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体新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华侨史》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93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群体新变化
分类号: D634.3
页数: 4
页码: 102-105
摘要: 本节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国的青田华侨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人口结构和职业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素质也大幅度提高。这种变化对于他们在海外的生存、创业、发展和实力地位的提升,以及对住在国和祖国的贡献都具有明显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 华侨 区域 青田县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国的青田华侨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不仅人口结构和职业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这种变化,对于他们在海外的生存、创业、发展和实力、地位的提升,对住在国和祖国的贡献都具有明显和积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青田华侨,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文盲、半文盲青壮年男性。他们的人口自然结构、文化教育和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劣势使他们在海外如同浮萍,绝大部分无法扎根,也很难融入主流社会,只能从事单一的流动拎卖业、服务业或出卖苦力,少有固定职业和自营企业。有了积攒往往就荣归故里,成为匆匆来去的过客。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华侨无论在群体结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和职业潜能等方面与老华侨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他们在海外的生存和创业能力也大为提高。
  一、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新中国成立前,青田籍华侨群体由男性构成(仅有个别妇女),海外难有纯中国血统家庭。据1932年的统计,当时聚居在荷兰鹿特丹唐人街的1200多华人中,竟没有一名女性。旅意华侨最多时达1600多人,均为男性。这对他们在海外的生存发展极为不利。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女性纷纷加入出国行列。1951年,周继文的妻子和儿媳、孙辈6人出国,4人是女性。在圣保罗被调查的93人中,28人是女性。90年代,青田华侨拓展创业路子,事业稳定并不断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所经营的餐饮、皮革、服装、百货、贸易等行业对女性员工的需求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愿望日益迫切,这就进一步推动女性出国的步伐。欧洲华人社会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状况,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后才逐渐改变,女性在出国人员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夫妻团聚,海外家庭趋向稳固。1987年,荷兰人口研究中心关于荷兰华人的情况调查表明,荷兰境内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移民性别比例为116∶100,与1956年的304∶100相比,已有根本改观。在法国,到20世纪末,青田华侨华人的男女比例趋向合理,已达到基本平衡。华人移民性别比例趋于正常,家庭人口结构合理,使移民群体由“落叶归根”向“落地生根”转化,结束了基本由男性单独出国和海外无纯青田人家庭的历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华侨人口结构的深刻变革,对华侨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都是无可估量的。其一,构建完美、和谐、幸福的海外家庭,夫妻共室,老幼同堂,其乐融融,有利于事业的稳定发展;其二,女性在海外扎根,相夫教子,内外兼顾,能量充分释放,作用不逊于男性,并让男子腾出时间精力从事其他方面的投资创业,因而女性已成为决定华侨事业发展,实力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三,海外家庭的建立,子女在海外出生成长,创造了华侨后代在海外上学、深造的条件,有利于华侨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之蕴藏无限后发力,并加速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进程。
  二、文化素质渐次提高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绝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高小、初中文化程度的人便被视为有学问的了。一项对1000名华侨的抽样调查表明,文盲占40%,半文盲占38.5%,初小是15%,高小为5%,初中仅为1.5%。语言不通,世事茫然,这样的文化素质,在国内从事简单传统的劳动尚可胜任,在文化迥异、发达程度大大高于中国的异国他乡,举步维艰,是当地社会的“边缘分子”求发展基本无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青,田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全国各地一样得到发展,人民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入学数量大大高于此前。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小学教育得到加强,进入大专院校的学子开始增多。1987年全县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通过“两基”验收。90年代以来,县内各种外语培训班时有开设,有的聘请专业外语教师授课,招收一些拟出国人员进行初步语言训练。进入新世纪,青田县工会职工学校就专门开设西班牙语专修班乃至多语种的培训班。大批华侨都曾受过国内学校不同阶段和学科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大大高于他们的前辈。青田华侨中学、青田中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已经流向海外,不少在校学生备有护照,一旦条件成熟,随时可以出国。
