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解放青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911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解放青田
分类号: E297.4
页数: 22
页码: 220-241
摘要: 本篇文章记述了解放青田的情况。其中包括重建中共青田县委、边界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调整、拦击国民党军队残部、武装包围县城、解放青田县城、筹建青田县人民政府等。
关键词: 青田县 解放

内容

从1948年9月开始到1949年1月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为了做好解放浙南的准备工作,中共浙南地委于3月5日至4月7日召开了第十次扩大会议,决定将原来的2个中心县委、8个县委增加为4个中心县委、12个县委,并讨论通过了浙南人民临时行政委员会的《临时施政纲领》、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攻城及入城部队之规定等文件。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解放大军突破了国民党长江防线。22日,地委发表了《迎接解放军渡江南进宣言》,号召浙南全体共产党员、部队指战员和各阶层人民一致动员起来,坚决消灭浙南一切残余的国民党部队,彻底推翻其反动统治,解放全浙南。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为了配合解放军南进作战,制定了首先集中主力解放温州城,然后解放浙南全境的作战方案。地委扩大会议的决定和通过的重要文件,以及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的作战方案,为争取早日解放浙南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根据上级指示,青田各地党组织为青田解放做好了充分的组织准备、思想准备和作战准备。
  第一节 重建中共青田县委
  一、县委的重建
  自从1940年10月,上级党组织决定将党委制改为负责人制(1941年冬改为特派员制),中共青田县委书记曾绍文等调离青田后,至1949年4月,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青田县各地党组织先后分别由处属特委特派员及浙南特委下属青景丽县委、瓯北县委、永嘉县委领导。1949年3月,为了迎接大军渡江南下解放浙南,中共浙南地委第十次扩大会议就增设部分新的县委及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在中共江北中心区委的基础上单独建立中共青田县委,调浙南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括苍支队副支队长徐寿考任青田县委书记。地委给青田县委的任务是:打通青田与金华的联系,迎接南下大军,并准备派一个支队配合青田开展活动。
  1949年4月7日地委扩大会议结束,徐寿考等赶赴永嘉县委机关参加县委扩大会议。会上,县委领导传达了中共浙南地委4月14日“关于成立永嘉县与青田县委员会”等有关文件和青田县委警卫队人员配备的决定,中共青田县委员会由徐寿考、冯增荣、杨进尧、陈鸣皆、李忠寿(即李川仁,下同)5人组成,徐寿考、冯增荣、杨进尧为常务委员,陈鸣皆、李忠寿为执行委员,并由徐寿考任书记,冯增荣任组织部长。将原永嘉县警卫队的人员和装备一分为二,由林见弟、黄正超带领的3个班28人(配备一挺轻机枪)作为建立青田县委警卫队的基础,到青田后再行扩充发展。
  会后,徐寿考带领县委干部和三个武装班横渡瓯江,经桥头镇到梨村宿营,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家庭走访,张贴“中共浙南地委迎接解放军渡江南进宣言”,制造革命声势。第二天,县委干部和武装班向青田进发。4月27日,中共青田县委在良川内冯村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各辖区负责人及工作组成员共50多人参加。县委书记徐寿考在会上宣读地委关于成立青田县委的决定,传达地委第十次扩大会议精神。会议就扩大武装、发展新区、打通与金华的联系、迎接大军南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县委领导进行了工作分工:杨进尧负责船寮、芝溪沿江和公路一带的群众发动、民兵组织工作,并配合县警卫队坚守鲤鱼山背,封住交通要道,拦击南逃之敌;李忠寿负责雁店、丽水以东等地,打通与缙云、金华的联系,迎接南下大军;陈鸣皆到温溪组织民兵,封锁瓯江口岸,支援解放温州。
  二、县委工作部门和下属区委的建立
