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支援民族解放与抗日救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华侨史》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9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支援民族解放与抗日救亡
分类号: D634.3
页数: 6
页码: 230-235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青田华侨在支援民族解放和抗日救亡方面的贡献。早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青田同胞孙言川在旅俄华工联合会中担任干事兼秘书,编辑《旅俄华工大同报》,向旅俄侨胞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列主义,为苏联红军中的中国籍官兵提供精神食粮。此外,青田海外侨胞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积极支持北伐战争。
关键词: 华侨 侨界 青田县

内容

早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旅俄华侨就建立了旅俄华工联合会,成员中有许多青田同胞,祖籍原吴岸乡孙山村的孙言川担任联合会的干事兼秘书(无秘书长一职),负责编辑《旅俄华工大同报》,向广大旅俄侨胞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列主义,为苏联红军中的中国籍官兵提供精神食粮。该报以中文手书,石印出版了56期,在旅俄侨胞中颇有影响。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田海外侨胞时刻关心国内形势,积极支持北伐战争。例如留日学生朱光奎、留德学生郑璧(女)在留学期间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地回国投入北伐革命军,郑璧毅然参加了敢死队。
  欧洲的广大青田华侨积极拥护北伐,大批青田人先后加入了国民党驻法支部(实际上是国民党驻欧总支部),由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加入、积极推动并加以改造,该支部后来成了统一战线的组织。这个海外总支部下属的四个支部中,就有一个青田支部(又称车站支部),其成员基本上是青田籍小商贩,负责人是陈齐、王振雄、吴祚侯等。
  张竹仙。1921年春,旅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建立共产党小组。1922年秋冬改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在法国比央古献旺脑(音译)铁工厂零件车间和巴黎12区里昂车站做工的青田华侨张竹仙、陈育黄、吴岩进以及在阿伯公学勤工俭学的吴祚侯等7人,于1923年底到1924年夏,由旅欧支部成员介绍参加共产党,并建立比央古和巴黎12区里昂车站两个中共青田小组,张竹仙和陈育黄分别担任组长。
  吴顺钦、吴顺夷兄弟。仁庄镇雅林村吴顺钦,字尚宽,清光绪甲午年(1894)生,约20世纪20年代出国,在法国务工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北方做党的地下工作。其弟吴顺夷,字尚进,生于光绪壬寅年(1902),20世纪20年代赴法,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国在北方做地下工作(摘自三溪吴氏族谱)。郑秾(1894—1933)出生于仁庄罗溪。第
  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召当华工,去法国挖战壕。1922年,跟胞兄郑桂南去苏联学习制作皮鞋,其间与留苏学生中共党员谢文锦往来密切,受其熏陶,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返乡,1926年再度赴苏经商,次年回国务农。1930年,郑秾在阜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当时正值革命低潮,他辗转于兰溪、龙游、汤溪、寿昌一带,以行医、武术为掩护,秘密发展红军组织,仅两年里就发展了数千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并任师长。在青田华侨中,他是职位最高的红军将领。他在兰溪西乡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并提出要及早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军会师。1933年7月的一次暴动前夕,因叛徒出卖,就义于龙游。1982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详见附录二)。
