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时期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华侨史》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94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新时期文化事业
分类号: D634.3
页数: 8
页码: 165-172
摘要: 本节主要讲述了早期青田华侨文化水平较低,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国渠道的畅通和海外侨胞的创业,青田华侨的文化事业逐渐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侨开始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出版物、学校、文艺团体等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发展。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了青田华侨传承和发扬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华侨 文化 青田县

内容

早期青田的华侨文化总体水平较低,不论是文化总量还是质量都显得十分苍白,这是历史局限所致。青田旅荷兰华侨林子才自编的《十字歌》,孙言川编刻的《旅俄华工大同报》,抗战时期青田旅荷华侨陈特轩、陈彬编辑的《海牙救国报》、《抗战要讯》等毕竟是凤毛麟角,不能反映青田华侨文化的总体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的渠道日渐畅通,出国人流遂成汹涌之势,在外创业的侨胞也逐渐有了经济的根底。有条件的人都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不论是在海外出生的,还是随父母亲属出国的青少年,均获得系统的学习良机,大多数人都受到中等以上程度的教育,一部分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深造的机会。一家后代多人或全都上大学,获得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已非鲜见。
  陈小栋是旅居西班牙的华侨,非常注重对下一代的培养,常常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他和几个兄弟姐妹商定,每年拿出十几万美元供孩子读书。剑桥大学西班牙分校是西班牙收费最高的学校之一,校内仅有七八名华人学生,而陈小栋一家就占了四个。他们家族中有十几个小孩子在念书。在他的扶掖下,外甥女周杏丽在中国仅读完初三便去西班牙高中读书,尔后在马德里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硕士学位。
  白洪群之女白曼丽,在荷兰进入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律系,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通晓荷、英、德文,目前为荷兰国家议会唯一一名华裔高级官员。法国周迪贤之子周港临,从巴黎大学毕业后从事建筑艺术设计,现已是知名设计师。周海平从法国大学毕业后到香港、大陆发展,从事国际贸易,现为美国杜邦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严志照的四个子女均曾在法国大学深造,现分别在有关部门任职。
  旅美原国民党将领陈又超的六个子女均获得博士学位:陈惠生是美国电机博士,俄亥俄大学电机系主任;陈惠开是电机工程博士、杰出教授、特座教授选拔委员会主任;陈惠发博士是普渡大学土木结构系主任;陈惠森是统计博士、华盛顿政府统计人员;女儿陈惠玲、陈惠美均为博士。
  干毅,民国时期的重庆陆军大学少将教官,20世纪90年代退休的华中理工大学教授,现在美国养老。他的女儿干荣珠、大儿子干高雄、二儿子干小雄在国内长大,大学毕业后都在高校任教职,后都到美国留学,均获博士学位,并成为大学教授。
  华侨华人的子女在接受洋教育的同时,也渴望接受母语文化的教育。许多国家的侨团都把对下一代的母语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指定专人负责,或腾出侨团房舍,或租用校舍,利用周末、周日或其他时间聘请专人授课。西班牙、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做得不错,但鉴于经费、地点分散等原因,尚不能普及到全部华侨华人子女。
  还有不少人在子女完成当地中等、高等教育后,再将其送回国内接受母语文化教育。目前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有不少青田华裔就读。再者就是有些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家庭恰好在福利不够好的国家,许多华侨华人家庭干脆让孩子留在家乡,由祖辈照料抚养,在当地接受母语文化教育,待到一定年龄段后再到外国学习洋文,接受当地正规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青田华侨从3万多人猛增至20余万人。移民的文化程度从过去的文盲、半文盲发展到现在多数为中、高学历;移民的社会出身也从过去以农民和个体劳动者为主到现在城乡知识分子,国家干部和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占有一定的比重,和早期华侨在文化上形成很大的反差。因此,新时期青田华侨文化事业从原来的贫乏苍白逐步走向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一、新闻报刊影视业
  以青田华侨华人为主体创办的新闻报刊影视事业,是青田华侨文化向高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有的创办者本身虽然不是专业文化人,但他们的精神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文化。
  1983年元旦,《欧洲时报》正式创刊,社址设在巴黎,是欧洲最大最有影响的中文报纸之一,与《欧洲日报》、《星岛日报》三足鼎立。浙江黄岩的梁源法任主编,青田籍侨胞赵松和(原青田华侨中学教师)为副主编之一。原旅法华侨俱乐部曾编辑会刊《简讯》,俱乐部副主席、青田老华侨厉言参与相关领导工作。乐清籍侨胞叶星球主编的《华侨志》,青田侨胞陈成民(原青田华侨中学教师)任副主编之一。
  巴西里约热内卢华人联谊会创办的《里约华人联谊会会刊》,由青田籍知名华侨周尚夷负责编写工作。1992年6月在圣保罗创办的《巴西侨报》,青田著名华侨吴瑛任社长,并由青田知名华侨朱敏群、吴耀宙等出资成立的董事会保证初期报纸的资金周转。2001年,里约热内卢的周尚夷和他的长子周径华发起成立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同时创办《华人报》。
  1994年8月8日匈牙利华侨华人创办的中文报《欧洲之声》问世,以青田籍侨领张曼新为首的25位股东为,此付出大量心血。为办好这份报纸,他们成立了“赔钱董事会”(1994年10月25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室主办的《侨声报》曾为此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文章),并订立了报社股东,公约,全文如下:
  我们是一个不需要到匈牙利经济法院注册的“股东会”。
  我们的投入,很可能没有分文的经济收入,但是我们看到远离故土的同胞们,手捧我们的报纸……我们将欣慰地想,我们又为自己的同胞做了一点事儿。这就是我们投入之所得。
  我们投入的是不影响自己生活、工作的很微小的一部分资金,我们创造的将可能是巨大的,影响我们华人精神生活的万代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笔很合算的“生意”!!!