  根据原江北中心区委工作区域、基层党组织分布、青田在解放浙南全局中所处的战略地位等诸方面情况,为了加强对全县工作的领导,青田县委决定制订设立各区委方案:第一,划出原万山区委下属的万山、峰山、黄垟、平桥党组织,与温溪、贵岙、孙坑、吴坑、小舟山等地党组织一起,成立新的万山区委;第二,将原万山区委下属的东源、高湖、良川、季宅党组织,与石溪、大路、船寮、芝溪等地党组织一起,成立船寮区委;第三,撤销雁店区委,将原雁店区委领导的舒桥、王岙、海溪,与丽水黄村、缙云石笕、青田的海口、祯埠、石帆、浮弋等地党组织一起,成立丽东区委;第四,确定成立县委宣传、民运、妇女等3个主要工作部门,县委警卫队扩编。
  4月25日中共浙南地委批准下发《青田县委员会各工作部门及区委干部配备之决定》,作出了如下任命:县委工作部门,以施巨龙为宣传股长,黄公略为民运干事,李乃仑为妇女干事:县委警卫队以林见弟为警卫队长,黄正超为政治指导员;万山区委员会,以陈鸣皆为委员兼书记,朱林亨为委员兼组织科长,陈田涛为委员兼宣传科长;船寮区委员会,以李忠寿为委员兼书记,杨进尧为委员兼副书记,潘如楷为委员兼组织科长,郑朝梓为委员兼宣传科长;丽东区委员会,以徐贤茂为委员兼书记,黄世寅为委员兼组织科长,潘文星为委员。并通知施巨龙、黄公略、李乃仑等迅速到青田县委报到和上任工作。青田县委接到《决定》之后,立即分头召开各区委会议,宣布各区委员会的成立。
  第二节 边界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调整
  一、中共江南区委员会的建立
  1949年3月中旬,中共松(阳)宣(平)遂(昌)工委、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在松阳县靖居区张山村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决定建立中共江南区委员会和江南区人民政府,改江南区特派员制为委员会制,由孙明标、金常玉、钟德和等3人组成。孙明标任区委书记、区长,金常玉任副书记兼区武工队队长,钟德和任区委组织委员兼副区长,区机关驻地章村乡吴村。会议结束后,区委、区政府立即带领机关全体干部进入原活动地区青田县西部,在驻地周围东山、祯旺两乡及祯埠、石帆、浮弋三乡、海口镇、丽水边界地区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乡村政权;发动群众“抗丁、抗税、抗粮”等。1949年9月,祯旺、章村、东山三乡划归给青田。
  二、浙南地委永青办事处、青景丽办事处的成立1949年4月,中共浙南地委为了加强对永嘉、青田两县和南线工作的领导,以适应斗争的需要,决定成立永青办事处和青景丽办事处。永青办事处采取委员会制,以地委委员曾绍文、永嘉县委书记廖义融、青田县委书记徐寿考为委员,曾绍文为主任。永嘉与青田两县委员会的工作除由地委领导外,同时接受地委永青办事处指导,但原则性问题之解决权属于地委。青景丽办事处,定名为浙南地委暨浙南纵队部联合办事处,浙南地委指定郑丹甫为地委暨浙南纵队部之代表常驻青景丽地区,并兼任办事处主任,刘正发、余龙贵、张金发、陈辉兼委员。代表暨办事处的任务为:指导青景丽与浙闽边之党政军工作;指导与指挥第一支队工作与作战;办理地委与纵队部所交给的一切临时任务。但对于一切原则性问题之解决权则属于地委及纵队部,各县委、各部队、各单位除与代表和办事处发生关系并接受其指导外,还要定期向地委报告工作与请示。
  三、中共青景丽县委的调整
  中共浙南地委批准成立青景丽办事处后,为了使组织机构与人事配备相适应,于4月18日又下发了《关于青景丽党的组织机构与干部配备之决定》,将原青景丽县委改为青景丽中心县委,增补县委常委、县委委员和候补委员7人,调出2人。新配备的中心县委员会由张金发、朱大孝、郑贤授、吴高谈、朱玉发、刘日炎、周日瑾、蒋一新等8人组成,张金发、朱大孝、郑贤授3人为常务委员,吴高谈、朱玉发、刘日炎、周日瑾为执行委员,蒋一新为候补委员,张金发兼书记,郑贤授兼民运部长,刘金松为宣传部长。中心县委除领导景宁县梅岐区委和青田、丽水两县边界的丽云区委外,并指导大南(即文成)、景宁两县工作。
  地委永青、青景丽办事处的建立,中共青田县委的重建和县委下属各区委的新建,以及县边界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为拦击过境的国民党军队残部、迎接南下大军解放青田做好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第三节 拦击国民党军队残部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前委的《京沪杭作战实施纲要》,突破敌军江防,渡过长江,向长江以南地区挺进。5月初,由淮海战役中败退到金华、丽水的国民党第六兵团李延年残部得到温州已经解放的消息后,兵分两路窜入青田县:一是从丽水东南部进入,到青田县境内后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到青田石帆乡,向青(田)缙(云)边境折回金华,妄图在金华乘火车到鹰潭逃往福建,另一部分企图沿丽(水)青(田)公路或从青田瓯江横渡往县东南部逃往福建;二是从丽(水)浦(城)公路南逃福建,因丽水至大港头公路和桥梁被江南区武工队和民兵切断,故而转向青田县西南边界妄图经文成过飞云江逃往福建。
