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题咏与散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3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题咏与散文
分类号: I211
页数: 52
页码: 122-174
摘要: 本文记叙了历代名人为青田石和青田石雕留下的大量佳作,分诗词、题辞、散文三个部分。
关键词: 散文 青田石 石雕

内容

第一节 诗词
  第二节 题辞
  第三节 散文第五章 题咏与散文
  石不能言最可人。古往今来,人们爱石、品石、赏石,演绎了一个个与石头有关的动人故事,米芾拜石称癫、东坡得石改斋、板桥得石称怪等成了千古佳话。石因人而名,人因石而“酷”。不过,这些石头大多为山野之“乱石”,而青田石和青田石雕以其独特的“性格”,更为人们所喜爱。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布衣百姓,无论雅人骚客还是凡夫俗子,皆视青田石和青田石雕为珍宝。很多名流曾为青田石和青田石雕留下大量佳作。在此特将历代名人的题咏与散文汇成一章,分诗词、题辞、散文三个部分。诗词部分对古体、现代诗各有所取,并有占子木先生选编的青田石雕邮票百咏选;题辞基本以时间先后为序;而散文则是当代知名人士所讲述的一个个与青田石、青田石雕相识、相知、相爱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掩卷难忘。
  第一节 诗词
  方山石
  [明]王用臣
  琢来山骨稽公旬,何物钟妖螫下民。
  清赏只知供汉刻,绎骚孰与广周询。
  食填沟壑何时满,力向闾阎敢告辛。
  共弄此中柔荏石,相逢谁解席前珍。
  (王用臣,字罗南,籍贯青田,天启岁贡。工诗词、经史、星象、钟律、历数等,学训蕴藉宏深。著有《扦庵》三集和《明志录》。)
  方山采石歌
  [清]徐鹤龄
  方山石,石何奇,巧匠斫山手出之。
  大者仙佛多威仪,小者杯杓几案施。
  精者篆刻蟠蛟螭,顽者虎豹熊罴狮。
  耳目近远供取携,尔独胡为抵崄巇。
  蚁旋猱附径转敧,腰绠入穴烈炬随。
  崖顷壁圮悔莫追,人生衣食真难危。
  石兮石兮知此意,金玉还与石同弃。
  (原载清光绪年间《青田县志》。)
  无题
  [清]郑板桥
  小印青田寸许长,抄书留得旧文章。
  纵然面上三分似,岂有胸中百卷藏。
  (原载《郑板桥全集》。郑板桥,名燮,清书画大家。)
  论印绝句
  [清]厉鹗
  一自山农铁画工,休和红沫寄方铜。
  从兹伐尽灯明石,仅了生涯百岁中。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人,清康熙五十九年中举。工诗词,是浙西词派主要人物。)
  青田石篇赠林士元
  [清]韩锡胙
  古文何微茫,摹印乃其一。
  秦汉统海宇,符信走官秩。
  灿灿紫泥章,咸用金玉质。
  后世易以石,工力简且逸。
  宇宙扬晶光,吾乡最杰出。
  盘曲谷口山,计里无六七。
  凿窦欣凝脂,堆案过冻蜜。
  其次虽暗淡,亦足饷铁笔。
  造化孕瑰奇,异端难穷诘。
  磅礴气有余,贤豪群屡轶。
  林居仙山麓,松桂隐书室。
  竹笕穿户润,牙签插架密。
  仰天盼流云,时复抱其膝。
  嗟我行役归,相视叹累日。
  旧时诗酒徒,头颅半萧瑟。
  百年空鼎鼐,谈笑易相失。
  鸿雁不能言,临风想安吉。
  琼瑶重赠我,分襟怅迅疾。
  梦寐招斯籀,一一共评骘。
  元和丙申人,居旅异轨律。
  回头东壁垂,缥缈无与匹。
  (韩锡胙,1716—1776,青田人。清乾隆十二年中举,曾任山东平阴、莱阳等地知县,安庆、苏州等地知府。著有《滑疑集》。)
  诗二首
  [清]蒋元龙
  (一)
  紫竹修庐最可人,技之馀亦自传真。
  清琴浊酒相娱戏,江皓臣师何主臣。
  (注:水晶长方桥纽印,白文“紫竹自修庐”,旁署皓臣,雪渔青田腰圆印,朱文,“技之馀”款志云:“生予先生委制于木枣山房,何震。”又雪渔田黄冻大方印,白文“清琴浊酒”,款“万历甲辰,刻为长公先生”。向藏曹廉让希文家,转赠汪中允退谷,印旁有跋,失录。)
  (二)
  曾见河东小印章,横波封号也堂堂。
  风流旧院赢佳话,马四娘与薛五娘。
  (蒋元龙,1735—1799,字乾九、云卿,号春雨。秀水〈今嘉兴〉人。工诗文,精鉴赏,究心金石书画,擅长写意花卉。旧有友人视青田冻白文印“如是”二字,传为河东君物。顾夫人画兰用“横波夫人”印。马湘兰有“守真元元子”朱文方印。薛素素有白文“素君”、“五娘”二印,皆于所画幅见之。)
  图书洞
  [清]林人杰
  古洞岩开向谷阳,荆山两刖漫称良。
  只缘攻错时时人,抱璞无心问帝乡。
  (原载清光绪年间《青田县志》。林人杰,青田山口人。清贡生,擅诗词。)
  图书石
  结伴上山径,但闻鸟鹊喧。
  问洞何处是,山深地且偏。
  采掘岩腰下,烟云罩半山。
  山气菁华聚,采夫相伴还。
  此间有美石,珍贵莫可言。
  (原载山口《林氏宗谱》。)
  鹤山采石
  曾问白鹤下村南,化作兹山白石含。
  崖湿须冬方可人,洞幽非烛莫深探。
  搜来奇货无双二,售向豪门尚再三。
  怪底扶舆只孕此,珪璋特达未为堪。
  (原载山口《林氏宗谱》。)
  论印绝句
  [清]陈莱孝
  冶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
  多事羊求兼稷下,笑他群象太纷张。
  (陈莱孝,浙江海宁人。)
  [清]沈心
  鸥波亭子一灯明,籀篆精详著墨兵。
  直相南唐徐氏法,传衣阅世得文彭。
  (沈心,仁和人。赵子昂有鸥波亭,著《印史》。)
  [清]倪印元
  照眼灯光出世间,西虹桥畔载车还。
  搜罗莫谓云根少,更有金昌与寿山。
  (倪印元,仁和人。)
  图书冻石
  [清]汪嘉谷
  图书冻石龙须席,更有方山产铁沙。
  材物东南称美备,争搜金石起人家。
  (汪嘉谷,1796—1820,字东村。官青田训导。长诗文、精金石。)
  枫门洞
  [清]林康
  策杖枫门路,还疑水一方。
  休因迷洞口,到此问渔郎。
  (林康,青田人。载光绪年版《青田县志》。)
  题《明清名人刻印汇存》
  丁仁
  丁丑集成先,于今已七年。
  战争戈未止,文物我周旋。
  同好翊三五,旧藏收八千。
  琴亡凄挚友,印学续高贤。
  用石元称始,垂名明识边。
  烬余珍乱后,派别考证前。
  不独搜罗广,从兹姓氏传。
  敏求求更敏,艺事在心专。
  (丁仁,1879-1949,杭州人。诗词古文、全石书画、收藏鉴赏,无不精通,尤癖好印学,为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之一。)
  刻石有感
  赵石
  摩挲昌化青田石,刻画秦朱汉白文。
  输与梁间双燕子,自来自去掠清芬。
  (赵石,1833—1933,号古泥,江苏常熟人。原名石,又名古愚,字石农,晚号泥道人。)
  青田颂徐亮
  青田冻石,天赋宝藏。
  质逾鸡血,色夺田黄。
  可雕人物,可刻图章。
  中外争购,满目琳琅。
  艺品外销,转进工商。
  海水所至,有我同乡。
  克勤克俭,获利无疆。
  以济乡里,以裕“中央”。
  (节录于台湾《续修青田县志》。)
  观题青田石雕
  郭沫若
  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
  匪独青如玉,五彩竞相宣。
  百花颂东风,百果庆丰年。
  鸢飞百兽舞,百木森岩巅。
  人物尽风流,英雄与婵娟。
  开天还辟地,雁荡生云烟。
  忽见打鱼船,凤尾银鳞连。
  忽见插秧者,青苗满稻田。
  忽然破沧溟,长鲸吸百川。
  忽然成大堤,天池映九天。
  下有潜水艇,上有飞行船。
  飞上广寒宫,嫦娥舞翩跹。
  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
  建国亦犹此,鼓劲着先鞭。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此诗为1964年参观青田石雕厂所作。)
  题青田石雕
  蔡涉
  是水秀
  是山明
  经万年皎月
  万度春风
  想顽石有情
  谱成片片彩韵
  是手巧
  是心灵
  擎一把凿刀
  一盏明灯
  使石雕成活
  呈现种种风情
  (蔡涉,浙江临安人。)
  题石雕
  爱新觉罗·溥杰
  锦心妙手,巧夺天工。
  百花齐放,八面玲珑。
  赞襄四化,各尽全能。
  (爱新觉罗·溥杰,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弟。)
  题诗
  潘絜兹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
  因材施雕琢,人巧夺天工。
  (潘絜兹,北京画院院长,著名书画家。)
  题青田石刻
  邓白
  青田石刻,艺苑奇葩。
  镂雕精巧,如玉无瑕。
  名手辈出,创新堪夸。
  蜚声海外,振兴中华。
  (邓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教育家。此诗作于1985年。)
  青田石漫吟
  戴盟
  瓯江丽水连天碧,五洲争誉青田石;
  石不能言最可人,长伴友谊访万国。
  青田石,润于玉,镶嵌塑琢万千幅;
  巧工点石竟成金,艺苑琳琅真满目。
  青田石,石芬芳,奏刀纵横出华章;
  耕耘方寸分朱白,书室长留翰墨香。
  青田石,多光泽,因材献艺生奇迹;
  骏马奔腾势若飞,葡萄鲜令馋涎滴。
  青田石,石青青,欧亚征程万里行;
  离人多少思乡泪,凝作晶莹冻石纹!
  青田石,世间稀,馈亲赠友总相宜;
  他山之石可攻玉,金石之交永不移。
  我携青田石数方,青田石共友谊长;
  鹤城暂别情未别,争说侨乡胜故乡。
  (戴盟,江苏盐城人,笔名叶虹。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浙江诗词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青田石雕颂
  吴胜波
  补天未入娲皇选,长在深山不计贫。
  巧匠运刀开瑰宝,技师挥凿创奇珍。
  山川人物形神话,花鸟虫鱼势态真。
  石刻青田传异域,侨乡独放一枝春。
  (吴胜波,浙江乐清人。)
  咏青田石
  闻竹雨
  娲皇补罢九重天,撒落余珍括雁间。
  镂虎雕龙驰万国,瀛寰无处不青田!