  为此我公司人立誓:自愿承担《欧洲之声》报社按月分摊给我的办报集资款项。此款项数目以报社财务部门当月经济结算公布表为准。按月主动上缴,决不拖欠。
  25名“股东”在“股东公约”上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张曼新带头,当即出资1万美元赞助费,并交付了该年度12.4万福林的“股东”款项。有的虽然不是股东,但也为办好报纸默默奉献,如杨占军就向报社捐赠一辆汽车。张曼新每年都要从家庭财产中拿出六七万美元补贴报社。1996年,全年的办报经费是张曼新卖掉上海和深圳两处房产才得以维持的。
  奥地利华人总会主办的《奥华》杂志,曾经在华人社会中有较大的影响。1992年4月创刊,次月更名《欧华》,后又改名《奥华快讯》。负责人是文成籍侨领胡元绍,主编是留学生常恺博士。奥华总会的基本成员是青田华侨,其中10余人任副会长,因此青田华侨是该报的主要支撑力量。创办刊物是一种尝试,尤其是定期刊物,从采编到印刷刊出需付出大量精力和财力物力,但时效性并不强,这是《欧华》不能成为长期性刊物的原因之一。
  1999年,由旅德浙江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之一的青田华侨郭志林主持的《欧华侨报》面世,曾经也算是一份成功的报纸。由中国留学生主办的德国《华商报》发行面较广,其中不少是免费分发的,其经济来源主要靠广告收入,是一份商业性和公益性兼顾的报纸,读者群中很多是青田人。但旅德华侨居住分散,华侨报业并不景气。
  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创办的报纸《欧洲华声报》,其创办人和主编是该会第十二届会长、青田籍侨领徐松华。徐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该报是欧洲华侨报纸中容量较大、影响较广、较规范的报纸之一。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的领导层和大多数成员均是青田华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青田华侨办的报纸。1995年创刊时,该报名誉主席李泽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和杨招棣(时任浙江省侨办主任)曾为其题词,李泽民的题词是:中西文化之桥梁,广大侨胞之纽带。杨招棣的题词是:群众喉舌,侨界知音。为维护祖国尊严、华侨华人合法权益、打击黑社会势力、申张社会正义等,徐松华为该报撰写了百余篇评论、报告,在华人社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意大利米兰华侨工商会的会刊《华侨通讯》,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报刊发正常,并不时寄送国内侨务部门,使国内了解意大利青田华侨动态。原工商会会长胡锡珍、孙子系和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明权自始至终关注这份报纸,为会刊的健康运行起了重要作用,青田华侨也将其看成是自家的报纸。罗马华侨联谊会也有《欧洲华声报》,该报的主要负责人是该会的领导成员王泽厚、叶赛雄等,这两人均是当地青田知名华侨。
  比利时浙江工商会(其成员主要是青田华侨)与浙江省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过《比中通讯》(期刊)。
  美国青田籍华侨华人自2002年开始,每年以青田同乡会名义刊出《春节特刊》(经费由会员自愿捐助)。该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是青田同乡的精神文化食粮。
  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青田华侨华人及华侨新生代积极参与,不少人为有关活动提供赞助。
  电视传媒方面,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凤凰台与卫视中文台、香港无线电视平分秋色。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于20世纪90年代落户法国,并辐射周边国家,青田侨胞争相收看,以求更快获取祖国信息,吸收中华文化的营养。
  侨报侨刊的作用和贡献是显著的。首先,它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加深了解并更好地报效祖(籍)国;其次,侨报侨刊报道了当地社会和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当地法律法规方面的制订修改、当地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等,对推动华侨华人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再次,通过对华社的动态和有关事件的报道,能更好地了解有关群体的情况,加强群体之间的沟通联络。充分发挥媒体功能,对协调和促进华侨华人各项事业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青田华侨创办或参与其中的各类媒体,在新时期里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在初级阶段,数量、规模均为有限,且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是经费短缺。