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纾解人口压力,改善国计民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华侨史》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96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纾解人口压力,改善国计民生
分类号: D634.3
页数: 5
页码: 300-304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青田县的人口增长问题以及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青田的山是穷山,水是恶水,土地也不能养活这一方子民。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人们还是出于本能,不断地繁衍子孙,人口仍在不断增长。历史上,青田人民通过移民海外来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并形成了300多年的华侨史。现在,我们也需要采取措施来纾解人口压力,改善国计民生,比如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行计划生育等措施。同时,也需要保护好青田的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关键词: 华侨 侨界 青田县

内容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青田的山是穷山,青田的水是恶水,两者都不是青田人民所能依靠的。土地原本是人民,的衣食父母,但史载青田“重山复水,高深险阻,无平原广野林麓蔽泽之饶,民生其间,梯山为田窖薯为粮,终岁勤劳而不得一饱,何其苦也”看来土地也不能养活这一方子民。即使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人们还是出于
  本能,不断地繁衍子孙,人口仍在不断增长。据史料记载,首批青田人出国是在1700年前后,那时人口是8万左右,现在增至70万左右(包括海内外青田人),增幅近9倍。青田自公元711年建县以来,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尖锐,在青田历史上农民为了争夺资源发生械斗的事件时有发生。300年前,一批与命运抗争的青田人走出山门,北上满洲里,经西伯利亚到欧洲经商,由此开辟了移民海外之路,逐步解决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并形成了300多年的华侨史,演绎了青田县由贫穷到富裕的变迁史。
  一、清代以来青田区域人口的变化
  清康熙至宣统年间,是青田人移民海外的初发期,人数4000左右。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在港头、油竹、山口、方山、仁庄、垟心、小令、吴岸、汤垟、孙山、双垟、阜山、章旦等乡(镇),人们称其为老侨乡。这一时期的移民占当地人口的15%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侨乡因土地资源匮乏带来的压力。山口、方山、油竹三个乡是老侨乡中的重点侨乡,出国人数占当地人口的35%左右,国内人均资源占有率相应提高,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如方山乡由于青壮年出国经商务工,劳动力由过剩到不足,每年早稻收割和播种,都要雇用外地农民工。山口是青田石雕的主要产地,这一时期先后7次组织石雕参加国际赛会,有的参赛人员滞留国外销售石雕或从事其他职业,当地有些农民也从农耕中游离出来,成为从事石雕的手工业者,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移民的社会效应在初发期已经显露出来。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门户开放,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输入中国,有着200多年移民文化积淀的青田山区人民,利用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政局不稳的形势,大举向海外移民。他们通过卖田典房、民间借贷,买通关节,或“公走”或“藏舱”坚决果断、无怨无悔地沿着前人的足迹闯荡世界。这一时期海外青田人从4000骤增至2,万多人次,除老侨乡外,城区、温溪、北山一带也相继有人出国,而老侨乡几乎每村都有几人或几十人去国外谋生创业,到日本的就达3000多人。人口消减的结果无疑使部分民生得到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公民出入境政策及手续逐渐放宽和简化,青田移民步伐大大加速,这30年的出国人数相当于前300年总和的8倍。时下国外人口约占国内在册人口的1/2,若加上华侨眷属,约占国内在册人口的4/5。30年来,青田侨乡不断向西北扩展。新侨乡的产生与发展使侨乡分布地域更广、网络更健全,客观上也改变了新侨乡的人口结构、资源配置。近几年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样也得益于新移民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移民海外引发国内人口的大转移