  位于丽水、温州之间的青田县,水陆交通方便,是敌人必经的战略要地。中共青田县委、青景丽中心县委、江南区委,遵照上级指示,分别指挥所属部队,在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下,主动出击,穷追残敌。
  5月8日早晨,敌李延年兵团某部卫生队从丽水大港岭向章村乡溃退。江南区留区干部和章村乡民兵联防大队队长王大德带领几个民兵埋伏在敌必经地段吴村口荷花山。因敌军人多,民兵们待大队敌人过后俘虏了两名开“小差”的敌兵,缴获卡宾枪1支、手榴弹8枚。从被俘敌兵处获悉,由团附获带领的一个连很快就到这里。住在颜宅村马湾源浮石山的农民吴兴芝(又名老潘)也报告了拂晓时敌兵到他家宰鸡做饭的消息。区武工队指导员陈心正率武工队一个分队和联防大队民兵,立即由吴兴芝带路奔向浮石山,迅速从屋外小山头将敌军包围,高喊:“缴枪不杀!”。已成惊弓之鸟的敌军立即表示愿意投降。武工队和民兵俘敌100余人,缴获轻机枪、重机枪各1挺,步枪100余支,子弹一大批。俘虏经教育后发给路费遣散回家。
  同日,由丽水向石帆溃退的敌李延年部一个加强排,沿途被丽水、青田地方游击队和民兵阻击,四散逃窜,其中敌排长带领5名败兵逃往石帆乡武溪村。正在石帆乡工作的丽东区委委员黄世寅一面发动当地民兵立即前往武溪村包围敌人,一面指派区委武装干部林正元带上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印发的《对国民党军起义投诚优待办法》登门劝说,勒令投降,敌排长和5名败兵表示愿意投降。民兵缴获轻机枪2挺,冲锋枪、卡宾枪、汤姆森枪各1支,美式步枪4支,加拿大手枪1支,各类子弹1000多发,手榴弹10枚。俘虏领到路费后各自回家。
  5月9日,国民党溃军1000多人从仙居、缙云进入青田、永嘉边界下嵊乡,企图从下嵊经永临区桥下,从海上出逃。万山村民兵接信后,于9日凌晨出发赶往下嵊乡山下岭头,和当地民兵一起与敌军进行猛烈交战。敌军招架不住,慌忙溃逃。万山村民兵发现一部分敌军掉头向下嵊、石染方向逃窜,迅速追击。峰山村民兵闻迅赶到石染苦眉山村山上,和追击到这里的万山村民兵一起将敌包围。顽敌用轻重武器向民兵扫射,民兵利用有利地形英勇还击。溃军为跳出民兵包围圈,将苦眉山村的房屋点燃后往上横、木坑口向青田县万山乡逃窜。民兵穷追不放,抄小路到达万山乡埋伏在孙窟坳头,与前来参战的周围村庄民兵一起,又一次包围敌军,毙伤敌数人。余敌向平桥方向溃逃,民兵活捉了敌营长及其妻子和警卫员,缴获军马1匹、手枪1支。
  中午,李延年残部一个团,从丽水、青田石帆乡陈山埠,往北进到青田舒桥乡古竹岙村,在陈姓祠堂周围架锅做饭,准备饭后取捷径从古道小径返回金华,转乘火车。中共丽东区委书记徐贤茂和区武工队长潘文星发现敌情后,将武工队和前来参战的30多名民兵分成3个小队,埋伏在左、中、右3个小山头。敌军进入埋伏圈后各小队一齐开火,敌撤到后山顽抗。武工队、民兵一边用机枪、冲锋枪与敌激战,一边带领上山助战的群众高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军溃逃,民兵活捉俘虏3名,缴获军马1匹,军用品若干。
  同日,李延年残部八十五军二十三师一个连,从丽水碧湖、青田东山乡大垟岭逃往章村乡吴村。埋伏在吴村路边山上的江南区武工队和民兵与敌军进行了猛烈交战,敌重机枪手左腿受伤倒下,敌连长见状后立即带领官兵们举手投降。武工队和民兵俘敌100余人,缴获六零炮1门,轻机枪、重机枪各1挺,美式步枪20余支,
  三八式步枪35支及一批子弹。在遣散俘虏时,重机枪手等3名俘虏兵坚决要求留下参加游击队。刚缴获的重机枪正好没有人会使用,于是吸收他们入伍。
  5月10日,敌军200余人从丽水大港岭向章村乡溃退,江南区武工队和民兵抢先占领颜宅村马湾源凉亭旁制高点狙击敌人,民兵联防大队队长王大德点燃“过山鸟”(土炮)助战,敌军摸不清是什么新武器,慌忙向祯旺方向溃逃。
  同日,李延年残部一个团从丽水和缙云边界进入青田县,经良川、高湖、小源到船寮,企图沿瓯江到温州,从海上逃走。万山、峰山、石平川、底项、平山等村民兵占领小源下村两侧高地用土枪、土炮阻击,毙敌3名,缴获美式步枪1支。在高湖凉亭毙敌6名,缴获步枪1支。晚上7时许,进入船寮的敌先头部队尖兵,被扼守在船寮鲤鱼山背的中共青田县委警卫队击毙。敌后续部队迅速散开,以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向两边山上疯狂扫射。警卫队战士蔡大领、陈永斌中弹阵亡,潘崇忠、邹祖东等5人受伤。为了保存实力,警卫队撤出战斗。天亮后,敌军抓走船寮村10多名老百姓,强迫他们在下会搭浮桥。敌军从浮桥过瓯江到南岸,经石盖向北山溃退。
  5月11日,青景丽县委警卫队、丽云区委发动北山、白岩、箬坑等村民兵千余人,在北山郎回村伏击从船寮南岸溃退的敌人,俘敌32名,缴获美式步枪50多支、轻机枪2挺、手枪3支,手榴弹一批。