  (闻竹雨,浙江杭州人。)
  咏青田石印材
  方镛声
  青田彩石五云章,治印良材誉早扬。
  钻凿深山施巧艺,蟠螭鼻纽闪莹光。
  篆书朱白凭欣赏,刀笔纵横任骋翔。
  翰墨丹青斯宠物,堪侪四宝列文房。
  (方镛声,浙江金华人。)
  赞青田“龙蛋石”
  占子木
  天生“龙卵”出青田,
  稀世奇珍胜月蟾。
  鸡血田黄应逊色,
  神仙洞里斗婵娟。
  (占子木,笔名文文,浙江青田人。中华诗词艺术家联合会名誉会长,编著有《神州颂》、《马年再唱》等。)
  题灯光冻石
  启功
  碧绿琉璃发宝藏,嵚崎山缜耀文房。
  青田印石千秋誉,谁见灯光胜月光。
  (启功,字元白,姓爱新觉罗,满族。1912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
  填《忆江南》三曲
  周晓陆
  东南忆,每每梦青田。一溪碧水缠玉带,几爿青山耸翠盘。奇石蕴其间。
  入山口,满目皆琳琅。生龙翔凤舞狮马,花好荔香红高粱。神雕惊八荒。
  操刀者,最喜石可人。灯光酱油成佳构,封门白果护篆文。印艺见精神。
  (周晓陆,西北大学文物馆馆长,编著有《古代玺印》等。)
  石雕之花
  叶兆雄
  嚓嚓嚓,嚓嚓嚓,
  是雪花飘落,
  还是生命进军的步伐?
  沙沙沙,沙沙沙,
  是春蚕食桑,
  还是画家泼墨作画?
  不是花园,
  却盛开着万千奇异的鲜花;
  不是田野,却有高粱红如火把;
  不是森林,却有小鹿把眼来眨;
  不是草原,却奔驰着无数骏马!
  呵,好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有歌,有诗,有画!
  有人说,你只是把生命从胚胎里剥出,完成一次次人孵化,
  我爱你啊,不仅哺育了生命,
  还赋予它们美好的年华!
  有人说,你只是把奇山异水描摹,
  制作了一幅幅立体画,
  我赞叹你啊,不仅赋予山水动人的形态,
  还让祖国的一草一木诗意升华!
  啊,生机勃勃的青田石雕,你是祖国的一朵艺术之花!
  诗二首
  翟泰丰
  游青田有感
  雾罩瓯江隐飞桥,斑斓玉石傲寿山。
  走进青田不及看,醉意悠悠乐陶然。
  采石场颂
  葱茂叠翠青田山,碧色绵绵瓯江水。
  载玉飞车穿空过,撒遍人间尽是美。
  (翟泰丰,1933年生,笔名羽家,河北唐山人。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诗二首
  王经纬
  灯明石
  刊印选何石,素结青田姻。
  香肌晶如玉,光彩耀银鳞。
  名手同钟爱,运刀倍有神。
  雕圃连城值,月圆花妖颦。
  皇宫充贡品,巨贾掌上珍。
  且无艳俗质,品高列星辰。
  洁身常自好,藏垢乱经纶。
  美名重符实,蜚声百世频。
  封门青
  清清水水封门籍,不与关张争艳妆。
  长作缶翁堂上客,欣融白石画中章。
  (王经纬,浙江青田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顾问。)
  青田石咏(四首)
  高洪波
  兰花钉
  把美丽的兰花
  钉入青翠的石头
  遂有了奇特的名称
  以及柔软与坚硬的组合
  兰花钉
  镶嵌兰花
  铺泅色泽和诗意
  在钢钎与铁凿的笔触中
  绘成天地间一帧草图
  任人把玩 品评
  一石在握
  心境澄明
  封门青
  石中之首
  石中之精
  封住门之后
  那青色居然溢了出来
  溢成举国闻名的封门青
  封门之后是开门
  封门青和青田风景
  从此雕就最动人的一等
  自然大师的杰作
  推开这扇封住的门
  封门青走向世界
  封门与开门都只是一种仪式
  惟有那至美的艺术
  在礼仪中享受永恒
  山炮绿
  三声礼炮
  震出恼人气人喜人诱人的绿
  绿在石上 绿在山上
  绿在心上 绿在掌上
  山炮绿哟
  绿得滴翠 绿得融春
  比松针还绿 比竹叶还绿
  比宁静的山村池塘还要绿三分的山炮绿哟
  三声迎春的炮响
  让青田石的家族
  绿得放光放电放焰火
  凝聚起南国所有的春意
  山炮绿愈加重了几分
  紫檀花冻
  是瞬间的伟力与奇寒
  居然 居然将紫檀花冻结
  冻结于空灵和拙实之域
  紫檀花盛开的季节
  照理应在春季
  紫檀是珍贵的树种
  她的花注定罕见无比
  抖搂出万缕芝田的馨香
  紫檀花颤颤地开放着
  一方美玉般的石头
  在绽开中诞生
  从此与诗同在
  从此与美共生
  (高洪波,内蒙古开鲁县人,1951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创联部主任,《诗刊》主编。)
  青田
  黄亚洲
  青田,不一定是
  天下最肥之田
  但依我看,青田
  起码有两样著名特产
  一是石头
  二是华侨
  青田确实连空气都充满了钙质
  我看见,每一块青田石头
  在走向我们之前
  都已充分地走过了
  炸药和钢钎
  青田之所以有口碑上的海拔
  皆因石头之缘
  虽说就地理位置而言
  青田在海边
  就由于这个大海
  一辈又一辈的青田人
  被迫伸出由铁钎震裂的虎口
  扯起风帆
  如今在巴黎,在米兰
  你只要说出青田两字
  家家留饭
  大石头漂洋过海
  老华侨叶落归根
  青田时空交错世代变幻
  惟有田色始终青翠
  不改容颜
  华侨是出国的石头
  石头是不出国的华侨
  就这个意义而言
  依我看
  青田便只有一样特产
  而且,还不能不斩钉截铁:
  青田
  就是天下最肥之田
  (黄亚洲,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日出东方》、电影剧本《开天辟地》等。)
  石章
  张雪杉
  将质朴的岩石
  裁成一块块小小的石料
  或方或圆
  或长或短
  让中国和世界爱不释手
  将篆、隶、楷、行、草
  刻进这一块块小小石料
  将英、法、俄、意、德
  刻进这神州古朴的工艺
  竟然能生发出灵魂和血性
  那一串串姓名
  那一方方词语
  代表着数万个应允和意愿
  展示着中国与世界的生机
  (张雪杉,原名学善,1943年生于河北省易县。现为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编审,《散文》月刊和《小说家》双月刊主编。)
  石缘·石韵
  张德强
  亿万年沉埋在大山深处
  依稀被女娲精心炼过
  补天之余
  你从神话中遗落
  青田石
  凝脂般的纯洁与滋润
  冻蜜似的晶莹与娴熟
  石头的幸运
  为艺术大师的慧眼所选择
  你独具的姿态
  你多变的色泽
  被反复审视反复思索
  相识是一种缘
  粗砺然而灵巧的手
  握住石头的温度
  完成瑰丽雅致的文化构筑
  雕刀从容地
  在你周身游走
  向你内心开凿
  注入气韵注入灵性
  赋予你生命的璀璨魂魄
  或刚柔的浮雕
  或剔透的镂刻
  令石头显得何等鲜活
  红高粱垂穗
  紫葡萄欲滴
  苍松翠竹摇曳生风
  恰似闻梅花吐香喜鹊唱歌
  你的韵律是天籁将自然的临摹
  过渡到人生的美好寄托
  青田石雕
  精湛的艺术镌刻出绚丽人格
  (张德强,笔名强弓、晓彰。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睡美人
  龙彼德
  封门金玉冻
  罩在石里的睡美人
  与外界只隔一层薄薄的障壁
  黄中带紫的琥珀梦
  绿裳露白的软玉身
  是拒绝污染
  还是钟爱自己
  美在于朦胧
  看不仔细反提供许多联想
  锤子要不要下去
  打破她的安宁
  醒来并不一定是好事
  人生复杂 欲望成山
  会不会是又一个海伦
  被战争的罪名嫁于其上
  会不会是又一个杨妃
  粉面沾满男性唾骂的口水
  与其如此
  不如任其温馨地沉睡
  (龙彼德,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室主任、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大奖,出版专著多部。)
  石雕
  王耀东
  她的生命
  在青田人的手上
  树根上流动着她的歌声
  艺术的画廊里
  浮动着
  她梦幻的风景
  纯粹和贞洁
  跃然进出
  把阳光构成坚毅的个性
  艺术源于一种气质
  源于一种寂寞的等待
  也源于一种原始的冲动
  (王耀东,1940年出生,山东临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一级。)
  诗三首
  李青葆
  咏封门青
  悟道深山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
  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美人。
  惜石斋《卧美人》
  历尽沧桑三亿年,始成丽质美如仙。
  若非云彩长遮面,九个男儿十个癫。
  题石雕作品《女娲补天》
  大荒山上火熊熊,炼石补天壮碧空。
  再造光明惊世梦,女人敢胜万夫雄。(李青葆,1947年生,浙江青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青田县文联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情海无舟》、《奇石流梦》等,报告文学集《闪烁的星辰》等。)
  青田石
  董培伦
  你是无生命的石头
  却蕴含不朽的生命
  只需刻刀的轻声呼唤
  沉睡的一切悄然苏醒
  似有健壮的水牛犁田
  恍若成熟的谷穗迎风
  多像猛兽咆哮于山林
  间有飞鸟婉转的歌声
  你营造出神秘的世界
  世间万物全部包容
  将你摆在案桌观赏
  拍案叫绝的不止是眼睛
  (董培伦,1958年出生,山东诸城潍河人。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诗创会副主任。)
  六月走青田(节选)
  张洪波
  我在这里看到了
  一个石头的世界
  赫赫有名的龙现十八潭
  潭潭都在石头里
  我不知道 当年九九八十一斗的青龙和白龙
  是不是为了争夺这些极有生命的石头?
  真正的民间的石头 大山里最具生命力的石头
  裸体的 披着苔藓的 古怪的质朴的
  灵性的 仿佛思想的 神秘的坦荡的
  就像一个社会似的 石头 石头 石头
  石头屋 石院墙 石板路以及石制的用具……
  就连田埂都是石头垒砌
  我俯身端详那石头的田埂
  上面还有许多许多的文字
  我惊叹 这里的乡亲们生活得真够仔细!
