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名家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3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名家序言
分类号: J323
页数: 24
页码: 234-257
摘要: 本章收录了名家为青田石雕读物所作的情深意厚的序言。
关键词: 名家 序言 青田石雕

内容

《青田石雕与传说》序
  韩天衡
  我国的雕塑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概而言之,有玉、石、牙、骨、木、竹、砖诸雕及泥塑和面塑。
  石雕,是民间雕塑工艺中比较古老、发达而普及的一种。早在殷代的墓穴中,就曾发现点缀日常生活的精美石雕工艺品。嗣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智力需求与开发的持续,才思卓越的民间艺人运用圆雕与浮雕中的线刻、薄雕、高浮雕、多层次及镂空浮雕等诸种技艺,创作出花卉、动物、人物等多样的工艺。使大至宫殿、寺庙、居斋、陵墓、牌坊、桥梁、栏槛、亭台,小至文房四宝及案头摆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美化,为巍巍中华留下了无数的传世珍宝。
  蜚声中外的浙江青田石雕,是诸种石雕中瑰丽多姿的一朵奇葩。诗人郭沫若曾有“匪独青如玉,五彩竞相宣..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的赞扬。中国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潘絜兹也题写了“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夺天工”的赞句。
  青田石雕的原料是青田所产的叶蜡石,当地俗称为“图书岩”。石呈青、蓝、红、绿、白、橙、紫诸色,而以“封门青”为上品,它有金玉之颜而无金玉之坚,一直被历代篆刻家誉为雕刻的最佳原料。
  青田石的开采及镂雕,迄今至少有八百年的历史。经过漫长而曲折的演进,人们对青田石和青田石雕赞美与向往,演绎成许多情节生动、细腻感人的故事。但长时期这些故事如断线的珍珠散落于民间乡里,幸得在青田土生土长的董秉弟先生把这些故事搜集采写,汇为一编,使失散的珍珠又得联结成串,真其志可嘉,其功不可没。董秉弟先生从小随父母学过雕艺,后又从事新闻工作,可谓刀笔淋漓尽致。他曾向我简要地口述过此书梗概。书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石雕艺人、采石人、商贩、华侨、文人、金石篆刻家、书画家以及帝王、大臣们与青田石雕有关的动人有趣的故事,并介绍了与故事相联的风土人情。此书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到青田石雕的发展和工艺特色,而且也给人以启迪与鼓舞,是雕刻、篆刻、书画、民间文学爱好者以及华侨、归侨和学生们值得一读的书。
  悠久而闪光的青田石雕艺术与长期空白的青田石雕史是那样的不相协调。董先生的这本集子虽系初成,且也只是从某种角度加以表现,但它的作用和意义是可以想见的。
  (韩天衡,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青田石雕志》序
  王伯敏
  在我国石雕工艺中,青田石与寿山石,素可媲美,同称上品。但有关寿山石的评介早有专著问世,而对青田石的论述,除散见几篇文章外,至今未有专著。是故夏法起编著的《青田石雕志》出版,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青田石,可用于工业上,更多的是在工艺美术上。由于它在篆刻艺术上被尊为上等质料,因而在文化史上,它又占了光辉的一页。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于青田石有着普遍的爱好,犹如大多的文人对端石、歙砚的喜爱。早在一百年前,青田的石商,便将青田石远销至南洋群岛及印度一带。此后,青田的商人和手工艺人,不仅在亚洲,甚至在欧美各国,无不出现他们的足迹。青田石蜚声海外,不是靠青田人的宣传,而是由于青田石的质地非凡,博得了众人的称誉。
  近十多年来,夏法起不遗余力,对青田石作了悉心研究。他访问了许多石雕艺人与采石工人,爬越了所有产青田石的矿山,也到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查阅资料,并经常向有关专家请教,从而积累了不少资料,搜集了不少珍贵的标本。他在博物馆中,发现六朝墓葬中出土的石雕小猪,用的便是青田石。这个发现,较之过去认为青田石之用“相传始于宋代”要提早六个世纪。对青田“灯光石”用于刻印,历来的记载都说“始于文彭”,近年夏君据清韩锡胙《滑疑集》之所载,得知“灯光石”的取用并作刻印,开始于元赵孟頫,这样,把青田石用于文人篆刻的时间,又往前提早近三个世纪。凡此等等的考证,对于编写工艺美术史及篆印历史,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我是浙江人,少时便知青田石,还听到不少民间传说。有说西王母把琼浆倒在青田山上,所以在青田出产许多冻石。又说羿射日,把汗水滴在青田石上,所以使青田石出现绚丽斑驳的花纹。年轻时在温州,我请唐醉石与方介堪等先生刻的几方印章,用的便是青田的封门青。我还曾集得竹叶冻、朱砂青田和酱油青田等好石。这类石犹如美玉,让人爱不释手。一种物质,凡是美的,何况又有其实用价值,我们都应该珍惜,应该加以研究,这对于我们的物质建设与文明建设都是有益的。
  《青田石雕志》一书对青田石雕的历史沿革、石质种类及雕刻技艺等,都一一作了论述,体例严密,言丰收简意赅。其中所列的“艺人小传”,很有必要。作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我深深感到,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对于民间艺人,都是“有用而不贵”,艺人们被呼为工匠,似乎低人一等。他们长年累月,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不得署名,也得不到著录。即使在地方志上有所记载,也是寥寥无几。我在敦煌莫高窟考察时,读石窟中的丰富壁画,没有看到一个作者留下自己的姓名。我作长诗颂敦煌壁画,其中有句云:“可知一壁画图成,画工泪滴三千斛。泪尽语绝肠断时,白骨长埋无人哭。无人哭兮哭无人,红柳知情舞大漠。”现在,法起撰此志,把三十多位艺人的小传列为一章,这是对从事艺术创造的民间艺人的应有尊重,所以这一章在这本书中硬是少不了。
