11年(1922),人力车达到200辆,车夫不下千人。
是年,开始用电灯作为路灯。
民国5年(1916)
8月22日,孙中山坐曹甬铁路火车抵宁波,下午在省立四中(宁波中学前身,今东恩中学址)发表演说,号召振兴实业、讲求水利、整顿市政、奋发自强。并提出甬人之经营于外者,要“谋母地之发展”。是夜,下榻该校。次日晨至女子师范学校,后登天封塔,到后乐园,旋乘“建康”舰离甬视察象山港。
民国6年(1917)
11月26日,蒋尊簋、周凤岐、叶焕华宣布宁波“自立”,提出“浙人治浙”。皖系军阀、省督军杨善德派兵进攻。蒋等败退,溃兵入城抢劫商店。后宁波商会筹款8万元作“遣散费”。
民国7年(1918)
4月,设宁波佛教孤儿院于白衣寺。
5月,效实中学、省立四中等校学生成立学生团,宣传反帝爱国。
如生笋厂(宁波罐头食品厂前身)在西郊马园创建(一说1920年创建)。后“宝鼎”牌油焖笋畅销国外。民国15年(1926)、16年(1927)、19年(1930)分别获美国费城、德国莱比锡、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金奖。
民国8年(1919)
5月10日,效实中学、省立四中学生集会,通电声援五四运动。19日,宁波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成立,后改称宁波学生联合会。31日,宁波中等学校学生罢课,声援五四运动。
5、6月间,宁波救国十人团成立,抵制日货,劝用国货。查获“新章”等店日货,即予焚毁,店主被戴高帽游街。工人罢工,不搬运日货。杭甬铁路员工罢工。行驶沪甬间轮船水手、伙夫罢工。停泊宁波轮船船员罢工。商界罢市,声援五四运动。北京学联特致函宁波工人:“近闻工界同胞亦投袂奋起,同伸敌忾……热忱爱国,海内同钦。深望始终坚持,毅力进行,中国前途实利赖之。”
11月,宁波各界联合会成立。
是年,宁波救国十人团创办《火花》、《天鸣》刊物。
民国9年(1920)
4月,宁波官绅开会商议拆去城区城墙,由道尹黄庆澜主持,到会40余人一致赞成,推冯子藩、张申之、孙表卿等13人为委员。
是年,宁波市政筹备处成立,标志宁波市近代市政建设开始起步。
《时事公报》创刊。
民国10年(1921)
5月1日,在进步学生倡议下,工人冲破警察厅禁令,自动休息一天。这是宁波工人首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7月,宁波进步青年组织成立“雪花社”。原定名“血花社”,因刺激性太强,“血”“雪”谐音,遂改名“雪花社”。
9月14日夜,龙卷风袭击,观宗讲寺倒塌,压死僧侣10余人。
10月4日,东门内大街猝遭大火,延烧房屋30余幢,损失银约25万两。
民国11年(1922)
7月,教育界举办四明夏期讲习所,邀请沈雁冰(共产党员)、杨贤江(共产党员)、郑振铎来宁波讲学,宣传新文化运动,提倡教育改革。
8月6日,大风,灵桥(浮桥)断。9月30日,灵桥又被甬川轮撞断,死伤5人。翌年,灵桥又毁于洪水,落水溺死30余人。
是月,宁波永兴洋行工人罢工,反对洋行大班虐待工人。后同洋行资方达成协议,“优礼待遇”,实行9小时工作制。
10月9日,甬江女中等校学生在东门街等处游行,抗议曹锟贿选。
是月,宁波金银业工人支持上海同行罢工,要求取消“官夜作”,增加工资,实行9小时工作制。
是年,宁波出口草席600余万条。
民国12年(1923)
农历四月初八,天宁寺举行佛诞纪念大会。
10月,经亨颐出任省立第四中学(宁波中学前身)校长,四中成为宁波开展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相继任教的有夏丏尊、方光焘、刘延陵、冯三昧、丰子恺、汪子望等,有“小北大”之称。经亨颐鼎新革故,遭旧势力反对。四中学生开展“拥经运动”,持续两年,培养了王任叔(巴人)、华力峰(华岗)、裘古怀等人才。
11月7日,宁波石匠集议天封桥附近鲁班殿罢工,要求加薪。
是年,先后成立宁波幼儿教育会、宁波棉业交易所、宁波通讯社和宁波平民教育促进会。
民国13年(1924)
3月,宁波钱业会馆新厦在战船街落成。
4月,浚南塘河工程开始,5月竣工。
5月4日,省立四中举行“追悼列宁大会”。
6月,国民党宁波市党员大会在后乐园召开,恽代英到会讲话。国民党宁波市临时党支部(市党部)成立,有党员78人,推举张葆灵为常务委员,谢传茂为总干事。
12月25日,宁波非基督教大同盟成立。会后,青年四五百人举行反帝示威游行。
是年,灵桥、东渡二门拆除。18年(1929)议建环城马路。
民国14年(1925)
2月,启明女子中学开学,后成为中共组织秘密机关所在地和培养干部基地。
是月,宁波机器工人协会成立。此为国民革命时期宁波成立的第一个工会。
2、3月间,中共宁波支部在启明女子中学成立,周天僇任支部书记,党员有周天僇、许汉城、杨眉山、谢传茂、石德濂(石愈白)5名。8月,改为中共宁波独立支部(简称“宁波独支”)。
4月23日,宁波各界2万余人,在小教场召开孙中山追悼大会。
6月5日,城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2万余人参加示威游行,支持上海工人斗争。城区募集4.2万元(折合大米30余万公斤)支援上海工人斗争。6月9日,斐迪学校学生反抗英国校长压迫而离校。甬江女中、崇德女校、华美医院护士职业学校学生于6月23日、8月1日相继离校,要求收回教育权。6月11日,宁波各公团联合会成立,发起与“与英日绝交和不合作运动”。码头工人拒卸英、日货物,在英、日商号供职的职工罢工或辞职,捣毁英、日广告牌。
6月28日,国民党宁波市党部成立。
9月底,中共宁波独立支部扩建为中共宁波支部联合干事会(简称“宁波支联”)。启明女中、省立四中先后成立支部,此为海曙境内最早建立的中共党支部。12月,两支部改建为城内支部。
是年,拆除城垣,以拆城垣之石修建东大街(今中山东路)。
宁波市政筹备处实施“宁波市政工程计划书”,其中有城市道路干线、跨江桥梁、市政设施等多项规划。其后,拆城、筑路,填河、整理沟渠,兴建菜场、码头、公园、公共图书馆,整理路灯、车辆,试凿自流井等公用事业次第进行。
民国15年(1926)
1月1日,国民党宁波市党部邀请萧楚女来甬演讲,宣传国共合作。
1月17日,中共宁波全地方第一次大会在启明女中召开,成立中共宁波地方执行委员会,华林为书记。
5月28日,宁波药业300名工人罢工,要求加薪。
8月6日、7日,暴风雨冲走老江桥全排浮船,落水10余人。
10月21日,在小校场召开3000余工人参加的代表大会,成立宁波总工会。次年2月,成立行业性工会组织店员工会、手工业总工会等。
是月,驻宁波浙军两个团宣布起义,响应北伐。
11月,黄包车夫工会成立。城区1800余名黄包车工人到警察厅请愿,反对资本家增加车租,并取得胜利,迫使资本家答应增资要求。
12月,宁绍台农民协会在宁波成立,竺清旦任会长。
是年,通泉源自来水公司成立。
民国16年(1927)
2月,北伐军何应钦、白崇禧部进入宁波。
是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宁波市党部改选。
宁波人民团体联合会成立,筹建宁波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在宁波的统治终结。
3月2日,宁波市临时政府筹备委员会成立,张申之任主席。
3月7日,国民党宁波市党部机关报《宁波民国日报》创刊。
4月9日,宁台温司令王俊借口“少数共党分子捣乱”,宣布戒严。10日,杨眉山、王鲲等被扣捕。
6月,蒋介石派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国民革命军第二路总指挥部政治训练部主任陈群为“清党”特派员(“特别清党委员”)抵宁波。22日,中共宁波地委组织部长杨眉山被斩首于道署北首,工人部长、总工会主席王鲲被斩首于小校场。中共党员胡焦琴、甘汉光、陈良义、吴德元被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8人被判刑。
是月,浙江籍工商界人士集资兴建宁波首条公路——鄞(城区)奉(奉化)公路。
7月1日,析鄞县城区及部分郊区设宁波市,罗惠侨为市政厅厅长;后宁波市政府成立,罗惠侨任第一任市长。市、县分治,宁波市设六区,城区为第一、二、三、六区。民国20年(1931)1月撤市,城区复入鄞县。
是月,罗惠侨改薛楼为宁波市市立图书馆;撤市后,市立图书馆改为鄞县县立图书馆。
11月,中共浙江省委派王家(嘉)谟在宁波南门范家祠堂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动员组织暴动。
是月,女子师范学校和培英女中合并为中山公学。
12月,市政府制定《取缔公娼规则》,设立娼妓检查所。民国18年(1929)3月,颁布《废娼办法七条》,停发新妓院执照,设立特种妇女补习学校。
是月,改建公园路为城区第一条沥青路。
民国17年(1928)
3月,中共宁波县委遭破坏,常委鲍悲国被捕。
是年,城区设戒烟(鸦片)所。
宁波城池城基拆除。
药行街改建柏油路。
民国18年(1929)
1月1日,市长罗惠侨宣布国民政府令,自本日起废止阴历,一律使用阳历。
1月16日半夜一时,市政府机关人员将新、老城隍庙偶像捣毁,庙内器物由保管委员会保管,庙祝迁外居住。
是月,宁波市政府提出以莲花为市花,以示廉洁、苦心经营之意,征求市民意见。后未实行。
3月,旧学射圃改建为宁波市运动场。民国20年(1931)改名为“鄞县县立体育场”。
4月,中共宁波市委成立,林去病任书记。5月,林去病遭敌逮捕,组织复遭破坏。
是月,王稼瑞在南门外创办宁波恒丰印染厂。
5月,鄞奉公路通车,永宁桥口建汽车南站,有大客车10辆、小客车4辆,首开客运业务。
8月,中共宁波特支在君子道三街4号(今镇明路398号)建立,徐英任书记。12月,特支遭破坏。此时期(1927.8—1932.4),海曙地区党组织有中共灵桥门(工人)支部、绸布店员支部、黄包车工人支部等14个党支部。
是月,市立民众教育馆于郡庙成立,民国20年(1931)改名“鄞县中山民众教育馆”。
是年,旧道署和后乐园改建为中山公园。
民国19年(1930)
2月,甬江女子中学在盐仓门开办。
3月,宁波至奉化(大桥)公路通车。
是年,鼓楼筑瞭望台,置标准大钟。
陈炳发在今东渡路咸塘街口左首开设同仁泰百货店。
邮政储蓄金汇业局成立,在日新街、鼓楼前办理业务。
开明街甬江戏院购置电影放映机,改名“甬江电影院”。
民国20年(1931)
1月,撤销宁波市建置。
是年,中国垦业银行在境内设立分行。民国22年(1933),宁波实业银行在境内设立分行。25年(1936),淳叙商业储蓄银行宁波分行成立。
民国21年(1932)
1月,鄞县县政府建造段塘水上飞机场,至5月竣工。
1—3月,“一·二八”淞沪抗战起。宁波反日会发出急电,要求政府与日断交宣战。宁波商会捐银圆6万元,城区人民团体、群众募集麻袋3万只、咸光饼73万只,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日华绸缎局、黄恒泰五金号所售日货被查获没收,店主被罚站木笼和游街。
4月,中共宁波市委书记杨仁梓自首叛变,14名党员和8名活动分子被捕。海曙境内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又一次遭破坏。中共宁波地方组织暂告中断。
5月,城区邮务工人罢工,全城邮务停顿。
6月,市公共体育场3万人集会,追悼淞沪抗日阵亡将士。
10月,首家商营客货运输企业——鄞奉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办。
是月,宁波冷藏公司创办。
是年,袁士川在城区开办“黄金广播电台”,此为城区第一座广播电台。
民国22年(1933)
5月,城区霍乱流传,死225人。
9月,天一阁东墙被台风吹倒,地方人士发起募资大修,迁入府学尊经阁,增辟“明州碑林”和“千晋斋”,民国25年(1936)竣工。
是年,四明证券交易所成立。
建成和义路、永丰路、望京路,形成城厢环城线。
民国23年(1934)
5月1日,新灵桥动工兴建,为三联钢骨独孔环洞式单跨拱桥。
8月,西门水关新建一二八桥,捐募以一元二角八分为标准,纪念“一·二八”国耻。
9月,设立宁波自来水公司,旋停办。
10月23日夜7时30分,宁波上空现“巨星”,自北向南疾驶,尾长丈许,红光照耀如白昼,“隆隆”有声,历时4秒钟。
10月28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到宁波游览。
是年,宁波通讯社成立。《宁波大报》发行。
沪甬长途电话线敷设完成。
鄞慈镇公路建成通车。
民国24年(1935)
4月,宁波大通新闻社成立。
是月,杭剧春秋社来甬公演《双贵图》,杭剧首次进入宁波。
6月,修复管江岸村白云庄(甬上证人书院黄宗羲讲学处)。
6—8月,受上海金融风潮的影响,城区30余家钱庄停业。
是年,城区撤区,海曙境内行政区调整为湖东、湖西、灵桥、唐塔、县东、县西、南郊、西郊8个镇。
城河委员会改建北大路。
民国25年(1936)
2月,城区环城马路(泥石路面)竣工。
6月27日,灵桥竣工。
12月,国民党鄞县县党部部所暨孙中山纪念堂在县学街落成(今第一医院址)。后毁于日军飞机轰炸。
民国26年(1937)
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宁波爱国青年成立生活服务团、战时服务团等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是月,沪杭甬铁路全线通车。
8月16日,日机首次空袭宁波。此后日机的轰炸以26年(1937)11月12日,27年(1938)2月1日,28年(1939)4月28日、5月1日,29年(1940)9月3日、9日、11日的轰炸最为残酷。七次轰炸,日机出动52架次,投弹148枚,毁房2000余间,炸死平民293人,炸伤600余人。
9月,朱镜我、鲍浙潮(鲍悲国)等5名党员在境内自行成立中共临时特别支部。
10月14日,甬江高潮达10尺5寸(平时高潮8尺5寸),涨入路面。
是月,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在鄞东观音庄成立。机关一度设在南门外船埠巷(今南郊路279号)鲍浙潮家。
民国27年(1938)
5月,中共鄞县县委成立,下辖鄞东、鄞南、城区3个区委。海曙区境属城区区委。8月,海曙地区建立中共鄞县(宁波)城区委员会,下辖组织有中共寿全斋支部、新生书报社支部、宁波学生(学周社)支部、盒子作坊支部、妇女支部。28年(1939)5月,中共鄞县县委撤销,城区区委直属宁波中心县委。翌年3月,重建鄞县县委。
8月,城区实行灯火管制。
海曙地区成立中共鄞县(宁波)城区区委。29年(1940)7、8月间,城区一些政治面目暴露的党员先后撤离。翌年1月,实行特派员制,城区区委不复存在。
民国28年(1939)
1月15日,观宗讲寺三角地旁斋客卧室起火,焚毁方丈殿、佛堂等50间,仅大雄宝殿幸免。
5月,中共宁波中心县委在城区成立,同时撤销鄞县县委。
民国29年(1940)
10月27日下午2时,日军飞机在城区东后街、开明街撒下带鼠疫菌的面粉、麦子、跳蚤等物。10月30日至11月2日,染鼠疫死者106人(后查实135人),其中全家死尽12户,最多一家宝昌祥蒋阿宝及其家属、职工15人,死14人,仅幸存1人。
12月27日,城区枪决汉奸7名。
民国30年(1941)
4月20日下午5时,宁波城区沦陷。
4月27日,日军成立伪“宁波乡镇联合会”(维持会),原宁波商会会长袁瑞甫任会长。后改名“鄞县乡镇联合会”,又改名“鄞县政府”。其后成立“宁波商会筹备委员会”,郭逸民任筹备主任,成为日伪经济机构。
民国31年(1942)
4月19日,国民党挺进第二纵队袭击城区西郊日军岗哨、开明街日军宪兵队,击毙日、伪军各1名。
12月29日,国民政府在城区设立鄞县县政府办事处,以协调指挥敌后斗争。
民国32年(1943)
1月11日(另说10日),药行街人和堂药店失火,车轿街、又新街、灵桥路100余家店铺被烧,毁屋200间。