  然后 去倪东方大师家欣赏石雕
  去看看那些被称为国宝的石头
  更是为了拜访国宝级人物倪大师
  一件件绝妙的石雕作品 让人惊羡
  当倪先生在一方石料上给一位诗人刻写诗句的时候
  我看见了那双手 智慧的 饱经风霜的手
  我突然在想 是石头磨砺了大师
  艺术的人生
  还是大师的人生磨砺了灵性的石头
  青田 到底有多少被石头磨砺过的人生
  青田 到底有多少被人生磨砺过的石头
  (张洪波,笔名介夫,吉林敦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作多次获奖。)
  青田石雕
  叶玉琳
  大师的美梦从一块石头开始
  花鸟虫鱼 山脉河流
  镌刻下他的华年
  一双手继续游动
  提升一切可能的词
  大山裸现出篝火
  平原滋生出风暴
  好马奔腾带来苍茫暮色
  果实红熟奉献出自己的根
  心灵的歌停歇
  半座青田 解除了绿岩的魔力
  成为时间的另一种主宰
  那里有比石头更锐利的刀锋
  思想的打磨 夯实 整合
  在一条线上
  当星光漾起
  世界睁开眼睛
  小小的工棚被分作两半
  永恒的记忆这样诞生
  飞扬时像离开母体的鹰
  落地时像细无声息的埃尘
  有什么在开花 在茁壮
  还有什么需要长久地创造
  在这块偏远的土地上
  分不清是情感 抑或是理性的敲击
  一下 一下 又一下
  古老的乐音 零散的诗篇
  仿佛不属于本世纪
  也不属于谁
  但它属于整座青田
  属于流经青田之外的血脉
  (叶玉琳,女,1967年生于福建霞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大地的女儿》、《永远的花篮》。现在某杂志社工作。)
  千年石雕
  陈墨
  (一)
  远古的风景
  嘿唷嘿唷的采石歌声
  经过黑铁隧道回荡
  到达手掌
  鸟样出巢的彩石
  因此重见天日以及人类的眼睛
  (二)
  这不是神话
  五谷丰登于无水也无空气的石头
  挺直民间风骨
  收获于瞬间的默契
  这不是神话 艺人们端坐抚思 扬花吐穗结果
  独具繁殖和呼吸的能力
  (三)
  依附石头的一生
  一生倾注于石头
  一个艺人能琢磨出千种风情
  却只有一种可能
  从漂泊到归根
  石头的历程比石头本身沉重
  比花好月圆的祈祷更为凄美
  石头要歌唱
  石头要呼叫
  石头的心声
  (四)
  请打开我们
  凝聚千年的堂皇富丽
  请敲响我们
  无所不能的想像力
  和着刀凿 赞美我们的坚韧和脆弱
  (陈墨,1965年生于浙江青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歌专集有《琴心三叠》、《心灵的地形》等,曾获《诗刊》、《诗神》等刊诗歌奖。)
  青田石雕邮票百咏选
  《春》
  占子木 青田
  天下无人不爱春,阳光明媚物华新。
  崖边石笋鸣啼鸟,呼唤千山铺绿茵。
  鞠国栋 上海
  过尽严冬自是春,东风送暖百花新。
  竹林喜接王孙客,处处山原铺锦茵。
  徐仁初 上海
  笋冒猫头雨后春,生机蓬勃构图新。
  群芳明媚兰花冻,寄我诗笺伴锦茵。
  王春野 上海
  一唱雄鸡又报春,一年一序一更新。
  杏花初润江南雨,笋出郊原看锦茵。
  凌成澜 兰溪
  一寸方园万里春,邮民争睹票图新。
  青田巧匠精雕出,付与飞鸿布绿茵。
  李有庆 江苏
  一唱雄鸡报早春,神州又是一番新。
  纵观江浙平原里,万顷田畴绿如茵。
  章士严 杭州
  霜风冷雨待迎春,桂日天开岁又新。
  纵使子规啼落月,桃花争艳草成茵。
  杨颖 余姚
  一夕惊雷动早春,黄泥坼缝玉芽新。
  家山风物天工手,诗意盎然展锦茵。
  陈直心 金华
  山花烂漫鸟啼春,竹笋破崖含意新。
  感有东风施雨露,九原无处不芳茵。
  闻竹雨 杭州
  莽莽荒原何处春?傍崖忽见箨毛新。
  龙孙一对传消息,自有千山覆绿茵。
  《高粱》
  占子木 青田
  神工雕刻石高粱,万粒千颗禾穗长。
  巧运匠心成妙品,看图似感酒醇香。
  鞠国栋 上海
  过江久未见高粱,忽忆当年引兴长。
  可喜太平烽火息,至今犹记满坡香。
  徐仁初 上海
  红艳垂珠熟穄粱,雕成石穗尺三长。
  丰年村落酺筵设,醉帖书来札亦香。
  王春野 上海
  微刻精雕一粟粱,青田玉石美中长。
  神工鬼斧传邮票,国内殊荣国外香。
  凌成澜 兰溪
  新邮一树玉高粱,出自良工技艺长。
  携得乡思千万缕,家人掌上祝心香。
  李有庆 江苏
  平原千里种高粱,酿酒村村历史长。
  最是香飘闻十里,开缄疑是透瓶香。
  章士严 杭州
  难忘酿酒爱高粱,拔节穗丰株独长。
  绘此邮图情趣厚,举杯能觉酒醇香。
  杨颖 余姚
  立国嘉谋重稻粱,精雕红穗意深长。
  劝君大胆往前走,乍启缄封手也香。
  陈直心 金华
  如生栩栩熟高粱,穗赤禾黄显技长。
  设色天然成妙构,晶莹颗粒玉生香。
  闻竹雨 杭州
  巧裁彩石刻高粱,禾穗沉沉韵味长。
  悦目赏心还飨客,农家席上久飘香。
  《丰收》
  占子木 青田
  千歌万曲庆丰收,艺术神刀耀锦秋。借问儿童何所乐,笑声一串韵悠悠。
  鞠国栋 上海
  喧天锣鼓报丰收,老少开颜笑九秋。
  硕果盈盈何所忆,夏耘春播两悠悠。
  徐仁初 上海
  岁岁有余银鲤收,合和如意庆金秋。
  群儿欢戏造型美,雕像呈祥刀艺悠。
  王春野 上海
  千里平畴一望收,稻香时节又金秋。
  仓储谷满民安乐,人寿年丰岁月悠。
  凌成澜 兰溪
  硕果丰盈正可收,斐然邮圃亦金秋。
  一方新票藏芳匣,风韵长存与日悠。
  李有庆 江苏
  年来农业大丰收,十亿欢腾话晚秋。
  体现中枢农政好,农家生活乐悠悠。
  章士严 杭州
  文坛石刻庆丰收,巧夺天工万古秋。
  庆颂神刀传手艺,玲珑美景久悠悠。
  杨颖 余姚
  一函珍重远方收,喜溢童谣唱有秋。
  万顷黄金铺大野,令人乡思自悠悠。
  陈直心 金华
  载歌载舞乐丰收,岁岁有余登稔秋。
  何问儿童图有答,且看和美笑声悠。
  闻竹雨 杭州
  粮田艺苑喜丰收,儿女荷塘嬉晚秋。
  金色侨乡流碧玉,瓯江亘古浪悠悠。
  《花好月圆》
  占子木 青田
  春回大地花儿好,岁至中秋月镜圆。
  鬼斧神工生妙趣,人间天上共婵娟。
  鞠国栋 上海
  黄花满目秋光好,寥廓山河月正圆。
  谁个不夸当世盛,且看脉脉俏婵娟。
  徐仁初 上海
  喜信航空捎海外,邮花灿烂兆团圆。
  一轮光满花丛出,友谊因缘玉石娟。
  王春野 上海
  花谢花开人意乐,月圆月缺月还圆。
  祗将好景雕珍品,海角天涯映丽娟。
  凌成澜 兰溪
  南方春圃千红发,北国秋空一镜圆。
  两地相思凭寄与,关河飞渡梦婵娟。
  李有庆 江苏
  良宵美景正团圆,腕底雕工举世传。
  花好月圆人寿考,清泉石上水涓涓。
  章士严 杭州
  江山似锦忆青田,月到中秋分外圆。
  大地回春花正茂,天长海阔舞婵娟。
  杨颖 余姚
  鸡鸣催得群芳艳,爆竹喧时万户圆。
  转瞬元宵灯影动,一轮皓月又娟娟。
  陈直心 金华
  丛中有棘花偏好,刀下无云月更圆。
  青鸟行空无禁域,炎黄千里共婵娟。
  闻竹雨 杭州
  九天揽月下青田,飞镜重磨教更圆。
  插满鲜花填满爱,五洲万里共婵娟。
  集句七绝四首
  试题《青田石雕邮票》石刻原作
  《春》
  九陌初晴处处春,(赵嘏)
  林间彩翠四时新。(司空图)
  东风柳絮轻如雪,(李郢)
  为我铺床作锦茵。(施肩吾)
  《高粱》
  绿窗灯影在雕梁,(张祜)
  钟鼓楼中刻漏长。(白居易)
  天色渐明回一望,(元稹)
  自调金鼎阅芳香。(卢纶)
  《丰收》
  月华星彩坐来收,(杜荀鹤)
  落日连村好望秋。(薛能)
  不是眼前无外物,(元稹)
  清江碧草两悠悠。(翰偓)
  《花好月圆》
  古人花为今人发,(陈陶)
  水不西归月暂圆。(李章武)
  人道中秋明月好,(白居易)
  新晴半夜睹婵娟。(陆畅)
  (占子木,集于1993年3月1日。)
  青田石雕之歌
  陈介武 词
  文子 曲
  如诗如歌生在天地间,
  红蓝黑白全都写在脸,
  晶莹剔透从来没有谎言,
  宁折宁碎就是不改那容颜。
  争奇斗艳一路风和霜,
  天南海北只管往前闯,
  五湖四海敢搏滔天飞浪,
  不屈不挠只为家乡争个脸。
  青田走出的石头煌煌亮亮,
  石头雕出的青田扛走太阳。
  (此歌为2001年青田石雕文化艺术节节歌。)
  第二节 题辞
  发扬青田石雕工艺的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
  梁灵光 1981年10月13日
  让青田艺术之花在祖国百花园中大放光彩
  林西 1981年10月13日
  人工巧琢胜天工
  许士杰 1981年10月15日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赵祖康
  让青田的古老的石雕艺术大放光彩
  壬戍年初夏来青田参观看到青田人民的艺术天才甚为兴奋感谢留念
  夏耘
  孔令新
  极美
  [非洲]阿格里贝宁1983年5月13日
  祝青田石雕继承传统之基础上不断创新
  钟灵 赵联 1984年1月
  艺术之花
  王芳 1985年1月
  雕工精美 天下第一
  [日本]协光日下部 1985年1月19日
  雕琢呈异彩 玉石竞难分
  费新我 乙丑春日
  巧夺天工 中华之光
  吴象 1985年3月18日
  推陈出新 发扬光大
  杜润生 1985年3月18日
  艺术超群
  俞敦华 1985年4月4日
  鬼斧神工
  王冬龄 1985年4月4日
  蕴玉而生辉
  朱关田 1985年4月4日
  水碧山苍蕴佳石 分朱布白见奇思
  俞建华 1985年4月4日
  巧夺天工
  刘江 1985年4月4日
  真善美
  郭仲选 1985年4月4日
  青田种玉
  吕迈 1985年4月4日
  玉石神刀
  沈定庵 1985年4月4日
  历史悠久 技术精湛
  刘蔚
  艺苑奇葩
  邓白
  华乳妙制