  我对青田石所知甚浅,而著者成书,来信嘱序,为了不负雅意,旅中匆匆写了这篇拙文,无非对此书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于青岛海滨
  (王伯敏,浙江台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论家,出版著作颇丰。)
  《青田石雕》序
  王朝闻
  大约是1913年吧?见到父亲的遗物青田石雕的笔筒和水盂。在四岁的孩子眼里,觉得葡萄、松鼠或菊花的花朵与叶子的颜色不像实物,没有引起多大兴趣。稍长,才觉得模仿实物的造型活泼有趣。父亲当年总把它们摆在房中的桌上,青田石这个名称却是比我大十岁的姐姐告诉我的。80年代到了浙江青田,参观了石雕的原料与制作过程,获得崭新的美好印象。也才比较了解石雕艺人们的雕刻技艺的特殊点:看重刻出题材的形体美,弥补了色彩不像实物这一缺憾。以造型的美居于压倒优势的石雕,在被动中求主动,色彩不像实物却更加显示了石雕造型的特殊魅力。
  如果只用这样的眼光看待青田石雕,那就不免辜负艺人出众的创造才能。青田石雕在选择物质材料与艺术构思时,对石材固有的不同颜色的斑痕的巧妙利用,把石材的缺点转化为艺术的优点,使动物或植物的形体构成也有不同色彩的变化,从而增加了造型接近自然的幻觉。艺术的构思对石材固有的色斑的利用,是不像模仿绘画那样自由增加某些颜色,而是在不掩盖石材对创作的限制的条件之下,发挥雕刻造型的特长,给观赏者造成某种生动活泼的美的幻觉。
  这就是说,不同时代的青田石雕艺人,在选择自然的石材创作时,首先是尊重某些石材特点的适应性。在服从石材特点的限制这一前提之下,发挥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即所谓“化腐朽为神奇”,使无生命的石材在艺人灵巧的双手里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这种主客观相统一的艺术构思,正是青田石雕艺人的老实和聪明相结合的表现。
  作为审美对象的青田石雕艺术,它对研究工作提出了不是少数人在短暂的时间里所能完成的任务。不论从历史发展还是从作品的比较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譬如说,它既是一种民间艺术,又是一种商品。因此,如果要了解这些作品的发生和发展的特殊性,理解这些作品的审美特性与审美趣味的关系,理解石雕艺术与其他民间艺术的联系和差别,都不能不研究青田的民俗与手工业发展的关系,应当承认研究任务的艰巨性。
  这本图与文相配合的出版物,对上述研究任务已经作了相应的贡献。它有助于理解青田石雕,至少它将引起研究青田石雕的兴趣。我相信,这本图集对读者会有不同的适应性,都可能从不同的特点和优点着眼而感到愉快。感谢作者和编者的努力。
  1991年1月于北京(王朝闻,我国著名美学家。)
  《青田石雕邮票纪念册》序
  陈慕华
  我的故乡青田是有名的石雕生产基地,在众多种石料中,最著名的就是青田石,它色彩丰富、花纹奇特、脆软相宜、质地非凡,是雕刻工艺美术品的理想石料。青田石雕,起于六朝,明清为盛,远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就获得过银牌奖章。新中国建立后,青田石雕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许多著名艺术家的石雕作品被选作国礼馈赠外国元首,还有许多名作被列为珍品,由国家征集收藏。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青田石雕精雕艺术品多次参加在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赢得了各国人民的青睐和称赞,为国家争了荣誉。
  青田石雕,名师辈出,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造就了一代代名家,当今林如奎、周百琦、倪东方、张爱廷可谓出类拔萃者。他们的石雕名作能问鼎邮票世界,这是他们对艺术的探索走向辉煌的结果,也是邮电部门、当地政府弘扬民族文化,重视和发展地方工艺的重要步骤。我相信,青田石雕邮票的发行,必将促进青田石雕的生产和发展,一定会得到国内外各界朋友的关心和喜爱。
  (陈慕华,1921年6月出生于浙江青田油竹上村。1938年赴延安入抗大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国妇联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青田石雕技法》卷首赘言
  傅维安
  青田石雕向以技智巧施、色质妙用、细镂精雕、秀逸玲珑博誉于天下。而要使这一传统艺术新声更奏、高峰再起,则除了管理的科学,技艺的精进,更需在理论研究上加以充实,在传授方法上加以完善,惟此始能从根本上改变青田石雕旋盛旋衰的状态。不错,新中国成立以来,青田石雕的创作与生产确实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然其所以能有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它的技艺所以能够得到流播和效仿,其原因除了新的环境条件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建国之初,党和政府在着意扶持的同时,重视了人才的保护与培育,注意了对石雕理论经验的整理与研究,从而直接而有效地促进了这一民间艺术的复苏、升格和繁荣。然而,一个行业想要保持长久的兴旺却不是一件易事,随着人事岁月的移易和其他种种原因,青田石雕行业的现状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似不尽理想。是什么原因使之陷于眼前的踌躇呢?如果咎于供销两端未必尽然的话,那原因亦或就在前述研究之风的不盛与传授之法的不全了。