  杨勉(1912—1992)又名杨毅先、杨孙典。从小跟随父亲杨银泽赴苏联,在莫斯科李大钊华侨俱乐部学习俄,文。1928年加入苏联共青团,从事在苏华侨中的革命活动。1934年回国参加革命,长期担任俄文翻译和商贸工作。曾任辽宁省商业厅厅长、外经贸部交际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顾问(享受副部级待遇)。他热心侨报侨团,晚年还和青田华侨保持联系。他的女儿杨之新现旅居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田华侨积极建立抗日团体,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募集抗日资金,甚至毅然返回祖国,投身国内火热的抗敌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章旦徐山人徐香进,20世纪20年代赴日本谋生。九一八事变后,在爱国热潮的感召下,毅然回国参加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华侨义勇队,任一队二组准尉副组长。徐香进返国抵沪,立即投入战斗。1932年2月28日,在抗击日军战斗中,殉身于上海南翔阵地。他生前给父母的信中,充分表达了为民族的独立尊严而战的决心和献身精神。“因日寇占我东北三省,又欲侵略天津、上海等处,我国四万万同胞岂勿立足无地矣!我们是一个国民分子,乃(岂)肯坐视待毙!男同国人等誓为倭奴战死沙场鬼,不愿坐守等做亡国奴。古云,为国亡家之道至急,国难临头,全国同胞共赴国难焉。男等不能孝双亲之处,请勿罪为荷。”
  垟心泥岙华侨叶公正也参加过华侨义勇队,1932年2月13日病故于南京军旅中。
  仁庄镇应庄垟村陈绍明曾任华侨义勇队队长,立过3次军功,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多华侨出于爱国的热情,纷纷返国投身抗日诸如山口村林德光,油竹雅岙村金直夫,油竹,叶山村白洪斋,方山奎岩庄村陈岩泽、陈兆英、陈守德、陈守仁、林亦敬等。即使是逗留于住在国,也参加海外抗敌斗争,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剧。
  陈栖霞(1901—1976)油竹上村人。17岁随父去安南(越南)、缅甸经销商品,1930年入云南昆明航空学校,193,2年又赴巴黎航空学校深造。返国后任杭州笕桥航空学校飞行教官、空军六大队队长。七七事变后任空军北正面军司令、第三路空军司令。抗战中,他参加台儿庄战役,击落日机一架。
  金映光(1913—1983)县城西门外人,1933年随上海一马戏团赴德国汉堡谋生,由进步华侨介绍,在德国参加反,帝大同盟,在华侨中散发革命读物,宣传革命思想,曾受到德国纳粹当局的搜查和监视。1934年去法国巴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会,参与印刷发行中共刊物与传单。1935年5月,他在法国加入共产党(法共中国支部)。1936年,奉命调到吴玉章主持的海外著名中文报纸《救国时报》工作,担任《救国时报》行政组长。1938年回国后,长期从事中共机关报行政工作(详见附录二)。
  1931年,在法国的温溪镇高冈华侨卓克仁、卓文廷父子等大批青田人会同留学生及爱国侨胞扛起爱国大旗,组织旅欧浙江华侨协进会,宣传爱国抗日,并募捐资金,产生很大影响。
  金直夫(1908—1995)油竹雅岙人。1934年赴法国做工,并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回国投入抗日长期从事工会工作。曾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并当选为党的八大代表,是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和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
  白洪斋(1912—1998),又名何志宏,油竹叶山人。1929年赴法国做工。1933年参加巴黎黎华侨抗日救国会,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吴玉章的安排下,回国参加革命,长期在东北地区工作,曾任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