  潘德熙 1985年4月4日
  殚精竭虑
  张瑞龄
  花乳神工
  萧劳
  青田凝玉露 拱璧自连城
  欧阳中石
  价比蓝田 艺湛金石
  黄均 乙丑初夏
  蕴玉怀珠
  吴未淳 1985年4月4日
  艺海奇观
  王遐举
  青田石工尽盘石 璞中乾坤一斧开
  李燕
  神工艺精
  张爱萍
  玲珑剔透
  钱法成 1985年5月20日
  艺林妙品永生辉
  陈亚琦
  祖国的传统艺术应发扬光大
  段君毅1985年5月20日
  我们有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参观这石雕展览会,感到万分荣幸和高兴。
  [法国]皮特马克1984年5月16日
  精雕细镂 巧夺天工
  陈安羽1985年9月
  国之瑰宝
  耿旭 1985年10月
  无比赞赏贵国人民的工艺美术伟大作品
  [瑞典] 俄斯特拉·克力威公司总经理 安德生
  我想到青田参观石雕已等了六个月之久,今天我来到这里,我到了一个我在梦中也想像不到的美丽的地方,尤其是那举世闻名的青田石雕。
  [美国] 迪麓丽 1985年10月23日
  古雕遗风永长留
  郑志聪 乙丑初冬
  人杰地灵 四海驰名
  郗满祥 乙丑年冬
  石美艺高 千古流传
  王照华 1986年1月
  岂是女娲遗石今犹在 彩色人工斧自妍
  费孝通 1986年2月21日
  令玉称臣
  自文国博创以处州灯光冻石治印,一时文人风从,遂使篆刻之学起八代之衰,而成明清印石新纪元,此中青田石之功不可没也。且此石最宜走刀,金玉真勿及也。
  韩天衡 丙寅二月
  青田石雕 玲珑传神
  舒同 丙寅年新春
  青田彩石美如玉,匠师巧手夺天工。
  丙寅五月,参观青田石雕陈列室,对石雕艺人之技艺深为钦佩,题此纪念。
  潘絜兹
  艺海奇葩 誉满天下
  宁夏书画代表团 1986年6月
  宝石出青田 美名扬四海
  詹少文 1986年8月
  点石成金
  廖汉生
  青田石雕一再表明:艺术与技术的依赖关系,起决定作用的仍在巧妙的艺术构思,而不是精雕细刻的高超技术。
  王朝闻 1986年11月13日
  我还从未见过这么精美的艺术藏品。在此向以自己艰苦的工作和高超的技艺,创作华丽艺术品的大师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美国作家 詹姆斯·埃恩里奇 1987年6月13日
  为万虫写照 代百鸟传神
  姜东舒 1982年春艺巧天成
  陈履安 敬题
  奇石天成
  叶醉白
  金石扬天下 神雕誉全球
  汪心广 1999年12月
  石中瑰宝
  癸酉长夏 钱君匋 八十有八
  石有精气神,艺有绝妙巧。
  青田蕴灵秀,喜镌天下宝。
  高洪波
  石艳天下
  韩天衡
  镂金刻玉 艺夺天工
  楚图南
  晶莹神工艺 错落鬼斧镌
  郭仲选 1997年7月
  创名牌精品 扬青田奇石
  朱国才
  青田石雕 中华瑰宝
  张德江 1999年9月11日
  国之瑰宝
  荣高棠 1999年5月
  石中之王 奇世珍宝
  邵华 1999年12月11日
  美不胜收
  汪道涵 2000年2月24日
  青田石艺 国之珍宝
  已卯 王巨才
  世博园浙江展厅青田石雕艺术水平之高,产品价值之珍,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孟加拉国国防部长 扎曼少将
  1999年11月5日
  对于你们所具备的如此精美的工艺制作水平和悠久的传统文化,致以我最衷心的祝贺。
  马来西亚农业部长 苏莱曼·哈吉·丹德 1999年7月28日
  这些美丽的石头,它们的造型和艺术加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希望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德国总领事 龙贝格
  青田儿女遍布世界石雕艺术享誉全球
  辛巳初秋 王文元
  石魂
  辛巳秋 八十一翁程十发
  艺魂
  梁平波
  艺术珍宝
  辛巳盛夏 穆青
  石神
  沈鹏 2002年
  石冠中华
  刘江 2003年8月
  印石之祖
  光绪青田县志载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
  癸未秋月 刘江于山口镇
  第三节 散文
  “葡萄山”上的聪明人
  ——青田石速写
  王伯敏
  青田,好地方。出产的青田石,温润如玉,色彩绚丽,经过青田人的自然妙造,那些似璞如玉的石块上跳出了猕猴,飞出了凤凰,长出了玉米和葡萄。
  青田石雕,发端于南朝,唐、宋相继,明、清昌盛,此后日趋繁荣。一位青田老人说,青田石,初雕豆荚和落花生。雕小猴、雕小马,这是民国初年的事。石雕小猴,大如栗子,人们喜爱,一度行销于大江南北。
  20世纪的30年代,青田石雕的产品,不仅传至日本、东南亚,也还传至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
  多年来,青田人坚韧不懈,正所谓“霜雪刀头、精益求精”。在石雕发展的岁月里,艺人们的指头磨破了,金刀缺了磨,磨了又缺,他们日出而作,以至废寝忘食。老师傅支颐沉思,年轻人拜师访友,直至走出国门去域外交流。
  我记起了一件事,虽然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但是永远忘不了,而且我已经把它载在史册上。这在美术史上虽然是平凡的事,但可以用来说明,美术史本身就是美术家辛勤劳动创造的历史。一部美术史,歌颂的是人的创造意义和价值。那是20世纪的50年代,山口村位姓林的老师傅,全神贯注地在“寻艺”,他站在一块60多厘米高、40多厘米阔、50多厘米厚的石块旁端详着。他瞧瞧这面,看看那边,又上上下下观察。但是几天下来,老师傅就是开不了窍。老大嫂送饭来,他无心进食;门前喜鹊叫,他还是双眉紧锁。据老师傅自己说:“寻不到艺,比吃不到饭还难受。”一天下午,老师傅仍在青石边转来转去,一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进得屋子,开口就说:“舅公,有啥好转的,不如把后边敲打一块下来发发彩。”老师傅一听,觉得这小子说的在理,二话不说,立即拿起一把铁锤子,“笃”、“扑”两声,一块石头给敲了下来,大石头因此而凹进去一个洞,形状改变了,洞边又出现一片色彩。老师傅笑了,他不住地自言自语:“有了,有了。”至此,他才感到口渴肚饥。那天下午,他索性去睡觉。睡到第二天拂晓,他起了个早,抱着大石块到了门前大树下的石凳上,又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及至午饭后才开始在石上划样。老师傅动刀的时候,凝想物状,依势造形,而又“迁想妙得”,足足花了近三个月的工夫,作品雕成了,题目叫《和平颂》,他希望世界永久和平。石上雕有荷花、月季、松树,更有飞翔的白鸽和站在石上的乳鸽。这件作品运到杭州,曾经陈列在外西湖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陈列馆里,院里的老师看了,无不称好。当时,适逢俄罗斯博物馆馆长来访问,由院长刘开渠陪同,看了这件《和平颂》,赞不绝口。
  不少青田人对我说:“我们村子里的老乡,经常七嘴八舌。”为什么?原来七嘴八舌评议艺人们的手艺巧与不够巧。他们又说:“评头评足评出理,七嘴八舌讨人喜。”当评论热烈时,艺人们听在耳里,笑在心里,巧艺生在手里。正因为这样,青田的所谓“石雕之乡”,就有着那么一种极为难得的默契。
  如今,青田石雕,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它之所以饮誉海内外,靠的是精雕细作的特点。青田的佳作中《葡萄山》几乎无人不知;《百鸟朝凤》、《凤采牡丹》,民间作为珍宝收藏;《南瓜上的叫哥哥》,小娃娃和老奶奶都争着要看个够;《孙悟空大闹天宫》、《水浒一百零八将》,这是传统题材,如演传统的戏,群众看起来有板有眼有名堂;若论出新的作品,《东方红》、《百花争艳》都脍炙人口。青田石雕,在民间流传,在书斋、客厅陈列,在博物馆、博览会陈列,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美术馆陈列。一位法国文艺评论家看了《布谷鸟》和《猴子吃水蜜桃》,撰文道:“中国民间这样的艺术载体,它的魅力自然无穷,这在西方,也是一种生命力极为旺盛的艺术。”在国内,报刊发表评论外,我们不时听到这么一些对话:“青田石雕,刀头开花,看它一角,讨来万福。”又有说:青田人生智,致富有手艺,世代不愁穷,若要富,看看去!人们都以羡慕的眼光,翘首青田。人们还夸说青田人是“葡萄山上的聪明人”。
  我到过青田多次,领略过青田的美丽风光,感受到青田民间纯朴的人情风俗。但是,留给我最深刻的,也是最美好的印象,一句话,那就是青田封门青的闪光。
  2000年6月18日随笔,
  时避暑山东荣成石岛
  青田石
  林斤澜
  青田多山,只沿江有些平地,江是瓯江中游,早年上处州下温州,都是乘木船,浅滩用篙撑,深水摇橹,篙头包铁,河床尽是石块石卵,一篙一声“丁”,回音又是一声“丁”。青田绿水,山静人定,水中“丁丁”,如脉搏化作音乐节拍,坐船人或梦或醒,都在神游山水,日长夜长,没早没晚。
  处州又名丽水,不亏这个丽字,不过也掩盖了另一个字:穷。真穷吗?取笑了,把个金饭碗从灶额头闪走,又塞柴灰塘里了。
  山穷少土多石,却又石中有核有心有结晶如玉,有青有白有彩色斑斓有花纹如想像的图像,总称青田石,名闻天下。
  从此诞生了石雕艺术家,代代相传,把巧夺天工的作品,摆进会堂馆舍。这是世界共见的事。
  却另有一种,只有乡亲知根知底,诞生石雕艺术家的同时也诞生了冒险家,也代代相传,越传越广泛,有的人家,全家投入,有的村镇,没有一家没人参加。越洋过海,或走陆地,由亚洲横穿欧洲。守在家乡的老弱和县委书记说,你们看中国地图,我们看世界地图。这里用得着这两年流行的一个字:酷!