竞争力的根本在作品,在人才。而要得力作,则除了技艺还必须有理论的扶助;要育人才,则除了口述相传还必须有专著读物的补充,其间环节缺一不可。所以,如能改善经营的同时,又能在这些方面即时下力,那么青田石雕的振兴便是指日可待了。青田石雕作为一种行业,不仅兴盛于青田,且亦枝蔓于外地,可谓人才济济,其间更不乏名师高手。但是称庆之余,仍然不无杞忧,因为逝光隙驹,人生易老,无休止的循环交割,难免会有脱节的现象。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如果其过渡层不明白自身的职责,听凭光阴的逝去,那便是危机的前兆了。过渡层指的是中年艺人——现代的工艺师们。他们大都已在本行业中留下了卓著的劳绩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们是我国工艺界的一批宝贵财富。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他们既受过老一辈名师的亲传,又有长期实践的经验,更有为老一辈艺人所不及的文化与理论的根底,所以他们应当且也完全有能力担负起这个承前启后的使命。这也能使青田石雕的创作、技艺、渊源以及那些流传于口头的奥诀文字化、理论化、系统化,借以在传授之中弥补手示口述的不及与不足,亦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创造条件。如今,中年工艺师周百琦、张澄之同志这样做了,我所以鼓掌欢迎并乐而为之捧场喝彩,不只因为他们的精神可嘉,更因为他们焚膏继晷、积年而就的《青田石雕技法》言之有物。是书条章分明、图文互参、论述详切,虽重在技法,亦旁涉历史渊源,更附有青田石雕代表作的例图与介析,所以它既是一本技法书,也是一本资料集,是足资专业学校和从业人员学习、参考的。顺此,我亦希望其他中年同行也能够像他们那样,为着青田石雕的振兴,扶持后学,尽早地把自己的研究与经验汇章成册。货真价实,讵巨因“巴人”为贱;言之无物,虽鸣“阳春”何益!一切贵在实效。只要有惠于后学,有益于事业,就不必逊让,更不可蹉跎。是以为序。
  (傅维安,雕塑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林如奎青田石雕作品选》序
  邓白
  中国民间工艺,是华夏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成就卓著,而且各地又均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风格迥不相同。名工巧匠,相继辈出,各展所长,在祖国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形成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景象。
  地处江南的浙江,得天独厚,民间工艺极为发达,雕塑工艺、纺织工艺、刺绣工艺、金属工艺、编织工艺、镶嵌工艺,等等,应有尽有,可谓有美皆臻,无物不备。而尤以“三雕”(青田石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最为突出,不少神乎其技的精品,价重连城,珍瑜拱璧,早已驰誉艺林、蜚声中外,是浙江代表性的名牌产品。
  青田石雕的石材,质地细腻,硬软适中,易于镂雕,且颜色丰富,晶莹瑰丽。青田石雕的技艺日趋成熟,充分运用多层次的立体镂雕,玲珑剔透,变化巧妙,形成青田石雕的独特风格。林如奎先生,就是青田石雕的一位杰出艺术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寒暑不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石雕工艺,终于以其高超的造诣和卓越创造力,登上庄严的艺术殿堂,享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他出生于1918年,是青田山口人。其父也以石雕为业。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对民间工艺有着深厚的感情。12岁即随父学艺,勤习苦练了数十个春秋,打下扎实的石雕技艺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他致力于突破陈规,努力使作品题材新颖,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性,又能表现出彩石的特色,发挥青田石雕的艺术魅力。经过反复思考、苦心探索之后,他选择以农作物为主题,通过多次实践,不断改进,终于诞生了《高粱》这件杰作。作品构思巧妙,因材施艺,把石色利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几株红透壮实的高粱,沉甸甸地低垂着丰收果实,那淡绿的叶子像无数轻盈的飘带,拥抱住累累的颗粒,还穿插着金黄的小米和娇艳的山花,散发着田野芳香的气息。这是一首清新淳朴的田园诗,一阕最美的丰收赞歌。石头给了作者以灵感,而作者则给了石头以永恒的生命!难怪《高粱》一问世,即轰动艺坛,叹为观止。
  林如奎以农作物为题材,开拓了青田石雕创作领域,他雕制的一批表现农作物的石雕艺术品,如《五谷丰登》香炉,被选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72年他雕的《高粱》,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誉为推陈出新的佳作。1982年他创作的另一件《高粱》,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并由国家征集收藏。同时,邮电部也选作邮票印制发行。他在积极创作之余,还带出一批新秀,培养青田石雕接班人,受到同行的尊敬。
  这本《林如奎青田石雕作品选》,选印了他60年代以来保留的部分作品,其中有他的代表作,也有其他题材的佳作,可以窥见林如奎先生深厚的功力、独到的技巧和他与众不同的构思、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灵活的因材施艺手法。特别是他那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更为难能可贵!
