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悠久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820
颗粒名称: (一)悠久的历史
分类号: S964.2
页数: 5
页码: 004-0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稻田养鱼是江浙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自春秋末期越大夫范蠡尝试堰塘养鱼以来,淡水鱼类养殖就一直与吴越地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经过反复的试养和驯化,青田农民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并培育了特有的田鱼品种。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的稻田养鱼技术得到建议发展,面积和产量也逐渐提高。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青田的稻田养鱼进入选择性生产,探索出“上粮下鱼”的养殖模式,使田鱼品种优良化、面积扩大化、产量大幅度提高。近年来,青田稻田养鱼进入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协会的成立和无公害认证的申请使得稻田养鱼向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迈进。
关键词: 青田县 稻田养鱼 地理位置

内容

1 历史起源
  自春秋末期越大夫范蠡尝试堰塘养鱼以来,淡水鱼类养殖一直就是江浙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水耕火耨、饭稻羹鱼是对吴越地区生活方式的极好概括。古越人经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的巨大变化,秦及西汉曾数次强迫越人大规模北迁至黄淮河一带,同中原人合居,慢慢被中原人同化。留下的越人,一部分往东逃到沿海岛屿,被称为外越;外越的一部分更继续渡海去了日本,同时把水稻种植也带了过去,从此日本有了水稻。古越人同日本的原住民虾夷人通婚,世代繁衍,成为日本民族。原来的虾夷人遭到不断排挤,迁往今北海道和琉球群岛,成为日本的少数民族。另一部分越人,陆续向内地迁移,抵达今西南广西、贵州一带,定居下来,被称为百越的后裔。在吴越原地未迁移的越人,因不愿受汉族统治,纷纷逃到江、浙、皖一带的深山里,被称为山越。山越经过与汉族的不断斗争,最后与汉族完全融合,到唐宋时文献里已不见山越的记载了。
  青田曾为山越的分布地。当山越人被迫逃进山区后,原先“饭稻羹鱼”的生活中河海鱼食失去来源,又不如平原河网地带适合大规模开塘养鱼,为维系原有的生活方式,这一地区的农民开始利用稻田养殖淡水鱼类,并经过反复的试养和驯化,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同时,农民利用稻田养鱼技术及特殊的小气候培育了青田特有的田鱼品种,这就是今天的青田田鱼。
  据史料记载,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始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依据理论分析,稻田养鱼在江浙地区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汉或战国时期。
  2 明清—民国时代的发展
  青田县建于唐景云二年(711年),隶属括州。自南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始修第一部县志,至光绪元年(1875年)共编纂8部《青田县志》,前4部已佚。这些县志对稻田养鱼有着明确的记录,是研究青田稻田养鱼历史的珍贵资料。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青田县志》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这是有关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编撰的《青田县志》中也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的记载。
  在明清—民国时期的文献当中,浙江的稻鱼共生或轮作在史料中多有提及。这一技术在当时的江浙一带广泛分布,已经形成粗放的技术模式。养殖品种主要为田鱼和泥鳅。养殖方式主要为稻鱼共生,投入鱼苗后任其自然生长,4至8个月即可收获。收获鱼类时利用竹篾等编织的篮子放饵诱之。除鱼类以外,田螺、蛙、毛蟹等一些水生生物也见于稻田之中。
  史料证明,青田的稻田养鱼是原生的文化现象。且清中期以后,农人稻田养鱼已不仅为自给,同时也赚取一定的收益。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的稻田养鱼技术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得到的建议发展。稻田养鱼的面积与产量也逐渐提高。1949年,青田县稻田养鱼面积不足1万亩*,产量约2.5万千克。1955年,青田县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水稻集体种,田鱼分户养”的管理模式,鼓励农户饲养田鱼。1958年,稻田养鱼面积上升至3万亩,产量达10.5万千克。1960年,青田县改变水稻耕作制度,开始小株密植,浅水灌溉,农药化肥使用量开始增多。此时,青田县稻田养鱼技术已基本规范,种养殖品种与管理都已较为成熟。对于田鱼的习性、鱼苗与成鱼的培育、配种的稻种以及稻作不同阶段的田间管理均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到1977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稻田养鱼的规模下降,产量也有所减少。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随田养鱼,自养自得”的政策鼓励了农民实行稻田养鱼的积极性。到1985年,青田县稻田养鱼面积提高到7.56万亩。由于面积的增大和技术的进步,田鱼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但仍以自然养殖为主。2000年以后,标准化实施,稻田养鱼产业化进程加速。2014年,青田县稻田养鱼面积为4万亩。
  青田县的稻田养鱼主要集中在方山、小舟山、仁庄、吴坑、章旦、鹤城、季宅等乡(镇)。其中方山乡养鱼历史最久,全乡有水田5774亩。1979年以前,养鱼2000亩左右,年产量约0.5万千克。1982年,增加到4900亩,产鱼2.7万千克,人均田鱼2.1千克。2014年,全乡稻田养鱼面积为4150亩。方山农民有熏晒田鱼干的传统,逢年过节、请客送礼时,视为珍品。小舟山乡养鱼发展最快,全乡水田4088亩。1979年,养鱼3000亩,平均亩产2.5千克。1983年,养鱼3600亩,产鱼3.25万千克。1987年,养鱼4000亩,占水田面积的97%,产鱼5万千克,总产值20万元。2014年,全乡稻田养鱼面积为3140亩。
  4 整体脉络
  青田稻田养鱼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1)新中国成立前,稻田养鱼处于自发性生产。农民在稻田里自繁自养自给田鲤鱼,全县面积不到万亩,所养田鱼个体小、产量低。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稻田养鱼稳步发展。面积有所发展,自然养殖为主,单产较低。
  (3)1979年后,稻田养鱼快速发展时期。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稻田养鱼的积极性,推广了科学稻田养鱼,稻田养鱼面积、单产明显提高。
  (4)2000年以后,标准化实施。稻田养鱼综合标准技术推广,品牌建设,产业化推进加快,效益明显提高。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借此契机,青田加大力度推进稻鱼技术和稻鱼产业发展,将稻鱼共生技术推向一个更为科学、更有利于民生的新高度。

知识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讲述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基本情况、生产原理、地区特点以及当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哲学、民俗特色等,可以说是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一个总结。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