  5月12日,江南区委获悉在章村乡马湾源凉亭被击溃的敌军及其他残敌陆续往祯旺、谷甫一带集结,向文成方向逃跑。区委和武工队决定由王大德指挥民兵大队坚持在章村原地战斗,区武工队向祯旺村追击敌军。与此同时,在丽水的解放军部队派一个营前来祯旺增援。13日拂晓,解放军和武工队在祯旺乡三十岭、谷甫方向抓获了一名敌军少将和几十个掉队的散兵。从敌军少将携带的密码中知道,在祯旺集结的是敌李延年兵团的一个军部。14日,由祯旺向文成溃退的敌军在青田岭根与景宁县结合部鹤口过渡,丽云区武工队和岭根乡民兵与敌激战1个多小时,缴获手枪2支、军马1匹和军用品若干。敌军继续溃退。同日,一支李延年残部从岭根向文成县溃退。中共青景丽县委警卫队在队长夏盛钮带领下,和民兵一起在岭根村后面山头伏击敌军,当场俘敌200余人,缴获美制卡宾枪、冲锋枪和自动步枪一大批。
  第四节 武装包围县城
  一、包围县城守敌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向南挺进,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此时青田县城内驻扎的国民党部队是青田县自卫总队、县警察局、县保警第一、二分队和3个警察所人员,共计兵力400多人。其中,总队辖3个常备中队,计240多人。武器装备有各种步枪257支,手枪6支,轻机枪3挺,手榴弹692枚,各种子弹6117发。常备第一中队驻西门上山头,二、三两个中队和县保警分队驻司下殿。县自卫总队队长由县长童鑫森兼任,副总队长为夏守素(专职)。县警察局机关及下属警察所150多人驻上店街,配有轻机枪6挺,步枪176支,手枪14支,各种子弹9800多发。县城前面是瓯江,后面群山环抱,四周城墙筑有碉堡、工事,可谓易守难攻。1949年5月1日起全城戒严,每天开城门3次。
  为了解放青田,中共浙南地委委员、地委永青办事处主任、温州前线司令部副政委曾绍文通知其叔叔曾孝义赶赴金华,动员其姑夫、时任国民党浙西师管区少将副司令的陈履旋率部到温州起义,并通过陈履旋做丽水团管区和青田夏守素的策反工作。5月初,陈履旋率部从金华经缙云到丽水,对丽水团管区司令周子璇做策反工作。由于周子璇坚持其反共立场,策反没有成功。曾绍文通过多种渠道与陈履旋取得联系,动员陈履旋改在青田起义。夏守素是青田万阜乡新庄村人,长期以来与青田人民为敌。他深知自己罪大恶极,却又不肯自动放下武器束手就擒。5月9日,陈履旋率师管区补充团二营第七、八两个亲信连从丽水乘船抵达青田。夏守素对陈部的突然来到,引起怀疑。但是又不好与陈撕破脸,于是暗中监视,严加提防。
  对于青田县城内国民党两支部队的两种态度,浙南地委、浙南游击纵队、地委永青办事处事先已作出准确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解放青田的战略部署和方针,即进一步做好陈履旋的工作,争取他在青田率部起义;武装包围县城,用政治和军事攻势相结合的办法迫使守敌夏守素部撤出县城,以实现和平解放青田、保障青田县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5月6日下午,浙南游击纵队全体指战员、地委机关工作人员和民兵、担架队在周岙举行进军温州誓师大会,纵队司令员龙跃在会上讲话,宣布进军命令。第二支队一大队一中队在队长邵光荣、指导员彭英率领下,从周岙出发到温溪沙埠,和当地民兵一起占据温溪镇金山制高点。青田县委派蒋文钦、温长生等人到吴坑、小舟山、贵岙各地发动民兵,配合一中队封锁沙埠至花岩头的江面和路口。5月9日晚,一中队奉命向青田县城前进,在距县城3华里的仁塘湾宿营。翌日早晨,一中队兵分两路从仁塘湾向县城进发:一路由邵光荣带领占据县城北面制高点母猪岩,另一路由分队长周永娒带领占据县城西面锦屏山。永嘉县委指令山口区委负责人黄宝宗带领山口区武装人员和四内、四外、竹山、方山等乡的1000多名民兵赶赴青田县城,分兵占领县城东南面的东堡、洪山、石郭岭头、平风寨。5月12日深夜,第二支队一大队二中队奉命到达青田县城西北面大路王巷,与刚从温溪赶来的青田县委书记徐寿考率领的县委警卫队干部战士汇合,配合在船寮一带负责阻击任务的杨进尧部,共同截击从丽水、缙云、永嘉方向溃退而来的敌军。13日早晨,一中队进入船寮康畈村杨宅到仁川村头后面古朋岭一线山上监视敌情;县委派陈鸣赭带领大路、石溪一带民兵300多人守住石溪乡吴山村要道。由此,一个以第二支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第二中队、山口区武装人员、青田县委警卫队为主力,广大民兵相配合的武装包围县城态势已经形成。
  二、达成和平解放青田协议
  1949年5月1日至4日,浙南游击纵队代表在温州城郊郭溪乡景德寺与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二〇〇〇师师长叶芳达成和平解放温州协议,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为了打通丽水至温州的交通,迎接大军南下解放浙南,中共浙南地委、浙南游击纵队决定加快解放青田步伐,对和平解放青田提出了三项协议,并决定由青田县委派人与陈履旋谈判。5月9日,三项协议以急件的形式通过在船寮赤岩的青田县委机关连夜送达给在温溪的徐寿考。11日早晨,县委警卫队文化教员陈鹏超奉命进城,在城内地下工作干部曾绍诚的陪同下,当面将信件交给了陈履旋。陈鹏超代表中共青田县委与陈履旋谈判。双方正式谈判就在新寺巷陈履旋住处进行。开明绅士、国民党青田参议员包亦珍也参加了谈判。谈判结果,陈履旋全部接受共产党方面提出的三项协议:第一,让国民党的军队从城内撤到水南待候整编。愿意留下的官兵,按原薪不动;不愿留下的,可以发给路费遣送返乡。第二,城内现有的枪支弹药、仓库粮食、档案文件一律不准毁坏,原封不动等待接管。第三,撤出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8点钟。下午3时左右和谈结束。
