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鱼灯舞》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7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J722.21
页数:
26
页码:
006-0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概述以及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鱼灯舞的起源、风格特点与分布地域等。
关键词:
民间舞蹈
概述
青田县
内容
[壹]青田县的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北纬28°08′、东经120°17′,东接温州,南连瑞安、文成,西邻丽水、景宁,北靠缙云,行政管辖归属丽水市。青田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青田县志》记载,青田因太鹤山下田产青芝而取县名“芝田”,后改称青田。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千米,现辖9个镇、2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414个行政村,2012年末户籍总人口51.44万人。
青田县气候宜人,交通便利,330国道、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浙江省第二大江瓯江穿境而过。这里的石,雕琢出了蜚声中外的青田石雕;这里的水,漂泊出了创业天下的华侨大军;这里的山,孕育出了诸多名人。因此青田素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之称。
名列中国四大名石的青田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在浙江湖州出土的青田石制品“青田璜”以及大量的文物资料证明,青田石早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就被人类雕琢作装饰品使用。2006年,青田石雕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青田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石文化之都”。青田有300多年的华侨史,有25万华侨分布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组建了160多个社团。华侨的巨大影响,也造就了青田浓郁的侨乡特色。古往今来,青田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培育出了以明代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两宋三朝宰相汤思退,清代学者韩锡胙等为代表的古代历史名人,及以新中国第二位女副总理陈慕华,著名爱国将领陈诚,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长、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章乃器,世界博览会中国第一人陈琪等为代表的近现代名人。据青田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自宋以来,青田考取进士有一百二十人”,尤其是清末民国初年,“投身于辛亥革命,先后涌现出百名将军、数以千计的校官和数以万计的尉官、士兵”。
此外,青田还是著名的“田鱼之乡”、“杨梅之乡”。青田全县多山,百姓“梯山为田”,田中养鱼(俗称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青田稻田养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300年以前。清光绪《青田县志》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田田鱼从此开始“周游世界”。青田杨梅闻名遐迩,在中国农博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连续8年被浙江省农博会评为金奖产品,多次荣获“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称号,2009年成功献礼中南海,更是轰动一时。据农业部权威检测机构测定,青田杨梅果大肉细(平均单果重31.5克,俗称“乒乓杨梅”)、汁多爽口、风味浓郁、可食率高(达96.2%),被评定为品质极优。
