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青田石雕与华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青田石雕与华侨
分类号:
I277.3
页数:
8
页码:
288-295
摘要:
本节收录海牙宫遇女皇、中国人不可欺、季兆鋆漂洋卖石雕、山口花旗街 等传奇故事,分布记述主人翁和青田石雕的渊源。
关键词:
青田石
青田石雕
传说
内容
海牙宫遇女皇
这是青田一个广为流传的真实传奇故事。
民国初,青田有一个叫林子才的石雕艺人,携带“图书货”到海外贩卖,辗转到了荷兰。有一天,林子才拎着手提包,来到一座古典罗马式宏伟建筑的大厦前,见大门口两个守护的警察正与一个来人谈话,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便怀着好奇心走了进去。
大厦内富丽堂皇,林子才小心地敲响一扇大门,见一位女郎开了门,很有礼貌地说:“请进!”
林子才被引到客座上坐下后,女郎端来一杯咖啡递给他。这时,只见对面坐着一位仪态雍容文雅的中年贵妇,一旁的女翻译问道:“先生,这里是海牙宫,你有什么事要找我们女皇陛下?”林子才一听这里是皇宫和女皇,一下子惊住了,忙定了定神,彬彬有礼地说:“我是中国浙江青田人,名叫林子才,是来贵国推销中国工艺品青田石雕的,不知道这里是皇宫,冒昧进宫惊动了女皇,请女皇陛下多多包涵。”说着,他把随身所带的石雕《小猢狲》、《小春牛》、《小白象》、《观音送子》、《八仙过海》等工艺品,统统摆在桌上,对女皇说:“请陛下欣赏。”
女皇从没见过这么新奇有趣的工艺品,她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不住地称赞道:“这玩艺儿太美了!”遂传话,叫臣子们都来观看。一会儿,官员们陆续到来,看后都连声称奇,把桌上的石雕一购而空。买到石雕的官员个个显得非常高兴,将手中的工艺品,摸了又摸,吻了又吻,并高呼自己得了宝贝!
女皇见心爱的工艺品都被官员买光了,于是又微笑着问:“林先生,这些小宝贝你还有吗?你看他们都很喜欢,明天可不可以再带点来?”接着,女皇又指着室内陈列的一双湘绣花鞋,说:“这是贵国送给我的,绝妙珍品。”又指着另一块雕有“双龙抢珠”的圆形砚台说:“这也是贵国赠送的徽州砚台,你们中国人的手真灵巧!”见女皇喜欢中国的工艺品,林子才忙说家里还有很多更精致的,明天一定再送来给女皇欣赏和挑选。
临行时,女皇给林子才写了一张手令,并盖上玉印,亲手交给林子才说:“你是我的朋友,今后凭这张手令,你可以在我国自由通行,我的臣民们会欢迎你的。”林子才怀着感激的心情接过了女皇的手令。
回到旅社,林子才便把奇遇女皇的事告知了青田同乡,大家都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林子才就把乡人的石雕都统统集中起来,雇了一辆小车,直向皇宫驶去。
到了皇宫,林子才从箱子里小心地拿出一只石雕“双狮戏球”的焖香炉,双手将它交给女皇。女皇见这是一件比上次所见更精致的工艺品,非常高兴地问道:“这是干什么用的?”林子才用半土半洋的话语介绍了焖香炉的用途,然后将点燃的一张香片,插在炉内,顿时青烟从双狮鼻孔中喷出,散发出阵阵幽香。女皇见后,乐得连连称赞:“中国人真聪明,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真了不起!”
见女皇爱不释手的样子,林子才又拿出一对上等的青田“封门青”石章相赠。女皇接过一看,惊讶地问:“这是贵国的美玉吗?”