  目前,他已年过古稀,退休多年,但仍宝刀不老,不断有新作问世,为石雕工艺奋斗不止,尤值得我们衷心敬佩。敬祝这位石雕大师,健康长寿!艺术常青!
  (邓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教育家。)
  《中国青田石》序
  韩天衡
  说到石头,谁都会以为是平常之物。它无处不在,俯拾可得,何奇之有?何贵之有?可是,实不尽然。而今在谈到青田石时,不用说国人皆知,声名蜚然,即使是走出国门,质之外人,就中也不乏知晓其声价者。它的存在,使石头高贵神圣了起来。就石而言,青田石堪称石中俊杰。
  青田石硬度远较珉玉为低,约为2度,素以质地晶莹、色感雅丽、硬度可人著称于世。自被先民认识以来,有趣地走过了一条从物美价廉、充珉替玉到迈珉胜玉、令玉称臣的堂皇道路。因仅产于浙江省的青田县,故名青田石。
  青田石材的被利用至少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六朝之际,即有以其镌刻的拙朴卧猪,作随葬冥器。然以余之陋见,彼时之石皆得之表层,而非采自深处,故缺乏洞石的温润可爱。
  清初周亮工在所撰的《赖古堂别集·印人传》里,有一段关于青田石用途的记载,称“金陵人类以冻石作花枝叶及小虫蟢,为妇人饰,即买石者亦充此等用”。这段记录明季故事的文字很有价值。(1)说明青田石中的冻石,在明季已得到广泛的开采和应用。(2)说明青田石已具有超越地区一隅的大市场,千里以外的南京即是其市场之一。(3)证实青田石的用途是创作成民间衍用的饰物或玩件,以其类玉的外观及其低廉的价格,满足低层人士的需求。
  青田石的大彰于世及登文人雅士之室,当在明代中叶。当时由于篆刻大家文彭偶以青田石充作印材,替作金属、牙骨印材之用,偶然的尝试,居然石破而天惊,有意无意间爆发了一场篆刻用材的大革命。宜于奏刀、刻者称便的青田石进入篆刻领域,使宋元以来有治印雅兴,面对坚顽铜印又兴败气馁的文士群,终于寻觅到了自篆自刻的理想印材,从而调动、激发出文士们前所未有的刻印热情。文彭的倡导,时代的需求,文士的期盼,一时间,以石材刻印的风气应运而生,风靡于天下。这是发生在明末士林艺苑中的一件大事件(恕我不于此文中具体阐述)。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青田石在篆刻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使沿袭了20多个世纪的铜印时代寿终正寝,代之以文士为主体、个性为特征,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生机勃然的石章时代。可见,以石代铜,印起八代之衰,在皇皇中国印章史里,青田石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
  幸运的青田石,因时日的推移,用途益广,妙处益显,知者益众。它既是雕件艺术的载体,又是印材的最佳石选。
  以雕件论,六朝时的各式卧猪,乃至今天犹能见到的明代少许的工艺品,其施艺水平都还处于实用为旨的阶段。虽有其拙朴之美,而毕竟钤有初生期欠成熟、少文化的烙印。青田石雕件的趋于精美是在清乾嘉以后,惜名工巨匠皆不可考,物存名佚,殊为可惜。近半个世纪,青田石雕真正地成为一种文化的构筑,其雕刻技能、风格塑造、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美轮美奂程度。这跟政府的大力组织倡导,加强文化与艺术的交融,特别是与圈内外的行之有效的观摩切磋,安定、优越的创作环境与求高求精的追求相关。总体来说,青田石雕自成流派,而众多石工又各立径畦,基调体现为写实而尚意,精妙而大器,细腻而见难度,抓形而见神采。手法则不主故常,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为用。以其娴熟而不同凡响的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工序,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海内外公私藏家青睐的重宝。作为当代青田石雕行业的主将,林如奎、周百琦、倪东方、张爱廷都是各具个性、各怀绝技的高手。
  以印材论,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毋论其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听命,最宜于宣泄刻家性灵,因此是印人最中意、信赖的首选印石。古来一流印人无不乐于选用青田石奏刀即是一大明证。此外,历来印人对它石中看不中用的批评也反证了青田印材是其亲密的挚友。
  青田石是一种泛称。因其产区、坑洞的有别而品类繁多,各呈风貌性情。最早艳名于世的是灯光冻,它若封门青、兰花冻、五彩冻、蓝花钉、酱油冻、黄金耀等亦是个中佳品。青田佳品,品类数十,而其主调尚青、尚淡。即便是红、绿、蓝、赭、紫、黄诸色,也似退尽火气,决无火爆刺眼之弊。又,青田石即便是其色大别,而磨出之石粉皆呈白色,此也迥别于它地之石。我素爱青田印石,先后入藏颇丰,兴来置诸石于画案,亦苍亦翠,间赭间黛,或赤或紫,百面千态,和而不犯,同中有异,具雍容娴静之姿,无取宠献媚之貌。我观石,石观我,我玩石,石玩我,两相知,两相依,不知昼去,不知老至,自有一种百看百回头的痴迷。
  石不能言最可人。在我的心目中,除了对青田石的爱恋,对寿山佳石,也多中意。寿山石与青田石是极具对比意义的一对瑜亮。寿山主调尚艳、尚浓,田石、坑头、山石,姿色多方,七彩流光,显示出撩人的美丽。故而,我尝喻之美人,青田如浣纱女西施,寿山如杨贵妃玉环。喻之丹青,青田若水墨,典雅秀妍,一派清光;寿山如重彩,浓妆艳抹,气象华贵。喻之香茗,青田如雨前狮峰,青碧欲滴,芬芳扑面;寿山似安溪乌龙,馥郁甘洌,回味无穷。要之,青田、寿山皆石中之翘楚,令刻家和藏家心荡神移,是得一望二,嫌少欠多的尤物。然纯以刻印出发,吾依旧是惟倾心于青田。不过,若要我对青田印石的加工讲点意见,其纽雕则是不协调的薄弱环节。究其缘故,非不能也,乃不为也。青田石纽雕,多出自新手练工,高手则不屑在此方寸间施艺。遂纽不胜石,有碍大雅。我总简单地认为,只要雕刻家们能挤出一点心力于印纽,青田印纽是指日可以石纽争胜,登上新台阶的。