  谈判之后,陈鹏超提出与夏守素直接对话,但包亦珍说夏守素很顽固,由自己通过另外办法与夏交谈,让他接受谈判协议。包亦珍陪同陈鹏超从城墙北门出城到沙埠向徐寿考汇报了谈判过程。包亦珍对徐寿考说:“我是受陈履旋之托而来的,陈履旋愿意全部接受三项协议,并表示愿为青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包亦珍还说:“夏守素对陈履旋颇有戒备,防御重点在西门,西门街道、路口筑有碉堡。”汇报结束后,徐寿考要求包亦珍回青田后与夏守素进行对话,争取他自动投降,放下武器。
  三、迫使守敌撤出县城
  对付守敌夏守素部,中共青田县委所采取的办法是政治攻势和武装包围相结合。青田县委在接受浙南地委指示派人与陈履旋谈判之前,就已经派机关工作人员曾绍诚和县委警卫队文化教员叶楚儒等人进城开展有关的宣传活动。4月28日,陈鹏超和叶楚儒以学生身份秘密进入县城,准备组织学生宣传大军南下的消息。但他们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于是及时离开了县城。5月2日,曾绍诚、陈鹏超第二次进城张贴标语,并设法掌握了夏守素部的编制、人数、武器装备、军事部署和国民党青田县政府、县党部机关等有关情报。在此同时,包亦珍按照共产党的委托,对夏守素进行劝说,但夏守素坚持顽固立场。于是中共青田县委决定对夏部进行军事打击。5月8日上午,夏守素不知道温州已经解放,还派总队几十人乘坐六七支舴艋船欲去温州。船至圩仁村下面江中时,遭到在这一带监控敌情的共产党游击队第一中队的鸣枪警告。游击队展开政治攻势,对着敌人高喊:“温州已经解放了,青田就要解放了,快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敌军立即掉头逃回县城。5月10日早晨6时,占领县城锦屏山、母猪岩的游击队一齐向城内守敌夏守素部猛烈开火。5月12日上午,县委警卫队从温溪赶到城镇后面母猪岩山上,向守敌夏守素部发起试探性进攻。打一阵,喊一阵“夏守素投降!”“缴枪不杀!”,从军事上、政治上给夏守素不断施加压力。
  当天下午,包亦珍再次向夏守素公开申明和平谈判三项协议,并对夏守素作最后劝说。在共产党武装已经包围县城和解放大军即将进城的威慑下,面对共产党和平谈判三项协议,夏守素被迫接受率部退出县城条款,但他要求陈履旋的两个连也一起撤出县城。为了实现和平解放青田、保卫县城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包亦珍答应了他的要求。下午3时许,夏守素和童鑫森带领守城部队离开县城向水南撤退,陈履旋的两个连同时撤出县城,陈履旋留在城内。
  夏守素部撤退到水南后,挟制陈履旋的两个连一起向阜山逃窜。5月16日凌晨,国民党浙西师管区司令部警卫排排长郑国骅带领的警卫排在青田北山白岩与李延年残部八十八军一个独立营相遇。夏守素闻讯赶到白岩。郑国骅从夏守素口中得知师管区补充团二营七连连长章日新、八连连长留慎言率领的七连八连也驻扎在阜山,便率警卫排赶往阜山汇合。这时,中共青田县委和陈履旋对于去阜山的两个连如何摆脱夏守素控制问题商量了对策:指派章日新、留慎言的妻子到阜山清真禅寺以拜佛为名,将陈履旋的命令交给章、留两人;同时在当地群众中放出风声说解放军要包围阜山了,以此动摇夏守素部的军心。章日新、留慎言接到命令后与郑国骅等人一起秘密商量摆脱夏守素的办法。
  5月17日深夜,夏守素突然下令部队向北山方向进发。为了挟制章、留两个连和郑国骅警卫排,夏守素把他们安排在队伍前面,并在郑国骅等人身边安插亲信,自己率部殿后。先头部队到双垟乡金竹垟时,与八十八军独立营排哨遭遇,因双方不知道情况而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夏守素见对方火力凶猛,以为遇到了解放军,便指挥自己的部队仓惶向南田方向逃窜,章日新、留慎言、郑国骅乘机率部向双垟乡夏西坑村撤退,从而摆脱了夏守素的控制。在夏西坑,章日新等碰上了土匪柳志昌。因章与柳是同学,在章日新等人的动员下,柳志昌带领50多人跟他们一起回县城,在指定的地点水南石门中学向解放军投诚。
  夏守素部被逼出县城,和平解放青田排除了障碍。
  第五节 解放青田县城
  一、县委“先遣队”进城