青田全境多山,大部分为丘陵低山地貌,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广袤二三百里,重山复水”,山高谷深,大溪、小溪等溪流纵横,汇聚到瓯江东流入海。古时,青田百姓在穷山恶水之间“梯山为田”,以农耕为生。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山匪如疥,民不聊生。险恶多灾的生存环境、窘迫困难的生产生活面貌锤炼了青田人粗犷彪悍、坚毅耿直、勤劳勇敢的性格,同时又赋予青田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敦厚诚信的品质,历经千百年的承袭,形成了以大气开放、创业天下为核心的青田精神,引领着50多万青田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回报家乡。
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群体,也孕育出鱼灯舞、百鸟灯舞、采茶灯舞、龙凤灯舞、走马灯、龙船号子等一批传统民间艺术。
美丽的瓯江接纳了两岸千溪百涧,映衬着两岸如画的峰峦,慷慨地赋予青田旖旎亮丽的仪态和潇洒灵动的气质;秀丽的山水赋予青田人灵气、睿智,创造出艺冠全球、闻名天下的青田石雕,青田民间灯舞中的灯具制作也同样精美绝伦、惟妙惟肖。
[贰]青田鱼灯舞的起源
鱼灯,是青田人对鱼灯舞道具、鱼灯舞和鱼灯队伍的俗称,元朝末年时就有此称呼(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十之《古镜词》有“鱼灯引魂开地
府”句),青田人对它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在青田县内,青田石雕均以“地名+鱼灯”称之,如海溪鱼灯、温溪鱼灯等;对外,则统称为“青田鱼灯”。
青田鱼灯舞的正式形成大约在元朝末年。那时,海溪马岙村民制作了鱼形的灯具,并拿在手上摆舞。最初,村民的摆舞动作中没有瓯江淡水鱼的习性动作和生活内容,随意摆弄玩耍,以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后来经过刘基的指点,加入一些简单的鱼、虾特征动作,鱼灯舞初具雏形。
瓯江和青田的千溪百涧中以鲤鱼的产量为最多,水清鱼肥,哺育着世世代代青田人,是他们生活与生命的象征。瓯江两岸的先民除了以农业生产养活自己外,在瓯江中捕鱼也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广大山区的先民生活更加艰辛,他们在贫瘠的梯田中日复一日地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一年到头还不一定能养活自己。
水在山区是非常宝贵的,稻谷收割时稻田中的水也不舍得放流。于是,人们便在稻田中寄养一些小鲤鱼,用以补充食物来源,提高生活品质。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为鱼类提供荫蔽和有机物质,而鱼类又可以为水稻吞食害虫,达到稻香鱼肥、增产增收的目的。稻谷和田鱼,双双成为青田山区先民的宝贵物产,世世代代造福子孙。不论瓯江两岸还是广大山区,青田人对于鱼类历来都是情有独钟的;对于鱼类的生活习性,也非常熟悉。
金秋八月,贫瘠的梯田略有收成,家家户户笑逐颜开,欣喜万分。为了感谢上苍神明带给山民的福祉,山区百姓在家门口或田间地头摆一张八仙桌,烧一盘肥田鱼,置一碗新米饭,以祭祀天地,庆祝丰收,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久而久之,这种祭祀仪式发展成为青田的民间风俗活动——“尝新饭”,一直传承至今。
“鲤鱼跳龙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夙愿,激励着炎黄子孙勤勉拼搏,勇往直前,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青田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青田人代代都有跳出山沟、闯荡天下的志向。目睹涧溪江河中频频跳滩的鲤鱼,青田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鲤鱼跳龙门”也就成为青田人的信仰和追求。
综上所述,青田先民的生产劳动实践以及随之形成的风俗习惯,是鱼灯舞的民俗依据;江河溪涧中淡水鱼的习性动作,是鱼灯舞的生活源泉;“鲤鱼跳龙门”的文化内涵,是鱼灯舞的立意主题;高山峻岭、深沟冷岙的地理环境铸就的人文性格,是决定鱼灯舞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叁]青田鱼灯舞的风格特点与分布地域
鱼灯舞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青田众多传统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古代,鱼灯舞在夜晚表演时要在每盏灯内点燃蜡烛,灯具在蜡烛的照耀下通体红亮、活灵活现,煞是好看。现代以蓄电池和灯泡代替蜡烛,更加安全,视觉效果也更加美妙。
鱼灯舞的道具依照江河溪涧中的淡水鱼形象制作,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表演时,伴随着锣、鼓等民族打击乐器的音乐,以长柄红珠为领队,每人手举一盏鱼灯,走各种阵图,翩翩起舞。每逢喜庆节令,鱼灯舞过处,锣鼓喧天,灯火辉煌,鱼腾人跃,非常热闹。村民竞相围观,欢声雷动,一派欢乐吉祥的气氛。
