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稻鱼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836
颗粒名称: 六 稻鱼之路
分类号: S964.2
页数: 21
页码: 115-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稻鱼之路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示范价值、面临危机、保护与发展途径等。
关键词: 青田县 稻田养鱼 生产技术

内容

(一)示范价值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重要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实践,特别是在亚洲。这种系统模式的推广有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减少农业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使用上。这种模式具有维持碳循环和养分循环的生态功能,而且有助于保持水稻、鱼类和其他相关的生物物种。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植物蛋白,而且可以提供动物蛋白,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平衡,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具有重要价值。另外,系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食物安全。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个水稻和田鱼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生态系统,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而鱼类则耘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减少病虫害,形成一个绿色的营养循环体系,发挥粮鱼双丰收的效果。绿肥是维持地力的关键因素。冬天种植豆科绿肥植物,平时利用林木枝叶压青,像枫杨、乌桕、苦楝的叶子,不仅起到肥田作用,而且还有杀虫的效果,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利用生石灰为稻田和鱼体进行灭菌也是一个重要措施。过去鱼苗放养后,随其自然生长;现在为了增产才开始投食,例如投饲米糠和麦麸。一般0.25千克左右的鱼味道最佳。这种种养方式过去在南方各地也十分普遍,都因广泛利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无法继续存在而消失。目前,只在浙江、海南、江苏和贵州的局部地区仍有小面积存在。青田龙现村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坚持下来,一方面,这里历史悠久,形成传统习惯,当地村民喜欢这种经营方式,女儿出嫁都要以田鱼作为嫁妆,象征热爱劳动和致富;另一方面,村里有800多人侨居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村民依靠外汇就能满足生活要求,不靠农耕为生,农业现代化对他们的冲击不大,因而传统的种养方式未被抛弃。
  (1)为稻鱼共生系统提供宝贵经验与技术支持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如增产、增收、节支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因此,在适合发展稻鱼共生系统的地区,可以进行推广。目前,包括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等20多个省区都有稻鱼共生系统,但2002年以后面积有所下降。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的经验,无疑对于全国各地的稻鱼共生系统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2)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案例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选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的是在这些具有典型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保护示范,从而为未来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保护与发展提供实证案例。稻鱼共生系统为首批试点之一,其示范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为国际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示范 稻鱼共生系统是传统生态农业的典型范例,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对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通过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和发展,将会为世界同类地区稻田养鱼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国际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二)面临危机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1生产技术粗放
  传统的稻鱼生产方式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但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生产技术较为粗放:
  水体小,鱼类栖息环境差。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离不开鱼沟和鱼坑,采取“平板式”养鱼。由于水体小、总溶氧量、浮游生物量下降、夏季田水温度高、鱼类遇敌害时栖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稻田养鱼的密度、回捕率和产量。
  鱼种规格小、放养密度低。传统养殖方式主要放养小规格鱼种,有的还直接放养鱼苗,造成鱼生长慢,成活率低。稻田养鱼种的每亩放养夏花700~1500尾;养食用鱼的,每亩放养当年夏花100~150尾,放养春片鱼种50~80尾。
  饵料不足。传统稻田养鱼不投人工饵料,但稻田天然饵料数量有限,尤其在山区,溪水冷瘦,浮游生物量更低。田间杂草的量也随鱼体生长而下降,在水稻生长后期,杂草量不能满足鱼生长的需要。
  迟放早捕,养殖时间短。一般在插秧一周后放养,收稻时起捕,稻鱼共生期很短。单季中稻地区90天左右,双季稻地区160~180天,而中国南方稻田每年宜渔时间有240~330天。
  2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
  低传统稻田养鱼产量较低,青田县1985年平均单产114千克/公顷,到2004年为300千克/公顷,而完全采用传统方式养殖的田块产量一直保持在150千克/公顷以下。加之农民稻田养鱼面积小且零星分布,如方山龙现村多数农户仅有几分田,即使全部出售,收益也十分有限。而相对于稻田养鱼,经商或出国有更高的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不断提高。过去10年,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了1~1.5倍。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如方山、仁庄等乡镇出国人口占50%左右,而且多为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带来了农业的粗放经营倾向,单作水稻劳动力投入由300~375工/公顷,降低到105~225工/公顷。而稻田养鱼在减少用工方面效益不明显。同时,由于缺乏深加工技术,稻米和田鱼未能实现深加工,经济附加值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生产的积极性。
  3现代化、产业化冲击
  20世纪60年代起,为提高水稻产量,稻田开始施用化肥、农药,且施用量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稻鱼的和谐共生,加大了稻鱼矛盾。同时,由于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使用,造成小流域和下游地区的面源污染也不可忽视。
  传统的稻田养鱼不喂饵料,或不吃人工饲料,只喂少量的麦麸、米糠等粗粮;采用当地传统田鱼品种,口味好,品质优,色彩鲜艳,但产量低。而在利益精驱动下,某些养殖、加工大户为提高产量,外购高产鱼种,用配合饲料加以养,每公顷产量可提高到3000~4500千克,但品质不纯正田鱼。如何在保持品种纯正的前提下,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养鱼效益,已是当务之急。
  4特色品种资源流失
  优良的稻、鱼品种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添加饲料的使用逐步增多,许多高产的杂交稻逐步替代地方水稻品种,当地田鱼品种也被一些外来鱼种所代替,结果使许多地方水稻品种消失,一些田鱼品种日益发生退化。
  5传统技术革新难
