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释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724
颗粒名称:
一、释名
分类号:
J314.3
页数:
3
页码:
77-7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印雕的定义、特点以及印章的五个部分。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现代中国印章艺术理论上的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印纽、薄意雕刻能否概括丰富多彩的印章雕刻;二是篆刻艺术能否包括印章雕刻艺术。
关键词:
印雕
艺术
青田石
内容
印雕,印章雕刻的简称。印雕是以印章为载体,利用印面之外部位进行雕刻的一门艺术。在当代中国印章艺术理论上,有两个问题值得进行探讨:一是传统的印纽、薄意雕刻能否概括丰富多彩的印章雕刻;二是篆刻艺术能否包括印章雕刻艺术。
印章一般可分为印纽、印台、印边、印体、印面五个部分。印章顶部的雕刻物称印纽,印纽底部的依托面称印台,印台下四周的装饰带称印边,印边以下实体称印体,印章底面称印面。古人为了便于佩戴和使用,在印章顶部或穿孔系绳,或留以把柄,成了最原始的印纽造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纽造型逐渐弱化乃至完全摈弃其实用功能,同时又不断增强其装饰观赏功能,发展为颇具审美价值的印纽艺术。薄意即是在印体上施以富有画意的薄浮雕技艺的艺术。
目前,在印章雕刻领域中仅仅沿袭使用印纽、薄意两词。有的以印纽包括薄意,有的以薄意包括各种浮雕,而对非印纽部位的圆雕,对印体上的高浮雕、浅浮雕、阴刻、微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的表述显得生硬混乱,词难达意。名不正则言不顺,有必要适时提出确立恰当概括这一艺术现象的新词汇。印纽雕刻基本上采用圆雕技艺。印章雕刻中的圆雕技艺既可施于印章顶部,亦可应用于印体的局部和整体,从而突破“纽”的局限。薄意即是薄浮雕,与浅浮雕、高浮雕同属浮雕范畴。印章雕刻中的浮雕技艺包括了薄意在内的多种浮雕技艺及其糅合。印章雕刻中尚普遍采用线刻、阴刻、影雕、微刻等技艺,其共同点是在平面上追求书画效果,可以平刻技艺概括之。这样,可以对当代的印章雕刻艺术作如下理解:印章雕刻(简称印雕)的技艺分圆雕(包括印纽雕刻)、浮雕(包括薄意)、平刻(包括阴刻、微刻等)。
再来看篆刻艺术与印雕艺术的关系问题。篆刻是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对字法、章法、刀法进行艺术处理的治印之学。此定义的要素有:
1.以文字为主要内容,以篆书为基础。尽管在古印中有大量多姿多彩的图形印(肖形印),在当代也不乏精美的图形印之作,但终不及文字印繁盛。文字印中有籀文、小篆、缪篆、隶书、行草书、楷书等多种字体,古今皆以篆体为基础。
2.以印章为载体,以雕刻为手段。古印多铸、凿,铸印必要先雕刻印模,凿即加力之刻。惟经雕刻才能将文字、图形定形于印面之上。在甲骨、钟鼎、石碑、摩崖、铜镜、瓦当等材料上雕刻文、图的统称为“金石”,惟有在印面上雕刻文、图才能称篆刻。
3.追求审美情趣。通过对字法、章法、刀法的艺术处理,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时代风貌,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有别于普通实用型印章刻字。
如上所述,篆刻是以印章为载体,在印面上雕刻文字、图形的艺术。篆刻艺术的创作局限于小小的印面之上。历代篆刻家正是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方寸之地上浇灌栽培出万紫千红的艺术之花。刻在印面以外的边款,犹如书画作品的款识,是印面内容的生发或补充,是印面的附属部分和篆刻艺术的组成部分。除边款外,雕刻在印面以外的各种圆雕、浮雕、平刻则不应包括在篆刻艺术之内。
明清以前,印章艺术基本上处于实用艺术阶段,作为印章适用、装饰、标识的印纽雕刻尚处于篆刻艺术的附属地位。由于材质坚硬、工序繁杂,加之等级观念的限制,使印纽雕刻长期处于程式化、僵化状态,未能发育成一个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门类。是故,继宋代《宣和印谱》之后,名家印谱迭出,而终不见有印纽专集问世。明代中叶,石质印材的推广使用,文人亲手落墨刻印,使篆刻艺术真正进入“观赏艺术”时期。同时,石质印材的普及也促进了印纽雕刻艺术的发展以及薄意艺术的产生。至今,印章雕刻艺苑里已呈现出一派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印雕艺术已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印雕艺术与篆刻艺术是开放在中国印章艺术园地上的两朵姐妹之花。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