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06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宁波市海曙区志》历经九载,付梓问世。这是作为宁波中心城区的海曙区首次独立编纂地方志。这部志书立足当代、统合古今,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海曙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轨迹和客观现实。这不仅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硕果,更是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海曙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先民生活于斯。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建子城、筑罗城,自此区境成为中心城区,迄今近1200年。因境内有现存的子城南门——海曙楼,而得其名。
  海曙处三江交汇之地,枕江近海,自古即有商业传统。战国时期已有海民交易,秦时有商市,《隋书·地理志》云“南通闽、广,接倭人;北距高丽,贾舶往来,物华丰溢,衣冠文物,甲于东南”。宋代起渐成浙东货物主要集散地和对外贸易港口,江厦码头桅樯如林,江厦街商贾云集。发达的商品贸易孕育了金融业。明末清初,钱庄业逐渐兴起,乾隆之后而达鼎盛,时有“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之美誉。
  海曙文化昌盛,是著名的文献之邦、藏书之乡。月湖留下了庆历五先生、淳熙四先生的身影;白云庄见证了黄宗羲、全祖望的辉煌,他们不仅传承光大了儒家思想的道统,更为后代留下了严谨治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境内藏书之风兴盛,现存的就有范钦天一阁、徐时栋烟屿楼、冯孟颛伏跗室等,这些藏书楼在保留古籍的同时,也成为海曙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4年海曙、镇明两区合并以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呈现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昌盛景象。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18亿元,按户籍人口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6.57万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4.4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3.5%。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等称号。
  盛世修志,志传盛世。2004年,启动《宁波市海曙区志》编修工作以来,虽经人事更迭,历任领导仍紧抓不辍,乃成现今之规模。志书时经事纬,万象纷呈,集古今之大成,汇百科之精华,是海曙有史以来内容最丰富、最系统、最完整的一部“家谱”,填补了海曙修志的空白,成为海曙珍贵文化遗产的结晶。
  前人云,地方志在于“正人心,敦风尚,明正道,垂治规。究兴衰之由,陈利弊之要,补救时政之阙失,斫求民生之荣枯”。《宁波市海曙区志》作为海曙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各级领导部门科学决策的参考书,是海曙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是各行业信息咨询的工具书。
  修志难,修区志尤难。区志缺范本,只能在修志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宁波市海曙区志》在编纂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的基础上,突出了区境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文化昌盛和城区特点,内容记述注重反映民生。
  编纂《宁波市海曙区志》是我区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间,区委、区政府和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以及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都为编纂工作提供了支持,区地方志编委会的全体编纂人员更为之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付出了大量心血。值此志书出版之际,谨向为编修本志作出贡献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海曙区的巨大变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缩影。在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以史为鉴、务实拼搏,共同建设海曙区美好的明天!
  中共海曙区委书记
  海曙区人民政府区长
  2013年6月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