“不,这是我们中国青田的石头,叫‘封门五彩冻’,非常稀少,极为珍贵。”
女皇见林子才以如此珍贵的礼品相赠,为表示谢意,随即让秘书写了一张高额支票酬谢。但林子才摇手谢绝,说:“陛下,中国人是重义轻利的,初次见面,这只是赠送给陛下的区区薄礼。”
女皇见此,更是称赞中国人的高尚品格,又亲自招呼臣子们来买石雕。顿时,林子才所带的石雕又被一购而空。临别时,女皇派专车和侍从,将林子才送回了旅社。
林子才在海牙宫奇遇女皇,并和女皇以石雕为缘交成朋友的故事,从此被传为美谈。
(林炎、陈立传搜集整理)
中国人不可欺
“马善被人骑,国穷受人欺。”旧社会漂泊海外卖“图书货”的中国人,受尽国外洋人的歧视和侮辱,被称为“皮鞋踢,”但中国人并不都是好欺侮的。
抗战时期,一个卖“图书货”的青田人到一个洋老板家里卖货,恰逢他家摆酒请客,红木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名贵碟子、盘子。那个洋人想在众宾客面前嘲笑中国人,就傲里傲气地对卖“图书”的说道:“你们中国地大物博,何不慷慨点送些给日本人,免去动刀动枪,还落得个人情。”
洋人话刚落,客人们的目光就像箭一样射向卖“图书”的青田人的脸上,发出一阵讥笑。
见洋人欺侮人,卖“图书”的尽力压住火气,放下皮箱,走到正厅,一面乒乒乓乓地将桌上镶银镶金的盘碟往自己袋里收,一面对洋老板说:“尊敬的先生,贵府宝盘玉碟这么多,用不了,你这样慷慨,何不将这些送给我?”
那洋老板见此,急忙说:“中国人,你知道‘自家东西再多,也不好无缘送人’这句欧洲谚语吗?”
卖“图书”的青田人听后笑着答道:“先生,既然你知道自己的盘碟再多也不送人,难道中国人的土地就可以无缘无故送人吗?”
中国人的这一反问,问得洋人红着脸张口结舌半天答不出话来。他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后不得不竖起拇指说:“中国人真不可欺!”
(叶中鸣搜集整理)
季兆鋆漂洋卖石雕
清光绪年间,海天佛国普陀山佛教盛行,每年庙会更是香客云集,各地买卖人也赶来兜售生意,使这里更加热闹异常。
有一年春节过后,青田山口石雕商贩季兆鋆一行人背着一篓“图书货”(青田石雕),特从温州乘船出海,也到普陀山赶一年一度的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庙会。这一天,寺前寺后,街头巷尾,幽径海滩,僧人香客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季兆鋆及伙伴在普济禅寺前的街上席地设摊,一边有节奏地敲打起“紫竹石”,一边唱起石雕山歌。
唱罢,还拿起了“石公鸡”“吱吱”地吹叫起来。那些香客、游客闻声,感到好奇,都围拢过来,看见地摊上摆着各式各样精美的石雕山水、花山、笔架、烟缸,猢狲、狮球、神佛、仕女等大小工艺品,件件玲珑剔透,于是个个争相购买。正当生意做得红火的时候,忽然远处传来三声锣响,过来几顶官轿,衙役在前吆喊开道。行人见此纷纷躲避两旁,季兆鋆来不及收摊,官轿早已来到他面前,杂乱中踢翻了他的一些“图书货”。他心痛地骂了几句,却被轿内官员听见。那清廷大官掀帘出来,一见全是青田石雕货,十分奇特,于是心里想:“时下朝廷正在寻找天下奇宝,赠送东洋来使,此石货甚奇,何不请客人看看,若选中了,岂非美哉。”于是便命停轿,扶下一个日本老道士。那日本道士看到满地的石雕工艺品,面露喜色,就用东洋话对清廷官员官说:“奇石佛、鸡、猴子、球,统统地买。”
“是的,是的。”清廷大官躬着腰连连点头,即命令季兆鋆将“图书货”统统送到衙内,作为赠送给日本法师的礼物。
季兆鋆见此,心中气得直跺脚,但又敢怒不敢言,只得收摊。心想若将货白白送给日本人,实在气愤不过,但不送去这场灾难又该怎么躲呢?总想不出办法来,独自在寺前徘徊,一会儿远眺海上滚滚白浪,一会儿仰望那寺院飞檐斗角。猛然看到院前琉顶翠瓦的牌坊上题写着“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这一对联时,心头一亮,我何不“自来自去”一逃了之呢?想到这里,便急急回到了客栈,与同行讲明了事情,草草收集起存货和行李,一行人偷偷逃到了码头。