  林德光(1907—1990)原籍山口。1927年赴意大利谋生,1930年到法国巴黎做工,与青田、温州一批同乡参加革,命活动。在吴玉章、吴克里领导的《救国时报》工作,深入侨胞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33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同金映光等回国参加革命,长期从事新华社印刷工作,曾任东北局机关报印刷厂厂长,1978年任辽宁省出版局顾问。
  1936年12月10日,巴黎各侨团组织营救“七君子”专门委员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为青田人。青田侨胞与旅法浙江侨乡协会代表赴中国大使馆请愿,公开申明:南京政府不联合抗日力量,而剿杀抗日民众,无异于自杀。
  1938年1—7月,旅法青田华侨为支援祖国抗战捐献了118016法郎,其中青田人集居的巴黎里昂车站区和哥鲁梅驿区在1938年前10个月共捐款41157法郎,占总数的35%,王鹏捐献了400法郎。陈则敬看到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抗日纪录片后,向中国驻法领事馆领取一本100页的救国捐献单据,几天内动员百人捐金千元,并将捐金及时交送中国驻法领事馆。他提出“亡国宁肯亡家”的口号,参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出版《祖国抗日情报》等刊物。他又与温州华侨童启迪等8人向温州华侨募捐,参加捐款达180人。这次捐献名单刊载于中文《祖国抗日情报》第627期,其中青田人陈则敬、单金普、叶秀甫名列前三位。陈则敬又以两个尚在襁褓中的混血孩子名义捐献。随着救亡运动的深入,他还投身于抵制日货运动中,明知禁售日货自己会蒙受损失,但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毅然烧毁大量日货以示民族之尊严。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遍及欧洲,他携带妻儿回国,与家乡亲友共渡国难(详见附录二)。
  1939年7月,旅欧华侨开展两次“七七事变”两周年献金运动,181人共捐献1400元。里昂车站区青田华侨吴绍庭等54人共捐资607元。法国邮船霞飞将军号和杜美总统号海员华侨共捐献5040法郎。罗马青田华侨23人捐金1010里拉。这些捐献数目虽不大,但身为流动商贩的青田侨胞,在战争年代自身朝不保夕,挣扎于死亡线上,却还能以祖国大局为重的拳拳之心,一直被后人铭记。
  油竹华侨朱祥,1938年旅居捷克斯洛伐克,受中国留德学生抗战后援会之托,油印《抗战报》并及时散发给侨胞。他参与募捐筹款,抵制日货。仁庄镇阮垟村的王薛芳于1930年去欧洲,抗战时他积极在侨胞中奔走呼号,带头参加抗日捐献活动,数额巨大,中国政府曾为其颁发金质奖章一枚(详见附录二)。阜山乡金竹垟旅奥华侨严毅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负责经常性抗日募捐,每月将捐款如数解送到中国使馆。1938年秋,波兰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青田人王岩邻为经济委员。他不但动员广大华侨捐款,并且本人带头捐铁500斤。
  七七事变后,即成立荷兰华侨抗日救国会,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领事馆,总领事亦为会长,并在海牙等四大城市设立分会。各分会自行推选职员,组织理事会,分募捐、文书、交际、监察等组。每月开联席会议一次,在总会和四大城市分会轮流举行。海牙分会兼设宣传机构,创办中文《抗战要讯》周刊,主要内容为时事评论、重要战讯、抗日救国活动等,由王以康、陈特轩主编。每期印发200余份,分寄各处传阅,共刊印90余期,每期5000—6000字。1986年,荷兰中文电视台邱玲珍发现来登(Leiden)大学汉学院图书馆尚存有《抗战要讯》60多期的合订本。
  1940年5月,德军占领荷兰,因德、日是同盟国,在德军占领区不允许反日行动和言论,迫于无奈,将抗日救国会改名为华侨互助会。该会不畏强暴,继续宣传抗日,为维护祖国独立尊严而斗争。
  青田旅荷华侨金梦仙、王志南、陈彬、陈特轩等人投身当地抗日救国会工作,并担任重要职务。金梦仙任阿埠华侨救国分会秘书,实际主持会务工作。王志南是荷兰华人社会知名人物,1938年曾任阿埠抗日救国会副会长。1942年,德军占领荷兰时,他秘密护送抗日人士出境,因而被当局逮捕关押了一年多。出狱后一病不起而去世,时年仅60岁。陈彬1933年去荷兰,他热心于海外侨务工作。1938年任鹿特丹华侨会馆文书,并任海牙抗日救国会监察主任、鹿特丹华侨抗日救国会文书主任,参与《抗战要讯》编务,后又参与《救国时报》周刊事务。1939年秋,有两位华人海员投诉华侨会馆,谓某轮船公司船上发现大量军火待运日本。身为华人决不容忍见利忘义,为敌国输送军火,他们希望华侨会馆代为交涉,阻止事态发展。这批爱国华侨海员在当天华侨会馆值班的张振英的支持下,以与轮船同归于尽的决心拒绝为老板服务,结果全数被遣送回国(其中也包括青田华侨)。张振英因此丢了饭碗,便投奔海牙华胜洗衣馆。