3月15日,伪军项雄、吴轶群、虞(詹)中民等勒索未成,杀害莲桥街王春芳一家及原房主詹峨山等人。
民国33年(1944)
3月5日下午3时半,城区突下黄沙(沙尘暴),继而大风陡起,灰蒙蒙一片,至夜未止。
民国34年(1945)
春,宁波城区建立“抗日反攻同盟”。
5月1日,浙东总工会成立。
6月9日,城区爆发抢米风潮。
9月17日,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陈沛、王云沛、陈孔达率第一〇七师开进宁波城区。日军于江东白鹘桥附近签署投降书,被日本军侵踞4年5个月的宁波光复。
民国35年(1946)
2月27日,宁波商会召开光复后第一次代表大会,俞佐宸为理事长。
4月1日,城区私营宁声广播电台成立。
4月18日,城区500名小学教师因物价飞涨、生活困难罢教,后当局同意给公立小学教员增发3个月补助工资。6月,宁波工委指导小学教员成立城区小教福利会,成为开展民主运动合法阵地。翌年1月,宁波小教党支部以小教福利会名义声援全国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8月1日,《宁波晚报》创刊,出版1个月停办。
8月26日,抢劫20多次的剧盗虞铁山被捕,从杭押回宁波,后被判处死刑。
10月,中共四明特派员派人在西郊路693号(今639号)组织“假家庭”。县学街开设“公平柴行”,为与四明山的秘密联络点。
民国36年(1947)
2月,人力车职业公会选派代表30余人请愿,反对城区行驶公共汽车。
4月,私立济喑聋哑学校建立。
5月1日,国民党县党部借民光戏院召开劳动节纪念大会,利用大会名义,发表拥护蒋介石政府的宣言。台下工人轰下大会主席斯旺。顺丰布厂女工应蔷娣当场揭露工人生活贫困真相。大会匆匆宣布散会,县长半途退出。
5月17日,城区300余名织布工人罢工,在市公共体育场集会游行,提出增加工资等11项要求。5月19日,罢工取得胜利。
6月1日,鄞县师范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罢课请愿,要求提高主副食费。
上半年,老城区海曙境内政区调整为海曙、灵桥、镇明、长春、西郊5个镇。
10月,城区开始行驶三轮车。
民国37年(1948)
4月5日,县政府社会科调查县城娼妓,城区有一、二、三等妓院46家。
是月,徐朗以长春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和宁波通讯社特约记者身份,与《宁波时事公报》社编辑庄禹梅一起,发起成立宁波文艺工作者协会。
6月14日,城区米价狂跳,开明街黄兴昌米店被抢。抢米风潮中,被抢米店48家,被抢大米2500余石、蚕豆400余石、黄豆180石、稻谷6万余斤、小麦4000斤、面粉370包、法币18000多万元。当局逮捕群众20多人,决定限米价为每升9万元,每人限购2升。
10月,海曙地区党组织先后输送进步学生和“燧火社”成员多批近百人奔赴四明山、会稽山参加革命。
11月1日,农历十月初一日,城隍庙重修后“开光”。
12月3日,沪甬航线“江亚”轮沉没,近千人遇救,2000余人罹难。1956年10月31日,“江亚”轮在上海吴淞口外打捞出水。
民国38年(1949)
2月26日,《宁波晨报》创刊,4月被查封。
3月12日,蒋介石、蒋经国至天一阁和鄞县县立中学(宁波二中前身)视察。10天后,蒋介石题“名山盛世”赠藏书楼。
4月30日,国民党省政府机关迁至府桥街专员公署,5月中旬撤往定海。
5月25日零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五师一九五团、六十四师一九〇团从江北岸和西郊两路进入海曙区,宁波解放。上午,城区2000多中学师生集会游行,欢庆解放。下午,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干部战士进入市区。
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宁波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市军管会”)成立,主任丁秋生,第一副主任张登(沙文汉,未到任),第二副主任顾德欢。宁波市警备司令部成立。翌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二地方委员会成立,书记丁秋生。10月改称“中国共产党宁波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宁波地委”)。
6月1日,市军管会接管国民党鄞县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院、县警察局,及城区海曙、镇明、长春、灵塔、西郊、北郊6镇的镇公所房产,及海关、税局、银行、公立学校、医院等。市军管会下令解散宁波的中国国民党、三青团、中国青年党、民社党等组织。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分行成立。
6月24日,析鄞县城区及郊区为宁波市,宁波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长为苏展。
7月13日,宁波贸易公司平价配售米、油、盐。
7月14日,第二军分区机关移驻境内府侧街,后改称“宁波军分区”。
宁波新华书店开业。
是月,宁波市公安局在市区内建立4个分局,现海曙区范围建第一和第二分局。
8月1日,《宁波日报》创刊。
9月5日,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9月9日,市通用汽车公司改装木炭汽车成功。次年,客、货运汽车大部改为木炭车。
是月,国民党军队飞机空袭灵桥、新江桥,轰炸江厦街、东渡路和药行街一带商业集中地段,127家主要批发商行和165家零售商店被炸毁或焚烧,天后宫被毁,金融商业区成为废墟。至12月底,共遭炸27次,死152人,伤295人,毁房5800余间(包括江东、江北)。在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中,解放军副指导员朱保山为在烈火中抢救一名小女孩英勇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接连数日晚上,城区居民组织腰鼓、秧歌、彩灯队上街游行庆祝。
10月5日,城区恢复供电。18日,永耀电力公司发电厂遭国民党飞机轰炸,停电两月余。
是月,建立镇明、海曙两个区委;11月又建立镇明、海曙两个区公所。镇明区包括原灵塔、长春、镇明3镇,海曙区包括原西郊、北郊、海曙3镇。农村开展减租运动,建立乡、村农民协会和行政委员会,废除保甲制。
海曙、镇明两区动员支前民工221人、船107只及麻袋、木头、铁丝网等物资,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解放定海战役支前任务。
首家公营工业企业甬江印刷厂开业。
12月12日,宁波市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梅园居民委员会在镇明区诞生。至1950年6月,海曙、镇明两区共建立居民委员会12个、居民小组210个。
1950年
1月22日,海曙、镇明两区成立市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推销委员会支会。至2月底,海曙区完成购债任务9000分,镇明区完成购债任务11000分(“分”为折实单位,每分含大米6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的价值)。
是月,海曙、镇明两区农村建立农民协会。截至2月底,海曙区建立农民协会16个,会员1252人;镇明区建立农民协会5个,会员311人。
是月,开始安装新江桥、东门等处街道红绿灯。
2月,农村经过减租征粮教育,普遍实行减租。至3月上旬,两区共完成征粮任务161.5万斤。
6月,镇明、海曙区委和区公所建制撤销,区内工作由苍水、孝闻、西郊、江厦、湖西、县学和南郊7个派出所管理。
8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办理婚姻登记。
11月,修缮中山公园。次年2月,第一期工程竣工。
12月,市区工商界12000余人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游行。
1951年
5月5日、27日,宁波市人民法庭镇明、海曙分庭同时举行两次公审大会,反革命首恶分子斯旺等人被处死刑,罪恶较轻的被判刑或管制。
5月15日,毛衙弄李庆城将其萱荫楼藏书3万余册献给国家,分藏北京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
是月,境内成立海曙区人民政府、镇明区人民政府和郊区人民政府。
宁波市人民法庭增设海曙、镇明两个分庭。
7月7日,海曙、镇明分别举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贯彻镇压反革命运动。
8月,建立海曙、望京、月湖、灵塔4个区委和区人民政府。
9月1日,境内《宁波大众》创刊,《宁波时报》停刊。
10月13日,市政府接办华美医院,1954年改名为“宁波第二医院”。
1952年
8月12日,海曙区委成立以取缔反动会道门为重点的镇反“中潮”①分指挥部。至1953年5月,海曙、镇明两区取缔中教道义会、济公坛、无为教等7种反动会道门组织。监管反动会道门道首45名,登记道首149名,一般道徒退道4353人;查封了坛堂,收缴了印信簿册等842件。
是月,撤销海曙、望京两区,合并成立海曙区;撤销灵塔、月湖两区,合并成立镇明区。
8—10月,开展禁毒运动。
9月1日,成立首家集体经济性质的天封联合诊所。
是月,城区10个行业、33个单位私私联营为人丰染织厂,后又有先后两批71个单位并入该厂,全厂拥有厂房2334平方米、布机243台、职工1342人。
海曙、镇明两区工会办事处筹备委员会建立。12月,建立市总工会海曙区和镇明区两个办事处。1954年2月,改名为“宁波市海曙区工会联合会”和“宁波市镇明区工会联合会”。
10月,海曙区选出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3人。
青年团宁波市海曙区工作委员会建立。1953年1月,青年团镇明区工作委员会建立。
海曙区工商办事处成立。
1953年
1月,海曙、镇明两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
2月10日,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建成开播,台址位于境内。
是月,海曙、镇明两区首届妇女代表大会分别召开,两区各有204名和156名代表出席会议。建立海曙、镇明两区民主妇女联合会。
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宁波老市区(包括江东、江北)人口20.75万人。
10月30日至11月1日,海曙区召开首届首次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75人。选举徐峰为区长。翌年1月,镇明区召开首届首次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8人。选举郑杰为区长。
12月,全区居民粮食、食油实行计划定量供应。居民凭证购粮,不限量。
是年,解放北路体育场建成。后又在场中或附近逐步建成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武术房、棋类房、旱冰场、游泳池等。
1954年
1月,撤销海曙区鼓楼(大区)居民会,恢复原鼓楼、鼓前、公园、北大居民会建制。
是月,实行食油统购统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海曙区委员会和镇明区委员会分别建立。1956年2月撤销。
4月1日,市人民电影院建成。
7月,手工业实行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组织服装生产社、供销社、生产小组等,个体手工业者成立劳动者协会。至翌年3月,镇明区建立基层劳动者协会6个,会员1120人。
是月,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百货业的“大中国”、“同福昌”、“一言堂”进行改造试点。
9月15日,实行棉布计划收购、计划供应。
10月16日,浙江省立宁波医院改为宁波市第一医院。
12月31日,宁波市人民大会堂落成,位于境内公园路。
1955年
3月1日,根据国务院命令,宁波专区、市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币)。两区开展使用新币宣传活动。
9月,居民粮食实行按人定量供应,对居民发放新购粮证和粮票。
12月,城区私营棉布、新药、国药、木材、纺织、机器、酿酒、榨油、百货、服装、五金等商业行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
1月,境内私立小学、中学、聋哑学校改为公立学校。
是月,城区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市郊低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1日,6万人集会游行,庆祝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撤销海曙、镇明两区建制,建立市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苍水、孝闻、鼓楼、西郊、江厦、仓桥、县学、湖西、药行、天封10个街道办事处。
2月6日,城区第一路公共汽车开通,行驶于永宁桥汽车南站至庄桥火车站间。
是月,区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撤销。
3月,苍水、孝闻、西郊、鼓楼4个街道组织156户、433名失业和无业人员去奉化、宁海等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
5月19日,举行市中学生首届体育大会。
8月1日午夜,强台风在象山县登陆,市区遭台风暴雨袭击,风力12级以上,造成工厂停产、住宅倒塌、人员伤亡。
是月,宁波市自来水厂建成供水。
9月19日、30日,市区又遭暴雨灾害,街道积水最深处达80厘米。
12月31日,城区有线广播开始播音。
是年,祖关山发掘、清理出战国至明代墓葬。
1957年
3月,延庆寺十八罗汉、天封塔、天一阁等由市人委公布为宁波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5月,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参加市委召开的全市党员骨干会议。会议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作出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的决定,要求各界人民团体帮助共产党整风。7月中旬起,开展反击右派的斗争,至翌年夏结束。
1958年
1月上旬,天封塔顶东南西北4个洞中发现锡箱4只,内藏宋代鎏金铜塔、铜佛像等珍贵文物。
1月中下旬,各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开展以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3月,各街道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双反”(反浪费、反保守)、“双比”(比先进、比多快好省)运动。