  民国时期青田人向县境以外迁移的主体是在国外创业有成后回国的人士,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毗邻青田、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据查,举家迁移温州市的就有数百户,聚居在温州西郊、东门、朔门一带,其次是乐清、瑞安、平阳各地。新中国成立前夕,经浙江省政府批准,43户青田归国华侨在余杭闲林埠开垦农场,携国内外亲属在那里安家落户。也有把家安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的,但只是凤毛麟角。
  新中国成立之初,青田属温州专区,温州市以优惠条件吸引青田侨眷前往落户,一批侨眷相继到温州购房、建房或办厂。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青田县又出现了一次国内人口的大转移:改革开放初期,温州的西山、水新一带开发华侨新村,吸引不少青田侨眷在此购房定居;之后大举进军丽水,因丽水地大,房价便宜,据查约有10万华侨、归侨和侨眷在丽水建房、购房或定居;在上海、杭州买房的侨眷增多,但一般选择杭州定居;偏远和高山地区的侨眷则向城镇集中,新中国成立之初鹤城只有23名华侨,而现在华侨人数已多达4万人。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夕定居余杭闲林埠的青田人后裔中已有300余人移民海外,而民国时期迁往温州的青田人后裔在海外发展的已多达3万余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温州和杭州都先后成立了青田籍归侨侨眷联谊会,归侨和侨眷人数均数以千计。事实证明,无论是向外转移或向城镇集聚,都能达到同一个目的:摆脱贫困落后,走向富裕文明。
  三、移民促进了青田国计民生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青田虽然有2万多人次的华侨闯荡海外,但由于历史和他们自身条件的局限,大部分是小商贩和打工仔,生活在侨居国的最低层,除满足自身的温饱以外,靠极度的节俭反哺桑梓和亲人。当然,也有部分成功人士出手不凡,如前面提及的方山吴乾奎建桥,铺路,建石庙,购买丽温公路债券,建青田公立医院,捐献达1.8万多银元;阜山周继文为兴建阜山中学先后捐资7万美元,还有山口林树德捐助1万法币赈济山口灾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据青田落实侨资房政策调查统计,全县退还被划为地主成分的589户归侨、侨眷的房屋就多达2037间,计10636平方米(青田华侨在温州、永嘉、瑞安、平阳等地购建房未计在内)。家乡住房问题得到改善,老侨乡的贫穷村落出现不少洋房。新中国成立前,用来养家的侨汇已无法调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青田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折合人民币(现市值)约6亿元。青田的教育、交通、卫生、通讯、基础设施、寺庙、景点、扶贫济困、新农村建设等都渗透着青田华侨的心血,而且他们把善举扩展到许多外省的市县。
  改革开放以后,青田华侨不仅数量剧增,而且80后新华侨的素质与前辈更不能同日而语。他们依托国内经济腾飞的大背景,很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及时进行经济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调整,组成国际贸易军团,使青田华侨的整体经济实力很快得到大幅度提升。青田侨资源源不断地流入,充实了青田人的钱袋,加强了青田金融界的实力,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和市场消费水平。如2005年青田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1955年的70143倍,年均增1402倍;200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55年的355倍,年均增7.1倍;2001年侨汇22402万美元,2009年侨汇200475万美元,2009年是2001年的9倍。华侨经济强烈刺激了消费,现在青田社会消费品价格普遍高于城市,房价居全国县级之首,与温州市持平,这个山区县的农产品价格也高于城市。青田华侨经济的强势对本县经济的支撑力度何等明显。青田邮政的国际业务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2年,全县寄往国外的国际平函14万封,国际小包6.2万件,国际大包3500件,国际特快6000封;收到国际平函8万封,国际包件3500件,国际特快3000封,在非侨乡县看来这简直就是神话。
  从2000年开始,青田侨汇快速增长,占国内常居人口约1/2的海外青田人,其经济总量逐步超过国内青田人。2000—2009年,青田国内总产值依次是青田侨汇的:179%、110%、99%、72%、76%、59%、53%、55%、59%、69%。历年来,青田侨汇均列浙江省县级之首,充分显示青田外汇之强势。青田侨汇已经从历史上的“养家糊口型”转化为改善青田的国计民生、增强青田经济实力、助推青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力量。

知识出处

青田华侨史

《青田华侨史》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上限始于17、18世纪之交,下限设定于2009年,记录了青田华侨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也真实地记录了在贫困中崛起的青田华侨经受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揭示了青田华侨出国、创业、爱国、奉献的历史发展轨迹。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