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表现主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鱼灯舞》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86
颗粒名称: [壹]表现主题
分类号: J722.21
页数: 8
页码: 052-0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鱼灯舞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性和群众性的传统舞蹈,表现了人们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鲤鱼跳龙门,变龙入龙班的美好愿望。鱼灯舞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为背景,分别演绎了鱼儿在水中嬉戏、跳滩、显籽和跳龙门的情景。每个季节的表演都有其特定的阵图和节奏,将鱼类的生活习性与军事操练有机结合,趣味性浓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 民间舞蹈 鱼灯舞 青田县

内容

长期生活在险恶环境中的青田先民,虽然在生产劳动中奋力拼搏,战天斗地,但仍深受天灾人祸之苦,吃饱、穿暖、幸福、自由是祖辈们翘首期盼的愿景。同时,他们也看到,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现实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人丁兴旺、团结一致,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祖辈们将这些愿望世代相传,教育子女奋发图强,跳出山沟、改变命运。渐渐地,鱼灯舞成为了这种抗争命运思想的外化物,企盼“鲤鱼跳龙门”,进入“龙班”改变命运,这就是青田鱼灯舞鲜明的地域性和群众性。
  青田鱼灯舞以精湛的工艺制作灯具,直接表现江河溪涧中各种淡水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不相同。表演时,每个演员操舞一盏鱼灯,在红珠的带领下走各种阵图,生动地演绎各个季节中淡水鱼类不同的生活内容与典型习性。通过动作的演绎,体现了鱼灯舞的主题思想——鲤鱼跳龙门,变龙入龙班。这折射出青田人民千百年来的理想,鞭策着子孙后代坚定意志,顽强拼搏,不惧艰难,勇往直前,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过上自由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春鱼嬉水
  春暖花开,春水泛起涟漪,如万片白银撒满春江。鱼儿在水中摇头摆尾,你追我逐,时而“泛白”,银光闪烁,时而跳跃,浪花翻腾。鱼儿是这里的主人,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在水的王国中快乐、自由、幸福地生活、嬉戏。灯舞艺人把自己的向往融入春鱼的生活中,参照“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等军事阵图,采用中速、欢快的节奏,渐次演绎出两鱼频频相交、时时“泛白”、跳跃摇摆的多种阵图,如“编篱阵”、“四角循”、“烧香阵”、“戏水阵”、“鲤鱼亲嘴”、“鲤鱼擦痒”、“四面八方阵”、“三角带边走”、“四边伏鱼循”等等,再现春鱼欢乐嬉水的情景,表达人们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夏鱼跳滩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此时,鱼儿喜欢三五成群地在近水滩头跳滩。跳过湍急的滩流后,鱼儿几个“泛白”,抛闪几点银光,迅速蹿入水底,箭一般地“射”向远方。先民对夏鱼跳滩这种坚韧不拔、奋勇当先的精神非常佩服,参照军事上的“三才阵”、“四门斗底阵”、“五虎抓羊阵”等,创造出许多阵图,如“鲤鱼跳滩”、“双钩连循”、“十字循”、“巡逻阵”、“柯三坳”、“五梅花阵”、“塞心阵”等等。这些阵图的基础是“夏鱼跳滩”,其他都是此阵演变派生而成。这些阵图的外围都是两鱼相交“泛白”、小跳跃,中央是两鱼的大幅度高跃,互“派”相交而过,演绎了夏日鱼群接连“跳滩”的情景,表达了先民们的志向。
  三、秋鱼显籽(又称“秋鱼泛白”或“鲤鱼泛白”)