5月,街道对个体手拉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有手拉车99辆,工人99名),决定将手拉车从私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取消计件工资制,实行按月固定工资制。
9月1日,镇明街道对出租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镇明辖区出租私房(100平方米以上)和非住宅用房2429户,批准改造2244户,80%房主领到定息证。
是月,成立中共宁波市镇明区委和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并成立镇明、海曙两个街道办事处。
镇明、海曙两街道开展全民性“大鸣大放大辩论”和“以钢为纲”、大办钢铁生产的高潮,发动群众大搞坩埚炼铁和回收废钢铁。群众拆墙取砖建高炉,献出火炉、烛台、脸盆、铁窗、铁床、铜床等充作废钢铁。至年底,两街道参加劳动人数达47000多人次,共炼生铁1400多吨、烧结铁近100吨。
10月,镇明、海曙街道办事处及区委分别成立办社工作组和以街道为单位的公社筹备委员会。至年底,镇明建立江厦、天封、湖西、县学、仓桥5个人民公社,海曙建立孝闻、苍水、西郊3个人民公社。与此同时,搞“吃饭不要钱”,大办公共食堂和幼儿园、托儿所及缝纫、洗衣等社会服务单位。
11月4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到宁波考察,下榻中山西路地委大院内。在甬期间参观了书城天一阁。
是月,镇明街道办事处、区委决定打通灵桥路与江厦街,建立宽26米的道路。
12月,海曙街道办事处、区委发动全区居民继续开展除“六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臭虫、蟑螂)、灭“三病”(血丝虫病、钩虫病和疟疾、血吸虫病)运动。
是年,开展精减干部,下放劳动锻炼。
1959年
1月,镇明湖西辖区成立麻疹隔离所,收容病孩75名,控制和减少了发病率,消灭了死亡率,减少了并发症,受到宁波市除“四害”指挥部通报表扬。
5月,镇明街道办事处、区委成立工作组,分3批整顿、巩固、提高民办工厂。原有140多家工厂,经整顿后存45家。
是月,镇明街道办事处、区委遣返盲目流入城市人员679人。
7月5日,上年9月动工兴建的阻咸蓄淡工程姚江大闸(现江北区地段)建成。
9月28日,萧甬铁路(萧山至宁波南站)全线通车,29日在宁波南火车站举行通车典礼。
是月,第二医院首例切肺手术成功。
1960年
1月,国家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海曙、镇明浮肿病流行。
3月1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乘坐的火车专列抵达宁波。16日傍晚,毛泽东在宁波火车南站下专列,由省、地、市领导陪同,乘汽车从南站经共青路、中山路、江厦街视察宁波市容。
5月5日,宁波汽车总站建成使用。
6月1日,海曙、镇明两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宁波市海曙人民公社,建立中共海曙人民公社委员会。
是月,恢复建立妇女联合会。
7月,宁波工学院建立,翌年3月改称“宁波工业专科学校”。
11月14日,海曙公社党委对全社各部门用粮情况进行贯彻执行低标准方针的整顿。全社各系统16810名职工,月平均用粮标准由30.6斤降到27.91斤。
1961年
1月,海曙公社党委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一忆三查”(忆阶级斗争,查立场、查观点、查作风),揭发了一些干部多吃多占、开后门、生活特殊化等问题。
4月15日,天一阁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月11日,市人民委员会公布白云庄、天封塔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月,整顿街道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幼儿园。
7月31日,海曙公社决定撤掉万人食堂,食堂场地改办制药厂。
是月,城乡旱情严重。海曙公社抽调技术工人和抗旱物资,支持农村抗旱。
8月11日,决定派工作组进万人食堂查清问题,处理善后。
12月31日,公社政法部门统计,截至1961年底,全公社32474户、145698人,其中农业人口930人。
1962年
4月6日,藏书家冯孟颛家属按冯先生遗嘱,将藏书109746卷并书楼伏跗室献给国家。次年,伏跗室对外开放。
至7月底,海曙公社根据市委关于“精兵简政,压缩城市人口”的精神,动员回乡下乡4317人。
10月26—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至天一阁视察,应邀书联赋诗。
12月12—13日,召开中共海曙公社第一次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07人。
1963年
3月,西郊管江岸白云庄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月22日,位于柳汀街的宁波华侨饭店落成。
6月,海曙公社划分为镇明、海曙两个人民公社。镇明公社辖天封、湖西、仓桥、县学、江厦5个分社,海曙公社辖苍水、孝闻、西郊3个分社。
11月,镇明公社实施计划生育,凡3个孩子以上的夫妇,动员做绝育手术。
12月,海曙、镇明辖区贯彻“精简”方针,压缩城市人口,动员回乡人员。全年两公社合计动员1172名人员回乡。
1964年
3月12日,海曙、镇明公社党委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动员大会,掀起学习“毛选”(《毛泽东选集》)热潮。
3月25日,海曙公社军民联防委员会成立。
是月,宁波市第二医院大部分断离左前臂再接取得成功。
6月,海曙、镇明公社开始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至7月1日零时,海曙、镇明辖区总人口为145109人,其中男70168人、女74941人。
7月,大旱,居民用水紧张,市民采取掏井挖池等办法扩大水源。
12月,海曙公社全年动员下乡1113人,其中插队落户887人。
是月,掀起“兴无灭资”、“破旧立新”活动,“状元楼”、“赵大有”、“楼茂记”、“升阳泰”等传统店名和一些路名被改换。
1965年
1月下旬,宁波府城隍庙菩萨塑像被毁。
8月25日,镇明公社第一批应届高、初中毕业生(简称“知识青年”)38人下乡插队落户,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11月12日,市第六届普选工作在江厦分社试点,至12月20日,全公社选出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5名。
是月,镇明公社提出几年内争取人口出生率有显著下降的3条措施:切实把计划生育纳入计划化轨道;正确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把技术工作跟上去。
1966年
1月13日,镇明公社各分社建立防空指挥所,街道设立防空小组。2月2日,海曙公社建立海曙防空分指挥部和反空袭专业队伍。
4月29日,海曙公社召开首届退休工人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74人。
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境内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
6月13日,中共宁波市委向境内宁波五中派出“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至8月,先后派出3批工作组,进驻中小学校等101个单位(包括江东、江北区)。
8月14日晚上,5万人在北大路体育场集会,庆祝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发表。骤下阵雨,南大门出场群众蜂拥挤轧,踩死21人,重伤14人,其中居住镇明公社的14人(教师2人,中小学生12人)。
8月21日,海曙境内的宁波五中成立“红卫兵”(以学生为主的“造反派”组织),旋即遍及全市各校。“红卫兵”涌上街头,大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砸招牌、毁路标、捣古迹、烧典籍。
9月4日,宁波第一中学“红卫兵”40余人,押着校长游街至市委机关,要揪“黑后台”市委宣传部部长,受到机关干部抵制。
9月5日,镇明小梁街一居民因被捆绑、游街而上吊自尽,时称“小梁街事件”。
是月,海曙、镇明公社辖区内各类中等以上学校停止招收新生,开始“停课闹革命”。
各公共场所、商店、工厂、学校被漆为红色,红门、红柱、红墙,时称“红海洋”。
11月,海曙、镇明公社辖区内有33条街、巷撤并为19条,并改换地名。灵桥改为“红卫桥”,新江桥改为“反帝桥”,中山公园改为“人民公园”。1981年11月,被改地名绝大部分恢复原名。
是月,镇明公社动员城镇知识青年赴新疆建设兵团,520名知识青年赴新疆。至年底,全公社1520人去农村落户。
1967年
1月16日,“造反派”冲击报社、电台。17日起,《宁波大众》改出《新华电讯》,24日复刊。
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甬部队奉命“支左”,市公安局实行军事管制。
是月,在上海“一月革命”风暴影响下,境内掀起一场由“造反派”全面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行动,大批领导干部遭到揪斗,各级机关陷于瘫痪。
海曙、镇明公社内的“革命造反”组织参加“宁波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嗣后,参加“工总司”人员分出一派,成立“宁波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宁总司”)。
2月13日,军内允许搞“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海军体工队、“八一”摩托艇队部分“造反派”驾车过灵桥,行至反帝桥南堍,躲入“工总司”。地方“造反派”组织插手军内“文化大革命”,发生游行示威、围攻、扭打,持续数天,时称“反帝桥事件”。
2月22日,市公安局军管会通令取缔“工总司”,25日通令取缔“宁总司”等6个“造反派”组织,先后逮捕了一批“造反派”头头。5月26日,宣布平反,释放被捕人员。
是月,海曙、镇明公社所属各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
6月2日,海曙公社16所小学联合召开“红小兵”代表大会,成立辖区“红小兵”组织。成立前,小学建立“红小兵”营部,取代少年先锋队组织。
7月7日20时,“造反派”组织“反逆流”、“工联总”冲击地区革命委员会大院,静坐抗议。8日凌晨4时,被“联总指”包围,12时发生武斗,伤50多人。
8月14日,“工联总”、“联总指”两派在延庆寺武斗,伤40余人。
10月28日,“工联总”、“联总指”两派在街头贴大字报时发生冲突,投掷手榴弹,当场炸死八中学生1人,炸伤16人。
12月,海曙辖区内的甬江印刷厂承印10万册《毛泽东选集》(第二卷)、70万册毛泽东著作“新五篇”、263万册《毛主席语录》。
1968年
3月5日,镇明公社辖区的宁波牙刷厂成立“革命委员会”。这是辖区基层单位最早成立的“革命委员会”之一。
5月,海曙、镇明公社辖区掀起“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活动,使此前的“早请示、晚汇报”等活动更趋狂热。
11月,城区首批504名中学毕业生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中绝大多数住在海曙、镇明公社。
12月26日,宁波防水厂一临时工攀着汽车游行,被车挤轧致死,一派诬指被另一派打死,武斗又起,伤18人,重伤致死1人。
是年,镇明区机械修配厂(宁波化工机械二厂前身)试制成功反应锅专用减速机。
1969年
2月25日,宁波市“清理阶级队伍”工作会议召开。此后,海曙、镇明公社辖区内群众组织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一批干部、教师遭受审查、揪斗。
3月6日,市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派出第一批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至8月,工宣队进驻海曙、镇明公社辖区教育、卫生单位。
4月21日,海曙、镇明公社首批去黑龙江省萝北县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坐火车离开宁波。
4月21日、24日,“工联总”内部发生武斗,互相冲砸工艺美术厂和甬江印刷厂。
5月30日,宁波市镇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8月30日,宁波市海曙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建立常委会。
9月,“工联总”、“反逆流”、“宁联总”等“造反派”组织先后宣布解散。
是年,由王本立主持的宁波立体研究小组(1970年改称“宁波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11个镜头同步拍摄的立体照相机。1974—1976年,又研制成国内第一架X线立体透视机。
1970年
1月28日,市区人民公社改称为“区”,海曙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海曙区革命委员会”;镇明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镇明区革命委员会”。海曙、镇明两区先后召开党员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中共海曙区、镇明区委员会。2月21日,两区革委会建立核心小组。3月13日,两区核心小组下设政工、办事、保卫、生产指挥4个组。9月,海曙、镇明两区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分别改称为“中共海曙区核心小组”和“中共镇明区核心小组”。
1月30日,宁波人民广播站在镇明辖区内建立。
是月,公社人民武装部改称为“区人民武装部”。
5月13日,海曙、镇明两区人民武装部恢复建制。
7月15日,经市革委会决定,原来由城市公社领导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划入市属各局的原社队企业(其后称“乡镇企业”。已撤销、合并的除外),从8月1日起,一律划归原所属各区。
8月1日,老市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为期40天,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教职员工队伍中有110人(包括江东、江北区)被定为“阶级敌人”。