  要言之,青田石是无可挑剔的佳石,在它身上记录着许多神话般的真实故事,经久不衰,轰轰烈烈。惜乎,明清以来,我们受用它、钟爱它,却很少有相应的专著去介绍它、总结它,使它蒙受了无奈的孤独和寂寞。这是一个理论滞后于业绩的岁月弥久的遗憾。前些年,我读到几本关于青田石的著作,心窃喜之,然其间挂一漏万、以点概面,又觉得不足以解渴,总还有著录的分量远远配不上功绩卓著的青田石的缺憾。丙子夏,老友陈慕榕先生自故里青田枉顾敝庐,出示新撰著作《中国青田石》。全书构思完备,钩陈索幽,论古道今,力求翔实,图文并茂,足资研习,堪称是一部有分量的介绍青田石史、艺史的力作。浏览一通,顿若清泉之注心田,精神为之一爽。相信它的面世,必能赢得读者的青睐。我可以负责地说,慕榕先生在青田石的研究和推介上已成功地跨出了新的一步。我们感谢他做了一件填补石史空白的好事情、大事情。我深信,石性通人,青田石也会真挚地感谢他。
  1996年9月1日于海上南阳豆庐
  《青田石全书》序
  刘江
  青田石,由于它的质地温润脆软,色彩斑斓,又易于雕刻,因此在很早以前就被开发利用。从出土文物看,六朝时期就曾有雕刻石作墓葬品(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以及妇女、儿童的挂件等装饰品,制作工艺也逐渐随之兴盛发展起来。后来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石雕工匠能根据石料的色彩、肌理、钉结等质地的不同,而随类赋形,因材施艺,刻制成文房雅具、图章、佛像、香炉、小件杂耍等实用工艺品,以及为审美需要而专门发挥石色之长雕刻的谷物、花果、禽兽、虫鱼等题材的陈设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开始向国外销售。17、18世纪时,就有青田人由陆路经西伯利业,前往欧洲贩卖青田石雕(见1925年英文版《中国年鉴》)。尔后,青田石商的足迹遍及南洋群岛、欧、澳、美等地。所到之处,所售产品,无不受到当地人们的称誉。
  作为与印石文化有着极密切联系的青田石,对于它的生产与发展沿革、技法特点等评介,除散见于报刊中的几篇文章外,国内尚未见到有较全面系统的专著问世。而与青田石媲美的寿山石,则早有多种专著出版,使人们在了解欣赏印石文化方面,深感美中不足。今见有夏法起撰著的《青田石全书》一稿,并即将付梓,这在青田石文化的发展史上,是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的。
  《青田石全书》对青田石的形成、种类、分布、石雕的历史、技艺特色等,都作了较详尽的考证与系统的论述。尤其是能根据印石文化的发展,特列了青田印石专章,对印石的选用、制作和印雕的演进,印章技法归类梳理,并划分圆雕(含印纽雕刻)、浮雕(含薄意)、平刻(含线刻、点刻、微刻)等,都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根据时代在前进、人们审美需要日益深入发展的情况,还专设了青田石鉴赏与收藏一章。此外,对青田石雕有贡献的艺人传略,也作了如实的记述。综观全书,内容全面详尽,体例严密系统,见解独到精辟,论述言简意赅。我觉得这是一本有关青田石及其工艺制作较全面的专著,此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中国印石文化的一个空白,同时对很多要了解、研究青田石文化的读者,也是一本珍贵的资料与参考书。作为一个印人的我,对其中青田石印一章最感兴趣,因为它把我久想了解,而因公务、时间、精力等限制,未能深入了解的,或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使我读后获益不少。
  前不久,作者光临舍下,嘱为此书作序,因病住院,偷闲之中拜读原稿之后,仅书数言,以对此书的出版给海内外印石文化的爱好者带来的喜悦,表示衷心祝贺与感谢。是为序。
  一九九六年大暑于浙江中医院
  (刘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
  《中国青田石雕》序
  王伯敏
  玉石工艺,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人假石以游艺,石假人而显贵”。玉石工艺,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石的种类不一。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东、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都有产品。石之佳者,人们常以“似玉”来赞美它。石有粗细、纯杂、燥润之分,佳石著称者,有如青田、寿山,还有其他等。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上好的青田石,有如白果、酱油青田、朱砂青田、竹叶青、封门三彩等,名石之上上品,几乎“价等黄金”。在历史上,青田石早在六朝,曾雕制小动物,作为殉葬之用。唐时,民间刻小猴小马,在长安街头,亦有出售。南宋庆元间,青田石已用作刻图章。元代赵孟頫,取青田灯光石治印。到了明、清,以青田石作为印石,非常普遍。明末清初时,青田石雕,花色增多,发展到大量用于日用工艺,雕有人物、花草、山水,以及狮、象、猴、马、龙、虎等小圆雕。19世纪末,青田石远销南洋,参加过比利时、美国巴拿马博览会展览,也送往意大利都朗赛会和南洋劝业会展出。从此,青田石蜚声海内外,销路日增。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迅速发展,艺人队伍不断扩大。多数艺人留在各地,组织工艺社,发展生产。有的集中于城市的工艺美术研究机构,成为有名的美术家,有的被评上工艺美术大师。青田石雕的技艺水平,相应提高。作为一种特种的工艺美术,青田石雕竟成为石雕中的佼佼者。