  我小时候还在街上见过土里土气的“山头人”,臂弯挎个平底扁圆竹篮子,一条毛巾半盖半露无数石头猴子,一寸高半寸长,在世纪初,就凭这一篮子,闯进了世界花都巴黎街道。那是第一代冒险家。
  现在,一个全村起楼的村长说,洗洗脚上的烂泥,穿上鞋子就出国了。这不但“酷”,简直豪言壮语了。其实是几代人的血汗取消了竹篮石猴,但冒险依旧。
  大约五年前,我在文成乡下,遇到一位世纪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作为华工到了欧洲,修过法国铁路。经过说不清记不全的性命拼搏,回到现属文成的老家,孤身一人,默默地坐在墙角晒太阳,本地叫做“晒晒暖”。问他什么,都是平静地望望你,也是望望世界,动动嘴唇,声和音,有还无。这是和世界不用说什么了。摸摸衣裳,静静的舒舒展展的“晒晒暖”。须知“晒晒暖”和说声晒太阳的不一样,这里包含着大自然的亲近,这是从儿童时起就溶化在生命里的温暖、柔软、松散。
  啊,他摸上衣襟了,那里挂着个石头猴子,寸高寸大,青田石刻。
  (林斤澜,浙江温州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
  石乡记趣
  韩天衡
  自从明代文彭将雕刻饰物的石材用来制石章,当时的文士骚客,如蓬从风,耕石不倦,一下子就开辟了篆刻史上的石章时代。倘要考察文彭“引进”印坛里来的石材,它的故里是在浙江的青田。
  青田,对于刻印爱好者是向往的地方。我多次经过,只要长途汽车稍作停留,总以冲锋般的架势,到小石铺里挑它几块石章继续上路。也不知是这石章有魔力,还是自己有石癖,一旦摩挲着这几块温润可爱的法物,就觉得神思飞扬而不知前路之遥了。
  一次,我决心在石乡逗留两天,而且决意要到采区的坑洞去兜兜。青田有好几个坑洞,我浏览的是旦洪矿区。这采石的学问,是坐在明窗净几下刻石章所领略不着、想像不出的。原来,石山里的石材不都是可作石章的,能治印的只是叶蜡石一类。这类叶蜡石埋伏在山里,就像瓜子嵌在瓜瓤里,堆堆分散地被裹在坚硬的花岗石或松嫩的黄土层里,所以,采石工人挖尽了一堆叶蜡石,就要凭着经验,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地寻觅勘探。这样百十代人“顺藤摸瓜”式的开采过来,使得这坑洞不仅不知其深几许,而且曲折恍惚得异常,难怪过去外乡人为了进洞拣块把石头,如同闯进了“八卦阵”,进去出不来,冤枉到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我是有幸有行家做向导,没有这性命攸关的风险,在这虽有灯火但仍黑沉沉的洞里,探东问西颇能使人产生种新鲜欢跃的情绪。
  “如今有电灯,洞里还这样黑,古时候石工怎样来分辨石质呢?”我问向导。对方的回答令我惊讶,他说,有经验的石工,有灯也不必睁眼看,只消把石头的棱角放到一排牙齿上轻轻一划,就能辨别种类。如果断定是叶蜡石,还能进而分辨出它质地的精粗优劣哩。这牙齿测定法神得难以置信,但是,这全是事实!
  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这地方家家户户的老壮妇孺都会玩石头。这些本无生命的顽石,被他们三钻二凿,就雕刻出活龙活现的花卉禽兽、山川景物。这当然是人造的巧夺天工,可是,青田石里也有天工不屑借手干人的杰作。记得那天我由坑洞里踱将出来,来到不知其名的小溪旁,毕竟是石乡,这小溪里的卵石也多是上好的叶蜡石,格外的晶莹,格外的透露出它的本来面目。有一块砖大的白地石块,上面是一抹起伏变幻的墨黑山峦,宛若米芾笔下的烟雨云山;又发现一块橘子般的卵石,上面竟有一匹栩栩如生的“赤兔”。我欣喜地向向导诉说这一一的发现,这些司空见惯的行家居然也意外地动心称绝。那块“烟雨云山”太沉重了,我欲搬而不能,而“赤兔石”如今却放置在我的书桌上,每每相觑,总觉得不虚石乡之行,庆幸自己的“石缘”不浅。
  石不能言最解人
  赵福莲
  像青田石头一样坚硬的青田人,使坚硬的石头变得柔软非常。
  柔软非常的青田石头可爱无比。
  我一直以为,跟石头交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直到那天,我们到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老人的家,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石雕艺术品时,才觉悟到,不,应该是见到林老先生本人时,方觉着与石头交流比与人交流要容易得多。林先生不善言谈,问一句答半句,但他的石雕作品却分明张着嘴巴在跟你说话。
  石之坚之硬,人尽皆知。老子说水能滴穿它,但水滴石穿,要费多少时间啊!青田人却把石头使唤得如此之好,令人拊掌再三。看着那些由坚硬的石头雕刻出来的美术作品,我的心变得柔软极了。行云流水岂止是书法家笔下的字、文学家笔下的文?
  青田的石头啊,你居然这样子柔情如水!
  我在一家私人作坊里,操起坚硬的石头和刻刀,想刻一个字,就是那个“石”字。刻刀虽与笔差不了多少,握在手里的感觉却不同。石头比纸重,放在手心里自然是沉着厚稳的。右手的刀往左手的石上划下去,只见得一丝丝白点儿。那一横歪斜了,我是很想划正的。那一撇是平着的,下面那个“口”字险些成了一个三角形。整个字看上去很像一块没有打磨过的青田石头。旁边的那位主人不断地说着:“很好,很好!”我想:好在哪里呢?好在我很认真很卖力地破坏了一块上等的青田石头?吾心向往之,而手不能至。青田石雕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岂是我随便一划就成了的?
  都说“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以前觉得此话做作,看到青田这满世界的石头之后,才明白这话说得有多好!此刻,我渴望自己是一块青田的石头,我以我的沉默与坚毅,把脖子横在每一把雕刻刀之下,要方要圆、要长要短,我都没有意见。只要我温柔的内心赢得你哪怕匆匆的一瞥,就已足够。
  青田的石头,你在别人眼里是特产;而在我心里,是朋友——不须言语亦相知!
  (赵福莲,女,笔名莲子、梅树子等。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出版专著多部,散文多次获奖。)
  石缘
  陈士濂
  石至奇者,就会生出无数的因缘,造就出形形色色的故事来。
  初到青田,就听他们说起那青田石的奇处。论起来历,竟与那《红楼梦》里的顽石有相似之处。按书中首回所记,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就是女娲氏补天用后剩下的。而青田石,据说也是女娲炼成的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中剩下的那一块。这一母所生的双胞胎,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后来幻形入世落入红尘,敷演出多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情奇事,传下了天下第一才子书《石头记》,二百多年来流传海内外结下了亿万石缘。而受娲皇旨意来到青田解救万民困境的云彩石,出世之后其结缘之长结缘之广,也着实令人叹服。原来,早在六朝,它就曾被雕刻为憨态可掬的“卧猪”;而到了元朝,大书画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可能因为名人的倡导效应,自此用者日见增多,至明时这莹洁如玉温润可爱的冻石已在印材中占绝对优势。它为文人所钟爱,“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就连明末的柳如是等四大名妓也以携美石美印为风雅的标志,以至到了清朝的蒋元龙,还赋《印诗》志其事:“曾见河东小印章,横波封号也堂堂;风流旧院赢佳话,马四娘与薛五娘。”而当代的名流与其结缘的更是不胜枚举。郭老有诗曰:“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匪独青如玉,五彩竞相宣。”书法大家启功则赞道:“青田印石千秋誉,谁见灯光胜月光。”
  也就在《红楼梦》成书前后,青田石还广结善缘,开始了它的远洋生涯。我们在青田石主要产区山口镇参观时,主人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还是在前清光绪年间,有那么几个山口人,为生活所迫,背负着几担青田石雕去南洋群岛一带销售,后来又漂流到了欧洲,在巴黎摆开了地摊。虽然双方语言不通,但是外国人很快地就喜爱上这色艳质润形象生动的青田石雕,而山口人也同样很快地弄清了法郎生丁的价值。于是交易成功,营业日显发达。接踵而至的青田人和青田石雕也就一批一批地涌入欧洲。慢慢地,他们由青田石的经营发展到其他行业,地域也逐步扩大,以至到今日,已有18万青田人活跃在世界70多个国家里,青田成为国内著名的侨乡。
  青田石雕,以其超凡脱俗的石料品格和创作者出神入化的技艺,使它不仅登堂入室,成为历代皇室的贡物、政府的国礼、国内外艺术馆殿的收藏品,还曾入选“万国巴拿马赛会”和参与多种国内外大展,获得多项殊荣。更可贵的是,它已深入千百万人心中,造就出一大批“石痴”、“石迷”。像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林如奎、倪东方、张爱廷和周百琦就是此等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已成为石雕中之瑰宝留传于世。而我阔别四十五年的老同学夏法起,也附骥其后成了颇有成就的“石痴”。夏君乃我杭州师范的同学,在校时就喜爱图画,得执教于我校的画家周天初、沈涛老师的青睐。毕业时他原已考入师院美术系,却被分配去航校学习飞行员专业,数年后因身体原因转业到地方,1961年调来青田。从此,他如鱼得水,遨游于石林雕岩之间,目迷五彩石,耳恋雕刻声,“被石雕之乡奇妙的石头、聪明的艺人、精美的作品深深吸引”。一方面自己勒刀刻石,在工艺美术公司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另一方面,他下决心研究青田石雕,“产生了一种历史使命感,要写一本全面研究、介绍青田石雕的书”。历经十几个寒暑,终于完成了《青田石雕志》,以后又将该书增删修改,出版了更为全面的《青田石全书》。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教授给此书以很高的评价:“这在青田石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在短短的逗留青田期间,夏君邀我到他依山而筑的别墅式房子里小坐片刻。我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石雕作品,几案上还放着他正在撰写的有关青田石的书稿。他告诉我,虽然已经退休,但“痴石”之志未移,“恋石”之情未减,有生之年当仍为青田石雕事业鼓与呼!