鱼灯舞是扎根在青田乡土的山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与乡土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大风格。
第一,淳朴的乡土民俗风格。民俗活动是青田鱼灯舞产生的母体、成长的摇篮、发展和壮大的载体;反过来,青田鱼灯舞就是这些民俗的表现形式。古时,青田先民稻田养鱼,收获时以“尝新饭”来祭祀天地,祝愿年年有余,发展成为民俗活动。后来,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扎制鱼形灯笼悬挂在自家门口,将“尝新饭”延伸扩展成为另一种民俗活动——春节灯会。《青田县志·风俗卷》卷首记有“昔孟坚汉史未袭子长前言备矣”,青田“上元节市巷皆悬灯”,可见
“市巷皆悬灯”这种民俗活动历史悠久。
同时,鱼灯舞道具是依照青田江河溪涧中淡水鱼的形象扎制的,通过春节、元宵期间悬挂鱼灯、舞鱼灯等民俗活动,传递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鱼灯舞的文化基础,就是淡水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内容,洋溢着乡土的芬芳。
第二,独特的军事操习风格。元末,青田南田人刘基为抵御方国珍残部的报复袭击,在故乡招募义兵御敌。他为提防朝廷给他安上造反的罪名,所以没有公开操练,而将军事十大阵图融入鱼灯舞,借舞鱼灯之名操练兵阵。在训练中,刘基要求舞灯艺人像士兵一样跑得快、跳得高,勇敢、彪悍、大胆、稳健,严格遵守“擂鼓进军、鸣金收兵”的军纪。舞鱼灯的队形按十大军事阵图规则变换,如“一字长蛇阵”展开后,立变“二龙出水阵”包围敌人,走“四门斗底阵”彻底歼敌。在鱼灯舞中也是如此,首先以“进门阵”(单龙喷水)进场,变“进门阵二”(双龙喷水阵)包围“敌人”,再走“四角循”消灭“敌人”。整套鱼灯舞都是按照军事阵图不断变换队形的,军事操习风格鲜明。
第三,丰富的阵图变化风格。阵图的流动和变化俗称“走阵”,是鱼灯舞的主要表演方式。鱼灯舞的阵图共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的有33种,已录入本书。这33种阵图都有鲜明的文化寓意,如“鲤鱼跳滩循”,外围四角是两鱼小跳跃相交,中间是两鱼高跃,双手将灯举高“派”过去相交,表示鲤鱼勇敢跳滩;又如“戏水阵”(即“春鱼嬉水”),表现鱼儿在春水中嬉戏的欢乐场面,外围呈圆形,三鱼一组,鱼头朝上,缓慢地蹿上水面抢食,抢食成功后立即鱼头朝下,快速蹿入水底..此阵的音乐也非常有特色,当鱼蹿出水面时,突出小锣的“台”,如:“匡冬冬|匡冬|匡台”;当鱼下蹿时敲击闷钹“朴”,如:“匡冬冬|匡冬|匡朴”。这33种常用阵图外围大多呈圆形,可以自由、畅快连接,不断变化,非常适合广场即兴表演。
第四,洒脱的人鱼合一风格。艺人操舞一米多长的鱼灯舞大道具,实为艺人肢体动作的延伸。鱼是有灵性的,艺人操舞鱼灯,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道具舞,必须赋予鱼灯以生命,把鱼灯舞活。因此,鱼灯舞艺人要把自己的精神融入鱼灯之中,做到人鱼合一,把鱼灯舞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鱼合一,就是青田鱼灯舞的精髓和根本。
由于分布地域的不同,鱼灯舞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以原青田建筑公司鱼灯舞为代表的大溪流域鱼灯舞。其特点是灯具精美,舞蹈阵图、音乐鼓点丰富,粗犷、热烈、奔放,军事操习风格尤为鲜明,是青田鱼灯舞的代表。
以北山鱼灯舞为代表的小溪流域鱼灯舞。由于地处偏僻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农民生活艰苦,制作的灯具瘦小轻盈,色彩简单,舞蹈阵图、音乐鼓点也相对简单。
以马岙鱼灯舞为代表的海溪鱼灯舞。此处先民性格彪悍、粗犷、耿直,故灯具轻巧,舞蹈动作更加奔放、热烈,音乐鼓点以中鼓、中青田鱼灯舞分布区域音锣、铙钹、小鼓为主。
以尹山头鱼灯舞为代表的兽头鱼灯舞。温溪地处瓯江中下游、东海入口,具有沿海文化特色。此处扎制各种兽头鱼身灯具,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灯队豪华壮观。
[肆]青田鱼灯舞的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
几百年来,青田鱼灯舞年年演绎,一面向社会传递着人们的愿望,一面又给人们美好的文化享受。青田鱼灯舞在人们的广泛喜爱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
一、青田鱼灯舞的社会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青田鱼灯队随同浙江民间歌舞团在华东地区多个省、市巡回演出,声名鹊起。青田鱼灯舞先后于1954年、1978年参加全省民间文艺会演,获得民间艺术大奖,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杭州日报》、《钱江晚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十几家媒体相继刊登关于青田鱼灯舞的报道与评论。