  在艺术上,青田石雕向有“刚柔入妙”之誉,或圆雕,或浮雕,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运用凿、戳、铲、刨、雕、钻、刻、镂、刮、刺、锉、磨等各种技法,产生多种的艺术效果。它的特点,随形布局,依势造型,相色取景,因景施巧。尤其对天然俏色,只要利用得当,更具非凡风采。
  精彩的青田石雕,有些谓“猴米”、“葡萄山”、“和风开璞”等,皆被称为“青田一绝”。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不但扩大,而且提高,所以青田石雕这一项传统的雕刻造诣,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必须生发开拓。当跨入新纪元时,可以预料,青田石雕的前景是无比广阔的。
  际此,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中国青田石雕》,选取142件作品为一集,丰富而又概括地介绍了这一特种工艺,自然是书林,也是美术界的佳音。它的意义与作用,不仅弘扬了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也为近现代工艺美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出版社编者索我序,我得以先睹为快。此刻,我煮龙井一壶,在鸣蝉悦耳声中欣然命笔,不当处,尚祈达者正之。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两天于半唐斋
  《青田石雕艺杰》序
  王伯敏
  民间有一首顺口溜,称许各地优质的名石:
  青田白果竹叶青,古闽田黄八角玲。
  相比临安鸡血石,丹东广绿陆川醇。
  提到石,青田石总是名列前茅。
  青田的封门、白果和竹叶青,确是脍炙人口。
  青田石,不逊美玉。聪明的青田人,心敏手巧,经过不断的努力,锲而不舍的实践,竟使青田石上跳出小猕猴,飞出布谷鸟,长出玉米和葡萄……群众喜爱它,尽情赞美它,当它成为一种特种工艺时,它的影响,不只在本地和本国,而且及至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各国。青田,也就自自然然地被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在历史上,民间艺人及其作品,向来“有用而不贵”。半个多世纪以来,青田的民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石雕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石雕艺人被尊重了,有的评上了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改善了。他们从不自满,精益求精,艺术修养与艺术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继承传统,更重创新。对于造型,他们不只求形,更求其神。
  在海内外的博物馆、美术馆,或是高等学府的陈列馆,珍藏着不少青田的石雕精品。真是“女娲遗石今犹在,彩色人工斧自妍”。当这些艺术品广泛流传时,群众誉其为“艺海奇花”。这些作品,被媒体传播并评价;这些作者的名字,被传颂,被载入了史册。这些青田石雕,由于具有了历史与美学价值,它那高品位的艺术风采,被人们看作中华民族纯朴民族性地显示;这些青田石雕,被陈列在国际博览会的大厅里,动人心弦。评论家撰文称赞青田石雕是“艺术世界里的神奇珍宝,东方民族文化的优秀创造”。
  顷者,这本《青田石雕艺杰》专著将脱稿,该书正是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青田石雕的昌盛和发展。该书记述了晚清迄今部分石雕名师的生活经历、艺术磨练与艺术成就,而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石雕名师的代代相传。选编的资料,还反映了青田石雕“馆藏珍品”、“选为国礼”、“问鼎邮票”的各种情况,对青田石成为书画篆刻的一种印石,也作了评介。此外,还将“青田石雕论文”选编为一辑,作为附录。综览这本专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是第一部记述有突出艺术成就的青田石雕名师的专著。它收集、整理、保存了许多青田石雕的珍贵历史资料,对于弘扬青田石雕文化,研究青田石雕历史,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余得以先睹为快,并应编者之约,撰数百言以为小引,不当处,请正之。1999年5月18日于杭州南山。时案头正放着一件高15厘米的青田石雕《樱桃》,作者巧妙地在枝头上雕出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小鸟竟与我一样,欣赏着颗颗晶莹的小樱桃。所以,当我执笔时,却又忘不了这件小《樱桃》。
  《中国青田石雕鉴赏》序
  黄亚洲
  摆在案头的是青田当代石雕大师、民间工艺家与石雕新秀的精品集(样稿),细赏之下,思绪之舟不能不倏然拐个弯,悠悠然飘向青田文化的历史源头……