9月30日,三孔双曲拱反帝桥(即新江桥)建成通车。
12月26日,宁波电视转播台建成,转播上海电视台节目。台址位于境内解放南路。
1971年
2月20日,镇明区召开“一打三反”运动落实政策宽严大会。会上重点批判了3名现行反革命犯罪分子,对14名犯罪分子宣布了处理决定。
3月4日,海曙、镇明两区下属街道党组织恢复活动。同时,共青团和妇女组织也开始恢复活动。
6月、7月,海曙、镇明两区先后召开全区首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有军代表参加的两区区委领导班子。于化武为中共镇明区委书记,张立谟为中共海曙区委书记。
7月,东方红大街(今中山东路)、延安路(今灵桥路)危房翻建列入市危房修建规划。1971年下半年先修建东方红大街东段南侧(东福园饭店至开明街口),全长544米,拆除危房17445平方米,翻建楼房13600平方米。1972年规划修建延安路北段东侧,继续修建东方红大街(从开明街口至解放路口)南侧。
12月26日,海曙区委决定建立海曙区民兵警备营。
1972年
1月25日,辖区内原属民办的青年中学、东恩中学和苍水等8所小学由国家接收为公办学校。青年中学改为“宁波市第十六中学”,东恩中学改为“宁波市第十七中学”(原十七中划归九中),由市教育局接收。8所小学由海曙、镇明区接收。6月3日,镇明地区所属民办的江厦、灵桥小学和延安中学由国家接收为公办学校,江厦、灵桥小学由镇明区接收,延安中学由市教育局接收。
8月1日,由原新江桥浮桥迁建的解放桥竣工。
10月25日,镇明区决定建造全区重点工程湖西菱池漕防空工程。工程北通西大街(今中山西路),东通偃月街,西通环城马路(今长春路),全长约1000米。
1973年
4月2日,中共海曙区委召开全委会议,学习《人民日报》通讯《鼓足干劲学大寨,加快步伐赶昔阳》。
7月,海曙区19个工厂推广华罗庚“优选法”。
是月,改建南火车站广场及延安路(共青桥至新江桥,即今长春路一段和灵桥路)全线。8月1日前清除沿线房屋、地下管道等障碍物。
8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通知,派驻地方的驻甬部队“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人员撤回部队。
是年,和义路、东门口建造防空设施过程中,发现唐代和宋代城门遗址、造船场遗址,发掘出土唐宋青瓷器、漆器等700余件和独木舟1艘。
1974年
4月27日,镇明区成立批林批孔领导小组。5月31日,海曙区成立批林批孔领导小组。批林批孔小组凌驾于区党委之上,批判“复辟倒退”,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8月,镇明区人民防空工程月岛工程建成28米深的钢筋混凝土竖井,并在竖井距地面26米处挖进横道23米。
1975年
1月22日,中共镇明区委撤销批林批孔小组。3月10日,中共海曙区委撤销批林批孔小组。
1月24日晚,市民兵指挥部在大梁街口及解放北路(北大路)口制造事端刺伤人员,砸毁汽车。3月4日,市委撤销市民兵指挥部。
7月,镇明区委对“清队”(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中的479名对象进行定性定案、定案复审,做到有案必查,有疑必议,有错必改,有漏必补。
9月,海曙区委纠正“双突”(突击入党、突击提干),部分新任命干部作“双突”干部处理,取消任职资格。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海曙、镇明两区干部、职工、居民佩戴黑纱、白花,悼念周总理。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各部门、各单位设灵堂、敬献花圈,举行悼念活动。
是月,南郊水厂建成投产。
10月6日,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结成的帮派)。23日,两区干部、职工、居民参加全市集会游行,庆祝胜利。
1977年
1月5日,镇明区委抽调一批干部和基层骨干参加市农业学大寨工作队,深入农村,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
7月22日晚,海曙、镇明两区干部、群众收听《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公报》。23日,举行集会游行,热烈拥护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24日,镇明区委召开热烈庆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大会。
9月26日,市中医院在境内建立。
1978年
5月5日,海曙、镇明两区区委分别成立摘掉右派分子帽子领导小组,纠正反右扩大化错误,对两区尚未摘帽的人员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嗣后,又做好对摘帽人员的安置工作。
5月18日,海曙、镇明两区分别成立“社会劳动力管理站”,负责劳动力组织、调配和管理工作。
6月1日,市委决定调整区属工业隶属关系,按行业分别划归市有关工业局领导管理。海曙区建筑工程队、绿化队等部分区属单位属区和市双重领导。
7月15日,各街道革命委员会改为“街道办事处”(全称为“宁波市××街道办事处”)。街道所属居民组织统称为“居民委员会”。
9月19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宁波市海曙区、镇明区为市辖区一级(县级)政权建制。区委设立组织科、宣传科(兼管统战工作)、纪委、人武部,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和工业、财贸、民劳、文卫、城建办公室,建立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成立工会办事处、共青团区委和区妇联。
是月,老市区首批3300户居民用上液化石油气。
1979年
2月22日,镇明区委决定,为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游斗、撤职、迫害、诬陷、打击的赵惠章、高瑞森、李光星、吴正清等9名干部平反,恢复名誉,推倒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4月1日至5月29日,镇明区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对在林彪、“四人帮”时期所发生的214件案件进行复查,41人撤销原处理结论,32人平反。
5月底至6月初,海曙、镇明两区区委分别召开全委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会议着重统一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势和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9月26日,镇明区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
10月20日,海曙区居民区合作医疗防治站改为“红十字卫生站”。
12月27日,海曙、镇明区分别设立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1980年
3月20日,市委决定在海曙区进行人民代表直接选举试点工作。4月20日开始选举,选出人民代表169名。
6月,海曙区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169人。会议首次选举产生了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王清珠为人大常委会主任,董志章为区长。
是月,海曙区总工会重建。
9月,镇明区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首次选举产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朱宁康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史浩然为区长。
12月17日,宁波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东方眼镜制造厂在境内建立。
1981年
1月8日,中共宁波市镇明区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
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宁波,察看了天一阁、绣花厂等单位。
4月29日,横跨姚江、连接海曙区与江北区的解放桥建成。
5月20日,海曙区在孝闻街道进行地名普查试点。
8月11日,建立中共宁波市镇明区委政法委员会。11月14日,建立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政法委员会。
12月4日,海曙区增设中宪、秀水、尚书、广仁、柳庄、竹桥、高塘7个居民委员会;镇明区增设柳汀、中营巷、南新、延庆、小梁、紫金、灵桥7个居民委员会。
1982年
1月18—19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宁波,察看了工艺美术厂、绣服厂和天一阁。
1月30日,建立中共海曙区委人民武装委员会。2月8日,建立中共镇明区委人民武装委员会。
3月,镇明、海曙两区开展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重点抓好3件事:搞好环境卫生,解决“脏”字;整顿公共秩序,解决“乱”字;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差”字。
6月30日,天封塔底部地下发现一宋代石函,内藏浑银制天封塔地宫殿及青铜、玉质佛像和金银器等珍贵文物。
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海曙全区总人数73472人(其中男36623人、女36849人);镇明全区总人数112821人(其中男55863人、女56958人)。
1983年
2月,镇明区文化站改为“镇明区文化馆”,各街道办事处建立文化站。
5月,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在境内体育场路建成。
8月,镇明、海曙两区根据中共中央“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部署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
10月21日,海曙区召开全区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区个体劳动者协会。
11月,根据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的指示精神,海曙区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部署开展整党学习,清除“精神污染”。
12月1日起,棉布敞开供应,结束自1954年以来30年凭票供应的历史。
是年,宁波城隍庙改造成为甬城唯一的庙宇商城,发展成为郡庙企业总公司。1992年,与农业银行宁波市信托投资公司等12个单位组建宁波城隍庙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4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84年
1月,宁波市海曙区和镇明区合并为宁波市海曙区。全区辖苍水、孝闻、西门、江厦、天封、仓桥、县学、湖西、马园9个街道和段塘镇、西郊乡。3月10日,市委宣布区级领导班子组成,朱宁康为区委书记,董志章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嘉祥为区长。
5月14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段塘镇委员会和段塘镇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
6月20—22日,王宽诚参加由其捐资的东恩中学教育楼奠基仪式。次年10月19日,又参加“宽诚教育楼”落成典礼。
6月25—28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01名,列席代表50名。
7月8—13日,宁波市海曙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50名。选举董志章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嘉祥任区长。
7月17日,天封塔塔身危斜,开始拆卸落架大修。1989年11月4日竣工,12月1日对外开放。
7月27日,宁波市电视台在辖区内建立。
8月9日,市政府规划整治“三江口”。新江桥南堍至灵桥沿江一侧(今江厦街)的单位和居民住户全部搬迁,整修江堤,建造公园。至翌年11月15日,“三江口”治理第一期工程完工。
10月26日,区政府发文公布8个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立宁波中学(今宁波中学)、高丽使馆旧址(位于宝奎巷口)、伏跗室(位于孝闻街)、水北阁(位于花池巷)、寿全斋(位于中山西路)、钱业会馆(位于战船街)、董孝子庙(位于铁路南站西)、鼠疫场惨案遗址(位于中山路、开明街口)。
11月,镇明区人民武装部、海曙区人民武装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曙区人民武装部(简称“区人武部”)。1986年7月1日,区人武部划为地方建制,归地方领导。1996年4月1日,区人武部重新收为军队建制。
1985年
1月25日,宁波市海曙区公证处建立。
3月28日,宁波市海曙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建立。
4月1—3日,全区科技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14名。成立区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4月10日,区委、区政府召开“落实华侨私房政策”会议。全区“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华侨私房1.3万平方米,至3月底已落实9971.4平方米,占应落实数的76.70%。
4月14日,日本长冈京妇女代表团参观仓基街2号墙门的刘凤姑、高思明、张盈波、张金惠4户家庭。
6月1日,市妇女儿童医院在辖区内建立并开诊。
6月7日,海曙区解放南路小学教师毛丁将其祖父毛思诚生前保存的一批有关蒋介石的公事交往史料捐献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受到奖励。
8月2日,为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区委决定办10件事,其中有建造1250平方米教师住宅,优先为教师修理住房,落实教育附加费,按规定解决民办教师待遇等。
