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唯一号: 112830020230000130
人物姓名: 富弼
人物异名: 字:彦国;乳:名皋
文件路径: 1128/01/object/PDF/1128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852.pdf
性别: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004
卒年: 1083
籍贯: 青田南田

传略

富弼(1004~1083)字彦国,乳名皋。北宋青田南田人。宋朝名相。 富弼始祖富韬,唐工部,郎中、松州刺史。唐末避乱隐居南田泉谷村,卒后葬南田为观寺。据刘耀东《南田山志》载述:富弼始祖籍居南田。富弼的第二、三、四世祖遂籍河南。富弼后裔富氏第七世孙富直亮、富直清兄弟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弃仕归里由河南还居南田泉谷,元代又迁居西坑梧溪,繁衍至今。 宋乾兴元年(1022)富弼19岁时陪父到西坑祭祖扫墓,曾立有陶质铭文一块(长37.5厘米,宽20.5厘米,厚5.8厘米,克)。铭文内容为:“宋乾兴元年曾孙言自洛率男弼拜祭。”清乾隆年间重8.6千,(1736~1795)富氏第二十六代子孙在梧溪建富相国寺纪念名相富弼。 富弼为北宋名相,出生在洛阳。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熙宁三年(1070),因反对变法,与王安石意见不合,以司空致仕,晋封韩国公。与北宋名相韩琦齐名,时人称之日“富韩”。 富弼少年刻苦好学,为人有大度。范仲淹称其有“王佐之才,”并将他引荐给名相王曾、晏殊,深得二人赏识。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步入仕途,授监丞和签署河阳判官。历任绛州通判、直集贤院、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等官。仁宗康定年间,西夏与宋王朝发生战争,因派去监军的太监黄德和率军先逃,大将刘平战败被俘,不屈就义,反被黄德和诬为投降。事情败露后,富弼仗义执言,坚持追究黄德和的罪行,为刘平雪(选自上下五千年冤。在富弼的坚持下,黄德和被处以腰斩。当时的边疆历史网)形势非常危急,而宋朝旧有的体制是宰相主管行政,枢密使主管军事,各不相知,造成行政系统和军事系统不协调。富弼察觉到这一弊端,建议由宰相兼枢密使,得到朝廷采纳。 庆历二年(1042)契丹乘北宋陷于西北战事之机,趁火打劫,屯兵境上,遣使索取宋关南十县之地(即周世宗征讨契丹,时夺回的领土)。宋朝廷派富弼出使契丹交涉。富弼据理力争,两次出使,多次交涉,使契丹放弃领土要求,以宋增加岁币了结。庆历三年(1043)八月,仁宗启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范仲淹主持与西夏的交涉,富弼主持与契丹的交涉。范仲淹、富弼联合韩琦、欧阳修、滕宗谅、苏舜钦等一批年轻官员,力图革新吏治,史称“庆历新政”。内容包括“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次革新遭到旧官僚和保守派的反对,被诬陷为朋党,解除使职,出任知郓州,移居青州。以资政殿学士知郓州,再加给事中,知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在青州任上,河朔洪水为灾,大批流民流入青州。富弼以集中供应粥食进行救济,为灾民提供粮食屋宇,并动用官仓粮食,并将数万青壮年流民征募为兵。这次救灾十分成功,被竞相仿效。富弼又先后任郑州、蔡州及河阳知府。至和二年(1055)仁宗任命富弼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文彦博同为宰相。二人同心一志。在仁宗病重,不能临朝听政之时,二人宿于殿内,随时处理机务,并挫败了宦官干预朝政企图,平稳渡过危机。史称辅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是宋王室“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典型模式。嘉祜四年(1059),富弼丁母忧去职。 宋英宗立,召富弼,为枢密使。两年后,富弼出为镇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扬州。神宗即位后,向他咨询治国之道。富弼知道神宗锐意进取,劝他布德行惠,不可轻言战事,神宗略感失望。熙宁二年(1069)神宗启用富弼为相,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让王安石主持变法。富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神宗多支持工,安石,富弼请求罢相,以武宁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后改毫州。富弼见变法已成难以逆转之势,遂上疏请求辞归洛阳养老。 富弼致仕后,与文彦博、司马光等一批官员及地方名流,在洛阳组织耆英会,以诗酒自娱。但并未忘国家大事,“虽家居,朝廷有大利害,知无不言”。神宗很少采纳他的意见,但对他依然尊敬,遇有大事不忘派使向他咨询。元丰六年(1083),富弼亡故,享年80岁。朝廷为之辍朝三日,赠太尉,溢文忠。元柘初,配享神宗庙庭。哲宗以“显忠尚德”篆其碑,命苏轼撰文刻之。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