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27
颗粒名称: 一、圆雕
分类号: J314.3
页数: 4
页码: 79-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古代印纽的历史、造型类型、创作思路及现代仿古印纽的发展。传统印纽造型多为圆雕,包括器具、建筑物和动物三大类,重点介绍了龙生九子等古兽形象的创作。现代仿古印纽则在制作观念、雕刻部位和题材上有所突破,但仍需尊重传统印章的特征。
关键词: 印雕 圆雕 印章

内容

仿古印纽 仿古印纽有两类,一类为仿古代印纽造型,一类为仿古典记述的瑞兽造型。中国古代印章皆有纽,其功能为实用、装饰、标志。印上有纽便于执掌使用,纽中有一穿孔,可系绶便于佩戴。印纽之造型从简单的直柄、鼻纽到生动的龟、螭纽,有一个从实用到追求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进化过程。同时,还将印纽造型样式和印章之材质、印绶之色彩和长度结合起来,严格规定印制,以显示佩印者之身份和职位。
  古代印纽造型皆为圆雕,样式可分为器具、建筑物及动物三类。器具有直纽、鼻纽、瓦纽、覆斗纽、泉纽、提梁纽、环纽;建筑物类有坛纽、桥纽、台纽、亭纽;动物类有龟纽、螭纽、虎纽、龙纽、凤纽、蛇纽、驼纽、马纽等。
  民间石雕艺人在为文人大量制作篆刻用印章的同时,也沿袭古代纽式的创作思路继续探索。于是,以圆雕为手段,以动物为题材的印纽创作就首先繁荣起来。在清代,艺人根据《山海经》、《尔雅》等古籍及宗教典故上描述的神兽、瑞兽形象,创制了许多动物印纽。此类动物虽名字生僻,造型怪异,多属想像,但不可臆造,必出之有据。常见者有“龙生九子”、“二十八宿”等。龙生九子分别为:蒲牢,好鸣,为钟上鼻纽;赑屃,好负重,为碑碣石;椒图,厌人出入,常作门饰;饕餮,贪吃,主于器皿;鸱吻,好望,为殿脊兽头;狴犴,好讼,为狱户镇压;狻猊,类狮好烟火,主于香炉;睚眦,好杀,为刀剑吞口;■■,喜水,为水口兽头。此外,常见者还有螭,若龙;辟邪,杂类狮、虎、鹿而有翅,双角或无角,独角者曰天禄;獬,独角神羊;当庚,状如豚而长牙等。
  仿古印纽在技法上要求概括、变形、整体。由于印章体量有限,不宜刻画复杂的形态,必须对古兽形象予以简化、浓缩,做到主次有别,繁简相宜,刚柔兼济。印章大多形状规矩,雕刻须在有限的形体内进行,要求通过变形而适形。印章或供篆刻或供玩赏,常受人抚摸,须手感舒适,要求形体浑朴、简洁,刀法流畅、圆顺。仿古印纽以其形象诡秘、寓意吉祥、造型沉雄、古意盎然而具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
  新式印雕仿古印纽位置都处于印章顶部,造型都较程式化,它们在艺术上既有成熟的一面,又有制约发展的一面。创新往往意味着对传统的局部否定,没有突破就不可能发展。新式印雕就是对古代印纽雕刻在部位及题材上的突破。印雕有多种形式,在此仅对其圆雕部分作一论述。
  新式印纽首先在制作观念上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意识,没有印章实用性的束缚,将印雕作品当成一件独立的小型艺术品进行创作,与篆刻家进行创作的心态是一样的,于是印雕作品就可能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其次是雕刻部位的随意性,使作者能扩大艺术空间,开阔创作思路,能因材施艺,或局部巧妙雕刻,或整体造型设计,创作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再次是题材上的广泛性,无论动物、人物、瓜果都可成为刻画对象,使印雕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在努力突破传统的同时,又必须尊重传统。千万不能忘记印章雕刻的载体是印章,尽管将它推进成为纯观赏的小型雕刻品,但一旦失去印章这一赖以发展的根基,就会丧失了这一艺术门类的特殊个性,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譬如扇面画,若不是画在扇面上就成为一幅小画;紫砂壶若不像壶,则成了陶器。因此,印章雕刻品必须保留印章的小型、简洁、浑厚、适用等特征,不能搞得过分琐碎、纤巧,变成为缩小了的石雕作品。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