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818
颗粒名称: 引言
分类号: S964.2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稻田养鱼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其在生态和经济方面的效益。稻田养鱼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现在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稻田养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包括地方风俗、节日、饮食等。
关键词: 青田县 稻田养鱼 介绍

内容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全球人口热量供给的20%。全世界90%的水稻田分布于亚洲,其中90%分布于湿润地区,需要灌溉、雨养或者深水灌溉。
  在天气温和、降雨充沛的好年景中,鲤鱼能够生产大量鱼卵,一些聪明的农民就将多余的鱼苗放入水稻田中进行养殖。这些养在稻田中的鱼长势甚至好于池塘里的鱼,于是稻田养鱼便成为一种生产方式开始得到推广。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但这似乎合理解释了稻田养鱼在中国的出现。早期关于稻田养鱼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曹操(公元200-265年)所著的《魏武四时食制》中。该书明确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而关于稻田养鱼最早的记录是在绘画而不是文字中发现的。例如,在1978年陕西省勉县出土的4个东汉古墓中,发现了200多件遗迹,其中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水稻田模型,包括18个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小型陶器,其上雕刻着青蛙、鳝鱼、蜗牛、鲫鱼、草鱼、鲤鱼和乌龟。这些遗迹不仅证明了稻鱼共生早在约2000年前就已存在,而且还证明了早期的稻鱼共生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江浙一带在历史上属春秋时期的吴越国,越族在这里土生土长。在经历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的巨大变化之后,在吴越原地未迁移的越人,因不愿受汉族统治,纷纷逃到江、浙、皖一带的深山里,被称为山越。永嘉、青田即曾为山越的分布地。当山越被迫逃进山区后,他们原先“饭稻羹鱼”生活中的河海鱼食失去来源,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稻田养鱼”可以说是山越对“饭稻羹鱼”的应变和创新。
  《青田县志》载:旧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以丘陵低山为主,虽地处瓯江水系,水资源丰富,但“浙东溪水峻急,多滩石,鱼随水触石皆死,故有溪无鱼”。在山区种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间的流水和自然降雨获得保证,但是食鱼仅限于山溪水涧里的少量鱼类,山区又难以普遍开挖池塘养鱼,因此无法满足需要。将鱼放到稻田里繁殖,就成了在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必然选择。经过反复的试养和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出一种适宜于稻田饲养的“田鱼”来。
  青田田鱼,肉质细嫩,无泥腥气,味道鲜美,鱼鳞柔嫩可食,兼具观赏与养殖价值。由于青田是个侨乡,大量的中青年都侨居欧洲各国,青田农民就利用田鱼的这种特色,加工成鱼干或直接把活鱼空运到欧洲,供应欧洲华侨开的中餐馆,深受欧洲人的喜欢。青田县的田鱼出了名,带动了当地的旅游观光业,农民也富裕起来了。
  稻鱼共生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田鱼觅食时,搅动水体,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了氧气,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田鱼以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以及叶蝉等害虫为食,从而减少甚至无需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田鱼的排泄物又给稻田施加了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大量使用。人们收获了田鱼和稻米,动植物蛋白质齐全,不仅满足了营养需求,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悠久的历史使稻田养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不仅包括农业知识和传统农具,而且包括地方风俗、节日、饮食等。在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的青田县,农民有熏晒田鱼干的传统,并将其视为逢年过节、请客送礼的珍品。村里人的女儿出嫁,有将田鱼(鱼种)作为嫁妆的习俗。“青田鱼灯舞”和“青田石雕”亦名闻遐迩,成为当地节庆必不可少的内容。
  由于青田稻田养鱼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持续至今的实践,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

知识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讲述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基本情况、生产原理、地区特点以及当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哲学、民俗特色等,可以说是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一个总结。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