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816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内容

自联合国联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以来,中自国政府率先响应,申报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截至2014年底,在13个国家的3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我国拥有11项,位居世界首位。2005年6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球首批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农业部列入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名录。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即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系统既可使水稻丰产,又能充分利用稻田养殖鱼类;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提高了生产效益;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传承了地方农耕文化。目前,稻鱼共生系统已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农业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和一种象征。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具有重要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特征与文化特色。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书将有助于读者了解该系统得以延续的原因及其当前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而且有助于增强读者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意识。
  全书包括八部分:引言,简要介绍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概况;稻鱼之源,介绍了稻田养鱼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及其独特性与创造性;稻鱼之本,介绍了水稻与鱼的良好生长环境以及稻鱼共生系统的显著生态功能;稻鱼之技,介绍了稻鱼共生系统中重要的传统农业技术;稻鱼之魂,介绍了稻鱼共生系统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其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稻鱼之美,介绍了稻鱼共生系统的景观特征和遗产地优美的自然风光;稻鱼之路,介绍了稻鱼共生系统当前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以及保护与发展对策;附录部分主要是遗产地旅游资讯和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本书是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文本和保护与发展规划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研编写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由闵庆文、焦雯珺设计框架,闵庆文、焦雯珺、吴敏芳、孙业红统稿,陈介武、刘某承、张丹、刘珊、史媛媛、何露、王旭海、张小海、徐向春、耿艳辉、郑召霞、秦向东、李永乐参加编写或参与讨论。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李文华院士的具体指导、得到了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产品加工局和青田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国农业出版社生活文教出版分社张丽四副社长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颇有意义的文献资料,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出,敬请谅解。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知识出处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讲述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基本情况、生产原理、地区特点以及当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哲学、民俗特色等,可以说是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一个总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