  夏守素部撤出县城后,留下的残兵勾结流氓地痞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企图开仓抢粮,并到处造谣污蔑共产党。县委派往县城的地下工作人员得到消息后,召集一些进步青年到金巷底仓库封掉粮库,戳穿敌人的谣言,劝说群众散开,要求大家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在城镇做策反工作的曾绍诚按照县委事先的工作安排,和包亦珍商量决定:第一,派陈山村开明人士郑焕章前往温溪沙埠向县委书记徐寿考报告夏守素部撤出县城的消息,请求县委乘城内空虚之时立即组织“先遣队”进城;第二,在城镇组织“应变队”配合“先遣队”护城,夜间巡逻,防止坏人趁火打劫,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与重点设施的安全,同时派人向围城各部队通报消息。郑焕章赶到沙埠时,徐寿考已率领县委警卫队部分人员绕道业鸟向船寮进发。此时,曾绍诚等人已去温溪向县委执行委员兼万山区委书记陈鸣皆报告,陈鸣皆即带领五六名区干部组成“先遣队”,深夜进入青田县城。入城后,先遣队一边派人到船寮向县委汇报,一边分头检查国民党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机关和城内军事设施、粮库,并做好安民工作。包亦珍则组织了10多人的“应变队”,分成两个小组到各公共场所及街道巡逻。
  二、南下解放军、地方部队和县委机关进城
  5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二十一军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一举解放了丽水城。5月13日早晨,该团参谋长张真和营教导员田二耕奉命率一营一连从丽水乘船沿瓯江顺流而下,乘胜追击残敌,直奔青田。此时,在船寮仁川村古朋岭山上守护的一中队和刚进入仁川村交椅山的二中队和青田县委机关人员,同时发现一支船队顺流而下。因事先未接到解放军到青田的消息,所以开枪阻击船队前进,双方发生误会。幸好在船寮一带负责布防任务的杨进尧赶到,才知道对方是解放军部队,互相取得了谅解。解放军船只继续向青田县城进发,一中队沿公路步行进城。此时,县委常委冯增荣带领的部分县委机关干部和武装人员已从陈山到了石溪,与刚到达此地的解放军船队汇合一起乘船进城。
  上午9时许,船队到达鹤城镇,解放军和冯增荣带领的县委机关干部在大埠头上岸。民主绅士包亦珍带领各界人士,手持标语旗帜,在城门口欢迎,领解放军到西门外天地坛驻扎。曾绍诚、陈鸣皆等组织人员为部队准备午饭。县委机关干部进城后,立即组织接管队(后改为民运队)和宣传队。接管队负责看管国民党县政府、县党部及所属各科室的文件档案等,宣传队负责书写、张贴标语,做彩旗,筹措粮食,欢迎和支援解放军。驻守在县东南面的山口区武工队和民兵也在当天上午陆续进城。下午,在船寮掩护解放军进城的二中队进城。二中队刚从解放温州中得到了新式武器装备补充,显示了地方武装的力量,受到了沿街市民们的热烈欢迎。南下解放军部队和中共青田县委、地方游击队在西门外天地坛举行胜利会师仪式。张真和中共青田县委常委冯增荣分别代表南下解放军和地方游击队在会师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5月14日上午,各地农村党组织组织老区群众进城慰问解放军和游击队,挑来猪肉、羊肉、黄酒、花生、布鞋等大批物资,青田城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充分体现了青田老区人民对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
  下午,庆祝青田解放大会在县城西门外天地坛操场举行。南下解放军和游击队全体指战员、县委机关干部、民兵、各界群众参加大会。中共青田县委的负责人和解放军代表、各界群众代表在会上讲了话。晚上,县委在东门戏台举行文艺晚会,上演《朱大嫂送鸡蛋》、《正月里来是新春》、《白毛女》等剧目,慰问解放军,庆贺青田解放。县委书记徐寿考与刚入城的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队长余龙贵、解放军团参谋长张真等人一起,共同商讨制订追歼夏守素自卫总队的作战计划,确定由第二支队担任追歼任务。
  这天早晨,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队第一大队一、二中队奉命赶赴永嘉藤桥横山,围歼跟随李延年残部南逃的国民党浙江省交警第一总队。
  15日早晨,县委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到西门外夹道欢送南下解放军奉命返回丽水。
  第六节 筹建青田县人民政府
  一、成立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
  1949年4月14日,浙南地委决定成立中共青田县委员会和青田县民主政府,徐寿考为县委书记兼县长。4月25日浙南行政公署成立,宣布浙南境内各级国民党反动政府及一切反革命组织一律解散,其所颁布之法律、法规、法令、政令一律废止。从而为浙南各级人民民主政权诞生拉开了序幕。
  青田解放后,中共青田县委遵照浙南行政公署的指示迅速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青田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县筹委会),以徐寿考、冯增荣、杨进尧、陈鸣皆、陈渭生、林宗浩、包亦珍6人为委员,徐寿考为县筹委会主任。5月19日,在城内大操场召开有各村民兵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万人大会。会场上枪戟林立,红旗蔽天,群众情绪高昂。徐寿考和冯增荣分别在会上讲话,宣告青田县人民政府筹委会成立。县筹委会开始临时行使职权。