  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虽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但随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配套的生产技术必须进行革新,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这些需要革新的技术包括稻鱼共生系统结构优化技术、化肥农药替代使用技术、水肥优化管理技术、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技术等。
  6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近年来,由于青田稻鱼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知名度越来越高。在龙现村等地,许多旅游项目逐渐发展起来。如在河流上游建立餐馆,在河流上围坝开展游泳活动等。乱扔垃圾、乱建房屋的问题逐渐增多。结果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旅游人数日益增多,环境超载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
  7传统农业文化流失 受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当地传统文化受到多方面的冲击。例如,传统种植模式的消失,大量劳动力外出就业,留守村民不依赖其增加收入,导致稻田养鱼面积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只种稻不养鱼”或“只养鱼不种稻”的局面;传统的农用锄草、杀虫工具闲置不用,多采用施用化肥、农药等更简单易行的方法;当地庙宇祠堂等古建筑空置废弃,不加修缮等;当地象征鱼文化的龙舟、百鸟灯、青田词鼓等民间文艺活动正悄悄退出历史舞台。
  (三)保护与发展途径
  1主要做法
  (1)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努力为遗产保护形成强大的合力和良好的氛围。
  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稻鱼共生系统保护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归口县农业局,统筹协调保护工作。县编委专门在县农业局下设立管理机构“县稻鱼共生产业发展中心”(与县农作物管理站合署),具体负责稻鱼共生保护发展工作。
  农民主体。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农民是受益主体,又是最基础、最直接、最重要的实施者。青田农民尤其是龙现农民对GIAHS稻鱼共生系统保护的积极性事关保护的成败。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种粮综合直补、生态补贴等惠农政策,出台政策支持遗产地农民搞好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稻鱼共生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打造农业公共品牌(GIAHS、青田田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确保广大当地农民在遗产保护中得到实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多方参与。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千方百计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共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精心举办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仪式、论坛、研讨会、田鱼节等系列主题活动,邀请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内外专家学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参与,探讨和宣传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开发工作。加强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在龙现重点保护区,培育了一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的典型示范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方山乡中学建立了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展示馆,收集展示大量传统农耕工具、传统稻鱼共生种养技艺等,并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知识教育。
  (2)坚持整体联动、突出重点的原则 始终坚持系统的、动态的、整体的保护原则,突出做好稻鱼共生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传统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等方面保护工作。
  一是保护稻鱼共生传统耕作方式。稻鱼共生不仅是一项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在保护区实施稻鱼共生传统种养模式,建立青田田鱼原种场和推进传统繁育技术,并在其他地方实施稻鱼共生“千斤稻、百斤鱼、万元钱”工程,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稻鱼共生精品园和省级生态循环示范区建设工作,提升稻鱼共生产业。
  二是保护稻鱼共生传统文化。悠久的稻鱼共生历史,孕育了灿烂的稻鱼文化。通过各种节日文化主题活动,如鱼灯表演、田鱼文化节、田鱼烹饪大赛等,进一步弘扬了传统稻鱼文化。弘扬青田鱼灯(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尝新饭、祭祖祭神、田鱼干送礼、鱼种做嫁妆等民间习俗。出版了《青田传统稻鱼共生技术》、《稻鱼共生文化》,创作以田鱼为主题的青田石雕作品。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龙现稻鱼共生系统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保护村庄森林植被、稻田生态环境,突出核心保护区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区内道路和田间操作道的修复要注意原有生态保护,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和保洁工作,打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利用稻鱼共生博物园建设,减轻旅游带来的压力,严禁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名义进行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3)坚持科学保护、狠抓落实的原则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始终坚持科学保护的原则,依靠规划驱动、政策促动、学术推动、典型带动,全面推进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
  一是规划驱动。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和浙江大学编制完成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规划》,将方山乡龙现村划定为重点保护区。由丽水学院编制了《稻鱼共生博物园建设总体规划》,规划面积5平方千米,集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展示、农耕文化体验观光为一体。
  二是政策促动。出台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暂行办法》,明确了保护工作方针、内容、措施、责任主体、经费保障、奖惩机制等。修订完善了《青田田鱼地方标准》,制定了《青田田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做到依法有序保护稻鱼共生系统。利用省市县农业项目政策加大对保护项目财政投入,截至2014年底财政共投3100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主题活动、产业发展等方面。
  三是学术推动。青田县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农业博物馆、浙江大学联合成立了青田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青田稻鱼共生产业发展中心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已经连续多年在青田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生态旅游发展、稻鱼系统生态作用机制、稻鱼共生关键技术、再生稻鱼共生等课题研究,至今已发表百余篇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是典型带动。几年来,坚持抓好方山乡龙现村重点保护区建设,根据受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的保护要求划定保护重点,推进遗产保护工作,在保护区培育了一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的典型示范户。方山乡农民伍丽贞曾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介绍经验,金岳品于2014年获得“亚太地区模范农民”称号。