主办的侨团及其负责人虽然身先士卒,作出巨大的努力,但仍然难以持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不少侨报侨刊属于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依靠各方筹措,少量来源于广告收入,只有转变机制,实现产业化办报,才能使其无资金欠缺之虞。其次是人才不济。有些报刊的采编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数量与业务水平还无法满足需要,严重影响了报刊质量,这是一个既不容忽视、必须高度重视又不是朝夕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发行网络和信息资料来源、如何办出特色等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海外侨报侨刊必将在探索中走出困境,走向成熟,并逐渐得到完善。
  二、海外华文教育
  实施华文教育的主体对象是新华侨华人新生代,他们在接受当地正规教育的同时,迫切需要接受母语教育,旨在传承中华文脉。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青田华侨经济实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华裔人数不多,加上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因此极少出现华侨办学。80年代以后,华侨人数激增,经济实力增强,华侨新生代逐渐形成,华文教育已迫在眉睫,因此华文学校应运而生。
  1.比利时华文学校。比利时中山侨校是青田华侨最早参与创办的华文学校。1964年,旅比利时餐馆同业公会在布鲁塞尔创办该中文学校,在校学生100多人,教师一般4人,校址设在同业公会会馆。旅比餐馆同业公会主要是台转侨人员,其中杨光、杨宝巢、郑锡康都是青田籍侨胞,杨光和杨宝巢分别任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比利时华联小学由旅比华侨联合会于1986年创办。校址在安特卫普旅比华侨联合会会馆内。该会副主席、青田籍华侨白植通热心华文教育和华联会工作,为创办这所学校出资出力,贡献良多。比利时中文学校是旅比青田同乡联谊会于1998年创办的。开办时学生168人。该会领导及青田侨胞为该校捐资近100万元人民币,朱焕光、夏廷元、朱政敏、杨焕平等侨领都曾为办学作出不懈努力。
  2.法国华文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巴黎13区华人聚居的地方就开始了华文教育。80年代中期,华文教育开始规模性发展,有的侨团开设中文学习班,免费为华人子弟提供中文教育。法国首届青田同乡会会长严志照,在青田同乡会会馆内开设中文班,100多名华裔参加学习,90年代人数激增。之后有偿服务的中文学习班在巴黎遍地开花。目前,法国没有全日制中文学校,仍以周末课余补习班为主。8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华文教育进入稳定发展期,补习班学生几乎期期爆满,全法168个协会和机构设有汉语教学点,华裔学生达1.5万多人。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是侨办的中文学校,如华侨华人会的中文学校;二是华人媒体办的学校,如欧洲时报中文学校。旅法青田侨胞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华文教育,在各侨团中任职的青田华侨更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3.奥地利中文学校。该校由奥地利华侨总会创办。学科比较齐全,设有小学学前班、舞蹈班、音乐班、计算机班等,颇具特色。
  4.德国中文学校。德国目前有70多所中文学校。1984年青田籍华人柳志诚和夫人黄林芝联合侨界人士创办了不来梅中文班,这是德国最早的华文学校,内设大、中、小班,按不同文化程度分类施教,教师由留学生担任,基本上是尽义务的。1988年,发展到学生70名、教师7名。1985年,慕尼黑西德华人联合会和越棉寮华裔联合创办慕尼黑中文学校,青田华侨倾力帮助。德国柏林华德中文学校创办于1992年,该校是中国教育部华文教育的试验学校,发展最快,学生人数最多。学校设立董事会,青田籍侨领吴朝平、傅春平分别担任正、副主席,成员14人中青田籍就占了10人。原青田同乡会会长吴朝平为首任校长,现青田同乡会会长傅春平继任校长。2004年,该校学生达到23个班级共493人。德国中文学校教师基本是新移民,文化素质高。师资来源充裕,数十位报名候选的教师学历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其中许多人毕业于国内师范大学本科,有些还是硕士生或在读博士生。担任该校教师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国内师范大学毕业;二是在中国有教学经验;三是有一定德语水平,对德国教育法规有所了解。
