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潮回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华侨史》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93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高潮回落
分类号: D634.3
页数: 2
页码: 81-82
摘要: 本节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青田华侨史的影响。战前,青田华侨数量迅速增长,移民海外的规模和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战后,大批华侨回国,青田人移民海外的规模和速度大幅回落。文章还提到了青田华侨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战后回国华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关键词: 华侨 移民情况 青田县

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史的分水岭,战前无论是移民海外的规模和速度都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战后大批华侨回国,鲜有国人敢于出国闯荡,青田人移民海外的规模和速度也大幅回落。第一次出国高潮迅速从高峰跌入低谷。
  17、18世纪之交,青田人已开始向海外移民,至清朝末年,长达200余年,受历史条件制约,进进出出约4000人,年均20人左右。1912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光前往欧洲的青田人就达1.7万多,年均约570人,成为欧洲华侨的主体,其增长速度相当于清朝时期的20余倍,在原重点侨乡几乎村村有华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田移民态势成加速度发展,若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青田人定会更早步入移民海外的快车道。
  在华侨人数快速增加的同时,青田华侨职业的发展变化更加令人刮目相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青田人经过长期的资本和经验积累,一部分摆脱了以行商小贩和苦力为主的谋生手段,从事行业开始向多元化和较高层次发展。美洲的美国、巴西,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青田华侨群体分化明显,有的从小商贩成为坐商并做起进出口贸易,有的从打工者成为皮件皮具业制造商;水手馆、栈房、理发店、中餐馆等服务行业也迅速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青田华侨无论从数量还是职业上考量,都已经步入中兴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形势急转直下,身处交战国的青田华侨饱尝战乱之苦,有的不幸罹难,有的被迫返回故国家园,此前的美好憧憬化作南柯一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号称“世界五强”之一。多灾多难的青田华侨寄希望于祖国的未来,纷纷束装回国,因种种原因滞留不归者不足1/4。战后滞留意大利的56人中,其中42人已组成跨国家庭,占75%。数以万计的回归者未曾想到回国后等待他们的并非是盛大的庆宴,而是又一场历史劫难。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社会混乱,流氓横行,盗贼蜂起,许多回国华侨刚踏上自己的国土,未曾回到家门,随身携带的金钱财物就被洗劫一空。归侨张苏,阜山人,1947年冬回国,轮船刚到上海码头,一批以帮助提货为名的地痞恶棍连哄带骗,将其财物掳掠一空。张苏在欧洲曾为杂技演员,闯荡过20多个国家,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而且还有些拳脚功夫,可也无力回天,赤身回到故乡,重返清贫。万阜归侨刘迪兰(木匠),1936年到新加坡,1943年回国,经过香港,财物被日本人抢劫一空,回家后重操旧业。青田归侨的另外一劫是不少华侨在返国之前为安全起见,将钱存入国内银行或私人钱庄,这种钱庄往往以乡情为纽带,吸收同乡亲友存款,在中饱私囊之后,乘局势混乱之机宣告倒闭,人去楼空,致使不少华侨的血汗钱化为乌有。更惨的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许多归侨把随身携带的外币换成国币,准备回家置办家产或补贴家用,孰料尚未出手,已成废纸。有的归侨把宝贵的青春抛洒在异国他乡,回国时年事已高,且又两手空空,无法成家,孑然一身,孤独终老。清同州诗丐“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的佳句,成了这些华侨悲苦命运的真实写照。

知识出处

青田华侨史

《青田华侨史》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上限始于17、18世纪之交,下限设定于2009年,记录了青田华侨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也真实地记录了在贫困中崛起的青田华侨经受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揭示了青田华侨出国、创业、爱国、奉献的历史发展轨迹。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