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青田鱼灯舞的起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鱼灯舞》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73
颗粒名称: [贰]青田鱼灯舞的起源
分类号: G122.2
页数: 3
页码: 014-0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鱼灯是青田人民的一项民俗活动,始于元朝末年。青田人对鱼类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水和鱼在这里是非常宝贵的。青田人养鱼在稻田中,以达到稻香鱼肥、增产增收的目的。青田人习惯在丰收时祭祀天地,庆祝丰收,并祈愿来年五谷丰登。青田人产生了强烈的“鲤鱼跳龙门”的信仰和追求。青田鱼灯舞的形成和发展,吸取了青田先民的生产劳动实践、风俗习惯、淡水鱼的习性动作,以及“鲤鱼跳龙门”的文化内涵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鱼灯 青田县 民俗活动

内容

鱼灯,是青田人对鱼灯舞道具、鱼灯舞和鱼灯队伍的俗称,元朝末年时就有此称呼(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十之《古镜词》有“鱼灯引魂开地
  府”句),青田人对它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在青田县内,青田石雕均以“地名+鱼灯”称之,如海溪鱼灯、温溪鱼灯等;对外,则统称为“青田鱼灯”。
  青田鱼灯舞的正式形成大约在元朝末年。那时,海溪马岙村民制作了鱼形的灯具,并拿在手上摆舞。最初,村民的摆舞动作中没有瓯江淡水鱼的习性动作和生活内容,随意摆弄玩耍,以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后来经过刘基的指点,加入一些简单的鱼、虾特征动作,鱼灯舞初具雏形。
  瓯江和青田的千溪百涧中以鲤鱼的产量为最多,水清鱼肥,哺育着世世代代青田人,是他们生活与生命的象征。瓯江两岸的先民除了以农业生产养活自己外,在瓯江中捕鱼也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广大山区的先民生活更加艰辛,他们在贫瘠的梯田中日复一日地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一年到头还不一定能养活自己。
  水在山区是非常宝贵的,稻谷收割时稻田中的水也不舍得放流。于是,人们便在稻田中寄养一些小鲤鱼,用以补充食物来源,提高生活品质。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为鱼类提供荫蔽和有机物质,而鱼类又可以为水稻吞食害虫,达到稻香鱼肥、增产增收的目的。稻谷和田鱼,双双成为青田山区先民的宝贵物产,世世代代造福子孙。不论瓯江两岸还是广大山区,青田人对于鱼类历来都是情有独钟的;对于鱼类的生活习性,也非常熟悉。
  金秋八月,贫瘠的梯田略有收成,家家户户笑逐颜开,欣喜万分。为了感谢上苍神明带给山民的福祉,山区百姓在家门口或田间地头摆一张八仙桌,烧一盘肥田鱼,置一碗新米饭,以祭祀天地,庆祝丰收,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久而久之,这种祭祀仪式发展成为青田的民间风俗活动——“尝新饭”,一直传承至今。
  “鲤鱼跳龙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夙愿,激励着炎黄子孙勤勉拼搏,勇往直前,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青田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青田人代代都有跳出山沟、闯荡天下的志向。目睹涧溪江河中频频跳滩的鲤鱼,青田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鲤鱼跳龙门”也就成为青田人的信仰和追求。
  综上所述,青田先民的生产劳动实践以及随之形成的风俗习惯,是鱼灯舞的民俗依据;江河溪涧中淡水鱼的习性动作,是鱼灯舞的生活源泉;“鲤鱼跳龙门”的文化内涵,是鱼灯舞的立意主题;高山峻岭、深沟冷岙的地理环境铸就的人文性格,是决定鱼灯舞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

知识出处

青田鱼灯舞

《青田鱼灯舞》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青田鱼灯舞的起源、发展情况及其寓意、文化底蕴和传承、保护现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