  1991年,在全县侨情普查材料中,以方山乡调查的306人为例,出国人员的文化程度已大幅提高。其中文盲为0;半文盲3人,占1%;小学103人,占34%;初中154人,占50%;高中43人,占14%;大专3人,占1%。
  方山乡华侨的这个文化层次结构较有代表性,能反映全县华侨文化程度的基本面貌。这个文化知识结构显示为“两头小中间大”,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占了65%,成了主体,取代了新中国成立前文盲、半文盲为主体的地位。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群恰好是青少年,这个文化主体正与年龄主体相吻合。这种文化优势和年龄优势组成了有知识、有朝气、肯学习、能进取的一族,是海外创业发展的主力军。移民的文化知识结构和素质的改观,已成为海外青田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事实表明,大凡青田海外华侨华人事业成功,在社会活动中显示了不凡能力的知名侨胞、侨领,一般都曾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经过高等学府深造,有的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职,是青田华侨中的精英。
  青田籍华侨华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中,随家人出国的与在海外出生的婴幼儿及青少年,不下总数的30%。这批新生代在各自的侨居国均受到初、中、高等的不同程度的教育。各国规定幼儿入托的年龄不等,瑞典从周岁开始便可入托,有些国家则稍晚;从7周岁开始便可进入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小学、初中课程。与中国不同的是,国外一般是按学生的年龄分班而不按学识程度分班。在读满九年制学校后,16—18周岁时,视学生及家庭的具体情况,或进入高中、职业学校就读乃至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或进入务工、从商的行列。整体而言,欧洲各国的华侨华人新生代进入大学的比例远低于美国,在美国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不少,有的还在成为博士后,有的成为企业高层管理,有的成为科技、教育、艺术等领域的专家。青田华侨中包括教授、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体育名星乃至军事将领等的高层精英群体已初步形成。
  总之,年轻一代的华侨华人不像他们的上辈,他们能较流利地使用多国语言与人交往,亦能掌握住在国的经贸游戏规则。这为融入当地社会和成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0后”的新华侨及其后代在新的文化教育背景下已显露出希望的曙光。
  三、职业身份呈现多元化
  往昔的老华侨绝大部分是出身于山区农村的农民、手工业者,属一无文化、二无技术、三无资本的“三无”阶层,在海外谋生、发展靠的就是吃苦耐劳、勤俭简朴的本色和优良传统。他们在极不适应的环境下生存,从事极度艰辛的职业,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没有起码的文化知识和社会活动经历,心志自卑、观念保守,更难以打开创业发展的局面。
  新时期里,原为农民、手工业者的华侨总体上虽仍属多数,然文化水平已大有提高,加上商人、工人、教师、学生、文化艺术工作者、企事业管理人员、机关公务员、医护人员、转业军人等各种职业出身的人员纷纷加入出国行列,其职业身份结构趋向良性和多元化,这是青田华侨半个世纪里创业发展、攀向高层次的重要因素。
  新时期青田华侨职业身份结构的多元化,也是青田华侨群体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并产生了如下显著的效果。其一,职业身份多元化,形成各类社会人才的汇聚。他们中有部分人出国不是为了谋生、改善生活条件,而是有着更高的追求目标,为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正是这种动力驱动他们敢于超越传统和滞后的经济行业,进入较高层次经济行业。其二,这个多元化职业身份结构的群体里,包含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领域的知识、多方面能力的人才,其能量的释放势必产生巨大的效应,非常有利于将分散的侨胞组织起来,形成团体,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活动。其三,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员,在处理内部关系方面起到了协调、沟通、联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增强了凝聚力,有利于侨胞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其四,有利于与当地政府、社会各方面搞好关系,争取外部的支持,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加速融入当地社会。其五,加强了与祖国的联系,推动海外侨胞对祖国建设事业的关心支持,为国内的“引资”与“引智”提供了有利条件。

知识出处

青田华侨史

《青田华侨史》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上限始于17、18世纪之交,下限设定于2009年,记录了青田华侨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也真实地记录了在贫困中崛起的青田华侨经受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揭示了青田华侨出国、创业、爱国、奉献的历史发展轨迹。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