他们看见一艘轮船就要起锚,于是也就不问青红皂白,急匆匆跟着一个宁波水手上了船,躲在船舱内,在海上任其漂了几天几夜。后来方知道此船是日本商船,是到南洋卖日货的,心中不禁大吃一惊。但一想,既然已上了出国轮船,现在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到了南洋,正巧在召开万国劝业会,各国客商云集,他们便将“图书货”合在一起,上街摆摊叫卖。那些异国顾客,对中国这些彩色斑斓、造型古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石雕工艺品感到非常好奇,识货者纷纷买去收藏。劝业会人员看到中国石雕货很受人们喜爱,便叫季兆鋆将青田石雕陈列在橱窗内展览。这样一来,更吸引了无数商人游客。在劝业会上,他们又请季兆鋆介绍青田石雕。季兆鋆虽是同行中的“秀才”,但不会英语,于是就想了个办法,连夜赶写了一份介绍青田石雕的说明书,请宁波水手翻译成英国话,然后将读音用中文记下,次日便带上几件精刻石雕作品在会场讲台上,用“中国英语”介绍起来:“中国青田石雕是珍奇玉石所制,山水花卉、五谷六畜、飞禽走兽、腾龙飞凤、神佛仕女、文房用品、书画印章..每制一精品,中国的雕刻家们都要费尽心血,其切磋琢磨之工,非经年累月不成..”他的一番半中半洋的介绍结束后,又拿出石雕《轮船》、《双狮抢球》等作品,大谈其神奇美观,把场下的商人、游客都吸引住了。他话音一落,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掌声,都说:“中国奇石,世界珍宝。”展销品通过评比,中国青田石雕荣获了一枚金质奖章。
青田石雕在国际赛事意外获奖,不但使青田石雕在海外声誉鹊起,也给季兆鋆带来了料想不到的鸿运。此后,季兆鋆他们又带着“图书货”先后参加了意大利都郎博览会和比利时、巴拿马赛会,又获得了银质奖和铜奖。
从此,青田石雕蜚声于世。
(董秉弟搜集整理)
山口花旗街
青田山口村中心有一条欧美样式的小街,十分别致,极为吸引人,村人都叫它为“花旗街”。关于它的建立,据说得从20世纪初说起。
当时,山口有两个名叫阿巧、阿竹的石雕艺人,聪颖好学,心灵手巧。他俩从名家书画艺术中得到启发,冲破了青田石雕传统作品内容单调、直白、死板的创作模式,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古典名著内容为题材,创作出了石雕《水漫金山寺》和《关公单刀赴会》。这两件作品题材新颖,艺术构思巧妙,雕刻技艺精湛,一出世即被山口一个名叫金美斋的石雕经营商看中买走。
金美斋头脑活络,虽经营石雕多年,但从没见到如此新颖的石雕佳作,如获至宝,好多人向他求购都舍不得出手。有一天晚饭后,他无事到村外去散步,偶然看见一班人围坐在村中心处的一棵大树下兴致勃勃地听一个老头闲聊,于是也端来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原来,老头讲的是一个艺人出洋贩卖石雕发了洋财的传闻。听着,听着,他不由得羡慕起来,心想:既然人家能到国外去卖石雕挣洋钱,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去试一试呢?
主意一定,金美斋就打起了行装,将《水漫金山寺》和《关公单刀赴会》两件精品随同其他“图书货”一起装箱,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
在纽约街头,金美斋像其他小贩一样挑了一个位置摆起了地摊。“图书货”刚一摆出,即招来了路人的注目。从没有看到过这种似玉非玉、似蜡非蜡工艺品的外国人,感到非常新奇,尤其是《水漫金山寺》:只见那惊涛汹涌的江水和高耸的悬崖峭壁上,
有一条指向山林深处蜿蜒曲折的石径,旁边翠竹丛中露出寺檐一角,悬挂着的风铃随风飘荡,白娘子、小青率领虾兵蟹将直追恶和尚,法海夺命而逃,丑态毕露,竟钻进了石罅中,只露出半身红色的袈裟..作品造型宏伟大气,场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再看那《关公单刀赴会》:一艘停泊在港口的战船上,“关”字大旗迎风招展,岸上东吴兵林立,个个握枪执剑杀气腾腾,关公气度浩然,一手拉着鲁肃,一手握着青龙刀欲跳过船,一副英雄盖世的样子,让人看后拍手叫绝。这两件巧夺天工的精美之作,被洋人视为珍宝,当即就被美国富商看中,并各以1000美金的高价买走,其他的“图书货”也随之被销售一空。