  一切的文学艺术,都发轫于劳动和来自劳动者的创造。当民间文艺从田岸边沿攀援而上之后,它才成为文人的专利。可是,青田石雕走过了近2000年的风雨历程,至今仍然掌握在众多的劳动者,或称之为民间艺人的手中,而没有遭到文人的“接管”。其主要原因在哪里呢?我想,一是它基本上由手工制作完成;二是艺人文化水平大都不高,均为幼年开始习艺,师徒口耳相传所致。这种传艺与操制办法,却能使石雕艺术不断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断地在继承的道路上前进,于艺人手中鲜鲜活活地生存、延续与繁衍。
  《中国青田石雕鉴赏》共收图片88幅,这是青田石雕精华中的“沧海一粟”。便是这“一粟”,却也足以令人惊诧万分。艺人之中能说出美学知识甲乙丙丁的可谓凤毛麟角,可是,所有的美学原理与美学要求,在这本画册里都有准确的反映与深刻的阐析。你看《喜悦》,七八个小孩趴在一只大玉米上敲锣打鼓、笑逐颜开,其夸张的手法,让你情不自禁地去分享丰收季节充满童真的喜悦,而绝无丝毫失真之感。再看《望岳》,横空出世,山势渐高渐远,景物渐去渐渺,透视手法于艺人而言也许大都语焉不详,但在此作品中则把握得恰如其分,真是多一分则太过,少一分则不足。《渔翁》,单纯石色之中艺人竟能以深镂浅刻的办法,使光线在明暗、浓淡的对比中产生变化,可谓惟妙惟肖。
  当然,技术不等于艺术,雕刀的功夫在于掌心,掌心的功夫在于大脑。真正的艺术还来自艺人对生活的体验,以及随后的升华。敏锐地捕捉题材,然后相石、开坯、构思、立意,巧妙地因材施艺,设色取俏,这都是很见功夫的事情。我们来看作品《知秋》,黑雕蝉身,白琢蝉翼,中间大块黄色雕南瓜。对主体部分作适当夸张,周围绿色,则再雕豆荚、瓜菜。全作构思精妙,立意新颖,金秋丰收景象跃然眼底。“蝉”之别名为“知了”,以“知秋”命题,既简练,又雅致,此作不能不谓之上品,当饭余茶后再三观之。
  青田是著名侨乡。我今夏访问意大利,在罗马、在米兰,所进挂有红灯笼的中国餐馆,不是温州人开的,就是青田人开的。我曾有一诗咏青田:“青田有两样特产,一是石头,二是华侨。”“华侨是出国的石头,石头是不出国的华侨。”我所赞美的是一种硬气和灵气。我认为,这两者,华侨和青田石都具备。一方石头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愉悦之情,我想除了大观园贾宝玉身上的那块通灵宝玉之外,恐怕就是青田石了,这真让我们对“石头”二字刮目相看。当然,更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是青田艺人的那双艺术巧手。通灵宝玉是佛祖的杰作,而青田石雕则是青田艺人的杰作,两者的功夫据我看不相上下。
  通过这本画册的发行和流传,我相信,青田石雕、青田艺人、青田城这些响亮的代表着人间至美的名词,一定会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走遍天下,走入人心。
  千年的石头会说话,这是真理。
  2001年9月
  《中华石艺珍宝》序
  郑秉谦
  古人曾分别以石、铜、铁制作自己的劳动工具,创造了石器文化、铜器文化、铁器文化。中国人祖先除了以石头制作劳动工具外,还以石头作为装饰品、观赏品、文化用品。因此,在石器文化之外,我国还有一种“石头文化”,或曰美石文化、爱石文化。距今大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便把磨光的美石钻上孔,做成项链戴在颈上,衬托人体的自身之美。其后爱石者历代不绝,北宋苏东坡、米元章是其中突出的例子。他们在石头的形状、质地、纹理、色彩中发现的不仅是具体形象,更是美的本身。发展到后世,美石的名称又专落在青田灯光冻石、寿山田黄石、昌化鸡血石等石上。它们成了历代文人的随身珍玩、案头清供或庭院陈设。这种爱石文化,在世界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美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随处都有的则是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玄武岩等顽石。从石器制作和“石头文化”中获得艺术才能和审美趣味的祖先,便学会从这些顽石中去发现美。他们用刻刀削去顽石那多余部分,使“存在”其中的优美形象裸露出来,显现出来。举个著名例子:距今3100~3600年前的殷商盛期,便有人从岩中“发现”一只鸮,用刻刀完成了它。这只石鸮高约34厘米,圆眼仰视,神情倨傲,雄壮威猛;形象是鸮,但气势是人。它精雕细作,打磨光滑,是件难得的艺术品。
  把“石头文化”与石雕文化结合起来,即直接在美石上进行雕刻,则可能从青田石开始。从现存雕件来看,不仅有五代的石佛,甚至有六朝的石猪;到了明、清两代,它更发扬光大,成为我国主要的美石雕刻。青田石雕不仅石头本身可爱,雕刻更加迷人。其中优秀的巧色雕刻,更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地。我访问过青田的石雕艺人,发现他们都是一些能从美石中发现美、完成美的人,其中不乏当之无愧的工艺大师。在他们的努力下,青田石雕已从民间工艺发展成为一门独特文化。
  九年前,我应邀为香港一本寿山石雕大型画册当过艺术总顾问,并写过前言、后记,这次《中华石艺珍宝》的著作者要我写序,我也欣然命笔,写的同样是一个“石头文化”、石雕文化爱好者呼唤美的心声。
  2000年清明于西子湖畔
  (郑秉谦,浙江建德人。国家一级作家,原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大学客座教授。)
  《青田石雕论文集》序
  朱诚如
  在中国工艺美术长廊中,青田石雕以其石质晶莹剔透、技艺精湛绝伦而傲视同侪,可谓国之瑰宝、艺坛尤物。
  我接触青田石雕,始于故宫藏品《宝典福书》。这套60枚的青田石雕印章,系清代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之际浙江官员贡品。时至今日,摩挲此品,尤能感悟到青田石之温润、制印艺术之高明。