1984年,青田鱼灯舞与青田百鸟灯舞同赴杭州参加“中日青年联欢”演出,在欣赏完“青田双灯”的精彩表演后,300余名日本青年围住灯舞艺人热情握手,赠送礼物。翌日,青田鱼灯舞参加“浙江省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民间艺术大游行”,在近千名国际友人和杭城上万人的掌声中翩翩起舞,缓缓巡游。当晚,青田鱼灯舞又参加“浙江省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987年,由郭秉强编撰的《青田鱼灯》、《青田百鸟灯》和《青田采茶》入选“六五”跨“七五”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确立了青田鱼灯舞作为浙江省优秀民间灯舞艺术的地位。此后,青田鱼灯舞频频走出浙江,走上国内外艺术殿堂。
1999年,青田鱼灯舞与海宁花灯、余杭滚灯一起,代表浙江省在天安门广场参加“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联欢晚会”大型文艺表演以及“首都国庆游园演出”活动,荣获五好表演团队、优秀组织奖、优秀编导奖等五大奖项。
2003年,青田鱼灯舞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中西建交30周年暨青田民间艺术大展演”中进行精彩演出,大放异彩。
2004年,青田鱼灯舞赴杭州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和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广场民间舞蹈大赛”,荣获表演金奖。
2008年,青田鱼灯舞再度赴北京参加“2008奥运城市广场文化周”活动,在天安门广场等地献艺。
2009年,11位意大利友人组成“青田鱼灯舞学习团”,在意大利东北四省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伟松武术馆馆长刘玉伟的带领下,专程来到青田,进行为期一周的鱼灯舞表演技艺学习。他们在欧洲建立了一支原汁原味的青田鱼灯舞表演队,并以“意大利·中国青田鱼灯队”的名义,先后参加了中意建交40周年庆典、意大利中国文化年、远东国际电影文化节开幕式等文化交流演出活动。
2010年,青田鱼灯舞参加上海“世博
会”演出和“潮涌浙江”民间艺术展演;2011年,青田鱼灯舞参加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
青田鱼灯舞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贴近人民大众的文化内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青睐,为人杰地灵的青田增添了许多光彩。
二、青田鱼灯舞的社会功能
鱼灯舞的立意和文化内涵是青田人民意志和愿望的反映,因此其社会功能非常明显,具体有四个方面。
第一,砥砺世人奋斗意志。“鲤鱼跳龙门”的信念激励着世世代代青田人,从小立下奋斗拼搏、创业天下的志向。以前,从政、从军的青田人比比皆是,有“一斗芝麻官”之说;如今,从商的25万青田华侨遍布全球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和谐的气氛,同时也给广大民众带去美的享受。
第三,服务社会公益事业。从前,鱼灯舞表演是村民为铺桥修路、建庙造亭等公益事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巨浦乡徐山脚下的广济桥就是当年鱼灯舞队筹资修建的,立于民国六年(1917)的碑文上记有资助者姓名,其中许多是当时的鱼灯舞艺人。
第四,加深农民群众感情。青田民间有句俗话,“亲不亲,看你走得勤不勤”,意为亲戚朋友之间要经常走动才会亲近。鱼灯舞每年都到外村的亲友家登门表演,主家向灯队送红包、请吃饭,诚心答谢,极大地加深了农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三、青田鱼灯舞的艺术价值
青田鱼灯舞独特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灯具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上。尤其是龙头鱼身的造型给人一种吉祥、神圣、威严的感觉,民间很喜欢以它作为装饰品,如窗花、肚兜、披风、帽子等都利用“龙鱼”造型,以期祛邪扶正、平安吉祥。海溪乡马岙村李伯良等老前辈说:“以前村里财主家孩子戴的八仙帽上,有银质的龙鱼图案,八仙在额前,龙鱼在两侧耳边。”
青田鱼灯舞的许多阵图,其风格特色也很鲜明,非常适合广场演出,且容易掌握。青田百鸟灯、百兽灯、龙凤灯、走马灯等传统民间灯舞艺术也从鱼灯舞中吸收了部分舞蹈阵图,如“四角循”、“剪刀阵”、“双龙喷水”、“单龙喷水”、“烧香阵”、“跳龙门”等。