金美斋初次出洋,便旗开得胜,不但发了一笔石雕财,而且使青田石雕在海外的声誉鹊起,身价百倍。金美斋在海外的石雕生意也越做越大,回国后第一个在山口的村中心位置按美国住房样式建起了一幢“花旗楼”。后来,许多石商、艺人看到金美斋出国经销石雕发了洋财,非常羡慕,也纷纷仿效,形成了出国推销、贩卖石雕的群体,从而也带动了青田“图书货”行业的兴旺。
从此,“花旗银”(洋钱)源源流入山口,山口村的“花旗楼”也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街道,“花旗街”由此得名。
(徐怡君搜集整理)
早期来青田的俄国女性曼罗谢
1915年,青田山口村黄坑底一位名叫蒋阿成的青年,为生活所迫,与几个同乡一起,离乡背井,远走俄罗斯,以贩卖青田“图书货”起步,在那里落脚。后来与俄罗斯姑娘曼罗谢结为异国伉俪,过着恩恩爱爱的日子。
蒋阿成在俄国生活了19年,因为思亲心切,便萌发了回乡养母的念头。一天早上,他对妻子说:“亲爱的,我昨夜梦见亲人呼唤,我要回国侍奉老母。往后的日子,我们暂时分手..”语犹未了,热泪夺眶而出。他是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妻子呵!曼罗谢挽着丈夫的手臂说:“我要与你一起去。”
“不,那里很苦的。”
“我不怕。”
就这样,夫妻携带两个女儿——6岁的依兰和4岁的春娇,告别俄罗斯,来到中国,在青田黄坑底定居下来。
黄坑底真够荒僻的,开门见山,举步是岭,“千年不闻锣鼓响,万年不见划龙船”。整个地方只有两座旧屋,屋边只有几丘脱下蓑衣就断水的“蓑衣田”。初来乍到,曼罗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什么都感到新鲜,一切都不在乎。当她津津有味地吃着番薯的时候,天真地对丈夫说:“这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你骗我,你说家里苦,吃这么好的东西还苦吗?”
不久,这朵浪花很快被岁月的苦水淹没了。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曼罗谢,面临着艰苦生活的挑战……
婆婆是个山头人,没有见过世面,开始与外国媳妇生活在一起,不免有些拘束。曼罗谢很懂礼节,尊敬长辈,常常问冷问热,问病问痛,日
子长了,婆媳亲亲热热。
曼罗谢一家过着艰苦的生活。丈夫蒋阿成仍旧操三十六行之外的“雕图书”的活儿。曼罗谢帮他擦砂皮、打光上蜡和收拾工具。
后来,日寇侵略中国,“图书货”的出口销路断了,阿成只好上山去烧炭。曼罗谢也跟着上山住炭窖,帮助丈夫烧水做饭和出炭装篓,当个好助手。
在家里,曼罗谢学会了裁缝,帮附近居民做做衣服,赚点钱补贴家用。有时家里柴仓空了,她就带着孩子,挑着畚箕上山打柴。柴刀不会使,就用手折柴,一根一根地折来,放在畚箕里。家里番薯丝接不上,她就和孩子一起去采五加皮叶、苎麻叶,杂点米粉,做草馍馍吃。这些草头要浸在溪水里漂过才好食用。有一次山洪暴发,浸在溪水里的草头连篓一起被水冲走,全家人急得直哭……
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受罪,好心的阿成于心不忍,他含泪卖了从俄国带来的裁缝机,又凑了一点钱作盘缠,将妻子送回俄国。夫妻俩到了上海码头依依分手。丈夫刚走,曼罗谢后悔了,她丢不下孩子,还有婆婆……她咬咬牙,退了船票,又回到黄坑底。阿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前脚到家,妻子后脚又跟来了。
曼罗谢苦煎苦熬,一直作为贤妻、良母和孝媳,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异国的丈夫、婆婆和女儿,最后在默默中死去,埋葬在黄坑底的雪里坪。
现在,曼罗谢的大女儿依兰已经59岁,住在罗溪村。小女儿春娇也已47岁,住在鹤城镇。他们都是夫妻美满,子孙绕膝,个个碧眼黄发,聪颖勤劳,提起母亲曼罗谢,自有一番苦涩之味。
十分遗憾的是,曼罗谢没有把娘家的地址留给后代。她是俄罗斯哪里人,至今不得而知。
(陈志望1987年搜集整理)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海牙宫遇女皇
相关专题
中国人不可欺
相关专题
季兆鋆漂洋卖石雕
相关专题
山口花旗街
相关专题
早期来青田的俄国女性...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