9月7日,区委、区政府在宁波剧场召开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12月31日,连接海曙区与江东区的兴宁桥建成通车。
1986年
4月3日,重建区红十字会。海曙区红十字会创建于195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
7月,海曙区老龄问题委员会建立。1990年10月更名为“海曙区老龄委员会”。
9月13日,联合国世界银行古建筑考察团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宅(仓桥卫生院址)考察砖石木雕。
9月25—27日,海曙区召开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侨联领导机构。
10月1日晚6时,区内鼓楼附近鼎新街、公园路一段发生火灾,毁房88间,死1人。火灾系瓶装液化气倒灌引起。
10月20—25日,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在市区召开。黄宗羲讲学处白云庄即甬上证人书院于25日起重新对外开放。
是月,望湖桥市场开工建设。
11月,召开海曙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2月30日,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被评为1986年度“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孝闻街道文化站被评为1986年度省级“先进文化站”。
是年,中山东路开始禁鸣喇叭,成为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第一街。1996年6月5日起,市区部分区域禁止机动车辆鸣号。
海曙区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一步到位。
1987年
1月3日,市内首家民办信用社——湖东城市信用合作社在月湖街道开业。
1月10日,浙江省第一家集体股份制银行——宁波市海曙合作银行正式开业,开始海曙金融创业。1998年,区属银行划归市统一管理。
5月7—9日,中共海曙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30人。二届一次会议选举余富来为中共海曙区委书记。
5月26—30日,区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选举顾金官任人大常委会主任,马行元任区长。
7月30日,英烈街小学内开办达敏学校。
8月20日,日本长冈京市少年友好使节团参观访问镇明中心小学。
11月23日,苍水派出所所长严京铨和民警陈永康擒获从上海潜逃来甬的盗枪杀人抢劫犯于双戈,当场缴获手枪2支、子弹18发。省公安厅为严京铨记一等功,陈永康记二等功。
12月1日,居民身份证启用。
12月26日,海曙公园北园落成。
1988年
1月4—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视察宁波,察看望湖桥市场、冷冻厂、羽绒厂等。
1月12日,境内宁波电容器厂生产的CBB60电容器获国家金质奖,结束宁波工业产品无国家金质奖的历史。
2月,海曙区档案馆建立。1991年7月,区档案馆增挂区档案局牌子。
4月2日,区委统战部接待台湾“台北宁波同乡会”探亲同胞12人。自1984年以来,全区接待探亲台胞142人,为4位台胞找到失散40多年的亲属。
4月21—23日,区委、区政府召开首次街道工作研讨会,交流发展街道经济、兴办街居企业的经验。无锡、上海、绍兴、杭州部分街道应邀派人出席介绍经验。
6月30日,江厦公园南园落成。
是月,开辟夜市,形成第一副食品商店前人行道、开明坊南段、西河市场西段、镇明路长春路口西侧、解放南路131号前人行道、市交电商店前人行道6处夜市交易点。
7月29日,区人民法院成立市区第一家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
10月17—19日,包玉刚第五次回甬,参加境内包玉刚图书馆、黄鉴湘门诊楼落成典礼。
1989年
1月1日,马园公园建成开放。
是月,汽车客运南站新客运大楼建成启用,场内可停大型客车150辆。
4月,佛教居士林修复开放。
5月24—27日,举办首届海曙艺术节。嗣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8月1日,海曙区青少年军校在市第二中学召开成立大会。
10月13日下午3时许,江厦街道英烈居委会在办公室二楼召开老年人座谈会。木结构房屋因负荷过重,楼板倒塌,老人受伤20人,其中重伤7人,1人在医院死亡。
11月16日,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及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上,海曙助剂厂开发的亚硫酸化综合鱼油加脂剂获金奖。
1990年
2月20—21日,海曙区召开第一次台胞、台属代表大会,成立宁波市海曙区台胞台属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
5月7—11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全会作了《关于加强区委思想作风建设的决议》。三届一次会议选举余富来为中共海曙区委书记。
5月21—27日,宁波市海曙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徐全福任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马行元任区长。
6月下旬和8月底,全区两次组织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搜捕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95人,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0个。
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海曙区登记总人口244629人,其中男性占50.6%,女性占49.4%。与前三次人口普查相比,首次男性比例超过女性。
8月19日零时,老市区2.2万门5位数自动电话号码升为6位数。
10月10日,宁波市海曙区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
11月18日,连接海曙区和江东区的江厦桥正式通车,连接江厦公园南园和北园桥下通道开放。
1991年
8月19—21日,宁波市海曙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接受马行元辞去海曙区区长职务,任命董永赤为海曙区代理区长。翌年3月,在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补选董永赤为区长。
1992年
1月19日,俄罗斯联邦社会保障部代表团参观考察闻裕顺福利院。
3月5日,宁波市第一个少年交警大队在镇明中心小学成立。至1998年6月,城区25所小学内成立少警中队25个,培训少警队员15000余名,受到团中央、全国关工委表彰。
4月25日,区文化馆马海云在全国“五洲杯”青年业余歌手大奖赛上获通俗唱法二等奖。
5月20日,宁波海曙老年护理医院建立。
8月22日,日本益田市吉田小学友好使节团师生22人抵甬。23日,海曙中心小学师生与使节团师生举行联谊活动。
9月8日,“南大”超市在开明街开业。此为城区第一家超市,1998年被列为全国连锁企业销售百强第25位。1999年,拥有25家门店的南大超市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被“家乐福”、“家世界”收购。
9月25日,全长145公里、经过海曙区境的杭甬高速公路动工兴建。1996年1月30日,客运线开通;12月6日,全线试通车。1999年6月26日,通过交通部竣工验收。
10月1日,顾国和基金会和孙志新捐资100万元新建的达敏学校在中宪巷举行奠基典礼。香港同胞顾水文梅、周月琴、顾国华、孔爱菊等参加奠基。1993年11月29日,达敏学校新校舍落成。顾国华、顾水文梅等出席典礼。
是月,结合街道合并,街道党委改为“街道党工委”。
11月11日,宁波市海曙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成立。
11月26日,日本福井县高龄者保健福利考察团参观考察闻裕顺福利院。
1993年
2月2428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朱守文为中共海曙区委书记。
3月1218日,宁波市海曙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徐全福为区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董永赤为区长。会议审议通过加快实施“3018”工程决议(通过3—5年,全区30家企业创利200万元以上;建成1平方公里外商投资区;建成东渡路综合市场、宁波商城、灵桥农贸市场、西河农贸市场、海商大楼、海曙大厦、郡庙商业群、亚细亚商城8个市场和商场)。
4月12日,香港甬港联谊会副会长刘孔爱菊决定捐资100万元建设“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学校于1994年7月竣工,10月20日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和开学典礼。1999年3月,爱菊艺术学校转为国有民办。
5月15日,全省首支街头综合执法队伍——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巡逻警察大队成立,开始上街执法巡逻。
5月19日,宁波市第一家国有民办中学——宁波市东方中学承包办学受聘签约。
6月16日,海曙区私营企业协会成立。
8月26日,海曙区中心卫生院更名为“鼓楼医院”,仓桥卫生院更名为“南门医院”,西门卫生所、高塘卫生院合并更名为“西门医院”,天封卫生院、江厦卫生院合并更名为“灵塔医院”,西郊卫生院更名为“老年病医院”。
8月28日,日本长冈京中小学赴中国亲友团访问李兴贵中学和新芝小学。
是月,海曙区开展“文明在海曙”系列活动,动员全区人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
10月5日,市内第一家民办高等学校——明州大学在翠柏路开学。
10月20日,宁波有线电视台成立。翌年4月27日在开明街开播。
11月13—14日,海曙人才市场开业,并召开首届人才交流大会。1997年6月,人才市场扩建工程竣工,市场面积由120平方米扩大到659平方米。
11月15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药行街拓改工程第一阶段工作全面铺开。拓改路段东起灵桥路,西至长春路,全长1956米,宽34米,工程总投资1.4亿元。翌年9月,拓改工程和灵桥大修加宽工程同时竣工。
1994年
1月8日,海曙区口腔医院与香港统一牙科器材公司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宁波口腔医院。
2月3日,宁波市海曙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成立。
3月30日,海曙区精神文明建设基金会成立。
5月27日,市政府发布《关于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城区禁放烟花爆竹。2004年,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有条件开禁。
6月18日,海曙区“三优”(优生、优育、优教)中心学校正式成立。这是全市第一所有阵地、有师资、有教育计划的区级计划生育学校。
6月20日,辖区内各中学回归市教委管辖。
7月,海曙区818名原小集体退休职工实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
8月1日,首条无人售票公共交通线(15路)运行。
12月9日,市召开中山路拓建工程动员大会。1995年9月,道路主体工程完成,东起东门口,西至西门口长春路,全长2.07千米,宽42米。1996年12月,中山西路(西起环城西路,东至西门口)全线通车。是年,中山路工程获全国市政工程质量最高奖“金杯奖”。
12月27日,灵桥农贸市场开始建设,第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
是年,高塘农贸市场建成。投资1700多万元,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是当时宁波市区档次最高、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之一。
海曙区被教育部、民政部、全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
1995年
1月1日,《宁波晚报》在境内创刊。
4月30日,区环卫处职工俞连富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并赴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5月4日,宁波市海曙区特困基金会建立。
5月11日,来自美、法、德、意等国的400多名游客参观高塘市场。
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视察宁波,听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全福关于开展干部述职评议的工作汇报。田纪云还视察区文化馆博纳保龄球俱乐部,并题词“健身娱乐天地”。
6月21日,宁波市海曙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
6月30日,宁波市第一座人行天桥——火车南站人行天桥建成。
8月2日,筹建白云街道。翌年5月8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白云街道办事处。
9月3日,开明街鼠疫场遗址建立石碑,上刻“毋忘国耻、励志图强”,是日举行石碑揭幕仪式。
10月,海曙区信访局局长沈德康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系统先进工作者”。
11月19日,海曙区月湖街道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中国街道之星”。
12月6日凌晨,中山东路绿洲珠宝行发生特大抢劫杀人案,两名保安员被杀害,被劫金银饰品价值160余万元。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波市发生的最大抢劫案。
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批准《海曙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经过改革,党委工作部门从7个减少到5个,政府工作部门从26个减少到20个。