  5.西班牙中文学校。共有24所,其中青田人创办的13所规模较大,尤以马德里中文学校和巴塞罗那中西文化学校最为突出。马德里中文学校于1995年10月由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西华妇女联合会共同创办,叶碎友、徐松华先后任董事长,叶玉兰任校长。现有班级25个,学生700人,教师31名。在每年的全球华文比赛及夏令营活动中成绩名列前茅,被国务院侨办评为全球4所中文示范学校之一(欧洲仅一所)。校长叶玉兰出国前当过教师和校长,她关心妇女及儿童工作,尤其关心华侨子女的中华文化教育和传承问题,办校14年来为西班牙华裔的中文教育付出了大量心血。该校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西班牙巴塞罗那中西文化学校由西班牙巴塞罗那侨民联合会会长麻卓民创办,麻卓民任董事长,学生380多人。麻卓民出国前系国家干部,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创办中文学校、传承中华文化是他热心于侨社工作的大手笔之一。此外,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华妇女联合会会长、青田侨胞郑碎眉也非常热心华文教育,她与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研究探讨如何将华文教育纳入当地正规学校,试图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使华文教育得到全面落实。2005年,这一方案开始试行。
  6.意大利华文学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青田知名华侨吴苏权发动华侨华人于2000年5月创办的罗马基督教华文学校(学生300人,教师6人,周末上课)。罗马华文学校由意大利青田同乡会和意大利国立中学于2002年2月合办,会长金冠军任校长。威尼斯地区华侨总会2002年2月创办的东方华侨总校,总部设在帕多瓦,在威尼托自由堡设分校。东方华侨学校除了为华侨子女开设中文课外,还为广大华侨开设意大利语课及为意大利人开设中文课,丘剑中为名誉校长,李雪梅为校长。主要教师有:李雪梅,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威尼斯大学翻译系教师;王福生,毕业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现为德里雅斯特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师及帕多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张若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威尼斯大学中文系教师。
  7.美国中文学校。遍地开花,现约有200所。美国华侨华人以及在美的中国学者专家十分重视中文教育。1994年5月10日有5所中文学校发起在华盛顿成立全美中文学校协会,12月16日获华盛顿特区批准。协会理事会由一名会长和若干名理事组成。协会成员是各中文学校,现在已由5所发展到几十所。注册,美国中文教育十分注重并支持华裔青少年到祖(籍)国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000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世界各国营员有2000人,其中500人来自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系统。2001年增至3000人,美国有500人。2002年全美中文学校组织的中国寻根之旅5个团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优秀华裔青年相约中国”荣誉访问团,其21名团员都是“顶尖高手”。他们近年来均获得过“总统学者奖”(2002年美国“总统学者奖”得主共141名,其中华裔17名,占12%,而华人只占美国人口的1%),或英特尔/西屋科学奖,或是代表美国国家参加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选手。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对华裔少年及儿童科学实施母语教育,第三任会长郑良根是研究对华裔进行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在协会内部设立中文教材工作组,现行以拼音识字为主的3万字教材系由国务院侨办委托暨南大学编写出版。青田华裔在美国享受到良好的中文教育。
  8.巴西的青田侨胞也办过中文学校。1987年,里约热内卢华人联谊会在孙志凯(青田籍)、张本锦等人的组织推动下,举办了中文班和葡文班,在周末安排授课。巴西圣保罗“华人协会”和“青田同乡会”也有类似的中文学校或中文补习班。
  海外华文教育已有40余年的历史,随着华侨人数的增加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居住分散,在一些小城市或青田华侨人数不多的小国实施华文教育有一定难度。其次是当国外的“打工族”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通常将子女送回国内由家乡亲人抚养,据统计这类少年儿童在青田约5000余人,其中仅巴西华侨子女就有500余人。还有一类是国外事业有成的青田人,他们不惜重金送子女到国内高收费的“贵族”学校接受良好教育,不过在华裔中只占少数。据分析,已在国外接受华文教育的适龄青少年及儿童只占总数的20%左右,实施华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知识出处

青田华侨史

《青田华侨史》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上限始于17、18世纪之交,下限设定于2009年,记录了青田华侨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也真实地记录了在贫困中崛起的青田华侨经受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揭示了青田华侨出国、创业、爱国、奉献的历史发展轨迹。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