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青田鱼灯舞的保护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鱼灯舞》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801
颗粒名称:
青田鱼灯舞的保护与发展
分类号:
J722.21
页数:
16
页码:
144-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鱼灯舞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群众兴趣转移、社会发展趋势使然、保护措施等。
关键词:
民间舞蹈
鱼灯舞
青田县
内容
[壹]保护现状
一、保护意义
青田鱼灯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明初以来,鱼灯舞一直是青田百姓在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里的自娱自乐活动,配上民族打击乐器的伴奏,以昂扬的“鲤鱼化龙”、“鱼跃龙门”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体现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青田鱼灯舞的道具融形似和神似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青田人民的艺术审美、工艺水平和创作天赋,记载着青田传统民间灯舞的形成、发展历史,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青田鱼灯舞因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已成为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成为现代社会群众健身和喜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保护价值
青田鱼灯舞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接受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被誉为“天下第一鱼灯”。由于青田是著名侨乡这一特定的人文环境,青田鱼灯舞还在国际民间艺术交流中充当起了文化使者,不仅宣传了青田、凝聚了华侨的拼搏进取精神,更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形象,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如今,青田鱼灯舞在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等国获得很高的礼遇,并建立了多个“青田鱼灯舞海外传承基地”,海内外70多万青田人一提到鱼灯舞,无不感到由衷的亲切与自豪。
三、保护现状
青田鱼灯舞既是一门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又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娱乐活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历来深受全县城乡群众的喜爱。在青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历经几代文化工作者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全县已恢复组建了30多支分别以青壮年、老年、少儿及女性为队员的青田鱼灯舞表演队伍,建立了包括学校、军营、企业、农村在内的十几个青田鱼灯舞传承基地,经常性地组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并形成了适合庭院、广场、踩街、舞台等不同场地的表演形式,为侨乡群众强身健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青田鱼灯舞逐渐从民间庭院走向艺术舞台,从青田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成为青田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和对外宣传展示的一张金名片。
[贰]面临问题
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
以前,参与青田鱼灯舞活动的主要群体是农村青壮年,能很好地体现鱼灯舞独特的军事操习风格和粗犷、奔放、活泼、热烈的艺术特色。如今,青田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大量外流,或出国经商,或迁居城市,或外出务工,留守的基本上是妇女老幼。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年龄普遍老化,侨眷和经商人员的比例又很高,导致青田鱼灯舞植根生存的土壤由肥沃变为贫瘠。
二、农村群众兴趣转移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群众生活方式的嬗变,老百姓已很少把鱼灯舞等民间活动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和远离,尤其是本土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比不上外来流行文化,以致想在农村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鱼灯舞表演队伍都显得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社会发展趋势使然
面对当今的时代发展和强势文化的冲击,青田鱼灯舞这一传统民间舞蹈面临着消亡的危机。青田鱼灯舞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流动性增强,长期以来支撑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鱼灯舞道具制作和舞蹈表演均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尤其是传统技能的掌握非一日之功,如不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和传习活动,将会发生后继无人的危机。
[叁]保护措施
针对青田鱼灯舞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青田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先后把“打造实力青田,培育文化青田,构筑和谐青田”和“工业强县、文化名县、开放兴县”作为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文化品位、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青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并将其列入县政府年度工作安排,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对青田石雕、青田鱼灯舞和刘伯温传说三个“国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政府组织、文化部门引导、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等有效措施,对青田鱼灯舞的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挖掘、保护和传承。
一、开展资源普查
对青田鱼灯舞艺人、道具制作、伴奏乐器、舞蹈阵图、艺术风格、民间风俗、历史渊源、文化变迁、传承脉络、表演形式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摸清家底,搜集有关文字、录音、图片、影像资料,建立完备的青田鱼灯舞数据库。
二、建立传承基地
公布建立以青田鱼灯舞为龙头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每年给予每支队伍一定金额的经费补助,确保各个传承基地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和相对稳定的演员队伍,随时可以参加县内外文化展演活动。同时,经常组织开展鱼灯舞道具制作、舞蹈编排等业务培训,培养年轻骨干和新生力量;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力争得到更大力度的传承保障。
三、加强艺术提升
青田文化部门与浙江省文化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加强合作,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对鱼灯舞各种艺术门类进行专题研究,推出适合舞台、踩街、广场演出的各种鱼灯舞版本,大力提升鱼灯舞的艺术质量。同时,对鱼灯道具进行改进,使之更加便于表演和运输,提升视觉效果。
四、组织艺术展演