是月,宁波市海曙区计划生育协会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称号。
是年,宁波市邮电局开始筹备建立宁波Internet节点。
1996年
1月8日,宁波市海曙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
1月13日,受李鹏总理委托,国务院副秘书长周正庆、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一行考察高塘市场。
1月25日,海曙区城建局被评为1996年首次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普查“全国先进单位”。
2月14日,区卫生防疫站傅序刚获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无偿献血银质奖章。
3月3日,段塘立交桥工程开工。12月1日建成通车。此为宁波第一座城市互通式立交桥,全长3901米,其中主桥长477.8米。
是月,全区首次国家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结束,录用公务员17名。
6月26日,大梁街基督教百年堂新堂落成,占地面积1302平方米。
7月,南塘公园一期工程动工。12月建成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1855平方米。次年12月,二期工程竣工。
7—9月,祖关山古墓葬进行调查发掘。
8月22日,南郊水厂取水口上移一期工程开工。12月28日竣工投入使用,输水管道全长41千米,最大送水量25万吨/日。
9月26日,经建设部验收考评,新街小区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称号。
9月30日,柳汀立交桥一期上跨机动车道竣工通车。
10月26日,迁址重建的海曙中心小学和由香港和富集团董事长吴剑鸣资助200万元建造的吴剑鸣外国语学校落成。
11月21日,特服号为163的宁波Internet节点开通,“宁波公用信息网NPNET”开始试运营。后改为“东方热线”。
11月22—23日,经省、市卫生部门考核,宣布海曙区已消灭丝虫病。
12月3日,境内宁波恒丰布厂、宁波无线电四厂、宁波精密铸造厂、宁波糖果饼干厂宣布破产。
12月18日,海曙区南苑医院正式对外开诊。
是月,南郊公园建成。
1997年
2月1日,阳光广场落成开放。此为市区第一个休闲广场。
2月21日,“缸鸭狗”新店在县学街开张。12月,“缸鸭狗”总店、宁波大酒店制作的宁波汤圆,同时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4月11日,市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宁波城市合作银行在解放南路开业。1998年6月更名为“宁波市商业银行”。
4月12日,宁波市第一家专业电脑市场在江厦街开业。至1999年,境内拥有江厦、海光、一百3个电脑市场分场。
5月5日12时15分,“奉航1”号客轮驶离濠河头,回奉化西坞,是为区境内最后一班内河客轮。
6月20日,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110指挥中心开通。
是月,海曙区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
9月28日,明代民居范宅修复竣工。12月13日,范宅古玩交易集市开业。
10月6—7日,省、市“两高”(高标准普及九年制教育、高标准扫除文盲)检查组经评估验收,确认海曙区为“两高”区。
1998年
1月12—15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五届一次会议选举张金康任区委书记。
2月6日,区属宁波京甬毛纺厂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投资开办第一家中方独资企业——太平洋羊绒服装有限公司。1999年7月8日开工。
2月23—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海曙区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江伟利为主席。
2月24日至3月1日,宁波市海曙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张金康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施孝国为区长。
3月3日,中山广场破土动工,同年11月25日落成开放。总面积8.3公顷,将原中山公园与解放北路体育场连成一片。同时对原解放北路体育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挖掘出孔庙大成殿、月台、泮池等遗迹。
5月1日,柳西河、中塘河整治工程动工。至11月30日,整治工程完工。至此,城区大规模内河治理完成,水环境改善。
7月15日,萧甬铁路复线宁波段工程项目全面启动。
8月21日,开明街改建工程动工,同年底完成。全长736米,路宽24米。
10月15日,海曙区成为浙江省首批“9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达标县(市)、区”。1997年,区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8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4元,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
12月29日,宁波规模最大步行街商城——鼓楼步行街商城主体工程竣工,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是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海曙客货车队“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是年,境内环城西路宁波电视中心、开明街宁波广电大厦落成。
1999年
1月1日,城隍庙步行街建成开业,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9月底,商贸步行区景观工程全面告竣,建有牌楼、街心花坛等系列配套景观,成为集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中心商贸区之一。
1月5日,区民政局局长项性幸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1998年度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1月31日,全市最大的市政拆迁项目月湖景区改造工程实施,实现停电停水。拆迁费用5亿元,涉及居民3160户。6月,工程全面动工。
3月22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创建浙江省教育强区动员大会。会前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创建教育强区活动的通知》。
4月,女民警杨凌娜获“中国优秀青年卫士”提名奖。1998—1999年,杨凌娜还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省劳动模范”和“省人民满意十大杰出民警”等荣誉,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5月18日,月湖平桥南侧发掘出水则亭遗址。
5月19日,中山西路延伸段(原西郊路)改建工程动工,11月17日竣工。
6月27日,“宁波新十佳菜”评选揭晓,境内宁波大酒店的雪菜虾仁、华侨饭店的苔菜江白虾、新芝宾馆的墨鱼鲞烧茄子、东福园的脆皮虾榜上有名。
9月16日,海曙区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称号。
是月,甬籍院士在月湖公园种下32棵银杏树。这块树林被称为“院士林”。
11月1日,城区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11月15日,公园路鼓楼步行街旅行社一条街开业,首批入驻旅行社13家,年底增至20家。
12月3日,清真寺举行重建300周年庆典活动。清真寺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迁至现址。
12月16日,以南郊公园为基础的宁波盆景园落成开放。这是宁波首座大型盆景园。
同日,中国地方志珍藏馆开馆暨俞福海捐赠志书仪式在天一阁南园举行。
12月26日,西起解放南路、横跨奉化江、连接境内大沙泥街和江东新河街的桥梁动工兴建,桥的主桥采用通透简洁的下承式单承载面系杆拱结构,江中不设支墩,全长1780米,规模为国内同类桥梁之最。2001年9月建成通车,命名为“琴桥”。
是月,联丰立交桥竣工。
2000年
1月1日,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改造后实行农村用电一户一表和城乡同网同价制。
同日,海曙区实行“购房入户政策”。
1月15日,月湖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向游人开放。
1月20日,境内南苑饭店成为全省首家五星级饭店。
2月,海曙区被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省“教育强区”。
3月,海曙中心小学由公立办学体制转为国有民办办学体制。
4月28日,全市农村第一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段塘镇吴家村开业。
是月,招聘专职居委会干部首次进行考试,正式录取54名。
5月8日,德国亚琛市红十字会官员参观西门龙柏社区卫生服务站。
5月28日,海曙区首家境外医院——柬埔寨上海综合医院在金边毛泽东大道正式对外开诊。
8月10日,爱菊艺术学校创作表演的少儿舞蹈节目《小巷记忆》(编导朱宁、谢亚萍)获全国少儿文艺最高奖“蒲公英奖”创作、表演两项金奖。
8月22日,团中央书记胡春华考察海曙区团工作,并到西门社区参观。
9月13—15日,“桑美”台风影响,三江口潮位达5.01米,创水文历史纪录。
11月1日,城区公交启用IC卡,取消纸制月票。
是月,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34.97万人,其中登记户籍人口26.53万人。
12月1日,东起车轿街、西抵开明街、北沿中山路、南临药行街的地块旧危房改造工程正式动迁,总面积19.6公顷,拆迁户4090户。拆迁后将辟为CBD(中央商务区)。
12月18日,城区最后一个传统集市三市“三·八集市”被撤销,后改造为“三市花鸟市场”和“三市旧货市场”。
是年,海曙区进行企业改革,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有31家企业转制。
2001年
5月,联丰人工天然气站投入使用,10万多用户受益。
7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刘云山在万安、澄浪社区调研。
8月,区社区服务中心(81890)开始建设。
10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海曙区人民政府“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市、区)”称号。
是月,永丰桥竣工通车。
12月14日,海曙区慈善帮困基金会成立。
2002年
3月5日,《海曙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区委设6个工作机构,区政府设17个工作部门。区级机关行政编制精减18%,乡镇行政编制精减23%。
3月18日,成立海曙区卫生监督所、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撤销海曙区卫生防疫站。
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视察万安社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
5月21日,望春、段塘街道成立。至此,海曙区乡镇全部改为街道。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视察海曙区社区建设。
6月20日,海曙区工商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6月25日,向社会公开推出的10座公厕管养招标揭标,海曙方舟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非环卫系统公厕保洁企业。
是月,西门街道被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孙琪琦、周健、王亚琴被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9月8—9日,在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四平现场会上,海曙区被授予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
10月1日,海曙区首届商贸文化艺术节开幕。嗣后每年举行一届。
10月2628日,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二届四次年会在宁波召开,通过《关于推广宁波市海曙区81890社区服务平台中心经验的决定》。2003年1月,81890服务中心被授予“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8月25日,获“浙江省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11月18日,被评为“全国百家诚信服务优秀单位”。12月17日(3月19日),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12月5日,环城西路一美发厅发生纵火杀人案,死亡4人。
2003年
1月25—28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200名,列席代表25名。六届一次会议选举施孝国为区委书记。施孝国在大会报告中提出“海曙精神”,其主要体现是“博纳兼容、诚信崇德、开拓务实、追求卓越”。
2月18日,海曙区建立城区低收入城镇居民家庭《社会扶助证》制度。
2月24日至3月2日,海曙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江伟利为区政协主席。
2月24日至3月3日,海曙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施孝国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珍为区人民政府区长。