  (4)坚持以民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把以民为本作为遗产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追求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一是注重经济效益。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字招牌,大力推进稻鱼共生产业发展,尤其是做好稻鱼共生品牌创建,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价格。在龙现每千克田鱼卖到了100元,比之前翻了二番;田鱼、田鱼干在本地及周边市场供不应求。同时推动以龙现为核心的方山乡休闲观光业农博会展示(青田农业局/提供)发展,“识遗产、品田鱼”成为当地特色旅游品牌,每年温州、丽水等地上万游客慕名而来。当地农民群众通过销售田鱼、田鱼干、农家乐餐饮服务等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少农民因此收入倍增。
  二是注重社会效益。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名扬天下,慕名前来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中央电视台1套、2套、4套、7套,英国BBC台、香港有线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CHINADAILY、香港明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知名媒体都曾报道过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同时制作了稻鱼共生DVD宣传片,出版了多部稻鱼共生书籍,印发了稻鱼共生知识的台历、挂历,使稻鱼共生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三是注重生态效益。以龙现村为核心的稻鱼共生系统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得到了良好保护,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好改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龙现村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新农村示范村、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等。
  保护与发展思路
  (1)加快做好稻鱼生态农业和生态村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 在如何保护和发展稻鱼共生农业系统时,人们普遍认为应着眼于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从整体上规划稻鱼共生系统传统种养保护区、稻鱼共生实验区、稻鱼苗种繁育区、现代高产模式示范推广区等。在保留稻鱼传统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农业文化的基础上谈发展,始终以把龙现村建设成为以生态村为载体的新农村为目标。重点突出特色优势,依托现有的资源,打造华侨风情区、田鱼文化区、旅游休闲区,将各种传统农业文化融入到各功能区建设中,以呈现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风貌。
  (2)加大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科研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将农业文化遗产理念和保护稻鱼共生系统的迫切性灌输给农民,让农民的观念更新,深刻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青少年科普基地、教学科研基地、休闲示范基地,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考察,欢迎更多科研者到此进行科学研究,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扩大宣传效果。
  (3)加大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力度 将青田县作为稻鱼共生系统研究基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在现代高产模式实验区进行传统农业技术革新,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同时致力开发高产高效的稻鱼生产系统,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农业生
  (4)建立稻鱼品种自然保护区 在现代经济驱使下,少数村民只注重眼前利益,大量引进杂交稻、外来鱼品种,使得地方品种出现消失或退化等方面的问题。在龙现村选择适宜地点,建立若干个稻鱼品种保护区,加强对一些优质地方品种的保护。同时加强全村植被保护和景观生态保护。
  (5)适度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重点在“生态”,立足于不破坏或尽量减少生态环境危害的前提下,借助旅游业的收入间接补偿农民的收益。开发生态旅游,发展观光农业是创经济收益、扩大知名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首先,合理开发旅游业对推动农民有意识地保护稻鱼系统与增加经济收入是有利的;其次,通过旅游吸引外资,用于项目区的生态建设;再者,旅游业的兴盛有利于传统农业文化的保存。但是,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切忌一窝蜂式的盲目开发,必须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重点开发一些无污染的旅游项目,如举办稻作古农具展览、现场表演稻田农事活动、恢复采茶灯等民俗表演、开发“农家生活一日游”项目、结合当地的石雕艺术开展稻鱼文化展览、华侨文化历史展示等。这样,在获得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保护和弘扬了当地的传统农业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6)打造稻鱼生产品牌,提高农业效益 走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实现农民创收的又一策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随着青田县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更多人会不断了解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因此,借助“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打开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加大稻鱼共生系统的产品开发,如将稻米、田鱼进行深加工,制成特色大米、鱼干、鱼罐头等,努力打造青田稻鱼产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品牌,推进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7)建立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 农民作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主体和利益的受体,其参与积极性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成立社区“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协会或技术协会,由村民们自愿组成,以村民为主体,同时吸纳政府、企业家、科研人员的参与,负责全村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监督、管理、咨询、宣传与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市场营销;同时,积极探索各种经营管理模式,如“公司+农户”、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等,建立由农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多方参与机制。
  (8)建立多元化资金补偿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因此,应广开资金渠道,加大政府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力度,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建立多方资金投入机制。同时,要加大对龙现村的基础设施和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以增强遗产地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知识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讲述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基本情况、生产原理、地区特点以及当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哲学、民俗特色等,可以说是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一个总结。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