青田鱼灯舞中有许多元素都是文艺创作的好素材,新时期文艺创作中,不少节目运用了鱼灯舞的元素。2003年,浙江省群艺馆邵小眉、施国庆等利用鱼灯舞元素,创编了大型舞蹈《青田鱼灯·鱼戏莲花》,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和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演出,荣获金奖。2010年,《青田鱼灯·鱼戏莲花》又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获得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好评。同年,丽水市群艺馆创作排演大型歌舞《瓯江谣》,其中有一出运用鱼灯舞元素表现欢乐气氛、带有浓郁乡土风味的群众舞蹈场景,特色鲜明,效果奇佳。
青田鱼灯舞的伴奏音乐也有很多元素可供音乐创作。2003年,著名作曲家、时任浙江省群艺馆馆长的张卫东(蔚鸫)创作的《青田鱼灯·鱼戏莲花》音乐,很多地方巧妙运用了青田“鱼灯鼓”的元素。尤其是“鱼灯鼓”中的“匡冬冬冬匡冬|匡朴|”运用得恰到好处,既带有新时代气息,又不失原来粗犷、热烈的韵味,为今后“鱼灯鼓”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借鉴,留足了创新空间。
[伍]青田鱼灯舞的组织形式与活动规律
鱼灯队的队首一般是本村表演水平最高的艺人,通常兼举红珠,并负责灯队的排练,称为“领队”。鱼灯队一般有单珠和双珠两种,单珠领队的队伍人数为奇数,以十五人、十七人、十九人、二十一人为一队;双珠领队的队伍人数为偶数,以十六人、十八人、二十人、二十二人为一队。有些鱼灯队少于或多于这些人数,也有单珠领偶数或双珠领奇数为一队的。总之,因各地情况不同,鱼灯队在人数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固定的模式。
鱼灯舞表演时,以长柄红珠为领队,队列中龙头鱼身的红鲤鱼称为“龙鱼”。奇数队有两条“龙鱼”,民间称为“头鱼”和“二鱼”,
“头鱼”为“鱼王”;偶数队有四条“龙鱼”,两条“头鱼”、两条“二鱼”。“头鱼”紧跟领队的红珠,“二鱼”紧跟“头鱼”。“二鱼”后面依次跟着“鲪鱼”、“鲢鱼”、“草鱼”、“鲫鱼”、“田鱼”、“塘鱼”、“石斑鱼”、“膂甲鱼”(虎鱼)、“金鱼”、“青龙鱼”、“滩婆”、“虾”、“河豚”、“金蟾”、“蟹”等,现在“金蟾”和“蟹”已不常见。
一、青田鱼灯舞的组织形式
新中国成立前,鱼灯队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以宗族祠堂为单位组织灯队;第二种是以某个庙宇为主,由当地村长或佛教信徒组建灯队;第三种是以村为单位,由本村民间艺人自发组织,发动集资、制作灯具、挑选本村青年进行训练。不论以哪种形式组织的鱼灯队,都习惯以“××村鱼灯队”命名,在发出的“鱼灯帖”中,落款通常为“××村×姓鱼灯队”、“××村××庙鱼灯队”或“××村鱼灯队”。
新中国成立后,大多以村或俱乐部的名义发起组织鱼灯队,名为“××村鱼灯队”或“××村××俱乐部鱼灯队”。队员则是艺人自愿报
名和组织挑选相结合组成。村民年年舞鱼灯,使鱼灯舞代代相传。
二、青田鱼灯舞的活动规律
鱼灯舞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二“起灯”至正月十五元宵“残灯”。“起灯”象征着明亮吉祥,“残灯”即烧毁鱼灯舞道具或撕破鱼灯皮,以防来年“鱼成精祸害百姓”。现在基本上不进行“残灯”了,但活动时间仍相差无几(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企业庆典等除外)。
鱼灯舞的活动方式是先发“鱼灯帖”。发“鱼灯帖”也叫“放帖”,目的是交代演出地点、餐饮、“鱼灯歇”(灯队休息的地方)和财务管理等事项。发帖对象大多是灯队所到之处的“地方人”(灯队队员的亲朋好友)。“放帖”人大多会将“鱼灯帖”发给富贵人家和忠厚老实、品行端正的人家,通过此举善意地提醒、教育人们,要多行义举,勤劳致富。
鱼灯队进村后,就在受帖者院门口或院中拜年表演。若遇到“大屋”(较大的房子),鱼灯舞将舞到天井或中堂,向主人家拜年,再滚舞几个阵图。不论进屋与否,受帖者都要赠送“红包”(用红纸包钱)谢礼,灯队队员依照排列顺序逐个向主人家叩头,答谢祝福后离去。按照习俗,鱼灯队还要“遇庙参庙,逢殿拜殿”,各盏鱼灯叩头拜佛,以表敬意。
鱼灯队的活动经费,一般由本村村民的集资和发帖表演的“红包”收入组成。收来的“红包”由鱼灯队统一管理,一部分用于鱼灯队活动,一部分分给队员作为表演酬金。如果在“鱼灯帖”中注明为建造某地桥梁、凉亭或修路、修庙等公益事业而演出的,则收入的大部分作为公益事业的经费支出,少部分分给队员作为“点心钱”。
传统鱼灯舞的活动性质主要是自娱自乐,活跃春节期间欢乐吉祥、普天同庆的气氛,有时也应邀参加庙会或重大节庆活动演出,单独为祭祀而进行活动的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
第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鱼灯舞艺术风格热烈、粗犷、活泼、古朴,是喜庆、欢乐、祥和的化身。鱼灯舞所到之处,必能营造出吉祥、
知识出处
《青田鱼灯舞》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青田鱼灯舞的起源、发展情况及其寓意、文化底蕴和传承、保护现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