  临别时,夏君赠我一小块以红绒布袋包裹的青田石。归来后,我将它置于河源星辰石之旁。前者娇小玲珑莹洁通灵,后者黝黑粗犷貌若星辰。一东一西的两块质地迥异形态相殊的石头,如今相聚在我的案头,岂非又一石缘?青田石出世于古代,早已名闻四海缘结四方;星辰石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为建水库致黄河断流才得以露其真面目。我愿它亦能步青田石之后,振其高原雄鹰之双翅,翱翔于诸大洲空中。
  (陈士濂,浙江浦江人,1939年生。曾任青海省文联副主席兼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五届全委会委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小说集《琪美》、《西天的诱惑》,童话集《白唇鹿青春》,长篇小说《樟树王遗事》等。)
  我认识的张仕宽老师
  贺鸣声
  今年清明前后,我去青田县工艺美术陈列馆,又一次参观了已故石雕老师的最后遗作《葡萄山》。在作品面前,我凝视良久,思绪万千。那曲折缠绕的藤蔓,那一颗颗晶莹明亮的葡萄,不正是他一生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在旧社会,他流了多少辛酸的泪,才换得了高超精湛的技艺。他的作品,丰富了我国工艺美术的宝库。他献身于艺术,成了我们下一代学习的楷模。
  (一)
  1954年春,领导上派我去青田县,摸清那里石雕的技术力量,使我有机会深入基层,认识了张仕宽老师。
  青田石雕工艺品,驰名全球。当地文字记载:“舟车所至,无远勿届”,“石雕小猢狲足迹遍天下”,可见在世界各国影响很大。
  青田石雕的发展是与青田石质地优良、材料蕴藏丰富及广大民间艺人的创造性劳动分不开的。雕刻活动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个家庭主妇从田间归来,就拿起凿子雕出小鱼、小猴子,儿童捡到一块小石片也要戳成个小东西。山谷、村落、城镇,都有雕刻艺人活动的足迹,有些艺人还能讲日语或英语,可见他们伴随石雕走过的路是不少了。
  有一次,在山口村林家大宅院里,中堂走廊上集中了十几个男女老少各种雕刻艺人,各人在做着自己手中的活。我问:“你们这里谁雕得最好呢?”有人回答:“萄葡山”雕得最好要算张仕宽。话声刚一出,大家就哄堂大笑,这一不约而同的笑声,告诉我这句话定有言外之意。快休工时,我帮着一位七十开外的老艺人整理工具,我问他,为什么大家一提起张仕宽都大笑呢?看我问得认真,他说:“仕宽雕的东西一丝不苟,所以有很多人说他只会做好货,但不会赚钱,雕得最好,但是却最穷困。现在落得住在岭头路廊边一个破庙里。”
  我每次去山口村,必经岭头,从未发现这地方有人雕刻。次日一清早,我就往岭头走,爬上了岭头一个路廊(凉亭),往里紧靠着一座破关帝庙,在神龛的右角恰巧射下一线阳光。我巡视了一周,竟发现了三只脚的雕刻凳,另一只脚还垫上几块砖,边上放着一只破篮子,我提起篮子,几把凿子从篮底滑了出来,审视凿子,锋口都已发了锈。我又进了他的房间,房门永远敞开着。朝北有一扇窗,正是“月当灯,风扫地,四壁洞穿”,惟一有张古式木床,还缺了一二根横档,稻草为铺,棉花絮外露的破被头堆在床角上,遇到风雪之夜,可能还得盖上破蓑衣。
  邻居老大娘指点我,往后山找他。我翻过了斜坡在山岙里碰上了一位五十开外的樵夫在砍柴。只见他额上冒出粒粒珠般的汗水,脸上像涂上一层黑灰,两胁紧紧地夹着一小把柴草。一打听,原来他就是我专程拜访的张仕宽。他说自己有心头痛病,还有气喘,讲话上气不接下气,声音非常低微。在我的动问下,他终于向我吐露了自己的经历。
  1919年,张仕宽开始跟山口村林金奎老师傅学石雕。满师后便以雕刻为生,几十年中,他曾经创作了大批松、竹、梅、菊、牡丹、芭蕉、荷花、葡萄山为题材的作品,但生活仍然十分贫困。他家原住在山口村丘柳坑,因付不起房租,三十多岁时就搬迁到这座破庙落户。
  抗日战争爆发后,外销停滞,生活更为困难,一家五口,老婆临产,连地瓜藤都吃不上,左右邻舍都不忍看到这惨状,便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去吃饭。张仕宽说:“你自己也苦,怎能忍心分你们的食?”他决不肯累及别人。由于长期身受贫困、饥饿、病魔的纠缠,他妻子和大儿子终于被吃人的旧社会折磨而死,小儿子只得出门当长工。自己也得了一身病。
  由于自己的技术不能发挥,他感到无限心酸,生活迫逼他不得不含着热泪和悲愤放下了雕刻刀,改行挑担卖柴度日。但劳累一天,也换不上二斤米……
  (二)
  由于我好不容易发现了这样一位非凡的石雕艺人,我就要求他做件作品,按材料确定题材。因为他连买石头的钱也没有,就先付了些钱给他。隔了一周我再去,他已经用“夹板冻”雕出“葡萄山”的粗坯,但觉得布局新颖,气势不凡,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这样的内容在西洋的圆雕和浮雕中是难以处理和表现的。这件作品完成后,只见用刀透剔玲珑,穿插变化,取舍有理,巧妙利用了冻石的特点,充分突出了串串葡萄晶莹欲滴的可爱形象。叶、藤、茎穿插自然,更以山老鼠(松鼠)于其上跳跃戏食,静中有动。看到这样的作品,我心中深以为喜。
  末了我问要付多少工本钱?他说:“原料算一元,共计四元五角。”我感到不解,有些粗制滥造的“萄葡山”,也要这个价钱。他说:“别人都按照工时论价,我雕得并不好,怎能论时呢?”我看这件作品精雕细作,绝无苟且之痕,不是一周可以完成的。在我追问下,他只好和盘托出:“我有个死脾气,原料好,作品一捏到手,我会日日夜夜抓住不放,有时候雕出味道来,连吃饭都忘了。自己都不知道到底雕了多少时间,直到满意为止。别人付我三天的工钱,实际上要雕上十天或更多时间,算起来,往往一天二三角钱都拿不到。人家笑我不赚钱,但这是我生就的脾气改不了!”
  他以前曾替资本家雕刻,因一味追求雕得精,得到的却是资本家的冷眼,别人按日计工,他只能按件付酬。他宁愿自己受饥挨饿、贫穷潦倒,对于献身于艺术的崇高思想,却毫不动摇。在这穷乡僻壤中,竟也有一位像米开朗琪罗那样的人,为追求美好的创作而忘我劳动,怎不令人肃然起敬!行至山脚待渡时,我忽然想起,他创作态度严谨,功力深厚,这作品又雕了十五天,原来付的报酬太低了。我立即回去补给他钱,但他反觉奇怪,先呆着看我,后来又不自然的笑了。他感到畏缩:价钱高了还能销得出去吗?我向他说明,我不是客商,是人民政府派来发掘真正有技术的人材,发展石雕事业的。我说:“像你这样高的水平,限制在按件论价是不合理的。”他听了这话,额上的汗珠伴着泪水点点滴下。他呜咽着说:“把这钱,我再去买一块好的冻石,尽我一
  生最大的能力雕萄葡山给公家。”我说:“说得好!无论你雕多少时候,你还是按时论价,雕得好,还要加上优质奖。”这话在艺人中很快地传开了,他们说,以后雕刻一定要讲究质量讲究技术了。
  (三)
  解放了,石雕艺术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植。1955年,张仕宽进入青田县石雕小组,在这里,他把全部精力用到石雕上去了。盛暑不知热,严冬又忘寒。锣敲不闻声,雷劈不受惊。从早到晚,人们看见他全神贯注于手上的作品,体态都很少变动。如果拿到的是一块如意的冻石,他可以整整雕上几个月。就这样,一件件美妙绝伦的“萄葡山”犹如在那肥沃的土壤里开花结果,闪耀着晶莹夺目的艺术光辉。
  他注意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他从县文化馆美术干部那里学习美术知识、文艺理论。他还向生活学习,天天仔细观察松鼠的形态和活动。在作品中,站在叶子上的松鼠从此有了重量感。他虚心听取周围艺人的意见,表现手法更多样化,如刻画萄葡叶子,从“明刀暗脉”改为“暗刀明脉”,还能分别出老、中、嫩各种叶子的不同质感。在这个阶段中,他的技艺有了显著的提高,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1957年第一次全国艺代会上展出了他的作品《葡萄山》,受到了代表们一致好评。朱德同志十分欣赏这件创作,称赞说:“雕得真精细!”在党的关怀下,他多次带着作品上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会议,并受到了奖励,获得了奖金。接着被选为县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党和人民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他的创作日臻完善。但旧社会大半辈子苦难的生活,已深深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虽经多方治疗,最终还是在1960年11月29日与世长辞,享年66岁。
  我和青田石
  戈悟觉
  童年把玩的是青田小石猴,一串挂在脖子上。小石猴一个模样,少一刀多一孔就不成形,简直是经典。青田人带着小石猴远走法兰西、意大利,洋人若不喜欢,小看了,那是不会欣赏简约和顽皮。这也许是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第一个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比较、互补互动,后来是我关注的课题。小石猴是第一课,上小学时。
  可惜,这次我去青田没有看到小石猴。我想尼克松1972年访华如果送他500个小石猴肯定比500个小石象精采,也有更多的内涵和意味。
  青田50年代隶属温州。上大学暑期回家,我买了三件青田《山水小品》石雕。一件送给美国留学生黑人怀特,他是朝鲜战俘,和我同在北京大学田径队;“文革”中被迫回国时曾来信说,随身带去不多的物品中有象征我的友谊和中国江南秀丽的石雕。另一件送给一位同学,80年代我在他的书桌上还看见了,深为感动。这位同学现在是研究唐诗的学者,见过大世面的,却几十年来把这件“象征”置于案头。我自己保留了一件,爱不释手。那时在北京上学。这件《山水小品》后来去大西北工作时带了去,几年前从大西北调回温州,更是家乡情致,我又带了回来,觉得它又有某种象征。
  我们对旧物往事,常常会有一种模糊的依恋,“那过去了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回忆”。比如,母亲烧的菜肴是最可口的,在一次次怀念中变得更加可口,其实,长大了再尝就知道未必。我的三件《山水小品》,每件如墨水瓶大小,青灰色滑石,按当时大学生的经济支付能力,不会比10只乒乓球贵。我幸好有一件,也保留了一份清醒。“山水小品”是溢美之词,但有山,有水,有树,有小桥,有亭阁屋宇,又何曾不是?几十年相伴,已成了家珍,这是深深的青田石情缘,无价。
  “文革”中逃亡家乡小住,我有了一件真正的青田石雕。
  我和作家叶永烈是亲戚,同饮一井水、同吃一桌饭长大。他小我3岁,我不按辈分喊他“叔”,不过他的父亲我喊“阿公”。我被勒令回西北前夕,阿公送我一件青田石雕笔洗,褐色斑纹,薄如纸,边沿镂空雕刻着片片桃叶,盘缠的枝干和几颗晶莹的白桃。他说:“家抄了,只留下这么个宝贝,给你做个永远的纪念。”我双手接过。当晚坐轮船到上海,阿烈到码头接我,我告知阿公身体尚好。到了下榻处,我从行李中小心翼翼捧出裹了几层毛衣装在盒子里的笔洗,顿时惊呆了:笔洗已碎,惟留有一枝白桃!它完全不像是被压碎的,而是进裂。而这时,阿烈来电话,说刚接到电报阿公昨夜脑溢血遽然去世。我和阿公分手才二十几个小时,那么他的离去和笔洗的破碎几乎是同时,天下竟然有这等巧的事!