  在东南亚,1938年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同盟,1939年于印尼成立抗日反法西斯同盟,以及1942年成立苏门答腊岛人民反法西斯同盟。这些社团的青田华侨和当地人民一起与日寇浴血奋战,为取得抗日胜利作出贡献。方山下碓旅菲律宾华侨郑铭岩于1938年在菲律宾创办上海书局,1939年编印抗日救国要义暨国民公约信笺义卖得款3081.5元,次年亲自携带回乡,其中1000元作浙江省前线抗敌将士奖金,1040元捐赠省赈济会救济难民,其余捐赠受伤将士办事处。当时浙江省政府颁发“义溢瀛寰”匾以资嘉奖,并报请行政院颁发“人民荣誉”奖章。为坚持抗日斗争,郑铭岩发起组织浙鲁同乡会并任会长,团结侨胞抵制日货,坚定华侨反抗侵略的信念(详见附录二)。旅日本青田华侨王永发、王源清在日本做了几十年码头小工,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警察传讯,问其愿为汪精卫政权还是为国民政府效力。他们回答说,中国只有一个国民政府,愿为国民政府效劳,因而触怒日警,被羁押一周后驱逐回国。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在新加坡隆门开办的铁山矿厂,是个拥有20多个子公司的大企业,被招收的中国浙江、广东、山东等省及印度的苦力达六七千人。1939年3月,铁山矿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新加坡时报》曾刊登这一消息。据归侨朱光泽回忆,这次罢工的领导人之一是万阜新庄朱圣多,另外6人是现文成的蒋麦阳、蒋学藏、蒋再长、胡岳照、黄体毛和叶阿仁。他们不甘心为日本人开矿提炼金属运到日本制造屠杀中国同胞的武器,不顾日本人的威胁,毅然带头离开矿厂,后在陈嘉庚先生的鼎力资助下得以回国,沿途受到香港、汕头、厦门、温州等地的群众与学生的热烈欢迎。
  方山奎岩庄村华侨陈进明在荷属西印度乔利梳、古拉梳埠当海员时,就地参加华侨抗日救国活动,8年共捐献荷兰盾534.5元。当时荷属西印度乔利梳及荷兰海牙等地的抗日华侨救国会给陈进明开具的抗日捐款收据共有87张(现保存在县华侨历史陈列馆内)。
  王益宗是巴西的知名华侨。抗日战争时期,他建议中国政府驻巴公使王功武发动广大侨胞做馄饨义卖,以捐资祖国抗日,他本人带头参与,并几次发动侨胞购买“救国公债券”和“建设公债券,”身体力行,支持祖国抗战(详见附录二)。
  旅巴西青田华侨周继文,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宣传抗日、募捐支援抗日的活动中表现非常出色。他参与建立了南美洲抗日救国会并被选为会长,四处发动侨胞募捐抗日带头购买“救国公债券”10000多美元,并向中国抗日红
  十字会捐赠救护车一辆。他深知祖,国被强敌入侵的原因在于教育事业落后,于是在八年抗战中,他多次汇钱到当时青田唯一的中学——阜山中学。其间因海运中断,驻圣保罗中国领事馆经济来源枯竭,他便每月提供领事馆开支,领事馆将款额电告中国外交部,由外交部将钱汇至阜山中学。他先后资助阜山中学约2万美元,用以购置当时学校所需的全部设备(详见附录二)。吴仲儒在国难当头之际,在巴西提出“消除一切私人怨仇,中国人要团结,青田人更要团结”的口号,在他的影响下,旅巴西青田人在抗战年代表现出空前团结、同仇敌忾的气概。
  在青田华侨历史陈列馆中,陈列着青田华侨抗日烈士的家书,浙江省政府的褒奖匾额,荷属西印度古拉梳埠华侨抗日救国会和齐列梳华侨抗日救国会、海牙华侨救国会后援会开具的87张捐款证明收条。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当时青田华侨高昂的抗日热情和忠贞的爱国情操。

知识出处

青田华侨史

《青田华侨史》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上限始于17、18世纪之交,下限设定于2009年,记录了青田华侨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也真实地记录了在贫困中崛起的青田华侨经受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揭示了青田华侨出国、创业、爱国、奉献的历史发展轨迹。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勉
相关人物
陈栖霞
相关人物
金直夫
相关人物
白洪斋
相关人物
林德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