组织举办“乡乡一台戏”、全县乡镇文艺会演、民间艺术闹元宵、民间艺术大巡游、农民文化艺术节、青田鱼灯舞大赛,并借助青田石雕文化节、华侨大会、世界青田人大会以及青田田鱼文化节开幕式广场文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为鱼灯舞提供艺术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五、参加文化交流
组织青田鱼灯队参加首都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展演、浙江省广场民间舞蹈大赛、第五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三届“群星奖”、北京2008奥运城市广场文化活动、上海“世博会”、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文化活动的艺术交流展演。
六、开展“鱼灯舞外交”
通过赠送整套鱼灯舞道具、服饰、伴奏音乐光碟,“走出去”组建了一支由巴塞罗那华侨组成的原汁原味的青田鱼灯队,“请进来”培训了一支由意大利友人与青田籍华侨联合组成的“意大利·中国青田鱼灯队”。他们先后参加中西建交30周年暨青田民间艺术大展演、中意建交40周年暨中国文化年、远东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展演等活动,达到了“让鱼灯舞告诉世界,中国有个青田”的目的,进一步丰富了华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华侨的社会地位,增进了华侨的爱国爱乡热情。
[肆]努力方向
青田鱼灯舞的努力方向,是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鱼灯舞队伍遍布城乡,全县有40支以上,老、中、青、少、妇各社会群体分布合理;鱼灯舞乡土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熟悉鱼灯舞,掌握其基本动作要领;舞鱼灯水平不断提高,更富艺术感染力,使知名度进一步提高;鱼灯舞道具制作工艺和材料不断改进,产量不断提升,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产业化发展;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取得新的成果。以下为实施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青田鱼灯舞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宣传、财政、发改、文化、体育、教育、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织制订青田鱼灯舞保护发展计划,综合协调青田鱼灯舞保护发展的大事要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出版局(体育局),由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县体育中心、局社会文化科、县非遗中心、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等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青田鱼灯舞的日常工作和保护方案的具体实施。
二是建立青田鱼灯舞保护发展专家指导组。以本县民间的鱼灯舞编导和艺人、鱼灯舞道具制作师傅以及对青田鱼灯舞有所研究的乡土专家为主,聘请上级文化部门专家共同参与,研究青田鱼灯舞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事项,对青田鱼灯舞的历史渊源进行全面考证,对舞蹈阵图、表演技巧、制作工艺、服饰打扮、伴奏音乐等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进行包装,跟上新形势发展步伐,符合现代人的欣赏需求。
三是引导鼓励成立青田鱼灯舞协会、青田鱼灯舞研究会等民间组织。文化部门对其进行政策倾斜、业务指导和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强对青田鱼灯舞的保护和理论研究,提高青田鱼灯舞从艺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青田鱼灯舞更好地发展。
二、大力加快普及青田鱼灯舞
一是在县、乡(镇)、村(社区)建立三级传承网络体系。县级层面组建一支高水准的青田鱼灯舞专业表演队伍,随时拉得出,作为青田鱼灯舞的品牌象征;有关乡镇、街道要有自己的高水准鱼灯舞表演队伍,能在当地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相关村、社区要组建自己的鱼灯舞表演队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团结拼搏精神。
二是在全县中小学校普及青田鱼灯舞表演活动。让青田鱼灯舞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作为全县中小学校学生体育课的必修项目,从小就增强他们对鱼灯舞的兴趣,培养鱼灯舞人才,力争班班有鱼灯舞队伍,校校有鱼灯舞表演(比赛)的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组织举办以青田鱼灯舞为主的民间艺术闹元宵活动。充分利用每年春节期间舞鱼灯、百鸟灯、龙凤灯、采茶灯等民间灯舞的习俗,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青田鱼灯舞大赛、“激情广场·舞动侨乡——民间艺术闹元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磋鱼灯舞表演技艺,交流鱼灯舞队伍组建方法。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开阔眼界,交流技艺,扩大青田鱼灯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实施青田鱼灯舞保护考核奖励
把青田鱼灯舞的保护工作纳入各地各有关单位的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奖励。对鱼灯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及展演活动获得荣誉和奖牌的,按照不同级别和获奖档次,对鱼灯队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加快青田鱼灯舞产业发展
一是设立青田鱼灯舞道具制作基地。由政府扶持、社会集资,在条件较好的村或旅游景点设立青田鱼灯舞道具制作基地,招收本地青年,既当道具制作工人,又当演员,达到以制作鱼灯道具养鱼灯舞的目的。
二是组建青田鱼灯舞演艺公司。以企业化管理模式,对全县鱼灯舞队伍进行集中经营管理,对外承接演出业务,协调安排出场表演队伍,以便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
三是发展青田鱼灯舞文化产业。立足当前,考虑长远,规划建设一个集鱼灯舞展示、表演、制作、培训、销售(小型鱼灯道具模型)、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以扩大青田鱼灯舞的影响力,促进鱼灯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五、丰富青田鱼灯舞陈列展示
在鱼灯舞发祥地之一的海溪乡,计划兴建鱼灯舞展示馆,将其历史沿革、基本内容、特色风格、传承谱系、道具器械、荣誉奖牌及相关物件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进行集中展示,实现与书画摄影展厅的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青田鱼灯舞。
六、加强青田鱼灯舞艺术培训
定期组织举办青田鱼灯舞表演、道具制作、音乐伴奏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班,提高从艺人员的表演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鼓励青田鱼灯舞传承人、老艺人发挥作用,广开门路,招纳贤徒,做好“传、帮、带”工作,切实抓好青田鱼灯舞的人才队伍建设。
七、完善青田鱼灯舞档案建设
继续深入挖掘青田鱼灯舞历史渊源、民间风俗、从艺人员、伴奏乐器、舞蹈阵图、艺术风格、传承脉络等情况,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青田鱼灯舞的表现形式进行真实、完整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整理有关实物史料,科学分类、编目,为青田鱼灯舞建立全面、系统、立体的档案,予以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
八、加大青田鱼灯舞保护资金投入
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对青田鱼灯舞保护的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传承基地巩固、传承人补助、艺人培训、展演(出访)活动开展、理论研究等。各有关乡镇、街道也安排相应的保护资金,扶持当地鱼灯舞的传承与发展。对发展青田鱼灯舞演艺公司等文化产业项目,县政府部门将制定优惠政策,进行扶持鼓励。
知识出处
《青田鱼灯舞》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青田鱼灯舞的起源、发展情况及其寓意、文化底蕴和传承、保护现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