  金秋大地,稻香鱼肥。在薄有收成的喜悦中,青田人按照风俗,置一碗新米饭,烧一盘肥田鱼,祭拜天地“尝新饭”,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鱼是青田先民的崇拜对象,秋水中的鱼儿扭动着装满鱼子的身躯,游到水边的草丛中,静悄悄地产下上千成万的鱼子。这是生命繁衍的本能,也寄托着先民对传宗接代、人丁兴旺的期盼。
  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里,先民们意识到人力是战胜灾害、改造自然、改变命运的唯一力量,这一理念就成为“秋鱼显籽”阵图的内涵。围绕此阵,参照军事上“七子连芳阵”、“入门金锁阵”等阵图,人们又创造出了较为丰富的“鲤鱼抢珠循”,充实了
  “秋鱼显籽”的内涵,寓意鲤鱼的子孙都要争抢红珠,奋勇当先,不能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秋鱼显籽”为什么又称“秋鱼泛白”或“鲤鱼泛白”呢?笔者采访了多位老艺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媳妇生孩子,不都是躺着生的吗?鱼也应该躺着生小孩。”原来,先民们早就以拟人化的艺术观点来看待鲤鱼,认为鱼应该与人一样“躺”着显籽。于是,他们将鱼灯分为两排,舞灯艺人均以弓箭步、低架子姿势,将灯向中间侧身贴地“泛白”,不停地摇头摆尾,表示众多满腹鱼子的鲤鱼安逸地“躺”在水边的草丛中产卵。此时,音乐为轻声的闷击伴奏,在缓慢、轻松、舒适的节奏中,“虾”与“豚”迈着小跳步、吹着哨子,从另一头朝红珠方向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当“虾”与“豚”接近红珠时,音乐突然一声巨响,随着红珠向外侧翻起,众鱼灯快速地翻向两排外侧,“虾”、“豚”快速逃出两排鱼灯中间,继续在外侧做着“小跳步摸索前进”的对称动作。这段舞蹈是最富有戏剧性的场景,鱼类生活习性与军事操练有机结合,趣味性浓厚,一般都作为高潮“鲤鱼跳龙门”的铺垫。
  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演,运用夸张的拟人化艺术手法,把鱼类的生活习性演绎得非常逼真,将先民对鱼类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滩纯属鲤鱼的天然习性,是淡水鱼生活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许正如民间传说所言,这种现象经过刘基的提升,成为“鲤鱼跳龙门”,寄托着先民的愿望。“龙门”意指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鲤鱼跳龙门”意味着鲤鱼变龙入龙班,成为天子门生——钦点状元。刘基本是封建社会科举出身的儒士,虽不是天子门生,但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广大劳动人民不在乎什么钦点状元,但奋力争取美好的生活却是祖祖辈辈的期盼,因此也成为了青田鱼灯舞的主题思想。
  “鲤鱼跳龙门”一般都作为整个舞蹈的高潮,双珠面向台前,相隔两米左右,分站为“门”;在缓慢而轻松的锣鼓声中,“头鱼”带领“鱼群”,慢悠悠地依次“跳龙门”。随着鼓点节奏逐渐加快,“跳龙门”也逐渐加快,最后在疾风暴雨般的鼓声中,众鱼像千军万马一样快步如飞,以排山倒海之势,依次“高跃”跳过“龙门”,立即左右“泛白”,沉入水底..在夜幕中,灯内燃烛,像一团团火球在眼前飞舞。倘若在舞台上,切光后彩色转灯不停滚转,加上烟雾和闪烁的光线,配上热烈欢快的锣鼓敲击,更加宏伟壮观,美不可言!
  “鲤鱼跳龙门”的韵味在于由慢渐快、再到急速,观众在速度的变换中领略壮观激烈的磅礴气势和“众鱼”奋勇争先的精神。有些鱼灯队在“鲤鱼跳龙门”后,让急促的节奏逐渐慢下来,连接“站门阵”,即每盏鱼灯跳完“龙门”后,在珠外侧依次站立成“门”,寓意众志成城、志在必得。
  五、冬鱼结龙
  冬天,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万物蛰伏,静待来春;唯独鱼类,抱团成群,沉入深潭,抵御严寒。冬鱼的生活习性给了先民一个信念——族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于是,他们参照“十面埋伏阵”等军事阵图,创造出“冬鱼结龙阵”,作为“鲤鱼跳龙门”高潮后的尾声,寓意不管能否跳过“龙门”,族人都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给观众留下了善意的忠告和深远的启迪。

知识出处

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青田鱼灯舞的起源、发展情况及其寓意、文化底蕴和传承、保护现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