2月26日,海曙区建立由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非典型性肺炎(“非典”)应急处理机动联网队。4月23日,召开全区“非典”防治工作紧急会议。同日,区委、区政府研究全区“非典”防治对策,作出部署。
是月,月湖街道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三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
5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考察万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8月26日,区文化馆主办的宁波市首家少儿民乐团——“东方宝贝”少儿民乐团成立。2004年9月19日,应法国第二十一届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少儿民乐团一行40人赴波黑沃市参加为期10天的音乐演出。
10月16日,灵塔街道改名为“江厦街道”。
10月28日,宁波星光学院(区老年大学)开学。
2004年
3月4日,原开明街鼠疫场遗址工地发现有波斯人形象的中西合璧民居大宅门基石(存放清真寺)。
4月3日,澄浪社区澄浪巷15~17号楼获“全国文明楼栋”称号。
4月16日,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谢家现房摇号产生1006户准购家庭,海曙区摇中491户。7月12日,第二次摇号,海曙区摇中1270户。9月16日,徐家漕期房摇号,海曙区摇中675户。
5月9日,柳汀街509弄603室(柳馨花园)因燃气泄漏爆炸引起火灾,2人死亡,1人重伤。
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视察万安社区和天一广场综治警务室。
是月,海曙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首次推行“审前公示制”。
7月26日,成立海曙区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施孝国、李亚珍任主任。
8月,海曙区文化馆被评为“全国一级文化馆”。
10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岚清参观考察月湖景区。
2005年
1月26日,司法部授予月湖街道太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1月26—28日,美国百花研究会在社区调研,与区政府达成在海曙区设立社区建设研究基地的意向。
是月,市、区实行“属地征收、比例分享”的新一轮财政体制。
2月8—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视察天一阁、月湖银台第和天一广场等地。
3月15日,区房地产管理处在全区40余家物业公司中推出“物业管理责任险”。此举为宁波市首创。
3月21—25日,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代区长陈奕君作政府工作报告,并当选为海曙区区长。
3月23日,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安装区第一台电声警报器。
5月26日,海曙区佛教协会成立。
6月23日,区档案馆晋升为省二级综合档案馆。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天一家园社区考察廉政文化工作。
7月2日,望春古桥重修揭碑仪式举行。钟宝昌祖孙三代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助理王如登参加重修揭碑仪式。
8月,经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核,海曙区获“全国首批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
是月,海曙区14位老战士获中央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10月15日,区内发现2001年以来首例霍乱疑似病例。18日,市疾控中心确认病例为稻叶型。27日,患者病愈出院。
11月15日,2005年老小区整治工作结束,一年中全区对1万平方米以上、2万平方米以下的老住宅楼群实施整治,共整治13个小区、88幢房屋,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直接受益居民3142户。至2006年1月,全区提前两年完成第一批老小区整治工作。历时6年,共整治老小区47个,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万余户。
1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月12日,中国民主同盟海曙区综合支部成立。
是年,海曙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县、区)。
2006年
1月15日,区残联干部王延勤获“浙江骄傲”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2月11日,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海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月14日,是日为“情人节”,区民政局一天办理婚姻登记106对,创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日办理婚姻登记之最。
是月,海曙区首批15383张新版《浙江省老年优待证》发放。优待证分红卡(70周岁以上)和绿卡(60周岁以上)两种。
3月10日,宁波市首家“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基地”在海曙区社区学院挂牌。
3月25日,海曙区社区基本医疗正式实施。
3月29日,纪念革命烈士杨眉山、王鲲、胡焦琴、甘汉光、陈良义、吴德元的“明州双英亭”在中山广场落成。
4月6日,在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深圳召开的推进全国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会议上,海曙区获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奖牌。
4月16日,南门街道澄浪社区举行党委“公推直选”成立大会。此为海曙区第一个采用公推直选形式选举的社区党组织。
是月,被评为第九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先进标兵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副主任胡道林赴北京出席会议,同时,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5月18日,区政府拨款53万元创办的居家养老照护院落成,首批50位老年人入住。
6月,区工商分局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2001—2005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7月2日,“宁波81890城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科研成果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新贵领衔的鉴定委员会鉴定。
8月2日,海曙区获“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称号。
8月8日,全市首家街道党建研究会在白云街道成立。
8月20日,“甬黔牵手,万人助学”活动(海曙分会场)在月湖公园菊花洲举行,近千名市民与120名贵州贫困学子结成帮扶对子。10年中,海曙区向贵州无偿捐赠资金900万元,实物捐赠折价近100万元,兴建12所中小学教学楼、宿舍楼和实验室。
8月26日,第二届社区换届直选工作完成,551人当选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
9月21—25日,海曙区承办2006年中国插花艺术大赛暨首届宁波市花卉园艺博览会。
10月17日,海曙区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先进实验区”。
12月1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授予望春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12月18日,海曙区城市广场楼宇联合工会成立。
2007年
1月1日,海曙区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1月23—25日,中国共产党宁波市海曙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会议代表225人。经中国共产党宁波市海曙区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陈奕君为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第七届委员会书记,蒋文丰为中共宁波市海曙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月29日,江厦街道成立宁波市首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2月5—9日,政协第三届宁波市海曙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王黎明为政协第三届宁波市海曙区委员会主席。
2月6—11日,海曙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陈奕君为海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朱刚为海曙区人民政府区长,孙卫华为海曙区人民法院院长,陈奋为海曙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月30日,海曙区物业管理项目全面推行“阳光财务”公示制度,成为全市首创。
4月18日,海曙区慈善总会成立。
5月1日,海曙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务用卡结算。
5月9日,海曙区计划生育协会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确定为“全国生育关怀行动”试点单位。
5月20日,全区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直接受益居民5000余户。
6月28日,海曙成立全国首家区级居家养老义工招募服务中心。
7月1日,在丝巷弄(后称“丝户巷”)星云坊启明女中旧址,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陈列布展落成。原省长沙文汉和杨眉山烈士的亲属出席落成仪式。
7月4日,中国民主同盟海曙区总支部委员会成立。
9月9日,海曙区职业经理人联谊会成立。
9月14日,全市首家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在江厦街道华联写字楼成立。
9月15日,海曙区首次建立专家数据库,共记录辖区8个街道49家重点企业在职专家(副高级职称以上或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29人。其中正高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省和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5人。
是月,海曙区消费者协会被评为“全国落实首项职能先进单位”。
10月9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宁波市海曙区总支部委员会成立。
10月15日,海曙区教育局所属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辅助教室、会场等,在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
10月21日,白云街道建立全市首个社区亲子教育活动基地。
10月30日,海曙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
11月14日,浙江省首个酒吧行业协会在海曙区成立。
是月,海曙区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12月27日,海曙区注册志愿者协会成立。
是月,江厦街道成立全省首家居家困难老人照护站。
是年,永丰库遗址公园建成。永丰库遗址获国家十大考古成果称号。
2008年
1月7日,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月10日,海曙区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1月19日,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这是宁波市首次在此项评比中获奖。区委副书记、区长彭朱刚赴北京参加政府创新奖评选现场答辩。
1月21日,位于中山广场张苍水故居内的张苍水纪念馆落成开馆。
2月1日,灵桥开始24小时禁止大中型货车通行。
2月23日,81890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内为盲人开设“81890光明电影院”,首部播放电影《暖春》。光明电影院计划每月放映一次。7月5日,81890社区服务中心与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合作又为盲人开办“81890光明图书馆”。
3月1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9种馆藏珍本、孤本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3月5日,宁波市社区戒毒第一家试点单位——南门街道远离毒品康复俱乐部启动。
3月6日,段塘街道华兴社区居委会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4月2日,国内第一家区级社会工作协会——宁波市海曙区社会工作协会成立。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访慰问天一家园社区老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王仲文和女教师洪梅奋两个家庭。