  首先,加强对接管队领导。先后接管了国民党青田县政府、县党部、三青团、秘书室、档案室、鹤城镇公所、县法院、警察局、监狱、汽车站、邮电局等16个单位、部门和国民党仓库、代理公库,计接管黄金3.635两、白银10两、银圆272元、伪金圆券1323.6元、粮食1.34万公斤、寺租谷10.55万公斤。
  其次,成立城区工作委员会,任命黄世寅为主任,曾绍诚、陈鹏超为委员,负责城区工、青、妇、学等群众团体的组织,先后成立了青田木球业工会、青年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等。
  第三,动员1500多民兵配合第二支队、中共文成县委警卫队,于6月中旬在白岩歼灭夏守素自卫总队,毙敌、俘敌300余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130支、短枪21支、冲锋枪4支、手榴弹80枚。夏守素被围困在老家万阜石赤岭山洞里走投无路自杀。县长兼自卫总队长童鑫森随国民党八十八军独立营向福建方向逃窜。
  第四,培养与选调干部,先后训练与提拔干部136名,经考察留用旧职人员11名。向浙南行政公署和浙南地委要求选调部分干部到青田工作。
  第五,建立县筹委会工作部门:秘书室和民政、财经、文教、公安4个科,总务、税务两个股。配备各室、科、股负责人。主任秘书冯增荣,民政科长陈渭生,财经科长林宗浩,文教科长陈田涛,公安科长黄世寅,总务股长郑源,税务股长林绍邦。
  二、成立区乡村人民民主政权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成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县筹委会决定成立各区人民政府筹委会,同时组织工作组到各乡开展乡村政权建设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建立 1949年6月3日,县筹委会按照各区委领导范围划分区政府管理范围。同时任命陈鸣皆等13人为万山、船寮、丽东、山口四个区政府筹委会委员,指派陈鸣皆、李忠寿、徐贤茂、黄宝宗为该四个区区政府筹委会主任委员。不久,为便于领导,县筹委会将丽东区和船寮区合称海口区;将山口区改名为水南区;将鹤城镇从城区析出,列为县直属镇。同时增设北山区。根据工作需要和行政区域的变动,县委相应调整区委:5月,中共永嘉县委将山口区委及所属党组织移交给中共青田县委。5月24日,根据中共浙南地委和中共青田县委常委会议4月的决定,中共高市区委员会成立,杨进尧为书记。7月,中共青田县委撤销高市区委,建立中共北山区委员会,书记杨进尧。中共山口区委员会改称中共水南区委员会,李忠寿主持工作。8月,中共丽东区委员会撤销,9月,建立中共海口区委员会,书记徐贤茂。
  区辖乡及村之划分原则:乡依山区1500-4000人口,平原3000—7000人口试行划分;村一般以80户—300户之自然村为一行政村,不满80户村可与邻村合并划为一行政村。300户以上之大村可试行划分若干行政小组(10—20户)。为集中力量进行反霸减租秋征任务,一般仍按原乡保区域建立乡村政权。
  调整后各区人民政府下辖情况为:
  万山区:温溪、峰山、富源、黄坦、港头、贵岙6乡;
  海口区:浮石、荷池、高市、雁衢、湖川、石芝、海溪、叶店、祯埠、章村、东山11乡;北山区:奕仁、鹤云、万阜、岭下、玉溪、廉正6乡;水南区:四外、四内、三外、阜山、竹山、方山、港口、五溪8乡。1949年6月,万山区人民政府成立。7月,鹤城镇、海口区、水
  南区人民政府成立。9月,北山区人民政府成立。各区镇人民政府先后启印视事。
  1949年7月,县筹委会批准本会工作部门及干部配备的同时,批准各区镇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设置和干部配备:万山区长陈鸣皆(兼),水南区长李忠寿,海口区长徐贤茂,北山区长杨进尧,鹤城镇长黄世寅(兼)。各区镇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设置除主任秘书外,其他与县筹委会工作部门相同。
  乡村政权成立1949年7月4日,县筹委会公布贺洪元等26人为各乡工作组组长,各组长到乡以后,建立工作组(又称筹委会),开展建立乡村政权工作。
  各乡人民政府,设乡长1人,副乡长1至2人,副乡长兼文书与财粮之职。乡人民政府为委员会制,1万人以下的乡由委员9人至11人组成,1万人以上由11人至13人组成,内设正副主任(正副乡长兼),其他委员分任财粮、生产、公安、支前、文教、优救、武装、调解等委员。乡人民政府未成立之前,由乡工作组暂行代替行使乡政府职权。在工作有基础,农会普遍成立,反霸减租斗争已全面进行,农民占优势的地方,试行有领导的普选乡行政委员会。村设行政委员会,由村民选举委员7至9人组成,负责管理全村工作,并从委员中产生村长,村行政委员会的分工与乡相同。