  我至今保留着那一枝白桃。共有3只桃、几片叶。
  1986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第五届索非亚世界作家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出席大型国际作家会议,很受重视。我是团员兼新闻发言人,给东道主采买礼物的差使也交给我。我不加思索地建议:一对北京景泰蓝,一个青田石雕牡丹瓶。理由:江南江北,帝都民问。牡丹瓶的颜色式样不记得了,只是我的青田石情结多少有点好笑,于是难忘。
  我对石头情有独钟。大学年代,在泰山玉皇顶上捡了几块石头竟然千里迢迢邮寄回家,被亲人哂笑许多年。我不服,在家乡屋宅前经常能见到“泰山石敢当”刻碑,正宗的泰山石岂非弥足珍贵!后来,浪迹天涯,黄河畔,雨花台,太湖岸边,蓬莱岛上,戈壁滩头,我到处寻石觅石。我家客厅有一块“百仞一叠,千里一瞬”的五彩灵璧石,重达数百斤,沙发几案上摆着风砺石,柔润而嶙峋,书房里搁置几片动植物化石,书本也是人类的知识和智慧的化石。我的家是“与石居”。
  我的爱石,可能源自青田小石猴,却在这时忽略了青田石。美石是大自然的赐予,又包含着地球的年龄信息。它能给你审美的启示,时间感,空间感,一种深沉和广阔。阅尽人世沧桑,我向往返璞归真。青田石是艺雕,印象里的青田石刻,雕虫小技,大同小异,代代如一。
  然而,青田是一定要去的。
  温州离青田很近。回温州6年后终于有了机会。友人李青葆陪同我去石雕之乡山口镇。行色匆匆,参观了倪东方的“惜石斋”、张爱光的“奇艺坊”,还有白林水的“阿水印石轩”,尔后又在县城参观了周金甫的“石馨苑”。我大开眼界。在一大块其貌不扬的石头里能发现、开掘和塑造如此美妙的景象,太神奇了,这是人和大自然的默契、亲近和神交,是天工造化的至美境界。相识恨晚!
  回家再把玩《山水小品》,又是别样情怀。但愿有更多青田小石雕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大美;但愿我们一代人能造就明日的传统,所有的传统都来自以往的创新。
  原来,我对青田石的眷恋依旧日,也成传统了,源远流长。
  (戈悟觉,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温州人。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至1995年在宁夏从事新闻和文艺工作。发表和出版作品400多万字,有英、法、日、俄、保等译文。20多次获奖。)
  青田石漫笔
  薛家柱
  浙江青田,到过的人恐怕不太多;提起青田石,知道的人肯定不少。那些晶莹丰润如玉的青田石雕刻的笔筒、笔架、水盂,甚至石猴、石蛙等小摆设,曾经清供在海内外多少人家的案头、书橱。特别是人人要刻的私章,材料大多用青田石。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古董架上摆放着一只花瓶,瓶身雕满枝藤缠绕的青绿葡萄,还有一只赭色喜鹊啼在枝头,形态栩栩如生。老父亲爱不释手,常用软布揩抹,告诉我:“这是青田石雕,当心敲破。”少小鲁钝的我,头一次听到青田,但不知在何方?长大后虽然鉴赏过青田石雕不少精品,却很迟才到青田造访。
  青田的路好难走。过去从杭州乘长途汽车,翻山越岭要14个小时,经过诸暨、义乌、东阳、永康、丽水才能到达青田。特别是过了丽水,一边是绵亘的群山,一边是蜿蜒的瓯江,公路在江边的山脚左拐右绕,如龙游蛇潜,那情景有几分像蜀道难。十年前那次去青田正逢雨季,沿途多处山体塌方,交通经常堵塞,汽车排成首尾不见的长龙,一堵就是几个小时。近年建造了金温铁路,改善了浙南交通境况,也了却青田人百年的期盼。
  自古以来青田山多地少,历来称之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境内难得看到一大片平展展的土地,连一亩田也要好几块零星土地拼拢才够数。那次,我有意沿金温公路观察地形,如要建造个像样的车站,都找不到较为宽敞的地方,足见土地在青田的金贵。
  青田地少山多,自然岩石也多,石头是青田一大特产。乘渡船过瓯江,进入青田县的山口乡,给人最深的印象到处是石头。山是石头山,溪是石头溪,山坡滚下的是石头,路旁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山谷到处回响着“丁丁当当”采石声,不时传来“隆隆隆”开山石炮声……
  石头,象征青田的贫瘠,又意味着青田的富有。青田人就靠石头砸开封闭千年的穷门,砸出一条通向富有的康庄大道。在旧社会,青田的田里长不出青青禾苗,穷得丁当响实在没法过下去,逼得青田人在石头上打主意。祖祖辈辈把当地盛产的一种叶蜡石,敲敲打打,雕凿成大大小小的工艺品,拿到外地去换钱。大块的雕成嵌石屏风和桌上花瓶,小零小碎就雕成小动物、花鸟等小玩意,几个铜板就可买一个。青田石最适合刻印章,石质细腻润滑,其中最名贵的叫冻石,青莹莹光洁如玉,真像一团半透明的凝脂冻胶。青田的封门冻石,与昌化鸡血石、寿山田黄石、赤峰巴林石齐名,价值千金。青田石比不上玉,但它量多,在青田遍地皆是。
  石头不光给青田人提供谋生资本,也为他们走南闯北、飘洋过海开具通行证。说来令人难以相信,这穷山僻壤、交通不便的青田县,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青田在海外的华侨数目很大,遍布全世界。西欧华侨中,青田人约占三成,在华人社会中很有名气,特别是在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地,随处可闻青田乡音。
  这是为什么?青田人究竟有何神通?靠的也是石头。早期青田人去闯世界,既无本钱,又不懂外语,道道地地一个乡巴佬。他们全赖土产石雕,拿到外国去向西方人兜售。老外见到这些晶莹玉洁、剔透玲珑的小玩意,也乐意掏钱买一两个,拿回家去图个新奇。这样,青田人在西方提篮小卖、沿街吆喝,只要学会一句外语:“先生,买一个吧!”也能勉强在国外生存下去。所以早期出国的青田人,满箱盈袋都是石雕工艺品和印章品,连裤带和脖子上也挂满石雕小猴、小羊、小青蛙。他们自豪地说:“嗨!我们就像压在石山下的孙猴子,一下从石缝里蹦出来,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翻到九天云外。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几乎都有我们青田人。”
  往事已成为历史,今天的青田县早已旧貌换新颜,成了绿树红楼、别墅遍野的富裕侨乡。石雕不再是惟一谋生手段,而作为工艺的一朵奇葩,成为国之瑰宝。我曾去工艺大师林如奎、倪东方家参观,为一座座巧夺天工的石雕而倾倒。那灿如珍珠的高粱、迎风飘曳的叶片,那翠叶如洗、明月如盘的立体圆雕,选材精巧,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
  我觉得青田石就像青田人,乍看那样粗砺、那样质朴,可透出的生命力是那样坚实,文化底蕴又是那样的深厚。因此,闲时我喜欢不住摩挲把玩青田石雕,回味青田石的古奥神韵。
  (薛家柱,1938年生,笔名罗岩。浙江宁海人。《西湖文艺》副主编,杭州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市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第二至第四届理事及第四届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小城故事》、《异国侠侣》以及诗集、中篇小说集、散文集、长篇纪实文学、电视剧剧本共二十多部。)
  青田石的鉴赏和收藏
  崔沧日
  青田石雕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始于六朝,历史悠久。青田石雕是以天然矿石——青田雕刻石作为材料,经艺人们精心设计、雕镂而成的观赏或实用美术品。由于青田石雕技艺精湛、造型美观,因而畅销国内外,享有盛誉。
  青田石雕起源于民间,是一种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地方性手工业。作者多为当地村民,以能者为师,凭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想像力进行创作,以家传师教的方式传授技艺,逐渐形成手艺群体。他们中有的终身以石雕为业,有的是祖孙三代的石雕世家,其中许多勤奋者掌握了高超的技艺,成为著名艺人。他们的石雕作品作为商品,流通于市场,因此,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为民众所喜闻乐见,这就是青田石雕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民俗性。另一方面,青田石雕有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取材、开坯、放洞、雕琢、打光、封蜡,各个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作品工整细致,不见刀之痕。因此,民俗性和工艺性是青田石雕的两个特性。青田石雕具有鲜明的特色,一件规范的作品,放在任何石雕群体中,一眼就能识别,这不完全是石料的原因,而是风格独特。造型写实,取色精巧,用色逼真,多层次镂雕,作品玲珑剔透,精细入微,光洁度的保护层用蜂蜡不用油脂等,是青田石雕特色所在。
  青田石雕价值由石料品位、技术水平、内容与形式、工程量等要素构成。石料品位在作品价值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作品珍贵与否首先决定于石料。一块优质石料,不经雕刻其价就十分昂贵。名石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一件用普通石料制作的名家作品有时还不如一件用名贵石料制作的非名家作品收藏价值高。珍品应当是名家、名作、名石的结合体。优质石料越大越难得。石料品位大致如下:石质呈油脂状“冻石”,无裂,无杂质为上品;石质细腻滋润有“光水”,无裂,为中品;石质粗糙,裂痕明显为下品。石色鲜明艳丽,纹理美观为上品;石色鲜明,纹理清晰为中品;石色灰暗无神为下品。石雕作品一般由主体和底座两个部分组成,有的可不配底座。底座也可用其他材质配制,无论何种材质配制的底座,都要与主体有机结合,对底座石质和石色的要求可略低于对主体质量的要求。
  青田石雕石储量丰富,品类繁多,有名可称的就有一百多种。名石中的灯光冻产于封门、旦洪、白垟矿区,色微黄,透明度较高,照之灿若灯辉;封门青产于封门矿区,色淡青,细腻微透明;封门三色产于封门矿区,质细腻,色黄、白、黑或黄、棕、黑;白果产于封门、南垟坪等矿区,色白如铅华,质细腻不透明;酱油青田、红木冻、紫檀冻产于封门、旦洪、季山等矿区,以色取名,石质细腻不透明;龙蛋产于周村,卵孤生,小大不一,壳内外一般有四至五层,中含各色冻石,其中青如竹叶者为竹叶青;夹板冻产于季山、封门、塘古等矿区,二色相间、数色相间成片状;兰花青田产于封门、旦洪,色若兰花,品位较高;封门蓝青田产于封门,蓝色,质细腻;蓝带、蓝星皆以蓝色之形名之,亦产于封门;蓝钉为顽石,坚而难攻,蓝钉周围若为冻石,利用得当,亦成佳作;黑青田产于封门,乌黑油亮,不透明,质极细腻;塘古所产黄冻,色若嫩金,呈半透明状;冰花冻产于白垟矿区,其色如冰,其纹如絮,透明度近似玻璃;绿青田产于西天山炮村,色若碧玉,或如绿松石,伴有雪花点和黄褐色筋纹,质细软无气孔者为上品;金玉冻产于封门、旦洪,色由青白逐渐转黄,色差过渡自然,通体温润,呈半透明;蜜蜡黄色如蜂蜡;五彩青田是具有多种色彩的青田石;黄金耀色如金辉,均产于山口一带矿区。青田名石品种较多,仅举数例以见一斑,名石以色泽明丽有神、质地细腻纯正的冻石为上品,不冻次之。