  青田石种有10大类108种,在同类石品中种类最多、石色最丰富。青田石雕的镂雕技艺堪称天下第一,其多层次、全方位的精雕细镂,任何一种手工艺品皆无出其右。
  青田石闻名于世,且能登文人雅士之室,当在明代中叶。大篆刻家文彭以青田石充作印材,开一代文人用石治印之先河,使沿袭了20个世纪的铜印时代寿终正寝,故有印起八代之衰之说。正因为青田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印材,它渐渐地托起一个国际级的最具权威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
  青田石雕早在17世纪便销往海外,从而揭开了青田华侨史,促使青田华侨群体的形成。
  青田石雕在国内外的影响可谓深远。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青田石雕一举夺得两枚银牌奖。1956年青田石雕在众多的工艺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作国礼,赠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1972、1978年又作为友谊的使者先后赠予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
  1992年,青田石雕作为中国工艺品的代表,首先被选为特种邮票发行,在国内外被广泛认知和喜爱。
  凡此种种,青田石雕,精美无比,艺盖群伦。作为一个博物工作者,为青田石雕这种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光彩照人的绰约丰姿而由衷地赞赏。
  近年来,青田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梳理石雕文化,打造石雕世界名牌。由他们组织的征集“青田石雕论文”活动,得到中国宝玉石协会、西泠印社及青田石雕艺术界诸多专家和艺人的支持,这是青田石雕理论建设中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相信,《青田石雕论文集》的出版,对青田石雕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必将带来良好的互动效应。
  但愿青田石雕在新世纪的创作历程中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再铸辉煌!
  2001年9月
  (朱诚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文物鉴定专家。)
  《中国青田石雕艺术·青上阁珍品集》序
  俞建华
  中国人有爱石、赏石的传统,古人把人伦道德的内涵赋予玉石,而且对具体特殊形态和质地的奇石投射了美的关注。瘦、漏、透、皱、和、清、顽、拙,就是欣赏天然奇石的“八字真言”。古代传说“米芾拜石”的故事,就体现了古人刻骨铭心的爱石之情。
  然而,古人对石的认识和利用,并不仅限于对其外形的赏玩,而是对一些具体特殊质地、颜色的石材,进行了历史悠久的美的“改造”,从而使这些冷峻的石头获得了鲜活的生命,与人们相伴相依到今朝。宋代“东坡玩砚”的佳话,既描述了苏东坡对石材的欣赏,更是对治石艺人高超手艺的肯定。
  青田石雕艺术,便是作为石雕艺术园地中的佼佼者而享誉中外。青田的石材,以山口、北山、方山一带生产的叶蜡石为最佳,质地坚而不硬、嫩而不粉,色彩丰富雅致。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封门青”,青绿妍雅,晶莹如玉,更能被石雕艺人创造出美的生命。因此,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青田的石雕艺术就能娴熟地妙用石之俏色,因材施艺。时至现代,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造型的各种作品以及灯台、花瓶等各种用品,在艺人的奏刀下争奇斗艳于世人面前。郭沫若先生曾在长诗中赞叹“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洵非虚语。而且,青田石也为我国篆刻艺术的繁荣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为金石家所珍视。
  以吴松林先生为首的吴氏六兄弟,就是青田石雕业中的一个著名艺术群体。他们在深入继承石雕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放开了眼光,去探寻拓展石雕艺术新的道路。特别是吴松林先生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后,为沟通东西方雕刻艺术与青田民间艺术的血脉,一直作着不懈的努力,从而使他和他的兄弟们的作品更加成熟;传统题材增生机,现实题材别开生面,不愧是青田石雕界的中坚力量。
  经过多年的艺术劳动,吴氏兄弟创办的青上阁既拥有丰厚的积累又有收藏的珍品,为了弘扬青田石雕这门艺术,收录这些珍品的《中国青田石雕艺术·青上阁珍品集》出版了。画册的出版既是对以往艺术劳动的回顾,更是对未来艺术之旅的憧憬,进而可以在回顾和憧憬中,更深入地思考群体风貌和个人风格的追求。我想,对于民间艺术来说,顺其自然地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固然可贵,但这只能是在经验积累层面上的缓慢成长,而增加了美学思想和扩展了审美视野的现代石雕艺人,完全有条件自觉地思考和实践这个课题。
  愿吴氏兄弟的石雕艺术在未来的艺术之旅中更加炉火纯青,愿青上阁更加异彩纷呈。
  于壬午年嘉平月
  (俞建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