  乡村政权建立时必须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废除保甲制度。据统计,到1950)年2月全县已有27个乡、236个行政村建立了政权(其中,包括青景丽县委1949年3月在廉正乡属成立的张口乡人民政府和松宣遂工委在丽青边成立的江南区政府下辖章村、东山、祯旺3个乡),分别占乡村总数的79.4%和61.7%
  三、巩固民主政权在区乡政权陆续建立的同时,县委、县筹委会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支前、扩军、肃反、整理里土地、剿匪等项工作。
  第一,支前工作。5月成立县支前委员会。6月,各区镇支前委员会成立。到8月份,全县共征粮20万斤,劳军猪19头、肉1050斤、火腿2支、羊112头;木柴100多万斤,布草鞋4127双,调集运输木船40多支、民工100多人,按时把支前物资运送到浙南支前委员会。江南区征集大米3万斤、草鞋1万双,支援过境大军。
  第二,扩军运动。6、7两个月动员参军130名,内送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队58名,扩充县委警卫队6个班72名;扩充民兵1700多名。8月,县委警卫队奉命改编为县大队,动员青年入伍350名,在各区先后成立了中队。
  第三,肃反清算。自6月份开始,各区镇筹委会对辖区内的反动势力,包括特务、土匪、恶霸等进行调查,办理解散登记手续,同时动员群众检举清算一切反动分子,巩固革命政权。到8月底,全县5区1镇共召开斗争大会320多次,斗争恶霸分子127人;清算粮食30多万公斤。其中为各地雇农解决荒月粮食8.54万公斤;动员反动组织人员自新60多人。
  第四,整理土地。为解决农民不合理的负担,力求秋征公平合理,并为土改做好初步准备工作,县筹委会于7月间组织了12人的查田工作队,分赴各区配合乡干部进行清查田亩、评户核对工作。
  第五,剿匪。青田刚解放,在县境内及边境地区窜扰的土匪有蔡洪登、柳志昌等大小股匪数十股,武装土匪1000余人。土匪的活动和罪行是暗杀、绑架、劫掠、造谣、欺骗等。针对上述匪情,县委、县筹委会专门制订了肃清匪特宣传提纲,于8、9两个月集中时间进行重点围剿。8月间,浙江省第五军分区(温州)警备团派部队协助青田县大队剿匪。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继续进行剿匪工作。
  四、青田县人民政府诞生
  1949年8月,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第三支队第四大队第六中队一部36人由中队长田云涛带领到青田县工作。9月,中共青田县委、县筹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和浙江省委《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决定召开青田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9月27日,县筹委会奉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电令,布告全县,正式成立青田县人民政府,撤销青田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①。田云涛任青田县县长。11月1日至4日,青田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鹤城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正式代表127人,列席代表6人,代表来自党政军、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工人、农民、工商、文教、学生、青年、妇女、自由职业、宗教、开明人士)。与会代表听取了县委书记徐寿考作的《有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规定的报告》和县长田云涛作的《青田解放五个月来的施政工作及六大任务的报告》。会议期间收到教育界、妇女、木球业工联会代表提案17件。大会闭幕后,主席团转为常驻会,并成立研究小组。
  11月11日,青田县人民政府向第五区(温州地区)专员公署报告:本县人民政府至于11月4日正式成立,启印视事①。青田县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出处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记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青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剥削压迫制度,建立人民政权,进行的英勇不屈斗争的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