  技艺是构成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体现在各个环节上,如外观造型是否自然生动有气势;边缘线条起伏是否有节奏;空间大小、高低、距离、形体是否有雷同、等距、造作、呆板之弊病;塑造物体形象是否准确,布局是否合理,刻画是否精到;工艺是否达到“砂平蜡匀”,不见刀凿之痕的要求。“带筋”和“放洞”是石雕制作的两个技术关键,带筋是处理物体之间关系和增加牢固程度而设置的连接体。有经验的艺人在处理带筋时,用物物相依的办法,看不出两物之间有多余的带筋体;放洞是为作品制造玲珑剔透效果的重要手段。作品在开坯后,需要钻洞,然后雕镂,但最终不能留有机械洞孔的痕迹。鉴赏作品时,俯视无死板排列的直洞,侧观无蜂巢状排洞,正看无直通到背部的恶洞。化机械性洞孔为作品形体自然的空间,以有洞而不见洞为上。技艺要素中的另一关键是取色、用色。青田石雕石色彩极为丰富,巧妙取色、用色是青田石雕一大特色。天然石料的色彩构成是杂乱无章的,作者必须根据创作意图取舍,留住主要的,舍去不必要的,理清石色,使作品的色彩分布产生奇、巧和恰到好处的效果。青田石雕用色以类物逼真为佳作,石色不佳,取色不巧,用色不当,都会影响作品的价值。
  青田石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物、山水、花卉、蔬果、鱼虫、兽畜、禽鸟、炉瓶、文具门类齐全,内容健康向上。
  工程量是指作品制作全过程所需的工时,它是构成作品价值的一个要素。一般来讲工程量大的作品价值高,精细作品和大件作品工程量大,有收藏价值的作品所含的工程量要比一般作品多得多。小件的俏色石雕作品,用工不多,却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作品主要看石质石色;名石小件精作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它毕竟不是大作,只有工程量大、艺术性高的作品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
  作者知名度与作品价值有直接关系,国家授予的工艺美术师,省、市政府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行业一致公认的有专长技艺的艺人都属名家。名家有自己艺术风格和技艺擅长,只有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技艺特色,才能正确判断其作品真伪。非名家中有极具收藏价值之作,鉴赏时应以作品论作品为好。青田石雕名家名作众多,如已故著名艺人张仕宽的葡萄作品和周百琦的花鸟鱼虫作品,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的花鸟炉瓶、农作物题材作品,倪东方的花鸟、瓜果、作物类作品,张爱廷的人物、花鸟类作品,一级民间美术家林福照的人物、花卉、蔬果类作品,林耀光的人物、动物类作品,叶棣荣的山水作品,留秀山的花鸟、蔬果作品,高级工艺美术师周南康的花卉、仿古类作品,张梅同的葡萄作品,民间美术家周悟青的山水作品等,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技术含量。老一辈名艺人韩占鳌的山水,黄英华的花卉,杜正清的山水,吴如乾的花卉、炉瓶,叶守足的山水,朱振良的炉瓶,杨楚照的人物,林达仁的山水,及近年涌现出的年轻艺人中林伯正的花鸟、山水,蒋伯洪的花鸟,徐永丽的人物,马兵的人物,周金甫的花卉、蔬果,张爱光的花鸟,张海正的动物,林青云的人物,叶建民的动物,潘克照的山水,林观博的云龙作品,陈经平的动物,虞凤林的山水等,也有相当的知名度。目前,青田石雕从业人员逾万人,具备工艺美术师以上技术水平的数百人,技术力量十分雄厚。20世纪70年代以来,青田石雕技术向全国扩散,凡出产石雕的地方几乎都有
  青田石雕艺人的足迹,青田石雕已不单纯只用青田石,也用其他地域石头雕刻,只要按青田石雕工艺流程制作的,并具备其典型风格的也属青田石雕范畴。在鉴赏时,应对石料的出处加以区分。
  青田石雕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它具有质朴纯真的民间工艺特性和独有的艺术风貌,并以精美的造型和高超的镂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青田石雕中的珍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崔沧日,号括苍山人。1938年生于浙江仙居,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青田县文联主席等职。出版专著《中国画题咏辞林》。)
  东方惜石斋
  李青葆
  在荡漾着水声鸟声汽笛声的空气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青田,不去山口,等于没到青田;到山口,不看惜石斋,等于没到山口。”
  惜石斋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多年苦心经营的青田石雕陈列室,收藏、陈列着青田石部分上等原石和大师数十年来创作的艺术珍品。20世纪80年代初创时,只有几十平方米。90年代,他新居落成后,石斋扩为100多平方米。到2003年下半年,他移居大师楼,石斋占三楼一层的三分之二,面积达800多平方米。
  进入惜石斋,第一感觉,就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犹如进入宝山,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
  如果你到过惜石斋,一定欣赏过那摆在玻璃柜里晶莹剔透的印石,旁边标着名称,如:黄金耀、灯光冻、兰花钉、金玉冻、竹叶青、紫檀冻、封门五彩、夹板冻,等等,每方章都那么玲珑可爱、那么多姿多彩。一位诗人手捧封门青赞道:“悟道深山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美人。”诗人的即兴之作正好印证了当地一首民谣:“横岩下,直岩腰,里有万石黄金耀。谁人采到黄金耀,万两银债一时销。”其诗其谣都说明了青田石的高贵身价。
  惜石斋里有一块20厘米×10厘米大小的金玉冻石,上似黄金,下如白玉,形似正在拥轻罗睡觉的佳人,题曰《卧美人》。质地纯净,手感柔滑,轻扶细摸,似婴儿的肌肤,如三月的春风,感觉妙不可言。有诗赞道:“历尽沧桑三亿年,始成丽质美如仙。若非云彩长遮面,九个男儿十个癫。”作者将美石比作美女,极言石质之佳,色彩之艳,形态之美。慧眼识珠的人,谁不为它而迷、而疯?难怪有不少收藏家、商人多次缠着倪大师,要买此石,其中香港客人出价600万元港币,倪大师均含笑谢绝。他说,万金易得,一石难求。它是一块有生命的石头,我要将它永远留在它的故乡青田,永远留在惜石斋。
  2003年,当他的大师楼落成之际,他在封门山矿洞里得到一块重达10多公斤的由黄、白、黑三色组成的冻石。它不仅质地柔润细腻无裂纹,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一枚5厘米见方的金属印章嵌在这块原石上,倪大师称之为“山皇之宝”。民间流传着地有土地爷、山有山皇爷的说法。山皇爷专管山上的岩石、泥土、草木。我想,若不是山皇爷盖了章,允许这块“神石”出山,倪大师恐怕无缘得此宝物。也许是山皇爷盖章时,酒未醒,将印章留在了神石上;或许是天界腐败,他忍无可忍,将印一抛,拂袖而去。总之,山皇爷的印章使倪大师这块神石成为天上人间独一无二。
  也是一块封门石,约30余公斤,一条鲜红的血脉流过黄金和黑玉的土地,其色艳,其质纯。如此重量级的上乘原石是可遇不可求的。它于上世纪70年代与倪大师邂逅于封门山矿洞,做了大师的座上宾,迄今已30多载。去年,它进京评选国石,曾名扬京都。在进京前夕,当代著名篆刻家刘江教授特地从杭州赶来青田,一睹天石风采。赞叹之余,幽思涌动,在石上刻下“印石之祖”四个篆字。仅四字,道尽青田石文化之悠远,品质之卓越,地位之尊贵。
  惜石斋的作品件件是精品,其代表作当然首推上过邮票的《花好月圆》。不知有多少行家想以高价购取,倪大师都不动心。因为它不仅仅是“镇斋之宝”,也是青田石雕的压轴之作。
  《白毛女》作品仅拳头般大小,却有人出价20万元港币。按此价推算,《白毛女》的一根头发要超过1000元,足见大师之作妙在小中见大、细微处见神奇。其绝招之一是“巧用俏色”。《白毛女》的俏色和魅力在“白发”,“一发千钧”才有“一发千金”。而他的力作《鹰》的动人之处在喙上的小白点。其点虽小,却是灵魂所在。整件作品因此一点而空灵、而飞腾。
  他以“三农”为题材的作品有《谷子》、《瓜熟豆香》、《野珍》、《杨梅》等。《谷子》在北京展出时,邓小平看后赞不绝口:“俏色用得好,用得好!”2001年7月,惜石斋的部分作品在香港展出,其精湛的艺术轰动了香江两岸。影视明星吕良伟以120万港币购取了倪大师的《十二生肖》组雕,其价格是黄金的3倍。据说,几个月后,好莱坞一位影星出价120万美金请吕良伟转让,吕良伟摇摇头说,黄金有价艺无价,我不做这个生意。
  惜石斋的另一类是“抽象”作品。倪大师善于巧用天然,并吸收西方现代派手法,三两刀便显其“神”。作品《奔流》、《天伦之乐》等,都属于这类作品。点石成金,天人合一,是倪大师的诗意境界和创作风格之一。
  倪东方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并得到许多名家的赞美。沈鹏先生称其为“石神”;楚图南先生赞其“镂金刻玉,艺夺天工”;范曾方家夸其“石中磨砺,万象森罗”;姜东舒先生则状其“为百虫写照,代百鸟传神”。上百幅名家手迹均言出由衷,更增添了惜石斋的文化含金量。
  20多年来,惜石斋接待参观的中外客人达数十万人次。它将青田石雕文化的美和魅力鲜活地植入观赏者的心灵。当他们怀着激动、愉悦的心情离开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不虚此行。”
  惜石斋是倪大师一生心血的结晶,500多件作品,每一件都渗透着艺术家非凡超群的创作理念。它珍藏着的是大师赖以永恒的思想,是青田石雕艺术发展的立体教科书,是使青田石雕扬名中外、秀出世界艺林的缪斯圣殿。
  走出惜石斋,在宽敞的阳台上眺望,正对面是巍巍封门山,那是传说中女娲遗石下凡的圣地,是诞生灯光冻、封门青的地方。它与惜石斋遥相呼应,它与石神默契沟通。有了封门山,有了倪东方,然后才有惜石斋。东方惜石斋与封门山组成了一副翘翘板,东方惜石斋的分量不断加重,于是封门山的海拔不断升高。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