5月5日,海曙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5月14—15日,区领导及机关干部参加救助四川汶川强地震灾区捐款活动。截至2009年9月30日,区民政局、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发改局等单位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抗震救灾捐款1650.61万元(不含财政性资金及特殊党费)。
5月22日,2008北京奥运火炬在宁波传递,途经境内中山路、解放北路。
是月,海曙区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
6月14日,甬剧、四明南词、宁波走书、骨木镶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28日,坐落于和义路滨江休闲区的宁波万豪中心(商务楼)交付使用,高39层,总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办公楼面积2.3万平方米。作为三江中央商贸区,万豪中心终结了宁波没有顶级商务平台的历史。
7月7日至12月31日,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127批306人次。
7月14日,公交段塘停车场(始发站)工程开工。这是全市首个公交立体停车库,也是首个室内候车的公交始发站。
8月21日,海曙区涉讼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8月31日,海曙区成立浙江省第一个专业义工团——“精诚”义工团。
10月13日,天一商圈成立综合党委,采取“公推直选”方式产生综合党委领导班子。
11月7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来海曙区检查验收平安建设工作。
11月20日,江厦街道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街道”称号。
11月24日,海曙区“妇女平安之家”成立。
11月28日,海曙区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在达敏学校成立。是为宁波市首家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设立的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
12月3日,海曙区统计局获“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国家级先进集体”称号。
12月6日,海曙区“教育议事会制度”获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优秀奖。
12月8日,中国地方志协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在海曙区召开。会议重点对《宁波市海曙区志》(评议稿)进行评议。
是月,白云、望春、段塘三个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段塘街道南都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是月,长丰桥竣工。
2009年
2月1日,位于药行街与灵桥路交叉路口五金交电地块的宁波市首幢金融楼宇三宝国际金融大楼举行开工典礼。此为定位于国际标准的纯出租甲级写字楼。
是月,和义大道商业区建设基本完成,意味着三江口将崛起宁波商业新地标。
4月3日,《宁波日报》头版刊登《海曙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拆迁》一文。2009年,全区新建在建项目超过20个,涉及15个区块4000住户,整体拆迁超过100万平方米,创历史之最。
5月8日,九三学社宁波市海曙区综合支社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支委会。
5月30日,海曙区与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袁牧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出席会议。
6月26日,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典礼暨重大投资项目现场会召开。区委书记陈奕君、区长彭朱刚、常务副区长奚明出席。
7月6日,城区首个纪念对日抗战历史的灾难陈列馆——宁波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开馆。
是月,“宁波81890社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获“民政部科学技术成果创新三等奖”。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宁波81890“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9月3日,区公安分局研发的“社区警务e超市”项目获首届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
9月27日,和义大道购物中心开业。
10月22日,海曙区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市)”称号。
11月24日,海曙区文化馆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12月7日,海曙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2010年
1月19日,区人民检察院自编自演女声表演唱《中国检察官之歌》获全国女检察官歌咏比赛一等奖。
2月1日,海曙区举行2009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分数摇号仪式。全区市级和区自建房源2116套,符合申购条件的3024户,准购分数为50.5分(不含50.5分)。50.5分同分数家庭采用电脑摇号确定。
3月12日,太平鸟集团党委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选举产生集团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此为用公推直选产生的区内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
4月29日,以江南院落为蓝本打造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月湖·盛园试营业。
6月30日,海曙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8—2009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7月25日,“低碳宁波、绿色风行”公用自行车赠送仪式在天一广场举行。35家物业企业获赠自行车500辆。
8月4日,海曙区与贵州贞丰县签订2010年对口帮扶项目协议,帮扶项目资金131万元。
9月24日,纪念黄宗羲诞生400周年,白云庄黄宗羲雕像揭幕。
9月25日,横跨姚江、连接江北区的青林湾大桥通车。桥全长1069米,按双向八车道变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总造价3.6亿元。
是月,从2010年秋季始,东恩中学和东方中学合并,沿用“东恩中学”校名。
11月23日,宁波翠柏中学、海曙实验学校合并为宁波市实验学校。学校拥有68个教学班,实行“九年一贯制”,实施小班化教学。
12月17日,海曙区新闻中心成立。
2011年
1月6日,区长办公会议审议《海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月14—17日,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和批准此纲要。
4月15日,宁波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任命陈奕君为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4月29日,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免去陈奕君的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5月20日,市委任命彭朱刚为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书记。24日,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接受彭朱刚辞去宁波市海曙区区长职务的请求,任命吴胜武为宁波市海曙区副区长,并代理海曙区区长职务。7月15日,区九届人大常委会三十二次会议接受陈奕君辞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的请求,决定陈志国代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
5月,区人口普查办公室普查数据显示,在普查标准试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37374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4003人。区外流入人口增加是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6月,清真寺、鼓楼、中山公园旧址、华美医院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月17日,宁波诺驰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海曙区首家“院士工作站”。
9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作家罗亚·伍弗森女士等组成的美国记者代表团采访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
是月,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11月17日,观宗讲寺举行日本“佛教大师最澄入唐上岸圣迹碑”揭牌仪式。日本天台宗日中友好天台宗协会会长小堀光诠参加。
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周永康考察海曙区81890社会服务平台和白云街道社情民意接待服务站。
是年,全区实现一般预算收入64.82亿元,同比增长15.3%;建筑业总产值204.33亿元,首次超过200亿元,比上年度增长37%,产值和增长率均创历史新高。
2012年
1月14—16日,中国共产党宁波市海曙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区委书记彭朱刚代表中共海曙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争先求进 创新实干 为基本建成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柴高坤代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海曙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开展廉洁城区建设为开创海曙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海曙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42名、候补委员8名,中共海曙区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7名和出席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16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海曙区第八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彭朱刚为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书记,选举吴胜武、毕东华为区委副书记,选举朱振甫、柴高坤、周建军、金彦、石贤义、谭国洪、张相晋、刘臻为区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2月12—1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海曙区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在宁波凯洲皇冠假日酒店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区三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以及大会决议。大会选举王黎明为政协主席,赵剑光、贾亚炜、舒建国、徐德荣、薄慧敏为政协副主席,曾垂华为政协秘书长。
2月13—18日,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苑饭店召开。会议通过代区长吴胜武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批准海曙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海曙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12年财政预算的决议,通过区人大常委会代主任陈志国所作的《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区法院代院长吴军良所作的《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区检察院代检察长吕海庆所作的《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选举陈志国为人大常委会主任,童经纬、陈奋、金波、林兵、孙铭龙为副主任;选举吴军良为区人民法院院长,吕海庆为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月17日,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吴胜武为海曙区人民政府区长,谭国洪、国宇、林洁、卜明长、张宁辉为副区长。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